CN211953041U - 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953041U
CN211953041U CN202020321904.5U CN202020321904U CN211953041U CN 211953041 U CN211953041 U CN 211953041U CN 202020321904 U CN202020321904 U CN 202020321904U CN 211953041 U CN211953041 U CN 2119530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port
heat
cooling pipe
air conditioner
compress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32190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孟庆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sense Shandong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sense Shandong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sense Shandong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sense Shandong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32190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9530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9530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95304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th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括:室外单元,所述室外单元包括: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上设有电控元件;导热板,所述导热板与所述电控元件接触导热;冷却管,所述冷却管具有制冷剂流通腔,所述冷却管与所述导热板间隔设置且通过辐射传热对所述导热板进行散热。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能够避免电控元件接触冷凝水,从而保证电控元件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且成本低、工艺简单。

Description

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空调器。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的空调器,其室外单元中的电控元件通常采用制冷剂进行散热,具体地,流通有制冷剂的冷却管通过导热金属板对电控元件进行散热,但这种散热方式,一方面因降温而形成的冷凝水容易沾触到电控元件,影响电控元件的可靠性;另一方面导热金属板会通过冷却管形成接地,影响电控元件的安全性。
为此,一些空调器将电控元件的金属封装改成塑封,但成本上升、工艺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空调器,该空调器能够避免电控元件接触冷凝水,从而保证电控元件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且成本低、工艺简单。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括:室外单元,所述室外单元包括: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上设有电控元件;导热板,所述导热板与所述电控元件接触导热;冷却管,所述冷却管具有制冷剂流通腔,所述冷却管与所述导热板间隔设置且通过辐射传热对所述导热板进行散热。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能够避免电控元件接触冷凝水,从而保证电控元件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且成本低、工艺简单。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所述冷却管与所述导热板之间的距离与所述冷却管的长度之比大于1/10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所述导热板的朝向所述冷却管的表面构造成平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所述导热板的朝向所述冷却管的表面构造有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冷却管的位置对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所述冷却管为毛细管;所述冷却管折弯成S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所述导热板的外表面和所述冷却管的外表面设有非金属涂层,所述非金属涂层的黑度为0.8~1。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所述室外单元还包括:壳罩,所述壳罩与所述导热板共同限定出辐射腔,所述冷却管设于所述辐射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所述壳罩的内表面的反射率为0.8~1。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所述空调器还包括:室内单元;换热***,所述换热***包括:压缩机,所述压缩机设于所述室外单元;换向装置,所述换向装置具有第一阀口、第二阀口、第三阀口和第四阀口,所述第一阀口与所述二阀口和所述第四阀口中的一个换向连通,所述第三阀口与所述第二阀口和所述第四阀口中的一个换向连通,所述第一阀口与所述压缩机的出气口相连,所述第三阀口与所述压缩机的回气口相连;室外换热器,所述室外换热器设于所述室外单元且与所述第四阀口相连;室内换热器,所述室内换热器设于所述室内单元且与所述第二阀口相连;其中,所述冷却管连接在所述第三阀口和所述压缩机的回气口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所述空调器还包括:室内单元;换热***,所述换热***包括:压缩机,所述压缩机设于所述室外单元;换向装置,所述换向装置具有第一阀口、第二阀口、第三阀口和第四阀口,所述第一阀口与所述二阀口和所述第四阀口中的一个换向连通,所述第三阀口与所述第二阀口和所述第四阀口中的一个换向连通,所述第一阀口与所述压缩机的出气口相连,所述第三阀口与所述压缩机的回气口相连;室外换热器,所述室外换热器设于所述室外单元且与所述第四阀口相连;室内换热器,所述室内换热器设于所述室内单元且与第二阀口相连;其中,所述冷却管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室外换热器和所述室内换热器之间,所述冷却管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压缩机的回气口。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冷却管与换热***的连接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冷却管与换热***的连接示意图。
附图标记:
电路板100、电控元件110、
导热板200、凹槽210、
冷却管300、
壳罩400、辐射腔410、
压缩机10、换向装置20、室外换热器30、室内换热器40、第一节流装置50、第二节流装置60、
出气口11、回气口12、
第一阀口21、第二阀口22、第三阀口23、第四阀口2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厚度”、“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第二特征”可以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多个。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括室外单元。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室外单元包括电路板100、导热板200和冷却管300。
电路板100上设有电控元件110。导热板200与电控元件110接触导热,例如,导热板200可以为金属板。冷却管300具有制冷剂流通腔,用于流通制冷剂,冷却管300与导热板200邻近且间隔设置,电控元件110的热量传递至导热板200,冷却管300通过辐射传热对导热板200进行散热,从而对电控元件110进行散热。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通过将冷却管300与导热板200间隔设置,利用辐射传热对导热板200及电控元件110进行散热,在实现散热的同时,由于冷却管300与导热板200不直接接触,降低了冷凝水产生的几率,且即使冷却管300上产生冷凝水,也不会通过导热板200而接触电控元件110,从而保证电控元件110的可靠性。并且,冷却管300与导热板200间隔设置,两者之间相对绝缘,导热板200不会通过冷却管300接地,降低了对电控元件110的要求,进而提升电控元件110的安全性。此外,相比相关技术中塑封电控元件的方案,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散热方案,成本更低、工艺更加简单。
因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能够避免电控元件接触冷凝水,从而保证电控元件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且成本低、工艺简单。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冷却管300与导热板200之间的距离与冷却管300的长度之比大于1/100,这里可以理解地是,冷却管300可以全部对应导热板200,也可以一部分对应导热板200,冷却管300的长度是指与导热板200位置对应的部分的长度,即冷却管300与导热板200进行实际辐射传热的部分的长度。由此,可以减少冷却管300的热散失,从而保证散热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示例中,如图2所示,导热板200的朝向冷却管300的表面构造成平面,从而方便加工。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具体示例,如图1所示,导热板200的朝向冷却管300的表面构造有凹槽210,凹槽210与冷却管300的位置对应,如此,增加了换热面积,从而提高对电控元件110的散热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冷却管300为毛细管,这样在相同管径下,毛细管的辐射传热面积更大,散热效果更好。
进一步地,为了充分利用冷却管300及其内的制冷剂进行散热,冷却管300可以为一个且折弯成S形,当然,冷却管300也可以设置多个,以利用多个冷却管300同时进行辐射传热。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导热板200的外表面和冷却管300的外表面设有无光泽的非金属涂层,所述非金属涂层的黑度为0.8~1,由此尽可能地提高辐射传热效率,在保证散热效果的同时,减小冷却管300的长度,从而节省空间、降低成本。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室外单元还包括壳罩400,壳罩400与导热板200共同限定出辐射腔410,冷却管300设于辐射腔410,且可以通过穿设于壳罩400而被固定,这样,辐射传热被限制在一定的空间内,即集中在冷却管300和导热板200之间,以进一步提高散热效果。
其中,壳罩400的内表面可以为磨光的金属面,也可以设置金属涂层,其反射率为0.8~1,如此可以保证辐射传热的温差,提高换热系数。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空调器还包括室内单元和换热***。
其中,所述换热***包括压缩机10、换向装置20、室外换热器30和室内换热器40。
压缩机10设于所述室外单元且具有出气口11和回气口12。
换向装置20具有第一阀口21、第二阀口22、第三阀口23和第四阀口24,第一阀口21与第二阀口22和第四阀口24中的一个换向连通,第三阀口23与第二阀口22和第四阀口24中的一个换向连通,第一阀口21与压缩机10的出气口11相连,第三阀口23与压缩机10的回气口12相连。
室外换热器30设于所述室外单元且与第四阀口24相连。
室内换热器40设于所述室内单元且与第二阀口22相连。
当然,室外换热器30和室内换热器40之间可以连接有第一节流装置50,例如毛细管或膨胀阀等。
下面介绍所述换热***的制冷和制热过程,如图3和图4所示,其中实线箭头表示制冷时制冷剂的流向,虚线箭头表示制热时制冷就的流向。
所述换热***在制冷时,第一阀口21与第四阀口24连通,且第二阀口22与第三阀口23连通,制冷剂在压缩机10中被压缩后由出气口11流至换向装置20,依次经过第一阀口21和第四阀口24流向室外换热器30,室外换热器30作为冷凝器进行冷凝放热,然后制冷剂流向室内换热器40,室内换热器40作为蒸发器进行蒸发吸热,之后制冷剂依次经过换向装置20的第二阀口22和第三阀口23,由回气口12返回压缩机10,完成一次循环。
所述换热***在制热时,第一阀口21与第二阀口22连通,且第三阀口23与第四阀口24连通,制冷剂在压缩机10中被压缩后由出气口11流至换向装置20,依次经过第一阀口21和第二阀口22流向室内换热器40,室内换热器40作为冷凝器进行冷凝放热,然后制冷剂流向室外换热器30,室外换热器30作为蒸发器进行蒸发吸热,之后制冷剂依次经过换向装置20的第四阀口24和第三阀口23,由回气口12返回压缩机10,完成一次循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示例中,如图3所示,冷却管300可以连接在压缩机10的回气管路上,具体地,冷却管300连接在第三阀口23和压缩机10的回气口12之间,如此,利用与电控元件110具有较大温差的低温气态制冷剂进行散热冷却,提升散热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具体示例中,如图4所示,冷却管300也可以设置在冷凝器出口与压缩机10的回气口12之间,具体地,冷却管300的一端连接于室外换热器30和室内换热器40之间,冷却管300的另一端连接于压缩机10的回气口12,在本实施例中,冷却管300的所述一端可以连接有第二节流装置60,例如毛细管或膨胀阀等,如此,利用节流降压后的低温制冷剂,同样可以提升对电控元件110的散热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具体实施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室外单元,所述室外单元包括:
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上设有电控元件;
导热板,所述导热板与所述电控元件接触导热;
冷却管,所述冷却管具有制冷剂流通腔,所述冷却管与所述导热板间隔设置且通过辐射传热对所述导热板进行散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管与所述导热板之间的距离与所述冷却管的长度之比大于1/10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板的朝向所述冷却管的表面构造成平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板的朝向所述冷却管的表面构造有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冷却管的位置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管为毛细管;
所述冷却管折弯成S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板的外表面和所述冷却管的外表面设有非金属涂层,所述非金属涂层的黑度为0.8~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外单元还包括:
壳罩,所述壳罩与所述导热板共同限定出辐射腔,所述冷却管设于所述辐射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罩的内表面的反射率为0.8~1。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室内单元;
换热***,所述换热***包括:
压缩机,所述压缩机设于所述室外单元;
换向装置,所述换向装置具有第一阀口、第二阀口、第三阀口和第四阀口,所述第一阀口与所述二阀口和所述第四阀口中的一个换向连通,所述第三阀口与所述第二阀口和所述第四阀口中的一个换向连通,所述第一阀口与所述压缩机的出气口相连,所述第三阀口与所述压缩机的回气口相连;
室外换热器,所述室外换热器设于所述室外单元且与所述第四阀口相连;
室内换热器,所述室内换热器设于所述室内单元且与所述第二阀口相连;
其中,所述冷却管连接在所述第三阀口和所述压缩机的回气口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室内单元;
换热***,所述换热***包括:
压缩机,所述压缩机设于所述室外单元;
换向装置,所述换向装置具有第一阀口、第二阀口、第三阀口和第四阀口,所述第一阀口与所述二阀口和所述第四阀口中的一个换向连通,所述第三阀口与所述第二阀口和所述第四阀口中的一个换向连通,所述第一阀口与所述压缩机的出气口相连,所述第三阀口与所述压缩机的回气口相连;
室外换热器,所述室外换热器设于所述室外单元且与所述第四阀口相连;
室内换热器,所述室内换热器设于所述室内单元且与第二阀口相连;
其中,所述冷却管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室外换热器和所述室内换热器之间,所述冷却管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压缩机的回气口。
CN202020321904.5U 2020-03-13 2020-03-13 空调器 Active CN2119530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21904.5U CN211953041U (zh) 2020-03-13 2020-03-13 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21904.5U CN211953041U (zh) 2020-03-13 2020-03-13 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953041U true CN211953041U (zh) 2020-11-17

Family

ID=731793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321904.5U Active CN211953041U (zh) 2020-03-13 2020-03-13 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95304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477770B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7327997B (zh) 空调***
CN109959182B (zh) 制冷***以及空调器
US11441789B2 (en) Convection/radiation air conditioning terminal and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CN104613556A (zh) 电器元件的散热装置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1953039U (zh) 空调室外机
CN109099523B (zh) 散热器及空调***
CN104279647A (zh) 冷暖型空调器和单冷型空调器
CN211953038U (zh) 空调室外机
CN211953041U (zh) 空调器
CN106585318B (zh) 电动车的电池冷却***
CN212108744U (zh) 空调室外机
CN109458687A (zh) 空调***及应用其的空调器
CN212108752U (zh) 空调室外机
CN212108751U (zh) 空调室外机
CN215295145U (zh) 散热器和空调器
CN215295169U (zh) 一种空调室外机
CN210040176U (zh) 一种氟冷变频板机组
CN212324608U (zh) 空调器
CN109959181B (zh) 制冷***以及空调器
CN111396997A (zh) 空调室外机
CN211261072U (zh) 空调***
CN210153965U (zh) 散热组件及空调器
CN209857250U (zh) 空气调节***和空气调节装置
CN212481494U (zh) 一种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