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766201U - 一种生石灰发热救生衣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生石灰发热救生衣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766201U
CN211766201U CN202020139156.9U CN202020139156U CN211766201U CN 211766201 U CN211766201 U CN 211766201U CN 202020139156 U CN202020139156 U CN 202020139156U CN 211766201 U CN211766201 U CN 2117662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water inlet
life jacket
water
he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13915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源
蒋鹏
刘科峰
胡轶佳
申艺璇
郭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tional University of Defense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National University of Defense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Defense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National University of Defense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02013915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7662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7662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76620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生石灰发热救生衣,救生衣包括救生衣主体,救生衣主体的内部从外到里依次设有浮力装置和制热装置,救生衣主体外侧的下部设有进水按钮、两肩头处装有反射板、胸口位置挂有求生哨,制热装置包括内壁和外壁,外壁与浮力装置贴合,内壁与人体接触,制热装置的内部设有袋装生石灰和空气,外壁正面的下方设有进水口,进水口通过进水通道与进水按钮相连接,防水保护膜严密包裹住进水按钮,外壁背面的上方设有压力阀。本实用新型的生石灰发热救生衣经济成本小、穿戴方便、操作简单,可短期内大规模生产与装备,同时确保为意外落水者提供较长时间的稳定持续的热量,使得落水者在低温水中能大幅提高生存时间等待救援,提高生存率。

Description

一种生石灰发热救生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救生衣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石灰发热救生衣。
背景技术
水面航行难逃逃脱沉船的风险。远有泰坦尼克号撞冰山而沉没,近年来也常有沉船事故发生,例如东方之星。有研究表明,0℃海水中,人能存活的时间不到15分钟。如果在夜晚或远海遭遇沉船事故而救援船只无法迅速赶到,在纬度较高的特定季节水温较低,落水者就算穿着救生衣免于溺水,也难逃水的低温效应而死亡。
因此,设计具有制热功能的救生衣,将有效延长落水者等待救援的时间从而提升落水者生还概率。现有技术中,保暖救生衣(专利号:201420629866.4)、发光式自动保暖救生衣(专利号:201720183487.0)、自动发热卫衣式救生衣(201910139354.7)均具备制热功能,但是分别具有操作复杂、造价高昂以及不确定性较高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石灰发热救生衣,以解决现有发热救生衣中操作复杂、造价高昂以及不确定性较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生石灰发热救生衣,包括救生衣主体,所述救生衣主体的内部从外到里依次设有浮力装置和制热装置,所述制热装置位于救生衣主体袖口以下;救生衣主体外侧两肩头处装有反射板,所述浮力装置由若干浮力片组成,所述救生衣主体外侧胸口处设有求生哨;制热装置包括厚度为0.5厘米的内壁和厚度为1厘米的外壁,所述内壁与外壁构成密闭空间,所述密闭空间中设有袋装生石灰和设定量的空气;所述袋装生石灰按4~6厘米间隔依次固定在外壁内侧,并高出外壁底部设定的高度;所述外壁与浮力装置紧密贴合,所述内壁与人体直接接触;外壁正面的上方设有进水口,所述救生衣主体外侧的袖口以下设有控制着进水口闭合与开启的进水按钮,所述进水口借助进水通道与进水按钮相连接,所述进水按钮包裹有防水保护膜,所述外壁背面的上方设有压力阀。
未进水前所述外壁和内壁的周长分别为133~139厘米、106~110厘米,且高度为24~26厘米;进水后所述制热装置体积膨胀,相应水位高度为19~21厘米,厚度为7~8厘米,海水占据其75%~85%的空间。
上述进水按钮位于救生衣主体外侧袖口以下5厘米、正面中心偏右处。
上述进水口位于制热装置设定20厘米高度处;所述进水通道直径为4厘米,一端不穿过所述浮力装置而直接与制热装置相连,另一端与所述进水按钮相连。
上述制热装置的材质为硅胶或PVC。
上述压力阀为单向阀,所述单向阀位于所述制热装置后背正中且设定20厘米高度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生石灰发热救生衣经济成本小、穿戴方便、操作简单,可短期内大规模生产与装备,同时确保为意外落水者提供较长时间的稳定持续的热量,使得落水者在低温水中能大幅提高生存时间等待救援,提高生存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a为袖口线);
图2为本实用新型制热装置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制热装置的后视图。
图中:1-救生衣主体,2-浮力装置,3-制热装置,4-进水按钮,5-袋装生石灰,6-内壁,7-外壁,8-进水口,9-压力阀,10-反射板,11-救生哨,12-防水保护膜,13-进水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生石灰发热救生衣,包括救生衣主体1,所述救生衣主体1两肩处设有反射板10,所述救生衣主体1胸口处设有救生哨11,所述救生衣主体1的内部从外到里依次设有浮力装置2和制热装置3,所述制热装置3包括内壁6和外壁7。内壁6和外壁7的横截面均为椭圆弧,所述外壁7与浮力装置2紧密贴合,所述内壁6与人体直接接触,所述制热装置3的内部设有袋装生石灰5和少量空气,所述袋装生石灰5按一定间隔固定在外壁7内侧并高出制热装置3底部4cm。所述救生衣主体1外侧的下部设有进水按钮4,所述外壁7正面的上方设有进水口8,所述进水口8借助进水通道13与进水按钮4相连接,所述外壁7背面的上方设有压力阀9。
制热装置3的周长设计贴近成年人胸围,外壁7和内壁6的周长分别为136±3cm和108±2cm,且高度为25±1cm,未进水前所述制热装置3较薄,进水后所述制热装置3的水位高度为20±1cm,厚度为7.5±0.5cm,海水占据其80%±5%的体积。
所述进水按钮4控制着进水口8的闭合与开启,正常情况下被所述防水保护膜12严密包裹,同时所述进水口8为闭合状态,在撕掉所述防水保护膜12以后,顺时针旋转所述进水按钮4用以开启进水口8,随后逆时针旋转所述进水按钮4用以关闭进水口8。所述进水口8开启后,在压力作用下,约12L海水迅速涌进所述制热装置3并与总计4kg的所述袋装生石灰5发生剧烈化学反应,将所述制热装置3内部海水上升至75~80℃而不至于沸腾。所述制热装置3的材质为硅胶或PVC等,使得落水者最高感知温度范围为45~55℃。所述压力阀9为只出不进的单向阀,使得受热膨胀的空气得以排除。
根据美国、德国所做的“落水者生存时间与水温关系”实验,25、20℃水温落水者存活时间分别为24、14小时。因此,我们采取20℃作为参考温度,以制热装置3开始反应到内部水温降至20℃的时间作为持续供暖时间。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2
在实验中,将制热装置3放置在水温分别为0、2.5、5、15、20℃的实验池中,开启进水按钮4使大量水进入再关闭进水通道。随后记录制热装置3内部水温下降至20℃所用的时间,称作持续供暖时间。实验记录结果与对比表如下: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4
1至4列分别代表水温、对应落水者的生存时间、制热装置3的持续供暖时间、延长后的总时间。
由此可知,制热救生衣能给予落水者0.5-4小时的持续供暖时间。在0-2.5℃水温条件下,落水者生存时间延长1-2倍,在冷水中坚持45分钟以上,生存概率有所提升;在5-10℃水温条件下,落水者生存时间延长48-90分钟,能坚持2小时到4.5个小时,生存概率较大;特别的,在10-20℃水温条件下,由于本身落水者生存时间较长,加上至少1.5小时以上的持续供暖时间,他的生存概率极大。
工作原理:该生石灰发热救生衣使用时,撕掉防水保护膜12后,先顺时针旋转进水按钮4使得大量海水通过进水口8进入制热装置3内,然后再逆时针旋转进水按钮4阻止海水继续进入,海水与袋装生石灰5发生剧烈化学反应加热海水,加热后的海水将热量通过内壁6持续传递给人体,加热中产生的多余热气从压力阀9中排出。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生石灰发热救生衣,包括救生衣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救生衣主体(1)的内部从外到里依次设有浮力装置(2)和制热装置(3),所述制热装置(3)位于救生衣主体(1)袖口以下;
所述救生衣主体(1)外侧两肩头处装有反射板(10),所述浮力装置(2)由若干浮力片组成,所述救生衣主体(1)外侧胸口处设有求生哨(11);
所述制热装置(3)包括厚度为0.5厘米的内壁(6)和厚度为1厘米的外壁(7),所述内壁(6)与外壁(7)构成密闭空间,所述密闭空间中设有袋装生石灰(5)和设定量的空气;所述袋装生石灰(5)按4~6厘米间隔依次固定在外壁(7)内侧,并高出外壁(7)底部设定的高度;所述外壁(7)与浮力装置(2)紧密贴合,所述内壁(6)与人体直接接触;
所述外壁(7)正面的上方设有进水口(8),所述救生衣主体(1)外侧的袖口以下设有控制着进水口(8)闭合与开启的进水按钮(4),所述进水口(8)借助进水通道(13)与进水按钮(4)相连接,所述进水按钮(4)包裹有防水保护膜(12),所述外壁(7)背面的上方设有压力阀(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石灰发热救生衣,其特征在于:未进水前所述外壁(7)和内壁(6)的周长分别为133~139厘米、106~110厘米,且高度为24~26厘米;进水后所述制热装置(3)体积膨胀,相应水位高度为19~21厘米,厚度为7~8厘米,海水占据其75%~85%的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石灰发热救生衣,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按钮(4)位于救生衣主体(1)外侧袖口以下5厘米、正面中心偏右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石灰发热救生衣,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口(8)位于制热装置(3)设定20厘米高度处;所述进水通道(13)直径为4厘米,一端不穿过所述浮力装置(2)而直接与制热装置(3)相连,另一端与所述进水按钮(4)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石灰发热救生衣,其特征在于:所述制热装置(3)的材质为硅胶或PVC。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石灰发热救生衣,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阀(9)为单向阀,所述单向阀位于所述制热装置(3)后背正中且设定20厘米高度处。
CN202020139156.9U 2020-01-21 2020-01-21 一种生石灰发热救生衣 Active CN2117662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39156.9U CN211766201U (zh) 2020-01-21 2020-01-21 一种生石灰发热救生衣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39156.9U CN211766201U (zh) 2020-01-21 2020-01-21 一种生石灰发热救生衣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766201U true CN211766201U (zh) 2020-10-27

Family

ID=729047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139156.9U Active CN211766201U (zh) 2020-01-21 2020-01-21 一种生石灰发热救生衣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76620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12296A (zh) * 2021-09-23 2021-11-30 杭州徐旭服饰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发热功能的羽绒服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12296A (zh) * 2021-09-23 2021-11-30 杭州徐旭服饰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发热功能的羽绒服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679225U (zh) 基于原电池原理的供暖救生衣
KR101006677B1 (ko) 수상용 구명캡슐
CN107571979B (zh) 一种船用智能救生衣
CN211766201U (zh) 一种生石灰发热救生衣
CN204279893U (zh) 保暖救生衣
CN101376428A (zh) 个人便携式自动展开救生圈
CN107187564A (zh) 一种多功能海上救生装置
US20070157926A1 (en) Heat-retaining lifesaving appliance
CN111169610A (zh) 一种生石灰发热救生衣及其使用方法
WO2012174599A1 (en) Garment incorporating a flotation device
CN106741738A (zh) 一种带电热功能的海洋救生衣
CN109606586A (zh) 一种石墨烯发热救生衣
CN109878663A (zh) 一种全浮式电热保暖救生服
CN109334900A (zh) 一种穿戴式长距离渡海救生衣
CN206914592U (zh) 一种多功能海上救生装置
CN207029501U (zh) 自救式救生衣
CN109436251A (zh) 一种内河船舶专用救生衣
CN213139102U (zh) 一种工作救生衣
CN109334903A (zh) 一种具有紧急救助功能的救生衣
KR200420884Y1 (ko) 보온 구명 기구
CN209192188U (zh) 一种内河船舶专用救生衣
CN208021690U (zh) 一种救生圈专用组合式隔水保温服
CN210212720U (zh) 一种救助救生衣
CN205044925U (zh) 一种自助呼吸充气式救生衣
CN104908908A (zh) 一种自助呼吸充气式救生衣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