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684519U - 车辆前轴、转向桥总成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车辆前轴、转向桥总成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684519U
CN211684519U CN201922287104.6U CN201922287104U CN211684519U CN 211684519 U CN211684519 U CN 211684519U CN 201922287104 U CN201922287104 U CN 201922287104U CN 211684519 U CN211684519 U CN 2116845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af spring
fist
circular arc
front axle
vehi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28710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浩
郝新刚
孙鹏博
李卿
王恩军
徐玲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28710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6845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6845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6845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eering-Linkage Mechanisms And Four-Wheel Steering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车辆前轴、转向桥总成及车辆,车辆前轴包括中间向外依次设置的中部(1)、板簧安装部(2)、过渡部(3)以及拳部(4),其中所述拳部用于连接转向节(6),所述过渡部相对于所述板簧安装部向前偏移,以使得所述车辆前轴的两个所述拳部的中心连线向前偏移于两个所述板簧安装部的中心连线。两个拳部的中心连线相比于两个板簧安装部的中心连线向前偏移,可以使过渡部和板簧安装部的交接位置的后侧的空间增大。这样,可以为拉杆臂提供更大的空间,提高了拉杆臂运动到极限位置时轮端的转角,即轮端可以做更大角度的转动,使得车辆转向过程的操作更加灵活,提升整体驾驶体验。

Description

车辆前轴、转向桥总成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车辆零部件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车辆前轴、转向桥总成及车辆。
背景技术
车辆行驶过程中,转弯时的驾驶体验是影响车辆整体使用感的重要部分,提高驾驶转弯时的操作灵活性可增大车辆的竞争力。车辆在转弯过程中,前桥能够提供的转角越大,车辆所需的转弯半径越小,则车辆的灵活性越高。相关技术中,针对一些转向桥,当轮端转动到极限位置时,横拉杆臂与形成为工字梁的车辆前轴干涉,从而限制了轮端的最大转角,使车辆转弯过程的灵活性受到限制。因此,对车辆转向桥的结构进行改进以增大轮端的最大转角,可提高车辆竞争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前轴,以增大轮端的最大转角,提高车辆转弯的灵活性。
本公开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转向桥总成,该转向桥总成能够提高车辆转向时的灵活性。
本公开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本公开提供的转向桥总成。
为了实现本公开的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车辆前轴,包括从中间向外依次设置的中部、板簧安装部、过渡部以及拳部,其中所述拳部用于连接转向节,所述过渡部相对于所述板簧安装部向前偏移,以使得所述车辆前轴的两个所述拳部的中心连线向前偏移于两个所述板簧安装部的中心连线。
可选地,所述过渡部包括连接到所述板簧安装部的圆弧段和连接到所述拳部的平直段,所述圆弧段包括从所述板簧安装部的前侧弯曲地向所述平直段延伸的第一圆弧,和从所述板簧安装部的后侧弯曲地向所述平直段延伸的第二圆弧,所述第二圆弧的曲率大于所述第一圆弧的曲率。
可选地,所述平直段的中心线与所述两个所述拳部的中心连线共面。
可选地,两个所述拳部的中心连线相较于两个所述板簧安装部的中心连线的偏移距离为a,所述板簧安装部的宽度为b,其中,a与b的比值为 1:4-1:12。
可选地,所述车辆前轴构造为工字梁,并包括顶梁、底梁以及连接所述顶梁和所述底梁的竖梁。
根据本公开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一种转向桥总成,包括车辆前轴,主销以及转向节,所述车辆前轴包括从中间向外依次设置的中部、板簧安装部、过渡部以及拳部,所述拳部通过所述主销连接到所述转向节上,所述过渡部相对于所述板簧安装部向前偏移,以使得所述车辆前轴的两个所述拳部的中心连线向前偏移于两个板簧安装部的中心连线。
可选地,所述过渡部包括连接到所述板簧安装部的圆弧段和连接到所述拳部的平直段,所述圆弧段包括从所述板簧安装部的前侧弯曲地向所述平直段延伸的第一圆弧,和从所述板簧安装部的后侧弯曲地向所述平直段延伸的第二圆弧,所述第二圆弧的曲率大于所述第一圆弧的曲率。
可选地,所述平直段的中心线与所述两个所述拳部的中心连线共面。
可选地,两个所述拳部的中心连线相较于两个所述板簧安装部的中心连线的偏移距离为a,所述板簧安装部的宽度为b,其中,a与b的比值为 1:4-1:12。
根据本公开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转向桥总成。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两个拳部的中心连线相比于两个板簧安装部的中心连线向前偏移,可以使过渡部和板簧安装部的交接位置的后侧的空间增大。这样,可以为拉杆臂提供更大的空间,提高了拉杆臂运动到极限位置时轮端的转角,即轮端可以做更大角度的转动,使得车辆转向过程的操作更加灵活,提升整体驾驶体验。
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相关技术中转向桥总成的示意图;
图2是相关技术中车辆前轴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的车辆前轴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Y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中部 11 顶梁
12 底梁 13 竖梁
2 板簧安装部 3 过渡部
31 圆弧段 311 第一圆弧段
312 第二圆弧段 313 第三圆弧段
314 第四圆弧段 32 平直段
4 拳部 5 拉杆臂
6 转向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
在本公开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前、后”是以车辆车身的前和后定义的,具体可参照图3中的箭头指向。“内、外”是针对相应零部件的本身轮廓而言的。本公开使用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一个要素与另一个要素,不表示任何顺序及重要性。下面的描述在涉及附图时,不同附图中的同一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
相关技术中,参照图1和图2,车辆前轴包括中间向外依次设置的中部 1、板簧安装部2、过渡部3以及拳部4。由于板簧安装部2为了安装板簧而通常设计为较大的宽度,过渡部3形成为从中间向外宽度逐渐减小的形状,两个拳部4的中心连线与两个板簧安装部2的中心连线共线,这里,宽度指的是沿车辆前后方向的尺寸,即图2中的图面上下方向。车辆的转向桥包括该车辆前轴、主销以及转向节6,上述的拳部4通过主销连接到转向节6上,两侧的转向节6之间可转动地连接有拉杆臂5,该拉杆臂位于车辆前轴的后方。由于板簧安装部2宽度较大,导致过渡部3与板簧安装部2的交接位置较宽,当车辆转弯幅度较大时,轮端转角达到一定的角度,此时拉杆臂5容易与过渡部3和板簧安装部2的交接位置干涉,即与图1中所示的X区域干涉,从而限制了轮端的最大转角。
针对上述问题,本公开提供一种车辆前轴,包括从中间向外依次设置的中部1、板簧安装部2、过渡部3以及拳部4,拳部4用于连接转向节6。参照图3,过渡部3相对于板簧安装部2向前偏移,以使得车辆前轴的两个拳部4的中心连线向前偏移于两个板簧安装部2的中心连线。
与相关技术中的车辆前轴相比,两个拳部4的中心连线相比于两个板簧安装部2的中心连线向前偏移,可以使过渡部3和板簧安装部2的交接位置的后侧的空间增大。这样,可以为拉杆臂5提供更大的空间,提高了拉杆臂5运动到极限位置时轮端的转角,即轮端可以做更大角度的转动,使得车辆转向过程的操作更加灵活,提升整体驾驶体验。
本公开对将过渡部3相对于板簧安装部2向前偏移的具体方式不做限制。根据一种实施方式,参照图3和图4,本实施方式中的过渡部3可以包括连接到板簧安装部2的圆弧段31和连接到拳部4的平直段32。圆弧段31 包括从板簧安装部2的前侧弯曲地向平直段32延伸的第一圆弧311,和从板簧安装部2的后侧弯曲地向平直段32延伸的第二圆弧312。其中,第一圆弧 311和第二圆弧312的凸出方向分别远离板簧安装部2,即第一圆弧311的凸出方向大致向前,第二圆弧段312的凸出方向大致向后,并且第二圆弧312 的曲率大于第一圆弧311的曲率,可使过渡部3相对于板簧安装部2向前偏移,从而增大前桥总成轮端的最大转角。这种方法对原有加工工艺的改进要求小,成本较低,具体来说,第一圆弧311的曲率可以与相关技术中的相应位置的曲率相同,即,本申请只需要改进第二圆弧312的曲率即可实现提高轮端最大转角的目的。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圆弧段31在平直部32和板簧安装部2之间需要平缓过渡,以避免应力集中,参照图4,圆弧段31还可以包括第三圆弧段 313和第四圆弧段314,其中,第三圆弧段313连接在第一圆弧段311和前侧的平直段32之间,第三圆弧段313与第一圆弧段311的弯曲方向相反,第四圆弧段314连接在第二圆弧段312和后侧的平直段32之间,第四圆弧段314与第二圆弧段312的弯曲方向相反。
进一步地,参照图3,本公开中的车辆前轴平直段32的中心线可以与两个拳部4的中心连线共面,即过渡部3的整体延伸方向为车辆的宽度方向,并不发生向前或向后的倾斜,也即,相对于相关技术的方案,本申请的过渡部3的平直段32和拳部4整体向前偏移,而没有角度变化,车辆前轴配合的部件不需做适应性调整,例如,与拳部4相连接的主销沿用现有的结构即可。
本公开对两个拳部4的中心连线的偏移距离不做具体限制。根据一种实施方式,两个拳部4的中心连线相较于两个板簧安装部2的中心连线的偏移距离为a,板簧安装部2的宽度为b,其中,a与b的比值可以为1:4-1:12。当偏移距离a相比于b过小时,过渡部3和板簧安装部2的交接位置的后侧的空间增大幅度较小,这样轮端可以转动的更大角度增大幅度较小;当偏移距离a相比于b过大时,会影响车辆前轴的整体强度,且加工难度增大。因此,将偏移距离为a与板簧安装部2的宽度为b之间的值限制在一定范围内,可以使一定车型的车辆前轴在改进后既增大了转向时的操作灵活性,又能保证车辆前轴的整体强度。
本公开中,车辆前轴可以构造为工字梁,并包括顶梁11、底梁12以及连接顶梁11和底梁12的竖梁13。由顶梁11、底梁12和竖梁13组成的工字梁结构既能增大车辆前轴的机械强度,又能一定程度的减重,符合轻量化的车辆设计要求。
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转向桥总成,包括车辆前轴,主销以及转向节6,车辆前轴包括从中间向外依次设置的中部1、板簧安装部2、过渡部3以及拳部4,拳部4通过主销连接到转向节6上。过渡部3相对于板簧安装部2 向前偏移,以使得车辆前轴的两个拳部4的中心连线向前偏移于两个板簧安装部2的中心连线。两个拳部4的中心连线相比于两个板簧安装部2的中心连线向前偏移,可以使过渡部3和板簧安装部2的交接位置的后侧的空间增大。这样,可以为拉杆臂5提供更大的空间,提高了拉杆臂5运动到极限位置时轮端的转角,即轮端可以做更大角度的转动,使得车辆转向过程的操作更加灵活,提升整体驾驶体验。
本公开的转向桥总成中,过渡部3的结构以及其相对于板簧安装部2向前偏移的具体方式可以参照上文设置,且使得转向桥总成具有上述的车辆前轴的全部有益效果,这里不再重复解释。
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上文中提到的转向桥总成,且具有上述转向桥总成的所有有益效果,这里不再赘述。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公开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公开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公开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公开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公开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公开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10)

1.一种车辆前轴,包括从中间向外依次设置的中部(1)、板簧安装部(2)、过渡部(3)以及拳部(4),其中所述拳部(4)用于连接转向节(6),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部(3)相对于所述板簧安装部(2)向前偏移,以使得所述车辆前轴的两个所述拳部(4)的中心连线向前偏移于两个所述板簧安装部(2)的中心连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前轴,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部(3)包括连接到所述板簧安装部(2)的圆弧段(31)和连接到所述拳部(4)的平直段(32),所述圆弧段(31)包括从所述板簧安装部(2)的前侧弯曲地向所述平直段(32)延伸的第一圆弧(311),和从所述板簧安装部(2)的后侧弯曲地向所述平直段(32)延伸的第二圆弧(312),所述第二圆弧(312)的曲率大于所述第一圆弧(311)的曲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前轴,其特征在于,所述平直段(32)的中心线与所述两个所述拳部(4)的中心连线共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前轴,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拳部(4)的中心连线相较于两个所述板簧安装部(2)的中心连线的偏移距离为a,所述板簧安装部(2)的宽度为b,其中,a与b的比值为1:4-1: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前轴,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前轴构造为工字梁,并包括顶梁(11)、底梁(12)以及连接所述顶梁(11)和所述底梁(12)的竖梁(13)。
6.一种转向桥总成,包括车辆前轴,主销以及转向节(6),所述车辆前轴包括从中间向外依次设置的中部(1)、板簧安装部(2)、过渡部(3)以及拳部(4),所述拳部(4)通过所述主销连接到所述转向节(6)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部(3)相对于所述板簧安装部(2)向前偏移,以使得所述车辆前轴的两个所述拳部(4)的中心连线向前偏移于两个板簧安装部(2)的中心连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转向桥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部(3)包括连接到所述板簧安装部(2)的圆弧段(31)和连接到所述拳部(4)的平直段(32),所述圆弧段(31)包括从所述板簧安装部(2)的前侧弯曲地向所述平直段(32)延伸的第一圆弧(311),和从所述板簧安装部(2)的后侧弯曲地向所述平直段(32)延伸的第二圆弧(312),所述第二圆弧(312)的曲率大于所述第一圆弧(311)的曲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转向桥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平直段(32)的中心线与所述两个所述拳部(4)的中心连线共面。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转向桥总成,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拳部(4)的中心连线相较于两个所述板簧安装部(2)的中心连线的偏移距离为a,所述板簧安装部(2)的宽度为b,其中,a与b的比值为1:4-1:12。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6-9中任一项所述的转向桥总成。
CN201922287104.6U 2019-12-17 2019-12-17 车辆前轴、转向桥总成及车辆 Active CN2116845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87104.6U CN211684519U (zh) 2019-12-17 2019-12-17 车辆前轴、转向桥总成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87104.6U CN211684519U (zh) 2019-12-17 2019-12-17 车辆前轴、转向桥总成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684519U true CN211684519U (zh) 2020-10-16

Family

ID=727923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287104.6U Active CN211684519U (zh) 2019-12-17 2019-12-17 车辆前轴、转向桥总成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68451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61706A (zh) * 2021-07-30 2021-10-29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一种前桥结构及车辆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61706A (zh) * 2021-07-30 2021-10-29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一种前桥结构及车辆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603672B2 (ja) サスペンションメンバ構造
EP1500575A2 (en) Vehicle steering system
JP4356669B2 (ja) スタビライザ
US10377203B2 (en) Vehicle twist axle assembly
US6843492B2 (en) Vehicular suspension
US9849743B2 (en) Swing arm
CN111051727A (zh) 衬套
CN211684519U (zh) 车辆前轴、转向桥总成及车辆
JP4679290B2 (ja) 独立懸架式サスペンションのステアリングリンケージ構造
JP6035315B2 (ja) サスペンション用トーションビーム
JP2002166714A (ja) サスペンションアーム
CN111216791A (zh) 转向传动***连接件、转向传动***及汽车
JP2007118672A (ja) 前輪用サスペンション装置
EP0441228A1 (en) Suspension for steering vehicle wheel improved in connection of stabilizer
JP2021123128A (ja) 車両用サスペンションアーム
JP2004299513A (ja) トーションビーム式サスペンション
JP5237474B2 (ja) ストラット式サスペンション装置
JP2020183181A (ja) 車両用サスペンションリンク
JP4370518B2 (ja) 自動車のフロントサスペンション装置
JP2020093720A (ja) トーコレクトブッシュ及びトレーリングアーム式サスペンション
CN213167625U (zh) 扭转梁式悬架装置
JP2017171190A (ja) 車両用サスペンション構造
CN221067702U (zh) 悬架控制臂和车辆
JP5326528B2 (ja) ダブル・ジョイント式サスペンション
JP5246296B2 (ja) サスペンション構造、ブッシュ構造、サスペンション特性調整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