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633417U - 一种腰椎后路撑开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腰椎后路撑开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633417U
CN211633417U CN202020108338.XU CN202020108338U CN211633417U CN 211633417 U CN211633417 U CN 211633417U CN 202020108338 U CN202020108338 U CN 202020108338U CN 211633417 U CN211633417 U CN 2116334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ece
rod
arm
connecting rod
distra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10833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佐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ongchuan Hospital of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Yongchuan Hospital of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ongchuan Hospital of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Yongchuan Hospital of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02010833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6334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6334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63341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腰椎后路撑开装置,包括撑杆、撑开臂和撑开片,撑开臂包括第一撑开臂和第二撑开臂,撑开臂包括转动件、铰接件和支撑件,铰接件的一端铰接有支撑件,另一端铰接有转动件,支撑件上安装有第二连接杆,第二连接杆上安装有第一撑开片,第一撑开片上安装有第二撑开片,第二撑开片上安装有第一卡条,第一卡条上安装有卡片,卡片上安装有第三连接杆和第四连接杆,第四连接杆上安装有抱箍,第二撑开片上安装有升降杆,升降杆穿设在抱箍之间,用来解决现有的撑开装置只卡住首尾两端的肌肉,导致其余部位的肌肉挤压,用拉钩拉动软组织肌肉容易造成肌肉损伤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腰椎后路撑开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腰椎后路撑开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包括前路手术和后路手术,腰脊髓前方受压引起的腰椎病通常采用腰椎后路手术,后路手术过程中需要准备腰椎撑开器和拉勾;其中,腰椎撑开器包括腰椎固定钉、连接柱、滑动连接在连接柱上的两个撑开爪和调节旋钮;在手术过程中先将两个腰椎固定钉旋入椎体内,腰椎固定钉的尾部裸露在外面,将腰椎间撑开器的两个支撑爪与腰椎固定钉的尾部连接,调节旋钮即可根据需要将椎间隙撑开,但是这种腰椎撑开器只有向头尾侧撑开椎间隙的作用,不能兼顾向侧方挡开软组织的作用;这时需要助手使用拉钩向侧方牵开侧面的软组织肌肉,完成整个手术过程。
使用拉钩向左右侧拉开软组织时,需要较多医疗人员参与,且人工拉钩拉力不均,拉钩与组织成锐角,拉钩滑动易造成周围组织损伤,而且人力容易疲劳,拉钩滑动等原因,导致反复多次拉钩,组织损伤风险增大,造成严重术后并发症,影响手术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腰椎后路撑开装置,用来解决现有的撑开装置只卡住首尾两端的肌肉,导致两侧面的软组织肌肉挤压,用拉钩拉动软组织肌肉容易造成肌肉损伤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腰椎后路撑开装置,包括撑杆、安装在撑杆上的撑开臂和撑开片,所述撑开臂包括第一撑开臂和第二撑开臂,所述第一撑开臂包括转动件、铰接件和支撑件,所述转动件包括套筒和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安装在套筒上,所述第一连接杆与铰接的一端铰接,所述铰接件的另一端与支撑件的一端铰接,所述支撑件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壁上开设有第一通槽,所述第一撑开臂和第二撑开臂结构相同,所述第一撑开臂安装在撑杆的顶端,所述撑杆上开设有缺口,所述撑杆在缺口位置一体成型有齿条,所述撑杆于缺口一侧设有螺纹,所述第一撑开臂的套筒内设有螺纹,且螺接于撑杆上,所述第二撑开臂的套筒滑动套设于在撑杆上,所述第一通孔内均转动安装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上固定安装有横杆,所述第二连接杆上固定安装有第一撑开片,所述第一撑开片上固定安装有第二撑开片,所述第二撑开片上固定安装有第一卡条,所述第一卡条上滑动安装有卡片,所述卡片上固定安装有第三连接杆,所述第三连接杆上连接有第四连接杆,所述第四连接杆上固定安装有抱箍,所述抱箍上开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内穿设有螺栓,所述第二撑开片上开设有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螺纹孔内螺纹安装有升降杆,所述升降杆穿设在抱箍之间。
进一步,所述第二撑开臂上固定安装有连接片,所述连接片上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撑杆于缺口位置滑动安装有控制块,所述控制块上开设有第二通槽,所述控制块上开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与第二通槽连通,所述第三通孔内转动安装有第一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齿盘,所述齿盘与齿条啮合,所述齿盘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转动杆,所述第二转动杆上套设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末端一体成型有传动副杆,所述传动副杆穿设在第二通孔内,这样设置通过控制块带动第二撑开臂移动,比人工移动第二撑开臂更方便。
进一步,所述抱箍内壁均固定设置有橡胶垫,避免长期使用后,抱箍损伤升降杆上的螺纹。
进一步,所述升降杆上一体成型有第一把手,这样设置,直接旋转第一把手,使升降杆的使用更方便。
进一步,所述第一转动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把手,这样设置,直接旋转第二把手,使传动杆转动,带动齿盘在齿条上转动,更方便。
进一步,所述第二撑开片上固定安装有第二卡条,所述第一卡条和第二卡条呈直角,这样设置,增大了第二撑开片的撑开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腰椎后路撑开装置,通过在第一撑开片和第二撑开片上均固定安装第一卡条和第二卡条,第一卡条和第二卡条呈直角,当卡片滑动安装在第一卡条上时,通过卡片上的第三连接杆、第四连接杆和弧形片的配合,使卡片与升降杆的位置固定,从而使卡片挡住侧面挤压来的肌肉;当卡片滑动安装在第二卡条上时,通过卡片上的第三连接杆、第四连接杆和弧形片的配合,使卡片与升降杆的位置固定,从而增加了第一撑开片和第二撑开片的撑开范围,使侧面的肌肉不会影响手术部位的视野,避免了现有的撑开装置只卡住首尾两端的肌肉,导致其余部位的肌肉挤压,用拉钩拉动软组织肌肉容易造成肌肉损伤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腰椎后路撑开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腰椎后路撑开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腰椎后路撑开装置的撑开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腰椎后路撑开装置的卡片与抱箍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其中,撑杆1、齿条101、控制块2、第二通槽201、第三通孔202、齿轮203、第一转动杆204、第二把手205、第二转动杆206、传动杆207、传动副杆208、撑开臂3、套筒301、第一连接杆302、铰接件303、支撑件304、第一通孔305、第一通槽306、连接片307、第二通孔308、第二连接杆4、横杆401、升降杆5、第一把手501、第一撑开片601、第二撑开片 602、第一卡条603、第二卡条604、第二螺纹孔605、卡片7、第三连接杆701、盲孔702、第四连接杆8、抱箍801、橡胶垫802、第一螺纹孔803、螺栓9。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腰椎后路撑开装置,包括撑杆1、安装在撑杆1上的撑开臂3和撑开片,撑开臂3包括第一撑开臂和第二撑开臂,第一撑开臂螺纹安装在撑杆1的顶端,使得第一撑开臂的位置可以微调。撑杆1上开设有缺口,撑杆1在缺口位置一体成型有齿条101,第二撑开臂滑动安装在齿条101上,撑杆1上安装有控制块2,控制第二撑开臂在撑杆1上的移动距离。
第一撑开臂和第二撑开臂结构相同,第一撑开臂包括转动件、铰接件303和支撑件304,转动件包括套筒301和第一连接杆302,套筒301螺纹安装在撑杆1的顶端,第一连接杆302 固定安装在套筒301上,第一连接杆302与铰接件303的一端铰接,铰接件303的另一端与支撑件304的一端铰接。通过转动件、铰接件303和支撑件304之间铰接,使支撑臂3的使用更加灵活、方便。支撑件304上开设有第一通孔305,第一通孔305内壁上开设有第一通槽306,第一通孔305内转动安装有第二连接杆4,第二连接杆4上固定安装有横杆401,横杆401的宽度尺寸与第一通槽306的宽度尺寸相同。第二连接杆4上固定安装有第一撑开片601,第一撑开片601上固定安装有第二撑开片602,第一撑开片601与第二撑开片602呈直角。第二撑开片602上固定安装有第一卡条603和第二卡条604,第一卡条603与第二卡条604呈直角。第一卡条603上滑动安装有卡片7,卡片7与第二撑开片602呈直角,卡片7上固定安装有第三连接杆701,第三连接杆701上开设有盲孔702,盲孔702内穿设有第四连接杆8,第四连接杆8的末端固定安装有抱箍801,抱箍801内壁固定设置有橡胶垫802,抱箍801上开设有第一螺纹孔803,第一螺纹孔803内穿设有螺栓9,通过螺栓9使抱箍801夹紧。第二撑开片 602上开设有第二螺纹孔605,第二螺纹孔605内螺纹安装有升降杆5,升降杆5上一体成型有第一把手501。升降杆5穿设在抱箍801之间,当需要调节卡片7的位置时,先调节好卡片 7的位置,再通过螺栓9调节抱箍801,使抱箍801夹紧升降杆5,通过第三连接杆701和第四连接杆8的配合,从而使卡片7的位置固定,挡住侧面的软组织肌肉。当伤口切的较大时,第二撑开片602的宽度尺寸不够,将卡片7卡入第二卡条604,再通过升降杆5、抱箍801、第三连接杆701和第四连接杆8的配合,使卡片7呈180度安装在第二撑开片602上,增加第二撑开片602撑开的间距,使需要手术的部位充分暴露出来。
第二撑开臂上固定安装有连接片307,连接片307上开设有第二通孔308。撑杆1上滑动安装有控制块2,控制块2上开设有第二通槽201,控制块2上开设有第三通孔202,第三通孔202与第二通槽201连通。第三通孔202内转动安装有第一转动杆204,第一转动杆204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把手205,第一转动杆204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齿盘203,齿盘203与齿条101啮合,齿盘203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转动杆206,第二转动杆206上套设有传动杆207,传动杆207的末端一体成型有传动副杆208,传动副杆208卡设在第二通孔308内。转动第一转动杆204上的第二把手205,带动齿盘203在齿条101上转动,使控制块2沿齿条101 方向移动,从而带动传动杆207移动,第二撑开臂沿齿条101方向移动,使第一撑开臂和第二撑开臂分开,使第一撑开臂上的第二撑开片602卡住伤口的一端,第二撑开臂上的第二撑开片602卡住伤口的另一端,使手术的部位充分暴露出来。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如下:使用时,将第一撑开臂安装在撑杆1的顶端,第二撑开臂安装在撑杆1的缺口处,由于第一撑开臂和第二撑开臂结构相同,且均由转动件、铰接件303 和支撑件304之间铰接形构成,使得在使用时,医护人员可以手术区外调节第一撑开臂和第二撑开臂之间的间距,撑开臂铰接使得撑杆1的放置更方便、灵活,同时,由于第一撑开臂上的第一撑开片601和第二撑开片602以及第二撑开臂上的第一撑开片601和第二撑开片602卡在切开的肌肉里,避免由于撑开臂铰接造成转动件、铰接件303和支撑件304轴向移动,分别在第一撑开臂和第二撑开臂上安装好第一撑开片601和第二撑开片602,使第一撑开臂上的第一撑开片601和第二撑开片602位于伤口的首端,第二撑开臂上的第一撑开片601和第二撑开片 602位于伤口的尾端,使需要手术的部位暴露出来;当伤口较大时,两边的软组织肌肉会向中间挤压,将卡片7滑动安装在第一卡条603上,同时,将升降杆5旋转安装在第二螺纹孔605 内,将第四连接杆8插在第一盲孔内,使第四连接杆8上的抱箍801夹紧升降杆5,从而固定卡片7,挡住侧面挤压而来的软组织肌肉,避免侧面的软组织肌肉挡住需要手术的地方;手术完成后,将第一撑开臂上的第一撑开片601和第二撑开片602以及第二撑开臂上的第一撑开片 601和第二撑开片602从伤口取出,再将螺栓9松开,使第四连接杆8上的抱箍801从升降杆 5上取下,再取下卡片7,旋转第二连接杆4,使横杆401对准第一通槽306,取下第一撑开片 601和第二撑开片602,再将控制块2向第一撑开臂方向调节,冲洗各个部件即可。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实用新型未详细描述的技术、形状、构造部分均为公知技术。

Claims (6)

1.一种腰椎后路撑开装置,包括撑杆(1)、安装在撑杆(1)上的撑开臂(3)和撑开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撑开臂(3)包括第一撑开臂和第二撑开臂,所述第一撑开臂包括转动件、铰接件(303)和支撑件(304),所述转动件包括套筒(301)和第一连接杆(302),所述第一连接杆(302)安装在套筒(301)上,所述第一连接杆(302)与铰接件(303)的一端铰接,所述铰接件(303)的另一端与支撑件(304)的一端铰接,所述支撑件(304)上开设有第一通孔(305),所述第一通孔(305)的内壁上开设有第一通槽(306),所述第一撑开臂和第二撑开臂结构相同,所述第一撑开臂安装在撑杆(1)的顶端,所述撑杆(1)上开设有缺口,所述撑杆(1)在缺口位置一体成型有齿条(101),所述撑杆(1)于缺口一侧设有螺纹,所述第一撑开臂的套筒(301)内设有螺纹,且螺接于撑杆(1)上,所述第二撑开臂的套筒(301)滑动套设于在撑杆(1)上,所述第一通孔(305)内均转动安装有第二连接杆(4),所述第二连接杆(4)上固定安装有横杆(401),所述第二连接杆(4)上固定安装有第一撑开片(601),所述第一撑开片(601)上固定安装有第二撑开片(602),所述第二撑开片(602)上固定安装有第一卡条(603),所述第一卡条(603)上滑动安装有卡片(7),所述卡片(7)上固定安装有第三连接杆(701),所述第三连接杆(701)上连接有第四连接杆(8),所述第四连接杆(8)上固定安装有抱箍(801),所述抱箍(801)上开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内穿设有螺栓(9),所述第二撑开片(602)上开设有第二螺纹孔(605),所述第二螺纹孔(605)内螺纹安装有升降杆(5),所述升降杆(5)穿设在抱箍(801)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腰椎后路撑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撑开臂上固定安装有连接片(307),所述连接片(307)上开设有第二通孔(308),所述撑杆(1)于缺口位置滑动安装有控制块(2),所述控制块(2)上开设有第二通槽(201),所述控制块(2)上开设有第三通孔(202),所述第三通孔(202)与第二通槽(201)连通,所述第三通孔(202)内转动安装有第一转动杆(204),所述第一转动杆(204)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齿盘(203),所述齿盘(203)与齿条(101)啮合,所述齿盘(203)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转动杆(206),所述第二转动杆(206)上套设有传动杆(207),所述传动杆(207)的末端一体成型有传动副杆(208),所述传动副杆(208)卡设在第二通孔(308)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腰椎后路撑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抱箍(801)内壁均固定设置有橡胶垫(80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腰椎后路撑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杆(5)上一体成型有第一把手(50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腰椎后路撑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杆(204)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把手(20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腰椎后路撑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撑开片(602)上固定安装有第二卡条(604),所述第一卡条(603)和第二卡条(604)呈直角。
CN202020108338.XU 2020-01-17 2020-01-17 一种腰椎后路撑开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6334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08338.XU CN211633417U (zh) 2020-01-17 2020-01-17 一种腰椎后路撑开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08338.XU CN211633417U (zh) 2020-01-17 2020-01-17 一种腰椎后路撑开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633417U true CN211633417U (zh) 2020-10-09

Family

ID=726837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108338.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633417U (zh) 2020-01-17 2020-01-17 一种腰椎后路撑开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63341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27900A (zh) * 2021-12-16 2022-02-11 王侃 一种用于胸外临床的牵开器及其使用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27900A (zh) * 2021-12-16 2022-02-11 王侃 一种用于胸外临床的牵开器及其使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DE2845647A1 (de) Korrekturgeraet fuer die operative skoliosebehandlung
DE29723643U1 (de) Zugangsplattform zur Entnahme der inneren Mamillararterie
CN211633417U (zh) 一种腰椎后路撑开装置
DE102013104300A1 (de) Teleskopierbare Retraktorhalterung
CN114587453A (zh) 一种骨科手术用的牵引器具及其操作方法
CN209301266U (zh) 一种自由调节骨盆外固定架
CN209916082U (zh) 一种用于外科手术的辅助撑开器
CN109498077B (zh) 腰椎滑脱复位器
DE202012102894U1 (de) Klemmvorrichtung zur Befestigung einer stationären Verbindungsstange für minimal-invasive Chirurgie
CN215688147U (zh) 一种椎体撑开器
CN219501073U (zh) 一种用于胸外科临床的胸骨撑开器
CN220124736U (zh) 一种牵开器组件
CN217548334U (zh) 骨折牵引复位辅助装置
CN216135947U (zh) 一种脊柱外科手术用牵开装置
CN220212988U (zh) 一种多功能手术拉钩
CN219183887U (zh) 一种脊柱微创用撑开加压器
CN216933311U (zh) 一种新型脊柱后路手术撑开器
CN118141448B (zh) 一种可调式皮肤牵伸装置
CN215534923U (zh) 一种伤椎复位撑开装置
CN219782626U (zh) 一种骨科用微创拉钩
CN209203361U (zh) 挡板及椎体间撑开器
CN113796942B (zh) 椎体滑脱用双侧复位钳
CN211300125U (zh) 一种骨科用撑开器
CN215018166U (zh) 一种骨科牵开器
CN211534747U (zh) 一种脊柱椎体撑开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009

Termination date: 2022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