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625449U - 安装结构、安装壳体及取暖设备 - Google Patents

安装结构、安装壳体及取暖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625449U
CN211625449U CN201922354982.5U CN201922354982U CN211625449U CN 211625449 U CN211625449 U CN 211625449U CN 201922354982 U CN201922354982 U CN 201922354982U CN 211625449 U CN211625449 U CN 2116254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unting
locking
supporting
support
mounting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35498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静
李忠正
陈佳兵
安继东
廖泓斌
喻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192235498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6254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6254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62544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安装结构、安装壳体及取暖设备,该安装结构包括安装件及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的一端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安装件,所述支撑组件的另一端设有支撑部;其中,当所述支撑组件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所述支撑部转动至所述安装件中的其中一侧;当所述支撑组件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所述支撑部转动至所述安装件中的相对的另一侧。该安装结构在使用时,收纳便捷;该安装壳体及取暖设备包括上述安装结构,因此该安装壳体及取暖设备具备便于运输的优点。

Description

安装结构、安装壳体及取暖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取暖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安装结构、安装壳体及取暖设备。
背景技术
踢脚线取暖器作为新兴取暖器,因其不占用空间且制热效果好而受到市场欢迎在市场备受欢迎,这种取暖器可以壁挂使用,也可以放在墙壁边使用。
传统的踢脚线取暖器在使用时往往需要通过脚架进行支撑,然而这类踢脚线取暖在运输过程中,脚架收纳不方便,占用包装箱空间且在运输过程中容易受损,影响用户的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针对传统的踢脚线取暖器在使用时,脚架收纳不便,占用包装箱空间且在运输过程中容易受损,影响用户的使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安装结构、安装壳体及取暖设备,该安装结构在使用时,收纳便捷;该安装壳体及取暖设备包括上述安装结构,因此该安装壳体及取暖设备具备便于运输的优点。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本申请涉及一种安装结构,包括:安装件;及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的一端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安装件,所述支撑组件的另一端设有支撑部;其中,当所述支撑组件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所述支撑部转动至所述安装件中的其中一侧;当所述支撑组件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所述支撑部转动至所述安装件中的相对的另一侧。
上述安装结构在使用时,当需要支撑待支撑物时,可以将所述支撑组件转动至第一工作状态,此时支撑部处于安装件的其中一侧,可通过支撑部支撑待支撑物;当需要运输时,可以将所述支撑组件转动至第二工作状态,此时所述支撑部转动至所述安装件中的相对的另一侧,此时相对第一工作状态,处于第二工作状态的支撑组件处于收纳状态,当该安装结构设置于取暖器的壳体上时,支撑组件在处于收纳状态时相对处于支撑状态时所占据的空间相对较小,也不易受到损伤。
下面进一步对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件的一端和所述第二支撑件的一端设置于所述支撑组件的一端且所述第一支撑件的一端和所述第二支撑件的一端均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安装件,所述第一支撑件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支撑件的另一端均设置于所述支撑组件的另一端,所述第一支撑件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支撑件的另一端均设有所述支撑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件包括第一止转部,所述第二支撑件包括第二止转部;当所述支撑组件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所述第一支撑件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支撑件的另一端呈夹角设置,所述第一止转部和所述第二止转部限位配合用于限制所述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相对转动;当所述支撑组件由所述第一工作状态切换至所述第二工作状态,所述第一止转部和所述第二止转部分离,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沿相反方向转动至所述安装件中的相对的另一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件的一端可转动地套设于所述安装件,所述第一支撑件的一端的周向侧壁开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的内壁设有第一止转部,所述第二支撑件的一端插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并可转动地套设于所述安装件,所述第二支撑件的侧壁设有第二止转部;当所述支撑组件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所述第一支撑件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支撑件的另一端呈夹角设置,所述第一止转部和所述第二止转部受力限位配合,当所述支撑组件由所述第一工作状态切换至所述第二工作状态,所述第一止转部和所述第二止转部分离,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沿相反方向转动至所述安装件中的相对的另一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件的一端开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支撑件的一端开设有第三安装孔,所述第一支撑件通过所述第二安装孔可转动地套设于所述安装件,所述第二支撑件通过所述第三安装孔可转动地套设于所述安装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安装孔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件的轴向侧壁,所述第三安装孔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件的轴向侧壁,所述第一支撑件的周向侧壁开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贯穿所述第一支撑件位于所述第二安装孔的侧壁,所述第二支撑件的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孔,且所述第三安装孔与第二安装孔连通,所述安装件同时穿设于所述第二安装孔及所述第三安装孔,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可相对所述安装件沿相反方向转动使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在所述第一工作状态和所述第二工作状态之间切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件包括第一连接体及与所述第一连接体固定连接的第一支撑体,所述第一连接体设置于第一支撑件的一端,所述第一支撑体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件的另一端,所述第一连接体开设有所述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同时贯穿所述第一支撑体和所述第一连接体的侧壁;所述第二支撑件包括第二连接体及与所述第二连接体固定连接的第二支撑体,所述第二连接体设置于第二支撑件的一端,所述第二支撑体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件的另一端,所述第二连接体开设有第三安装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件包括第一锁定部和第二锁定部,所述第二支撑件包括第三锁定部和第四锁定部,当所述支撑组件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所述第一锁定部与所述第三锁定部均与所述安装件锁定配合;当所述支撑组件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所述第一锁定部与所述第三锁定部均与所述安装件分离,所述第二锁定部和所述第四锁定部均与所述安装件锁定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安装结构还包括锁止件,当所述支撑组件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所述第一锁定部及所述第三锁定部均通过所述锁止件与所述安装件锁定配合;当所述支撑组件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所述锁止件与所述第一锁定部及所述第三锁定部分离,且所述第二锁定部及所述第四锁定部均通过所述锁止件与安装件锁定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安装结构还包括驱动机构,所述锁止件可移动的设置于所述安装件,所述锁止件与所述安装件限位配合,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锁止件往复移动使所述锁止件能够在所述第一工作状态时与所述第一锁定部和所述第三锁定部锁定配合,以及在所述第二工作状态时能切换至与所述第二锁定部和所述第四锁定部锁定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弹簧,所述安装件设有抵接部,所述弹簧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抵接部,所述弹簧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锁止件的一端,所述弹簧被设置为受压时带动锁止件与所述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分离,以及在回复力的作用下带动锁止件移动至与所述第一锁定部及所述第三锁定部锁定配合或与所述第二锁定部及所述第四锁定部锁定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件的外壁设有第一限位部,所述锁止件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一限位部限位配合的第二限位部,当所述弹簧受压时带动所述锁止件与所述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分离时,所述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限位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锁定部和所述第二锁定部沿所述第二安装孔的周向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孔的内壁,所述第三锁定部与所述第四锁定部沿所述第三安装孔的周向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三安装孔的内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锁定部为第一凹槽,所述第二锁定部为第二凹槽,所述第三锁定部为第三凹槽,所述第四锁定部为第四凹槽;当所述支撑组件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三凹槽连通形成第一安装槽,所述锁止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安装槽限位配合,另一端与所述安装件限位配合;当所述支撑组件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所述第二凹槽和所述第四凹槽连通形成第二安装槽,所述锁止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安装槽限位配合,另一端与所述安装件限位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件设有第三安装槽,所述安装件插设于所述第二安装孔及第三安装孔,且所述第三安装槽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孔外,且所述第三安装槽位于所述第二安装孔外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锁止件的长度,所述锁止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三安装槽限位配合且所述锁止件可相对所述第三安装槽移动;当所述支撑组件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所述第一安装槽与所述第三安装槽相对设置,所述锁止件移动至与所述第一安装槽限位配合;当所述支撑组件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所述第二安装槽与所述第三安装槽相对设置,所述锁止件移动至与所述第二安装槽限位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件的另一端和/或所述第二支撑件的另一端开设有挂载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件的一端和所述第二支撑件的一端均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安装件,当所述支撑组件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所述第一支撑件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支撑件的另一端相对间隔设置。
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涉及一种安装壳体,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安装结构,还包括壳体本体,所述安装件连接于所述壳体本体。
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涉及一种取暖设备,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安装结构;或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安装壳体。
上述安装壳体及取暖设备在使用时,当需要支撑待支撑物时,可以将所述支撑组件转动至第一工作状态,此时支撑部处于安装件的其中一侧,可通过支撑部支撑待支撑物;当需要运输时,可以将所述支撑组件转动至第二工作状态,此时所述支撑部转动至所述安装件中的相对的另一侧,此时相对第一工作状态,处于第二工作状态的支撑组件处于收纳状态,当该安装结构设置于取暖器的壳体上时,支撑组件在处于收纳状态时相对处于支撑状态时所占据的空间相对较小,也不易受到损伤。
附图说明
图1为安装组件处于第一工作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安装组件处于第二工作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取暖设备中安装结构处于第一工作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取暖设备中安装结构处于第二工作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取暖设备的分解示意图;
图6为锁止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第一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第二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另一实施例中锁止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另一实施例中安装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另一实施例中取暖设备的分解示意图;
图12为另一实施例中取暖设备中安装结构处于第一工作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2中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取暖设备;100、安装结构;102、支撑部;110、第一支撑件;112、第一连接体;1122、第二安装孔;1124、第一安装孔;1126、第一凹槽;1128、第二凹槽;1130、挂载部;114、第一支撑体;120、第二支撑件;122、第二连接体;1222、第三安装孔;1224、第三凹槽;1126、第四凹槽;124、第二支撑体;130、安装件;132、第三安装槽;1322、第一限位部;1324、抵接部;140、锁止件;142、推动部;144、第二限位部;146、连接部;200、壳体本体;310、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有必要指出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元件时,两个元件可以是一体的,也可以是两个元件之间可拆卸连接。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地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此外,还需要理解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术语“下”、“上”、“前”、“后”、“左”、“右”、“内”、“外”、“顶”、“底”、“一侧”、“另一侧”、“一端”、“另一端”、等所指示的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位置关系;“第一”、“第二”等术语,是为了区分不同的结构部件。这些术语仅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针对传统的踢脚线取暖器在使用时,脚架收纳不便,占用包装箱空间且在运输过程中容易受损,影响用户的使用的问题,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安装结构、安装壳体及取暖设备,该安装结构在使用时,收纳便捷;该安装壳体及取暖设备包括上述安装结构,因此该安装壳体及取暖设备具备便于运输的优点。
如图5和图6所示,一实施例中的安装壳体,包括安装结构100,还包括壳体本体200,安装件130连接于壳体本体200,如图1和图2所示,该安装结构100包括:安装件130、支撑组件,支撑组件的一端可转动地设置于安装件130,支撑组件的另一端设有支撑部102;
其中,如图1所示,当支撑组件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其中,当支撑组件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支撑部102转动至安装件130中的其中一侧;
如图2所示,当支撑组件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支撑部102转动至安装件 130中的相对的另一侧。
上述安装结构100在使用时,当需要支撑待支撑物时,可以将支撑组件转动至第一工作状态,此时支撑部102处于安装件130的其中一侧,可通过支撑部102支撑待支撑物;当需要运输时,可以将支撑组件转动至第二工作状态,此时支撑部102转动至安装件130中的相对的另一侧,此时相对第一工作状态,处于第二工作状态的支撑组件处于收纳状态,当该安装结构设置于取暖器的壳体上时,支撑组件在处于收纳状态时相对处于支撑状态时所占据的空间相对较小,也不易受到损伤。
具体地支撑组件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在本次实施例中,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撑件110和第二支撑件120,第一支撑件110的一端和第二支撑件120 的一端设置于支撑组件的一端且第一支撑件110的一端和第二支撑件120的一端均可转动地设置于安装件130,第一支撑件110的另一端和第二支撑件120的另一端均设置于支撑组件的另一端,第一支撑件110的另一端和第二支撑件120 的另一端均设有支撑部102,此时,通过第一支撑件110和第二支撑件120支撑待支撑物可以更加稳定。
具体地,当支撑组件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只要第一支撑件110和第二支撑件120转动到与安装件130中相对的另一侧即可,此时第一支撑件110的另一端与第二支撑件120的另一端处于与安装件130中相对的另一侧,此时第一支撑件110和第二支撑件120可以呈夹角设置,也可以相对间隔设置。
如图2所示,在本次实施例中,当支撑组件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第一支撑件110的另一端和第二支撑件120的另一端转动至与安装件130中相对的另一侧且第一支撑件110的另一端和第二支撑件120的另一端相对间隔设置,当安装件130连接于壳体本体200时,第一支撑件110和第二支撑件120所占据的空间较小,也不易被损坏。优选地,当支撑组件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第一支撑件110的另一端和第二支撑件120的另一端转动至与安装件130中相对的另一侧且第一支撑件110的另一端和第二支撑件120的另一端平行或接***行 (误差为±5°则认为接***行)设置,此时第一支撑件110和第二支撑件120 所占据的空间进一步降低。
如图2所示,在本次实施例中,安装结构100设置于壳体本体200的端部,当支撑组件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第一支撑件110的另一端和第二支撑件120 的另一端相对间隔设置,且第一支撑件110的另一端和第二支撑件120的另一端沿转动轴向线方向上的投影位于壳体本体200的侧壁上,如此最大化的缩小第一支撑件110和第二支撑件120的占据空间。
进一步,为了提升支撑组件支撑的稳定性,第一支撑件110包括第一止转部,第二支撑件120包括第二止转部。
具体地,当支撑组件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第一支撑件110的另一端和第二支撑件120的另一端呈夹角设置,第一止转部和第二止转部限位配合用于限制第一支撑件110和第二支撑件120相对转动;此时,第一支撑件110的另一端和第二支撑件120的另一端呈夹角设置,依据三角形支撑稳定的原理,此时该支撑组件具备较高的支撑稳定性;进一步,通过第一止转部和第二止转部限位配合,避免第一支撑件110和第二支撑件120发生相对转动,进而进一步提升支撑组件支撑的稳定性;
具体地,当支撑组件由第一工作状态切换至第二工作状态,第一止转部和第二止转部分离,第一支撑件110和第二支撑件120沿相反方向转动至安装件 130中的相对的另一侧,此时,当需要将支撑组件进行收纳时,可以通过人为的转动第一支撑件110和第二支撑件120使该第一锁止部和第二锁止部分离,便于用户操作;当需要将支撑组件由第二工作状态切换至第二工作状态时,同样只需要转动第一支撑件110和第二支撑件120直至第一止转部和第二止转部限位配合即可。
进一步了,为了实现第一支撑件110和第二支撑件120在转动的过程中能够互相限位,在本次实施例中,第一支撑件110的一端可转动地套设于安装件 130,第一支撑件110的一端的周向侧壁开设有第一安装孔1124,第一安装孔1124 的内壁设有第一止转部,第二支撑件120的一端插设于第一安装孔1124并可转动地套设于安装件130,第二支撑件120的侧壁设有第二止转部;具体地,此时第一止转部可以是第一安装孔1124的内壁,第二止转部可以是第二支撑件120 的外壁。
进一步地,当支撑组件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第一支撑件110的另一端和第二支撑件120的另一端呈夹角设置,第一止转部和第二止转部受力限位配合,此时,由于第一支撑件110和第二支撑件120均套设于安装件130,且第一支撑件110的另一端和第二支撑件120的另一端呈夹角设置,第一支撑件110的支撑部102和第二支撑件120的支撑部102一般都会与地面抵接支撑,当安装件 130通过自身的重力对第一支撑件110和第二支撑件120施加压力时,此时第一止转部和第二止转部在压力的作用下互相限位配合,限制第一支撑件110和第二支撑件120转动;
进一步地,当支撑组件由第一工作状态切换至第二工作状态,第一止转部和第二止转部分离,第一支撑件110和第二支撑件120沿相反方向转动至安装件130中的相对的另一侧,由于第一支撑件110和第二支撑件120是互相限位配合的,当第一支撑件110和第二支撑件120沿相反方向转动时,第一止转部和第二止转部自然分离,实现对支撑组件的收纳。
由于踢脚线取暖器的壳体一般在宽度方向的尺寸交底,第一支撑件110和第二支撑件120均可转动的套设于安装件130,在收纳和支撑时,只需要转动第一支撑件110和第二支撑件120,此时,第一支撑件110和第二支撑件120可以最大化的利用壳体本体200的高度方向的空间。
进一步,第一支撑件110的另一端和第二支撑件120的另一端呈夹角设置支撑,第一支撑件110和第二支撑件120可以承受较大的支撑力,因此,第一支撑件110和第二支撑件120的横断面积可以设计为相对较小。
具体地,第一支撑件110的另一端和第二支撑件120的另一端呈夹角设置不包括第一支撑件110和第二支撑件120呈0°或180°的情况。
具体地,第一支撑件110和第二支撑件120可转动设置于安装件130上的方式可以有多种,例如铰接等;如图7和图8所示,具体到本次实施例中,第一支撑件110的一端开设有第二安装孔1122,第二支撑件120的一端开设有第三安装孔1222,第一支撑件110通过第二安装孔1122可转动地套设于安装件 130,第二支撑件120通过第三安装孔1222可转动地套设于安装件130。
如图1、图2、图7和图8所示,在本次实施例中,第二安装孔1122设置于第一支撑件110的轴向侧壁,第三安装孔1222设置于第二支撑件120的轴向侧壁,第一支撑件110的周向侧壁开设有第一安装孔1124,第一安装孔1124贯穿第一支撑件110位于第二安装孔1122的侧壁,第二支撑件120的一端设置于第一安装孔1124,且第三安装孔1222与第二安装孔1122连通,安装件130同时穿设于第二安装孔1122及第三安装孔1222,第一支撑件110和第二支撑件 120可相对安装件130沿相反方向转动使第一支撑件110和第二支撑件120在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之间切换。
如图1所示,进一步地,第二支撑件120的一端设置于第一安装孔1124,进而进一步降低第二支撑件120的占据空间,如此降低了壳体本体200的体积,便于运输。进一步地,第二支撑件120可以在第一安装孔1124内来回转动,且第一支撑件110与第二支撑件120的转动方向相反以实现在收纳状态和支撑状态之间切换,第一支撑件110和第二支撑件120的转动顺序可以不定,但只要第一支撑件110和第二支撑件120转动的方向相反即可。
具体地,第一支撑件110的轴向侧壁是与第一支撑件110转动时转动轴的方向相对应的侧壁;同理,第二支撑件120的轴向侧壁是与第二支撑件120转动时转动轴的方向相对应的侧壁。
如图7和图8所示,具体到本次实施例中,第一支撑件110包括第一连接体112及与第一连接体112固定连接的第一支撑体114,第一连接体112设置于第一支撑件110的一端,第一支撑体114设置于第一支撑件110的另一端,第一连接体112开设有第二安装孔1122,第一安装孔112同时贯穿第一支撑体114 和第一连接体112的侧壁;第二支撑件120包括第二连接体122及与第二连接体122固定连接的第二支撑体124,第二连接体122设置于第二支撑件120的一端,第二支撑体124设置于第二支撑件120的另一端,第二连接体122开设有第三安装孔1222;在本次实施例中,第一支撑体114和第二支撑体124均呈长条状,第一连接体112和第二连接体122呈圆柱状。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为了使支撑组件在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时的稳定性;第一支撑件110包括第一锁定部和第二锁定部,第二支撑件 120包括第三锁定部和第四锁定部;
当支撑组件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第一锁定部与第三锁定部均与安装件130 锁定配合,此时通过第一锁定部和第三锁定部将第一支撑件110和第二支撑件 120固定于安装件130;
当支撑组件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第一锁定部与第三锁定部均与安装件130 分离,第二锁定部和第四锁定部均与安装件130锁定配合,此时通过第二锁定部和第四锁定部将第一支撑件110和第二支撑件120固定于安装件130。
具体地,安装件130可以是金属轴,第一锁定部、第二锁定部、第三锁定部、第四锁定部均可以是与该金属轴磁吸配合的永磁体。
当然了,第一锁定部和第三锁定部可以通过中间连接件与安装件130锁定配合,也可以直接与安装件130进行锁定配合;同理,第二锁定部和第四锁定部可以通过中间连接件与安装件130锁定配合,也可以直接与安装件130进行锁定配合。
如图1至图2所示,具体到本次实施例中,该安装结构100还包括锁止件 140,当支撑组件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第一锁定部及第三锁定部均通过锁止件 140与安装件130锁定配合;当支撑组件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锁止件140与第一锁定部及第三锁定部分离,且第二锁定部及第四锁定部均通过锁止件140与安装件130锁定配合。
具体地,第一锁定部、第二锁定部、第三锁定部、第四锁定部均可以是安装孔,锁止件140可以是锁定销或是螺钉等,在安装件130的周向开设有多个与锁定销或螺钉配合的锁定孔。
如图7和图8所示,具体到本次实施例中,第一锁定部和第二锁定部沿第二安装孔1122的周向间隔设置于第二安装孔1122的内壁,第三锁定部与第四锁定部沿第三安装孔1222的周向间隔设置于第三安装孔1222的内壁,如此,便于第一锁定部、第二锁定部、第三锁定部、第四锁定部在转动的时候能够对应与安装件130进行锁定配合。
如图7和图8所示,具体到本次实施例中,第一锁定部为第一凹槽1126,第二锁定部为第二凹槽1128,第三锁定部为第三凹槽1224,第四锁定部为第四凹槽1126;具体地,第一凹槽1126、第二凹槽1128、第三凹槽1224及第四凹槽1126呈长条形。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当支撑组件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第一凹槽1126 和第三凹槽1224连通形成第一安装槽,锁止件140的一端与第一安装槽限位配合,另一端与安装件130限位配合;如此,通过锁止件140与第一安装槽限位配合实现将第一支撑件110和第二支撑件120固定于安装件130;在本次实施例中,当支撑组件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第一凹槽1126和第三凹槽1224处于共线状态,此时锁止件140可以同时插设于第一凹槽1126和第三凹槽1224并与第一凹槽1126和第三凹槽1224限位配合。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当支撑组件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第二凹槽1128 和第四凹槽1126连通形成第二安装槽,锁止件140的一端与第二安装槽限位配合,另一端与安装件130限位配合。如此,通过锁止件140与第二安装槽限位配合实现将第一支撑件110和第二支撑件120固定于安装件130;在本次实施例中,当支撑组件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第二凹槽1128和第四凹槽1126处于共线状态,此时锁止件140可以同时插设于第二凹槽1128和第四凹槽1126并与第二凹槽1128和第四凹槽1126限位配合。
如图1、图2和图6所示,进一步地,在本次实施例中,为了实现安装件130与锁止件140限位配合,安装件130设有第三安装槽132,安装件130插设于第二安装孔1122和第三安装孔1222,且第三安装槽132部分设置于第二安装孔1122外,且第三安装槽132位于第二安装孔1122外的长度大于或等于锁止件140的长度,锁止件140的一端与第三安装槽132限位配合且锁止件140可相对第三安装槽132移动,此时根据需要锁止件140沿第三安装槽132伸进第二安装孔1122,也可以沿第三安装槽132移出第二安装孔1122。
如图1所示,当支撑组件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第一安装槽与第三安装槽 132相对设置,锁止件140移动至与第一安装槽限位配合,此时,锁止件140能够将第一支撑件110和第二支撑件120锁定于安装件130,提升支撑组件支撑的稳定性。
如图2所示,当支撑组件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第二安装槽与第三安装槽 132相对设置,锁止件140移动至与第二安装槽限位配合,此时,锁止件140能够将第一支撑件110和第二支撑件120锁定于安装件130,提升第一支撑件110 和第二支撑件120在收纳状态时的稳定性。具体地,当从第一工作状态切换到第二工作状态时,锁止件140先沿第三安装槽132移出第二安装孔1122,当第一支撑件110和第二支撑件120转动至第二安装槽与第三安装槽132相对设置时,锁止件140沿第三安装槽132移动进第二安装孔1122与第二安装槽限位配合。
如图6所示,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锁止件140还包括推动部142,在使用时,通过推动部142推动锁止件140沿第三安装槽132移动。
当然了,如图9至图13所示,在别的实施例中,还可以通过设置相应的驱动结构驱动锁止件140移动,具体到本次实施例中,该安装结构100还包括驱动机构,锁止件140可移动的设置于安装件130,锁止件140与安装件130限位配合,驱动机构用于驱动锁止件140往复移动使锁止件140能够在第一工作状态时与第一锁定部和第三锁定部锁定配合,以及在第二工作状态时能切换至与第二锁定部和第四锁定部锁定配合,此时,当由第一工作状态切换至第二工作状态过程中,只需通过驱动机构驱动锁止件140移动,使锁止件140与第一锁定部及第三锁定部分离,并通过驱动机构驱动锁止件140移动至与第二锁定部及第四锁定部锁定配合;当由第二工作状态切换至第一工作状态过程中,使用原理相同。
可选地,驱动机构可以是直线驱动结构或者是伸缩驱动结构。
如图11至图13所示,具体到本次实施例中,驱动机构包括弹簧310,安装件130设有抵接部1324,弹簧310的一端连接于抵接部1324,弹簧310的另一端连接于锁止件140的一端,弹簧310被设置为受压时带动锁止件140与第一支撑件110和第二支撑件120分离,以及在回复力的作用下带动锁止件140移动至与第一锁定部及第三锁定部锁定配合或与第二锁定部及第四锁定部锁定配合,此时,当需要驱动锁止件140与第一支撑件110和第二支撑件120分离时,只需要压缩弹簧310即可,当需要驱动锁止件140与第一支撑件110和第二支撑件120锁定配合时,只需要松开弹簧310,使弹簧310在自身回复力的作用下移动至与第一支撑件110和第二支撑件120锁定配合。
如图10所示,具体地,在本次实施例中,锁止件140设置于第三安装槽132,抵接部1324设置于第三安装槽132的内壁,弹簧310的一端与锁止件140连接,另一端与第三安装槽132的内壁连接。在本次实施例中,锁止件140的端部设有连接部146,通过该连接部146与弹簧310连接。
进一步地,为了实现当锁止件140与第一支撑件110和第二支撑件120分离时,锁止件140能够锁定于安装件130上,如图9和图10所示,在本次实施例中,安装件130的外壁设有第一限位部1322,锁止件140设有用于与第一限位部1322限位配合的第二限位部144,当弹簧310受压时带动锁止件140与第一支撑件110和第二支撑件120分离时,第一限位部1322和第二限位部144限位配合,此时通过第一限位部1322和第二限位部144的限位配合,实现将锁止件140能够锁定于安装件130上。
如图9和图10所示,具体地,第一限位部1322可以为限位槽,第二限位部144可以为限位凸起;在本次实施例中,第一限位部1322为设置于第三安装槽132内壁的限位槽,第二限位部144为设置于锁止件140外壁的限位凸起。
如图7所示,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基础上,第一支撑件110的另一端和/ 或第二支撑件120的另一端开设有挂载部1130,此时,当支撑组件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可以通过挂载部1130实现将壳体本体200挂载在墙壁上实现挂装,在本次实施例中,挂载部1130为挂孔或挂槽。
如图3至图5所示,一实施例中的取暖设备10,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安装结构100;或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安装壳体。
上述取暖设备10在使用时,当需要支撑待支撑物时,可以将支撑组件转动至第一工作状态,此时支撑部102处于安装件130的其中一侧,可通过支撑部 102支撑待支撑物;当需要运输时,可以将支撑组件转动至第二工作状态,此时支撑部102转动至安装件130中的相对的另一侧,此时相对第一工作状态,处于第二工作状态的支撑组件处于收纳状态,当该安装结构设置于取暖器的壳体上时,支撑组件在处于收纳状态时相对处于支撑状态时所占据的空间相对较小,也不易受到损伤。
如图3至图5所示,安装结构100设置于壳体本体200的端部,当支撑组件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第一支撑件110的另一端和第二支撑件120的另一端呈夹角设置,第一支撑件110与第一安装孔1124的内壁抵接;
如图3至图5所示,当沿第一工作状态切换至第二工作状态时(第一支撑件110和第二支撑件120按图5中指示的转动方向转动),第二支撑件120与第一支撑件110沿相反的方向转动至与安装件130中相对的另一侧,在本次实施例中,当支撑组件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第二支撑件120的另一端与第一支撑件110的另一端间隔设置,此时第一支撑件110和第二支撑件120收纳于壳体本体200的端部。
如图3至图5所示,当沿第二工作状态切换至第一工作状态时(第一支撑件110和第二支撑件120按图6中指示的转动方向转动),第一支撑件110的另一端和第二支撑件120的另一端呈夹角设置,第一支撑件110与第一安装孔1124 的内壁抵接实现限位。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9)

1.一种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装件;及
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的一端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安装件,所述支撑组件的另一端设有支撑部;
其中,当所述支撑组件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所述支撑部转动至所述安装件中的其中一侧;当所述支撑组件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所述支撑部转动至所述安装件中的相对的另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件的一端和所述第二支撑件的一端设置于所述支撑组件的一端且所述第一支撑件的一端和所述第二支撑件的一端均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安装件,所述第一支撑件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支撑件的另一端均设置于所述支撑组件的另一端,所述第一支撑件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支撑件的另一端均设有所述支撑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件包括第一止转部,所述第二支撑件包括第二止转部;当所述支撑组件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所述第一支撑件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支撑件的另一端呈夹角设置,所述第一止转部和所述第二止转部限位配合用于限制所述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相对转动;当所述支撑组件由所述第一工作状态切换至所述第二工作状态,所述第一止转部和所述第二止转部分离,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沿相反方向转动至所述安装件中的相对的另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件的一端可转动地套设于所述安装件,所述第一支撑件的一端的周向侧壁开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的内壁设有第一止转部,所述第二支撑件的一端插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并可转动地套设于所述安装件,所述第二支撑件的侧壁设有第二止转部;
当所述支撑组件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所述第一支撑件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支撑件的另一端呈夹角设置,所述第一止转部和所述第二止转部受力限位配合,当所述支撑组件由所述第一工作状态切换至所述第二工作状态,所述第一止转部和所述第二止转部分离,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沿相反方向转动至所述安装件中的相对的另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件的一端开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支撑件的一端开设有第三安装孔,所述第一支撑件通过所述第二安装孔可转动地套设于所述安装件,所述第二支撑件通过所述第三安装孔可转动地套设于所述安装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孔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件的轴向侧壁,所述第三安装孔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件的轴向侧壁,所述第一支撑件的周向侧壁开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贯穿所述第一支撑件位于所述第二安装孔的侧壁,所述第二支撑件的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孔,且所述第三安装孔与第二安装孔连通,所述安装件同时穿设于所述第二安装孔及所述第三安装孔,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可相对所述安装件沿相反方向转动使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在所述第一工作状态和所述第二工作状态之间切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件包括第一连接体及与所述第一连接体固定连接的第一支撑体,所述第一连接体设置于第一支撑件的一端,所述第一支撑体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件的另一端,所述第一连接体开设有所述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同时贯穿所述第一支撑体和所述第一连接体的侧壁;所述第二支撑件包括第二连接体及与所述第二连接体固定连接的第二支撑体,所述第二连接体设置于第二支撑件的一端,所述第二支撑体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件的另一端,所述第二连接体开设有第三安装孔。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件包括第一锁定部和第二锁定部,所述第二支撑件包括第三锁定部和第四锁定部,当所述支撑组件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所述第一锁定部与所述第三锁定部均与所述安装件锁定配合;当所述支撑组件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所述第一锁定部与所述第三锁定部均与所述安装件分离,所述第二锁定部和所述第四锁定部均与所述安装件锁定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锁止件,当所述支撑组件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所述第一锁定部及所述第三锁定部均通过所述锁止件与所述安装件锁定配合;当所述支撑组件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所述锁止件与所述第一锁定部及所述第三锁定部分离,且所述第二锁定部及所述第四锁定部均通过所述锁止件与安装件锁定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机构,所述锁止件可移动的设置于所述安装件,所述锁止件与所述安装件限位配合,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锁止件往复移动使所述锁止件能够在所述第一工作状态时与所述第一锁定部和所述第三锁定部锁定配合,以及在所述第二工作状态时能切换至与所述第二锁定部和所述第四锁定部锁定配合。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弹簧,所述安装件设有抵接部,所述弹簧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抵接部,所述弹簧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锁止件的一端,所述弹簧被设置为受压时带动所述锁止件与所述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分离,以及在回复力的作用下带动所述锁止件移动至与所述第一锁定部及所述第三锁定部锁定配合或与所述第二锁定部及所述第四锁定部锁定配合。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件的外壁设有第一限位部,所述锁止件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一限位部限位配合的第二限位部,当所述弹簧受压时带动所述锁止件与所述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分离时,所述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限位配合。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定部和所述第二锁定部沿所述第二安装孔的周向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孔的内壁,所述第三锁定部与所述第四锁定部沿所述第三安装孔的周向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三安装孔的内壁。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定部为第一凹槽,所述第二锁定部为第二凹槽,所述第三锁定部为第三凹槽,所述第四锁定部为第四凹槽;
当所述支撑组件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三凹槽连通形成第一安装槽,所述锁止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安装槽限位配合,另一端与所述安装件限位配合;
当所述支撑组件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所述第二凹槽和所述第四凹槽连通形成第二安装槽,所述锁止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安装槽限位配合,另一端与所述安装件限位配合。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件设有第三安装槽,所述安装件插设于所述第二安装孔及第三安装孔,且所述第三安装槽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孔外,且所述第三安装槽位于所述第二安装孔外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锁止件的长度,所述锁止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三安装槽限位配合且所述锁止件可相对所述第三安装槽移动;
当所述支撑组件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所述第一安装槽与所述第三安装槽相对设置,所述锁止件移动至与所述第一安装槽限位配合;
当所述支撑组件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所述第二安装槽与所述第三安装槽相对设置,所述锁止件移动至与所述第二安装槽限位配合。
16.根据权利要求2至15任一项所述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件的另一端和/或所述第二支撑件的另一端开设有挂载部。
17.根据权利要求2至15任一项所述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件的一端和所述第二支撑件的一端均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安装件,当所述支撑组件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所述第一支撑件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支撑件的另一端相对间隔设置。
18.一种安装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17任一项所述的安装结构,还包括壳体本体,所述安装件连接于所述壳体本体。
19.一种取暖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17任一项所述的安装结构;
或包括权利要求18所述的安装壳体。
CN201922354982.5U 2019-12-24 2019-12-24 安装结构、安装壳体及取暖设备 Active CN2116254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54982.5U CN211625449U (zh) 2019-12-24 2019-12-24 安装结构、安装壳体及取暖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54982.5U CN211625449U (zh) 2019-12-24 2019-12-24 安装结构、安装壳体及取暖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625449U true CN211625449U (zh) 2020-10-02

Family

ID=726317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354982.5U Active CN211625449U (zh) 2019-12-24 2019-12-24 安装结构、安装壳体及取暖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62544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599369B1 (en) Rotatable housing assembly
US7392969B2 (en) Height adjusting structure
US20120234055A1 (en) Tablet computer lock mechanism
CN211625449U (zh) 安装结构、安装壳体及取暖设备
CN110925868A (zh) 安装结构、安装壳体及取暖设备
CN116722296A (zh) 一种隐形密封电池盖、电池仓及设备
CN107166864B (zh) 一种冰箱抽屉结构
CN215190832U (zh) 窗帘开合器
CN111248750B (zh) 排渣机构及酿造装置
CN209801616U (zh) 脚架组件及取暖器
CN218127768U (zh) 一种支撑脚及家具
CN111184441A (zh) 变轨组件及酿造装置
CN219330899U (zh) 一种外翻式键盘收纳盒
CN213716806U (zh) 一种操作机构、接触器及控制柜
CN113137800B (zh) 抽屉组件和家用设备
CN109696025A (zh) 冰箱
US11867200B2 (en) Storable fan
CN112344644B (zh) 搁架组件及冰箱
CN209856056U (zh) 折叠式可收纳风扇
CN212199755U (zh) 手持式挂烫机
CN216545408U (zh) 具有多重锁止结构的***机
CN112344643B (zh) 搁架组件及冰箱
CN214366834U (zh) 一种底座组件及折叠风扇
CN220189803U (zh) 壳体装置、电池装置及露营车
CN215895375U (zh) 一种计算机主机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