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575267U - 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575267U
CN211575267U CN202020136370.9U CN202020136370U CN211575267U CN 211575267 U CN211575267 U CN 211575267U CN 202020136370 U CN202020136370 U CN 202020136370U CN 211575267 U CN211575267 U CN 2115752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movable panel
air conditioner
wind
air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13637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易正清
谢鹏
刘奇伟
翟富兴
何健
郭绍胜
郑辉
姬安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13637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5752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5752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57526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 Filters, Heat-Exchange Apparatuses, And Housings Of Air-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括:壳体部件、散风部件和活动面板,壳体部件的前侧具有前出风口,散风部件设于壳体部件的前侧,且在避让前出风口的避让位置和遮挡前出风口的至少部分的遮挡位置之间可运动,活动面板设于壳体部件和散风部件的前侧,且在打开前出风口的打开位置和关闭前出风口的关闭位置之间可运动,当活动面板位于关闭位置时,散风部件隐藏在活动面板的后侧。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在需要使用散风部件时,可以利用活动面板打开前出风口,并利用散风部件降低送风风感,在需要关闭前出风口时,可以利用活动面板关闭前出风口,从而改善空调器的进灰、及散风部件外露损坏等问题。

Description

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空调器。
背景技术
为了避免送风直吹用户,相关技术中的一些空调器设置可遮挡出风口的散风部件,然而,这些空调器在关机状态下,散风部件也位于出风口处,使得空调器容易通过散风部件向出风口内进灰,且容易造成散风部件的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在于提出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在需要使用散风部件时,可以利用活动面板打开前出风口,并利用散风部件降低送风风感,在需要关闭前出风口时,可以利用活动面板关闭前出风口,从而改善空调器的进灰、及散风部件外露损坏等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包括:壳体部件,所述壳体部件的前侧具有前出风口;散风部件,所述散风部件设于所述壳体部件的前侧,且相对所述壳体部件在避让所述前出风口的避让位置和遮挡所述前出风口的至少部分的遮挡位置之间可运动;活动面板,所述活动面板设于所述壳体部件和所述散风部件的前侧,且相对所述散风部件和所述壳体部件均可运动,所述活动面板相对所述壳体部件在打开所述前出风口的打开位置和关闭所述前出风口的关闭位置之间可运动,当所述活动面板位于所述关闭位置时,所述散风部件隐藏在所述活动面板的后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通过在壳体部件和散风部件的前侧设置用于开关前出风口的活动面板,从而在需要使用散风部件时,可以利用活动面板打开前出风口,并利用散风部件降低送风风感,在需要关闭前出风口时,可以利用活动面板关闭前出风口,从而改善空调器的进灰、及散风部件外露损坏等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前出风口位于所述壳体部件的前侧下部,在所述避让位置时,所述散风部件位于所述前出风口的上部上方。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部件的底部前侧具有底出风口,所述空调器还包括:外导风板,所述外导风板相对所述壳体部件可运动以开关所述底出风口,在所述外导风板关闭所述底出风口、且所述活动面板位于所述关闭位置时,所述外导风板的前端与所述活动面板的下端搭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器包括:第一滑移驱动机构,所述第一滑移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散风部件相对所述壳体部件上下滑移,以使所述散风部件在所述避让位置和所述遮挡位置之间可运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器包括:第二滑移驱动机构,所述第二滑移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活动面板相对所述壳体部件上下滑移,以使所述活动面板在所述关闭位置和所述打开位置之间可运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活动面板运动至所述打开位置时,所述活动面板上移至所述前出风口的上部上方,所述活动面板的上端高于所述壳体部件的上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活动面板运动至所述打开位置时,所述活动面板的上端间隔开地设于所述壳体部件的上端前上方,以使所述活动面板与所述壳体部件之间形成至少顶部敞开的进风空间,所述进风空间与所述壳体部件内部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部件包括:面框部件和固定面板,所述前出风口设于所述面框部件的前侧下部,所述固定面板设于所述面框部件的上部前侧,且所述固定面板与所述面框部件相对静止,其中,在所述活动面板运动至所述关闭位置时,所述活动面板位于所述固定面板的下方;在所述活动面板运动至所述打开位置时,所述活动面板上移至所述前出风口的上部上方,且所述活动面板的至少上部移至所述固定面板的前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器包括:转动驱动机构,所述转动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活动面板相对所述壳体部件绕枢转轴线转动,以使所述活动面板在所述关闭位置和所述打开位置之间可运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前出风口位于所述壳体部件的前侧下部,所述枢转轴线位于所述活动面板的上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器具有关机模式、无风感模式和正常风感模式中的至少一个,其中:在所述关机模式下,所述活动面板位于所述关闭位置;在所述无风感模式下,所述活动面板位于所述打开位置,所述散风部件位于所述遮挡位置;在所述正常风感模式下,所述活动面板位于所述打开位置,所述散风部件位于所述避让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散风部件包括散风面框,所述散风部件还包括散风静叶轮和散风动叶轮中的至少一个,所述散风面框上具有多个散风孔,至少一个所述散风孔处设有所述散风静叶轮和所述散风动叶轮中的至少一个。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立体图;
图2是图1中所示的空调器的主视图;
图3是图1中所示的空调器的无风感模式的立体图;
图4是图3中所示的空调器的主视图;
图5是图1中所示的空调器的正常风感模式的立体图;
图6是图5中所示的空调器的主视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剖视示意图,其中空调器为关机模式;
图8是图7中所示的空调器的剖视示意图,其中空调器为正常风感制冷模式;
图9是图7中所示的空调器的剖视示意图,其中空调器为无风感制冷模式;
图10是图7中所示的空调器的剖视示意图,其中空调器为正常风感制热模式;
图11是图7中所示的空调器的剖视示意图,其中空调器为无风感模制热式;
图1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剖视示意图,其中空调器为关机模式;
图13是图12中所示的空调器的剖视示意图,其中空调器为无风感模式;
图1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再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剖视示意图,其中空调器为无风感模式;
图15是图14中所示的空调器的剖视示意图,其中空调器为正常风感模式。
附图标记:
空调器100:
壳体部件1;
前出风口11;面框部件12;固定面板13;侧出风口14;进风口15;
容纳腔16;进风空间17;底出风口18;
散风部件2;散风面框21;散风静叶轮22;散风动叶轮23;
活动面板3;外导风板4;出风风道5a;
内导风件5;内导风板51;百叶52;
第一滑移驱动机构6;第二滑移驱动机构7;转动驱动机构8;
风轮部件91;换热部件9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例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实用新型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此外,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例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可应用于性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下面,参考图1至图15,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100。
需要说明的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100的类型不限,例如可以为空调柜机、或空调挂机、或一体式空调,当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100的类型确定后,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知晓空调器100的其它构成。为方便描述,仅以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100为空调挂机为例进行说明,在本领域技术人员阅读了下面的技术方案后,显然可以理解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100为其他类型的空调器的具体方案。
如图1至图6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100,可以包括:壳体部件1、散风部件2和活动面板3。其中,壳体部件1的前侧具有前出风口11,散风部件2设于壳体部件1的前侧,且相对壳体部件1在避让前出风口11的避让位置和遮挡前出风口11的至少部分的遮挡位置之间可运动,活动面板3设于壳体部件1和散风部件2的前侧,且相对散风部件2和壳体部件1均可运动,活动面板3相对壳体部件1在打开前出风口11的打开位置和关闭前出风口11的关闭位置之间可运动。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所述的“前”指的是空调器100面对用户的一侧,其相反的一侧为“后”,即空调器100背向用户的一侧(或者说空调器100面向墙壁的一侧)。
需要说明的是,散风部件2避让前出风口11,当作广义理解,即前出风口11至少大部分都不被散风部件2遮挡即可(当然也包括完全避让,即前出风口11完全不被遮挡),但是散风部件2位于遮挡位置的遮挡面积需要大于散风部件2位于避让位置的遮挡面积,同时,活动面板3关闭前出风口11,当作广义理解,即前出风口11至少大部分被活动面板3关闭即可(当然也包括前出风口11被完全关闭),同时,活动面板3打开前出风口11,也当作广义理解,即前出风口11至少大部分被活动面板3打开即可(当然也包括前出风口11被完全打开),但是,活动面板3位于关闭位置的遮挡面积需要大于活动面板3位于打开位置的遮挡面积。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散风部件2具有散风功能,空调器100可以在某些送风模式下(例如后文所述的无风感模式下),利用散风部件2遮挡前出风口11的至少部分,以调节前出风口11的出风效果,降低风感,提升用户体验。还需要说明的是,散风部件2具体构成不限,只要具有分散气流的散风功能即可,例如可以利用微孔散风、或者利用出风格栅散风、或者利用散风机构散风等等。
由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100,通过设置在遮挡位置和避让位置之间运动的散风部件2,从而在需要使用散风部件2时,可以利用活动面板3打开前出风口11,并利用散风部件2遮挡至少部分前出风口11,从而使得空调器100吹出的风先进性散流后再流向空调器100所在环境,降低送风风感,提高空调器100的使用舒适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100,当活动面板3位于关闭位置时,散风部件2隐藏在活动面板3的后侧,即无论此时散风部件2是位于避让位置、还是位于遮挡位置、还是位于避让位置和遮挡位置之间的任意位置,活动面板3都可以遮挡在散风部件2的前侧。由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100,在需要关闭前出风口11时,可以利用活动面板3关闭前出风口11并隐藏散风部件2,从而改善空调器100从前出风口11处进灰、及散风部件2外露损坏等问题。
例如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示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散风部件2可以包括散风面框21,散风部件2还包括散风静叶轮22和散风动叶轮23中的至少一个,散风面框21上具有间隔设置的多个散风孔211,至少一个散风孔11处设有散风静叶轮22和散风动叶轮23中的至少一个,其中,散风静叶轮22相对散风面框21静止,散风动叶轮23相对散风面框21可转动,当散风部件2遮挡前出风口11时,从前出风口11吹出的风在经过散风孔211时,会先被散风孔211内的散风静叶轮22和/或散风动叶轮23打散,然后再流入到室内,从而降低送风风感,提高用户体验。此外,当散风结构2包括散风动叶轮23时,一方面可以将散风动叶轮23构造成被风吹动被动转动,散风动叶轮23还可以构造成由驱动器驱动主动转动,这里不作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空调器100可以具有关机模式、无风感模式和正常风感模式中的至少一个。例如图1和图2所示,在关机模式下,活动面板3位于关闭位置,从而可以改善空调器100从前出风口11处进灰、及散风部件2外露损坏等问题。例如图3和图4所示,在无风感模式下,活动面板3位于打开位置,散风部件2位于遮挡位置,从而利用散风部件2降低送风风感。例如图5和图6所示,在正常风感模式下,活动面板3位于打开位置,散风部件2位于避让位置,从而可以保证空调器100正常送风,避免散风部件2对正常出风造成干扰。此外,当空调器100同时具有上述无风感模式和正常风感模式时,在使用过程中,用户可以通过控制散风部件2在遮挡位置与避让位置之间运动,来使空调器100在无风感模式和正常风感模式之间切换,以使空调器100的出风更具选择性,从而使得空调器100能满足用户的不同的使用需求。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前出风口11位于壳体部件1的前侧下部,在避让位置时,散风部件2位于前出风口11的上部上方,这样,当散风部件2需要从避让位置移向遮挡位置时,散风部件2只需向下运动(其中,“向下运动”当作广义理解,即包括在行程最高点和行程最低点之间沿直线或非直线的运动,不限于沿竖直线向上平移)。由此,可以简化散风部件2的运动路径,且使得空调器100的结构更加紧凑,避免散风部件2运动占用其他空间,提高空调器100的适用性。
需要说明的是,散风部件2位于前出风口11的上部上方指的是,散风部件2的下端移动至高于前出风口11的上部的最低点即可,其中,“前出风口11的上部”指的是:前出风口11的上端边缘以及前出风口11的靠近前出风口11上端边缘的部分。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当空调器100的具体类型不同时,壳体部件1的具体构成可能有所不同,壳体部件1内部安装有风轮部件91、换热部件92等,例如,当空调器100为空调挂机时,壳体部件1可以包括面框部件12,散风部件2和活动面板3都相对面框部件12可运动。
结合图7,当前出风口11位于壳体部件1的前侧下部时,壳体部件1的底部前侧还可以具有底出风口18,此时,空调器100还可以包括外导风板4,外导风板4相对壳体部件1可运动以开关底出风口18,如图7所示,在外导风板4关闭底出风口18、且活动面板3位于关闭位置时,外导风板4的前端与活动面板3的下端搭接(此处的搭接可以是无缝隙接触、也可以留有较小缝隙)。由此,可以保证对于前出风口11和底出风口18的密封效果。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当外导风板4在打开底出风口18时,外导风板4还可以调节底出风口18的出风方向。例如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示例中,外导风板4可以沿转轴相对壳体部件1在打开底出风口18的位置和关闭底出风口18的位置之间转动和/或移动,从而方便外导风板4的设置。
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外导风板4上还可以设置有散风区域,例如散风微孔、散风格栅、散风风扇等散流结构,如图7所示,在无风感模式下,外导风板4可以与散风部件2搭接配合遮挡前出风口11和底出风口18,进一步提高用户体验。当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空调器100也可以不包括外导风板4,此时,在活动面板3位于完全关闭前出风口11的位置时,活动面板3的下端可以于前出风口11的下边沿处的面框部件12搭接。
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在无风感模式下,散风部件2遮挡前出风口11,此时散风部件2和外导风板4之间的两端不封闭,相当于自然形成了左右两侧两个侧出风口14,因此,吹向散风部件2的风,会有一部分风从外导风板4的两端的侧出风口14向两侧进入室内,即,一部分风可以从前侧散风部件2处出风,还有一部分风可以从外导风板4的散风区域向下出风,再有一部分风可以从外导风板4的两侧的侧出风口14出风,从而可以实现多维的出风效果,由此,空调器100在无风感模式下的出风风量可以较大,能够很好地调节室温,且出风更自然、柔和,从而使得用户使用更加舒适。
另外,如图7所示,空调器100还可以包括出风风道5a和设在出风风道5a靠近前出风口11处的内导风件5,内导风件5可转动地设于第一出风口111的内侧,内导风件5包括内导风板51和沿内导风板51的长度方向间隔开设置的多个百叶52,内导风件5在向下导热风的位置和向上导冷风的位置之间可转动,例如,内导风件5的转动角度可以接近180°或大于等于180度(例如在一个具体示例中,内导风件5可以沿内导风件5的驱转轴线做360°转动)。由此,通过内导风件5转动的位置的不同以及多个百叶52来改变出风方向,从而实现上下摆风和/或左右摆风的出风方式,使用户可以根据不同需要选择不同方向的出风,进而增加用户使用体验。
具体而言,当内导风板51旋转至向上导冷风的位置,由于内导风板51的导向作用,使得出风方向可以更偏向于前及前上方向,从而有利于提升冷风的送风距离,降低冷风直吹用户的风感体验;当内导风板51旋转至向下导热风的位置,由于内导风板51的导向作用,使得出风方向可以更偏向于前下方向,使热风可以直达用户足部。
例如图8和图9所示,在制冷模式下,内导风板51可以旋转至靠近前出风口11下部的一侧,此时,前出风口11处的出风方向可以沿偏前和前上方向出风(如图8和图9中所示箭头方向),使得冷风可以持续进入到空调器100所在环境较为靠上方的空间,避免冷风直吹用户,此外,吹入室内的冷空气可以靠自身重力自然向下移动,由此,在风速一定的前提下,既可以增加冷风的送风距离,又可以较为快速的降低环境温度,还可以避免直吹用户,从而增加用户使用舒适度体验。
例如图10和图11所示,在制热模式下,内导风板51可以旋转至靠近前出风口11上部的一侧,此时,出风方向可以沿偏下和前下方向出风(如图10和图11所示箭头方向),使得热风可以持续进入到空调器100所在环境较为靠下方的空间,此外,吹入室内的热空气将自然向上移动,由此,在风速一定的前提下,既可以增加热风的送风距离,又可以较为快速的使环境温度上升,从而增加用户使用舒适度体验。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空调器100可以包括:第一滑移驱动机构6,第一滑移驱动机构6驱动散风部件2相对壳体部件1上下滑移(其中,“上下滑移”当作广义理解,即包括在行程最高点和行程最低点之间沿直线或非直线的运动,不限于沿竖直线向上平移),以使散风部件2在避让位置和遮挡位置之间可运动。由此,第一滑移驱动机构6驱动扫风部件向上移动时避让前出风口11,向下移动时遮挡至少部分前出风口11,从而使得散风部件2的移动更简单,且占用的移动空间小。此外,在使用过程中,用户也可以通过控制第一滑移驱动机构6来使空调器100在无风感模式和正常风感模式之间切换,以使空调器100的出风更具选择性,从而使得空调器100能满足用户的不同的使用需求。
在图10所示的具体示例中,壳体部件1和活动面板3之间形成有容纳散风部件2的容纳腔16,当散风部件2位于避让位置时,散风部件2位于壳体部件1和活动面板3之间的容纳腔16内,使得在正常风感模式下,散风部件2不会暴露在空调器100外,节省散风部件2占用空间的同时,活动面板3还可以将散风部件2保护,从而较为有效避免散风部件2的损坏等。此外,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滑移驱动机构6的驱动类型不限,例如可以是齿轮齿条传动机构、皮带轮传动机构等,在此不作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空调器100还可以包括:第二滑移驱动机构7,第二滑移驱动机构7驱动活动面板3相对壳体部件1上下滑移,以使活动面板3在关闭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可运动。由此,通过第二滑移驱动机构7可以简单且有效地驱动活动面板3运动,使活动面板3打开和关闭前出风口11,且占用的移动空间较小。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滑移驱动机构7的驱动类型不限,例如可以是齿轮齿条传动机构、皮带轮传动机构等,在此不作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0和图11所示,在活动面板3运动至打开位置时,活动面板3上移至前出风口11的上部上方,活动面板3的上端高于壳体部件1的上端。具体而言,当活动面板3运动至打开位置时,是通过使活动面板3整体向上运动,使活动面板3的下端运动至前出风口11的上部上方,此时,活动面板3的上端高出壳体部件1的上端,由此,使得前出风口11的至少大部分不被活动面板3遮挡,同时活动面板3的结构简单,且活动面板3运动时的动作更容易实现,活动面板3的整体稳定性更高。
需要说明的是,活动面板3位于前出风口11的上部上方指的是,活动面板3的下端移动至高于前出风口11的上部的最低点即可,其中,“前出风口11的上部”指的是:前出风口11的上端边缘以及前出风口11的靠近前出风口11上端边缘的部分。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0和图11所示,在活动面板3运动至打开位置时,活动面板3的上端间隔开地设于壳体部件1的上端前上方,以使活动面板3与壳体部件1之间形成至少顶部敞开的进风空间17,进风空间17与壳体部件1内部连通,也就是说,在壳体部件1内的风轮部件91转动时,空气还可以从进风空间17的顶部进入,以吸入到壳体部件1内的风道5a内。由此,相当于加大空调器100的进风面积,从而可以提高空调器100的换热效率或者降低进风风阻。此外,空调器100还可以包括位于空调器100顶部和/或后侧的进风口15等。
当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例如在本实用新型的另外一些实施例中,图12所示,壳体部件1还可以包括:面框部件12和固定面板13,前出风口11设于面框部件12的前侧下部,固定面板13设于面框部件12的上部前侧,且固定面板13与面框部件12相对静止,其中,在活动面板3运动至关闭位置时,活动面板3位于固定面板13的下方,结合图13所示,在活动面板3运动至打开位置时,活动面板3上移至前出风口11的上部上方,且活动面板3的至少上部移至固定面板13的前侧。
由此,可以根据需要增大固定面板13的尺寸,并适当减小活动面板3的尺寸,以使得活动面板3在打开前出风口11时,避免活动面板3的上端高出壳体部件1的上端,由此,可以缩小空调器100的安装空间,使得空调器100的安装可以更靠近屋顶等位置,从而使得空调器100能满足更多使用环境的需求。
又例如在本实用新型的另外一些实施例中,图14和图15所示,空调器100还可以包括:转动驱动机构8,转动驱动机构8驱动活动面板3相对壳体部件1绕枢转轴线转动,以使活动面板3在关闭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可运动,由此,活动面板3的结构简单,动作可靠性高且便于动作的实现。
例如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图14和图15所示,前出风口11位于壳体部件1的前侧下部,枢转轴线横置在活动面板3的上部。由此,可以通过转动驱动机构8驱动活动面板3沿活动面板3的上部的枢转轴线转动,使得活动面板3的下部在转动时逐渐远离前出风口11,从而打开前出风口11。当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例如枢转轴线也可以竖置在活动面板3的左右两侧的至少一侧(图未示出该示例),例如可以是“单开门”或“双开门”等形式,在此不作赘述。
下面,参照图1-图6,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空调器100的工作模式。
例如在图1和图2所示的具体示例中,在关机模式下,活动面板3位于关闭位置且完全关闭前出风口11,由此,在空调器100不工作时,可以由活动面板3完全关闭前出风口11,从而阻止例如灰尘等异物由前出风口11处进入到壳体部件1内,且由于位于关闭位置的活动面板3可以将散风部件2遮挡在其后侧,从而可以避免散风部件2外露损坏。
例如在图3和图4所示的具体示例中,在无风感模式下,活动面板3相对壳体部件1向上运动至打开位置,散风部件2位于遮挡位置,并将前出风口11完全遮挡,此时空调器100工作时(例如制冷或制热等时)产生的风需要先经过散风部件2进行散流,然后才能吹向空调器100所在环境,使空调器100的出风实现无风感的效果,从而提高空调器100的使用舒适性。
例如在图5和图6所示的具体示例中,在正常风感模式下,活动面板3相对壳体部件1向上运动至打开位置,同时,散风部件2向上运动至避让位置,并将前出风口11完全打开,也就是说,此时前出风口11无遮挡,当空调器100工作时(例如在制冷或制热时)产生的风可以直接从空调器100内吹出到空调器100所在环境,不受散风部件2的影响,从而可以保证空调器100的送风效果满足常规要求,由此,可以较为快速的改变室内温度。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2)

1.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部件,所述壳体部件的前侧具有前出风口;
散风部件,所述散风部件设于所述壳体部件的前侧,且相对所述壳体部件在避让所述前出风口的避让位置和遮挡所述前出风口的至少部分的遮挡位置之间可运动;
活动面板,所述活动面板设于所述壳体部件和所述散风部件的前侧,且相对所述散风部件和所述壳体部件均可运动,所述活动面板相对所述壳体部件在打开所述前出风口的打开位置和关闭所述前出风口的关闭位置之间可运动,当所述活动面板位于所述关闭位置时,所述散风部件隐藏在所述活动面板的后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出风口位于所述壳体部件的前侧下部,在所述避让位置时,所述散风部件位于所述前出风口的上部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部件的底部前侧具有底出风口,所述空调器还包括:
外导风板,所述外导风板相对所述壳体部件可运动以开关所述底出风口,在所述外导风板关闭所述底出风口、且所述活动面板位于所述关闭位置时,所述外导风板的前端与所述活动面板的下端搭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包括:
第一滑移驱动机构,所述第一滑移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散风部件相对所述壳体部件上下滑移,以使所述散风部件在所述避让位置和所述遮挡位置之间可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包括:
第二滑移驱动机构,所述第二滑移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活动面板相对所述壳体部件上下滑移,以使所述活动面板在所述关闭位置和所述打开位置之间可运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活动面板运动至所述打开位置时,所述活动面板上移至所述前出风口的上部上方,所述活动面板的上端高于所述壳体部件的上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活动面板运动至所述打开位置时,所述活动面板的上端间隔开地设于所述壳体部件的上端前上方,以使所述活动面板与所述壳体部件之间形成至少顶部敞开的进风空间,所述进风空间与所述壳体部件内部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部件包括:面框部件和固定面板,所述前出风口设于所述面框部件的前侧下部,所述固定面板设于所述面框部件的上部前侧,且所述固定面板与所述面框部件相对静止,其中,
在所述活动面板运动至所述关闭位置时,所述活动面板位于所述固定面板的下方;
在所述活动面板运动至所述打开位置时,所述活动面板上移至所述前出风口的上部上方,且所述活动面板的至少上部移至所述固定面板的前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包括:
转动驱动机构,所述转动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活动面板相对所述壳体部件绕枢转轴线转动,以使所述活动面板在所述关闭位置和所述打开位置之间可运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出风口位于所述壳体部件的前侧下部,所述枢转轴线位于所述活动面板的上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具有关机模式、无风感模式和正常风感模式中的至少一个,其中:
在所述关机模式下,所述活动面板位于所述关闭位置;
在所述无风感模式下,所述活动面板位于所述打开位置,所述散风部件位于所述遮挡位置;
在所述正常风感模式下,所述活动面板位于所述打开位置,所述散风部件位于所述避让位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风部件包括散风面框,所述散风部件还包括散风静叶轮和散风动叶轮中的至少一个,所述散风面框上具有多个散风孔,至少一个所述散风孔处设有所述散风静叶轮和所述散风动叶轮中的至少一个。
CN202020136370.9U 2020-01-19 2020-01-19 空调器 Active CN2115752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36370.9U CN211575267U (zh) 2020-01-19 2020-01-19 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36370.9U CN211575267U (zh) 2020-01-19 2020-01-19 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575267U true CN211575267U (zh) 2020-09-25

Family

ID=725254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136370.9U Active CN211575267U (zh) 2020-01-19 2020-01-19 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57526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40923A (zh) * 2020-01-19 2020-05-12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40923A (zh) * 2020-01-19 2020-05-12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062238B1 (ko) 플로어-스탠딩 에어 컨디셔너
CN211177114U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KR20140046667A (ko) 공기 조화기
CN110701770A (zh) 导风组件、空调器的无风感结构以及空调器
CN210861622U (zh) 空调器的无风感结构以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11140922A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109425024B (zh) 空调柜机
CN110762627A (zh) 空调器
CN111140923A (zh) 空调器
CN111237869A (zh) 涡环发生装置、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112880172B (zh)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CN211575267U (zh) 空调器
CN110762634B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以及控制方法
CN211575268U (zh) 室内空调挂机
WO2021093728A1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106678988B (zh) 空调器及其导风装置
CN211575270U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1575269U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110701771A (zh) 空调器的无风感结构以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11140924A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111306724A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与装置
KR101999849B1 (ko) 공기 조화기
CN211345544U (zh) 空调器
CN112283796B (zh) 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以及空气调节机
CN211575290U (zh) 柜式空调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