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519244U - 车辆 - Google Patents

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519244U
CN211519244U CN201921877511.6U CN201921877511U CN211519244U CN 211519244 U CN211519244 U CN 211519244U CN 201921877511 U CN201921877511 U CN 201921877511U CN 211519244 U CN211519244 U CN 2115192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ake
air
pipe
air inlet
vehi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87751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想
范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gwa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egw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gwa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egw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65339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007608U/zh
Priority to CN201921877511.6U priority patent/CN2115192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5192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51924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Air Intake And Gas Exhaust, And Fuel Tank Arrangements In Propulsion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车体;发动机,所述发动机设在所述车体的后部;进气***,所述进气***与所述发动机相连,所述进气***包括进气口,所述进气口位于所述车体的前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可以保证在车辆的行进过程中进入进气***的空气更加洁净,从而可以延长更换空滤器的滤芯的周期,增加用户的使用便捷性。而且,如此设置的进气口可以减少灰尘等杂质进入变速器内部,提高了变速器及变速器皮带的使用寿命。另外,使进气口位于车体的前部可以增加单位时间内进入进气***的空气量,从而可以提高发动机的功率,提升车辆例如四轮全地形车的动力性能,且可以增加变速器的散热效果,从而进一步提高变速器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车辆。
背景技术
在四轮全地形车的整体布局中,动力***一般布置在车体的后部,这样布置可以方便地实现四驱***。
相关技术中,四轮全地形车的进气***例如发动机进气***和CVT(ContinuouslyVariable Transmission,指一种汽车变速器,也叫无级变速器)进气***等也布置在车体的后部。然而,由于车辆在行进过程中会产生灰尘等杂质,这种布置方式会缩短更换空气滤芯的周期,增加维护成本,甚至降低发动机寿命,影响车辆的动力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所述车辆的进气***的进气口位于车体的前部,可以延长更换空滤器的滤芯的周期,且可以延长发动机和变速器的使用寿命。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包括:车体;发动机,所述发动机设在所述车体的后部;进气***,所述进气***与所述发动机相连,所述进气***包括进气口,所述进气口位于所述车体的前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通过将发动机设在车体的后部,并使与发动机相连的进气***的进气口位于车体的前部,可以保证在车辆的行进过程中进入进气***的空气更加洁净,从而可以延长更换空滤器的滤芯的周期,增加用户的使用便捷性。而且,如此设置的进气口可以减少灰尘等杂质进入变速器内部,提高了变速器及变速器皮带的使用寿命。另外,使进气口位于车体的前部可以增加单位时间内进入进气***的空气量,从而可以提高发动机的功率,提升车辆例如四轮全地形车的动力性能,且可以增加变速器的散热效果,从而进一步提高变速器的使用寿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进气口位于所述车体的上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车体的前部设有前面板和盖板,所述盖板设在所述前面板的上方,所述前面板和所述盖板之间限定出前侧敞开的进气腔,所述进气口与所述进气腔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进气***包括进气管,所述进气口位于所述进气管的前端,进一步包括:连通管,所述连通管设在所述前面板上,所述连通管上形成有与所述进气腔连通的连通口,所述连通管的位于所述进气腔外的部分与所述进气管的所述前端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连通口位于所述连通管的后部或侧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进气***包括:发动机进气管,所述发动机进气管的一端与所述进气腔连通;变速器前进气管,所述变速器前进气管和所述发动机进气管并排布置,所述变速器前进气管的一端与所述进气腔连通,所述进气管包括所述变速器前进气管和所述发动机进气管;中间进气管,所述中间进气管与所述发动机进气管的另一端和所述变速器前进气管的另一端分别相连;空滤器进气管,所述空滤器进气管的一端与所述中间进气管相连,所述空滤器进气管的另一端与所述车辆的空滤器相连,所述空滤器与所述发动机的节气门连接;变速器后进气管,所述变速器后进气管的一端与所述中间进气管相连,所述变速器后进气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发动机的变速器腔室连通;变速器出气管,所述变速器出气管与所述变速器腔室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中间进气管布置在所述车体的车架底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车架上设有左右间隔设置且向上延伸的至少两个安装座,所述中间进气管的左右两侧设有至少两个安装板,所述安装座和所述安装板通过螺纹紧固件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中间进气管位于所述车辆的传动轴的上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中间进气管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中间进气管内限定出中间进气腔,所述中间进气管的前端形成有与所述中间进气腔连通的两个中间进气口,所述中间进气管的后端形成有与所述中间进气腔连通的两个中间出气口,两个所述中间进气口与所述发动机进气管的所述另一端和所述变速器前进气管的所述另一端分别相连,两个所述中间出气口与所述空滤器进气管的所述一端和所述变速器后进气管的所述一端分别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中间进气腔包括第一中间进气腔和第二中间进气腔,所述第一中间进气腔与所述第二中间进气腔互不连通,两个所述中间进气口中的一个与所述第一中间进气腔的前端连通,两个所述中间进气口中的另一个与所述第二中间进气腔的前端连通,两个所述中间出气口中的一个与所述第一中间进气腔的后端连通,两个所述中间出气口中的另一个与所述第二中间进气腔的后端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变速器出气管的出气口朝向所述车辆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车体包括驾驶舱和动力舱,所述动力舱位于所述驾驶舱后方,所述进气口位于所述驾驶舱的前部,所述发动机位于所述动力舱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车体包括驾驶舱和动力舱,所述动力舱位于所述驾驶舱后方,所述中间进气管布置在所述驾驶舱底部。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的局部立体图;
图2是图1中圈示的A部的放大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的前面板和盖板的立体图;
图4是图3中所示的前面板和盖板的***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的中间进气管的安装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的进气***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
100:车辆;
1:车体;11:前面板;12:盖板;13:进气腔;14:车架;
141:安装座;15:进气格栅;16:驾驶舱;17:动力舱;
2:发动机;21:节气门;22:进气喉管;
3:进气***;31:进气口;32:进气管;33:连通管;331:连通口;
34:发动机进气管;35:变速器前进气管;36:中间进气管;
361:安装板;362:中间出气口;37:空滤器;371:空滤器进气管;
372:连接管;38:变速器后进气管;39:变速器出气管;
4:螺纹紧固件;5:传动轴;6:膨胀腔;7:连接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下面参考图1-图6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100。车辆100可以为四轮全地形车。在本申请下面的描述中,以车辆100为四轮全地形车为例进行说明。
如图1-图6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100例如四轮全地形车,包括车体1、发动机2和进气***3。具体而言,发动机2设在车体1的后部,进气***3与发动机2相连,进气***3包括进气口31,进气口31位于车体1的前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方向“后”可以理解为朝向车尾的方向,其相反方向被定义为“前”,即朝向车头的方向。
例如,在图1-图6的示例中,车体1的后部设有发动机2,发动机2可以为车辆100 例如四轮全地形车提供行进的动力,且将发动机2设在车体1的后部有利于实现四驱***。发动机2与进气***3相连,进气***3的进气口31位于车体1的前部。由此,通过使进气口31位于车体1的前部,可以保证车辆100例如四轮全地形车的行进过程中进入的空气更加洁净,从而可以延长更换空滤器37的滤芯的周期,增加用户的使用便捷性。而且,如此设置的进气口31可以减少灰尘等杂质进入变速器内部,提高了变速器及变速器皮带的使用寿命。另外,由于在车辆100的行进过程中,车体1的前部为迎风面,使进气口31位于车体1的前部可以增加单位时间内进入进气***3的空气量,从而可以提高发动机2的功率,提升车辆100例如四轮全地形车的动力性能,且可以提升变速器的散热效果,从而进一步提高变速器的使用寿命。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100,通过将发动机2设在车体1的后部,并使与发动机2相连的进气***3的进气口31位于车体1的前部,可以保证在车辆100的行进过程中进入进气***3的空气更加洁净,从而可以延长更换空滤器37的滤芯的周期,增加用户的使用便捷性。而且,如此设置的进气口31可以减少灰尘等杂质进入变速器内部,提高了变速器及变速器皮带的使用寿命。另外,使进气口31位于车体1的前部可以增加单位时间内进入进气***3的空气量,从而可以提高发动机2的功率,提升车辆100例如四轮全地形车的动力性能,且可以增加变速器的散热效果,从而进一步提高变速器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并结合图4-图6,进气口31位于车体1 的上部。如此设置,增加了进气口31的高度,减少灰尘进入量,同时也提高了车辆100 例如四轮全地形车的涉水能力。
进一步地,如图3和图4所示,车体1的前部设有前面板11和盖板12,盖板12设在前面板11的上方,前面板11和盖板12之间限定出前侧敞开的进气腔13,进气口31 与进气腔13连通。例如,在图3和图4的示例中,盖板12盖设在前面板11的上方,进气腔13由前面板11和盖板12共同限定出。在车辆100的行进过程中,空气从进气腔13的前侧进入进气腔13,然后从进气口31通过进气口31流入进气***3中。
可选地,参照图3和图4,进气腔13的前侧可以设有进气格栅15,以将空气中较大的杂质过滤掉,使进入进气腔13的空气更加洁净。由此,通过上述设置,进气腔13的开口位于车体1的前侧,空气的进气方向为迎风面进气,从而可以增加进入进气腔13 的空气量,从而进一步提高发动机2的功率,提升车辆100例如四轮全地形车的动力性能。
进一步地,如图1、图4-图6所示,进气***3包括进气管32,进气口31位于进气管32的前端。进气***3进一步包括连通管33,连通管33设在前面板11上,连通管33上形成有与进气腔13连通的连通口,连通管33的位于进气腔13外的部分与进气管32的前端相连。例如,在图1、图4-图6的示例中,前面板11上穿设有连通管33,连通管33上形成有连通口331,连通口331形成在连通管33的位于进气腔13内的部分。进气管32的前端与连通管33的位于进气腔13外的部分相连,以使进气腔13内的空气通过进气口31进入进气管32。由此,通过设置连通管33,连通管33可以连接进气腔 13与进气管32,使空气可以从连通管33的连通口331流入进气管32内,从而为发动机2提供燃油所需的空气。其中,连通口331可以由从连通管33的顶部向下切割连通管33而形成(如图4所示),也可以直接形成在连通管33的侧壁上(图未示出)。
可选地,连通口331可以位于连通管33的后部或侧部。也就是说,连通口331可以朝后设置,或朝向左侧或者右侧设置,即连通口331不面向进气格栅15。如此设置的连通口331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阻挡空气中的部分杂质进入连通管33内,从而可以提升进入进气管32内的空气的洁净度,延长发动机2以及变速器的使用寿命。
可选地,参照图4,连通管33的位于进气腔13外的部分通过连接套7与进气管32 的前端相连。
在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6所示,进气***3包括发动机进气管34、变速器前进气管35、中间进气管36、空滤器进气管371、变速器后进气管38和变速器出气管39。具体而言,发动机进气管34的一端(例如,图1中的前端)与进气腔13连通,变速器前进气管35和发动机进气管34并排布置,变速器前进气管35的一端(例如,图1中的前端)与进气腔13连通。中间进气管36与发动机进气管34的另一端(例如,图1中的后端)和变速器前进气管35的另一端(例如,图1中的后端) 分别相连。空滤器进气管371的一端(例如,图1中的前端)与中间进气管36相连,空滤器进气管371的另一端(例如,图1中的后端)与车辆100的空滤器37相连,空滤器37与发动机2的节气门21连接。变速器后进气管38的一端(例如,图1中的前端)与中间进气管36相连,变速器后进气管38的另一端(例如,图1中的后端)与发动机2的变速器腔室连通。变速器出气管39与变速器腔室连通。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变速器前进气管35和发动机进气管34并排布置”应作广义理解,指变速器前进气管 35与发动机进气管34的延伸方向大致一致,而不能认为仅指变速器前进气管35与发动机进气管34完全平行。
例如,在图1和图6的示例中,发动机进气管34的前端、变速器前进气管35的前端分别与进气腔13连通,发动机进气管34的后端、变速器前进气管35的后端分别与中间进气管36相连,空滤器进气管371的前端、变速器后进气管38的前端分别与中间进气管36相连。外部空气进入进气腔13后,分别流入发动机进气管34和变速器前进气管35,发动机进气管34和变速器前进气管35内的空气均流入中间进气管36,然后从中间进气管36分别流向空滤器进气管371和变速器后进气管38,空滤器进气管371 内的空气流入空滤器37并经空滤器37过滤后,最终流入发动机2,变速器后进气管38 内的空气流入发动机2的变速器腔室,最后从变速器出气管39排出。由此,通过上述设置,可以为发动机2输送洁净的空气,且可以带走变速器工作产生的热量,实现变速器的散热。
可选地,如图1所示,中间进气管36布置在车体1的车架14底部。如此设置,结构合理,可以减小中间进气管36在车内的占用空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参照图5,车架14上设有左右间隔设置且向上延伸的至少两个安装座141,中间进气管36的左右两侧设有至少两个安装板361,安装座141和安装板361通过螺纹紧固件4连接。例如,在图5的示例中,中间进气管36 的左右两侧设有共四个安装板361,每侧包括两个安装板361,相应地,车架14的位于驾驶舱16内的中间梁上设有两排共四个向上延伸的安装座141,两排安装座141左右间隔设置,四个安装座141与四个安装板361一一对应。安装时,螺纹紧固件4例如螺栓穿过安装板361与安装座141螺纹连接,从而将中间进气管36牢靠地固定在车架14上,拆卸时,使螺纹紧固件4与安装座141脱离配合。由此,结构简单,装拆方便,且可以将中间进气管36牢靠地固定在车架14上。
图1中显示了四个安装座141和四个安装板361用于示例说明的目的,但是普通技术人员在阅读了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之后、显然可以理解将该方案应用到其他数量的安装座141和安装板361的技术方案中,这也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可选地,参照图5,中间进气管36位于车辆100的传动轴5的上部。如此设置,结构简单紧凑,提高了车内的空间利用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图3-图6所示,中间进气管36沿前后方向延伸,中间进气管36内限定出中间进气腔,中间进气管36的前端形成有与中间进气腔连通的两个中间进气口,中间进气管36的后端形成有与中间进气腔连通的两个中间出气口362,两个中间进气口与发动机进气管34的上述另一端(例如,图1中的后端) 和变速器前进气管35的上述另一端(例如,图1中的后端)分别相连,两个中间出气口362与空滤器进气管371的上述一端(例如,图1中的前端)和变速器后进气管38 的上述一端(例如,图1中的前端)分别相连。由此,通过上述设置,从发动机进气管 34和变速器前进气管35流入的空气可以通过中间进气管36分别流入空滤器进气管371 和变速器后进气管38,且如此设置的中间进气管36为中空整体式结构,结构简单,成型难度较低,从而可以降低成本。
当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中,中间进气腔包括第一中间进气腔和第二中间进气腔(图未示出),第一中间进气腔与第二中间进气腔互不连通,两个中间进气口中的一个与第一中间进气腔的前端连通,两个中间进气口中的另一个与第二中间进气腔的前端连通,两个中间出气口362中的一个与第一中间进气腔的后端连通,两个中间出气口362中的另一个与第二中间进气腔的后端连通。其中,第一中间进气腔和第二中间进气腔可以由位于中间进气管36内的相互独立的两个管分别限定出,或通过在中间进气管36内设置隔板,从而分隔出第一中间进气腔和第二中间进气腔。第一中间进气腔的前端与两个中间进气口中的其中一个连通,第一中间进气腔的后端与两个中间出气口362中的其中一个连通,第二中间进气腔的前端与两个中间进气口中的另一个连通,第二中间进气口的后端与两个中间出气口中的另一个连通。如此设置,使发动机2与变速器的进气相互独立且互不干涉。
可选地,参照图1和图6,空滤器37与节气门21之间设有膨胀腔6。例如,在图1 和图6的示例中,膨胀腔6设在空滤器37与进气喉管22中间,外部空气进入进气腔13 后,从发动机进气管34和变速器前进气管35流入中间进气管36,从中间进气管36流出的空气分别流入空滤器进气管371和变速器后进气管38,流入空滤器进气管371的空气会流入空滤器37,经过空滤器37的过滤,洁净的空气可以通过连接管372进入膨胀腔6,高速流入的空气在膨胀腔6中经过谐振作用消除进气噪声,再经过进气喉管22 进入进气门21,最终进入发动机2。由此,通过设置膨胀腔6,可以减小进气噪声,从而降低整个车辆100的噪声,使用户的体验更好。
可选地,变速器出气管39的出气口362朝向车辆100的***。由此,当空气从变速器出气管39流出后会流向车辆100的***,流动的空气可以对***进行进一步降温,从而降低车辆100的温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参照图1,车体1包括驾驶舱16和动力舱17,动力舱17位于驾驶舱16后方,进气口31位于驾驶舱16的前部,发动机2位于动力舱 17内。例如,在图1的示例中,驾驶舱16位于车体1的前部,驾驶人员以及乘车人员均位于驾驶舱16内,动力舱17位于车体1的后部,动力舱17内设有发动机2,从而为车辆100的行进提供动力。进气口31位于驾驶舱16的前部,在车辆100的行进过程中,空气通过进气口31进入进气***3,从而为发动机2提供燃油所需的空气。由此,通过上述设置,减少了灰尘的进入量,使进入进气管32内的空气更加洁净。
可选地,车体1包括驾驶舱16和动力舱17,动力舱17位于驾驶舱16后方,中间进气管36布置在驾驶舱16底部。如此设置,进一步减小了中间进气管36在车内的占用空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100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14)

1.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体;
发动机,所述发动机设在所述车体的后部;
进气***,所述进气***与所述发动机相连,所述进气***包括进气口,所述进气口位于所述车体的前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位于所述车体的上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的前部设有前面板和盖板,所述盖板设在所述前面板的上方,所述前面板和所述盖板之间限定出前侧敞开的进气腔,所述进气口与所述进气腔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包括进气管,所述进气口位于所述进气管的前端,
进一步包括:
连通管,所述连通管设在所述前面板上,所述连通管上形成有与所述进气腔连通的连通口,所述连通管的位于所述进气腔外的部分与所述进气管的所述前端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口位于所述连通管的后部或侧部。
6.根据权利要求3-5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包括:
发动机进气管,所述发动机进气管的一端与所述进气腔连通;
变速器前进气管,所述变速器前进气管和所述发动机进气管并排布置,所述变速器前进气管的一端与所述进气腔连通,所述进气管包括所述变速器前进气管和所述发动机进气管;
中间进气管,所述中间进气管与所述发动机进气管的另一端和所述变速器前进气管的另一端分别相连;
空滤器进气管,所述空滤器进气管的一端与所述中间进气管相连,所述空滤器进气管的另一端与所述车辆的空滤器相连,所述空滤器与所述发动机的节气门连接;
变速器后进气管,所述变速器后进气管的一端与所述中间进气管相连,所述变速器后进气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发动机的变速器腔室连通;
变速器出气管,所述变速器出气管与所述变速器腔室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进气管布置在所述车体的车架底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上设有左右间隔设置且向上延伸的至少两个安装座,所述中间进气管的左右两侧设有至少两个安装板,所述安装座和所述安装板通过螺纹紧固件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进气管位于所述车辆的传动轴的上部。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进气管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中间进气管内限定出中间进气腔,所述中间进气管的前端形成有与所述中间进气腔连通的两个中间进气口,所述中间进气管的后端形成有与所述中间进气腔连通的两个中间出气口,两个所述中间进气口与所述发动机进气管的所述另一端和所述变速器前进气管的所述另一端分别相连,两个所述中间出气口与所述空滤器进气管的所述一端和所述变速器后进气管的所述一端分别相连。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进气腔包括第一中间进气腔和第二中间进气腔,所述第一中间进气腔与所述第二中间进气腔互不连通,两个所述中间进气口中的一个与所述第一中间进气腔的前端连通,两个所述中间进气口中的另一个与所述第二中间进气腔的前端连通,两个所述中间出气口中的一个与所述第一中间进气腔的后端连通,两个所述中间出气口中的另一个与所述第二中间进气腔的后端连通。
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器出气管的出气口朝向所述车辆的***。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包括驾驶舱和动力舱,所述动力舱位于所述驾驶舱后方,所述进气口位于所述驾驶舱的前部,所述发动机位于所述动力舱内。
14.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包括驾驶舱和动力舱,所述动力舱位于所述驾驶舱后方,所述中间进气管布置在所述驾驶舱底部。
CN201921877511.6U 2019-11-01 2019-11-01 车辆 Active CN2115192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653399.0U CN213007608U (zh) 2019-11-01 2019-11-01 车辆
CN201921877511.6U CN211519244U (zh) 2019-11-01 2019-11-01 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77511.6U CN211519244U (zh) 2019-11-01 2019-11-01 车辆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653399.0U Division CN213007608U (zh) 2019-11-01 2019-11-01 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519244U true CN211519244U (zh) 2020-09-18

Family

ID=72442825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877511.6U Active CN211519244U (zh) 2019-11-01 2019-11-01 车辆
CN202021653399.0U Active CN213007608U (zh) 2019-11-01 2019-11-01 车辆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653399.0U Active CN213007608U (zh) 2019-11-01 2019-11-01 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211519244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56896B (zh) * 2022-06-16 2024-07-16 重庆隆鑫机车有限公司 一种导风***、全地形车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007608U (zh) 2021-04-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735192C2 (ru) Воздухозаборная система для внедорожного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US8544582B2 (en) Utility vehicle
US10315510B2 (en) Cooling system for a turbocharger and nearby components
US10655574B2 (en) Side-by-side vehicle
JP2006335243A (ja) 車両用電源装置
CN211519244U (zh) 车辆
US20200088142A1 (en) Side-by-side vehicle
US20140261275A1 (en) Air intake apparatus for four wheeled utility vehicle
US6306190B1 (en) Secondary air supply device
JP2007132318A (ja) エンジンの吸気装置
WO2016126187A1 (en) Air intake
US8910472B2 (en) Utility vehicle
CN212685237U (zh) 全地形车
CN205101149U (zh) 一种重型卡车的进气道
CN113246715A (zh) 全地形车
CN101382103B (zh) 摩托车空气滤清器结构
US20240200648A1 (en) Air intake assembly and vehicle having air intake assembly
US20230406093A1 (en) Off-road vehicle air intake system
US20230407824A1 (en) Off-road vehicle air intake system
JP2540094B2 (ja) スク―タのエアクリ―ナ装置
CN215360885U (zh) 全地形车
CN217705479U (zh) 混合动力全地形车
KR20180136750A (ko) 차량의 프런트 사이드 멤버구조
US20230407826A1 (en) Off-road vehicle air intake system and windshield
CN214836782U (zh) 进气组件以及具有其的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