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471507U - 一种新型退火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退火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471507U
CN211471507U CN202020098524.XU CN202020098524U CN211471507U CN 211471507 U CN211471507 U CN 211471507U CN 202020098524 U CN202020098524 U CN 202020098524U CN 211471507 U CN211471507 U CN 2114715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nealing
wire
unit
wires
water ta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09852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江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Achievement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Achievement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Achievement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Achievement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098524.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4715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4715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47150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 Treatment Of Strip Materials And Filament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退火机,包括机架以及设于机架两边的两个以上辅助导线组件,机架由其中一端往另一端顺序设有退火单元、至少一第一水槽、至少一第一过渡组件、至少一第二水槽、至少一第二过渡组件、至少一支撑架以及烘干单元,该退火单元其中一端设有送线单元,该送线单元用以将辅助导线组件上的线材输送入退火单元,于退火单元中内设至少一架线部,该架线部用以承托穿过退火单元的各线材,于该架线部下端穿设有至少二第一加热部,该第一水槽用以对退火单元输出的线材进行初步冷却,本实用新型确保线材走线的顺畅性,避免了线材表面粘附异物或污垢,保证了后续拉丝作业的产品品质,提高了热能的利用率,达到节能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退火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材加工处理设备的技术领域,特指一种新型退火机。
背景技术
线材拉伸是指线坯通过模孔在一定拉力作用下,发生塑性变形,将粗丝拉成细丝,使丝径缩小,圆度增加,改变其内部微观结构,使表面粗糙度和矫直度达到原材料生产和加工要求的标准的一种压力加工方法;然而,线材在塑性变形加工过程中,使晶格歪扭而产生一些机械、物理和化学性能变化的现象,以至于出现加工硬化,使线材塑性下降,变形抗力(如屈服强度、硬度)上升,导电性、导热性下降,抗化学腐蚀性下降,为了解决加工硬化问题,改善金属性能,便需要在拉丝作业前对线材进行退火;通过线材退火处理,使金属重新再结晶,使破坏的晶格得以恢复,消除加工硬化现象,达到改善切削加工性,消除残余应力,稳定尺寸,减少变形与裂纹倾向,细化晶粒,调整组织,消除组织缺陷等目的,退火作业一般采用退火机对线材进行退火处理。
然而,目前的退火机,其退火部分内部填充,退火部分从其中一端向另一端开制若干孔,形成若干内管结构,于内管结构下方设有若干加热管,穿过对应内管结构的线材,在各加热管的作用下,容易受热变形,线材便会剐蹭到内管结构,造成金属粉末残留,而残留的金属粉末堆积,容易造成堵塞,使得后续待退火的线材难以穿过内管结构,影响设备的正常使用。
另外,现有的退火机一般有且仅有配置一水槽,于水槽中装盛抗氧化剂,经过退火处理的线材由于设备的牵引作用,由水槽的抗氧化剂经过,容易于线材表面粘附异物或污垢,影响后续拉丝作业的产品品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新型退火机,该退火机能有效解决因金属粉末堆积而导致的堵塞现象,使退火单元能正常穿线,确保线材走线的顺畅性,避免了线材表面粘附异物或污垢,保证了后续拉丝作业的产品品质,能有效减少热量散发,提高了热能的利用率,达到节能的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退火机,包括机架以及设于机架两边的两个以上辅助导线组件,该辅助导线组件用以辅助牵引线材,所述机架由其中一端往另一端顺序设有退火单元、至少一第一水槽、至少一第一过渡组件、至少一第二水槽、至少一第二过渡组件、至少一支撑架以及烘干单元,该退火单元其中一端设有送线单元,该送线单元用以将辅助导线组件上的线材输送入退火单元,于退火单元中内设至少一架线部,该架线部用以承托穿过退火单元的各线材,于该架线部下端穿设有至少二第一加热部,该第一加热部用以对穿过退火单元的各线材进行加热,该第一水槽用以对退火单元输出的线材进行初步冷却,该第二水槽用以对经过第一水槽的线材进行表面的抗氧化处理。
所述退火单元还包括退火本体、内设于退火本体中的至少一退火内胆以及填充于退火本体和退火内胆之间的退火保温层,该退火内胆至少其中一端设有若干穿线管,靠近退火本体之端面的穿线管穿设于对应的端面上,当设置两个以上退火内胆时,各退火内胆之间亦通过穿线管相连通,所述架线部内设于退火内胆中,所述各第一加热部两端分别经退火内胆穿设于退火本体两侧,所述架线部至少其中一侧还设有支撑部,该支撑部用以辅助架线部支撑线材。
所述第一水槽中设有一第一过线辊,该第一过线辊上设有两个以上瓷眼,各该瓷眼用以线材的导向作用且防止线材刮伤。
所述第一过渡组件包括一第一底座以及通过第一转轴连接在第一底座上的第一过渡轮,该第一底座安装在机架上。
所述第二水槽中设有一第二过线辊,该第二过线辊上亦设有两个以上瓷眼,各该瓷眼用以线材的导向作用且防止线材刮伤。
所述第二过渡组件包括一第二底座、分别连接在第二底座两侧的吹风管以及通过第二转轴连接在第二底座其中一端的第二过渡轮,该第二底座倾斜设于机架上,该吹风管与一风机相连接。
所述烘干单元由一烘干箱体、穿设于烘干箱体两端的至少二烘干线管、设于烘干线管下方的至少二第二加热部以及填充于烘干箱体内的烘干保温层组成,该烘干箱体两端分别通过一固定架设有烘干感应部,该烘干感应部的数量与烘干线管数量相匹配。
所述辅助导线组件包括两个以上辅助安装座、设于对应辅助安装座上的送线辅助导轮以及设于辅助安装座其中一边的辅助感应部。
所述送线单元包括一送线架、设于送线架其中一端的第一牵引轮、设于牵引轮其中一侧在送线从动轮、通过一送线皮带与送线从动轮相连接的送线传动轮以及与送线传动轮相连接的送线电机,该送线牵引轮用以将线材牵引到退火单元中,该送线架下方设有一过线部,该过线部上设有一过线感应,该过线部用以防止线材在输送时跳动并判断线材是否缺料,该送线架上还设有一蒸气槽,该蒸气槽用以在线材进入退火单元前干燥线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其于退火单元中内设退火内胆,并于退火内胆中设置架线部,配合架线部上的若干穿线凹位架设各线材,穿线凹位由于均为半圆形结构,上半部分无空间限制,能有效解决因金属粉末堆积而导致的堵塞现象,使退火单元能正常穿线,确保线材走线的顺畅性;其第一水槽的设置,能先对从退火单元输出的线材进行冷却,避免了受热线材直接进入装盛抗氧化剂的第二水槽,从而避免了线材表面粘附异物或污垢,保证了后续拉丝作业的产品品质;其烘干单元的封闭式设计,能有效减少热量散发,提高了热能的利用率,达到节能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退火单元的剖视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一水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一过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二水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二过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之烘干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之辅助导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之送线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机架;2-辅助导线组件;21-辅助安装座;22-送线辅助导轮;23-辅助感应部; 3-退火单元;31-架线部;311-穿线凹位;32-第一加热部;33-退火本体;34-退火内胆;35-退火保温层;36-穿线管;4-第一水槽;41-第一过线辊;5-第一过渡组件;51- 第一底座;52-第一转轴;53-第一过渡轮;6-第二水槽;61-第二过线辊;7-第二过渡组件;71-第二底座;72-吹风管;73-第二转轴;74-第二过渡轮;8-烘干单元;81- 烘干箱体;82-烘干线管;83-第二加热部;84-烘干保温层;85-烘干感应部;86-固定架;9-送线单元;91-送线架;92-第一牵引轮;93-送线电机;94-过线部;95-过线感应;96-蒸气槽;97-安装架;K-支撑架;S-控制台;T-侧导向轮;P-线材感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9所示,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新型退火机,包括机架1以及设于机架1两边的两个以上辅助导线组件2,该辅助导线组件2用以辅助牵引线材,机架1由其中一端往另一端顺序设有退火单元3、至少一第一水槽4、至少一第一过渡组件5、至少一第二水槽6、至少一第二过渡组件7、至少一支撑架K以及烘干单元8,该退火单元 3用以对线材进行高温加热,使加热温度达到退火温度,该退火单元3其中一端设有送线单元9,该送线单元9用以将辅助导线组件2上的线材输送入退火单元3,于退火单元3中内设至少一架线部31,该架线部31用以承托穿过退火单元3的各线材,于该架线部31下端穿设有至少二第一加热部32,该第一加热部32用以对穿过退火单元 3的各线材进行加热,该第一水槽4用以对退火单元3输出的线材进行初步冷却,该第二水槽6用以对经过第一水槽4的线材进行表面的抗氧化处理,该机架1其中一侧还设有控制台S,该控制台S与烘干单元8、送线单元9和第一第一加热部32电性连接,该支撑架K上设有擦拭部(未图示),该擦拭部用以擦拭线材表面附带的水份,擦拭部优选采用毛巾进行擦拭,既能保证水份被有效擦去,又能对毛巾进行重复利用,从而较大程度上节省退火作业过程中的擦拭成本,以较大程度上将线材表面水份在进入烘干单元8前擦去,确保了线材的烘干效果;其中,第一加热部32优选采用电热管进行加热,以提供线材升温,达到退火作业温度所需的热量,保证线材的退火效果。
如图1-2所示,退火单元3还包括退火本体33、内设于退火本体33中的至少一退火内胆34以及填充于退火本体33和退火内胆34之间的退火保温层35,该退火内胆34至少其中一端设有若干穿线管36,靠近退火本体33之端面的穿线管36穿设于对应的端面上,当设置两个以上退火内胆34时,各退火内胆34之间亦通过穿线管36 相连通,架线部31内设于退火内胆34中,各第一加热部32两端分别经退火内胆34 穿设于退火本体33两侧,架线部31至少其中一侧还设有支撑部37,该支撑部37用以辅助架线部31支撑线材,其中,该退火内胆34用以隔绝线材与退火保温层35相接触,对线材进行有效支撑,保证线材不易弯曲或变形,该架线部31表面开制有若干穿线凹位311,各穿线凹位311呈半圆形结构,使经过各穿线凹位311线材表面能与各穿线凹位311表面弧度相匹配,以确保各线材能顺畅经过对应的穿线凹位311,各穿线凹位311与退火内胆34两端的各穿线管36对应连通;其退火保温层35优选采用陶瓷纤维保温棉,陶瓷纤维保温棉用于线材加热升温,能有效保持热量不被散发。
如图1、3所示,第一水槽4中设有一第一过线辊41,该第一过线辊41上设有两个以上瓷眼(未图示),各该瓷眼用以线材的导向作用且防止线材刮伤,第一水槽41 内装盛清水,避免风机吹干线材时,水雾附于设备表面,从而影响设备维修。
如图1、4所示,第一过渡组件5包括一第一底座51以及通过第一转轴52连接在第一底座51上的第一过渡轮53,该第一底座51安装在机架1上。
如图1、5所示,第二水槽6中设有一第二过线辊61,该第二过线辊61上亦设有两个以上瓷眼(未图示),各该瓷眼用以线材的导向作用且防止线材刮伤,第二水槽6 中装盛有抗氧化剂,防止线材表面氧化。
如图1、6所示,第二过渡组件7包括一第二底座71、分别连接在第二底座71两侧的吹风管72以及通过第二转轴73连接在第二底座71其中一端的第二过渡轮74,该第二底座71倾斜设于机架1上,该吹风管72与一风机(未图示)相连接,该吹风管72用以将经过退火的线材表面水份吹去。
另外,在第一过渡组件5和第二过渡组件7的两端还分别设有过线吹风部(未图示),该过线吹风部由一过线吹风管以及分别设于过线吹风管上的若干瓷眼组成,各线材对应穿设于瓷眼,该过线吹风管于风机相连接,通过风机向过线吹风管吹风,风经各瓷眼吹出,使得线材穿过各瓷眼时,借助吹出的风将线材表面的水份带走。
如图1、7所示,烘干单元8由一烘干箱体81、穿设于烘干箱体81两端的至少二烘干线管82、设于烘干线管82下方的至少二第二加热部83以及填充于烘干箱体81 内的烘干保温层84组成,该烘干箱体81两端分别通过一固定架86设有烘干感应部 85,该烘干感应部85的数量与烘干线管82数量相匹配。
如图1、8所示,辅助导线组件2包括两个以上辅助安装座21、设于对应辅助安装座21上的送线辅助导轮22以及设于辅助安装座21其中一边的辅助感应部23。
如图1、9所示,送线单元9包括一送线架91、设于送线架91其中一端的第一牵引轮92、设于牵引轮其中一侧在送线从动轮(未图示)、通过一送线皮带(未图示) 与送线从动轮相连接的送线传动轮(未图示)以及与送线传动轮相连接的送线电机93,该送线牵引轮用以将线材牵引到退火单元中,该送线架91下方设有一过线部94,该过线部94上设有一过线感应95,该过线部94用以防止线材在输送时跳动并判断线材是否缺料,该送线架91上还设有一蒸气槽96,由于线材进入退火单元3前,线材表面附有水份,为了确保线材的退火效果,采用该蒸气槽96在线材进入退火单元3前进行干燥,以保护线材;该送线电机93通过一安装架97连接在机架1上;本实用新型与送线单元9输出端还设有牵引装置(未图示)和收线装置(未图示),此处的牵引装置和收线装置市面常用设备,因此,两者的具体结构,在此并不予以自限。
如图1所示,于送线单元9下方对应的辅助导线组件2的出线端的机架1上,并排设有若干侧导向轮T,各侧导向轮T用以将各辅助导线组件2输出的线材引导到送线单元9进线方向上,于侧导向轮T和送线单元9之间的机架上,还设有线材感应P,该线材感应P用以配合判断线材是否缺料。
使用时,线材由各辅助导线组件2分别进行牵引,经对应的侧导向轮T从线材感应P穿过,经过线感应95穿入第一牵引轮92,接入到退火单元3,并配合送线电机 93将线材输送入退火单元3,此时,各第一加热部32加热到退火温度,对线材进行退火处理,经过退火处理后的线材,进入第一水槽4进行冷却,再经过第一过渡组件5 进入第二水槽6,进行线材表面抗氧化处理,随后,从第二过渡组件7经过支撑架K 上的擦拭部,将线材表面水份擦拭,再进入烘干单元8进行烘干处理,完成退火作业,随后通过牵引装置向收线装置输送。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此外,本实用新型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如涉及异形件,均可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丝/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在此不予以赘述。
以上所述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装饰,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新型退火机,包括机架以及设于机架两边的两个以上辅助导线组件,该辅助导线组件用以辅助牵引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由其中一端往另一端顺序设有退火单元、至少一第一水槽、至少一第一过渡组件、至少一第二水槽、至少一第二过渡组件、至少一支撑架以及烘干单元,该退火单元其中一端设有送线单元,该送线单元用以将辅助导线组件上的线材输送入退火单元,于退火单元中内设至少一架线部,该架线部用以承托穿过退火单元的各线材,于该架线部下端穿设有至少二第一加热部,该第一加热部用以对穿过退火单元的各线材进行加热,该第一水槽用以对退火单元输出的线材进行初步冷却,该第二水槽用以对经过第一水槽的线材进行表面的抗氧化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退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退火单元还包括退火本体、内设于退火本体中的至少一退火内胆以及填充于退火本体和退火内胆之间的退火保温层,该退火内胆至少其中一端设有若干穿线管,靠近退火本体之端面的穿线管穿设于对应的端面上,当设置两个以上退火内胆时,各退火内胆之间亦通过穿线管相连通,所述架线部内设于退火内胆中,所述各第一加热部两端分别经退火内胆穿设于退火本体两侧,所述架线部至少其中一侧还设有支撑部,该支撑部用以辅助架线部支撑线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退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槽中设有一第一过线辊,该第一过线辊上设有两个以上瓷眼,各该瓷眼用以线材的导向作用且防止线材刮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退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渡组件包括一第一底座以及通过第一转轴连接在第一底座上的第一过渡轮,该第一底座安装在机架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退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水槽中设有一第二过线辊,该第二过线辊上亦设有两个以上瓷眼,各该瓷眼用以线材的导向作用且防止线材刮伤。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退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过渡组件包括一第二底座、分别连接在第二底座两侧的吹风管以及通过第二转轴连接在第二底座其中一端的第二过渡轮,该第二底座倾斜设于机架上,该吹风管与一风机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退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单元由一烘干箱体、穿设于烘干箱体两端的至少二烘干线管、设于烘干线管下方的至少二第二加热部以及填充于烘干箱体内的烘干保温层组成,该烘干箱体两端分别通过一固定架设有烘干感应部,该烘干感应部的数量与烘干线管数量相匹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退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导线组件包括两个以上辅助安装座、设于对应辅助安装座上的送线辅助导轮以及设于辅助安装座其中一边的辅助感应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退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送线单元包括一送线架、设于送线架其中一端的第一牵引轮、设于牵引轮其中一侧在送线从动轮、通过一送线皮带与送线从动轮相连接的送线传动轮以及与送线传动轮相连接的送线电机,该送线牵引轮用以将线材牵引到退火单元中,该送线架下方设有一过线部,该过线部上设有一过线感应,该过线部用以防止线材在输送时跳动并判断线材是否缺料,该送线架上还设有一蒸气槽,该蒸气槽用以在线材进入退火单元前干燥线材。
CN202020098524.XU 2020-01-16 2020-01-16 一种新型退火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4715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98524.XU CN211471507U (zh) 2020-01-16 2020-01-16 一种新型退火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98524.XU CN211471507U (zh) 2020-01-16 2020-01-16 一种新型退火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471507U true CN211471507U (zh) 2020-09-11

Family

ID=723722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098524.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471507U (zh) 2020-01-16 2020-01-16 一种新型退火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47150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37565B (zh) 一种制造铜铝复合管的方法
CN105506407B (zh) 一种建筑模板用铝合金型材的制造方法
US20180200767A1 (en) Method for rolling metal wire or rod with assistance of combined static magnetic field
WO2012029268A1 (ja) 鋼管の焼入れ方法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鋼管の製造方法
CN105478525A (zh) 一种内含测井电缆的连续油管的制造方法
CN211471507U (zh) 一种新型退火机
CN107785122A (zh) 一种无缝贯通地线的制备工艺
CN107538186A (zh) 一种上引法薄壁光亮铜管的生产工艺
CN2801313Y (zh) 锡合金拉丝机
CN107377657A (zh) 一种磁极线圈用铜材及其生产方法
CN103531301A (zh) 一种采用焊接包覆法生产软态铜包钢线的工艺
CN203846080U (zh) 一种铜导体多头拉丝连续退火装置
CN210796228U (zh) 一种生产无蜡玻璃纤维纱的新型拉丝炉
CN207430912U (zh) 一种多头拉丝连续退火电接触式装置
CN206201452U (zh) 一种线缆挤出机冷却水槽输送线
CN114472580B (zh) 一种高强度超长白铜合金毛细管制备方法
CN114407319B (zh) 橡胶与硅胶双层护套电线挤出加工方法
CN214391664U (zh) 电缆用超细铜线拉丝装置
CN103531302A (zh) 一种采用焊接包覆法生产硬态铜包钢线的工艺
CN1281348C (zh) 一种精密超长铜合金管的制造方法
CN208857146U (zh) 一种新型钢化炉
CN209947532U (zh) 一种用于电缆生产的冷却装置
CN110523800B (zh) 铜杆材以及铜合金杆材的加工方法
CN208033297U (zh) 一种利于传动的拔丝设备
CN111346935A (zh) 高强度大伸长率铝包钢丝生产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911

Termination date: 2022011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