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429538U - 一种加热丝 - Google Patents

一种加热丝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429538U
CN211429538U CN201921274899.0U CN201921274899U CN211429538U CN 211429538 U CN211429538 U CN 211429538U CN 201921274899 U CN201921274899 U CN 201921274899U CN 211429538 U CN211429538 U CN 2114295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crospheres
molten
semi
glass body
fil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27489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汉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Shiyi Ceram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Shiyi Ceram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Shiyi Ceram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Shiyi Ceram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27489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4295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4295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42953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lass Composi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加热丝,包括微孔玻璃体,该微孔玻璃体包括一筒体和设置在筒体下的锥体,在筒体的内部设置有若干个加热丝,所述筒体和锥体的表面和内部具有蜂窝状微孔。与传统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中构成加热丝的微孔玻璃体是无机玻璃微球在熔融或者半熔状态下通过模具压合而成,因此结构稳定,微孔玻璃体具有规则的形状,表面和内部具有堆积而成的蜂窝状微孔。

Description

一种加热丝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无机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加热丝。
背景技术
加热丝是将烟丝加热烘烤形成烟雾。加热丝是原子化***的重要部件,其性能对测定的精密度和化学干扰等产生显著影响。因此要求加热丝发热稳定、发热速度快,雾滴细小、均匀和烟雾转换效率高。
现有的加热丝基本上由厚膜电阻,热电偶,易折断,工艺复杂,成品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热丝。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加热丝,包括
微孔玻璃体,该微孔玻璃体包括一筒体和设置在筒体一端的锥体,在筒体的内部设置有若干个加热丝,所述筒体和锥体的表面和内部具有蜂窝状微孔。
进一步地,所述微孔玻璃体具有规则的形状,表面和内部具有颗粒堆积而成的蜂窝状微孔。
进一步地,所述蜂窝状微孔呈规则的三维联通结构。
与传统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中构成加热丝的微孔玻璃体是无机玻璃微球在熔融或者半熔状态下通过模具压合而成,因此结构稳定,微孔玻璃体具有规则的形状,表面和内部具有颗粒堆积而成的蜂窝状微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加热丝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图1A处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加热丝,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的描述。
参照图1至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微孔玻璃体,该微孔玻璃体包括一筒体2和设置在筒体一端的锥体1,在筒体2的内部设置有若干个加热丝3,所述筒体和锥体的表面和内部具有蜂窝状微孔。
进一步地,所述微孔玻璃体具有规则的形状,表面和内部具有颗粒堆积而成的蜂窝状微孔4。
进一步地,所述蜂窝状微孔呈规则的三维联通结构。
上述的微孔玻璃体,该微孔玻璃体由5~35μm无机玻璃微球在熔融或半熔状态下与填料剂注射到模具中后加压、冷却、再烧结成型。
所述微孔玻璃体具有规则的形状,表面和内部具有堆积而成的蜂窝状微孔。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还一种微孔玻璃体的制备方法,将5~35μm 无机玻璃微球放入在烧结装置中高温烧制,形成熔融微球或半熔微球,在熔融或者半熔状态下与石蜡填料剂注射到模具中,堆积成具有三维联通结构的微孔玻璃体,再通过二次烧结融掉石蜡即可成型,该方法制备的微孔玻璃体由于在熔融或者半熔状态下压合,因此在压合过程中,熔融或者半熔状态下微球形成粘结,结构稳定。
由于在注射过程中采用石蜡或者树胶作为填料剂,其具有两个作用,第一:与熔融或者半熔状态下微球接触后融化,起到了冷却的目的,第二:石蜡或者树胶在融化后形成流动流体状,填充在微球之间,在进行压合时,多余的被挤出,但大量的还是填充在微球之间,保证微球之间的三维联通结构。
在上述中,烧结装置可以选用例如专利公开号为:“CN103553304A”的一种无机微球快速烧结装置。
二次烧结时,可以选用常规的烧结炉。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微孔玻璃体的制备工艺进行进一步的描绘。
实施例1,一种微孔玻璃体的制备方法,包括将5~35μm无机玻璃微球放入在烧结装置中高温烧制,形成熔融微球或半熔微球,在真空条件下将熔融微球或半熔微球汇聚在收集区,以0.8~1:0.6~1.2的比例下将熔融微球或半熔微球与填料剂注射到模具,加压冷却成型,成型后在温度为800~1000℃下烧结5~15min,把填料剂融掉,形成纯颗粒堆积的微孔玻璃体。
实施例2,一种微孔玻璃体的制备方法,包括将5~35μm无机玻璃微球放入在烧结装置中高温烧制,形成熔融微球或半熔微球,在惰性气体条件下将熔融微球或半熔微球汇聚在收集区,以0.8~1: 0.6~1.2的比例下将熔融微球或半熔微球与填料剂注射到模具,加压冷却成型,成型后在温度为800~1000℃下烧结5~15min,把填料剂融掉,形成纯颗粒堆积的微孔玻璃体。
实施例3,一种微孔玻璃体的制备方法,包括将5~25μm无机玻璃微球放入在烧结装置中高温烧制,形成熔融微球或半熔微球,在真空条件下将熔融微球或半熔微球汇聚在收集区,以0.8~1:0.6~ 0.8的比例下将熔融微球或半熔微球与填料剂注射到模具,加压冷却成型,成型后在温度为800~1000℃下烧结5~15min,把填料剂融掉,形成纯颗粒堆积的微孔玻璃体。
实施例4,一种微孔玻璃体的制备方法,包括将5~25μm无机玻璃微球放入在烧结装置中高温烧制,形成熔融微球或半熔微球,在惰性气体条件下将熔融微球或半熔微球汇聚在收集区,以0.8~1: 0.6~0.8的比例下将熔融微球或半熔微球与填料剂注射到模具,加压冷却成型,成型后在温度为800~1000℃下烧结5~15min,把填料剂融掉,形成纯颗粒堆积的微孔玻璃体。
实施例5,一种微孔玻璃体的制备方法,包括将5~15μm无机玻璃微球放入在烧结装置中高温烧制,形成熔融微球或半熔微球,在真空条件下将熔融微球或半熔微球汇聚在收集区,以0.8:0.6的比例下将熔融微球或半熔微球与填料剂注射到模具,加压冷却成型,成型后在温度为800~1000℃下烧结5~15min,把填料剂融掉,形成纯颗粒堆积的微孔玻璃体。
实施例6,一种微孔玻璃体的制备方法,包括将5~15μm无机玻璃微球放入在烧结装置中高温烧制,形成熔融微球或半熔微球,在惰性气体条件下将熔融微球或半熔微球汇聚在收集区,以0.8:0.6的比例下将熔融微球或半熔微球与填料剂注射到模具,加压冷却成型,成型后在温度为800~1000℃下烧结5~15min,把填料剂融掉,形成纯颗粒堆积的微孔玻璃体。
实施例7,一种微孔玻璃体的制备方法,包括将5~15μm无机玻璃微球放入在烧结装置中高温烧制,形成熔融微球或半熔微球,在真空条件下将熔融微球或半熔微球汇聚在收集区,以0.8:0.7的比例下将熔融微球或半熔微球与填料剂注射到模具,加压冷却成型,成型后在温度为800~1000℃下烧结5~15min,把填料剂融掉,形成纯颗粒堆积的微孔玻璃体。
实施例8,一种微孔玻璃体的制备方法,包括将5~15μm无机玻璃微球放入在烧结装置中高温烧制,形成熔融微球或半熔微球,在惰性气体条件下将熔融微球或半熔微球汇聚在收集区,以0.8:0.7的比例下将熔融微球或半熔微球与填料剂注射到模具,加压冷却成型,成型后在温度为800~1000℃下烧结5~15min,把填料剂融掉,形成纯颗粒堆积的微孔玻璃体。
对比例:将实施例1至实施例8形成的微孔玻璃体进行比对,对比发现,当无机玻璃微球的粒径大于25μm时,熔融微球或半熔微球与填料剂在注射时,两者之间的比例中填料剂较大时,(例如熔融微球或半熔微球:填料剂=0.8:1.2)得到的微孔玻璃体性能最佳。
当无机玻璃微球的粒径在15~25μm时,熔融微球或半熔微球与填料剂在注射时,两者之间的比例接近时,(例如熔融微球或半熔微球:填料剂=1:1)得到的微孔玻璃体性能最佳。
当无机玻璃微球的粒径小于15μm时,熔融微球或半熔微球与填料剂在注射时,两者之间的比例中填料剂较少时(例如熔融微球或半熔微球:填料剂=0.8:0.6),得到的微孔玻璃体性能最佳。
在上述中,在进行加热丝的制备时,应选用无机玻璃微球的粒径选择小于15μm。熔融微球或半熔微球与填料剂在注射时,两者之间的比例中填料剂较少时(例如熔融微球或半熔微球:填料剂=0.8:0.6),得到的加热丝的性能最佳。

Claims (3)

1.一种加热丝,其特征在于,包括
微孔玻璃体,该微孔玻璃体包括一筒体和设置在筒体下的锥体,在筒体的内部设置有若干个加热丝,所述筒体和锥体的表面和内部具有蜂窝状微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丝,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孔玻璃体具有规则的形状,表面和内部具有堆积而成的蜂窝状微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热丝,其特征在于,所述蜂窝状微孔呈规则的三维联通结构。
CN201921274899.0U 2019-08-08 2019-08-08 一种加热丝 Active CN2114295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74899.0U CN211429538U (zh) 2019-08-08 2019-08-08 一种加热丝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74899.0U CN211429538U (zh) 2019-08-08 2019-08-08 一种加热丝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429538U true CN211429538U (zh) 2020-09-04

Family

ID=722445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274899.0U Active CN211429538U (zh) 2019-08-08 2019-08-08 一种加热丝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42953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46279A (zh) * 2019-08-08 2019-11-12 东莞市仕易陶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热丝及制备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46279A (zh) * 2019-08-08 2019-11-12 东莞市仕易陶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热丝及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316440B (zh) 一种基于激光选区烧结的复杂结构多孔陶瓷的制备方法
CN112759414A (zh) 一种多孔陶瓷雾化芯及其制备方法和电子烟
CN102151832B (zh) 一种挤压成形剂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03769587A (zh) 一种金属3d打印法产品生产方法及设备
CN105503232A (zh) 一种壁流式SiC质蜂窝陶瓷过滤体的制备
CN110449586B (zh) 一种低压注射成型制备金属蜂窝材料的方法
CN104387108B (zh) 一种超大尺寸堇青石质蜂窝陶瓷载体及其生产工艺
CN108002842B (zh) 一种复杂形状多孔氮化硅件的制备方法
CN211429538U (zh) 一种加热丝
CN107140953A (zh) 一种快速挤出制备陶瓷微球的方法
CN104289717B (zh) 一种多级孔金属纤维烧结板的制作方法
CN210945336U (zh) 一种雾化器
CN109822078B (zh) 一种真空压力浸渗反压法制备SiC3D/Al复合材料的方法
CN106700191A (zh) 用于粉末注射成形的粘结剂及注射成形方法
CN103276277A (zh) 一种高体积分数高强度铝碳化硅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装置
CN113651605A (zh) 一种用于熔融沉积打印陶瓷的丝材及其制备技术
CN113182529A (zh) 一种3d打印材料、其制备方法及打印方法
CN110436759B (zh) 一种雾化器及制备方法
CN110170649B (zh) 一种复合空心球的制备方法
CN110483092B (zh) 一种微孔陶瓷体的制备方法、微孔陶瓷体及应用
CN102249695B (zh) 一种陶瓷金卤灯用电弧管的制作方法
CN101655330B (zh) 等温度梯度换热器用陶瓷管的制备方法
CN111390176A (zh) 一种基于粉末冶金及挤压技术的泡沫金属制造工艺及装置
CN114149248B (zh) 多孔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发热组件、雾化器和电子烟
CN110446279A (zh) 一种电热丝及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