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404415U - 一种线圈的安装结构以及继电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线圈的安装结构以及继电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404415U
CN211404415U CN201922500733.2U CN201922500733U CN211404415U CN 211404415 U CN211404415 U CN 211404415U CN 201922500733 U CN201922500733 U CN 201922500733U CN 211404415 U CN211404415 U CN 2114044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il
hole
shell
clamping part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50073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庄道建
朱张旭
杨建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HUANFANG AUTOMOBILE ELECTRIC APPLIAN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HUANFANG AUTOMOBILE ELECTRIC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HUANFANG AUTOMOBILE ELECTRIC APPLIAN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HUANFANG AUTOMOBILE ELECTRIC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50073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4044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4044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4044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omagne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继电器技术领域,特指一种线圈的安装结构以及继电器,包括线圈外壳,线圈外壳顶部端面上设置有夹持部一和夹持部二,所述线圈外壳设置有正极连接端,且线圈外壳内设置有线圈,线圈一端与正极连接端连接,且另一端伸出线圈外壳并设置于夹持部一和夹持部二之间。本实用新型通过夹持部一和夹持部二分别固定线圈两侧,因而不会使线圈变形,相比较焊接,增大了线圈之间的连接面积,故当由于外界原因而使得线圈外壳发生震动而带动线圈震动时,线圈不会轻易断裂,从而使线圈与线圈外壳的连接更为稳定,进而延长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线圈的安装结构以及继电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继电器技术领域,特指一种线圈的安装结构以及继电器。
背景技术
继电器是一种电控制器件,是当输入量的变化达到规定要求时,在电气输出电路中使被控量发生预定的阶跃变化的一种电器。
而常见的继电器如专利号为2009101502470,且专利名称为继电器的发明专利,可从中看到线圈一端连接在正极的电源连接端子上,而另一端常用的两种连接方式,一种连接在另一个负极的电源连接端子上,而另一种是焊接在线圈外壳上,且线圈外壳连接负极。其中焊接在线圈外壳上有如下缺点,首先焊接会导致线圈变形,即变成扁平型,从而使得焊接部与未焊接部之间的接触面积变小,因而会因为当外界震动而使得线圈外壳发生震动而带动线圈震动时,焊接部与未焊接部之间会产生断裂,进而影响继电器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线圈的安装结构以及继电器,通过夹持部一和夹持部二分别固定线圈两侧,从而使线圈与线圈外壳的连接更为稳定,进而解决线圈采用焊接而导致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线圈的安装结构,包括线圈外壳,线圈外壳顶部端面上设置有夹持部一和夹持部二,所述线圈外壳设置有正极连接端,且线圈外壳内设置有线圈,线圈一端与正极连接端连接,且另一端伸出线圈外壳并设置于夹持部一和夹持部二之间。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或优选的方案还包括:
优选地,所述夹持部一和夹持部二均设置有弯折部,弯折部和所述线圈外壳顶部端面之间形成有用于放置所述线圈的容置腔。
优选地,所述线圈外壳顶部端面开设有开口,且所述夹持部一和夹持部二位于开口一侧,所述线圈一端通过开口伸出所述线圈外壳并设置于夹持部一和夹持部二之间。
一种继电器,包括上述的安装结构,所述线圈外壳上端设置有盖子,且盖子开设有孔洞,所述正极连接端穿设于孔洞内并外套设有可导电的端盖,且端盖通过螺母抵靠在盖子上端;
所述端盖内侧开设有卡槽,且卡槽内设置有密封件。
优选地,所述盖子上开设有放置槽,放置槽内开设有所述孔洞,且螺母和端盖之间设置有垫片;
所述端盖和盖子之间设置有导电板,导电板另一端设置有用于连接电源的连接头。
优选地,所述线圈外壳内移动设置有推杆,推杆上设置有动触板,所述盖子上设置有静触件,通过推杆推动动触板抵靠在静触件上从而通电。
优选地,所述线圈外壳内设置有安装座,安装座外套设有线圈且开设有连接孔,所述推杆穿设于连接孔内;
所述推杆外套设有动铁芯,且连接孔内设置有静铁芯,当线圈通电后,动铁芯和静铁芯之间会产生磁场从而推动推杆移动。
优选地,所述动触板两端成型有斜面一,所述静触件对应斜面一成型有斜面二。
优选地,所述线圈外壳包括静铁芯和底座,且静铁芯和底座之间通过固定件连接;
所述静铁芯开设有所述开口,所述安装座上端设置有组装台,且组装台穿设有开口内,所述组装台开设有组装孔二,线圈穿设于组装孔二,且组装台一侧开设有用于限位所述线圈的凹槽。
优选地,所述静铁芯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座上端设置有安装台,安装台分别穿设于安装孔内,且安装台开设有组装孔一,所述正极连接端穿设于组装孔一内;
所述正极连接端底部设置有限位部,限位部抵靠在组装孔一下端面外侧,所述安装台外端面设置有凸起,凸起抵靠在安装孔内侧。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夹持部一和夹持部二分别固定线圈两侧,因而不会使线圈变形,相比较焊接,增大了线圈之间的连接面积,故当由于外界原因而使得线圈外壳发生震动而带动线圈震动时,线圈不会轻易断裂,从而使线圈与线圈外壳的连接更为稳定,进而延长使用寿命。
同时相比较焊接,本实用新型也增加了线圈与线圈外壳之间的连接面积,从而使线圈与线圈外壳的连接更为稳定,进而延长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剖视的结构简图之一;
图3是图2中A的放大的结构简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剖视的结构简图之二;
图5是图4中B的放大的结构简图;
图6是线圈外壳的结构简图;
图7是静铁芯的结构简图之一;
图8是静铁芯的结构简图之二;
图9是安装座的结构简图;
图10是导电板的结构简图。
图中:1-线圈外壳;2-开口;3a-夹持部一;3b-夹持部二; 4-线圈;5-弯折部;6-容置腔;7-正极连接端;8-盖子;9-孔洞; 10-端盖;11-放置槽;12-密封件;13-螺母;14-垫片;15-推杆; 16-动触板;17-安装座;18-连接孔;19-动铁芯;22-静铁芯; 21-斜面一;23-底座;24-安装台;25-安装孔; 26-组装台;27-组装孔一;28-组装孔二;29-限位部;30-凸起;31-凹槽;32-导电板;33-连接头,34-静触件;35-卡槽; 36-斜面二;37-负极连接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其中图2是以静铁芯的对称轴为剖面线进行剖面的,同时图4是以正极连接端的对称轴为剖面线进行剖面的。
正如背景所说,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是应用于接了地线的继电器,即线圈4一端连接在正极连接端7上,而另一端设置在线圈外壳1上并与线圈外壳1接触,且正极连接端7连接电源正极,而线圈外壳1 连接电源负极,从而形成回路,进而对线圈4导电。同时线圈4与正极连接端7的连接也是伸出到线圈外壳1并缠绕于正极连接端7上。
实施例一:
结合图6和图7,可知一种线圈的安装结构,包括线圈外壳1,且设置有正极连接端7,同时线圈外壳1内设置有线圈4。且线圈外壳1顶部端面上设置有夹持部一3a和夹持部二3b。因而在实际安装的时候,线圈4一端与正极连接端7连接,且另一端伸出线圈外壳1 并设置于夹持部一3a和夹持部二3b之间,从而形成回路,同时通过夹持部一3a和夹持部二3b从而使线圈与线圈外壳的连接更为稳定,进而延长使用寿命。
这是因为本实用新型通过夹持部一3a和夹持部二3b来分别固定线圈4两侧,因而不会使线圈4变形,相比较焊接,增大了线圈4之间的连接面积,故当由于外界原因而使得线圈外壳1发生震动而带动线圈4震动时,线圈4不会轻易断裂,从而使线圈4与线圈外壳1的连接更为稳定,进而延长使用寿命。
同时相比较焊接,本实用新型的夹持部一3a和夹持部二3b与线圈4之间的接触面积要大于线圈4直接焊接的面积,即也增加了线圈 4与线圈外壳1之间的连接面积,从而使线圈4与线圈外壳1的连接更为稳定,进而延长使用寿命。
同时线圈外壳1顶部端面开设有开口2,且夹持部一3a和夹持部二3b位于开口2一侧。因而伸出的线圈4长度不需要很长,只要一小截就可以了,从而能适度减少成本。同时防止过长的线圈4在线圈外壳1顶部缠绕起来,进而不会影响导电。
而且实际安装的时候,线圈4一端是穿过开口2并设置于夹持部一3a和夹持部二3b之间,因而线圈4在伸出线圈外壳1的期间也没有变形,并且弯折弧度较小,因而增大了线圈4之间的连接面积,故当由于外界原因而使得线圈外壳1发生震动而带动线圈4震动时,线圈4不会轻易断裂,从而使线圈4与线圈外壳1的连接更为稳定,进而延长使用寿命。
结合图6、图7和图8,可知夹持部一3a和夹持部二3b均设置有弯折部5,且弯折部5和线圈外壳1顶部之间有容置腔6。因而实际安装的时候,线圈4放置于容置腔6内,且通过弯折部5限制线圈的高度位置。
同时也增加夹持部一3a和夹持部二3b与线圈4之间的接触面积,因而使得线圈4与线圈外壳1之间的连接面积增大,从而使线圈 4与线圈外壳1的连接更为稳定,进而延长使用寿命。
实施例二:
结合图1、图4和图5所知,一种继电器,包括实施例一所述的安装结构,且正极连接端7外套设有可导电的端盖10,且线圈外壳1 上端设置有盖子8
结合图10可知,其中正极连接端7与电源之间的连接为:端盖 10和盖子8之间设置有导电板32,且导电板32另一端设置有用于连接电源的连接头33。因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电源的电通过连接头 33导到导电板32,然后再导到端盖10从而导到正极连接端7,进而使线圈4通电。
因而可见盖子8和正极连接端7之间是需要导电的部件,故通过可导电的端盖10从而保证导电的通畅。
同时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线圈4的安装方式是有两种,因而继电器一般还会有负极连接端37,且负极连接端37的结构与正极连接端 7一致,但是本实用新型只是保护线圈4两端连接分别正极连接端7 和线圈壳体1的这种方式。
同时盖子8开设有孔洞9,正极连接端7穿设于孔洞9内,且端盖10通过螺母13抵靠在盖子8上端。因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螺母13的限位,从而防止端盖10由于压力升高而飞出,故螺母13 具有一定抵消压力的作用。
而且端盖10内侧开设有卡槽35,且卡槽35内设置有密封件12。因而可通过密封件12密封内部气体,同时相比较原先先导电件后密封,本实用新型更接近要密封的口,因而密封效果更好。
结合图1、图4和图5,可知盖子8上开设有放置槽11,放置槽 11内开设有上述的孔洞9,通过放置槽11可将端盖10相关部件内藏,进而避免灰尘等的进入,从而保护端盖10相关部件。
同时螺母13和端盖10之间设置有垫片14,从而通过垫片14可保护端盖10,避免其磨损,同时对螺母13的转动起到一定阻碍作用,进而保证端盖10不会飞出。
结合图1、图2和图3,可知线圈外壳1内移动设置有推杆15,且推杆15上设置有动触板16,同时盖子8上设置有静触件34,通过推杆15推动动触板16抵靠在静触件34上从而通电。其中静触件34 也是两个,从而与动触板16两端接触,进而增大动触板16与静触件 34之间接触面积,从而使较快的通电,且通电的效果更好。
而且线圈外壳1内设置有安装座17,且安装座17外套设有线圈 4且开设有连接孔18,同时推杆15穿设于连接孔18内,通过简单的连接结构来实现连接,从而保证结构的稳定性,且便于加工。
同时推杆15外套设有动铁芯19,且连接孔18内设置有静铁芯 22。因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当线圈4通电后,动铁芯19和静铁芯 22之间会产生磁场从而推动推杆15移动,进而使动触板16抵靠在静触件34上从而通电。
如图3所示,可知动触板16两端成型有斜面一21,所述静触件 34对应斜面一21成型有斜面二36,因而可通过斜面的接触从而增加接触面积,进而使两者的接触更为稳定。
同时也通过斜面接触减少了部门内部空间,因而直面相互抵靠,是有两个厚度,而斜面相互抵靠后,只有一个厚度,因而可减少内部体积。
结合图8和图9,可惜线圈外壳1包括静铁芯22和底座23,且静铁芯22和底座23之间通过固定件连接;其中固定件优选为螺钉和螺栓等。
同时静铁芯22开设有上述的开口2,且安装座17上端设置有组装台26,并且装台26穿设有开口2内,而且组装台26开设有组装孔二28。
因而在实际安装的时候,线圈4会穿设于组装孔二28内,并放置于通过凹槽31,从而通过凹槽31限制线圈4移动。通过简单的连接结构来实现限位和连接,从而保证结构的稳定性,且便于加工。
结合图8和图9,可知静铁芯22开设有安装孔25,同时安装座 17上端设置有安装台24,且安装台24分别穿设于安装孔25内,并且安装台24开设有组装孔一27。
因而在实际安装的时候,正极连接端7穿设于组装孔一27内。既通过简单的连接结构来实现连接,从而保证结构的稳定性,且便于加工。
同时正极连接端7底部设置有限位部29,且限位部29抵靠在组装孔一27下端面外侧,从而限制正极连接端7的位置。即通过简单的连接结构来实现限位,从而保证结构的稳定性,且便于加工。
而且安装台24外端面设置有凸起30,凸起30抵靠在安装孔25 内侧,从而增加了安装台24与安装孔25之间接触面积,进而保证了两者之间的连接是稳定。
本方案的具体工作过程如下:
因而实际安装的时候,线圈4一端穿过开口2并设置于夹持部一 3a和夹持部二3b之间,从而使线圈与线圈外壳的连接更为稳定,进而延长使用寿命。
这是因为本实用新型通过夹持部一3a和夹持部二3b来固定线圈4,因而不会使线圈4变形,相比较焊接,增大了线圈4之间的连接面积,故当由于外界原因而使得线圈外壳1发生震动而带动线圈4震动时,线圈4不会轻易断裂,从而使线圈4与线圈外壳1的连接更为稳定,进而延长使用寿命。
同时相比较焊接,本实用新型的夹持部一3a和夹持部二3b与线圈4之间的接触面积要大于线圈4直接焊接的面积,即也增加了线圈 4与线圈外壳1之间的连接面积,从而使线圈4与线圈外壳1的连接更为稳定,进而延长使用寿命。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线圈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线圈外壳(1),线圈外壳(1)顶部端面上设置有夹持部一(3a)和夹持部二(3b),所述线圈外壳(1)设置有正极连接端(7),且线圈外壳(1)内设置有线圈(4),线圈(4)一端与正极连接端(7)连接,且另一端伸出线圈外壳(1)并设置于夹持部一(3a)和夹持部二(3b)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圈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部一(3a)和夹持部二(3b)均设置有弯折部(5),弯折部(5)和所述线圈外壳(1)顶部端面之间形成有用于放置所述线圈(4)的容置腔(6)。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线圈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外壳(1)顶部端面开设有开口(2),且所述夹持部一(3a)和夹持部二(3b)位于开口(2)一侧,所述线圈(4)一端通过开口(2)伸出所述线圈外壳(1)并设置于夹持部一(3a)和夹持部二(3b)之间。
4.一种继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安装结构,所述线圈外壳(1)上端设置有盖子(8),且盖子(8)开设有孔洞(9),所述正极连接端(7)穿设于孔洞(9)内且外套设有可导电的端盖(10),且端盖(10)通过螺母(13)抵靠在盖子(8)上端;
所述端盖(10)内侧开设有卡槽(35),且卡槽(35)内设置有密封件(1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盖子(8)上开设有放置槽(11),放置槽(11)内开设有所述孔洞(9),且所述螺母(13)和端盖(10)之间设置有垫片(14);
所述端盖(10)和盖子(8)之间设置有导电板(32),导电板(32)另一端设置有用于连接电源的连接头(33)。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外壳(1)内移动设置有推杆(15),推杆(15)上设置有动触板(16),所述盖子(8)上设置有静触件(34),通过推杆(15)推动动触板(16)抵靠在静触件(34)上从而通电。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外壳(1)内设置有安装座(17),安装座(17)外套设有线圈(4)且开设有连接孔(18),所述推杆(15)穿设于连接孔(18)内;
所述推杆(15)外套设有动铁芯(19),且连接孔(18)内设置有静铁芯(22),当线圈(4)通电后,动铁芯(19)和静铁芯(22)之间会产生磁场从而推动推杆(15)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板(16)两端成型有斜面一(21),所述静触件(34)对应斜面一(21)成型有斜面二(36)。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外壳(1)包括静铁芯(22)和底座(23),且静铁芯(22)和底座(23)之间通过固定件连接;
所述静铁芯(22)开设有开口(2),所述安装座(17)上端设置有组装台(26),且组装台(26)穿设有所述开口(2)内,所述组装台(26)开设有组装孔二(28),线圈(4)穿设于组装孔二(28),且组装台(26)一侧开设有用于限位所述线圈(4)的凹槽(31)。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静铁芯(22)开设有安装孔(25),所述安装座(17)上端设置有安装台(24),安装台(24)分别穿设于安装孔(25)内,且安装台(24)开设有组装孔一(27),所述正极连接端(7)穿设于组装孔一(27)内;
所述正极连接端(7)底部设置有限位部(29),限位部(29)抵靠在组装孔一(27)下端面外侧,所述安装台(24)外端面设置有凸起(30),凸起(30)抵靠在安装孔(25)内侧。
CN201922500733.2U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线圈的安装结构以及继电器 Active CN2114044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500733.2U CN211404415U (zh)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线圈的安装结构以及继电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500733.2U CN211404415U (zh)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线圈的安装结构以及继电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404415U true CN211404415U (zh) 2020-09-01

Family

ID=722148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500733.2U Active CN211404415U (zh)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线圈的安装结构以及继电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40441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58689B (zh) 接点装置
CN102194611B (zh) 密封接点装置
US8823475B2 (en) Electromagnetic relay
KR102032517B1 (ko) 영구자석 하우징을 갖는 직류 릴레이
CN111801761B (zh) 继电器
CN112967906A (zh) 一种可动式抗短路直流继电器
CN211404415U (zh) 一种线圈的安装结构以及继电器
US5103199A (en) Electromagnetic contactor
CN111048358A (zh) 一种线圈的安装结构以及继电器
CN211404414U (zh) 一种新型的密封结构以及继电器
JP5966432B2 (ja) 直流電磁接触器
CN214542039U (zh) 继电器
CN214542038U (zh) 一种可动式抗短路直流继电器
JP2012033342A (ja) 放電灯点灯装置
CN204651252U (zh) 继电器屏蔽罩的安装结构
CN210088129U (zh) 开关型电磁阀及燃气设备
CN106158513A (zh) 磁保持继电器的外壳结构
CN216133839U (zh) 电磁脱扣器
EP0117451A1 (en) Electromagnetic relay
CN108449475A (zh) 侧键结构和终端
JP6327992B2 (ja) 電磁継電器
CN218782979U (zh) 一种接触器外壳以及接触器
CN109119290B (zh) 接触器
CN204668242U (zh) 磁保持继电器的外壳结构
CN212907560U (zh) 一种带限位装置的重锤起动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Installation structure of coil and relay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113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901

Pledgee: Agricultural Bank of China Limited by Share Ltd. Yuhuan branch

Pledgor: Zhejiang Huanfang Automobile Electric Appliances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2980000301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ate of cancellation: 20231101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901

Pledgee: Agricultural Bank of China Limited by Share Ltd. Yuhuan branch

Pledgor: Zhejiang Huanfang Automobile Electric Appliances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298000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