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376879U - 动力电池液冷装置及动力电池*** - Google Patents

动力电池液冷装置及动力电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376879U
CN211376879U CN201922075379.3U CN201922075379U CN211376879U CN 211376879 U CN211376879 U CN 211376879U CN 201922075379 U CN201922075379 U CN 201922075379U CN 211376879 U CN211376879 U CN 2113768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cooling
power battery
hose
plate
cool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07537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宏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man Horizons Jiangsu Power Battery Syste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man Horizons Jiangsu Power Battery Syste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man Horizons Jiangsu Power Battery System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man Horizons Jiangsu Power Battery System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07537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3768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3768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3768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Secondary Cells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动力电池液冷装置及动力电池***,在动力电池液冷装置与电芯模组进行热交换时,冷却液先从总进水口依次流经进水侧管道和液冷流道,以使得冷却液在流经液冷流道时与电芯模组进行热交换,当冷却液完成热交换后,再经由出水侧管道流出总出水口,另外,通过设置多个依次排列的液冷板,由于相邻两个液冷板通过软管和三通接头连通,有利于消除相邻两个液冷板之间的应力,以使得动力电池液冷装置保持较佳的平面度,从而使得动力电池液冷装置与电芯模组进行热交换时,动力电池液冷装置能够与电芯模组良好接触,避免了现有技术采用硬管连接液冷板导致液冷装置的整体平面度比较差而造成电芯模组受热不均的问题。

Description

动力电池液冷装置及动力电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动力电池液冷装置及动力电池***。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动力电池***通常布置在车身底板下方,要经受较为严酷的安装环境和恶劣的工作环境,动力电池***设有用于对电芯模组进行加热或冷却的液冷装置。发明人在实施本发明的过程中,发现现有的液冷装置一般通过硬管连接多个液冷板,使多个液冷板与电芯模组进行热交换,但是,由于通过硬管连接液冷板组成的液冷装置整体平面度比较差,并且液冷装置在车辆行驶过程中长期处于受挤压、碰撞等恶劣的工作环境下容易变形,导致液冷装置的整体平面度更差,从而导致液冷装置与电芯模组无法良好接触,造成电芯模组受热不均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动力电池液冷装置及动力电池***,其能够避免现有技术采用硬管连接液冷板导致液冷装置的整体平面度比较差而造成电芯模组受热不均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动力电池液冷装置,包括总进水口、总出水口、多个液冷板、多个第一软管和多个第二软管;每一所述液冷板内均设有液冷流道,所述液冷板的右端通过所述液冷流道与所述液冷板的左端连通;
多个所述液冷板依次排列,所述液冷板的右端上设有第一三通接头,所述液冷板的左端上设有第二三通接头,相邻两个所述液冷板的右端通过所述第一三通接头和所述第一软管连通,以形成进水侧管道,相邻两个所述液冷板的左端通过所述第二三通接头和所述第二软管连通,以形成出水侧管道,所述进水侧管道与所述出水侧管道相对设置;所述总进水口与所述进水侧管道的前端口连通,所述进水侧管道的后端口封闭,所述总出水口与所述出水侧管道的前端口连通,所述出水侧管道的后端口封闭。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进水侧管道与所述出水侧管道平行设置。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软管为塑料软管或橡胶软管,和/或,所述第二软管为塑料软管或橡胶软管。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液冷板包括上层隔离板、中间盖板和下壳体,所述中间盖板的一侧连接在所述上层隔离板上,所述中间盖板的另一侧连接在所述下壳体上并与所述下壳体形成所述液冷流道。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下壳体为冲压而成的波浪形结构。
为了解决相同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动力电池***,包括电芯模组、电池壳体以及所述的动力电池液冷装置,所述电芯模组和所述动力电池液冷装置设于所述电池壳体上,所述液冷板设于所述电芯模组的下方。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电池壳体包括双层底板,所述双层底板上设有第一台阶部和第二台阶部,所述液冷板的前端连接在所述第一台阶部上,所述液冷板的后端连接在所述第二台阶部上,所述液冷板与所述第一台阶部之间的连接处以及所述液冷板与所述第二台阶部之间的连接处均涂覆有第一密封隔热胶。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双层底板内具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有填充物。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填充物为结构增强泡沫。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动力电池***还包括支撑层,所述支撑层设于所述双层底板与所述液冷板之间。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支撑层为弹性支撑泡棉。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电池壳体还包括左侧纵梁和右侧纵梁,所述左侧纵梁连接在所述双层底板的左侧上,所述右侧纵梁连接在所述双层底板的右侧上;
所述左侧纵梁上设有第一容纳空间,所述出水侧管道容置在所述第一容纳空间内,所述右侧纵梁上设有第二容纳空间,所述进水侧管道容置在所述第二容纳空间内;所述液冷板的左端连接在所述左侧纵梁上,所述液冷板的右端连接在所述右侧纵梁上,所述液冷板与所述左侧纵梁之间的连接处以及所述液冷板与所述右侧纵梁之间的连接处涂覆有第二密封隔热胶。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电池壳体还包括前端横梁和尾部横梁,所述前端横梁连接在所述双层底板的前侧上,所述尾部横梁连接在所述双层底板的后侧上;
所述动力电池液冷装置还包括第三软管和第四软管,所述总进水口和所述总出水口设于所述前端横梁上,所述总进水口通过所述第三软管与所述进水侧管道的前端口连通,所述总出水口通过所述第四软管与所述出水侧管道的前端口连通,所述前端横梁上设有第三容纳空间,所述第三软管和所述第四软管容置在所述第三容纳空间内。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动力电池液冷装置及动力电池***,其中,动力电池液冷装置包括总进水口、总出水口、多个液冷板、多个第一软管和多个第二软管,每一液冷板内均设有液冷流道,液冷板的右端通过液冷流道与液冷板的左端连通,而多个液冷板依次排列,相邻两个液冷板的右端通过第一三通接头和第一软管连通,以形成进水侧管道,相邻两个所述液冷板的左端通过第二三通接头和第二软管连通,以形成出水侧管道,进水侧管道与出水侧管道相对设置;总进水口与进水侧管道的前端口连通,进水侧管道的后端口封闭,总出水口与出水侧管道的前端口连通,出水侧管道的后端口封闭,这样,在使用动力电池液冷装置与电芯模组进行热交换时,冷却液先从总进水口依次流经进水侧管道和液冷流道,以使得冷却液在流经液冷流道时与电芯模组进行热交换,当冷却液完成热交换后,再经由出水侧管道流出总出水口,另外,通过设置多个依次排列的液冷板,由于相邻两个液冷板通过软管和三通接头连通,有利于消除相邻两个液冷板之间的应力,以使得动力电池液冷装置保持较佳的平面度,从而使得动力电池液冷装置与电芯模组进行热交换时,动力电池液冷装置能够与电芯模组良好接触,避免了现有技术采用硬管连接液冷板导致液冷装置的整体平面度比较差而造成电芯模组受热不均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动力电池液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液冷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液冷板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动力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动力电池液冷装置与电池壳体的装配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动力电池液冷装置与电池壳体的***图;
图7是图5的俯视图;
图8是图7的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图9是图8在C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0是图7的沿B-B方向的剖视图;
图11是图10在D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液冷板与双层底板的装配示意图;
图13是图12在E处的局部放大图;
其中,10、总进水口;20、总出水口;1、液冷板;11、上层隔离板;12、中间盖板;13、下壳体;14、液冷流道;15、第一三通接头;16、第二三通接头;2、进水侧管道;21、第一软管;3、出水侧管道;31、第二软管;4、电芯模组;5、电池壳体;51、双层底板;511、第一底板横梁;512、第二底板横梁;513、第一台阶部;514、第二台阶部;515、填充物;52、左侧纵梁;521、第一容纳空间;53、右侧纵梁;54、前端横梁;541、第三容纳空间;55、尾部横梁;61、第三软管;62、第四软管;71、左转角拼接件;72、右转角拼接件;73、前端拼角;8、支撑层;9、导热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中,上、下、左、右、前和后等方位以及顶部和底部的描述都是针对图1进行限定的,当动力电池液冷装置的放置方式发生改变时,其相应的方位以及顶部和底部的描述也将根据放置方式的改变而改变,本实用新型在此不做赘述。
结合图1、图3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一种动力电池液冷装置,包括总进水口10、总出水口20、多个液冷板1、多个第一软管21和多个第二软管31;每一所述液冷板1内均设有液冷流道14,所述液冷板1的右端通过所述液冷流道14与所述液冷板1的左端连通;
多个所述液冷板1依次排列,所述液冷板1的右端上设有第一三通接头15,所述液冷板1的左端上设有第二三通接头16,相邻两个所述液冷板1的右端通过所述第一三通接头15和所述第一软管21连通,以形成进水侧管道2,相邻两个所述液冷板1的左端通过所述第二三通接头16和所述第二软管31连通,以形成出水侧管道3;所述总进水口10与所述进水侧管道2的前端口连通,所述进水侧管道2的后端口封闭,所述总出水口20与所述出水侧管道3的前端口连通,所述出水侧管道3的后端口封闭。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在使用动力电池液冷装置与电芯模组4进行热交换时,冷却液先从总进水口10依次流经进水侧管道2和液冷流道14,以使得冷却液在流经液冷流道14时与电芯模组4进行热交换,当冷却液完成热交换后,再经由出水侧管道3流出总出水口20,另外,通过设置多个依次排列的液冷板1,由于相邻两个液冷板1通过软管和三通接头连通,有利于消除相邻两个液冷板1之间的应力,以使得动力电池液冷装置保持较佳的平面度,从而使得动力电池液冷装置与电芯模组4进行热交换时,动力电池液冷装置能够与电芯模组4良好接触,避免了现有技术采用硬管连接液冷板导致液冷装置的整体平面度比较差而造成电芯模组受热不均的问题。
在具体实施当中,所述第一三通接头15和所述第二三通接头16为T型三通接头,所述第一三通接头15和所述第二三通接头16可以焊接在所述液冷板1上;所述进水侧管道3的前端口可以是排列在动力电池液冷装置的前端的液冷板1上的第一三通接头15的端口,所述出水侧管道3的前端口可以是排列在动力电池液冷装置的前端的液冷板1上的第二三通接头16的端口;所述进水侧管道2的后端口可以是排列在动力电池液冷装置的后端的液冷板1上的第一三通接头15的端口,所述出水侧管道3的后端口可以是排列在动力电池液冷装置的后端的液冷板1上的第二三通接头16的端口;所述进水侧管道2的后端口封闭、所述出水侧管道3的后端口封闭,具体可以是使用堵头等零件将其封闭。
此外,现有技术采用硬管连接液冷板导致液冷装置的整体平面度比较差,而本实施例通过所述第一软管21和所述第二软管31连接液冷板1上的所述第一三通接头15和所述第二三通接头16,有利于消除相邻两个液冷板1之间的应力,以使得动力电池液冷装置保持较佳的平面度,不易变形损坏,从而避免了液冷板1泄露损坏电芯模组4,有利于延长动力电池***的寿命。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为了进一步确保动力电池液冷装置与电芯模组4良好接触,本实施例中的所述进水侧管道2与所述出水侧管道3平行设置。通过所述进水侧管道2与所述出水侧管道3平行设置,以使得多个依次排列的所述液冷板1与所述进水侧管道2和所述出水侧管道3受力均匀,以使得动力电池液冷装置保持较佳的平面度,从而使得动力电池液冷装置与电芯模组4进行热交换时,进一步确保了动力电池液冷装置与电芯模组4良好接触,有利于电芯模组4受热均匀。
结合图2和图3所示,为了提高散热效率,本实施例中的所述液冷板1包括上层隔离板11、中间盖板12和下壳体13,所述中间盖板12的一侧连接在所述上层隔离板11上,所述中间盖板12的另一侧连接在所述下壳体13上并与所述下壳体13形成所述液冷流道14。在现有技术中,通过在液冷板与电芯模组之间设置隔离板,而液冷板与隔离板通常为分离的两个独立结构,本实施例通过在液冷板1中集成隔离板,显著降低了液冷板与隔离板之间的热阻,从而提高了散热效率。
优选地,所述上层隔离板11和所述中间盖板12均为铝合金板材,所述下壳体13为冲压而成的波浪形结构,能有效保证尺寸精度,最大程度保证液冷板1散热面的平面度。所述下壳体13经冲压成型,多个液冷流道14也同时冲压成型,各个所述液冷流道14的截面积与路径可以根据实际使用要求进行设置,以保证冷却液的流量均匀性。此外,所述上层隔离板11、所述中间盖板12和所述下壳体13通过钎焊技术焊接为一体,通过冲压工艺结合钎焊技术制作所述液冷板1,使得所述液冷板1的强度较好,重量轻,并且加工工艺简单。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仿真优化设计,设计不同板厚,在满足强度要求的前提下,同时实现产品的轻量化。
结合图4至图7所示,为了解决相同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动力电池***,包括电芯模组4、电池壳体5以及所述的动力电池液冷装置,所述电芯模组4和所述动力电池液冷装置设于所述电池壳体5上,所述液冷板1设于所述电芯模组4的下方。通过将所述液冷板1设于所述电芯模组4的下方,以使得所述液冷板1与所述电芯模组4进行热交换。
结合图12和图13所示,为了提高所述动力电池***的安全性,本实施例中的所述电池壳体5包括双层底板51,所述双层底板51上设有第一台阶部513和第二台阶部514,所述液冷板1的前端连接在所述第一台阶部513上,所述液冷板1的后端连接在所述第二台阶部514上,所述液冷板1与所述第一台阶部513之间的连接处以及所述液冷板1与所述第二台阶部514之间的连接处H均涂覆有第一密封隔热胶;具体地,所述液冷板1可以通过铆接的方式与所述第一台阶部513和所述第二台阶部514连接。通过设置所述双层底板51,以防止因所述电池壳体5碰撞变形造成所述动力电池液冷装置失效,确保了电芯模组4安全,从而提高了所述动力电池***的安全性,优选地,所述双层底板51采用双层铝挤型材,能够保证刚度,同时对所述电池壳体5底部进行防护,保护所述液冷板1及电芯模组4。此外,通过在所述双层底板51上设置第一台阶部513和第二台阶部514,所述液冷板1连接在所述第一台阶部513和所述第二台阶部514,并在连接处(即搭接位置)涂覆所述第一密封隔热胶,从而起到隔热作用,避免了所述电池壳体5与所述液冷板1的搭接面传热,降低了因所述电池壳体5参与热传递造成能量消耗,从而起到节能作用,同时起到密封作用。另外,还可以在所述双层底板51与所述液冷板1之间设置支撑层8,优选地,所述支撑层8为弹性支撑泡棉,从而为所述液冷板1提供支撑力,确保在车辆行驶过程中所述动力电池液冷装置也可以与所述电芯模组4保持紧密接触,从而使所述电芯模组4获得良好的散热效果。
请参阅图12所示,为了提高所述双层底板51的抗冲击能力,本实施例中的所述双层底板51内具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有填充物515,所述填充物515优选为结构增强泡沫,在具体实施当中,可以在双层底板51上设置注入孔,并通过所述注入孔将结构增强泡沫注入所述双层底板51的空腔内并填充满,以提高所述双层底板51的整体刚度和强度,从而增强所述双层底板51的抗冲击能力,避免了所述双层底板51受到碰撞挤压变形而导致所述动力电池液冷装置及所述电芯模组4受损。
结合图6、图10、图12和图13所示,为了简化结构,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双层底板51包括第一底板横梁511和第二底板横梁512,所述第一底板横梁511和所述第二底板横梁512均为双层结构,所述第二底板横梁512连接在所述第一底板横梁511上,所述第二底板横梁512之间安装有所述电芯模组4,所述第一台阶部513和所述第二台阶部514可以设于所述第一底板横梁511和第二底板横梁512上。
结合图5至图9所示,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池壳体5还包括左侧纵梁52和右侧纵梁53,所述左侧纵梁52连接在所述双层底板51的左侧上,所述右侧纵梁53连接在所述双层底板51的右侧上;所述左侧纵梁52上设有第一容纳空间521,所述出水侧管道3容置在所述第一容纳空间521内,所述右侧纵梁53上设有第二容纳空间,所述进水侧管道2容置在所述第二容纳空间内;所述液冷板1的左端连接在所述左侧纵梁52上,所述液冷板1的右端连接在所述右侧纵梁53上,所述液冷板1与所述左侧纵梁52之间的连接处G以及所述液冷板1与所述右侧纵梁53之间的连接处涂覆有第二密封隔热胶。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所述出水侧管道3容置在所述第一容纳空间521内,所述进水侧管道2容置在所述第二容纳空间内,即将所述电池壳体5与所述进水侧管道2、所述出水侧管道3安装到所述左侧纵梁52、所述右侧纵梁53预留的布置空间进行隔离,并在所述液冷板1与所述左侧纵梁52之间的连接处G、所述液冷板1与所述右侧纵梁53之间的连接处涂覆所述第二密封隔热胶,从而起到隔热作用,避免了所述液冷板1与所述左侧纵梁52、所述右侧纵梁53之间的拼接位置传热,降低了因所述电池壳体5参与热传递造成能量消耗,从而起到节能作用,同时起到密封作用。
此外,结合图2和图9所示,为了便于安装,所述液冷板1的上层隔离板11可以设计为比所述中间盖板12和所述下壳体13稍短,以便于所述液冷板1的左端与所述左侧纵梁52拼接、所述液冷板1的右端与所述右侧纵梁53拼接,并通过焊接密封。所述第一密封隔热胶和所述第二密封隔热胶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可根据实际使用要求进行设置,在此不做更多的赘述。
结合图5至图7、图10以及图11所示,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池壳体5还包括前端横梁54和尾部横梁55,所述前端横梁54连接在所述双层底板51的前侧上,所述尾部横梁55连接在所述双层底板51的后侧上;所述动力电池液冷装置还包括第三软管61和第四软管62,所述总进水口10和所述总出水口20设于所述前端横梁54上,所述总进水口10通过所述第三软管61与所述进水侧管道2的前端口连通,所述总出水口20通过所述第四软管62与所述出水侧管道3的前端口连通,所述前端横梁54上设有第三容纳空间541,所述第三软管61和所述第四软管62容置在所述第三容纳空间541内,即将所述第三软管61和所述第四软管62隔离在所述前端横梁54的预留型腔内,以避免所述第三软管61和所述第四软管62与所述电池壳体5接触热传递。
在具体实施当中,所述第一软管21和所述第三软管61分别通过快插接头与所述液冷板1的第一三通接头15连接,所述第二软管31和所述第四软管62分别通过快插接头与所述液冷板1的第二三通接头16连接,所述总进水口10通过快插接头与所述第三软管61连接,所述总出水口20通过快插接头与所述第四软管62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一软管21、所述第二软管31、所述第三软管61、所述第四软管62为塑料软管或橡胶软管。另外,为了便于安装,所述尾部横梁55与所述左侧纵梁52之间设有左转角拼接件71,所述尾部横梁55通过所述左转角拼接件71与所述左侧纵梁52连接,所述尾部横梁55与所述右侧纵梁53之间设有右转角拼接件72,所述尾部横梁55通过所述右转角拼接件72与所述右侧纵梁53连接,所述前端横梁54与所述左侧纵梁52、所述右侧纵梁53之间分别设有前端拼角73,所述前端横梁54通过所述前端拼角73与所述左侧纵梁52、所述右侧纵梁53连接。在具体实施当中,所述左侧纵梁52、所述左转角拼接件71、所述尾部横梁55、所述右转角拼接件72、所述右侧纵梁53、所述前端拼角73和所述前端横梁54可通过铝挤型材加工,并经焊接成型,所述左侧纵梁52、所述右侧纵梁53和所述前端横梁54挤压型材预留一定空间,用于放置所述出水侧管道3、所述进水侧管道2、所述第三软管61和所述第四软管62。
请参阅图12所示,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为了提高散热效率,所述液冷板1与所述电芯模组4之间设有导热层9,优选地,所述导热层9为导热垫或导热胶。
综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动力电池液冷装置及动力电池***,其中,动力电池液冷装置包括总进水口10、总出水口20、多个液冷板1、多个第一软管21和多个第二软管31,每一液冷板1内均设有液冷流道14,液冷板1的右端通过液冷流道14与液冷板1的左端连通,而多个液冷板1依次排列,相邻两个液冷板1的右端通过第一三通接头15和第一软管21连通,以形成进水侧管道2,相邻两个液冷板1的左端通过第二三通接头16和第二软管31连通,以形成出水侧管道3,总进水口10与进水侧管道2的前端口连通,进水侧管道2的后端口封闭,总出水口20与出水侧管道3的前端口连通,出水侧管道3的后端口封闭,这样,在使用动力电池液冷装置与电芯模组4进行热交换时,冷却液先从总进水口10依次流经进水侧管道2和液冷流道14,以使得冷却液在流经液冷流道14时与电芯模组4进行热交换,当冷却液完成热交换后,再经由出水侧管道3流出总出水口20,另外,通过设置多个依次排列的液冷板1,由于相邻两个液冷板1通过软管和三通接头连通,有利于消除相邻两个液冷板1之间的应力,以使得动力电池液冷装置保持较佳的平面度,从而使得动力电池液冷装置与电芯模组4进行热交换时,动力电池液冷装置能够与电芯模组4良好接触,避免了现有技术采用硬管连接液冷板导致液冷装置的整体平面度比较差而造成电芯模组受热不均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3)

1.一种动力电池液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总进水口、总出水口、多个液冷板、多个第一软管和多个第二软管;每一所述液冷板内均设有液冷流道,所述液冷板的右端通过所述液冷流道与所述液冷板的左端连通;
多个所述液冷板依次排列,所述液冷板的右端上设有第一三通接头,所述液冷板的左端上设有第二三通接头,相邻两个所述液冷板的右端通过所述第一三通接头和所述第一软管连通,以形成进水侧管道,相邻两个所述液冷板的左端通过所述第二三通接头和所述第二软管连通,以形成出水侧管道,所述进水侧管道与所述出水侧管道相对设置;所述总进水口与所述进水侧管道的前端口连通,所述进水侧管道的后端口封闭,所述总出水口与所述出水侧管道的前端口连通,所述出水侧管道的后端口封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液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侧管道与所述出水侧管道平行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液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软管为塑料软管或橡胶软管,和/或,所述第二软管为塑料软管或橡胶软管。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动力电池液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板包括上层隔离板、中间盖板和下壳体,所述中间盖板的一侧连接在所述上层隔离板上,所述中间盖板的另一侧连接在所述下壳体上并与所述下壳体形成所述液冷流道。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动力电池液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为冲压而成的波浪形结构。
6.一种动力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芯模组、电池壳体以及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动力电池液冷装置,所述电芯模组和所述动力电池液冷装置设于所述电池壳体上,所述液冷板设于所述电芯模组的下方。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动力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壳体包括双层底板,所述双层底板上设有第一台阶部和第二台阶部,所述液冷板的前端连接在所述第一台阶部上,所述液冷板的后端连接在所述第二台阶部上,所述液冷板与所述第一台阶部之间的连接处以及所述液冷板与所述第二台阶部之间的连接处均涂覆有第一密封隔热胶。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动力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底板内具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有填充物。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动力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物为结构增强泡沫。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动力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电池***还包括支撑层,所述支撑层设于所述双层底板与所述液冷板之间。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动力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层为弹性支撑泡棉。
12.如权利要求7-11任一项所述的动力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壳体还包括左侧纵梁和右侧纵梁,所述左侧纵梁连接在所述双层底板的左侧上,所述右侧纵梁连接在所述双层底板的右侧上;
所述左侧纵梁上设有第一容纳空间,所述出水侧管道容置在所述第一容纳空间内,所述右侧纵梁上设有第二容纳空间,所述进水侧管道容置在所述第二容纳空间内;所述液冷板的左端连接在所述左侧纵梁上,所述液冷板的右端连接在所述右侧纵梁上,所述液冷板与所述左侧纵梁之间的连接处以及所述液冷板与所述右侧纵梁之间的连接处涂覆有第二密封隔热胶。
13.如权利要求7-11任一项所述的动力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壳体还包括前端横梁和尾部横梁,所述前端横梁连接在所述双层底板的前侧上,所述尾部横梁连接在所述双层底板的后侧上;
所述动力电池液冷装置还包括第三软管和第四软管,所述总进水口和所述总出水口设于所述前端横梁上,所述总进水口通过所述第三软管与所述进水侧管道的前端口连通,所述总出水口通过所述第四软管与所述出水侧管道的前端口连通,所述前端横梁上设有第三容纳空间,所述第三软管和所述第四软管容置在所述第三容纳空间内。
CN201922075379.3U 2019-11-27 2019-11-27 动力电池液冷装置及动力电池*** Active CN2113768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075379.3U CN211376879U (zh) 2019-11-27 2019-11-27 动力电池液冷装置及动力电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075379.3U CN211376879U (zh) 2019-11-27 2019-11-27 动力电池液冷装置及动力电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376879U true CN211376879U (zh) 2020-08-28

Family

ID=721565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075379.3U Active CN211376879U (zh) 2019-11-27 2019-11-27 动力电池液冷装置及动力电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37687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10300A (zh) * 2020-11-30 2021-03-16 湖南海博瑞德电智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去模组化液冷式电池***
CN113823871A (zh) * 2021-10-11 2021-12-21 宁波信泰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集成水冷***的铝型材电池箱下托盘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10300A (zh) * 2020-11-30 2021-03-16 湖南海博瑞德电智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去模组化液冷式电池***
CN113823871A (zh) * 2021-10-11 2021-12-21 宁波信泰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集成水冷***的铝型材电池箱下托盘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614833U (zh) 电池模组及动力电池***
WO2019034097A1 (zh) 具有换热功能的电池包壳体和电池包
CN208315712U (zh) 一种液冷装置及采用其的电池模组
CN211376879U (zh) 动力电池液冷装置及动力电池***
CN213483828U (zh) 一种液冷板、电池液冷***及具有该电池液冷***的车辆
CN111403651A (zh) 一种电池包箱体及具有该箱体的电池包
CN209860110U (zh) 换热板组件、动力电池包和车辆
CN211017317U (zh) 一种电池箱
CN212725481U (zh) 一种电池包箱体及具有该箱体的电池包
CN212695226U (zh) 动力电池包口琴管包复三维网状泡沫铝复合液冷板结构
CN218525664U (zh) 一种具有两层模组单元的电池包及包括其的电动装置
CN217182284U (zh) 一种电池箱体及电池包
CN216213870U (zh) 动力电池下箱体总成、动力电池包及车辆
TWM574763U (zh) 具有換熱功能的電池包殼體和電池包
CN209880757U (zh) 一种电动汽车用方形电池水冷模组
CN212848578U (zh) 一种电动汽车液冷电池包
CN210040354U (zh) 一种电池箱
CN113067052A (zh) 一种动力电池散热***及车辆
CN116053647A (zh) 电池箱体组件、电池包和电池***
CN217009315U (zh) 一种电池包和车辆
CN214848773U (zh) 液冷板、电池模组及电池包
CN216054889U (zh) 一种电池包的冷却装置、动力电池包及车辆
CN212161890U (zh) 轻量化液冷***与动力电池箱组合装置
CN213546489U (zh) 一种电池包用承载梁、电池包和车辆
CN115149155A (zh) 一种电池液冷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