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348861U - 一种vr立体海绵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vr立体海绵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348861U
CN211348861U CN201922464469.1U CN201922464469U CN211348861U CN 211348861 U CN211348861 U CN 211348861U CN 201922464469 U CN201922464469 U CN 201922464469U CN 211348861 U CN211348861 U CN 2113488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ickness
layer
visual
bamboo charcoal
sponge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46446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邹国平
颜芳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Tai Rui Leath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Tai Rui Leath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Tai Rui Leath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Tai Rui Leath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46446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3488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3488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3488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VR立体海绵结构,包括可视本体、连接本体和支撑本体,所述连接本体的一端连接可视本体,另一端连接所述支撑本体,所述可视本体中部设有向上凹陷的托起部,所述可视本体托起部的两端设有中空的可视孔,所述可视本体的外周向外延伸与所述连接本体相连接,所述连接本体的厚度相同,所述支撑本体贴合人体脸部,所述支撑本体的横切面为平面,且支撑本体的厚度与连接本体的厚度相同,所述可视本体、连接本体和支撑本体为一体结构。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价格低廉,舒适度高。

Description

一种VR立体海绵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VR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VR立体海绵结构。
背景技术
虚拟现实技术(VR)是仿真技术的一个重要方向,是仿真技术与计算机图形学、人机接口技术、多媒体技术、传感技术、网络技术、等多种技术的集合,是一门富有挑战性的交叉技术前沿学科和研究领域。
虚拟现实技术(VR)主要包括模拟环境、感知、自然技能和传感设备等方面。模拟环境是由计算机生成的、实时动态的三维立体逼真图像。感知是指理想的VR应该具有一切人所具有的感知。除计算机图形技术所生成的视觉感知外,还有听觉、触觉、力觉、运动等感知,甚至还包括嗅觉和味觉等,也称为多感知。
现有技术中VR是利用电脑模拟产生一个三维空间的虚拟世界,通过一个头戴式显示设备让使用者得到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模拟,再手持手控设备,让使用者感受到身历其境的体验,同时能够自由的与该空间内的事物进行互动,其实就是通过人类视觉集中力,把所有外界干扰隔离,使使用者只看到头戴式显示设备的虚拟画面。
现有技术VR存在如下的缺陷:其一、VR设备非常贵,就算是普通一点的都要3-5千左右,如果使用立式的大型VR设备,一套起码都要1万以上;其二、玩VR游戏需要很大的活动空间,在玩游戏的时候需要通过动作来反馈游戏,所以常常需要挥动双手划着转动身体,当VR眼镜戴在使用者的头上是看不到周围的环境,因此需要空出一块地方给使用者玩游戏用,而现有的VR设备都太过累赘;其三、眩晕问题,现有的3D游戏很大程度会让部分使用者感觉到头晕,而通常现有的VR设备更让原本“晕3D”的使用者更晕;其四、现有的VR佩戴不舒适,容易在使用者脸部形成勒痕且透气性差或贴合度低,易掉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根据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价格低廉,舒适度高的VR立体海绵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VR立体海绵结构,包括可视本体、连接本体和支撑本体,所述连接本体的一端连接可视本体,另一端连接所述支撑本体,所述可视本体中部设有向上凹陷的托起部,所述可视本体托起部的两端设有中空的可视孔,所述可视本体的外周向外延伸与所述连接本体相连接,所述连接本体的厚度相同,所述支撑本体贴合人体脸部,所述支撑本体的横切面为平面,且支撑本体的厚度与连接本体的厚度相同,所述可视本体、连接本体和支撑本体为一体结构。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阐述:
优选地,所述托起部呈倒“U”型,所述可视孔呈“D”形和等腰三角形相结合的组合型,所述两个组合型可视孔呈镜面对称,且所述两个组合型可视孔与托起部分别呈0.5弧度~3.0弧度。
优选地,所述可视本体的中部托起部的上端设有透气孔。
优选地,所述连接本体从上至下依次包括第一竹炭纤维层、第一PU聚氨酯海绵层、第二PU聚氨酯海绵层和第二竹炭纤维层;所述第一竹炭纤维层的厚度为1.3mm~2.8mm,所述第一PU聚氨酯海绵层的厚度为3.5mm~6.5mm,所述第二PU聚氨酯海绵层的厚度为1.5mm~6.0mm,所述第二竹炭纤维层的厚度为1.3mm~2.8mm。
优选地,所述支撑本体从上至下依次包括第一竹炭纤维层、发泡海绵层、定型海绵层、橡胶海绵层、记忆海绵层和第二竹炭纤维层,所述第一竹炭纤维层的厚度为1.3mm~2.8mm,所述发泡海绵层的厚度为2.5mm~3.8mm,所述定型海绵层的厚度为3.2mm~4.0mm,所述橡胶海绵层的厚度为1.5mm~1.8mm,所述记忆海绵层的厚度为1.0mm~2.0mm,所述第二竹炭纤维层的厚度为1.3mm~2.8mm。
优选地,所述连接本体的两侧末端均设有连接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其一、本实用新型VR立体海绵结构,包括一体结构的可视本体、连接本体和支撑本体,可视本体中部设有向上凹陷的托起部,所述可视本体托起部的两端设有中空的可视孔,托起部呈倒“U”型,所述可视孔呈“D”形和等腰三角形相结合的组合型,所述两个组合型可视孔呈镜面对称,通过结构的调整,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使用者的眩晕问题,两个组合型可视孔与托起部分别呈0.5弧度~3.0弧度,利用左右眼视觉差形成立体影像,其结构简单、舒适度高;
其二、可视本体的中部托起部的上端设有透气孔,方便散热,克服了现有技术中VR佩戴不舒适,透气性差的缺陷;
其三、连接本体从上至下依次包括第一竹炭纤维层、第一PU聚氨酯海绵层、第二PU聚氨酯海绵层和第二竹炭纤维层,支撑本体从上至下依次包括第一竹炭纤维层、发泡海绵层、定型海绵层、橡胶海绵层、记忆海绵层和第二竹炭纤维层,外层采用晾感,柔软的舒适第一竹炭纤维层和第二竹炭纤维层定型,内层采用不同硬度和厚度的海绵定型和叠加,在不使用硬件的材料下做出完全符合人脸的VR立体海绵,即到达了外观的美观又最大程度的满足了各种脸型的舒适度;
其四、支撑本体贴合人体脸部,所述支撑本体的横切面为平面,且支撑本体的厚度与连接本体的厚度相同,从上至下依次包括第一竹炭纤维层、发泡海绵层、定型海绵层、橡胶海绵层、记忆海绵层和第二竹炭纤维层,记忆泡绵具有优秀的记忆功能,变形后会迅速恢复原来形状,并且透气性好,发泡海绵层、定型海绵层和橡胶海绵层硬度适中、回弹性好、不会变形,竹炭纤维层直接接触使用者脸部具有极佳的舒适度,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简单,价格低廉,舒适度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角度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角度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角度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连接本体的分散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支撑本体的分散结构示意图。
图中:1.可视本体;2.连接本体;3.支撑本体;4.托起部;5.可视孔;6.透气孔;7.第一竹炭纤维层;8.第一PU聚氨酯海绵层;9.第二PU聚氨酯海绵层;10.第二竹炭纤维层;11.发泡海绵层;12.定型海绵层;13.橡胶海绵层;14.记忆海绵层;15.连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VR立体海绵结构,包括可视本体1、连接本体2和支撑本体3,所述连接本体2的一端连接可视本体1,另一端连接所述支撑本体3,所述可视本体1中部设有向上凹陷的托起部4,所述可视本体1托起部4的两端设有中空的可视孔5,所述可视本体1的外周向外延伸与所述连接本体2相连接,所述连接本体2的厚度相同,所述支撑本体3贴合人体脸部,所述支撑本体3的横切面为平面,且支撑本体3的厚度与连接本体2的厚度相同,所述可视本体1、连接本体2和支撑本体3为一体结构。
如图1~图3所示,所述托起部4呈倒“U”型,所述可视孔5呈“D”形和等腰三角形相结合的组合型,所述两个组合型可视孔5呈镜面对称,且所述两个组合型可视孔5与托起部4分别呈0.5弧度~3.0弧度。
如图1~图3所示,所述可视本体1的中部托起部4的上端设有透气孔6。
如图1~图3所示,所述连接本体2的两侧末端均设有连接部15,所述连接部15方便连接外部设备,克服了现有技术中VR设备太过累赘的缺陷。
如图4所示,所述连接本体2从上至下依次包括第一竹炭纤维层7、第一PU聚氨酯海绵层8、第二PU聚氨酯海绵层9和第二竹炭纤维层10;所述第一竹炭纤维层7的厚度为1.3mm~2.8mm,所述第一PU聚氨酯海绵层8的厚度为3.5mm~6.5mm,所述第二PU聚氨酯海绵层9的厚度为1.5mm~6.0mm,所述第二竹炭纤维层10的厚度为1.3mm~2.8mm。
如图5所示,所述支撑本体3从上至下依次包括第一竹炭纤维层7、发泡海绵层11、定型海绵层12、橡胶海绵层13、记忆海绵层14和第二竹炭纤维层10,所述第一竹炭纤维层7的厚度为1.3mm~2.8mm,所述发泡海绵层11的厚度为2.5mm~3.8mm,所述定型海绵层12的厚度为3.2mm~4.0mm,所述橡胶海绵层13的厚度为1.5mm~1.8mm,所述记忆海绵层14的厚度为1.0mm~2.0mm,所述第二竹炭纤维层10的厚度为1.3mm~2.8mm。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所述连接本体2从上至下依次包括第一竹炭纤维层7、第一PU聚氨酯海绵层8、第二PU聚氨酯海绵层9和第二竹炭纤维层10;所述第一竹炭纤维层7的厚度为1.5mm~2.5mm,所述第一PU聚氨酯海绵层8的厚度为4.0mm~5.5mm,所述第二PU聚氨酯海绵层9的厚度为2.8mm~5.5mm,所述第二竹炭纤维层10的厚度为1.7mm~2.2mm。
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所述支撑本体3从上至下依次包括第一竹炭纤维层7、发泡海绵层11、定型海绵层12、橡胶海绵层13、记忆海绵层14和第二竹炭纤维层10,所述第一竹炭纤维层7的厚度为1.8mm~2.3mm,所述发泡海绵层11的厚度为2.8mm~3.8mm,所述定型海绵层12的厚度为3.8mm~4.0mm,所述橡胶海绵层13的厚度为1.5mm~1.8mm,所述记忆海绵层14的厚度为1.5mm~1.8mm,所述第二竹炭纤维层10的厚度为1.8mm~2.5mm。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具体说明本新型的原理: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本体2从上至下依次包括第一竹炭纤维层7、第一PU聚氨酯海绵层8、第二PU聚氨酯海绵层9和第二竹炭纤维层10;所述第一竹炭纤维层7的厚度为1.3mm,所述第一PU聚氨酯海绵层8的厚度为3.5mm,所述第二PU聚氨酯海绵层9的厚度为1.5mm,所述第二竹炭纤维层10的厚度为1.3mm。
所述支撑本体3从上至下依次包括第一竹炭纤维层7、发泡海绵层11、定型海绵层12、橡胶海绵层13、记忆海绵层14和第二竹炭纤维层10,所述第一竹炭纤维层7的厚度为1.3mm,所述发泡海绵层11的厚度为2.5mm,所述定型海绵层12的厚度为3.2mm,所述橡胶海绵层13的厚度为1.5mm,所述记忆海绵层14的厚度为1.0mm,所述第二竹炭纤维层10的厚度为1.3mm。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本体2从上至下依次包括第一竹炭纤维层7、第一PU聚氨酯海绵层8、第二PU聚氨酯海绵层9和第二竹炭纤维层10;所述第一竹炭纤维层7的厚度为2.8mm,所述第一PU聚氨酯海绵层8的厚度为6.5mm,所述第二PU聚氨酯海绵层9的厚度为6.0mm,所述第二竹炭纤维层10的厚度为2.8mm。
所述支撑本体3从上至下依次包括第一竹炭纤维层7、发泡海绵层11、定型海绵层12、橡胶海绵层13、记忆海绵层14和第二竹炭纤维层10,所述第一竹炭纤维层7的厚度为2.8mm,所述发泡海绵层11的厚度为3.8mm,所述定型海绵层12的厚度为4.0mm,所述橡胶海绵层13的厚度为1.8mm,所述记忆海绵层14的厚度为2.0mm,所述第二竹炭纤维层10的厚度为2.8mm。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本体2从上至下依次包括第一竹炭纤维层7、第一PU聚氨酯海绵层8、第二PU聚氨酯海绵层9和第二竹炭纤维层10;所述第一竹炭纤维层7的厚度为1.5mmmm,所述第一PU聚氨酯海绵层8的厚度为4.0mm,所述第二PU聚氨酯海绵层9的厚度为2.8mm,所述第二竹炭纤维层10的厚度为1.7mm。
所述支撑本体3从上至下依次包括第一竹炭纤维层7、发泡海绵层11、定型海绵层12、橡胶海绵层13、记忆海绵层14和第二竹炭纤维层10,所述第一竹炭纤维层7的厚度为1.8mmmm,所述发泡海绵层11的厚度为2.8mm,所述定型海绵层12的厚度为3.8mm,所述橡胶海绵层13的厚度为1.5mm,所述记忆海绵层14的厚度为1.5mm,所述第二竹炭纤维层10的厚度为1.8mm。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本体2从上至下依次包括第一竹炭纤维层7、第一PU聚氨酯海绵层8、第二PU聚氨酯海绵层9和第二竹炭纤维层10;所述第一竹炭纤维层7的厚度为2.5mm,所述第一PU聚氨酯海绵层8的厚度为5.5mm,所述第二PU聚氨酯海绵层9的厚度为5.5mm,所述第二竹炭纤维层10的厚度为2.2mm。
所述支撑本体3从上至下依次包括第一竹炭纤维层7、发泡海绵层11、定型海绵层12、橡胶海绵层13、记忆海绵层14和第二竹炭纤维层10,所述第一竹炭纤维层7的厚度为2.3mm,所述发泡海绵层11的厚度为3.8mm,所述定型海绵层12的厚度为4.0mm,所述橡胶海绵层13的厚度为1.8mm,所述记忆海绵层14的厚度为1.8mm,所述第二竹炭纤维层10的厚度为2.5mm。
将以上实施例一~实施例四的VR立体海绵结构与现有技术中的VR立体海绵结构利用现有方法进行透气性和回弹性测试,实施例一~实施例四的透气性和回弹性均优于现有技术中的VR立体海绵结构,且实施例三~实施例四的透气性和回弹性均优于实施例一~实施例二的VR立体海绵结构。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方式,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对以上的实施方式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VR立体海绵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可视本体、连接本体和支撑本体,所述连接本体的一端连接可视本体,另一端连接所述支撑本体,所述可视本体中部设有向上凹陷的托起部,所述可视本体托起部的两端设有中空的可视孔,所述可视本体的外周向外延伸与所述连接本体相连接,所述连接本体的厚度相同,所述支撑本体贴合人体脸部,所述支撑本体的横切面为平面,且支撑本体的厚度与连接本体的厚度相同,所述可视本体、连接本体和支撑本体为一体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VR立体海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托起部呈倒“U”型,所述可视孔呈“D”形和等腰三角形相结合的组合型,所述两个组合型可视孔呈镜面对称,且所述两个组合型可视孔与托起部分别呈0.5弧度~3.0弧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VR立体海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视本体的中部托起部的上端设有透气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VR立体海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本体从上至下依次包括第一竹炭纤维层、第一PU聚氨酯海绵层、第二PU聚氨酯海绵层和第二竹炭纤维层;所述第一竹炭纤维层的厚度为1.3mm~2.8mm,所述第一PU聚氨酯海绵层的厚度为3.5mm~6.5mm,所述第二PU聚氨酯海绵层的厚度为1.5mm~6.0mm,所述第二竹炭纤维层的厚度为1.3mm~2.8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VR立体海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本体从上至下依次包括第一竹炭纤维层、发泡海绵层、定型海绵层、橡胶海绵层、记忆海绵层和第二竹炭纤维层,所述第一竹炭纤维层的厚度为1.3mm~2.8mm,所述发泡海绵层的厚度为2.5mm~3.8mm,所述定型海绵层的厚度为3.2mm~4.0mm,所述橡胶海绵层的厚度为1.5mm~1.8mm,所述记忆海绵层的厚度为1.0mm~2.0mm,所述第二竹炭纤维层的厚度为1.3mm~2.8mm。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VR立体海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本体的两侧末端均设有连接部。
CN201922464469.1U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vr立体海绵结构 Active CN2113488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64469.1U CN211348861U (zh)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vr立体海绵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64469.1U CN211348861U (zh)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vr立体海绵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348861U true CN211348861U (zh) 2020-08-25

Family

ID=721362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464469.1U Active CN211348861U (zh)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vr立体海绵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34886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24761A1 (zh) * 2021-08-25 2023-03-02 青岛小鸟看看科技有限公司 Vr贴脸面罩及其制作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24761A1 (zh) * 2021-08-25 2023-03-02 青岛小鸟看看科技有限公司 Vr贴脸面罩及其制作方法
US12042962B2 (en) 2021-08-25 2024-07-23 Qingdao Pico Technology Co., Ltd. VR face mask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53437B (zh) 用于飞行器乘员座椅的头垫
TWI678643B (zh) 外部刺激隔離式之使用者實境體驗產生系統
WO2006121957A3 (en) Three dimensional horizontal perspective workstation
US11526015B2 (en) Facial interfaces for head-mounted displays and rel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Peterson Virtual Reality, Augmented Reality, and Mixed Reality Definitions
CN105310853A (zh) 虚拟现实体感互动按摩椅
CN211348861U (zh) 一种vr立体海绵结构
CN114708408A (zh) 一种水中虚拟现实和元宇宙场景搭建的体验***
CN206729593U (zh) 一种虚拟现实全景观影体验设备
CN206057698U (zh) 一种一体式vr虚拟现实3d眼镜
CN207502828U (zh) 具有减负功能的眼部观看结构
CN114047630B (zh) 头戴设备面罩及头戴设备
CN206074914U (zh) 可移动式虚拟现实成像眼镜
CN207752238U (zh) 一种用于园林展示的交互式三维vr演示装置
CN205964972U (zh) 一种虚拟互动游戏装置
CN207148431U (zh) 适用于戴眼镜人群的vr眼镜
CN211402931U (zh) 一种vr设备面罩结构
CN108828775A (zh) 一种可散热vr眼镜架
CN208271411U (zh) 一种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仿真教育一体机
CN105920837A (zh) 一种虚拟互动游戏装置
CN112201097A (zh) 基于vr的仿生人体模型及其使用方法
CN211357703U (zh) 一种vr设备手柄环
CN111640340A (zh) 一种物理海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装置
CN206074913U (zh) 声控型虚拟现实眼镜
CN206248915U (zh) 一种虚拟现实娱乐设备的vr眼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