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345570U - 用于窗式空调器组件的连接组件和窗式空调器组件 - Google Patents

用于窗式空调器组件的连接组件和窗式空调器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345570U
CN211345570U CN201922294065.2U CN201922294065U CN211345570U CN 211345570 U CN211345570 U CN 211345570U CN 201922294065 U CN201922294065 U CN 201922294065U CN 211345570 U CN211345570 U CN 2113455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ndow
air conditioner
assembly
connection
type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29406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阿立
邢志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29406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3455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3455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345570U/zh
Priority to CA3162371A priority patent/CA3162371A1/en
Priority to US17/785,521 priority patent/US12013144B2/en
Priority to PCT/CN2020/134963 priority patent/WO2021121101A1/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 Filters, Heat-Exchange Apparatuses, And Housings Of Air-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窗式空调器组件的连接组件和窗式空调器组件,窗式空调器组件还包括窗式空调器和安装支架,安装支架适于安装在墙体的窗口处,窗式空调器适于设置在安装支架上,连接组件适于连接安装支架和窗式空调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窗式空调器组件的连接组件,有利于提升窗式空调器的安装稳固性。

Description

用于窗式空调器组件的连接组件和窗式空调器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窗式空调器组件的连接组件和窗式空调器组件。
背景技术
安装在墙体上的安装支架可以用于支撑窗式空调器等,以实现窗式空调器等的安装。相关技术中,安装支架的稳定性欠佳,易松动,导致窗式空调器的安装较为不稳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用于窗式空调器组件的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有利于提升窗式空调器的安装稳固性。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连接组件的窗式空调器组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用于窗式空调器组件的连接组件,所述窗式空调器组件还包括:窗式空调器和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适于安装在墙体的窗口处,所述窗式空调器适于设置在所述安装支架上,所述连接组件适于连接所述安装支架和所述窗式空调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窗式空调器组件的连接组件,通过设置连接组件适于连接安装支架和窗式空调器,进一步提升了窗式空调器的安装稳固性,实现窗式空调器的安全使用,避免了安装支架松动导致窗式空调器安装不稳固。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组件的下端具有用于支撑窗台的底支撑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组件构造成:所述底支撑部与所述窗式空调器的底面的相对高度可调节。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用于与所述窗式空调器相连的第一连接部,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用于与所述安装支架相连的第二连接部,所述连接组件构造成: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在从室内到室外方向上的相对距离可调节。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适于与所述窗式空调器相连;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适于与所述安装支架相连;以及第三连接件,所述第三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件上具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一条形孔,所述第一条形孔适于通过第一紧固件与所述窗式空调器相连,且所述第三连接件通过所述第一条形孔与所述第二连接件相连,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底面用于支撑窗台。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件上具有沿内外方向延伸的第二条形孔,所述第三连接件通过所述第二条形孔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外端用于连接所述安装支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件上具有沿内外方向延伸的第二条形孔,所述第三连接件通过所述第一条形孔和所述第二条形孔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外端用于连接所述安装支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第一板部和底支板部,所述第一板部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条形孔形成在所述第一板部上,所述底支板部与所述第一板部的下部相连,所述第一板部的底面和所述底支板部的底面均用于支撑窗台。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支板部包括第二板部,所述第二板部沿内外方向延伸且连接在所述第一板部的室内侧和/或室外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支板部还包括第三板部,所述第三板部由所述第二板部的远离所述第一板部的一端沿横向延伸。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板部上具有沿横向延伸的第三条形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第四板部和第五板部,所述第四板部沿内外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条形孔形成在所述第四板部上,所述第五板部与所述第四板部的外端相连且沿横向延伸,所述第五板部用于连接所述安装支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五板部上具有沿横向延伸的第四条形孔,所述第四条形孔适于通过第二紧固件与所述安装支架相连。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连接件为蝶形螺栓。
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组件适于设在室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窗式空调器组件,包括:窗式空调器;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安装在墙体的窗口处,所述窗式空调器设置在所述安装支架上;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第一方面的用于窗式空调器组件的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适于连接所述安装支架和所述窗式空调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窗式空调器组件,通过设置上述第一方面的用于窗式空调器组件的连接组件,有利于进一步提升窗式空调器的安装稳固性,保证窗式空调器的使用安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窗式空调器包括沿内外方向间隔开设置的室内机组和室外机组,所述室内机组和所述室外机组之间限定出适于容纳窗扇的容纳空间,所述窗式空调器包括密封组件和锁扣组件,所述密封组件适于密封在所述窗口的底壁与所述窗扇的下端之间,所述锁扣组件适于与所述窗扇锁扣配合,以限制所述窗扇离开所述容纳空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的窗式空调器组件,包括:窗式空调器;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安装在墙体的窗口处,所述窗式空调器设置在所述安装支架上;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适于设在室内且至少与所述窗式空调器相连,所述连接组件的下端具有用于支撑窗台的底支撑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窗式空调器组件,通过采用上述的连接组件,有利于进一步提升窗式空调器的安装稳固性,提升了窗式空调器的抗倾覆能力,保证窗式空调器的使用安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组件构造成:所述底支撑部与所述窗式空调器的底面的相对高度可调节。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组件还与所述安装支架相连,所述连接组件包括与所述窗式空调器相连的第一连接部、以及与所述安装支架相连的第二连接部,所述连接组件构造成: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在从室内到室外方向上的相对距离可调节。
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组件适于设在室内。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窗式空调器组件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圈示的A部的放大图;
图3是图1中所示的窗式空调器组件的另一个示意图;
图4是图3中圈示的B部的放大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窗式空调器组件的安装示意图;
图6是图5中圈示的C部的放大图;
图7是图5中所示的窗式空调器组件的另一个安装示意图;
图8是图7中圈示的D部的放大图;
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窗式空调器组件的安装示意图;
图10是图9中圈示的E部的放大图;
图1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安装支架的示意图;
图12是图11中圈示的E部的放大图;
图13是图11中所示的安装支架的另一个示意图;
图14是图13中所示的安装支架的又一个示意图;
图15是图13中所示的安装支架的局部示意图;
图16是图15中圈示的G部的放大图;
图17是图15中所示的支撑腿与支撑脚的***图;
图18是图17中圈示的H部的放大图;
图19是图17中所示的支撑腿与支撑脚的另一个***图;
图20是图19中圈示的I部的放大图;
图21是图13中所示的安装支架的再一个示意图;
图22是图21中圈示的J部的放大图;
图23是图21中所示的安装支架的另一个局部示意图;
图24是图23中圈示的K部的放大图;
图25是图23中圈示的M部的放大图;
图26是图23中所示的安装支架的又一个局部示意图;
图27是图26中所示的安装支架的示意图;
图28是图26中所示的安装支架的另一个示意图;
图29是图28中圈示的N部的放大图;
图30是图23中所示的安装支架的再一个示意图;
图31是图30中圈示的O部的放大图;
图32是图30中所示的支撑架与连接单元的装配示意图;
图33是图32中圈示的P部的放大图;
图34是图21中所示的安装支架的另一个示意图;
图35是图34中所示的安装支架的又一个示意图;
图36是图35中所示的主架的示意图;
图37是图35中所示的其中一个副架的示意图;
图38是图35中所示的另一个副架的示意图;
图39是图35中所示的副架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窗式空调器组件1000、墙体2000、外壁面R、窗口2001、窗框2002、窗扇2003、
室内侧2004、室外侧2005、窗台2006、
安装支架100、
支撑单元1、
支撑架11、
第一部分11a、第二部分11b、第一连接部11c、
室外侧端部11d、室内侧端部11e、第二连接孔11f、
第一限位结构110、
限位槽1101、敞口1101a、侧壁1101b、顶壁1101c、底壁1101d、
支撑板111、沉槽1110、翻边部112、安装板113、翻边1131、
支撑腿12、避让槽12a、
第二限位结构120、
上限位部1201、支撑面1201a、第一延伸部1201b、
下限位部1202、
连接板121、第二延伸部1211、
支撑侧板122、第一连接孔122a、
支撑脚13、
本体件131、
面板部1311、连接孔1311a、
侧板部1312、
外包件132、
端面部1321、凹槽1321a、
上翻边部1322、
下翻边部1323、
定位结构133、定位孔133a、定位凸起133b、
定位单元2、
主架21、滑槽21a、第一定位孔21b、
室内侧壁面210、主体段211、端部段212、安装平台213、安装凹槽213a、
副架22、第一副架22a、第二副架22b、
架杆221、第四连接孔221a、第五连接孔221b、第二定位孔221c、
室内侧壁面2211、室外侧壁面2212、连接壁面2213
档杆222、
挡板2221、连接板2222、第三连接孔2222a、
连接单元3、
连接杆31、顶板311、侧板312、加强板313、
第二连接部32、
安装结构321、安装板3211、
遮挡结构322、第一挡檐板3221、第二挡檐板3222、
连接件4、
窗式空调器200、容纳空间200a、底面200b、
室内机组201、室外机组202、密封组件203、锁扣组件204、
水平仪300、
连接组件400、第一紧固件401、第二紧固件402、
第一连接部5、
第二连接部6、
第一连接件7、
第一板部71、第一条形孔710、室内侧71a、室外侧71b、
底支板部72、第二板部721、第三板部722、第三条形孔7220、
第二连接件8、
第四板部81、第二条形孔810、
第五板部82、第四条形孔820、
连接板部83、
第三连接件9、蝶形螺栓90、
底支撑部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例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实用新型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此外,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例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可应用于性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下面,参照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窗式空调器组件1000的连接组件400。
如图1和图3所示,并参考图5和图9,窗式空调器组件1000还包括窗式空调器200和安装支架100,安装支架100适于安装在墙体2000的窗口2001处,窗式空调器200适于设置在安装支架100上,窗式空调器200可以通过安装支架100设于窗口2001处,则安装支架100可以安装于墙体2000以用于固定和支撑设在窗口2001处的窗式空调器200。
如图1、图5和图7所示,连接组件400适于连接安装支架100和窗式空调器200,则连接组件400用于连接安装支架100和窗式空调器200,有利于提升安装支架100和窗式空调器200之间的连接可靠性,进一步提升窗式空调器200的安装稳固性,实现窗式空调器200的安全使用。
而且,由于连接组件400分别与安装支架100和窗式空调器200相连,安装支架100可以通过连接组件400对窗式空调器200施加一定的作用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防止窗式空调器200位于室内的部分受到上倾覆力F1和/或下倾覆力F2而导致窗式空调器组件1000安装松动,提升了窗式空调器200的抗倾覆能力,进一步增强了窗式空调器200的安装牢固性。例如,当大人在室内往上掀窗式空调器200时,安装支架100可以通过连接组件400对窗式空调器200施加一定的作用力,以克服窗式空调器200受到的至少部分上倾覆力F1,从而使得窗式空调器200稳定设在窗口2001处,避免窗式空调器200易掉到室外而砸到行人;又例如,当小孩儿在室内向下压窗式空调器200时,安装支架100可以通过连接组件400对窗式空调器200施加一定的作用力,以克服窗式空调器200受到的至少部分下倾覆力F2,避免窗式空调器200易掉到室内而砸到小孩儿。
由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窗式空调器组件1000的连接组件400,通过设置连接组件400以适于连接安装支架100和窗式空调器200,进一步提升了窗式空调器200的安装稳固性,提升了窗式空调器200的抗倾覆能力,实现窗式空调器200的安全使用,避免了安装支架100松动导致窗式空调器200安装不稳固。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图4、图6-图8所示,连接组件400的下端具有用于支撑窗台2006的底支撑部10,从而当底支撑部10支撑在窗台2006上时,窗台2006可以通过底支撑部10对窗式空调器200施加一定的支撑作用力,实现窗式空调器200与窗台2006之间的支撑,有利于进一步提升窗式空调器200的抗倾覆能力,进一步增强了窗式空调器200的安全性和牢固性,同时便于减小安装支架100的承载,保证安装支架100稳定支撑窗式空调器200。
可选地,当连接组件400适于设在室内时,则底支撑部100适于支撑在位于室内的窗台2006上,有利于提升窗式空调器200的抗下倾覆能力,即窗式空调器200位于室内的部分可以承受较大的下倾覆力F2,当小孩儿在室内向下压窗式空调器200时,连接组件400可以稳定支撑窗式空调器200,避免窗式空调器200易掉到室内而砸到小孩儿;当然,连接组件400的设置位置不限于室内。
可以理解的是,连接组件400具有一个或多个底支撑部10。当底支撑部10为多个时,多个底支撑部10可以沿横向(例如,图1中的左右方向)间隔设置;但不限于此。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横向”应作广义理解,不仅限于水平方向,即“横向”理解为不仅包括水平方向(例如,图1和图5中的左右方向),还包括相对于水平方向呈一定角度的倾斜方向;同样,后文所述的“竖向”也应做广义理解,不仅限于竖直方向,即“竖向”理解为不仅包括竖直方向(例如,图1和图5中的上下方向),还包括相对于竖直方向呈一定角度的倾斜方向。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6所示,连接组件400构造成:底支撑部10与窗式空调器200的底面200b的相对高度可调节,则连接组件400构造成:在上下方向上,底支撑部10与窗式空调器200的底面200b之间的距离可调节,使得连接组件400可以适用于不同尺寸的窗框2002、不同尺寸的窗式空调器200,例如,窗框2002的尺寸发生改变,使得窗式空调器200的底面200b与窗台2006之间在上下方向上的距离发生改变时,连接组件400的底支撑部10仍可以支撑于窗台2006,使得窗台2006通过底支撑部10对窗式空调器200施加合适的支撑作用力,从而有效提升了连接组件400的适用性和通用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6所示,连接组件400包括用于与窗式空调器200相连的第一连接部5,连接组件400还包括用于与安装支架100相连的第二连接部6,连接组件400构造成第一连接部5和第二连接部6在从室内到室外的方向上的相对距离可调节,使得连接组件400可以适用于不同尺寸的窗框2002、不同尺寸的窗式空调器200,提升了连接组件400的适用性和通用性,使得连接组件400更好地满足差异化需求。
例如,在图1、图2和图6的示例中,第一连接部5与窗式空调器200相连,使得第一连接部5和窗式空调器200在内外方向(例如,图1中的前后方向)的上相对距离可始终保持不变,第二连接部6与安装支架100相连,使得第二连接部6和安装支架100在内外方向上的相对距离可始终保持不变。由于连接组件400构造成第一连接部5和第二连接部6在内外方向上的相对距离可调节,则连接组件400构造成窗式空调器200和安装支架100在内外方向上的相对距离可调节,使得连接组件400可以适用于不同尺寸的窗框2002、不同尺寸的窗式空调器200、不同尺寸的安装支架100,例如,窗式空调器200的尺寸发生改变,使得窗式空调器200与安装支架100在内外方向上的距离发生改变时,连接组件400仍可以实现窗式空调器200与安装支架100的相连,从而有效提升了连接组件400的适用性和通用性。
其中,窗式空调器200和安装支架100在内外方向上的相对距离,可以理解为窗式空调器200的室内端端面(例如,图5中的窗式空调器200的前端面)与安装支架100的朝向室内的端面(例如,图5中的安装支架100的前端面)在内外方向上的距离,或者,可以理解为窗式空调器200的重心和安装支架100的重心在内外方向上的距离。
可选地,如图6所示,第一连接部5和第二连接部6均适于设在室内,方便了操作人员在室内对连接组件400进行调节。当然,第一连接部5和第二连接部6的设置位置不限于室内。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连接部5和第二连接部6之间可以设置锁定件,锁定件可以用于锁定第一连接部5和第二连接部6在内外方向上的距离,使得第一连接部5和第二连接部6在内外方向上的距离保持不变;当第一连接部5和第二连接部6在内外方向上的距离需要调节时,可以解锁锁定件来调节第一连接部5和第二连接部6在内外方向上的距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图4和图6所示,连接组件400包括第一连接件7、第二连接件8和第三连接件9,第一连接件7适于与窗式空调器200相连,第二连接件8适于与安装支架100相连,第三连接件9连接第一连接件7和第二连接件8。由此,连接组件400结构简单,便于实现,同时便于实现连接组件400的灵活设计。
其中,第一连接件7与窗式空调器200之间的连接方式、第二连接件8与安装支架100之间的连接方式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具体设置。例如,第一连接件7与窗式空调器200之间可拆卸相连,第二连接件8与安装支架100之间可拆卸相连,但不限于此。
可选地,如图6所示,第一连接件7、第二连接件8和第三连接件9均适于设在室内,方便了操作人员在室内对连接组件400进行安装。当然,第一连接件7、第二连接件8和第三连接件9的设置位置不限于室内。
在图6的示例中,连接组件400的下端具有用于支撑窗台2006的底支撑部10,底支撑部10可以形成在第一连接件7的下端,保证第一连接件7有效支撑在窗台2006与窗式空调器200之间,保证窗式空调器200的安全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6所示,第一连接件7上具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一条形孔710,第一条形孔710适于通过第一紧固件401与窗式空调器200相连,则第一紧固件401可以通过第一条形孔710穿设于窗式空调器200以将第一连接件7与窗式空调器200相连;由于第一条形孔710沿上下方向延伸,则第一紧固件401与第一连接件7的连接位置沿第一条形孔710的延伸方向可调节。
其中,第一连接件7的底面用于支撑窗台2006,则第一连接件7的底部可以形成为底支撑部10,从而第一紧固件401和第一连接件7的底面在上下方向上距离可通过第一条形孔710调节,使得第一连接件7的底面与窗式空调器200的底面200b的相对高度可调节,也就是说,当窗式空调器200的底面200b与窗台2006之间在上下方向上的距离发生改变时,第一连接件7的底面仍可以支撑于窗台2006,且第一连接件7仍可以通过第一紧固件401与窗式空调器200相连,有效提升了连接组件400的适用性和通用性。
而且,第三连接件9通过第一条形孔710与第二连接件8相连,则第三连接件9可以通过第一条形孔710穿设于第二连接件8以将第一连接件7与第二连接件8相连;由于第一条形孔710沿上下方向延伸,第三连接件9与第一连接件7的连接位置沿第一条形孔710的延伸方向可调节,则第二连接件8与第一连接件7的连接位置沿第一条形孔710的延伸方向可调节,便于保证第一连接件7的合理受力,例如,第三连接件9可以较为靠近第一紧固件401设置,有利于减小第一紧固件401与第一连接件7之间的扭矩。同时,无需在第一连接件7上另外加工与第二连接件8相连的连接孔,有利于简化第一连接件7的加工工序。
可选地,第一条形孔710可以形成为长圆形孔、或矩形孔等。
可选地,在图6的示例中,第一条形孔710适于设在室内,以便于操作人员在室内调节第三连接件9与第一连接件7的连接位置,即调节第二连接件8与第一连接件7在上下方向上的连接位置。当然,第一条形孔710的设置位置不限于室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图4和图6所示,第二连接件8上具有沿内外方向延伸的第二条形孔810,第三连接件9通过第二条形孔810连接第一连接件7,则第三连接件9可以通过第二条形孔810穿设于第一连接件7以将第二连接件8与第一连接件7相连;由于第二条形孔810沿内外方向延伸,第三连接件9与第二连接件8的连接位置沿第二条形孔810的延伸方向可调节,则第一连接件7与第二连接件8的连接位置沿第二条形孔810的延伸方向可调节。
其中,第二连接件8的外端用于连接安装支架100,从而第三连接件9与第二连接件8的外端在内外方向上的相对距离可调节,则在连接组件400连接在窗式空调器200和安装支架100之间时,窗式空调器200和安装支架100在内外方向上的相对距离可调节,使得连接组件400可以适用于不同尺寸的窗框2002、不同尺寸的窗式空调器200、不同尺寸的安装支架100,例如,窗式空调器200的尺寸发生改变,使得窗式空调器200与安装支架100在内外方向上的距离发生改变时,连接组件400仍可以实现窗式空调器200与安装支架100的相连,从而有效提升了连接组件400的适用性和通用性。
可选地,第二条形孔810可以形成为长圆形孔、或矩形孔等。
可选地,在图6的示例中,第二条形孔810适于设在室内,以便于操作人员在室内调节第三连接件9与第二连接件8的连接位置,即调节第二连接件8与第一连接件7在内外方向上的连接位置。当然,第二条形孔810的设置位置不限于室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第一连接件7上具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一条形孔710,第二连接件8上具有沿内外方向延伸的第二条形孔810,第一紧固件401通过第一条形孔710穿设于窗式空调器200以将第一连接件7与窗式空调器200相连,且第一紧固件401与第一连接件7的连接位置可以沿第一条形孔710的延伸方向调节;第二连接件8的外端用于连接安装支架100,第三连接件9通过第一条形孔710和第二条形孔810连接第一连接件7和第二连接件8,则第三连接件9与第一连接件7的连接位置可以沿第一条形孔710的延伸方向调节,且第三连接件9与第二连接件8的连接位置可以沿第二条形孔810的延伸方向调节,从而第一连接件7和第二连接件8的连接位置可以沿第一条形孔710的延伸方向调节、也可以沿第二条形孔810的延伸方向调节。
由此,即使第一连接件7的底面与窗式空调器200的底面200b在上下方向上的相对高度发生变化,连接组件400可以通过调节第一紧固件401与第一连接件7的连接位置来适应;即使窗式空调器200与安装支架100在内外方向上的距离发生变化,连接组件400可以通过调节第三连接件9与第二连接件8的连接位置来适应;而第三连接件9与第一连接件7的连接位置便于更好地改善第一连接件7的受力。
可选地,在图6的示例中,第一条形孔710和第二条形孔810均适于设在室内,且第一条形孔710的延伸方向和第二条形孔810的延伸方向垂直,以便于操作人员在室内调节第二连接件8与第一连接件7在上下方向上和内外方向上的连接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第一连接件7包括第一板部71和底支板部72,第一板部71沿上下方向延伸,第一条形孔710形成在第一板部71上,以便于第一条形孔710的设置,其中第一条形孔710可以沿第一板部71的厚度方向贯穿第一板部71。底支板部72与第一板部71的下部相连,第一板部71的底面和底支板部72的底面均用于支撑窗台2006,有利于提升第一连接件7的支撑稳定性。
可以理解的是,在上述实施例中,由于第一紧固件401通过第一条形孔710穿设于窗式空调器200以将第一连接件7与窗式空调器200相连,则第一板部71可以作为前文中所述的第一连接部5的一个可选示例。当然,第一连接部5不限于此;例如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5还可以形成为一个单独的部件。换言之,第一连接部5以是连接组件400的一个单独的部件、也可以是连接组件400中的一个部件的一部分。
例如,在图6的示例中,第一板部71竖直布置,则第一板部71具有良好的抗弯刚度,底支板部72也竖直布置,则底支板部72也具有良好的抗弯刚度,便于第一板部71和底支板部72连接,同时便于保证第一板部71和底支板部72的竖向承载能力。
例如,如图6和图8所示,底支板部72还包括第二板部721,第二板部721沿内外方向延伸,第二板部721可以沿上下方向布置,第二板部721与第一板部71相连。其中,第二板部721连接在第一板部71的室内侧71a和/或室外侧71b,则包括以下情况:1、第二板部721连接在第一板部71的室内侧71a,此时第二板部721可以由第一板部71的朝向室内的部分侧表面沿远离室外的方向延伸形成;2、第二板部721连接在第一板部71的室外侧71b,此时第二板部721可以由第一板部71的朝向室外的部分侧表面沿远离室内的方向延伸形成,则当第一连接件7适于设在室内时,有利于避免第一连接件7占用过多的室内空间,节省窗式空调器组件100的室内占用空间;3、第二板部721连接在第一板部71的室内侧71a和室外侧71b,此时第二板部721可以为两个,其中一个第二板部721连接在第一板部71的室内侧71a,另一个第二板部721连接在第一板部71的室外侧71b。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板部71的室内侧71a”并非是指第一板部71的位于室内的一侧,而是指第一板部71的朝向室内的一侧,同样,“第一板部71的室外侧71b”并非是指第一板部71的位于室外的一侧,而是指第一板部71的朝向室外的一侧。
由此,第一板部71和第二板部721可以大致形成为L型或T型,有利于提升第一连接件7的抗侧刚度,保证窗式空调器200的抗倾覆能力。
在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如图6和图8所示,底支板部72还包括第三板部722,第三板部722由第二板部721的远离第一板部71的一端沿横向延伸,则第三板部722的底面也可以用于支撑窗台2006,进一步提升了第一连接件7的支撑稳定性。
例如,在图6和图8的示例中,第一板部71和第三板部722分别设在第二板部721的相对两端,第三板部722自第二板部721的远离第一板部71的一端横向延伸,此时第三板部722的在横向上的一端与第二板部721的远离第一板部71的一端相连,使得第二板部721和第三板部722大致形成为L型,有效提升了第一连接件7的抗侧刚度,保证了第一连接件7的支撑稳定性,有利于提升窗式空调器200的抗倾覆能力,使得窗式空调器200通过第一连接件7稳定支撑于窗台2006。
可选地,在图5和图6的示例中,第一连接件7可以设在窗式空调器200的横向端部,第三板部722可以自第二板部721的远离第一板部71的一端沿横向朝向窗式空调器200的横向中心延伸,使得第三板部722的至少部分可以位于窗式空调器200的正下方,有利于进一步提升第一连接件7的抗侧刚度,保证窗式空调器200的抗倾覆能力。
当然,第三板部722还可以自第二板部721的远离第一板部71的一端沿横向朝向远离窗式空调器200的横向中心延伸。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6所示,第三板部722上具有沿横向延伸的第三条形孔7220,第三条形孔7220处可以设有第三紧固件,第三紧固件可以通过第三条形孔7220穿设于窗框2002或窗台2006以将第三板部722和窗框2002或墙体2000相连,进一步提升了第一连接件7的支撑稳定性,同时第三紧固件与第三板部722的连接位置可以沿第三条形孔7220的延伸方向调节,从而使得连接组件400适用于窗式空调器200和安装支架100在横向上的相对位置需要调整的情况,便于连接组件400适用于不同尺寸的窗式空调器200、不同尺寸的安装支架100。
当然,第三条形孔7220处还可以未设置第三紧固件,则第三板部722可以仅置于窗台2006上以起到支撑作用,同样可以适用于窗式空调器200和安装支架100在横向上的相对位置需要调整的情况。例如,在图5和图6的示例中,第三板部722可以与窗口2002在内外方向上间隔设置,使得第一连接件7与窗框2002的在内外方向上的相对距离较远,有利于提升窗式空调器200的抗倾覆能力。
此外,第三板部722上还可以未设置第三条形孔7220,以简化第三板部722的加工工序。
可选地,第三条形孔7220可以形成为长圆形孔、或矩形孔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图6、图8和图10所示,第二连接件8包括第四板部81和第五板部82,第四板部81沿内外方向延伸,第二条形孔810形成在第四板部81上,以便于第二条形孔810的加工;第五板部82与第四板部81的外端相连,且第五板部82沿横向延伸,第五板部82用于连接安装支架100,则第四板部81和第五板部82可以大致形成为L型结构或T型结构,方便了第二连接件8与安装支架100的相连。
可以理解的是,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五板部82可以作为前文中所述的第二连接部6的一个可选示例。当然,第二连接部6不限于此;例如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二连接部6还可以形成为一个单独的部件。换言之,第二连接部6可以是连接组件400的一个单独的部件、也可以是连接组件400中的一个部件的一部分。
可选地,在图6和图10的示例中,第二连接件8为一体件,例如第二连接件8大致形成为L型结构,且第二连接件8整体由单板折弯成型,方便了第二连接件8的加工,有利于降低成本。
可选地,在图6和图10的示例中,第二连接件8还包括连接板部83,连接板部83连接在第四板部81和第五板部82之间,连接板部83竖直布置,且连接板部83的上端连接在第四板部81的外端的上侧或下侧,连接板部83下端的朝向室外的一侧连接在第五板部82的横向一端,有利于提升第二连接件8的竖向支撑稳定性。
当然,第二连接件8还可以不包括连接板部83,此时第五板部82可以直接连接在第四板部81的朝向室外的一端,使得第二连接件8大致形成为L型结构或T型结构。
可选地,在图6和图10的示例中,第二连接件8可以设在窗式空调器200的横向端部,第五板部82可以自第四板部81的远离外端沿横向朝向远离窗式空调器200的横向中心的方向延伸,便于使得第五板部82的至少部分不位于窗式空调器200的正下方,便于使得第五板部82的至少部分位于窗式空调器200的斜下方,相对于第五板部82位于窗式空调器200的正下方而言,第五板部82的至少部分位于窗式空调器200的斜下方便于使得第五板部82的至少部分暴露于操作空间,方便第五板部82连接至安装支架100。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和图10所示,第五板部82上具有沿横向延伸的第四条形孔820,第四条形孔820适于通过第二紧固件402与安装支架100相连,则第二紧固件402可以通过第四条形孔820穿设于安装支架100以将第五板部82与安装支架100相连;由于第四条形孔820沿横向延伸,则第二紧固件402与第五板部82的连接位置可以沿第四条形孔820的延伸方向调节,从而使得连接组件400可以适用于窗式空调器200和安装支架100在横向上的相对位置需要调整的情况,便于连接组件400适用于不同尺寸的窗式空调器200、不同尺寸的安装支架100。
可选地,第四条形孔820可以形成为长圆形孔、或矩形孔等。
可选地,在图6的示例中,第三连接件9为蝶形螺栓90,便于操作人员手拧操作,有利于提升手拧效率。可以理解的是,蝶形螺栓90有利于实现第一连接件7和第二连接件8之间的频繁拆卸,便于连接组件400的维护,此时窗式空调器200与安装支架100可以通过连接组件400可拆卸相连,方便了窗式空调器组件1000的拆装灵活,便于窗式空调器组件1000的维护。
当然,第三连接件9还可以为其他可以连接第一连接件7和第二连接件8的部件,而不限于蝶形螺栓90。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图7和图9所示,连接组件400适于设在室内,则当连接组件400为一个时,该连接组件400整体适于设在室内,当连接组件400为多个时,每个连接组件400均适于设在室内。当然,连接组件400的设置位置不限于室内。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连接组件400还可以构造为包括第二连接件8和第三连接件9、且不包括第一连接件7(例如,如图9和图10所示),此时第二连接件8适于与安装支架100和窗式空调器200分别相连,第三连接件9适于连接第二连接件8和窗式空调器200或适于连接第二连接件8和安装支架100。
可选地,在图9和图10的示例中,第二连接件8包括第四板部81和第五板部82,第五板部82与安装支架100相连,第四板部81与窗式空调器200相连,第四板部81上形成有第二条形孔810,第二条形孔810沿内外方向延伸,第三连接件9适于通过第二条形孔810连接第二连接件8和窗式空调器200,则第三连接件9与第二连接件8的连接位置可沿第二条形孔810的延伸方向调节,使得第三连接件9与第五板部82在内外方向上的相对距离可调节,使得连接组件400可以适用于不同尺寸的窗框2002、不同尺寸的窗式空调器200,提升了连接组件400的适用性和通用性。当然,连接组件400的结构不限于此。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窗式空调器组件1000。
如图1、图5和图7所示,窗式空调器组件1000包括窗式空调器200、安装支架100和连接组件400,安装支架100安装在墙体2000的窗口2001处,窗式空调器200设置在安装支架100上,连接组件400适于连接安装支架100和窗式空调器200。其中,连接组件400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用于窗式空调器组件1000的连接组件400。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窗式空调器组件1000,通过采用上述的连接组件400,有利于进一步提升窗式空调器200的安装稳固性,保证窗式空调器200的使用安全。
可选地,如图5、图7和图9的示例中,连接组件400适于设在室内,则当连接组件400为一个时,该连接组件400整体适于设在室内,当连接组件400为多个时,每个连接组件400均适于设在室内。当然,连接组件400的设置位置不限于室内。
可以理解的是,当连接组件400为多个时,多个连接组件400可以沿横向间隔设置。例如,在图1的示例中,连接组件400为两个,两个连接组件400分别设在窗式空调器200的横向两端。当然,连接组件400的设置位置不限于此;连接组件400还可以为三个或三个以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窗式空调器200包括沿内外方向间隔开设置的室内机组201和室外机组202,则室内机组201和室外机组202可以分隔设置,使得室内机组201的壳体与室外机组202的壳体分隔设置,简化了室内机组201的壳体与室外机组202的壳体的结构,方便室内机组201的壳体与室外机组202的壳体的加工。
如图3、图5和图9所示,窗口2001处设有窗扇2003,室内机组201和室外机组202之间限定出适于容纳窗扇2003的容纳空间200a,容纳空间200a的顶部以及容纳空间200a的横向两侧(例如,图9中的左右两侧)均敞开设置,窗扇2003的至少一部分可以伸入容纳空间200a内,此时室内机组201位于窗扇2003的室内侧2004,室外机组202位于窗扇2003的室外侧2005,窗扇2003可以将室内机组201与室外机组202隔开,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阻碍室外机组202的运行噪音传入室内侧2004,以提升用户的体验效果,而且窗式空调器200结构灵活、便于安装,无需特意在墙体2000上开设与窗式空调器200外形相匹配的窗口2001,利用墙体2000上用于安装窗户的窗口2001就可以实现窗式空调器200的安装,从而降低了窗式空调器200的安装要求。
可以理解的是,当窗扇2003可以沿上下方向推拉时,窗扇2003可以完全位于容纳空间200a的上方,以保证窗口2001具有足够的通风面积,同时由于窗式空调器200通过安装支架100安装于窗口2001处,窗扇2003的推拉设置不会影响窗式空调器200的固定安装,便于实现窗扇2003的正常使用。
如图3、图5、图7和图9所示,窗式空调器200包括密封组件203,密封组件203适于密封在窗口2001的底壁与窗扇2003的下端之间,以密封窗口2001于窗扇2003之间的间隙,便于保证窗式空调器200安装在窗口2001处的密封效果。例如,当冬天室外温度较低时,用户可以将密封组件203密封在窗口2001的底壁与窗扇2003的下端之间,避免室外冷空气流入室内而影响舒适性;同时可以进一步有效隔离室外机组202的运行噪音。
例如,在图5和图9的示例中,密封组件203可转动地设于容纳空间200a,且密封组件203可以在收纳位置(如图5所示)和密封位置(如图9所示)之间转动。其中,在密封组件203转动至收纳位置时,密封组件203收纳在容纳空间200a内,在密封组件203转动至密封位置时,密封组件203密封在窗口2001的底壁与窗扇2003的下端之间。
当然,密封组件203的设置方式不限于此,例如密封组件203还可以可拆卸地设在窗式空调器200。
如图9所示,窗式空调器200还包括锁扣组件204,锁扣组件204适于与窗扇2003锁扣配合,以限制窗扇2003离开容纳空间200a,实现了窗扇2003有效锁定,避免他人在室外打开窗扇2003,有效防止偷盗,保证用户的人身财产安全。例如,在图9的示例中,锁扣组件204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可切换,在第一状态下,锁扣组件204可以与窗扇2003锁扣配合,以使窗扇2003稳定伸入容纳空间200a,在第二状态下,锁扣组件204可以与窗扇2003脱离配合,此时窗扇2003可以离开容纳空间200a;其中,锁扣组件204可以包括锁扣件,锁扣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可运动,以实现锁扣组件204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的切换。
可以理解的是,锁扣组件204的具体结构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具体设置,只需保证窗式空调器200安装完成后,锁扣组件204可以与窗扇2003锁扣配合,以限制窗扇2003离开容纳空间200a即可。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窗式空调器组件1000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实施例的窗式空调器组件1000。
如图1、图5和图6所示,窗式空调器组件1000包括窗式空调器200、安装支架100和连接组件400,安装支架100安装在墙体2000的窗口2001处,窗式空调器200设置在安装支架100上,连接组件400适于至少与窗式空调器200相连,连接组件400的下端具有用于支撑窗台2006的底支撑部10。其中,连接组件400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用于窗式空调器组件1000的连接组件400。
其中,连接组件400适于至少与窗式空调器200相连,可以包括以下情况:1、连接组件400适于仅与窗式空调器200相连;2、连接组件400不仅适于与窗式空调器200相连,而且连接组件400还适于与除窗式空调器200外的其他部件例如安装支架100等相连。
如图5和图6所示,当底支撑部10支撑在窗台2006上时,窗台2006可以通过底支撑部10对窗式空调器200施加一定的支撑作用力,实现窗式空调器200与窗台2006之间的支撑,有利于进一步提升窗式空调器200的抗倾覆能力,进一步增强了窗式空调器200的安全性和牢固性。
例如,当连接组件400适于设在室内时,底支撑部10适于支撑在室内的窗台2006上,有效提升了窗式空调器200的抗下倾覆能力,如果小孩儿在室内向下压窗式空调器200时,连接组件400可以稳定支撑窗式空调器200,避免窗式空调器200易掉到室内而砸到小孩儿。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窗式空调器组件1000,通过采用上述的连接组件400,有利于进一步提升窗式空调器200的安装稳固性,提升了窗式空调器100的抗倾覆能力,保证窗式空调器200的使用安全。
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组件400仅与窗式空调器200相连,连接组件400可以构造为包括前文中所述的第一连接件7和第三连接件9、而不包括前文中所述的第二连接件8(图未示出该实施例),第一连接件7通过第三连接件9适于与窗式空调器200相连,底支撑部10可以形成在第一连接件7的下端。
例如,当连接组件400包括第一连接件7和第三连接件9、且不包括第二连接件8时,第一连接件7上可以形成有第一条形孔710,第一条形孔710可以沿上下方向延伸,且第一条形孔710位于底支撑部10的上方,第三连接件9适于通过第一条形孔710连接第一连接件7和窗式空调器200,则第三连接件9与第一连接件7的连接位置可沿第一条形孔710的延伸方向调节,使得第三连接件9与底支撑部10在上下方向上的相对高度可调节,从而连接组件400可以适用于不同尺寸的窗框2002、不同尺寸的窗式空调器200,提升了连接组件400的适用性和通用性。
可以理解的是,连接组件400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当连接组件400为多个时,多个连接组件400可以沿横向间隔设置。例如,在图1的示例中,连接组件400为两个,两个连接组件400分别设在窗式空调器200的横向两端。当然,连接组件400的设置位置不限于此;连接组件400还可以为三个或三个以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6所示,连接组件400构造成:底支撑部10与窗式空调器200的底面200b的相对高度可调节,则连接组件400构造成:在上下方向上,底支撑部10与窗式空调器200的底面200b之间的距离可调节,使得连接组件400可以适用于不同尺寸的窗框2002、不同尺寸的窗式空调器200,例如,窗框2002的尺寸发生改变,使得窗式空调器200的底面200b与窗台2006之间在上下方向上的距离发生改变时,连接组件400的底支撑部10仍可以支撑于窗台2006,使得窗台2006通过底支撑部10对窗式空调器200施加合适的支撑作用力,从而有效提升了连接组件400的适用性和通用性。
可以理解的是,当底支撑部10与窗式空调器200的底面200b的相对高度可调节时,连接组件400可以包括前文中所述的第一连接件7和第三连接件9、而不包括前文中所述的第二连接件8(图未示出),第一连接件7通过第三连接件9适于与窗式空调器200相连,底支撑部10可以形成在第一连接件7的下端,第一连接件7上形成有第一条形孔710,第三连接件9穿设于第一条形孔710并与窗式空调器200相连,则实现了第一连接件7与窗式空调器200的相连,同时第三连接件9与第一连接件7的连接位置可沿第一条形孔710的延伸方向可调节,使得底支撑部10与窗式空调器200的底面200b的相对高度可调节;或者,连接组件400还可以包括前文中所述的第一连接件7、第二连接件8和第三连接件9,底支撑部10可以形成在第一连接件7的下端,第三连接件9连接第一连接件7和第二连接件8,同样可以通过上述方式实现底支撑部10与窗式空调器200底面200b相对高度的调节。
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组件400还与安装支架100相连,进一步保证窗式空调器200与安装支架100连接牢靠。连接组件400包括与窗式空调器200相连的第一连接部5、以及与安装支架100相连的第二连接部6,连接组件400构造成:第一连接部5和第二连接部6在从室内到室外方向上的相对距离可调节,使得连接组件400可以适用于不同尺寸的窗框2002、不同尺寸的窗式空调器200,提升了连接组件400的适用性和通用性,使得连接组件400更好地满足差异化需求。
例如,在图2和图6的示例中,第一连接部5与窗式空调器200相连,使得第一连接部5和窗式空调器200在内外方向的上相对距离可始终保持不变,第二连接部6与安装支架100相连,使得第二连接部6和安装支架100在内外方向上的相对距离可始终保持不变。由于连接组件400构造成第一连接部5和第二连接部6在内外方向上的相对距离可调节,则连接组件400构造成窗式空调器200和安装支架100在内外方向上的相对距离可调节,使得连接组件400可以适用于不同尺寸的窗框2002、不同尺寸的窗式空调器200、不同尺寸的安装支架100,例如,窗式空调器200的尺寸发生改变,使得窗式空调器200与安装支架100在内外方向上的距离发生改变时,连接组件400仍可以实现窗式空调器200与安装支架100的相连,从而有效提升了连接组件400的适用性和通用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图7和图9所示,连接组件400适于设在室内,则当连接组件400为一个时,该连接组件400整体适于设在室内,当连接组件400为多个时,每个连接组件400均适于设在室内。当然,连接组件400的设置位置不限于室内。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窗式空调器组件1000的安装支架100。
在一些实施例中,安装支架100包括至少一个支撑单元1,即安装支架100包括一个或多个支撑单元1;当安装支架100包括多个支撑单元1时,有利于提高安装支架100的结构强度和结构稳定性,保证安装支架100对窗式空调器200具有足够的支撑力度。
如图11和图14所示,支撑单元1包括支撑架11和支撑腿12,支撑架11沿内外方向(例如,图11和图14中的前后方向)延伸,且支撑架11的至少部分适于设在室外,则支撑架11的一部分适于设在室外,或者支撑架11全部适于设在室外,换言之,支撑架11至少包括第一部分11a,第一部分11a适于设在室外;支撑腿12适于设在室外,支撑腿12的上端与支撑架11的位于室外的部分相连,支撑腿12的下端适于直接或间接与墙体2000的外壁面R抵接,则支撑腿12可以对支撑架11起到支撑作用,有利于提升安装支架100的稳定性,同时便于使得支撑腿12与支撑架11之间可以互成角度设置,则支撑单元1与墙体2000可以共同构造出稳定支撑图形例如三角形,保证支撑单元1结构稳定。
如图7、图12、图14和图16所示,墙体2000的厚度两侧分别为室内侧2004和室外侧2005,支撑架11的位于室外的部分例如支撑架11的第一部分11a具有第一限位结构110,支撑腿12的上端具有第二限位结构120,第二限位结构120与第一限位结构110限位配合,以限制支撑腿12与支撑架11之间在朝向室内侧2004的最大夹角,避免支撑腿12相对支撑架11朝向远离墙体2000方向的转动角度超过最大夹角,例如最大夹角为αmax,则第二限位结构120与第一限位结构110限位配合使得支撑腿12与支撑架11之间在朝向室内侧2004的夹角α不超过αmax
由此,在支撑腿12和支撑架11的组装过程中,支撑腿12在其自身重力作用下,通过第一限位结构110和第二限位结构120的限位配合,使得支撑腿12与支撑架11之间在朝向室内侧2004的夹角为上述最大夹角,即α=αmax,此时支撑腿12无法绕支撑腿12与支撑架11的连接处朝向远离室内侧2004的方向相对支撑架11转动,即支撑腿12无法相对支撑架11转动以使α增大至超过αmax,从而支撑腿12可以保持在与支撑架11之间在朝向室内侧2004的夹角为最大夹角的状态,则支撑腿12可以无需另外设置限位装置,或者无需长时间手持支撑腿12,方便了支撑腿12与支撑架11的后续相连,便于操作,有利于提升安装支架100的安装效率,同时有利于提升上述稳定支撑图形的稳定性,保证安装支架100支撑稳定,而且便于保证支撑腿12与支撑架11的连接精度。可选地,支撑腿12与支撑架11后续可通过螺纹连接件(螺钉等)相连,但不限于此。
其中,“支撑腿12与支撑架11之间在朝向室内侧2004的夹角α”,可以理解为支撑腿12的中心线与支撑架11的中心线在朝向室内侧2004的夹角。同样,后文中的“支撑腿12与支撑架11之间在背向室内侧2004的夹角α’”,可以理解为支撑腿12的中心线与支撑架11的中心线在背向室内侧2004的夹角。
例如,在图7和图14的示例中,支撑腿12适于相对竖直方向倾斜布置,则支撑腿12在其自身重力作用下,具有朝向竖直布置状态转动的趋势。支撑腿12与支撑架11之间在朝向室内侧2004的最大夹角αmax可以为锐角,则便于支撑腿12与墙体2000外壁面R更好地抵接,支撑腿12在其自身重力作用下,通过第一限位结构110和第二限位结构120的限位配合,便于使得支撑腿12保持在倾斜布置的状态,从而方便了支撑腿12与支撑架11的后续相连。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1、图12和图16所示,支撑架11上具有沿横向间隔开设置的两个限位槽1101,每个限位槽1101均沿内外方向(例如,图11中的前后方向)延伸,且限位槽1101的至少部分适于设在室外,则限位槽1101的一部分适于设在室外、另一部分适于设在室内,或者限位槽1101全部适于设在室外(如图1所示,并结合图7和图16)。限位槽1101的横向一侧敞开为敞口1101a,限位槽1101的横向另一侧具有侧壁1101b,限位槽1101作为第一限位结构110,则支撑架11具有两个第一限位结构110,便于保证支撑架11在横向上受力较为均衡。
其中,敞口1101a可以分别位于两个限位槽1101的彼此相对的一侧,或者敞口1101a可以分别位于两个限位槽1101的横向同侧。例如,在图12和图16的示例中,两个限位槽1101的彼此相对的一侧均敞开为敞口1101a。
如图12、图16-图20所示,第二限位结构120由敞口1101a装配于限位槽1101内,第二限位结构120包括上限位部1201和下限位部1202,上限位部1201止抵限位槽1101的顶壁1101c,下限位部1202止抵限位槽1101的底壁1101d,从而通过上限位部1201和下限位部1202的配合,进一步便于在支撑腿12与支撑架11相连之前实现支撑腿12与支撑架11的限位,使得在支撑腿12配合于支撑架11时,即上限位部1201止抵限位槽1101的顶壁1101c、且下限位部1202止抵限位槽1101的底壁1101d,支撑腿12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不会相对支撑架11朝向远离室内侧2004的方向自发转动,便于将支撑腿12和支撑架11固定相连。
例如,在图7、图14和图16的示例中,支撑腿12可以相对于竖直方向倾斜布置,支撑腿12与支撑架11之间在朝向室内侧2004的最大夹角αmax可以为锐角,支撑腿12相对于支撑架11具有朝向远离室内侧2004转动的趋势,即支撑腿12与支撑架11之间在朝向室内侧2004的夹角α具有增大的趋势;当上限位部1201止抵限位槽1101的顶壁1101c、且下限位部1202止抵限位槽1101的底壁1101d时,支撑腿12与支撑架11之间在朝向室内侧2004的夹角α可以为αmax,则上限位部1201和下限位部1202可以限制支撑腿12的上述运动趋势,避免α超过αmax,便于使得支撑腿12不受其他外力作用时保持在当前倾斜状态。
可选地,在图16的示例中,支撑腿12上的第二限位结构120也为两个,两个第二限位结构120与两个第一限位结构110对应限位配合。
在本领域技术人员阅读了上文的技术方案后,显然可以合理设置上限位部1201和下限位部1202的相对位置,例如可以合理设置上限位部1201和下限位部1202在内外方向上的相对位置,以使上限位部1201止抵限位槽1101的顶壁1101c、且下限位部1202止抵限位槽1101的底壁1101d时,可以限制支撑腿12与支撑架11之间在朝向室内侧2004的最大夹角,使得支撑腿12与支撑架11之间在朝向室内侧2004的夹角α在支撑腿12的自身重力作用下为αmax时,支撑腿12无法朝向远离室内侧2004的方向转动,以实现单向限位。
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合理设置上限位部1201和下限位部1202的相对位置,使得上限位部1201和下限位部1202配合不仅可以限制支撑腿12与支撑架11之间在朝向室内侧2004的最大夹角,还可以限制支撑腿12与支撑架11之间在背向室内侧2004的最大夹角,使得支撑腿12与支撑架11之间在背向室内侧2004的夹角α’在支撑腿12的自身重力作用下为α’max时,支撑腿12无法朝向靠近室内侧2004的方向转动,从而实现双向限位。
可选地,在图11和图12的示例中,两个限位槽1101的彼此相对的一侧均敞开为敞口1101a,限位槽1101全部适于设在室外,限位槽1101在内外方向上的至少一端敞开设置,此时两个限位槽1101可以大致形成为导向轨,便于第二限位结构120由限位槽1101的上述敞开端装配于限位槽1101内,并沿限位槽1101的延伸方向移动至合适位置,方便了支撑架11与支撑腿12的组装。
可以理解的是,支撑架11上的限位槽1101还可以为一个。支撑腿12上的第二限位结构120也可以为一个。
可选地,在图18和图20的示例中,上限位部1201和下限位部1202可以沿上下方向间隔设置,以便于节省用材量。当然,上限位部1201和下限位部1202还可以在上下方向上非间隔设置。
可选地,在图16的示例中,上限位部1201与限位槽1101的顶壁1101c之间可以为面接触,下限位部1202与限位槽1101的底壁1101d之间可以为面接触,便于保证第一限位结构110和第二限位结构120的限位可靠性。当然,上限位部1201与限位槽1101的顶壁1101c之间还可以为线接触,例如上限位部1201与限位槽1101的顶壁1101c之间可以形成多段接触线;下限位部1202与限位槽1101的底壁1101d之间还可以为线接触,例如下限位部1202与限位槽1101的底壁1101d之间可以形成多段接触线;但不限于此。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6所示,支撑腿12包括沿横向间隔开设置的两个支撑侧板122,下限位部1202设于支撑侧板122的上端,以便于下限位部1202装配于限位槽1101内。其中,下限位部1202位于支撑侧板122的靠近室内的一侧,则下限位部1202止抵限位槽1101的底壁1101d时,下限位部1202可以限制支撑腿12朝向远离室内侧2004的方向转动,保证了第二限位结构120与第一限位结构110限位配合可以限制支撑腿12与支撑架11之间在朝向室内侧2002的最大夹角。
可选地,在图16的示例中,每个支撑侧板122上均具有第二限位结构120,则支撑腿12具有两个第二限位结构120,两个第二限位结构120与支撑架11上的两个第一限位结构110对应限位配合。
具体地,在图16、图18和图20的示例中,下限位部1202沿着横向朝向靠近限位槽1101的侧壁1101b的方向延伸,便于下限位部1202与限位槽1102的底壁1101d止抵,以起到限位作用。
例如,在图16的示例中,两个限位槽1101的彼此相对的一侧均敞开为敞口1101a,两个支撑侧板122位于两个限位槽1101的底壁1101d之间,下限位部1202可以沿横向延伸至超出支撑侧板122的厚度表面、且与限位槽1101的底壁1101d止抵。
例如,下限位部1202可以自支撑侧板122的靠近室内一侧的边沿沿横向延伸,此时支撑侧板122的靠近室内一侧的边沿与下限位部1202的远离限位槽1101侧壁1101b的一侧边沿连接,便于支撑侧板122与下限位部1202形成为一体件,例如支撑侧板122与下限位部1202构成的整体可以由单板折弯成型,方便了支撑腿12的加工。
当然,支撑侧板122的靠近室内一侧的边沿还可以连接在下限位部1202的横向两端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6、图18和图20所示,上限位部1201包括支撑面1201a和第一延伸部1201b,支撑面1201a为支撑侧板122的顶面,第一延伸部1201b由支撑侧板122的上端朝向靠近室内的一侧延伸,则第一延伸部1201b形成在支撑侧板122的靠近室内的一侧。由此,便于保证上限位部1201与限位槽1101的顶壁1101c在内外方向上具有较大的止抵长度,保证上限位部1201与顶壁1101c的限位可靠性。
可选地,支撑面1201a可以形成为平面,支撑面1201a与限位槽1101的顶壁1101c之间可以为面接触,便于保证支撑面1201a与顶壁1101c之间具有较大的止抵面积,有利于提升上限位部1201的限位可靠性。
可选地,第一延伸部1201b的上表面可以形成为平面,第一延伸部1201b与限位槽1101的顶壁1101c之间可以为面接触,便于保证第一延伸部1201b与顶壁1101c之间具有较大的止抵面积,提升了第一延伸部1201b的限位可靠性。
可选地,在图18和图20的示例中,第一延伸部1201b间隔设在下限位部1202的上方,有利于节省用材量,降低成本。
此外,可以理解的是,上限位部1201还可以仅包括支撑面1201a、而不包括第一延伸部1201b,此时支撑侧板122的上端可以无需设置第一延伸部1201b,支撑面1201a与下限位部1202配合,同样可以限制支撑腿12与支撑架11之间在朝向室内侧2004的最大夹角。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2、图16和图20所示,支撑侧板122的上端具有第一连接孔122a,限位槽1101的侧壁1101b上具有沿内外方向间隔开设置的多个第二连接孔11f,例如支撑架11的每个限位槽1101的侧壁1101b上均具有多个第二连接孔11f。其中,第一连接孔122a适于与任一第二连接孔11f通过连接件4固定相连,可以实现支撑腿12与支撑架11在内外方向上的位置限位,至少使得支撑腿12在内外方向上相对于支撑架11无法移动,从而保证安装支架100结构稳定,以实现稳定支撑。其中,第一连接孔122a与第二连接孔11f适于通过连接件4可拆卸相连,则第一连接孔122a可以与不同的第二连接孔11f通过连接件4固定相连,从而调节支撑腿12和支撑架11在内外方向上的相对位置,使得支撑单元1适用于不同厚度的墙体2000,提升安装支架100的适用性,同时当窗式空调器200需要再内外方向上适当调节安装位置时,可以调节支撑腿12和支撑架11在内外方向上的相对位置,使得支撑单元1可以更稳定地承载窗式空调器200。
可选地,第一连接孔122a为一个,以便于简化支撑侧板122的加工工序。当然,第一连接孔122a还可以为多个,多个第一连接孔122a可以沿内外方向间隔开设置。
可选地,连接件4为螺钉,但不限于此。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2和图16所示,支撑架11包括支撑板111和安装板113,支撑板111沿内外方向延伸,且支撑板111适于支撑在窗式空调器200的底部,安装板113为两个,且两个安装板113分别连接在支撑板111的横向两侧下方,每个安装板113的下端具有朝向另一个安装板113翻折的翻边1131,限位槽1101限定在翻边1131、安装板113和支撑板111之间,支撑板111构成限位槽1101的顶壁1101c,安装板113构成限位槽1101的侧壁1101b,翻边1131构成限位槽1101的底壁1101d,此时支撑架11的至少部分的横截面可以大致形成为匚形。其中,“匚形”可以理解为具有三边的方形。
由此,支撑架11结构简单,具有良好的结构强度和抗弯刚度,同时支撑架11便于形成为一体件,例如支撑架11可以形成为折弯件,且支撑架11整体由单板折弯成型,此时安装板113和翻边1131均可以采用折弯工艺加工,方便了支撑架11的加工。
在图7、图11和图12的示例中,安装板113适于设在室外,则限位槽1101适于设在室外。当然,安装板113还可以一部分适于设在室外、另一部分适于设在室内,使得限位槽1101的一部分适于设在室外、另一部分适于设在室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图11和图14所示,支撑单元1还包括支撑脚13,支撑脚13与支撑腿12的下端相连,支撑脚13适于设在室外以与墙体2000的外壁面R抵接,使得支撑腿12的下端间接与墙体2000的外壁面R抵接,便于保证支撑脚13与墙体2000之间具有足够的支撑面积,实现支撑腿12的稳定支撑,同时有利于简化支撑腿12的结构,便于实现支撑腿12形成为一体件。其中,支撑腿12的下端具有第二延伸部1211,第二延伸部1211适于止抵在支撑脚13的远离墙体2000的外壁面R的一侧,则支撑脚13除了可以通过与支撑腿12的连接处实现对支撑腿12的支撑,还可以通过第二延伸部1211实现对支撑腿12的进一步限位、支撑,有利于进一步提升支撑腿12的支撑稳定性。
例如,在图21和图22的示例中,支撑腿12包括连接板121和沿横向间隔开设置的两个支撑侧板122,连接板121连接在两个支撑侧板122之间,连接板121的下端具有第二延伸部1211,第二延伸部1211适于止抵在支撑脚13的远离墙体2000的外壁面R的一侧,则支撑脚13除了可以通过与支撑腿12的连接处实现对支撑腿12的支撑,还可以通过第二延伸部1211实现对支撑腿12的进一步限位、支撑,有利于进一步提升支撑腿12的支撑稳定性。
可以理解的是,支撑腿12的两个支撑侧板122之间还可以通过多个连接筋相连,多个连接筋可以沿支撑侧板122的延伸方向间隔开设置。
可选地,在图11和图16的示例中,支撑架11形成为一体件,以节省支撑架11的组装工序,提升安装支架100的安装效率;例如,支撑架11形成为折弯件,且支撑架11整体由单板折弯成型。当然,支撑架11还可以形成为分体件,此时支撑架11可以包括多个支撑件,多个支撑件采用装配的手段相连。
可选地,在图17-图20的示例中,支撑腿12形成为一体件,以节省支撑腿12的组装工序;例如,支撑腿12形成为折弯件,且支撑腿12整体由单板折弯成型。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和图11所示,支撑单元1包括支撑架11、支撑腿12和支撑脚13,支撑架11沿内外方向(例如,图11中的前后方向)延伸,支撑架11的至少部分适于设在室外,则支撑架11的一部分适于设在室外,或者支撑架11全部适于设在室外;支撑腿12适于设在室外,且支撑腿12的上端与支撑架11的位于室外的部分相连,支撑脚13适于设在室外,且支撑脚13与支撑腿12的下端相连,支撑脚13适于与墙体2000的外壁面R抵接,便于使得支撑脚13与墙体2000之间具有足够的支撑面积,例如支撑脚12与墙体2000之间为平面接触,而支撑腿12与支撑架11之间互成角度设置,使得支撑单元1与墙体2000可以共同构造出稳定支撑图形例如三角形,保证支撑单元1结构稳定。
如图7和图24所示,支撑脚13包括本体件131和外包件132,本体件131安装于支撑腿12,外包件132外包于本体件131,支撑脚13适于通过外包件132与墙体2000的外壁面R抵接,则安装支架100安装于窗口2001处时,外包件132与墙体2000的外壁面R抵接,而本体件131并未与墙体2000的外壁面R直接抵接。由此,可以灵活设置本体件131与外包件132,比如选取合适的用材、设置合理的结构等,以保证支撑脚13使用可靠,同时便于实现支撑脚13与墙体2000紧密接触,以保证支撑脚13与墙体2000抵接可靠,保证支撑脚13稳定止抵于墙体2000,避免支撑脚13相对墙体2000易滑动。
可以理解的是,外包件132可以包裹于本体件131的外侧,则外包件132可以包裹本体件131的全部外表面,或者外包件132可以包裹本体件131的部分外表面(如图22所示),只需保证支撑脚13与墙体2000的外壁面R抵接时,外包件132与墙体2000的外壁面R抵接、且本体件131并未与墙体2000的外壁面R直接抵接即可。
其中,如图29所示,本体件131与外包件132通过定位结构133定位配合,保证本体件131与外包件132配合可靠,在支撑脚13抵接于墙体2000时,可以有效减小外包件132相对于本体件131的位移,避免外包件132易相对本体件131滑动,进一步便于避免支撑脚13相对墙体2000易滑动,提升支撑脚13的支撑稳定性,同时有效避免了外包件132因受力滑动导致易老化,有利于延长支撑脚13的使用寿命,方便安装支架100的维护。定位结构133包括定位孔133a和配合于定位孔133a的定位凸起133b,简化了定位结构133,便于定位结构133的加工,同时便于实现定位结构133良好的承载能力,保证支撑脚13支撑可靠。
可以理解的是,定位孔133a可以形成在本体件131上,定位凸起133b设在外包件132上;或者,定位孔133a形成在外包件132上,定位凸起133b设在本体件131上。
可选地,定位孔133a的边沿形成为封闭图形,例如圆形、或椭圆形、或多边形等,有利于保证定位孔133a和定位凸起133b配合可靠。例如,在图29的示例中,定位孔133a形成为方形孔,定位孔133a的边沿包括首尾依次连接的四个子边沿,定位凸起133b的横截面形状与定位孔133a的形状相适配,有效保证了定位结构133的定位效果,使得外包件132在上下方向和左右方向上相对于本体件131均不易滑动。
当然,定位孔133a的边沿还可以形成为非封闭图形(即封闭图形上形成有缺口),例如具有缺口的圆形等。
可以理解的是,定位孔133a可以形成为通孔(如图22和图29所示),也可以形成为盲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9所示,定位孔133a形成在本体件131上,定位凸起133b一体成型在外包件132上,使得定位凸起133b与外包件132形成为一体件,便于保证定位凸起133b与外包件132的连接强度,有利于提升定位结构133的承载能力,保证本体件131与外包件132的定位配合可靠。
可以理解的是,定位凸起133b还可以与外包件132采用装配手段相连。
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定位孔133a还可以形成在外包件132上,定位凸起133b一体成型在本体件131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5、图17、22和图29所示,本体件131上形有一个或者多个连接孔1311a,连接件4适于穿过连接孔1311a和外包件132固定于墙体2000的外壁面R,实现了支撑脚13与墙体2000的固定,避免支撑脚13因受较大外力作用易导致支撑脚13相对墙体2000滑动,提升了支撑单元1的结构稳定性,从而进一步提升了支撑单元1的支撑稳定性;同时,有利于减小外包件132与墙体2000之间的作用力,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保护外包件132的作用,例如当外包件132为橡胶件时,由于橡胶件与墙体2000固定,在橡胶件抵接于墙体2000时,橡胶件不会因受较大作用力而相对墙体2000滑动,避免橡胶件易变形老化,延长了橡胶件的使用寿命。
可以理解的是,连接孔1311a的朝向墙体2000的一侧被外包件132外包,则外包件132上可以无需加工用于穿设连接件4的穿孔,简化工艺且便于保证外包件132使用可靠,在支撑脚13与墙体2000抵接时,在连接件4的作用下,外包件132不易因本体件131的挤压而使本体件132外露于墙体2000,保证外包件132的外包效果,便于实现本体件131在使用时始终不与墙体2000的外壁面R抵接;但不限于此。
此外,连接孔1311a的背向墙体2000的一侧可以被外包件132外包、也可以未被外包件132外包。例如,在图17和图22的示例中,连接孔1311a的背向墙体2000的一侧未被外包件132外包,便于使得连接孔1311a的位置暴露于操作人员的视野中,提升安装效率。
其中,当本体件131上形成有多个连接孔1311a时,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安装支架100的支撑稳定性,此时多个连接孔1311a的排布方式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具体设置。
例如,在图15、图17、22和图29的示例中,连接孔1311a为两个,两个连接孔1311a可以沿横向间隔开排布,每个连接孔1311a的背向墙体2000的一侧均未被外包件132外包,每个连接孔1311a适于穿设连接件4,连接件4依次穿过本体件131和外包件132以使本体件131固定于墙体2000,实现支撑脚13与墙体2000的固定,从而进一步保证了支撑脚13与墙体2000固定可靠,同时连接件4数量较少,便于保证安装支架100的安装效率。当然,两个连接孔1311a还可以沿竖向间隔开排布。
此外,连接孔1311a还可以为三个或三个以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5、图22和图29所示,每个连接孔1311a均位于定位结构133的远离支撑腿12的一侧,则每个连接孔1311a可以均位于定位结构133的远离定位结构133与支撑腿12连接处的一侧,避免支撑腿12遮挡连接孔1311a或干涉连接件4的安装,有利于连接孔1311a的位置暴露于操作人员的视野和操作空间中,便于连接件4的安装,同时有利于操作人员合理安装安装支架100。
例如,在图15、图17、图22和图29的示例中,定位结构133与支撑腿12的连接处位于定位结构133的上方,连接孔1311a位于定位结构133的下方,方便了连接件4的安装,提升了安装支架100的安装效率。
当然,每个连接孔1311a还可以均位于定位结构133的靠近支撑腿12的一侧,此时位于便于安装支架100的安装,可以合理设置支撑腿12,以使连接孔1311a暴露于操作人员的视野和操作空间中。此外,当连接孔1311a为多个时,多个连接孔1311a还可以分别位于定位结构133的相对两侧,使得至少一个连接孔1311a位于定位结构133的远离支撑腿12的一侧,且至少一个连接孔1311a位于定位结构133的靠近支撑腿12的一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5、图17和图19所示,并结合图22和图29,本体件131包括面板部1311和侧板部1312,侧板部1312为两个,且两个侧板部1312位于面板部1311的横向两侧,侧板部1312与支撑腿12相连。当安装支架100设于窗口2001处时,侧板部1312可以朝向远离墙体2000的方向延伸,从而通过侧板部1312与支撑腿12相连,方便了支撑脚13与支撑腿12的连接,同时由于侧板部1312为两个,则两个侧板部1312均对支撑腿12起到支撑作用,实现支撑脚13对支撑腿12的有效、稳定支撑。
例如,在图22和图24的示例中,支撑腿12包括连接板121和支撑侧板122,支撑侧板122为两个,且两个支撑侧板122位于连接板121的横向两侧,两个支撑侧板122的下端与两个侧板部1312对应相连。两个支撑侧板122可以位于两个侧板部1312的横向外侧,使得两个侧板部1312位于两个支腿支撑侧板122之间。
可选地,在图15、图17和图19的示例中,并结合图22和图29,支撑腿12的下端形成有两个避让槽12a,两个避让槽12a沿横向间隔布置,每个避让槽12a由连接板121和一个支撑侧板122限定出,侧板部1312对应配合至避让槽12a内以与对应支撑侧板122相连。其中,连接板121的下端具有第二延伸部1211,避让槽12a由第二延伸部1211和支撑侧板122限定出,第二延伸部1211向下延伸以适于止抵在支撑脚13的远离墙体2000的外壁面R的一侧,有利于进一步提升支撑腿12支撑稳定性。
如图15、图22-图24和图29所示,外包件132包括端面部1321、上翻边部1322和下翻边部1323,上翻边部1322和下翻边部1323分别位于端面部1321的纵向(例如,图15中的上下方向)两端,端面部1321覆盖在面板部1311的厚度一侧(例如,图23中的前侧),在支撑脚13与墙体2000抵接时,端面部1321位于面板部1311与墙体2000之间。上翻边部1322与端面部1321的纵向上端相连,且上翻边部1322翻扣至面板部1311的厚度另一侧(例如,图23中的后侧),下翻边部1323与端面部1321的纵向下端相连,且下翻边部1323翻扣至面板部1311的厚度另一侧,则外包件132的横截面形状可以大致形成为C型,上翻边部1322和下翻边部1323将端面部1321与面板部1311紧密扣合,保证外包件132稳定外包于本体件131,同时便于保证定位凸起133b可靠配合于定位孔133a,而且上翻边部1322和下翻边部1323具有一定的承载能力,有利于减小定位结构133的受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5和图29所示,定位孔133a形成在面板部1311上,且定位孔133a的横向宽度大于面板部1311的横向宽度的一半以上,由于定位凸起133b与定位孔133a定位配合,则定位凸起133b的横向宽度大于面板部1311的横向宽度的一半以上,由于定位结构133主要承担竖向作用力,从而进一步保证了定位结构133的承载能力。定位凸起133b设在端面部1321上,则定位凸起133b设在端面部1321的朝向面板部1311的一侧表面上,且定位凸起133b位于端面部1321的上端和下端之间的中心位置,则端面部1321可以划分为第一面部和第二面部,定位凸起133b对应第一面部设置,第二面部围绕第一面部一整圈设置,第一面部和第二面部均适于抵接于墙体2000的外壁面R,使得第一面部的边缘受力合理、均衡,从而保证定位凸起133b受力较为均衡;定位孔133a也可以位于面板部1311的上端和下端之间的中心位置,有利于保证定位孔133a结构稳定,避免定位孔133a因受力易变形。
可以理解的是,定位凸起133b位于端面部1321的上端和下端之间的中心位置,包括但不限于,定位凸起133b的中心与端面部1321的中心重合;当然,定位凸起133b的中心还可以偏离于端面部1321的中心设置。换言之,定位凸起133b与端面部1321的上端之间的距离和定位凸起133b与端面部1321的下端之间的距离相等或不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5、图22-图24和图29所示,外包件132的远离本体件131的一侧具有沿上下方向间隔开设置的多条凹槽1321a,则外包件132的与墙体2000抵接的一侧具有多条凹槽1321a,多条凹槽1321a沿纵向(例如,图23中的上下方向)间隔设置,每个凹槽1321a可以沿横向(例如,图23中的左右方向)延伸,且每个凹槽1321a由外包件132的部分表面凹入形成,从而在外包件132抵接于墙体2000时,如果将外包件132设置为弹性良好的部件,例如橡胶件,则可以进一步提升外包件132的变形能力,使得外包件132与墙体2000抵接更加紧密,进而外包件132不易相对墙体2000滑动,有利于延长外包件132的使用寿命。
可选地,在图29的示例中,本体件131为钣金件,便于保证本体件131的结构强度,同时有利于实现本体件131的轻量化设计。外包件132为橡胶件,在外包件132与墙体2000抵接时,由于外包件132具有良好的弹性,使得外包件132与墙体2000接触更为紧密,有利于增大支撑脚13与墙体2000之间的作用力,使得支撑脚13不易相对墙体2000滑动,保证支撑脚13位置稳定,以实现稳定支撑。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3所示,安装支架100包括沿横向间隔开设置的多个支撑单元1,每个支撑单元1均包括支撑架11,每个支撑单元1的支撑架11的至少部分适于设在室外,每个支撑单元1均用于固定和支撑窗式空调器200,提高了安装支架100的结构强度和结构稳定性,保证窗式空调器200安装可靠。可以理解的是,多个支撑单元1的结构可以相同或不同。此时,安装支架100还包括连接单元3,连接单元3适于设在室外,且连接单元3与多个支撑单元1分别相连,即每个支撑单元1均与连接单元3相连,例如连接单元3与多个支撑单元1的支撑架11的位于室外的部分例如第一部分11a分别相连,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安装支架100的支撑稳定性。
可选地,连接单元3形成为一体件,以节省连接单元3的组装工序,提升安装支架100的安装效率;例如,连接单元3形成为折弯件,且连接单元3由单板折弯成型。当然,连接单元3还可以形成为分体件,此时连接单元3的部件之间可以采用装配的手段相连。
在图23、图26和图31的示例中,支撑架11的室外侧端部11d上具有沿竖向延伸的第一连接部11c,则安装支架100具有多个第一连接部11c;连接单元3包括沿横向延伸的连接杆31和设于连接杆31上的多个第二连接部32,多个第二连接部32沿横向间隔开设置,以与多个第一连接部11c对应相连,则每个支撑单元1通过第一连接部11c与对应第二连接部32相连以实现与连接单元3相连,使得多个支撑单元1连接为一体,有利于提升安装支架100的支撑可靠性;而且,由于第一连接部11c位于支撑架11的室外侧端部11d,使得第一连接部11c在内外方向上距离窗口2001较远,保证了窗式空调器200具有足够的安装空间,且安装支架100可以用于不同大小的窗式空调器200。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5所示,第二连接部32包括安装结构321和遮挡结构322,安装结构321适于通过连接件4与第一连接部11c固定相连,遮挡结构322与安装结构321相连,且遮挡结构322适用于至少遮挡连接件4的上侧和/或横向两侧,以避免连接件4的至少部分外露,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保护连接件4的作用,例如,可以避免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易与连接件4发生刮蹭,导致操作人员受伤、或连接件4松动等,便于操作、提升组装效率,有利于保证安装支架100结构稳定,且在一定程度上,遮挡结构322可以起到遮挡雨水的作用,避免连接件4受到雨水直接冲刷而易腐蚀、损坏等。可以理解的是,当连接件4为螺钉时,可以避免螺钉头外露。
其中,遮挡结构322适用于至少遮挡安装结构321与第一连接部11c之间的连接件4的上侧和/或横向两侧,可以包括以下情况:1、遮挡结构322适用于至少遮挡连接件4的上侧;2、遮挡结构322适用于至少遮挡连接件4的横向两侧;3、遮挡结构322适用于至少遮挡连接件4的上侧和横向两侧。
可选地,安装结构321适于通过连接件4与第一连接部11c可拆卸相连,便于实现安装支架100的拆装灵活性。当然,安装结构321还可以通过连接件4与第一连接部11c不可拆卸相连。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5和图31所示,遮挡结构322包括第一挡檐板3221和第二挡檐板3222,第一挡檐板3221位于第一连接部11c的上方,则第一挡檐板3221可以遮挡第一连接部11c的上侧,第一挡檐板3221可以适用于遮挡连接件4的上侧,第二挡檐板3222为两个,且两个第二挡檐板3222分别位于第一连接部11c的横向两侧,则两个第二挡檐板3222可以遮挡第一连接部11c的横向两侧,两个第二挡檐板3222可以适用于遮挡连接件4的横向两侧。由此,通过设置第一挡檐板3221和第二挡檐板3222,便于实现对连接件4上侧和横向两侧的遮挡,起到了保护连接件4的作用,且第一挡檐板3221和第二挡檐板3222结构简单,便于实现。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3和图25所示,安装结构321包括沿竖向延伸的安装板3211,安装板3211位于第一连接部11c的靠近室内的一侧,则在连接安装结构321与第一连接部11c时,便于支撑架11对连接单元3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有利于快速将连接单元3的安装至支撑架11。其中,安装板3211适于通过连接件4与第一连接部11c固定相连,则安装板3211与第一连接部11c布置合理,以便于连接件4快速穿设,实现连接单元3与支撑架11的连接。
例如,在图25、图27和图31的示例中,第一连接部11c形成为板状结构,安装板3211也形成为板状结构,且第一连接部11c与安装板3211可以平行设置,便于连接件4连接第一连接部11c和安装板3211。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5、图31和图33所示,遮挡结构322包括第一挡檐板3221和第二挡檐板3222,第一挡檐板3221与安装板3211的上边沿相连,第一挡檐板3221可以沿内外方向延伸,且第一挡檐板3221位于第一连接部11c的上方,则第一挡檐板3221可以遮挡第一连接部11c的上侧,第一挡檐板3221可以适用于遮挡连接件4的上侧;第二挡檐板3222为两个,且两个第二挡檐板3222分别与安装板3211的横向两侧边沿相连,每个第二挡檐板3222可以沿内外方向延伸,两个第二挡檐板3222分别位于第一连接部11c的横向两侧,则两个第二挡檐板3222可以遮挡第一连接部11c的横向两侧,两个第二挡檐板3222可以适用于遮挡连接件4的横向两侧。由此,通过在安装板3211的边沿设置第一挡檐板3221和第二挡檐板3222,便于实现对连接件4上侧和横向两侧的遮挡,起到了保护连接件4的作用,且遮挡结构322结构简单,便于实现。
例如,在图25、图31和图33的示例中,第一挡檐板3221自安装板3211的上边沿向外延伸,则第一挡檐板3221靠近室内的一侧边沿与安装板3211的上边沿在内外方向上平齐设置;第二挡檐板3222自安装板3211的侧边沿向外延伸,则第二挡檐板3222靠近室内的一侧边沿与安装板3211的侧边沿在内外方向上平齐设置,使得第二连接部32大致形成为罩体状,保证遮挡结构322的遮挡效果,同时便于实现第二连接部32整体由单板采用折弯工艺成型,方便了遮挡结构322的加工。
当然,第一挡檐板3221靠近室内的一侧边沿与安装板3211的上边沿在内外方向上还可以非平齐设置,则安装板3211的上边沿连接在第一挡檐板3221在内外方向上的两端之间。第二挡檐板3222靠近室内的一侧边沿与安装板3211的侧边沿在内外方向上还可以平齐设置,则安装板3211的侧边沿连接在第二挡檐板3222在内外方向上的两端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5和图31所示,第一连接部11c由支撑架11的室外侧端部11d向上延伸,第一连接部11c便于由支撑架11的室外侧端部11d折弯成型;第二连接部32位于支撑架11的上方,连接杆31位于第二连接部32的靠近室内的一侧。由此,操作人员可以将连接单元3由内向外、自上向下配合至支撑架11,操作方便,同时便于实现支撑架11对连接单元3的支撑,从而在组装过程中无需另外设置限位装置,或者无需长时间手持连接单元3,进一步提升了组装效率。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连接部11c由支撑架11的室外侧端部11d向上延伸时,第一连接部11c同样可以由支撑架11的室外侧端部11d折弯成型,第二连接部32位于支撑架11的上方,连接杆31还可以位于第二连接部32的远离室内的一侧。
当然,第一连接部11c还可以由支撑架11的室外侧端部11d向下延伸,或者,支撑架11的室外侧端部11d连接在第一连接部11c的上端和下端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5、图27和图31所示,连接杆31包括顶板311、连接在顶板311下方的两个侧板312和至少两个加强板313,则顶板311和加强板313可以均连接在顶板311的下方,顶板311支撑在多个支撑架11上,两个侧板312分别位于多个支撑单元1的横向两侧,加强板313位于相邻两个支撑架11之间,在一定程度上,加强板313有利于实现连接单元3和支撑架11在横向上的限位。由此,连接杆31结构简单,便于保证连接单元3的结构强度,保证多个支撑单元1的连接可靠性,且多个支撑架11可以配合于顶板311和两个侧板312形成安装槽,相邻两个支撑架11可以通过加强板313隔开,有利于提升连接杆31与多个支撑架11的装配效率。
例如,在图25、图27和图31的示例中,顶板311可以沿横向延伸,顶板311支撑在多个支撑架11的上表面,两个侧板312可以分别位于顶板311的横向两端,且每个侧板312可以自顶板311的横向端部向下延伸,两个侧板312可以分别配合于多个支撑架11的外侧两个支撑架11的远离彼此的横向侧表面,使得顶板311和两个侧板312可以大致形成为U形结构,且U形结构的开口朝下设置。加强板313可以连接在顶板311的下方,加强板313为两个,两个加强板313沿内外方向间隔设置,每个加强板313自顶板311在内外方向上的端部向下延伸,使得顶板311和两个加强板313大致形成为横截面为匚形的结构,有效提升了连接杆31的抗弯刚度,保证多个支撑架11连接可靠。其中,两个加强板313的横向长度可以相等或不等。
可以理解的是,两个侧板312可以分别止抵于多个支撑架11的外侧两个支撑架11的远离彼此的横向侧表面,便于实现连接单元3相对于多个支撑架11在横向上的限位,操作方便。
当然,当支撑单元1为三个或三个以上时,相邻两个支撑架11之间可以均设有至少一个加强板313,使得相邻两个支撑架11可以通过加强板313隔开,便于实现多个支撑单元1在横向上的限位或预限位。
在图23和图25的示例中,连接杆31为一体件,以便于保证连接杆31的强度,简化组装过程;例如连接杆31整体由单板折弯成型。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3和图25所示,连接杆31与多个第二连接部32为一体件,节省了连接杆31与多个第二连接部32之间的连接工序,有利于提升连接单元3的加工效率,同时便于保证连接杆31与第二连接部32之间连接可靠。例如,在图1和图2的示例中,连接杆31和多个第二连接部32可以由单板采用折弯工艺成型,即对单板进行弯折以形成连接杆31和多个第二连接部32,则连接单元3加工工序简单,成本较低。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图11和图34所示,支撑单元1适于沿内外方向穿设于窗口2001,支撑单元1的位于室外的至少部分适于抵接墙体2000的外壁面R;安装支架100还包括定位单元2,定位单元2适于设在室内,且定位单元2与支撑单元1的位于室内的部分相连,则支撑单元1可以包括适于设在室外的室外部分和适于设在室内的室内部分,定位单元2与支撑单元1的室内部分相连,支撑单元1的室外部分的至少部分适于抵接墙体200的外壁面R。
其中,定位单元2适于与窗口2001和/或窗框2002定位配合,则包括以下情况:1、定位单元2适于与窗口2001定位配合,例如定位单元2可以适于与窗台2006定位配合(如图9所示);2、定位单元2适于与窗框2002定位配合(如图5所示);3、定位单元2适于与窗口2001和窗框2002均定位配合。由此,便于实现定位单元2可靠安装于窗口2001处,从而便于将支撑单元1稳定安装于窗口2001处。
例如,在图5的示例中,定位单元2适于与窗框2002定位配合,定位单元2可以适于与窗框2002固定相连,此时定位单元2可以与窗口2001的壁面间隔设置。当然,在另一些示例中,定位单元2适于与窗框2002定位配合,且定位单元2适于置于窗口2001的壁面上。
例如,在图9的示例中,定位单元2适于与窗口2001定位配合,定位单元2可以适于固设于窗口2001的壁面上,此时定位单元2可以与窗框2002间隔设置。当然,在另一些示例中,定位单元2适于与窗口2001定位配合,且定位单元2适于止抵窗框2002。
当定位单元2适于与窗口2001定位配合时,定位单元2适于与墙体2000定位配合,便于将定位单元2稳定安装于墙体2000,定位单元2可以适于与窗口2001的底壁定位配合,例如定位单元2与窗台定位配合,或者定位单元2与窗口2001的侧壁定位配合,但不限于此;当定位单元2适于与窗框2002定位配合时,定位单元2可以适于与窗框2002的下边沿定位配合,或者定位单元2适于与窗框2002的侧边沿定位配合,但不限于此。
例如,在图11的示例中,支撑单元1包括支撑架11,支撑架11适于穿设于窗口2001,以使支撑架11的一部分适于设在室内,则支撑架11可以包括第一部分11a和第二部分11b,第一部分11a适于设在室外,第二部分11b适于设在室内,定位单元2与支撑架11的位于室内的部分例如支撑架11的第二部分11b相连,便于将支撑单元1稳定安装于窗口2001处。
当然,当支撑架11设于窗口2001时,支撑架11还可以全部设于室外;此时,安装支架100包括定位单元2时,定位单元2的至少部分适于设在室内,定位单元2与支撑架11直接或间接相连。例如,当定位单元2与支撑架11间接相连时,定位单元2与支撑架11之间可以设有连接段,连接段分别于定位单元2和支撑架11连接,以实现定位单元2于支撑架11相连;当定位单元2与支撑架11直接相连时,定位单元2的一部分可以延伸至室外,以与支撑架11连接;但不限于此。
可选地,在图11的示例中,在内外方向上,支撑架11的第二部分11b的长度可以小于支撑架11的第一部分11a的长度,以便于安装支架100的设置与窗式空调器200的重心相匹配,保证窗式空调器200的安装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6和图23所示,定位单元2包括沿横向延伸的主架21,支撑架11支撑在主架21的上方,且支撑架11包括支撑板111和由支撑板111的横向两侧向下延伸的翻边部112,支撑板111的室内侧端部11e上具有向下凹入的沉槽1110,沉槽1110由支撑板111的上表面向下凹入形成,沉槽1110的底壁支撑在主架21的上表面上,且沉槽1110的底壁适于与主架21通过连接件4固定相连。由此,有利于保证支撑架11与主架21的接触面积,增强支撑架11与主架21的接触强度,同时,由于翻边部112的设置,使得支撑架11具有良好的变形能力,从而在连接件11固定沉槽1110的底壁与主架21时,支撑架11可以发生一定变形,使得支撑架11、主架21和连接件4连接更加紧密,便于保证支撑架11与主架21连接更加可靠;而且沉槽1110可以容纳连接件4,避免连接件4外露,可以避免用户易与连接件4发生刮蹭,导致用户受伤、或连接件4松动等,有利于保证安装支架100结构稳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定位单元2包括主架21和多个副架22,主架21和副架22均沿横向延伸,每个副架22均可与主架21沿横向抽拉配合,以使定位单元2的横向长度可调节,则主架21可以适于与窗口2001和/或窗框2002定位配合。例如,当副架22配合于主架21时,副架22可相对于主架21沿横向移动,以改变副架22与主架21在横向上的配合长度,从而改变定位单元2的横向长度,使得定位单元可以适用于不同尺寸的窗式空调器200、不同尺寸的窗框2002提升了安装支架100的适用性和通用性,同时便于使得与定位单元2定位配合的窗口2001和/或窗框2002受力合理,从而提升窗式空调器200的安装可靠性。
其中,多个副架22可替换地与主架21配合,则主架21可以与多个副架22替换配合,多个副架22可以替换使用,使得主架21具有良好的通用性,同时便于实现定位单元2不同的横向长度调节范围,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定位单元2的适用性,而且便于根据实际需求替换相应的副架22,使得定位单元2更好地满足实际差异化需求。此外,如果其中一个副架22无法正常使用时,还可以采用其余副架2中的其中一个代替,便于多个副架22中的至少两个可以相互形成备份,提升了定位单元2的使用冗余度。
可选地,至少两个副架22的横向长度不等,则横向长度不等的副架22与主架21配合时,形成的定位单元2的横向长度的调节范围不同,有利于扩大定位单元2的横向长度的调节范围,再次提升定位单元2的适用性。例如,当副架22为两个时,该两个副架22的横向长度不等;当副架22为三个时,至少两个副架22的横向长度不等,则其中两个副架22的横向长度不等,或者三个副架22的长度均不等。当然,副架22还可以为三个以上;例如副架22可以包括多个第一副架22a和多个第二副架22b,第一副架22a的横向长度可以小于第二副架22b的横向长度,在安装支架100使用时,可以将第一副架22a和第二副架22b分别配合于主架21的横向两侧,但不限于此,比如还可以将两个第一副架22a分别配合于主架21的横向两侧。
可以理解的是,定位单元2在使用时,主架21的横向两侧可以分别与副架22抽拉配合,此时主架21横向两侧的副架22的横向长度可以不等,便于使得定位单元2的横向长度达到最小值,例如定位单元2的横向长度的最小值可以等于主架21的横向长度、也可以略大于主架21的横向长度;当然,主架21横向两侧的副架22的横向长度还可以相等。
例如,主架21的横向长度为1000mm,多个副架22中的其中两个的横向长度可以分别为200mm、800mm,则上述其中两个副架22分别配合于主架21的横向两侧时,定位单元2的横向长度可调节范围可以大致为1000mm~2000mm,相对于两个横向长度均为800mm的副架22分别配合于主架21的横向两侧,相对减小了定位单元2横向长度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使得定位单元2横向长度的最小值更接近于主架21的横向长度,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主架21长度一定时,便于定位单元2易与窗口2001和/或窗框2002匹配,以尽可能地适用于所有窗口2001,有利于提升副架22的横向长度使用率,避免定位单元2相对于窗口2001横向长度过长易造成浪费;而且,相对于两个横向长度均为200mm的副架22分别配合于主架21的横向两侧,便于相对扩大定位单元2的横向长度调节范围,提升安装支架100的适用性。
又例如,主架21的横向长度为1000mm,多个副架22中的其中两个的横向长度可以分别为500mm、500mm,则上述其中两个副架22分别配合于主架21的横向两侧时,定位单元2的横向长度可调节范围可以大致为1000mm~2000mm,同样可以使得定位单元2横向长度的最小值更接近于主架21的横向长度,以便于提升定位单元2的横向长度使用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图11和图34所示,每个副架22均包括架杆221和档杆222,架杆221沿横向延伸,架杆221可以与主架21沿横向抽拉配合,档杆222沿竖向延伸,档杆222设在架杆221的横向一端,则档杆222适于止抵在窗口2001的边缘和/或窗框2002的边缘。由此,在将定位单元2配合至窗口2001和/或窗框2002时,可以将定位单元2的横向长度调节至于窗口2001的横向尺寸大体一致,并可以将档杆222对应于窗口2001的侧边缘和/或窗框2002的侧边缘,有利于将主架21的至少部分受力有效分散至窗口2001或窗框2002的侧边缘,便于增大定位单元2与窗口2001和/或窗框2002的配合面积,改善窗口2001和/或窗框2002的受力,提升窗式空调器200的安装可靠性。
可选地,在图11和图34的示例中,档杆222可以自架杆221的横向一端沿竖向向上延伸,此时架杆221的上述横向一端可以连接在档杆222的下端。当然,档杆222还可以自架杆221的横向一端沿竖向向下延伸,此时架杆221的上述横向一端可以连接在档杆222的上端;或者,架杆221的横向一端还可以连接在档杆222的上端和下端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图11和图34所示,档杆222包括沿横向延伸的挡板2221,挡板2221可以形成为平板,挡板2221的厚度一侧表面适于与窗口2001的边缘和/或窗框2002的边缘止抵,便于使得档杆222与窗口2001的边缘和/或窗框2002的边缘具有较大的抵接面积,提升档杆222分散主架21受力的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图34和图35所示,档杆222包括两个挡板2221,两个挡板2221沿内外方向间隔开设置,档杆222还包括连接板2222,连接板2222沿内外方向延伸,且连接板2222连接两个挡板2221。由此,便于保证档杆222结构稳定,且两个挡板2221均可以适于用于止抵在窗口2001的边缘和/或窗框2002的边缘,从而档杆222既可以设在主架21的横向一侧,也可以设在主架21的横向另一侧,也就是说,档杆222可以设在架杆221的横向两端中的任意一端,便于使得副架22可以抽拉配合于主架21在横向上的任意一侧。
例如,在图34和图35的示例中,两个挡板2221可以平行设置,挡板2221和连接板2222均竖直布置,连接板2222连接在挡板2221的远离架杆221中心的一端,以便于档杆222整体由单板折弯成型。当然,连接板2222还可以连接在挡板2221的靠近架杆221中心的一端,或者连接板2222连接在挡板2221的横向两端之间。
可选地,在图34、图35和图37-图39的示例中,档杆222形成为一体件,例如档杆222整体由单板折弯成型。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4、图35和图39所示,连接板2222上具有沿横向延伸的第三连接孔2222a,第三连接孔2222a可以沿连接板2222的厚度方向贯穿连接板2222,则连接板2222适于通过第三连接孔2222a与窗口2001和/或窗框2002固定相连,有利于提升安装支架100的安装稳定性。例如,定位单元2适于配合与窗口2001和/或窗框2002的底部时,连接板2222适于与窗口2001和/或窗框2002的侧部相连,例如紧固件(螺钉等)穿设于第三连接孔2222a并连接至窗口2001和/或窗框2002。
当然,连接板2222还可以并非适于与窗口2001和/或窗框2002固定相连,例如连接板2222在横向上可以与窗口2001、窗框2002间隔设置。
如图36-图39所示,架杆221上具有沿竖向延伸的第四连接孔221a和/或沿内外方向延伸的第五连接孔221b,则包括以下情况:1、架杆221上具有沿竖向延伸的第四连接孔221a;2、架杆221上具有沿内外方向延伸的第五连接孔221b;2、架杆221上具有沿竖向延伸的第四连接孔221a和沿内外方向延伸的第五连接孔221b。
当架杆221上具有沿竖向延伸的第四连接孔221a时,第二连接孔2221a可以沿竖向贯穿架杆221,例如第四连接孔221a可以沿竖向贯穿架杆221的底部的连接壁面2213;架杆221适于通过第四连接孔221a与窗口2001和/或窗框2002固定相连,有利于提升安装支架100的安装稳定性。例如,当定位单元2适于配合与窗口2001和/或窗框2002的底部时,架杆221适于与窗口2001的底壁和/或窗框2002的下边沿相连,例如紧固件(螺钉等)穿设于第四连接孔221a并连接至窗口2001和/或窗框2002。
其中,第四连接孔221a为多个,且多个第四连接孔221a沿横向间隔开设置,便于避免定位单元2在调节横向长度时、第四连接孔221a被遮挡,使得第四连接孔221a的使用不会受定位单元2横向长度的影响。
当架杆221上具有沿内外方向延伸的第五连接孔221b时,第五连接孔221b可以沿内外方向贯穿架杆221,例如第五连接孔221b可以沿内外方向贯穿架杆221的室内侧壁面2211和室外侧壁面2212;架杆221适于通过第五连接孔221b与窗口2001和/或窗框2002固定相连,有利于提升安装支架100的安装稳定性。例如,当定位单元2适于配合与窗口2001和/或窗框2002的底部时,架杆221适于与窗口2001的底壁和/或窗框2002的下边沿相连,例如紧固件(螺钉等)穿设于第五连接孔221b并连接至窗口2001和/或窗框2002。
其中,第五连接孔221b为多个,且多个第五连接孔221b沿横向间隔开设置,便于避免定位单元2在调节横向长度时、第五连接孔221b被遮挡,使得第五连接孔221b的使用不会受定位单元2横向长度的影响。
例如,在图37-图39的示例中,架杆221包括室内侧壁面2211、室外侧壁面2212和连接壁面2213,室内侧壁面2211和室外侧壁面2212沿内外方向间隔设置,连接壁面2213连接在室内侧壁面2211的下边沿和室外侧壁面2212的下边沿之间,架杆221的顶部敞开设置,使得架杆221的横截面形成为匚形;连接壁面2213上形成有沿横向间隔开设置的多个第四连接孔221a,室内侧壁面2211和室外侧壁面2212上分别形成有沿横向间隔开设置的多个第五连接孔221b,且室内侧壁面2211上的多个第五连接孔221b与室外侧壁面2212上的多个第五连接孔221b一一内外对应设置,紧固件可以依次穿设室内侧壁面2211的第五连接孔221b和室外侧壁面2212的第五连接孔221b、并连接至窗口2001和/或窗框2002。由此,通过在室内侧壁面2211和室外侧壁面2212上分别设置多个第五连接孔221b,使得架杆221可以抽拉配合与主架21在横向上的任意一侧,避免第五连接孔221b被遮挡,提升了副架22的通用性。
需要说明的是,“室内侧壁面2211”并非是指位于室内侧2004,“室外侧壁面2212”也并非是指位于室外侧2005,而是“室内侧壁面2211”位于“室外侧壁面2212”的朝向室内的一侧。
进一步地,在图37-图39的示例中,连接板2222的下边沿连接在连接壁面2213的横向端部,两个挡板2221位于室内侧壁面2211和室外侧壁面2212的外侧,即其中一个挡板2221位于室内侧壁面2211的朝向室内的一侧,另一个挡板2221位于室外侧壁面2212的朝向室外的一侧。由此,便于副架22形成为一体件,例如副架22整体由单板弯折成型,便于副架22的加工。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1、图13和图36所示,主架21内限定出沿横向延伸且横向两端均敞开的滑槽21a,架杆221穿入滑槽21a以相对主架21沿横向可抽拉,滑槽21a可以对架杆221沿横向的移动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便于定位单元2横向长度的快速调节,而且主架21的横向两端可以分别设置架杆221,便于扩大定位单元2的长度调节范围。其中,档杆222止挡在滑槽21a外,则在架杆221相对于主架21沿横向抽拉的过程中,档杆222可以始终适当在滑槽21a外,便于用户通过档杆221进行抽拉操作。
可以理解的是,档杆222可以被滑槽21a的横向端部止挡在滑槽21a外,例如在垂直于横向的平面上,档杆222的正投影的至少部分位于滑槽21a的正投影外。当然,档杆222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止挡在滑槽21a外。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1、图35和图36所示,主架21包括主体段211和两个端部段212,两个端部段212分别位于主体段211的横向两端。其中,主体段211的底面敞开,有利于减小主体段211与架杆221之间的接触面积,减小架杆221与主体段211之间的摩擦,提升定位单元2横向长度的调节,同时有利于削弱架杆221与主体段211之间因摩擦产生的异音,而且主体段211便于形成一体件,例如主体段211整体可以由单板折弯成型;端部段212的底面封闭,则架杆221穿入滑槽21a时,架杆221可以支撑在端部段212的底壁上,保证架杆221与主架21可靠配合,避免架杆221向下脱离主架21。
在图35的示例中,主体段211的底面敞开,且主体段211顶面和内外两侧均封闭设置,使得主体段211的横截面形成为匚形;端部段212的朝向室外的一侧敞开,且端部段212的顶面、底面和背向室外的一侧均封闭,使得端部段212的横截面形成为匚形。由此,主架21结构简单,具有良好的支撑效果,同时主架21可以形成为一体件,例如主架21整体可以由单板折弯成型,以便于加工。其中,“匚形”可以理解为具有三边的方形。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5所示,主架21的任意横截面均为匚形,有利于节省主架21的用材量,降低成本,便于保证主架21的抗弯刚度和结构强度,且主架21整体可以由单板折弯成型,便于主架21的加工。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4和图36所示,主架21的室内侧壁面210上具有沿横向间隔开设置的多个第一定位孔21b,架杆221的室内侧壁面2211和室外侧壁面2212上均具有第二定位孔221c,第二定位孔221c与第一定位孔21b适于通过连接件4固定相连,以实现主架21和架杆221在横向上的限位,以使定位单元2的横向长度保持在某一数值,同时方便了操作人员在室内调节并固定定位单元2的横向长度。其中,第二定位孔221c与第一定位孔21b适于通过连接件4可拆卸相连,第二定位孔221c与任一第一定位孔21b适于通过连接件4相连,则第二定位孔221c与不同的第一定位孔21b通过连接件4固定相连,可以调节定位单元2的横向长度。
可选地,第二定位孔221c为一个,以便于简化架杆221的加工工序。当然,第二定位孔221c还可以为多个,多个第二定位孔221c可以沿横向间隔开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1、图36-图39所示,副架22至少包括第一副架22a和第二副架22b,第一副架22a的架杆221和第二副架22b的架杆221的横向长度之和等于主架21的横向长度,则L1’+L2’=L,在第一副架22a和第二副架22b分别配合于主架21的横向两侧时,便于定位单元2的横向长度的最小值更接近于主架21的横向长度,便于使得定位单元2的横向长度达到最小值,有利于提升定位单元2的横向长度使用率,避免定位单元2的某一具体横向长度数值与窗口2001、窗框2002无法匹配而始终不采用该横向长度数值。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副架22a的横向长度与第二副架22b的横向长度可以相等或不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图11和图34所示,主架21的横向中心位置具有适于安装水平仪300的安装平台213,便于水平仪300的安装,有利于实现安装支架100的水平安装,同时有利于保证水平仪300的精确度。由此,安装支架100在安装过程中,可以在安装平台213上安装水平仪300,以测量主架21相对于水平方向的倾斜角度,实现主架21的水平安装,从而便于实现安装支架100的水平安装,保证窗式空调器200稳定支撑在安装支架100上,避免安装支架100倾斜导致窗式空调器200具有下滑的趋势。
例如,在图34的示例中,安装平台213可以形成为平板结构,且安装平台213可以由主架21的下边沿向室内延伸。安装平台213的横向两侧可以分别形成有安装凹槽213a,安装凹槽213a适用于卡设水平仪300的支架,便于水平仪300的稳定安装。
下面,以一个具体示例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窗式空调器组件1000。
如图5所示,窗式空调器组件1000包括窗式空调器200、安装支架100和连接组件400,安装支架100适于安装在墙体2000的窗口2001处,窗式空调器200适于设置在安装支架100上,窗式空调器200可以通过安装支架100设于窗口2001处,则安装支架100可以安装于墙体2000以用于固定和支撑设在窗口2001处的窗式空调器200,连接组件400适于设在室内,且连接组件400适于连接安装支架100和窗式空调器200。
如图11所示,安装支架100包括支撑单元1、定位单元2和连接单元3,支撑单元2为两个且沿横向间隔设置,每个支撑单元1包括支撑架11、支撑腿12和支撑脚13,支撑架11适于穿设与窗口2001,且支撑架11沿内外方向延伸,以使支撑架11的一部分适于设在室内、另一部分适于设在室外;支撑腿12适于设在室外,支撑腿12的上端与支撑架11的位于室外的部分相连,支撑脚13与支撑腿12的下端相连,支撑脚13适于设在室外以与墙体2000的外壁面R抵接,使得支撑腿12的下端间接与墙体2000的外壁面R抵接。
定位单元2包括主架21和多个副架22,主架21和副架22均沿横向延伸,主架21适于与窗口2001和/或窗框2002定位配合,每个副架22均可与主架21沿横向抽拉配合,以使定位单元2的横向长度可调节。
连接单元3适于设在室外,且连接单元3与多个支撑单元1的支撑架11的位于室外的部分分别相连。
连接组件400为两个,两个连接组件400分别设在窗式空调器200的横向两端,每个连接组件400包括第一连接件7、第二连接件8和第三连接件9,第一连接件7适于与窗式空调器200相连,第二连接件8适于与定位单元2(例如,定位单元2的主架21)通过螺钉固定相连,第三连接件9连接第一连接件7和第二连接件8,第三连接件9为蝶形螺栓90。
由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窗式空调器组件1000,保证了窗式空调器200安装稳固,实现窗式空调器200的安全使用。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还可以是通信;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22)

1.一种用于窗式空调器组件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窗式空调器组件还包括:窗式空调器和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适于安装在墙体的窗口处,所述窗式空调器适于设置在所述安装支架上,所述连接组件适于连接所述安装支架和所述窗式空调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窗式空调器组件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的下端具有用于支撑窗台的底支撑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窗式空调器组件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构造成:所述底支撑部与所述窗式空调器的底面的相对高度可调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窗式空调器组件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用于与所述窗式空调器相连的第一连接部,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用于与所述安装支架相连的第二连接部,所述连接组件构造成: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在从室内到室外方向上的相对距离可调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窗式空调器组件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
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适于与所述窗式空调器相连;
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适于与所述安装支架相连;以及
第三连接件,所述第三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窗式空调器组件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上具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一条形孔,所述第一条形孔适于通过第一紧固件与所述窗式空调器相连,且所述第三连接件通过所述第一条形孔与所述第二连接件相连,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底面用于支撑窗台。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窗式空调器组件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上具有沿内外方向延伸的第二条形孔,所述第三连接件通过所述第二条形孔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外端用于连接所述安装支架。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窗式空调器组件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上具有沿内外方向延伸的第二条形孔,所述第三连接件通过所述第一条形孔和所述第二条形孔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外端用于连接所述安装支架。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窗式空调器组件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第一板部和底支板部,所述第一板部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条形孔形成在所述第一板部上,所述底支板部与所述第一板部的下部相连,所述第一板部的底面和所述底支板部的底面均用于支撑窗台。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窗式空调器组件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支板部包括第二板部,所述第二板部沿内外方向延伸且连接在所述第一板部的室内侧和/或室外侧。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用于窗式空调器组件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支板部还包括第三板部,所述第三板部由所述第二板部的远离所述第一板部的一端沿横向延伸。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用于窗式空调器组件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板部上具有沿横向延伸的第三条形孔。
13.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用于窗式空调器组件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第四板部和第五板部,所述第四板部沿内外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条形孔形成在所述第四板部上,所述第五板部与所述第四板部的外端相连且沿横向延伸,所述第五板部用于连接所述安装支架。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用于窗式空调器组件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板部上具有沿横向延伸的第四条形孔,所述第四条形孔适于通过第二紧固件与所述安装支架相连。
15.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窗式空调器组件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接件为蝶形螺栓。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窗式空调器组件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适于设在室内。
17.一种窗式空调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窗式空调器;
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安装在墙体的窗口处,所述窗式空调器设置在所述安装支架上;
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为根据权利要求1-16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窗式空调器组件的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适于连接所述安装支架和所述窗式空调器。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窗式空调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窗式空调器包括沿内外方向间隔开设置的室内机组和室外机组,所述室内机组和所述室外机组之间限定出适于容纳窗扇的容纳空间,所述窗式空调器包括密封组件和锁扣组件,所述密封组件适于密封在所述窗口的底壁与所述窗扇的下端之间,所述锁扣组件适于与所述窗扇锁扣配合,以限制所述窗扇离开所述容纳空间。
19.一种窗式空调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窗式空调器;
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安装在墙体的窗口处,所述窗式空调器设置在所述安装支架上;
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适于至少与所述窗式空调器相连,所述连接组件的下端具有用于支撑窗台的底支撑部。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窗式空调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构造成:所述底支撑部与所述窗式空调器的底面的相对高度可调节。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窗式空调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还与所述安装支架相连,所述连接组件包括与所述窗式空调器相连的第一连接部、以及与所述安装支架相连的第二连接部,所述连接组件构造成: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在从室内到室外方向上的相对距离可调节。
22.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窗式空调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适于设在室内。
CN201922294065.2U 2019-12-17 2019-12-17 用于窗式空调器组件的连接组件和窗式空调器组件 Active CN2113455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94065.2U CN211345570U (zh) 2019-12-17 2019-12-17 用于窗式空调器组件的连接组件和窗式空调器组件
CA3162371A CA3162371A1 (en) 2019-12-17 2020-12-09 Mounting bracket for window air conditioner and window air conditioner assembly
US17/785,521 US12013144B2 (en) 2019-12-17 2020-12-09 Mounting bracket for window air conditioner and window air conditioner assembly
PCT/CN2020/134963 WO2021121101A1 (zh) 2019-12-17 2020-12-09 用于窗式空调器的安装支架和窗式空调器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94065.2U CN211345570U (zh) 2019-12-17 2019-12-17 用于窗式空调器组件的连接组件和窗式空调器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345570U true CN211345570U (zh) 2020-08-25

Family

ID=721065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294065.2U Active CN211345570U (zh) 2019-12-17 2019-12-17 用于窗式空调器组件的连接组件和窗式空调器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34557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103900A1 (zh) * 2019-11-29 2021-06-03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窗式空调器的密封组件以及具有其的窗式空调器
WO2021121101A1 (zh) * 2019-12-17 2021-06-24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用于窗式空调器的安装支架和窗式空调器组件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103900A1 (zh) * 2019-11-29 2021-06-03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窗式空调器的密封组件以及具有其的窗式空调器
WO2021121101A1 (zh) * 2019-12-17 2021-06-24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用于窗式空调器的安装支架和窗式空调器组件
US12013144B2 (en) 2019-12-17 2024-06-18 Gd Midea Air-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Mounting bracket for window air conditioner and window air conditioner assembly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966687A (zh) 用于窗式空调器组件的连接组件和窗式空调器组件
US12013144B2 (en) Mounting bracket for window air conditioner and window air conditioner assembly
CN211345570U (zh) 用于窗式空调器组件的连接组件和窗式空调器组件
US7911777B2 (en) Computer drive cage with integrated biasing elements
CN211261059U (zh) 连接件、支撑件、安装架组件和窗式空调器组件
CN211716711U (zh) 安装架组件和窗式空调器组件
CN211345798U (zh) 用于窗式空调器的安装支架和窗式空调器组件
CN211345569U (zh) 用于窗式空调器的安装支架和窗式空调器组件
CN211575506U (zh) 用于窗式空调器的安装支架和窗式空调器组件
CN211345568U (zh) 用于窗式空调器的安装支架和窗式空调器组件
CA3228974A1 (en) Outdoor structure design and components
CN211650492U (zh) 横向固定件、安装架组件和窗式空调器组件
JP2010036767A (ja) ドアミラーの取付構造
JP3657182B2 (ja) 出窓
CN221346658U (zh) 一种门窗滑轮组件
CN211400069U (zh) 支撑脚、安装架组件和窗式空调器组件
CN220222020U (zh) 风机安装结构、用于设置专用计算设备的集装箱、连接框架及支承架
CN211650493U (zh) 安装架组件和窗式空调器组件
CN219299117U (zh) 一种玻璃垫块及使用该玻璃垫块的门窗
CN219412363U (zh) 一种中柱铝型材
CN212176998U (zh) 一种防变形卷帘门导轨
CN112984642A (zh) 安装架组件和窗式空调器组件
JP5036335B2 (ja) 面格子
CN214396352U (zh) 可拆卸角窗结构及敞篷车
KR101263342B1 (ko) 추락방지기능을 가지는 창문시스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