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156502U - 可定位血管支架 - Google Patents

可定位血管支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156502U
CN211156502U CN201921795849.7U CN201921795849U CN211156502U CN 211156502 U CN211156502 U CN 211156502U CN 201921795849 U CN201921795849 U CN 201921795849U CN 211156502 U CN211156502 U CN 2111565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ction
positionable
stent
positioning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79584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常生
陆信武
叶开创
幸白云
葛泉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o Med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Weiyu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Weiyu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Weiyu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79584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1565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1565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15650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dia Introduction/Drainage Providing Device (AREA)
  • Prosthe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定位血管支架,由丝材编织形成,沿可定位血管支架轴向分为两段,一段为定位区段,另一段为支撑区段,所述定位区段为由所述丝材在形成所述支撑区段后继续编织形成的网状结构,定位区段具有外径大于所述支撑区段的定位部,且所述丝材在所述定位区段的端部边界呈连续状。本实用新型通过定位区段的设置有利于释放时可定位血管支架的精准定位,且定位区段的端部边界为连续状,以此避免丝材在可定位血管支架的端部形成尖端而损伤血管。

Description

可定位血管支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介入治疗器械,特别是涉及一种可定位血管支架。
背景技术
血管支架是指在管腔球囊扩张成形的基础上,在病变段置入支架以达到支撑狭窄闭塞段血管,减少血管弹性回缩及再塑形,保持管腔血流通畅的目的。自1987年,美国的Sigwart等将自扩张金属裸支架植入病人体内,成功实施了第一例冠脉支架手术以来,微创腔内治疗技术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可定位血管支架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全身血管疾病治疗之中。
不同部位的病变血管都有其特有的病理结构特点,但是当前支架的设计大都是沿用动脉支架的设计,应用起来有一定的局限性。例如,尽管目前支架植入术广泛应用于症状性静脉回流障碍的治疗,但所用的支架多为大口径的动脉支架。静脉病变与动脉病变存在病理学上的差异,动脉支架的设计并不能满足静脉病变血管的需求,因而支架移位、断裂、支架内继发血栓等不良事件时有发生。设计与病变血管病理结构特点相适应的支架非常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定位血管支架,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现有血管支架难以适用至静脉病变的介入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定位血管支架,所述可定位血管支架由丝材编织形成,沿可定位血管支架轴向分为两段,一段为定位区段,另一段为支撑区段,所述定位区段由所述丝材在形成所述支撑区段后继续编织形成的网状结构,定位区段具有外径大于所述支撑区段的定位部,且所述丝材在所述定位区段的端部边界呈连续状。
优选的,所述丝材在所述定位区段的端部形成多个连续弧,所有连续弧构成所述定位区段的端部边界。
优选的,所述定位区段的外径为沿可定位血管支架的轴向正向逐渐增大,所述定位区段与所述可定位血管支架的轴线正向呈一夹角,所述夹角为10°至90°。
优选的,所述定位区段为由所述丝材在所述支撑区段的端部反向编织而成,且定位区段的外径逐渐增大。
优选的,所述定位区段的最大外径处为所述支撑区段的外径的1.1~3倍。
优选的,所述定位区段沿可定位血管支架轴向的长度范围为:所述支撑区段外径的三分之一至所述支撑区段外径的三倍。
优选的,沿所述可定位血管支架的轴向,所述支撑区段根据径向支撑力的大小不同至少分为两段。
优选的,所述支撑区段中,径向支撑力大的区段与径向支撑力小的区段交替设置。
优选的,沿所述可定位血管支架的轴向,所述支撑区段的外径向靠近所述定位区段处逐渐减小或增大。
优选的,所述支撑区段为柱形。
优选的,所述丝材在所述支撑区段的端部形成多个连续弧,所有连续弧构成所述支撑区段的端部边界。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可定位血管支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其通过定位区段的设置有利于释放使可定位血管支架可精准定位,且定位区段的端部边界为连续的,以此避免丝材在可定位血管支架的端部形成尖端而损伤血管。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可定位血管支架的实施例一示意图。
图2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可定位血管支架的实施例二示意图。
图3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段的一实施例示意图。
元件标号说明
1 定位区段
11 定位区段的端部边界
2 支撑区段
21 弱支撑区段
22 强支撑区段
23 连续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请参阅图1至图3。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中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所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为便于描述,本说明书中将支撑区段朝向定位区段指定为可定位血管支架的正向轴向,即图1中的箭头方向为正向。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定位血管支架,由一根或多根丝材连续编织形成,沿可定位血管支架轴向分为两段,一段为定位区段1,另一段为支撑区段2,所述定位区段1为由所述丝材在形成所述支撑区段2后继续编织形成的网状结构,定位区段1具有外径大于所述支撑区段2的定位部,且所述丝材在所述定位区段1的端部边界呈连续状。本实用新型的可定位血管支架设有定位区段1,其具有较大外径的定位部,便于释放时的定位,且定位区段1的端部边界11为连续状,即无裸露的丝材端部,避免损伤血管。
定位区段
见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丝材在所述定位区段1的端部形成多个连续弧,所有连续弧构成定位区段的端部边界11。在通过丝材进行编织时,在结束编织时通过编织形成连续弧,使定位区段的端部边界为封闭状,而不是剪切丝材形成的尖端状,连续弧的设置加强了可定位血管支架的端部光滑型,进一步避免对血管的损伤。
见图1所示,作为定位区段1的一实施例,本实施例中定位区段1为由丝材在支撑区段2的端部沿可定位血管支架的轴向正向继续编织形成,其沿可定位血管支架的轴向正向外径逐渐增大,所述定位区段与所述可定位血管支架的轴线呈一夹角,所述夹角为10°至90°。本实施例中的定位区段1呈扩口状,即由丝材继续沿可定位血管支架轴向编织形成喇叭状结构,其便于释放时的定位。定位区段的端部边界11为连续状,无尖端,避免损伤血管。本实施例有利于支架在血管分叉口处(如髂静脉流出口)实现准确定位,减少可定位血管支架过多地伸入上端汇合血管,从而减少支架植入后对对侧血流的影响。
作为定位区段1的另一实施例,未予图示,所述定位区段1为由所述丝材在所述支撑区段2的端部反向编织而成,且其外径逐渐增大。本实施例定位区段1套设于支撑区段2的外部,形成套叠状,通过喇叭状的套叠段倒挂在血管上,进一步便于定位。上述各实施例中,定位区段1在可定位血管支架轴向的长度范围为:所述支撑区段外径的三分之一至所述支撑区段外径的三倍,一般为5-50mm;即上述定位区段所述可定位血管支架轴向的长度为5-50mm。
一般地,定位区段的最大外径处为支撑区段的外径的1.1~3倍。定位区段1的形状不限于此,其只需具有外径大于所述支撑区段2的定位部即可,其还可为酒杯状、部分球状或者腰鼓形,且由编织形成支撑区段2的丝材继续编织而成。
支撑区段
见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沿所述可定位血管支架轴向,所述支撑区段2根据径向支撑力的大小不同至少分为两段,如编织紧密的强支撑区段22和编织疏松的弱支撑区段21。
例如对于非血栓性的髂静脉压迫综合征,可定位血管支架沿轴向依次为定位区段1、强支撑区段22、弱支撑区段21,强支撑区段22长10~50mm,以抵抗髂动脉与腰椎对髂静脉的夹持压迫,弱支撑区段21长30~90mm。
见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区段中,径向支撑力大的区段与径向支撑力小的区段交替设置,即有多段强支撑区段22和弱支撑区段21,且强支撑区段22和弱支撑区段21交替分布。其也可多种分布方式,不同强/弱支撑区段的径向支撑力大小不尽相同。
例如对于PTS,可定位血管支架沿轴向依次为定位区段,第一强支撑区段,弱支撑区段,第二强支撑区段。强支撑区段的径向支撑强度大于弱支撑区段的径向支撑强度,且第一强支撑区大于第二强支撑区的强度。
一般地,支撑区段为外径不变的柱形,其也可为变外径的,如锥形。见图2所示,作为支撑区段的一实施例,本实施例沿所述可定位血管支架轴向,所述支撑区段2的外径向靠近所述定位区段1处逐渐减小或增大,即本实施例的支撑区段2呈锥形。
优选的,见图2及图3所示,上述丝材在所述支撑区段2的端部形成多个连续弧23,所有连续弧23构成所述支撑区段2的端部边界。在通过丝材进行编织时,在编织开始时通过编织形成连续弧23,使支撑区段2的端部边界为封闭状,而不是丝材的尖端,连续弧23的设置加强了可定位血管支架的端部光滑型,进一步避免对血管的损伤。
上述定位区段1和支撑区段2可根据需要进行有机结合,形成不同形状构造的可定位血管支架。本实施例通过轴向不同区段径向力的强弱调节,定位区段的结构设计,以及可定位血管支架整体柱形或锥形设计,可以更好的适应病变血管的生理结构特点。尤其适合髂静脉病变。
当前市场上为数不多的髂静脉支架,其设计与动脉支架无差,都是径向力轴向均匀分布支架,但是对于髂静脉压迫综合征,其压迫点处需要有高强支撑力来抵抗压迫,从而维持血管的畅通性,而过压迫点后的正常血管,由于不像动脉支架需要克服脉动,其需要的支撑力只需足以防止支架发生移位即可,若是支撑强度过高会导致呼吸循环过程中,可定位血管支架对血管作用力过大而使患者产生不适。
而对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后遗症(PTS),病变通常较长,可定位血管支架需要跨髋关节,病变部位需要高径向强度,而胯关节处的的可定位血管支架需具有高柔顺性。径向力轴向均匀分布的可定位血管支架很难同时满足这种不同血管部位对强度和柔顺性的不同要求。而本实施例的定位区段1和支撑区段2沿轴向具有不同的径向支撑力,其可通过编织的疏密性来实现,也可用过材料的选择使用来实现,以此很好的适应这些病理学特点。
本实施例中丝材所使用的材料可以是金属合金,如常见的镍钛合金,钴铬合金,316L不锈钢、镁合金等等,也可以是各类高分子聚合物,不限于以上所列材料。
同时,为适应髂静脉开口的解剖形态特点,本实施例的可定位血管支架近心端设计有喇叭口或花冠状的定位结构,即上述定位区段1,更有利于可定位血管支架的定位。
所有病变特征类似于髂静脉病变的血管,都可以应用该设计,高度适应病变血管,从而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11)

1.一种可定位血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定位血管支架由丝材编织形成,沿可定位血管支架轴向分为两段,一段为定位区段,另一段为支撑区段,所述定位区段为由所述丝材在形成所述支撑区段后继续编织形成的网状结构,定位区段具有外径大于所述支撑区段的定位部,且所述丝材在所述定位区段的端部边界呈连续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定位血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材在所述定位区段的端部形成多个连续弧,所有连续弧构成所述定位区段的端部边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定位血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区段的外径为沿可定位血管支架的轴向正向逐渐增大,且所述定位区段与所述可定位血管支架的轴线正向呈一夹角,所述夹角为10°至9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定位血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区段为由所述丝材在所述支撑区段的端部反向编织而成,且定位区段的外径逐渐增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定位血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区段的最大外径处为所述支撑区段的外径的1.1~3倍。
6.根据权利要求3至权利要求5任一项所述的可定位血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区段沿可定位血管支架轴向的长度范围为:所述支撑区段外径的三分之一至所述支撑区段外径的三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定位血管支架,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可定位血管支架的轴向,所述支撑区段根据径向支撑力的大小不同至少分为两段。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定位血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区段中,径向支撑力大的区段与径向支撑力小的区段交替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定位血管支架,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可定位血管支架的轴向,所述支撑区段的外径向靠近所述定位区段处逐渐减小或增大。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定位血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区段为柱形。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定位血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材在所述支撑区段的端部形成多个连续弧,所有连续弧构成所述支撑区段的端部边界。
CN201921795849.7U 2019-10-24 2019-10-24 可定位血管支架 Active CN2111565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95849.7U CN211156502U (zh) 2019-10-24 2019-10-24 可定位血管支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95849.7U CN211156502U (zh) 2019-10-24 2019-10-24 可定位血管支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156502U true CN211156502U (zh) 2020-08-04

Family

ID=718170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795849.7U Active CN211156502U (zh) 2019-10-24 2019-10-24 可定位血管支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15650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13538A (zh) * 2019-10-24 2019-12-27 上海唯域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可定位血管支架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13538A (zh) * 2019-10-24 2019-12-27 上海唯域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可定位血管支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106548A (en) Non-foreshortening intraluminal prosthesis
EP1773248B1 (en) Stent with an end member having a lateral extension
KR102618910B1 (ko) 혈관 스텐트
CN110613540A (zh) 血管植入支架
US20040267350A1 (en) Non-foreshortening intraluminal prosthesis
CN109662820B (zh) 一种自扩张支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211156502U (zh) 可定位血管支架
CN211156500U (zh) 可定位血管支架
CN211156501U (zh) 血管植入支架
US11471309B2 (en) Intravascular stent, preparation method and use thereof
CN110613538A (zh) 可定位血管支架
US10695201B2 (en) Intravascular stent, preparation method and use thereof
CN110613539A (zh) 可定位血管支架
CN109662819A (zh) 一种自扩张支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210205002U (zh) 一种血管支架
CN209808657U (zh) 一种自扩张支架
CN109199657A (zh) 一种自膨式分叉管腔支架及其制作方法
CN112656543B (zh) 迁移能力降低的外周血管支架
AU6056198A (en) Non-foreshortening intraluminal prosthesi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318

Address after: Building 10, No. 23 Huashan Middle Road, Xinbei District, Ch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3002

Patentee after: LEO MEDICAL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Room 108, Building 2, No. 103 Cailun Road, China (Shanghai) Pilot Free Trade Zone,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WEIYU MEDICAL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