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993125U - 无机械搅拌微涡混凝高密度沉淀池 - Google Patents

无机械搅拌微涡混凝高密度沉淀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993125U
CN210993125U CN201920637925.5U CN201920637925U CN210993125U CN 210993125 U CN210993125 U CN 210993125U CN 201920637925 U CN201920637925 U CN 201920637925U CN 210993125 U CN210993125 U CN 2109931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occulation
sedimentation tank
water
flocculation reaction
density sedimen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63792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玉清
程丽
邹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inan Carbon Zero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Zhongdi Jiahe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Zhongdi Jiahe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Zhongdi Jiahe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637925.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9931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9931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99312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paration Of Suspended Particles By Flocculating Ag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节电节水无机械搅拌微涡混凝高密度沉淀池,沉淀池主体包括絮凝反应区内设有絮凝装置,沉淀区内设有沉淀装置。絮凝装置和沉淀装置的底部设有排泥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连接在进水管道上的混合装置对水药进行混合,通过絮凝反应区内设置的翼片折板的扰动进行絮凝反应,代替高密度沉淀池的机械搅拌形式的混合和絮凝反应,由“丰”字型排泥管网络进行排泥,代替传统高密度沉淀池的刮泥机排泥形式。拆除污泥回流管路。通过水的自流完成混合、絮凝、沉淀过程,取消了原高密度沉淀池中的凝聚区和絮凝反应区的机械搅拌机,节电降耗。出水浊度低,节水。无机械转动部件,不必建备用池。通过对工艺设备改变,优化了高密度沉淀池。

Description

无机械搅拌微涡混凝高密度沉淀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原水预处理、饮用水生产、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处理等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机械搅拌微涡混凝高密度沉淀池。
背景技术
高密度沉淀池把混凝池、絮凝池、沉淀池和污泥浓缩集合于一体,增加了外部污泥回流***,依靠池体内部的刮泥机、搅拌机等机械部件实现水处理过程中的混合、絮凝和沉淀工艺。
传统的高密度沉淀池由于机械设备多,能耗大,不符合国家倡导的节能减排环保理念,并且土建施工难度大,投资总体较高,运行管理复杂,***运行不稳定,实际运行出力达不到原设计水量,且出水水质浊度高。机械部件易损坏,需建备用池。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工艺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机械搅拌微涡混凝高密度沉淀池,以解决机械设备多,能耗大,不符合国家倡导的节能减排环保理念,运行管理复杂,***运行不稳定,运行实际出力达不到原设计水量,且出水水质浊度高等问题。机械部件易损坏,需建备用池。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节电节水无机械搅拌微涡混凝高密度沉淀池,包括高密度沉淀池主体,高密度沉淀池主体池体外部的进水管上安装的微涡混合设备,高密度沉淀池主体内部包括第一级絮凝反应区、第二级絮凝反应区、第三级絮凝反应区、过渡区、沉淀区和出水渠,第一级絮凝反应区、第二级絮凝反应区和第三级絮凝反应区内部设有絮凝装置,高密度沉淀池的过渡区设有挡板,高密度沉淀池的沉淀区设有沉淀装置,絮凝装置和沉淀装置的底部设有排泥装置;
絮凝装置包括絮凝导流钢板和微涡翼片折板反应设备,絮凝导流钢板之间包括多个絮凝反应通道,多个絮凝反应通道通过水流孔洞依次首尾相通,絮凝反应通道内设有多级微涡翼片折板反应设备,最后一条的絮凝反应通道底部设有水流孔洞出口;
过渡区包括两个过渡通道,两个过渡通道通过水流孔洞依次首尾相通,最后一个过渡通道的侧壁底端上设有倾斜角度的挡板,底部设有水流孔洞出口;
沉淀装置包括高效复合矩形斜板沉淀设备、支撑角钢和支撑工字钢,支撑角钢和支撑工字钢上设有高效复合矩形斜板沉淀设备,高效复合矩形斜板沉淀设备包括多套倾斜设置的高效复合矩形斜板,高效复合矩形斜板沉淀设备的顶部设有集水槽;
排泥装置包括絮凝反应区泥斗、沉淀区排泥斗、排泥支管、排泥干管和排泥总管,排泥方式为重力式排泥和穿孔式排泥,絮凝反应区泥斗设有上、下两层泥斗,采用重力式排泥,沉淀区采取穿孔式排泥;排泥总管穿过高密度沉淀池主体,位于沉淀区排泥斗底部,排泥总管的端部与絮凝反应区排泥支管和沉淀区排泥斗密闭相通。
进一步的,所述进水管为上端进水时,所述絮凝装置包括奇数个所述絮凝反应通道;所述进水管为下端进水时,所述絮凝装置包括偶数个所述絮凝反应通道,所述水流孔洞出口设于最后一条的所述絮凝反应通道的底部;所述絮凝装置由三级不同形式的絮凝折板和翼片组成,第一级絮凝装置由倾斜角度相同、异向絮凝折板构成,第二级絮凝装置由倾角相同、同向絮凝折板构成,第三级絮凝装置由倾角相同、平行絮凝折板构成,三级絮凝折板的倾角范围为0~180°,翼片设置在絮凝折板的两侧中心位置,并且垂直于絮凝折板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絮凝反应通道内的微涡翼片折板反应设备设有角钢支撑架,所述微涡翼片折板反应设备固定在所述角钢支撑架上。
进一步的,所述沉淀区底部中心位置设有所述伞形水帽,围绕所述伞形水帽均匀放射形设置所述排泥支管,所述排泥总管位于所述沉淀区排泥斗底部。
进一步的,所述排泥干管的排泥出口连接汇集到所述伞形水帽中,所述排泥总管位于所述伞形水帽下方中心处,排泥总管的出口设置在所述的无机械搅拌微涡混凝高密度沉淀池外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节电节水无机械搅拌微涡混凝高密度沉淀池,运行时,水流依次通过微涡混合装置、絮凝装置和沉淀装置进行混合、反应、沉淀,混合装置使水和药剂进行充分地混合,形成小的絮凝物,絮凝装置使水中杂质与药剂进行充分地絮凝反应,形成大颗粒矾花絮凝物,沉淀装置对进水进行固液分离,通过高效复合矩形斜板沉淀设备进行澄清,得到的澄清水进入集水槽中,絮凝区和沉淀区的排泥由排泥斗和排泥管组成的排泥装置排出。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节电节水无机械搅拌微涡混凝高密度沉淀池,利用水的重力流完成混合、絮凝和沉淀,利用微涡混合设备使投加药剂的水解产物混合到水体的每一个细部,并使水中胶体颗粒同时脱稳同时产生凝聚,为絮凝过程提供先决条件,也是节省投药量的关键;由三级不同形式的折板和翼片组成的絮凝装置能够利用微涡旋的动力作用增强矾花颗粒之间的碰撞几率,形成密实、粒径大、易沉淀分离的矾花,因此反应时间短,效果好,对原水水量和水质变化的适应性较强,絮凝效果稳定;高效复合矩形斜板沉淀设备可以使更多轻的、小的矾花被截流下来,从而使出水水质浊度达到小于3NTU,运行管理好的浊度在1NTU,出水水质优于传统高密度沉淀池。
该节电节水无机械搅拌微涡混凝高密度沉淀池池体内部无机械部件,运行维护管理简单,无需备用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节电节水无机械搅拌微涡混凝高密度沉淀池平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节电节水无机械搅拌微涡混凝高密度沉淀池1-1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节电节水无机械搅拌微涡混凝高密度沉淀池2-2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节电节水无机械搅拌微涡混凝高密度沉淀池微涡翼片折板反应设备支撑角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节电节水无机械搅拌微涡混凝高密度沉淀池微涡翼片折板反应设备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节电节水无机械搅拌微涡混凝高密度沉淀池排泥网络示意图
附图标记:1-高密度沉淀池池体,2-微涡混合设备,3-进水管,4-第一级絮凝反应区, 5-第二级絮凝反应区,6-第三级絮凝反应区,7-过渡区,8-沉淀区,9-出水渠,10-微涡翼片折板反应设备,11-絮凝导流钢板,12-絮凝反应通道,13-过渡通道,14-挡板,15-集水槽, 16-高效复合矩形斜板沉淀设备,17-支撑角钢,18-支撑工字钢,19-出水管,20-絮凝反应区泥斗,21-沉淀区排泥斗,22-伞形水帽,23-排泥支管,24-排泥干管,25-排泥总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节电节水无机械搅拌微涡混凝高密度沉淀池,包括高密度沉淀池主体1,高密度沉淀池主体1池体外部的进水管3上安装的微涡混合设备2,高密度沉淀池主体1内部包括第一级絮凝反应区4、第二级絮凝反应区5、第三级絮凝反应区6、过渡区7、沉淀区8和出水渠9,第一级絮凝反应区4、第二级絮凝反应区5和第三级絮凝反应区6内部设有絮凝装置,高密度沉淀池的过渡区7设有挡板14,高密度沉淀池的沉淀区8设有沉淀装置,絮凝装置和沉淀装置的底部设有排泥装置;
絮凝装置包括微涡翼片折板反应设备10和絮凝导流钢板11,絮凝导流钢板11之间包括多个絮凝反应通道12,多个絮凝反应通道12通过水流孔洞依次首尾相通,絮凝反应通道 12内设有微涡翼片折板反应设备10,最后一条的絮凝反应通道12底部设有水流孔洞出口;
过渡区7包括两个过渡通道13,两个过渡通道13通过水流孔洞依次首尾相通,最后一个过渡通道13的侧壁底端上设有倾斜角度的挡板14,底部设有水流孔洞出口;
沉淀装置包括高效复合矩形斜板沉淀设备16、支撑角钢17和支撑工字钢18,支撑角钢17和支撑工字钢18上设有高效复合矩形斜板沉淀设备16,高效复合矩形斜板沉淀设备16包括多套倾斜设置的高效复合矩形斜板,高效复合矩形斜板沉淀设备的顶部设有集水槽15;
排泥装置包括絮凝反应区泥斗20、沉淀区排泥斗21、排泥支管23、排泥干管24和排泥总管25,排泥方式为重力式排泥和穿孔式排泥,絮凝反应区泥斗20设有上、下两层泥斗,采用重力式排泥,沉淀区排泥采用穿孔式排泥;排泥总管25穿过高密度沉淀池主体1,位于沉淀区排泥斗21底部,排泥总管25的端部与絮凝反应区排泥支管23和沉淀区排泥斗21 密闭相通。
进一步的,所述进水管3为上端进水时,所述絮凝装置包括奇数个所述絮凝反应通道 12;所述进水管3为下端进水时,所述絮凝装置包括偶数个所述絮凝反应通道12,所述水流孔洞出口设于最后一条的所述絮凝反应通道12的底部;所述絮凝装置由三级不同形式的絮凝折板和翼片组成,第一级絮凝装置由倾斜角度相同、异向絮凝折板构成,第二级絮凝装置由倾角相同、同向絮凝折板构成,第三级絮凝装置由倾角相同、平行絮凝折板构成,三级絮凝折板的倾角范围为0~180°,翼片设置在絮凝折板的两侧中心位置,并且垂直于絮凝折板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絮凝反应通道12内的微涡翼片折板反应设备10设有支撑角钢17,所述微涡翼片折板反应设备10固定在所述支撑角钢17上。
进一步的,所述澄清装置支撑角钢17和支撑工字钢18上均匀分布的镀锌钢管,高效复合矩形斜板沉淀设备16固定于镀锌钢管上。
进一步的,所述沉淀区8底部中心位置设有所述伞形水帽22,围绕所述伞形水帽22均匀设置所述排泥支管23,所述排泥总管25位于所述沉淀区排泥斗21底部,排泥总管25的出口设置在所述的节电节水无机械搅拌微涡混凝高密度沉淀池外部。
具体使用时,与药剂混合好的水通过进水管3进入到第一级絮凝反应区4、第二级絮凝反应区5和第三级絮凝反应区6,经过絮凝反应通道12内的微涡翼片折板反应设备10的作用下,水流上下翻腾,水中杂质与药剂形成密实的矾花,之后进入经过渡区7到达沉淀区8,沉淀区8内采用高效复合矩形斜板沉淀设备16,具有较好的沉淀处理能力,沉淀距离短,沉降时间短,且沉淀面积大,此时,处理水进一步的进行固液分离,最终,澄清水进入到集水槽15内,第一级絮凝反应区4、第二级絮凝反应区5和第三级絮凝反应区6的污泥进入到絮凝反应区泥斗20,沉淀区8的污泥通过排泥支管23进入到排泥干管24中,排泥干管24中的污泥再进入到沉淀区排泥斗21,所有的污泥最终汇集到排泥总管25中排出,澄清水通过出水管19流出收集。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节电节水无机械搅拌微涡混凝高密度沉淀池,其特征在于,包括高密度沉淀池主体(1),所述高密度沉淀池主体(1)池体外部的进水管(3)上安装的微涡混合设备(2),所述高密度沉淀池主体(1)内部包括第一级絮凝反应区(4)、第二级絮凝反应区(5)、第三级絮凝反应区(6)、过渡区(7)、沉淀区(8)和出水渠(9),所述第一级絮凝反应区(4)、第二级絮凝反应区(5)和第三级絮凝反应区(6)内部设有絮凝装置,所述高密度沉淀池的过渡区(7)设有挡板(14),所述高密度沉淀池的沉淀区(8)设有沉淀装置,所述絮凝装置和所述沉淀装置的底部设有排泥装置;
所述絮凝装置包括微涡翼片折板反应设备(10)和絮凝导流钢板(11),所述的絮凝导流钢板(11)之间包括多个絮凝反应通道(12),多个所述的絮凝反应通道(12)通过水流孔洞依次首尾相通,所述絮凝反应通道(12)内设有微涡翼片折板反应设备(10),最后一条的所述絮凝反应通道(12)底部设有水流孔洞出口;
所述过渡区(7)包括两个过渡通道(13),两个过渡通道(13)通过水流孔洞依次首尾相通,最后一个过渡通道的侧壁底端上设有倾斜角度的挡板(14),底部设有水流孔洞出口;
所述沉淀装置包括复合矩形斜板沉淀设备(16)、支撑角钢(17)和支撑工字钢(18),所述支撑角钢(17)和支撑工字钢(18)上设有所述复合矩形斜板沉淀设备(16),所述复合矩形斜板沉淀设备(16)包括多套倾斜设置的复合矩形斜板,所述复合矩形斜板沉淀设备(16)的顶部设有集水槽(15);
所述排泥装置包括絮凝反应区泥斗(20)、沉淀区排泥斗(21)、伞形水帽(22)、排泥支管(23)、排泥干管(24)和排泥总管(25),排泥方式为重力式排泥,所述絮凝反应区泥斗(20)设有上、下两层泥斗,所述排泥总管(25)穿过所述高密度沉淀池主体(1),位于沉淀区排泥斗底部,所述排泥总管(25)的端部与絮凝反应区排泥支管(23)和沉淀区排泥斗(21)密闭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机械搅拌微涡混凝高密度沉淀池,其特征在于,在原混合凝聚池及絮凝池内安装三级导流钢板做为絮凝反应通道(12),所述絮凝反应通道(12)内安装微涡翼片折板反应设备(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机械搅拌微涡混凝高密度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絮凝装置由三级不同形式的絮凝折板和翼片组成,第一级絮凝装置由倾斜角度相同、异向絮凝折板构成,第二级絮凝装置由倾角相同、同向絮凝折板构成,第三级絮凝装置由倾角相同、平行絮凝折板构成,三级絮凝折板的倾角范围为0~180°,翼片设置在絮凝折板的两侧中心位置,并且垂直于絮凝折板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机械搅拌微涡混凝高密度沉淀池,其特征在于,底部设置丰字型排泥管网络***,所述沉淀区底部中心位置设有所述伞形水帽(22),围绕所述伞形水帽(22)均匀放射形设置所述排泥干管(24),所述排泥支管(23)位于所述沉淀区排泥斗(21)底部,泥水通过总管(25)排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机械搅拌微涡混凝高密度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沉淀池安装高效复合矩形斜板沉淀设备(16),安装倾角60°,孔洞间距700X25mm。
CN201920637925.5U 2019-05-07 2019-05-07 无机械搅拌微涡混凝高密度沉淀池 Active CN2109931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37925.5U CN210993125U (zh) 2019-05-07 2019-05-07 无机械搅拌微涡混凝高密度沉淀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37925.5U CN210993125U (zh) 2019-05-07 2019-05-07 无机械搅拌微涡混凝高密度沉淀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993125U true CN210993125U (zh) 2020-07-14

Family

ID=714986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637925.5U Active CN210993125U (zh) 2019-05-07 2019-05-07 无机械搅拌微涡混凝高密度沉淀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99312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43741A (zh) * 2021-07-01 2021-09-28 重庆市梁平排水有限公司 一种改进型的高密池
CN117383674A (zh) * 2023-11-28 2024-01-12 兰州交通大学 一种用于水处理的微孔絮凝涡旋流化床反应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43741A (zh) * 2021-07-01 2021-09-28 重庆市梁平排水有限公司 一种改进型的高密池
CN113443741B (zh) * 2021-07-01 2023-09-12 重庆市梁平排水有限公司 一种改进型的高密池
CN117383674A (zh) * 2023-11-28 2024-01-12 兰州交通大学 一种用于水处理的微孔絮凝涡旋流化床反应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313860Y (zh) 一种曝气-沉淀一体式好氧反应器
CN208857025U (zh) 一种废水沉淀装置
CN208814853U (zh) 快速生化池与高效沉淀池结合的黑臭水处理***
CN102531162A (zh) 首格升流式abr反应器改进装置及方法
CN106116045A (zh) 一种高效村镇污水处理回用装置及其工艺
CN210993125U (zh) 无机械搅拌微涡混凝高密度沉淀池
CN107244785B (zh) 一种微动力化粪池
CN110526395B (zh) 用于废水处理***的旋流厌氧反应器
CN201033264Y (zh) 一种高效澄清水处理装置
CN101530681A (zh) 海水澄清池扰流构造及其澄清池
CN101913685B (zh) 一种磁分离污水处理装置
CN207221403U (zh) 一种污泥定量回流沉淀装置
CN203625180U (zh) 机械混凝污水处理沉淀过滤池
CN212594151U (zh) 一种双池型高效沉淀池
CN210736319U (zh) 旋流式厌氧反应器
CN202625908U (zh) 一种中置式高密度沉淀水净化池
CN205556208U (zh) 折流式缺好氧反应器
CN217367276U (zh) 一种竖流式沉淀池
CN207330506U (zh) 一种厌氧消化反应器
CN207827962U (zh) 一种三相分离单元、三相分离模块及模块化三相分离器
CN206538286U (zh) 一种一体化小排量污水深度处理装置
CN207412830U (zh) 沉淀池
CN201370981Y (zh) 具有扰流构造的海水澄清池
CN207330505U (zh) 一种组合式厌氧发酵***
CN220684804U (zh) 污水处理沉淀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DD01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DD01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Addressee: Pu Yurong

Document name: payment instructions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718

Address after: 571157 No. D0564, Building 2, Headquarters Economic Zone, No. 23, Mei'an 1st Street, Mei'an Ecolog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ew Town, National High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Haikou, Hainan

Patentee after: Hainan Carbon Zero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2-1903, 9th floor, 9th courtyard, Yuxi Road, Houshayu Town, Shunyi District, Beijing 101300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ZHONGDI JIAHE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Ltd.

DD01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DD01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Addressee: BEIJING ZHONGDI JIAHE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Ltd. Person in charge of patentsThe principal of patent

Document name: Notification of Qualified Procedu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