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838166U - 卡座连接器及电路板 - Google Patents

卡座连接器及电路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838166U
CN210838166U CN201921836280.4U CN201921836280U CN210838166U CN 210838166 U CN210838166 U CN 210838166U CN 201921836280 U CN201921836280 U CN 201921836280U CN 210838166 U CN210838166 U CN 2108381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d
connector
circuit board
side portion
side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83628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振良
王艺
陈欢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Uniview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Uniview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Uniview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Uniview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83628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8381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8381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83816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卡座连接器及电路板。该卡座连接器设置有用于放置功能卡的容置区域,容置区域内设置有用于连接功能卡的接触端子,接触端子从卡座连接器的一个端部伸出形成信号引脚;信号引脚垂直于卡座连接器,形成表贴式信号引脚;或信号引脚平行于卡座连接器,形成插接式信号引脚。功能卡中的数据通过信号引脚输出,信号引脚与电路板电连接,实现卡座连接器的信号传输功能;根据信号引脚与电路板的固定方式将信号引脚设置为垂直于卡座连接器或者平行于卡座连接器,使得卡座连接器得以被立式固定于电路板,减小了卡座连接器所占用的电路板空间,有利于电路板实现高密度布局并降低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卡座连接器及电路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信号传输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卡座连接器及电路板。
背景技术
在安防行业中,为了保证产品外形简洁,通常会将SIM卡(Subscriber IdentityModule客户识别模块),或者SD卡卡座连接器放置在产品背面或侧面,这样产品从正面看过去没有凸出的卡槽,如人脸门禁和人脸考勤机。
目前在用的SIM卡/SD卡卡座连接器均为卧式结构,即卡座主体与电路板连接时,卡座主体平行于电路板,进行电路板设计时,需要预留出整个卡座连接器的放置空间,因此卧式结构的卡座连接器需要在电路板上占用较大的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卡座连接器及电路板,以实现在不影响电气性能的前提下,使卡座连接器立式固定于电路板,从而节省电路板布局布线空间。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卡座连接器,所述卡座连接器设置有用于放置功能卡的容置区域,所述容置区域内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功能卡的接触端子,所述接触端子从所述卡座连接器的一个端部伸出形成信号引脚,其中,
所述信号引脚垂直于所述卡座连接器,形成表贴式信号引脚;或
所述信号引脚平行于所述卡座连接器,形成插接式信号引脚。
可选的,所述卡座连接器还设置有固定引脚,所述固定引脚沿所述卡座连接器的主体方向延伸,用于将所述卡座连接器固定于电路板。
可选的,所述卡座连接器包括卡座主体和固定外壳,其中,
所述固定外壳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卡座主体;
所述信号引脚设置于所述卡座主体,所述固定引脚设置于所述固定外壳或所述卡座主体。
可选的,所述固定外壳包括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所述第一侧部与所述第二侧部一体成形,所述第二侧部所在平面垂直于所述第一侧部所在平面,所述第二侧部沿所述第一侧部的延伸方向设置有延伸部,所述延伸部形成所述固定引脚。
可选的,所述固定外壳包括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所述第一侧部与所述第二侧部一体成形,所述第二侧部所在平面垂直于所述第一侧部所在平面,所述第二侧部沿所述第一侧部的延伸方向设置有弯折部,所述弯折部形成所述固定引脚。
可选的,所述弯折部沿背离所述第一侧部的方向弯折,且所述弯折部的弯折角度为90度。
可选的,所述第二侧部设置有限位孔,所述卡座主体包括第三侧部,所述第三侧部与所述限位孔对应的位置设置有限位凸台,所述限位凸台穿过所述限位孔并与所述限位孔过盈配合,所述第三侧部的外壁与所述第二侧部的内壁相接触,所述固定外壳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卡座主体。
可选的,所述固定引脚采用表贴式设置或插接式设置,所述固定引脚沿所述卡座连接器的延伸长度为1~3mm。
可选的,所述卡座连接器还设置有固定引脚,所述固定引脚沿所述卡座连接器的主体方向延伸,用于将所述卡座连接器固定于电路板;
所述卡座连接器包括卡座主体和固定外壳,
所述固定外壳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卡座主体;
所述信号引脚设置于所述卡座主体,所述固定引脚设置于所述固定外壳或所述卡座主体;
所述固定外壳包括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所述第一侧部与所述第二侧部一体成形,所述第二侧部所在平面垂直于所述第一侧部所在平面,所述第二侧部沿所述第一侧部的延伸方向设置有延伸部,所述延伸部形成所述固定引脚;
所述固定外壳包括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所述第一侧部与所述第二侧部一体成形,所述第二侧部所在平面垂直于所述第一侧部所在平面,所述第二侧部沿所述第一侧部的延伸方向设置有弯折部,所述弯折部形成所述固定引脚;
所述弯折部沿背离所述第一侧部的方向弯折,且所述弯折部的弯折角度为90度;
所述第二侧部设置有限位孔,所述卡座主体包括第三侧部,所述第三侧部与所述限位孔对应的位置设置有限位凸台,所述限位凸台穿过所述限位孔并与所述限位孔过盈配合,所述第三侧部的外壁与所述第二侧部的内壁相接触,所述固定外壳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卡座主体;
所述固定引脚采用表贴式设置或插接式设置,所述固定引脚沿所述卡座连接器的延伸长度为1~3mm。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本实用新型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卡座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卡座连接器的接触端子从卡座连接器的一个端部引出,形成信号引脚,信号引脚与电路板相导通,实现卡座连接器的信号传输功能;通过将信号引脚设置为垂直于卡座连接器形成表贴式信号引脚的方式,或者将信号引脚设置为平行于卡座连接器形成插接式信号引脚的方式,使得卡座连接器得以被立式固定于电路板,立式固定的卡座连接器所占用的电路板面积与卡座连接器的端部面积相当,因而相比于卧式结构,立式结构的卡座连接器所占用的电路板空间更小,有利于实现电路板的高密度布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卡座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卡座连接器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种卡座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路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电路板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实施例一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卡座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该卡座连接器1设置有用于放置功能卡的容置区域14,容置区域14内设置有用于连接功能卡的接触端子15,接触端子15从卡座连接器1的一个端部伸出形成信号引脚2;
信号引脚2垂直于卡座连接器1,形成表贴式信号引脚2;或
信号引脚2平行于卡座连接器1,形成插接式信号引脚2。
其中,功能卡是指能够通过其内置的集成电路与外界进行通信的设备。例如,SIM卡(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客户识别模块),或者SD存储卡等。接触端子15起到信号导通的作用,本实施例中,功能卡为SIM卡,SIM卡表面设置有接触金手指区域,所设置的接触端子15与SIM卡的接触金手指区域相接触,SIM卡的信息或数据通过接触端子15输出,实现SIM卡与外界的信息传输。卡座连接器1的信号引脚2由接触端子15延伸出卡座连接器1而形成,即信号引脚2与卡座连接器1的接触端子15一体成形,使得功能卡中的数据直接通过接触端子15传输到电路板,减少信号传输过程中的损耗,降低信号受到干扰的风险,且有利于简化加工制造过程,降低工艺成本。
当信号引脚2垂直于卡座连接器1时,信号引脚2为表贴式引脚,此时通过回流焊的方式,可以将卡座连接器1直立固定于电路板。
当信号引脚2平行于卡座连接器1时,信号引脚2为插接式引脚,此时通过波峰焊的方式可以将卡座连接器1直立固定于电路板。
当信号引脚2为表贴式引脚时,所设置的卡座连接器1仅占用电路板一面的空间,仅占用有限的布局空间,因而能够提高对电路板的利用率,节省电路板的整体布局空间;当信号引脚2为插接式引脚时,因为信号引脚2能够分担卡座连接器1受到的力作用,因而可以进一步地提高卡座连接器1的连接可靠性,因而在电路板的布局空间允许的情况下,也可以将信号引脚2设置为插接式。以上对于信号引脚2的两种设置方式仅为示例说明,信号引脚2的设置方式可以根据电路板的具体布局需求进行灵活选择,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卡座连接器1采用卧式设置,即卡座连接器主体部分平行于电路板时,因为卡座连接器1与电路板间的接触面积较大,因而二者能够稳定连接,在将卡座连接器1设置为立式结构后,卡座连接器主体部分垂直于电路板时,仅信号引脚部分与电路板接触,使得卡座连接器1与电路板间的接触面积大大减小,因而稳固性是立式设置卡座连接器1所要面对的问题,本实施例中,为了让立式设置的卡座连接器1与电路板之间具有稳定的连接,在卡座连接器1接触电路板的一端设置有固定引脚2,固定引脚2与电路板上对应的连接结构连接,增加了卡座连接器1的固定力,同时降低了因插拔用力过猛导致连接器脱落的风险,将卡座连接器1与电路板牢固地连接在一起。
可以知道的是,在卡座连接器1设置为与电路板垂直的方式进行立式固定时,可以保证卡座连接器与电路板间的连接最稳固;同时,卡座连接器与电路板以垂直方式设置,卡座连接器1对周围的器件布局影响最小,因而通过将固定引脚3设置为与电路板垂直的结构,使得卡座连接器1能够以直立的方式固定于电路板。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可选方案,卡座连接器1包括有卡座主体4和固定外壳5,该结构如图2所示,图2是图1中卡座连接器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其中,
固定外壳5可拆卸地连接于卡座主体4;
信号引脚2设置于卡座主体4,固定引脚3设置于固定外壳5或卡座主体4。
其中,固定引脚3可选择性地设置于卡座主体4或固定外壳5,当固定引脚3设置于卡座主体4时,可在信号引脚2的两侧分别设置固定引脚3,这样可以分散在拔插功能卡时对卡座连接器1的冲击力,使得卡座连接器1能够更加稳定地固定在电路板上。
当固定引脚3设置于固定外壳5时,此时由固定外壳5来承担卡座连接器1所受到的外界作用力,进而减轻对卡座主体4的冲击力,保护卡座主体4。
为了进一步提高卡座连接器1的稳定性,在本实施例的某一可选方案中,将固定引脚3与固定外壳5采用一体成形设置,增加了固定引脚3的结构强度,因而增加了立式设置的卡座连接器1的稳固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卡座连接器1的固定引脚3可以采用如下结构进行设置:
固定外壳5包括第一侧部6和第二侧部7,第一侧部6与第二侧部7一体成形,第二侧部7所在平面垂直于第一侧部6所在平面,第二侧部7沿第一侧部6的延伸方向设置有延伸部11,延伸部11形成固定引脚3。
其中,第二侧部7通过所设置的延伸部11延伸出第一侧部6,形成固定引脚3,使得固定外壳5通过所设置的第二侧部7固定于卡座主体4。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可选方案,固定引脚3采用插接式设置,即在卡座连接器1立式设置后,将固定引脚3***电路板的连接孔内,再将固定引脚3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于电路板,从而在整体上呈现为固定外壳5是***式固定于电路板。可选的,固定引脚3可以采用通孔回流焊技术进行焊接,从而使得插接式的固定引脚3不会影响电路板另一面的器件布局,既满足了节省空间要求,也满足了加工要求。
为了进一步增加固定外壳5与卡座主体4的可靠固定,本实施例中固定外壳5设置有两个第二侧部7,且两个第二侧部7对称设置在第一侧部6的两侧;相应地,卡座主体4上设置有两个第三侧部8,通过两个第二侧部7接触并卡住第三侧部8,实现固定外壳5可拆卸,且稳定可靠地固定于卡座主体4。
固定外壳5与卡座主体4间的可拆卸连接可通过如下设置来实现:
固定外壳5的第二侧部7设置有限位孔10,卡座主体4包括第三侧部8,第三侧部8与限位孔10对应的位置设置有限位凸台9,限位孔10与限位凸台9的位置对应设置,限位凸台9穿过限位孔10并与限位孔10过盈配合,第三侧部8的外壁与第二侧部7的内壁相接触,固定外壳5可拆卸连接于卡座主体4。
其中,限位凸台9和限位孔10的数量可以根据卡座连接器的尺寸具体设定。例如,当卡座连接器1的尺寸较小时,可以仅在卡座连接器1的中部位置设置一对配合的限位凸台9和限位孔10,即在固定外壳5上的中部位置设置第一限位凸台,在卡座主体4的中部位置设置第一限位孔;
或者当卡座连接器1的尺寸较大时,可以在卡座连接器1的两个端部分别设置限位凸台9和限位孔10进行配合,即在固定外壳5的两端设置第二限位凸台和第三限位凸台,在卡座主体4的两端位置对应设置第二限位孔和第三限位孔;
又或者在卡座连接器的两端位置和中部位置分别设置限位凸台9和限位孔10,通过多个限位凸台9和限位孔10的配合,将卡座主体4和固定外壳5稳固装配在一起。
该卡座连接器1的工作原理是:将卡座连接器1内的接触端子15从卡座连接器1的一个端部引出形成卡座连接器1的信号引脚2,并根据信号引脚2与电路板的固定方式将信号引脚2设置为垂直于卡座连接器1或者平行于卡座连接器1,使得卡座连接器1得以被立式固定于电路板。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将卡座连接器1的接触端子15从卡座连接器1的一个端部引出,形成信号引脚2,信号引脚2与电路板相导通,实现卡座连接器1的信号传输功能;通过将信号引脚2设置为垂直于卡座连接器1形成表贴式信号引脚2的方式,或者将信号引脚2设置为平行于卡座连接器形成插接式信号引脚2的方式,使得卡座连接器1得以被立式固定于电路板,立式固定的卡座连接器1所占用的电路板面积与卡座连接器1的端部面积相当,因而相比于卧式结构,立式结构的卡座连接器1所占用的电路板空间更小,有利于实现电路板高密度布局并降低生产成本,改善了背景技术中卡座连接器1占用空间大的问题;并且因为采用立式结构,得以将卡座连接器1直接设置于电路板,解决了现有的将功能卡单独设置于一个电路板,再通过线缆连接器连接两个电路板时导致的信号容易受到干扰造成信号不稳定的问题。本实施例技术方案节省了电路板的空间资源,有利于减小电路板的体积。
实施例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种卡座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对固定引脚3的设置方式进行了优化,具体地,
卡座连接器1包括卡座主体4和固定外壳5,其中,
固定外壳5可拆卸连接于卡座主体4;
信号引脚2设置于卡座主体4,固定引脚3设置于固定外壳5。
固定外壳5包括第一侧部6和第二侧部7,第一侧部6与第二侧部7一体成形,第二侧部7所在平面垂直于第一侧部6所在平面,第二侧部7沿第一侧部6的延伸方向设置有弯折部12,弯折部12形成固定引脚3。
其中,通过设置弯折部12可以实现将固定外壳5通过表贴式方式固定在电路板上,为了进一步增加弯折部12与电路板的接触面积,进而增大受力面积,可选的,将弯折部12的弯折角度设置为90度。考虑到实际操作的难度,该弯折角度可以允许一定的容差,例如,在-5°~5°的范围内,均可认为该弯折部的弯折角度是符合要求的,只要通过该弯折部能够将固定外壳固定在电路板即可。此结构下,为了增加固定引脚3与电路板间的接触稳固性,可以适当增加弯折部12的尺寸。在本实施例的某一可选方案中,弯折部12的长度设置为1~3mm,可以增加卡座连接器1与电路板间的稳固连接。
同时,将弯折部12沿背离第一侧部6的方向弯折设置,使得弯折部12不占用第一侧部6的空间,从而在不增加固定外壳5尺寸的情况下,将固定外壳5稳定固定于电路板。
为了进一步增加固定外壳5与卡座主体4的可靠固定,本实施例中固定外壳5设置有两个第二侧部7,且两个第二侧部7对称设置在第一侧部6的两侧;相应地,卡座主体4设置有两个第三侧部8,通过两个第二侧部7接触并卡住第三侧部8,实现固定外壳5可拆卸,且稳定可靠地固定于卡座主体4。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因为卡座连接器1是立式固定于电路板,因而为了用户的使用方便,将容置区域14的开口设置在卡座连接器1的另一端口处,即将容置区域14的开口和卡座连接器1的信号引脚2分别设置在卡座连接器1的两端,以方便用户对功能卡的拔插使用,从而方便了用户操作。
本实施例技术方案,通过在固定外壳5与电路板连接的一端的侧部设置弯折部12,由弯折部12形成固定引脚3,通过将弯折部12设置为90度的弯折角度,可以实现将固定外壳5垂直固定于电路板,使得所设置的卡座连接器1仅占用电路板的较小空间,节省了电路板的布局空间。通过将卡座连接器1的容置区域14的开口设置在卡座连接器1背离电路板的一端,改善了卧式结构的卡座连接器1,因为器件遮挡,而导致用户拔插卡不方便的问题。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路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电路板13上设置有本实用新型任一实施例提供的卡座连接器1,具体地,卡座连接器1立式固定于电路板13,在卡座连接器1的周围设置禁布区。
通过在卡座连接器1的周围设置禁布区,可以避免周边器件特别是高器件因为距离卡座连接器1过近而造成不便插拔卡问题,这里所说的高器件指的是器件与第一侧部的高度差在0~2cm范围内;以及因为空间有限,而导致结构件之间因为距离过小使得器件重叠和堆积,而引起结构干涉问题。
图5是图4中电路板的侧视结构示意图,从图5可以看出,所设置的卡座连接器1直立地固定于电路板13,相比于卧式设置,该直立的卡座连接器1仅占用小部分的空间资源,因而极大地释放了电路板13的空间,使得设计人员可以对电路板13采用更灵活的布局结构,同时也有利于减小电路板13的体积。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在电路板13上设置立式的卡座连接器1,一方面节省电路板13的布局空间,提高了电路板13的布局密度,进而降低电路板13的设计体积;另一方面,因为占用电路板13的空间资源有限,所以无需独立设置专门的卡座连接器电路板,将卡座连接器1直接设置于电路板13,从而减小了信号损耗,并降低了信号受外界干扰的风险,使得功能卡的传输信号更加稳定可靠。同时,节省了因为独立设置卡座连接器电路板而带来的物料成本和人工成本,降低了电路板13的整体设计难度和制造成本。
注意,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0)

1.一种卡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座连接器设置有用于放置功能卡的容置区域,所述容置区域内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功能卡的接触端子,所述接触端子从所述卡座连接器的一个端部伸出形成信号引脚,其中,
所述信号引脚垂直于所述卡座连接器,形成表贴式信号引脚;或
所述信号引脚平行于所述卡座连接器,形成插接式信号引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座连接器还设置有固定引脚,所述固定引脚沿所述卡座连接器的主体方向延伸,用于将所述卡座连接器固定于电路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卡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座连接器包括卡座主体和固定外壳,其中,
所述固定外壳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卡座主体;
所述信号引脚设置于所述卡座主体,所述固定引脚设置于所述固定外壳或所述卡座主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卡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外壳包括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所述第一侧部与所述第二侧部一体成形,所述第二侧部所在平面垂直于所述第一侧部所在平面,所述第二侧部沿所述第一侧部的延伸方向设置有延伸部,所述延伸部形成所述固定引脚。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卡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外壳包括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所述第一侧部与所述第二侧部一体成形,所述第二侧部所在平面垂直于所述第一侧部所在平面,所述第二侧部沿所述第一侧部的延伸方向设置有弯折部,所述弯折部形成所述固定引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卡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部沿背离所述第一侧部的方向弯折,且所述弯折部的弯折角度为90度。
7.根据权利要求4-6任一项所述的卡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部设置有限位孔,所述卡座主体包括第三侧部,所述第三侧部与所述限位孔对应的位置设置有限位凸台,所述限位凸台穿过所述限位孔并与所述限位孔过盈配合,所述第三侧部的外壁与所述第二侧部的内壁相接触,所述固定外壳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卡座主体。
8.根据权利要求2-6任一项所述的卡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引脚采用表贴式设置或插接式设置,所述固定引脚沿所述卡座连接器的延伸长度为1~3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座连接器还设置有固定引脚,所述固定引脚沿所述卡座连接器的主体方向延伸,用于将所述卡座连接器固定于电路板;
所述卡座连接器包括卡座主体和固定外壳,
所述固定外壳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卡座主体;
所述信号引脚设置于所述卡座主体,所述固定引脚设置于所述固定外壳或所述卡座主体;
所述固定外壳包括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所述第一侧部与所述第二侧部一体成形,所述第二侧部所在平面垂直于所述第一侧部所在平面,所述第二侧部沿所述第一侧部的延伸方向设置有延伸部,所述延伸部形成所述固定引脚;
所述固定外壳包括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所述第一侧部与所述第二侧部一体成形,所述第二侧部所在平面垂直于所述第一侧部所在平面,所述第二侧部沿所述第一侧部的延伸方向设置有弯折部,所述弯折部形成所述固定引脚;
所述弯折部沿背离所述第一侧部的方向弯折,且所述弯折部的弯折角度为90度;
所述第二侧部设置有限位孔,所述卡座主体包括第三侧部,所述第三侧部与所述限位孔对应的位置设置有限位凸台,所述限位凸台穿过所述限位孔并与所述限位孔过盈配合,所述第三侧部的外壁与所述第二侧部的内壁相接触,所述固定外壳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卡座主体;
所述固定引脚采用表贴式设置或插接式设置,所述固定引脚沿所述卡座连接器的延伸长度为1~3mm。
10.一种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卡座连接器。
CN201921836280.4U 2019-10-29 2019-10-29 卡座连接器及电路板 Active CN2108381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36280.4U CN210838166U (zh) 2019-10-29 2019-10-29 卡座连接器及电路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36280.4U CN210838166U (zh) 2019-10-29 2019-10-29 卡座连接器及电路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838166U true CN210838166U (zh) 2020-06-23

Family

ID=712642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836280.4U Active CN210838166U (zh) 2019-10-29 2019-10-29 卡座连接器及电路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83816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381015B2 (en) Robust, miniaturized card edge connector
US8292669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contact modules
CN201503991U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JP3115581U (ja) カード用コネクタ装置
US7494381B1 (en) SIM card connector
US10020625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US20090264023A1 (en) High density connector having two-leveled contact interface
US20060258213A1 (en) Wire-to-boarad connector
CN110086018B (zh) 电连接器
US10653000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capable of transmitting high-frequency signals
US7585189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CN210838166U (zh) 卡座连接器及电路板
CN203015291U (zh) 一种电路板
US20150044894A1 (en) Usb/mini usb convertible connector
CN100359762C (zh) 电连接器组件
US10431932B1 (en)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metal housing for connection between first and second connectors
CN202917721U (zh) 插座连接器和插头连接器
JP3437842B2 (ja) プリント基板接続装置
CN214313617U (zh) 一种连接器
CN213878504U (zh) Usb连接器
CN109473812B (zh) 一种传输连接器及信号传输件
KR101321656B1 (ko) 고속 메모리 카드 어댑터와 소켓용 커넥터
CN208797307U (zh) 电子卡连接器
CN110602915A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216794037U (zh) 一种网络插座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