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822780U - 一种动力提升地效飞行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动力提升地效飞行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822780U
CN210822780U CN201921594626.4U CN201921594626U CN210822780U CN 210822780 U CN210822780 U CN 210822780U CN 201921594626 U CN201921594626 U CN 201921594626U CN 210822780 U CN210822780 U CN 2108227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ng
fuselage
ground effect
leading edge
p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594626.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源
顾因
周辅疆
赵尚
凌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rmy Military Transportation University of PLA Zhenjiang
Original Assignee
Army Military Transportation University of PLA Zhenjia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rmy Military Transportation University of PLA Zhenjiang filed Critical Army Military Transportation University of PLA Zhenjiang
Priority to CN201921594626.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8227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8227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8227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动力提升地效飞行器,一种动力提升地效飞行器,包括有机身,及与机身相连接的机翼,及安装于机身尾部的尾翼;所述机翼前端设置涡轮发动机组合,所述机翼采用双凸翼型,所述机身头部下方下部为设置有球形部件,所述球形部件下端与鳍形感应器相连;该动力提升地效飞行器可以达到提升地效飞行器动力、同时减小阻力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动力提升地效飞行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效飞行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动力提升地效飞行器。
背景技术
地效飞行器,也称作翼地效应机,是一种利用翼地效应飞行的飞行器。地效飞行器主要在地效区飞行,也就是贴近地面、水面飞行。地效飞行器当要以比飞机轮船更高的运载效率运作时,如离水面距离过大,地面效应不明显,尽量紧贴水面如果出现机翼机身碰水就很容易失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动力提升地效飞行器,以达到提升地效飞行器动力、同时减小阻力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动力提升地效飞行器,包括有机身,及与机身相连接的机翼,及安装于机身尾部的尾翼;所述机翼前端设置涡轮发动机组合,所述涡轮发动机组合为射流预冷涡轮/亚燃超燃/双模态超燃冲压组合动力,所述涡轮发动机组合由射流预冷涡轮与亚燃超燃冲压发动机串联作为组合发动机的低速通道,及双模态超燃冲压发动机作为组合发动机的高速通道,及安装于涡轮发动机入口的预冷器组成,所述高速通道与低速通道采用并联的形式。
所述机翼由机翼主体,及安装于机翼主体前缘的前缘襟翼,及安装于机翼主体后端的后缘襟翼组成。
所述机翼采用双凸翼型,所述双凸型中弧线弯曲比较大,可获得较大升阻比,性能优越。所述机翼为三角翼,所述三角翼后掠角为35°~40°。所述较小的后掠角能使能使前缘涡诱导的吸力增量增加,从而背风面的升阻力增量也随之增加。
所述机翼前缘襟翼设置有变形前缘,所述变形前缘下垂,所述变形前缘替代展开缝翼提高升力,空气将在机翼表面流动。后缘襟翼铰链轴采用高强度复合材料。所述复合材料采用真空灌注工艺,步骤如下:(1)将按照结构和性能要求制备好的纤维预制体放置在模具上,(2)在真空压力作用下使液态树脂在预制体内流动并浸润纤维,(3)升温固化、冷却脱模。真空灌注工艺技术是一种典型的非热压罐低成本复合材料制造技术。
所述机身头部下方下部为设置有球形部件,所述球形部件下端与鳍形感应器相连,所述鳍形感应器内部安装有红外线感应装置,当地效飞行器与水面距离过低时,能将信息反馈给地效飞行器反馈与控制机构,启到报警作用。
所述机翼翼尖设置端板,所述端板能有效提高机翼升阻比。
所述尾翼下端设置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连接螺旋桨,所述螺旋桨有3 个,成正三角形安装。所述螺旋桨左下端安装第二螺旋桨,右下端安装第三螺旋桨,进一步增加了地效飞行器动力。
本实用新型具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动力提升地效飞行器。所述动力提升地效飞行通过设置端板,变形前缘,及涡轮发动机组合提高了升阻比,通过设置球形部件减小了所受阻力,通过加装螺旋桨提高了地效飞行器动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中:100-机身,101-球形部件,102-鳍形感应器,200-机翼,201-机翼主体,202-前缘襟翼,203-后缘襟翼,204-端板,300-尾翼,400-螺旋桨,401- 固定机构,402-第二螺旋桨,403-第三螺旋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所示,一种动力提升地效飞行器,包括有机身100,及与机身100相连接的机翼200,及安装于机身100尾部的尾翼300,所述机翼200前端设置涡轮发动机组合,所述涡轮发动机组合为射流预冷涡轮/亚燃超燃/双模态超燃冲压组合动力,所述涡轮发动机组合由射流预冷涡轮与亚燃超燃冲压发动机串联作为组合发动机的低速通道,及双模态超燃冲压发动机作为组合发动机的高速通道,及安装于涡轮发动机入口的预冷器组成,所述高速通道与低速通道采用并联的形式。所述机翼200由机翼主体201,及安装于机翼主体201前缘的前缘襟翼202,及安装于机翼主体201后端的后缘襟翼203组成。
如图2所示,所述机翼200采用双凸翼型,所述双凸型中弧线弯曲比较大,可获得较大升阻比,性能优越。所述机翼200为三角翼,所述三角翼后掠角为 35°~40°。所述较小的后掠角能使能使前缘涡诱导的吸力增量增加,从而背风面的升阻力增量也随之增加。所述机翼前缘襟翼202设置有变形前缘,所述变形前缘下垂,所述变形前缘替代展开缝翼提高升力,空气将在机翼200表面流动。后缘襟翼203铰链轴采用高强度复合材料。
如图1所示,所述机身100头部下方下部为设置有球形部件101,所述球形部件101下端与鳍形感应器102相连,所述鳍形感应器102内部安装有红外线感应装置,当地效飞行器与水面距离过低时,能将信息反馈给地效飞行器反馈至控制机构,启到报警作用。所述机翼200翼尖设置端板204,所述端板204能有效提高机翼升阻比。
如图1-3所示,所述尾翼300下端设置有固定机构401,所述固定机构401 连接螺旋桨400,所述螺旋桨400有3个,成正三角形安装。所述螺旋桨400左下端安装第二螺旋桨402,右下端安装第三螺旋桨403,进一步增加了地效飞行器动力。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当涡轮发动机组合工作后,所产生的气流通过机翼200、机身100流动,产生较大的垫升力将地效飞行器托起离开水面或地面,整个操作简单,方便。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它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Claims (4)

1.一种动力提升地效飞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机身(100),及与机身(100)相连接的机翼(200),及安装于机身(100)尾部的尾翼(300),所述机翼(200)前端设置涡轮发动机组合,所述涡轮发动机组合为射流预冷涡轮/亚燃超燃/双模态超燃冲压组合动力,所述机翼(200)由机翼主体(201),及安装于机翼主体(201)前缘的前缘襟翼(202),及安装于机翼主体(201)后端的后缘襟翼(203)组成;
所述机身(100)头部下方下部为设置有球形部件(101),所述球形部件(101)下端与鳍形感应器(102)相连,所述鳍形感应器(102)内部安装有红外线感应装置;所述机翼(200)翼尖设置端板(204);所述尾翼(300)下端设置有固定机构(401),所述固定机构(401)连接螺旋桨(40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提升地效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翼(200)采用双凸翼型,所述机翼(200)为三角翼,所述三角翼后掠角为35°~4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提升地效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翼前缘襟翼(202)设置有变形前缘,所述变形前缘下垂;后缘襟翼(203)铰链轴采用高强度复合材料。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提升地效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桨(400)有3个,成正三角形安装。
CN201921594626.4U 2019-09-24 2019-09-24 一种动力提升地效飞行器 Active CN2108227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94626.4U CN210822780U (zh) 2019-09-24 2019-09-24 一种动力提升地效飞行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94626.4U CN210822780U (zh) 2019-09-24 2019-09-24 一种动力提升地效飞行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822780U true CN210822780U (zh) 2020-06-23

Family

ID=712749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594626.4U Active CN210822780U (zh) 2019-09-24 2019-09-24 一种动力提升地效飞行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82278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50216A (zh) * 2019-09-24 2019-12-10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事交通学院镇江校区 一种动力提升地效飞行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50216A (zh) * 2019-09-24 2019-12-10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事交通学院镇江校区 一种动力提升地效飞行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914487B1 (en) Natural laminar flow wingtip
CN103231795A (zh) 一种公务机的发动机上置及前掠翼鸭式布局
CN114313253B (zh) 一种高升阻比吸气式高超声速飞机气动布局及设计方法
WO2024060633A1 (zh) 集成有分布式涵道风扇的机翼和电动飞机
CN110550216A (zh) 一种动力提升地效飞行器
CN210822780U (zh) 一种动力提升地效飞行器
CN110816806A (zh) 一种集群式仿生太阳能无人机
US20080203233A1 (en) Flueted aircraft wing
CN113148105A (zh) 一种双机头翼身融合低可探测布局
CN112660381A (zh) 一种基于层流控制技术的翼身融合布局客机布局方法
CN110562436B (zh) 一种飞机增升装置及具有其的飞机
CN204264454U (zh) 新型高升力鸭式布局联接翼飞行器
CN111017190A (zh) 一种融合体布局大型民用客机
CN202541831U (zh) 一种飞机小翼
CN109263855A (zh) 一种采用后缘支撑翼的超大展弦比飞行器气动布局
CN205418070U (zh) 一种类三角布局高空螺旋桨
CN100513256C (zh) 一种增加升力和失速迎角的篷翼
CN103847953A (zh) 固定翼通用飞机翼尖帆片装置
CN208419754U (zh) 高时速无人机靶机
CN206417200U (zh) 一种扑翼机机翼结构
CN206068135U (zh) 一种亚音速飞机翼
CN204310029U (zh) 一种可纵横变向飞行的飞机
CN115292818B (zh) 一种被动流动控制的加装挡板的襟翼降噪的三段翼尾缘侧缘噪声降噪方法
CN212797324U (zh) 一种可实现短距起降无人飞翼
CN219192541U (zh) 一种仿生鹰翼翼梢小翼气动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