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813576U - 一种地震求生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地震求生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813576U
CN210813576U CN201921316596.0U CN201921316596U CN210813576U CN 210813576 U CN210813576 U CN 210813576U CN 201921316596 U CN201921316596 U CN 201921316596U CN 210813576 U CN210813576 U CN 2108135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vable door
assembly
bottom plate
side wall
earthquak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31659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任俊学
田京鹏
张丹妮
赵晓婷
赵学星
高朋帅
范虓杰
文蕴铭
赵晓雪
伍姣姣
戴飞
钱炜
石占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92131659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8135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8135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81357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uildings Adapted To Withstand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震求生装置,包括底板、设置在底板上方的顶板组件、设置在底板与顶板组件之间的侧壁组件以及与顶板组件翻转连接的活动门,底板、顶板组件、侧壁组件及活动门之间围成封闭空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放置在室内墙角,平时成开放状态,作为储物间,与房间融为一体,不妨碍人们正常生活;本实用新型装有加强筋,顶部是双层板,夹层中间有弹簧阻尼器缓冲,在紧急情况下,可以手动或自动弹出安全气囊缓冲撞击,抗震性能强,安全指数高;本实用新型为求生者提供一个安全密闭的求生空间,并通过储物柜储存基本的医疗、食品等求生物资,以延长求生者的生存时间。

Description

一种地震求生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地震避难装置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地震求生装置。
背景技术
据统计,地球上每年约发生500多万次地震,即每天要发生上万次的地震,而且地震的破坏性又是巨大的,尤其是在经济欠发达、人口密集的地区,地震的破坏性是无可估量的。地震在瞬间发生,作用的时间很短,最短十几秒,最长两三分钟就造成山崩地裂、房倒屋塌,使人猝不及防,无法在短时间内组织有效的抗御行动。当前的科技水平尚无法预测地震的到来,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地震也是无法预测的。
目前应对地震的方案主要包括两类:1、与日常家居相结合的抗震求生工具:现有的如应急逃生床、防震减灾床、抗震减灾多功能求生桌。虽然能够运用到生活中,但是日常生活中作为普通家具成本较高,在家中用久会出现磨损,过度消耗以至于受灾时不能完备的发挥出抗震求生的主要作用。除此之外,抗震求生桌这类求生工具只能短暂抗压避灾,但是如果在震中不能及时获救,就会因为缺乏供给而达不到求生的最终目的。应急求生床的使用局限性较大,若地震时求生者离求生床较远,或者求生床已被掉落的重物所占用,就失去了作用从而无法及时躲避灾害。2、与房屋自身的建筑结构相关的抗震求生***:现有的如防震楼梯、磁悬浮可飞行房屋、内置式滑移摩擦型橡胶支座组合隔震装置。这类求生***虽能较为稳妥的进行抗震减灾,但是与房屋自身建筑结构相关的缺点是成本非常高,不仅要与房屋建造时的设计相结合还需要很高的技术基础,因此这类产品不能面向为数众多的普通用户。而磁悬浮飞行房屋这类求生装置的技术要求非常高,且造价成本高,在实际应用中存在较大局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全经济、可靠性强的地震求生装置,该装置可以为求生者提供安全的求生空间和必要的求生物资及工具,延长求生时间和提高求生概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地震求生装置,包括底板、设置在底板上方的顶板组件、设置在底板与顶板组件之间的侧壁组件以及与顶板组件翻转连接的活动门,所述的底板、顶板组件、侧壁组件及活动门之间围成封闭空间。
本装置设于室内墙角处,是一种供室内人员用于地震避难求生的地震求生装置。所述的底板、顶板组件、侧壁组件分别与墙角处的相应墙壁相贴合。地震时,向上开启活动门并使活动门与天花板相接触,室内人员可进入该装置内,之后关闭活动门,躲避地震灾害。日常状态下,也可保持活动门向上开启的状态,使得室内人员在紧急状态下可直接进入本装置内。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活动门上设有钢化玻璃窗,用于观察外部情况。
进一步地,所述的侧壁组件包括两个相互连接的侧壁,所述的底板、顶板组件、两个侧壁及活动门与底板之间围成封闭空间。
进一步地,所述的活动门与底板之间存在倾角。倾斜设置的活动门可以防止重物垂直冲击所造成的伤害,并且掉落在门上的重物可以沿斜面滑落,减少装置受压。
所述的底板及顶板组件的形状均采用直角三角形,所述的侧壁的形状采用直角梯形,所述的活动门的形状采用梯形。活动门闭合时,梯形活动门的短边、长边及腰分别与顶板组件、底板、侧壁组件相连接。使得活动门在闭合时与底板之间产生倾角。
进一步地,所述的活动门与顶板组件之间设有活动门连接轴,所述的活动门通过活动门连接轴与顶板组件翻转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活动门与侧壁组件之间设有伸缩式液压缸。通过伸缩式液压缸固定活动门的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的顶板组件包括由下而上依次连接的顶部里层夹板、减震器及顶部外层夹板,所述的顶部里层夹板与侧壁组件相连接,所述的顶部里层夹板通过活动门连接轴与活动门翻转连接。
所述的减震器内设有多个弹簧,通过弹簧减缓顶板组件受到的冲击,以减少上层建筑物倒塌对本装置的损害。
所述的顶部里层夹板用于提供上密封,避免外界杂质进入。
所述的顶部里层夹板与减震器之间以及减震器与顶部外层夹板之间均通过螺栓连接。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顶部里层夹板的内侧设有照明灯,用于提供装置内的照明功能。
进一步地,所述的侧壁组件与顶部里层夹板之间、侧壁组件与底板之间均设有加强筋,以强化结构的抗震强度。
进一步地,该装置还包括气囊防护组件,所述的气囊防护组件包括设于底板外侧及侧壁组件外侧的气囊、设于侧壁组件外侧、顶板组件外侧及活动门外侧的压力传感器以及设于封闭空间内并分别与压力传感器及气囊电连接的控制器。
当控制器接收到压力传感器因外界冲击或压力而发出的信号时,控制器将发出控制信号,打开气囊,起到减震或从高处坠落时缓冲的作用。避难者也可通过控制器直接打开气囊。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该装置还包括与控制器电连接的呼救组件,所述的呼救组件包括与控制器电连接的设于封闭空间内部的无线信号发射器以及设于封闭空间外部的蜂鸣器与照明器。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该装置还包括与伸缩式液压缸传动连接伺服电机,所述的伺服电机与控制器电连接,从而通过控制器控制活动门的开启及关闭,或在压力传感器发出信号后,自动关闭活动门。
进一步地,所述的侧壁组件内侧设有储水袋,所述的储水袋上设有出水阀。储水袋一方面可以给避难者提供缓冲,防止避难者在封闭空间内部受伤,又可通过出水阀为避难者提供洁净的水。
进一步地,所述的底板上固定设有储物柜。储物柜内可存放食品以及常用内外伤药品、备用求生工具、小型灭火装置等物资。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储物柜选用隔层储物柜,以分类存放不同物资。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底板上设有与外部相通的有毒气体过滤器,装置外气体通过该有毒气体过滤器净化后进入装置内。
工作原理:本装置是一种供室内人员用于地震避难求生的地震求生装置,设于室内墙角处,所述的底板、顶板组件、侧壁分别与墙角处的相应墙壁相贴合。
日常情况下的预备工作状态,活动门向上开启并与天花板相接触,储物柜内常备应急物品及求救物品等物资,并定期检查物资及装置内其他部件的使用情况;
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工作状态,即地震时,室内人员可进入本装置内,关闭活动门,躲避地震灾害,通过控制器打开气囊,使其与内部储水袋起到内外缓冲保护作用,储物柜中的应急药品可对伤口进行包扎和处理,备用食品及储水袋内的水能够保证身体机能的正常工作,等待救援。待有逃生和被救援的机会时可开启活动门或使用呼救组件进行呼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
1)相对于改装房屋结构,本装置则是独立于建筑结构,放置在室内的一种装置,结构简单,经济实惠;
2)现有室内装置如抗震求生床安装笨拙,搬运不便,占用室内面积大,会妨碍人们正常生活,而本装置则是放置在室内墙角,平时成开放状态,可以当成储物间,与房间融为一体,不妨碍人们正常生活;
3)本实用新型装有加强筋,顶部是双层板,夹层中间有弹簧阻尼器缓冲,在紧急情况下,可以手动或自动弹出安全气囊缓冲撞击,抗震性能强,安全指数高;
4)现有产品装置如抗震求生桌,结构简单,但只有抗震防御功能,并不能长期为人们提供有效维持生命的物资,而本实用新型为求生者提供一个安全密闭的求生空间,并通过储物柜储存基本的医疗、食品等求生物资,以延长求生者的生存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地震求生装置在活动门向上打开后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地震求生装置在活动门向上打开后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地震求生装置在活动门向上打开后的左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地震求生装置在活动门向上打开后的右视图;
图中标记说明:
1—底板、2—顶部里层夹板、3—减震器、4—顶部外层夹板、5—活动门、6 —侧壁、7—活动门连接轴、8—伸缩式液压缸、9—钢化玻璃窗、10—储物柜、11 —螺栓、12—加强筋、13—气囊、14—储水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图2、图3及图4所示的一种地震求生装置包括底板1、设置于底板1 上方的顶板组件、设置于底板1与顶板组件之间的侧壁组件以及与顶板组件翻转连接的活动门5,底板1、顶板组件、侧壁组件及活动门5可围成封闭空间。
本装置设于室内墙角处,是一种供室内人员用于地震避难求生的地震求生装置。底板1、顶板组件、侧壁组件分别与墙角处的相应墙壁相贴合。地震时,向上开启活动门5,室内人员可进入该装置内,之后关闭活动门5,躲避地震灾害。日常状态下,也可保持活动门5向上开启的状态,使得室内人员在紧急状态下可直接进入本装置内。
活动门5上设有钢化玻璃窗9,用于观察外部情况。
侧壁组件包括两个相互连接的侧壁6,底板1、顶板组件、两个侧壁6及活动门5之间围成封闭空间
活动门5与底板1之间存在倾角。倾斜设置的活动门5可以防止重物垂直冲击所造成的伤害,并且掉落在门上的重物可以沿斜面滑落,减少装置受压。
底板1及顶板组件的形状均采用直角三角形,侧壁6的形状采用直角梯形,活动门5的形状采用梯形。活动门5闭合时,梯形活动门5的短边、长边及腰分别与顶板组件、底板1、侧壁6相连接。使得活动门5在闭合时与底板1之间产生倾角。
活动门5与顶板组件之间设有活动门连接轴7,活动门5通过活动门连接轴7 与顶板组件翻转连接。
活动门5与侧壁组件之间设有伸缩式液压缸8。通过伸缩式液压缸8固定活动门5的位置。
顶板组件包括由下而上依次连接的顶部里层夹板2、减震器3及顶部外层夹板 4,顶部里层夹板2与侧壁组件相连接,顶部里层夹板2通过活动门连接轴7与活动门5翻转连接。
减震器3内竖直设有多个弹簧,通过弹簧减缓顶板组件收到的冲击,以减少上层建筑物倒塌对本装置的损害。
顶部里层夹板2用于提供上密封,避免外界杂质进入。
顶部里层夹板2与减震器3之间以及减震器3与顶部外层夹板4之间通过螺栓 11连接。
顶部里层夹板2的内侧设有照明灯,用于提供装置内的照明功能。
侧壁组件与顶部里层夹板2之间以及侧壁组件与底板1之间均设有加强筋12,以强化结构的抗震强度。
该装置还包括气囊防护组件,气囊防护组件包括设于底板1外侧及侧壁组件外侧的气囊13、设于侧壁组件外侧、顶板组件外侧及活动门5外侧的压力传感器以及设于封闭空间内并分别与压力传感器及气囊13电连接的控制器。
当控制器接收到压力传感器因外界冲击或压力而发出的信号时,控制器将发出控制信号,打开气囊13,起到减震或从高处坠落时缓冲的作用。避难者也可通过控制器直接打开气囊13。
该装置还包括与控制器电连接的呼救组件,呼救组件包括与控制器电连接的设于本装置内部的无线信号发射器以及设于本装置外部的蜂鸣器与照明器。
该装置还包括与伸缩式液压缸8传动连接伺服电机,伺服电机与控制器电连接,从而通过控制器控制活动门5的开启及关闭,或在压力传感器发出信号后,自动关闭活动门5。
侧壁组件内侧设有储水袋14,储水袋14上设有出水阀。储水袋14一方面可以给避难者提供缓冲,防止避难者在本装置内部受伤,又可通过出水阀为避难者提供洁净的水。
底板1上固定设有储物柜10。储物柜10内可存放急食品以及常用内外伤药品、备用求生工具、小型灭火装置等物资。
储物柜10选用隔层储物柜,以分类存放不同物资。
底板1上设有与外部相通的有毒气体过滤器,装置外气体通过该有毒气体过滤器净化后进入装置内。
工作原理:本装置是一种供室内人员用于地震避难求生的地震求生装置,设于室内墙角处,底板1、顶板组件、侧壁6分别与墙角处的相应墙壁相贴合。
日常情况下的预备工作状态,活动门5向上开启并与天花板相接触,储物柜 10内常备应急物品及求救物品等物资,并定期检查物资及装置内其他部件的使用情况;
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工作状态,即地震时,室内人员可进入本装置内,关闭活动门5,躲避地震灾害,通过控制器打开气囊13,使其与内部储水袋14起到内外缓冲保护作用,储物柜10中的应急药品可对伤口进行包扎和处理,备用食品及储水袋14内的水能够保证身体机能的正常工作,等待救援。待有逃生和被救援的机会时可开启活动门5或使用呼救组件进行呼救。
实施例2:
实施例1中的一种地震求生装置的工作过程可广义的分为:应急工作状态响应、安全气囊打开、应急工作状态结束。
(1)应急工作状态响应
①当地震发生时,避难者进入此装置,通过手动关闭活动门5或根据压力传感器通过控制器关闭活动门5,并通过压力传感器判别是否启动应急工作状态;
②应急工作状态启动后,通过伸缩式液压缸8和活动门连接轴7将活动门5 关闭,使避难者处于密闭仓内;
(2)安全气囊打开
活动门5关闭后,气囊13方能通过手动或自动的方式被打开,当活动门5处于打开状态时,为考虑误触撞击等造成的***误判,气囊13无法打开。
①手动打开:处于本地震求生装置内的避难者在内部启动外部气囊13;
②自动打开:装置外侧加装的压力传感器感受到地震造成的建筑物倒塌或外部剧烈撞击时,通过控制器自动打开气囊13;
(3)应急工作状态结束
当地震灾害结束,救援人员发现幸存的避难者发出的求生信号,避难者在装置内部打开活动门5,等候施救。
上述的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便于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和使用实用新型。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他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揭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畴所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地震求生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底板(1)、设置在底板(1)上方的顶板组件、设置在底板(1)与顶板组件之间的侧壁组件以及与顶板组件翻转连接的活动门(5),所述的底板(1)、顶板组件、侧壁组件及活动门(5)之间围成封闭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震求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侧壁组件包括两个相互连接的侧壁(6),所述的底板(1)、顶板组件、两个侧壁(6)及活动门(5)之间围成封闭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震求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动门(5)与底板(1)之间存在倾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震求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动门(5)与顶板组件之间设有活动门连接轴(7),所述的活动门(5)通过活动门连接轴(7)与顶板组件翻转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地震求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动门(5)与侧壁组件之间设有伸缩式液压缸(8)。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地震求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板组件包括由下而上依次连接的顶部里层夹板(2)、减震器(3)及顶部外层夹板(4),所述的顶部里层夹板(2)与侧壁组件相连接,所述的顶部里层夹板(2)通过活动门连接轴(7)与活动门(5)翻转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地震求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侧壁组件与顶部里层夹板(2)之间、侧壁组件与底板(1)之间均设有加强筋(1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震求生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还包括气囊防护组件,所述的气囊防护组件包括设于底板(1)外侧及侧壁组件外侧的气囊(13)、设于侧壁组件外侧、顶板组件外侧及活动门(5)外侧的压力传感器以及设于封闭空间内并分别与压力传感器及气囊(13)电连接的控制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震求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侧壁组件内侧设有储水袋(14),所述的储水袋(14)上设有出水阀。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震求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板(1)上固定设有储物柜(10)。
CN201921316596.0U 2019-08-14 2019-08-14 一种地震求生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8135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16596.0U CN210813576U (zh) 2019-08-14 2019-08-14 一种地震求生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16596.0U CN210813576U (zh) 2019-08-14 2019-08-14 一种地震求生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813576U true CN210813576U (zh) 2020-06-23

Family

ID=712722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316596.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813576U (zh) 2019-08-14 2019-08-14 一种地震求生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81357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234277B2 (en) Anti-seismic rescue apparatus
CN203244705U (zh) 抗震防火卧室吸氧多用救生舱
CN201211401Y (zh) 地震避难柜
CN210813576U (zh) 一种地震求生装置
WO2008066400A1 (en) Antiseismic desk
CN101869744B (zh) 抗震救生舱
RU2637084C1 (ru) Спасательная капсула
CN206928735U (zh) 应急救生舱
CN202637769U (zh) 海啸洪水地震火灾***多用逃生装置
WO2001053632A1 (en) Rescue capsule for free standing installation inside a building
CN212998038U (zh) 一种火灾地震护生舱
CN107246176A (zh) 应急救生舱
CN205894823U (zh) 一种避难房
CN113041523B (zh) 一种与床体相结合的家用安全自救舱及方法
CN107893561A (zh) 一种地震火灾应急救生舱
RU2376431C2 (ru) Спасательный модуль при пожарах и землетрясениях
CN216007990U (zh) 防火防震的楼房
CN201744095U (zh) 家庭避难活用空间单元
CN104905595A (zh) 一种新型地震安全防护逃生床
TWM655656U (zh) 地震火災多功能逃生避難裝置
CN116816165B (zh) 一种高层建筑地震避险安全屋
JP3016039U (ja) 戸建住宅用浴室
CN211174205U (zh) 一种盾构机用多功能休息逃生舱
CN108653947A (zh) 一种地震火灾应急救生舱
CN201920095U (zh) 家用逃生避难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623

Termination date: 2021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