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796140U - 一种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796140U
CN210796140U CN201921872360.5U CN201921872360U CN210796140U CN 210796140 U CN210796140 U CN 210796140U CN 201921872360 U CN201921872360 U CN 201921872360U CN 210796140 U CN210796140 U CN 2107961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nk
water
anaerobic
anoxic
sewage treat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87236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威
程家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hangyuan Technology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hangyuan Technolog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hangyuan Technology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hangyuan Technolog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872360.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7961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7961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7961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urification Treatments By Anaerobic Or Anaerobic And Aerobic Bacteria Or Animals (AREA)
  •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ste Wat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调节池、厌氧池、缺氧池、缓冲功能池、好氧池、沉淀池、过滤池、清水池;还包括均水箱,均水箱内设置三个出水口,分别连接到厌氧池、缺氧池、调节池;均水箱的流道设置U型配水堰口,U型配水堰口设有深度定位板;缺氧池、好氧池和沉淀池均设置有回流***;缺氧池的回流***为气提回流装置,连接到厌氧池;好氧池的回流***为气提回流装置,连接到缺氧池;沉淀池出口回流***为水泵回流到厌氧池底部。本实用新型强化维稳***的预处理,设置适用的生化填料载体,增加微生物活性,均化污水配比,提高各环节污水净化处理能效,减少电气设备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村镇污水处理在我国刚刚起步,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落后于经济发展的速度。截至2016年底,全国对分散式污水进行处理的建制镇比例为52.64%,也就是说全国有18 099个建制镇,其中13 028个没有污水处理设施,同时已建成的污水处理设施不到一半尚可正常运行;对分散式污水进行处理的行政村占20%。仍有大量地区的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处于空白。
考虑到分散式污水治理建设费用巨大、农村管理能力不足等因素,目前整体参照国外发达国家治理历程,全面实现分散式污水治理还需较长时间努力。当前,在大幅度提高建制镇污水处理率基础上,重点推动经济发达地区、生态环境敏感、人口密集等地区农村污水治理,梯次推进农村分散式污水治理。
村镇污水从宏观来看总量很大,但作为村庄或农户个体而言,水量又较小,日变化很大。污水水质和排放的规律与城市有很大不同,加上农村的技术经济条件限制,造成农村水污染治理有很多与城市污水治理不同的地方。
首先,我国农村人口居住分散,散户、联户及自然村占很大比例,受自然条件限制,难以统一收集后集中处理,适合采用就地处理;
其次,农村技术薄弱,经济承载力较弱;
第三由于我国不同地区的差异性较大,造成不同区域与环境条件导致各地农村的污水排放特征差异很大,对污水处理技术的要求也不尽相同;
针对分散式污水特点与经济承受能力,在国家的大力政策支持下,在行业体系逐渐
完善的条件下,提供一套针对性强,工艺成熟、应用简单、安装便捷、运维简易方便的污水处理设备,对行业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并且市场应用前景非常好。
目前应用设备缺点:
(1)设备技术应用繁多不稳定:目前常用一体化污水处理主工艺有活性污泥、接触氧化、A/O工艺、MBR、SBR等,但是应用工艺都是将市政工艺小型化,没有完全结合分散式污水的实际处理需求。
(2)设备投资成本高:一体化设备吨水投资成本3500—7000元,且规模越小单位成本越高,受设备尺寸、设备多少、设备制作成本等因素影响,急需降低生产成本,寻求性价比高的简易设备,以致大量处理设施闲置。
(3)设备运行成本高:搅拌、曝气、提升、回流、排泥、等电耗较高,在线清洗、长周期后更换、易损件更换等大型维护费用,药耗也大,总体运行成本高,而MBR及其改良的膜工艺,成本还要更高,不能满足节能减排要求;
(4)设备内部不能有效实现流体学水流,存在功能盲点或结构死角。
(5)设备占地面积大:部分仿自然降解的生态处理方法如人工湿地、生物塘等工艺,处理吨水所需面积约20~30m2,活性污泥A/O及其改良工艺处理吨水所需面积约2~3m2,接触氧化或SBR工艺处理吨水所需面积约1~1.5m2,MBR工艺处理吨水所需面积约0.5~1.0m2,而在日益用地紧张的情况下,一体化处理设备还需进一步优化。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生活污水处理装置,为一体化分散式污水处理设备,比现有技术建设标准高、水质稳定,占地面积小、运行成本低、吨水投资低、运行维护简单。
具体技术方案为:
一种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调节池、厌氧池、缺氧池、缓冲功能池、好氧池、沉淀池、过滤池、清水池;
还包括均水箱,均水箱设置在厌氧池顶部,
均水箱内设置三个出水口,分别连接到厌氧池、缺氧池、调节池;均水箱的流道设置U型配水堰口,U型配水堰口设有深度定位板;
缺氧池、好氧池和沉淀池均设置有回流***;
缺氧池的回流***为气提回流装置,连接到厌氧池;好氧池的回流***为气提回流装置,连接到缺氧池;沉淀池出口回流***为水泵回流到厌氧池底部;
清水池设置有溢流口,连通溢流口的出水管道上设置有紫外消毒器。
所述的厌氧池、缺氧池、缓冲功能池的进水口均在上方,出水口均在下方;出水口均设有折流板。
所述的厌氧池内设置厌氧填料,所述的厌氧填料包括多个错列90度L型折板,所述的90度L型折板两端分别固定厌氧折板支撑。
所述的缺氧池内设置高效缺氧填料,填料支撑为网格式。
所述的好氧池内设有曝气头和穿孔供气管。
所述的沉淀池前端设折流布水板,折流布水板前还设置加药点;沉淀池顶部设有U型排水堰和挡渣板,所述的U型排水堰通过高度调节螺杆安装在沉淀池排水口;沉淀池的U型排水堰与过滤池连通;所述的沉淀池设有伸缩式去渣器,去渣器悬空设置在沉淀池里;沉淀池的底部设泥斗;泥斗连接污泥浓缩池。
所述的过滤池顶部设均匀布水器;所述的均匀布水器为转动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生活污水处理装置优化池体结构布局,强化维稳***的预处理,增强***的抗冲击负荷能力,设置合理的生化填料载体,营造生化最佳反应条件,增加微生物菌群活性,均化污水配比,提高各环节污水净化处理能效,减少电气设备使用,减少检修盲点,必要的设备尽最大可能做到维护检修便捷,增强***的智能化和自动化,减少人力运维投入,进而综合达到运行稳定和节能减排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a为均水箱结构示意图;
图2b为均水箱a-a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c为均水箱b-b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厌氧池的厌氧填料结构示意图;
图4为缺氧池的填料支撑32结构示意图;
图5为去渣器结构示意图;
图6为U型排水堰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调节池1、厌氧池2、缺氧池3、缓冲功能池4、好氧池5、沉淀池6、过滤池7、清水池8;
污水通过调节池1提升泵提升至均水箱9。
还包括均水箱9,均水箱9设置在厌氧池2顶部,
如图2a、图2b、图2c所示,均水箱9内设置有均水箱折流板91,还设有三个出水口94,三个出水口94分别连接到厌氧池2、缺氧池3、调节池1;均水箱9的流道设置U型配水堰口92,U型配水堰口92设有深度定位板93;流道设置U型配水堰口92,通过深度定位板93调节过水量深度比例,完成水量配比。污水在均水箱1内完成按比例配水,分别配水至厌氧池2和缺氧池3,可以根据进水水质和***的运行情况,合理调节两个配水比例。
缺氧池3、好氧池5和沉淀池6均设置有回流***;
缺氧池3的回流***为气提回流装置11,连接到厌氧池2;好氧池5的回流***为气提回流装置11,连接到缺氧池3;沉淀池6出口回流***为水泵回流到厌氧池2底部;
清水池8设置有溢流口,连通溢流口的出水管道上设置有紫外消毒器81。
所述的厌氧池2、缺氧池3、缓冲功能池4的进水口均在上方,出水口均在下方;出水口均设有折流板10。
如图3所示,所述的厌氧池2内设置厌氧填料21,所述的厌氧填料21包括多个错列90度L型折板22,所述的90度L型折板22两端分别固定厌氧折板支撑23。
厌氧池2是营造厌氧的环境(溶解氧约为零),指没有溶解氧,也没有硝酸盐的反应池。利于厌养微生物生长。其作用是活性污泥吸附、降解有机物。厌氧池2内利用厌氧菌的作用,使有机物发生水解、酸化和甲烷化,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并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有利于后续的生化处理。另回流混合液中的聚磷菌在厌氧条件下释放磷酸根。
厌氧池2完成污水处理的厌氧功能,内部设置专用改良型厌氧填料21,厌氧填料21采用折板间歇式做法,延长污水的过流路径,同时90度L型折板22可以保有厌氧池的污泥浓度;上下设置固定支撑,支撑折板填料,同时构成下部污泥存储空间,强化厌氧处理效果;
厌氧池2采用折流过水,上进下出,可排空。同时厌氧池2底部空间可以蓄存厌氧污泥,当污泥过量时,如果是地上设备,直接自排空口适量排泥,如果是地埋设备,从出水折流板空间穿吸粪车污泥抽吸管适量排泥。
如图4所示,所述的缺氧池3内设置高效缺氧填料31,填料支撑32为网格式。缺氧池3营造缺氧的环境(溶解氧在小于0.5mg/L),在没有溶解氧但有硝酸盐的反应池。利于缺养微生物生长。其作用是活性污泥吸附、降解有机物。通常将回流混合液中的亚硝酸盐氮及硝酸盐氮在反硝化菌的作用下生成氮气释放。
缺氧池3内部设置专用高效缺氧填料31。高效缺氧填料31为亲水性聚丙烯纤维构成,表面非常粗糙,极易附着微生物,实现微生物相的高度集成化,高效缺氧填料31在水流的作用下填料在平衡位置附近上下左右摇动,可以增强传质效果,使得老化的生物膜脱落,保持一定量的生物膜及高活性;同时由于附着在填料上的污泥和浮游性活性污泥的共同作用,保持很高的活性污泥浓度,并且由于填料上生物相的高度集成化,形成内部食物链,高效净化污水的同时污泥产生量更低。
缺氧池3设置填料支撑32作为上下填料支撑挂料层,出水端设置气提回流装置11,将泥水混合液通过气提方式回流至厌氧池2,保证厌氧池2厌氧污泥层厚度和微生物总量,确保前端厌氧生化除磷效果。缺氧池3底部设置间歇空气旋流搅拌33,定期对缺氧池进行搅拌作用。缺氧池3采用折流过水,上进下出,可排空。同时缺氧池3底部空间可以蓄存缺氧污泥,当污泥过量时,如果是地上设备,直接自排空口适量排泥,如果是地埋设备,从折流板空间穿吸粪车污泥抽吸管适量排泥。
缓冲功能池4池底设置曝气管和曝气头,完成供气或搅拌功能。缓冲功能池4可以兼具缺氧池和好氧池的功能,当处理***侧重氨氮的去除效果条件下,功能区设置为好氧池工况,此时池体供气***为持续性曝气;当处理***侧重总氮的去除效果条件下,功能区设置为兼氧池工况,此时池体供气***仅间歇性搅拌。缓冲功能池4采用折流过水,上进下出,可排空。
好氧池5是营造好氧的环境(溶解氧在4mg/L左右),利于好养微生物生长。其作用是好氧活性污泥吸附、降解有机物。让活性污泥进行有氧呼吸,进一步把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去除污水中的大部分cod、氨氮等有机物,去除污染物的功能。运行好是要控制好含氧量及微生物的其他各需条件的最佳,这样才能是微生物具有最大效益的进行有氧呼吸。
好氧池5内设有高效生物活性流化床填料53,强化好氧生化***功能。填料具有孔隙率高,耐磨性好、亲水性好、微生物附着率高等优点。填料吸附并截留污水中悬浮物,切割、阻气泡的作用増加气泡在水体中的停留时间和气、液接触表面积,提高传质效率,还可以有效避免繁殖速度慢、产率低的微生物菌群的流失,提高生化***处理效率和生化池的稳定性,有效抑制难降解物质与毒性物质对微生物菌群的毒害作用,明显增强了***对负荷、有毒抑制物质冲击以及酸碱度和温度的变化的雨时受能力,有效减少剩余污泥的产生,并实现同步硝化与反硝化。
所述的好氧池5内设有曝气头51和穿孔供气管52,完成供气,池底设置穿孔供气管,完成曝气头安装带来底部沉积填料的搅拌均化。好氧池5采用自流过水,可排空,设置内部填料截流层。
好氧池5出水端设置气提回流装置11,将硝化混合液通过气提方式回流至缓冲功能池4即兼氧池,完成反硝化作用。气提回流装置11在填料截流模块上部,并保有一定的深度。
所述的沉淀池6前端设折流布水板61,折流布水板61前还设置加药点62;沉淀池6顶部设有U型排水堰63和挡渣板64,所述的U型排水堰63通过高度调节螺杆安装在沉淀池6排水口;沉淀池6的U型排水堰64与过滤池7连通;所述的沉淀池6设有伸缩式去渣器65,如图5所示,去渣器65悬空设置在沉淀池6里;沉淀池6的底部设泥斗66;泥斗66连接污泥浓缩池。
沉淀池6采用平流式沉淀方式,沉淀池6沉淀形成污泥:一部分通过污泥泵泵入厌氧池2,确保厌氧池的污泥浓度平衡,水泵出水的水力作用对厌氧池形2成环形水力搅拌,松动厌氧污泥层,强化厌氧功能单元的净化能效,并保证***不存在死泥盲点。一部分剩余污泥通过重力流排泥至污泥浓缩池。
沉淀池6沉淀形成上清液经U型排水堰63收集后汇入过滤池7布水堰。如图6所示,U型排水堰63为双边开V型集水堰口。
所述的过滤池7从上而下的结构为布水堰—均匀布水器71—滤料上部穿孔盖板—碳纤维高效滤料72—滤料下部穿孔承托版—穿孔气反冲管—穿孔水反冲管—池底,通过均匀布水,重力流过滤,再经折流板出水。后排入清水池8。
所述的过滤池7顶部设均匀布水器71;所述的均匀布水器71为转动体。
过滤池7内设碳纤维高效滤料72,滤料层上部设置穿孔盖板,下部设置穿孔承托版,还设有反冲洗***73。过滤池7设置反冲洗***73,包括气反冲洗和水反冲洗,反洗时气水混洗,杂质通过上部穿孔盖板后,自自流式反冲排水管排出。从而实现过滤池的重力自流过滤和自动气水反冲洗。
清水池8进水通过管道设置设计为折流进水,蓄存过滤产水,达到设计液位后溢流至紫外消毒器81,出水的设计液位可以通过出水堰调节,消毒后达标排放。
还设有设备区,放置污泥回流泵、过滤反洗泵、紫外线消毒器81、相关管件及配套阀门。
设备间可以和主体设备做成一体,也可以和主体设备分开设置;设备间内放置(带PLC)电控箱、风机、加药单元。

Claims (7)

1.一种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调节池、厌氧池、缺氧池、缓冲功能池、好氧池、沉淀池、过滤池、清水池;
还包括均水箱,均水箱设置在厌氧池顶部,
均水箱内设置三个出水口,分别连接到厌氧池、缺氧池、调节池;均水箱的流道设置U型配水堰口,U型配水堰口设有深度定位板;
缺氧池、好氧池和沉淀池均设置有回流***;
缺氧池的回流***为气提回流装置,连接到厌氧池;好氧池的回流***为气提回流装置,连接到缺氧池;沉淀池出口回流***为水泵回流到厌氧池底部;
清水池设置有溢流口,连通溢流口的出水管道上设置有紫外消毒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厌氧池、缺氧池、缓冲功能池的进水口均在上方,出水口均在下方;出水口均设有折流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厌氧池内设置厌氧填料,所述的厌氧填料包括多个错列90度L型折板,所述的90度L型折板两端分别固定厌氧折板支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缺氧池内设置高效缺氧填料,填料支撑为网格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好氧池内设有曝气头和穿孔供气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沉淀池前端设折流布水板,折流布水板前还设置加药点;沉淀池顶部设有U型排水堰和挡渣板,所述的U型排水堰通过高度调节螺杆安装在沉淀池排水口;沉淀池的U型排水堰与过滤池连通;所述的沉淀池设有伸缩式去渣器,去渣器悬空设置在沉淀池里;沉淀池的底部设泥斗;泥斗连接污泥浓缩池。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滤池顶部设均匀布水器;所述的均匀布水器为转动体。
CN201921872360.5U 2019-11-02 2019-11-02 一种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Active CN2107961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72360.5U CN210796140U (zh) 2019-11-02 2019-11-02 一种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72360.5U CN210796140U (zh) 2019-11-02 2019-11-02 一种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796140U true CN210796140U (zh) 2020-06-19

Family

ID=712303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872360.5U Active CN210796140U (zh) 2019-11-02 2019-11-02 一种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79614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44909A (zh) * 2020-12-15 2021-05-04 中新联科环境科技(安徽)有限公司 一种一体化生物处理***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44909A (zh) * 2020-12-15 2021-05-04 中新联科环境科技(安徽)有限公司 一种一体化生物处理***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125300U (zh) 一种用于处理分散型生活污水的净化槽
CN106927638B (zh) 一种多级导流式mbbr污水处理***及处理方法
CN103936148A (zh) 一种恒定出流变负荷svbr污水处理工艺
CN218910039U (zh) 高效的泥膜共生脱氮除磷污水处理***
CN108178438A (zh) 一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及净化方法
CN108249691B (zh) 一体化低能耗分散式村镇生活污水处理***
CN210974339U (zh) 一种乡镇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
CN210855718U (zh) 一种新型农村污水处理***
CN100486922C (zh) 一体化溅水充氧生物过滤污水净化装置及方法
CN103979681A (zh) 硝化/反硝化一体化农村生活污水处理***
CN203781915U (zh) 硝化/反硝化一体化农村生活污水处理***
CN210796140U (zh) 一种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CN111302483A (zh) 高效耦合式可循环农村污水处理装置
CN202543002U (zh) 一种污水处理***
CN208071525U (zh) 地埋式智能污水处理***
CN203820537U (zh) 污水厌/兼氧生化处理与水质水量调节均衡出流控制装置
CN208308624U (zh) 集成智能污水处理装置
WO2020000214A1 (zh) 一种污水资源化处理装置
CN205443003U (zh) 一种新型污水处理装置
CN215627425U (zh) 一种基于mbr膜反应器的新农村生活污水处理***
CN111320340B (zh) 一种用于处理垃圾中转站压沥液的生物反应器
CN211056898U (zh) 一种mfbr污水处理装置
CN211338961U (zh) 一种降流式厌氧生物滤池组合工艺污水处理装置
CN209210490U (zh) 一种级数可调的多级ao-mbbr工艺污水处理装置
CN208700826U (zh) 高效全自动污水处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