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591222U - 电动客车 - Google Patents

电动客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591222U
CN210591222U CN201921258750.3U CN201921258750U CN210591222U CN 210591222 U CN210591222 U CN 210591222U CN 201921258750 U CN201921258750 U CN 201921258750U CN 210591222 U CN210591222 U CN 2105912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xle
motor coach
carriage
electric motor
compart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25875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欢迎
吴亿超
陈树威
郭瑞
陈振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25875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5912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5912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59122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领域,公开了一种电动客车,包括:前车厢(1),该前车厢设有彼此间隔的第一车桥(11)和第二车桥(12);中车厢(2),该中车厢设有第三车桥(13)并通过第一铰接连接组件(4)连接至前车厢的尾端;后车厢(3),该后车厢设有第四车桥(14)并通过第二铰接连接组件(5)连接至中车厢的远离前车厢的一端;动力***,该动力***包括电池包(6)和电连接至该电池包并传动连接至第一车桥、第二车桥、第三车桥和第四车桥中至少一者上安装的车轮(7)的驱动电机。本实用新型的电动客车包括多节车厢,有效增大了乘车空间,提升了单车载客量,具有环境友好、经济性高等优点。

Description

电动客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电动客车。
背景技术
按照乘车人数计算所消耗的能源和所占的道路面积,公共交通车辆相比普通乘用车具有显著较高的经济性和环境友好等优点。因此,在世界上的许多国家,公共交通客车被优先发展,用于公共交通的客车在设计理念、设计技术等方面已经相当成熟,为改善人类出行便利性做出较大贡献。
当前常见的客车普遍采用柴油机驱动,以便基于成熟的内燃机技术获得所需的动力性能。例如,中国发明专利申请CN103231744A公开了一种四轴双铰链铰接式客车结构,包括主车和副车,二者均为双桥结构,主车前桥为转向桥,后桥为驱动桥;副车前桥为随动桥,后桥为联动转向桥。主车和副车通过牵引铰盘和软棚相互连接。该客车采用内燃机驱动,环境污染大,且利于传动轴传动的方式存在传动效率低的不足。且由于副车后桥采用联动转向桥,只能采用单侧单胎,承载能力受限。
市场上还存在利于电机驱动的电动客车,但普遍局限于单车厢类的客车,以确保所需的动力性能和续航需求,这导致运力不足问题难以得到妥善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单车运力高、环境友好的电动客车,以解决现有客车环境污染大或运力难以提升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一种电动客车,包括:前车厢,该前车厢设有彼此间隔的第一车桥和第二车桥;中车厢,该中车厢设有第三车桥,并通过第一铰接连接组件连接至所述前车厢的尾端;后车厢,该后车厢设有第四车桥,并通过第二铰接连接组件连接至所述中车厢的远离所述前车厢的一端;以及,动力***,该动力***包括电池包和驱动电机,该驱动电机电连接至该电池包,并传动连接至所述第一车桥、第二车桥、第三车桥和第四车桥中的至少一者。
优选地,所述第一车桥为转向桥,所述第二车桥、第三车桥和第四车桥各自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安装有两个车轮。
优选地,所述第一车桥、第二车桥、第三车桥和第四车桥中的两者为驱动桥,所述动力***包括信号连接至所述驱动电机的电机控制器,并设置为能够被选择性控制为单桥驱动或双桥驱动,并且/或者,所述驱动电机为轮边电机。
优选地,所述电动客车具有位于车厢地板下侧的底盘车架,所述电池包安装于该底盘车架上并位于所述第一车桥与第二车桥、第二车桥与第三车桥和/或第三车桥与第四车桥之间。
优选地,所述动力***包括在所述底盘车架左右两半侧等重安装的多组所述电池包。
优选地,所述前车厢、中车厢和后车厢分别具有顶骨架和侧围骨架,所述顶骨架的横向梁与所述侧围骨架顶部的纵向梁在相接处通过由紧固件连接的连接件相互连接。
优选地,所述顶骨架形成为具有拱形截面,并且/或者,相对的所述侧围骨架的顶部间距小于底部间距。
优选地,该电动客车的两侧均设有车门,并且/或者,所述前车厢、中车厢和后车厢上分别设有至少一个所述车门。
优选地,所述电动客车内设有乘客座椅和轮椅区。
优选地,所述第一铰接连接组件和第二铰接连接组件分别包括铰接盘和铰接蓬,该铰接蓬在周向封闭所述前车厢与中车厢、中车厢与后车厢之间的空间。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电动客车包括多节车厢,有效增大了乘车空间,提升了单车载客量。且由于利用电池包提供动力,由驱动电机驱动行驶,具有环境友好、经济性高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电动客车的半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电动客车的另一侧半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电动客车中车桥与驱动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电动客车的车身骨架分解图;
图5是图4中车身骨架的截面视图;
图6是图4中车身骨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电动客车中电池包的分布图;
图8是图7中的电池包在底盘车架上的布置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前车厢;2-中车厢;3-后车厢;4-第一铰接连接组件;5-第二铰接连接组件;6-电池包;7-车轮;8-电机控制器;9-底盘车架;10-车门;11-第一车桥;12-第二车桥;13-第三车桥;14-第四车桥;15-顶骨架;15A-横向梁;16-侧围骨架;16A-纵向梁;17-连接件;18-乘客座椅;19-铰接盘;20-铰接蓬。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前、后、左、右”通常是指电动客车正常停放、行驶时的上、下、前、后、左、右方位。“横向”是指电动客车的左右宽度方向,“纵向”是指电动客车的前后长度方向。
参照图1至图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电动客车,包括前车厢1、中车厢2和后车厢3,前车厢1设有第一车桥11和第二车桥12,中车厢2设有第三车桥13并通过第一铰接连接组件4连接至前车厢1的尾端,后车厢3设有第四车桥14并通过第二铰接连接组件5连接之中车厢2的远离前车厢1的一端。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述第一铰接连接组件4和第二铰接连接组件5可以为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客车车厢之间的铰接结构,由此允许相邻车厢相对转动呈具有夹角(非直线排列),从而便于车辆转弯。其中,“第一”、“第二”仅用于清楚地区别说明其在电动客车上的不同连接位置,并不代表二者在具体结构上的差异。
该电动客车具有动力***,该动力***包括电池包6和电连接至该电池包6的驱动电机,该驱动电机传动连接至第一车桥11、第二车桥12、第三车桥13和第四车桥14中的至少一者(即传动连接至相应车桥上的车轮,以形成为驱动桥)。正如随后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电动客车可以具有多个电池包6,并对应不同车桥设置多个相应的驱动电机,而不限于单个驱动电机的驱动形式,以便获得更高的动力性能或更好的操控性。
根据前述说明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以电池包6中的电能为动力源的电动客车,相比于传统技术中的内燃机客车,由于不必燃烧石油等燃料,避免了大量温室气体的排放,具有环境友好、经济性高等优点。此外,该电动客车具有前车厢1、中车厢2和后车厢3等三节乘客车厢,便于增大乘车空间,有效提升单车载客量。在相同载客量的情形下,本实用新型的电动客车相比于现有技术的两节车厢客车具有显著较小的转弯半径,有效改善了通过性,满足城市快速公交***(BRT)线路需求。
典型地,本实用新型的电动客车可以采用承载式车身或半承载式车身,由此可以具有底盘车架9,作为各个车桥的安装基础。为了能够使得相邻车厢相对转动以实现转弯行驶,并保持乘车空间保持较好的封闭性,第一铰接连接组件4和第二铰接连接组件5均可以包括铰接盘19和铰接蓬20,该铰接盘19将多节底盘车架9铰接连接在一起,从而实现前车厢1、中车厢2和后车厢3之间的牵引连接并允许相对转动;铰接蓬20在周向封闭前车厢1与中车厢2、中车厢2与后车厢3之间的空间,如图4所示。该铰接蓬20通常由柔性材料制成或形成为具有可变形的形状(如波纹状),以能够在电动客车转弯时适应于相邻车厢的相对位置变化而变形为相应的形状,保持乘车空间封闭。
本实用新型的电动客车具有相互铰接连接的三个车厢。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车身长度可达27米,设计载客量250人,能够用于城市BRT线路或机场摆渡车等。对于此类大载客量客车,可以在前车厢1、中车厢2和后车厢3上均设有至少一个车门10,以便在如发生火情时乘客能够快速疏散,便于乘客上下车。在图示优选实施方式中,电动客车的左侧设有七个乘客门,右侧设有两个安全门,适于在靠左行驶的区域使用,便于提高乘客上下车便利性和使用安全性。
此外,为了适应不同类型乘客使用,本实用新型的电动客车内可以设有多个乘客座椅18和轮椅区,乘员能够舒适乘坐,在保证较大载客量的同事满足舒适性需求;在残疾人员乘坐轮椅乘车时,轮椅区能够提供适于其使用的部件(如轮椅固定设施),避免在行驶过程中因加减速而对残疾人员造成伤害。其中,乘客座椅18可以包括若干折叠座椅,以进一步兼顾载客量和乘坐舒适性需求,乘客可以根据行程远近选择站立或坐着乘车。根据需要,客车车厢内还可以布置电器柜、卫生间等。
本实用新型的电动客车具有四个车桥,动力***可以传动连接其中任意一个或多个车桥以驱动行驶。例如,第一车桥11可以作为转向驱动桥,由驱动电机驱动其上的车轮7转动。在图示优选实施方式中,第一车桥11为转向桥,用于由驾驶员控制车辆的行驶方向;第二车桥12和第三车桥13为驱动桥,传动连接至动力***;第四车桥14为支持桥,支撑后车厢3。如图3所示,第二车桥12和第三车桥13的上方两侧分别可以安装有电机控制器8,该电机控制器8信号连接至驱动电机,并可由驾驶区大仪表台操控。由此,驾驶员可以选择采用单桥驱动和双桥驱动两种动力方式。当动力输出要求大时,向电机控制器8发出指令,全部驱动电机同时工作,第二车桥12和第三车桥13同时作为驱动桥输出动力,从而可以获得较大的动力;当动力输出要求较小时,向电机控制器8发出指令,使得如第二车桥12上的驱动电机工作,而第三车桥13上的驱动电机停机,则输出较小的动力。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以其他组合形式设置两个驱动桥,并根据需要切换输出动力。由此,本实用新型的电动客车能够在动力性和经济性之间有序切换,满足客户在不同工况下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驱动电机可以为轮边电机,即各个驱动轮对应传动连接独立的驱动电机,以便获得较大的动力输出,省去了不必要的中间传动元件,保证较高的传动效率。结合前述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电动客车可以布置四个轮边电机和四个电机控制器8,分别对应第二车桥12和第三车桥13上的四组车轮7,并可以根据需要切换为两轴四电机驱动或单轴双电机驱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电动客车中,如图3所示,除了第一车桥11作为转向桥,其他车桥均可以设置为单侧双胎的形式,即第二车桥12、第三车桥13和第四车桥14各自的轴向两端(第一端和第二端)均安装两个车轮7,以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地,车桥通过悬架与车架(或承载式车身)相连接,其横向两端安装车轮,车架和车轮承受的外力作用能够通过车桥相互传递。由此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各个车桥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即指相应车桥的横向两端。
承载式车身的车身骨架通常采用焊接方式连接为一体,焊接后的型材容易出现收缩变形,结构精度控制难以得到保障,使得整车的耐疲劳强度达不到设计强度,影响使用寿命。为此,结合图4至图6所示,前车厢1、中车厢2和后车厢3分别具有顶骨架15和侧围骨架16,顶骨架15的横向梁15A与侧围骨架16顶部的纵向梁16A可以通过连接件17相接,例如可以通过例如为铆钉的紧固件将连接件17分别与前述横向梁15A和纵向梁16A固定连接,以避免因焊接导致的骨架变形,保证整车具有较高的强度。
进一步地,如图6所示,顶骨架15可以设计为拱形截面,以保证车厢强度,并确保车厢内站立乘客的头部空间,提高了乘客在车厢内的通行便利性。此外,相对的侧围骨架16可以设置为顶部间距小于二者的底部间距,这能够将顶骨架15承受的外力传递至底盘车架9,有利于整车强度的提升。
在本实用新型中,顶骨架15和侧围骨架16(以及前围骨架和后围骨架)可以采用铝合金型材制成,底盘车架9可以采用钢型材制成,以能够为电池包6等提供稳定的支撑。
参照图7和图8所示,底盘车架9通常设置为位于车厢地板下侧,并可以安装电池包6,该电池包6可以设置于第一车桥11与第二车桥12、第二车桥12与第三车桥13和/或第三车桥13与第四车桥14之间的空间内,由此不会占用乘员空间,最大限度地保证客车具有充分的乘车空间,并将电池包6与乘员隔开,保障乘员安全,便于安装和维护。
在图示优选实施方式中,电动客车包括四组电池包6,包括:前车厢1右侧七个和中车厢2右侧前一个组成的第一组电池包61;前车厢1左侧五个和中车厢2左侧前三个组成的第二组电池包62;中车厢2右侧后四个和后车厢3右侧四个组成的第三组电池包63;以及,中车厢2左侧后两个和后车厢3左侧六个组成的第四组电池包64。多组电池包6根据各车厢左、右轴荷均等要求布置,能够均衡整车各个车桥两端承受的重量。根据电池包6能量密度、续航能力需求等不同,本实用新型的电动客车并不限于上述电池包布置形式和数量,只需将其在底盘车架9的左右两半侧等重安装。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包括各个具体技术特征以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但这些简单变型和组合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电动客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前车厢(1),该前车厢(1)设有彼此间隔的第一车桥(11)和第二车桥(12);
中车厢(2),该中车厢(2)设有第三车桥(13),且所述中车厢(2)通过第一铰接连接组件(4)连接至所述前车厢(1)的尾端;
后车厢(3),该后车厢(3)设有第四车桥(14),且所述后车厢(3)通过第二铰接连接组件(5)连接至所述中车厢(2)的远离所述前车厢(1)的一端;以及,
动力***,该动力***包括电池包(6)和驱动电机,该驱动电机电连接至所述电池包(6),并传动连接至所述第一车桥(11)、第二车桥(12)、第三车桥(13)和第四车桥(14)中的至少一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车桥(11)为转向桥,所述第二车桥(12)、第三车桥(13)和第四车桥(14)各自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安装有两个车轮(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车桥(11)、第二车桥(12)、第三车桥(13)和第四车桥(14)中的两者为驱动桥,所述动力***包括信号连接至所述驱动电机的电机控制器(8),并设置为能够被选择性控制为单桥驱动或双桥驱动,
并且/或者,所述驱动电机为轮边电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客车具有位于车厢地板下侧的底盘车架(9),所述电池包(6)安装于该底盘车架(9)上并位于所述第一车桥(11)与第二车桥(12)、第二车桥(12)与第三车桥(13)和/或第三车桥(13)与第四车桥(14)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包括在所述底盘车架(9)左右两半侧等重安装的多组所述电池包(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车厢(1)、中车厢(2)和后车厢(3)分别具有顶骨架(15)和侧围骨架(16),所述顶骨架(15)的横向梁(15A)与所述侧围骨架(16)顶部的纵向梁(16A)在相接处通过由紧固件连接的连接件(17)相互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动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骨架(15)形成为具有拱形截面,并且/或者,相对的所述侧围骨架(16)的顶部间距小于底部间距。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客车,其特征在于,该电动客车的两侧均设有车门(10),并且/或者,所述前车厢(1)、中车厢(2)和后车厢(3)上分别设有至少一个所述车门(1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客车内设有乘客座椅(18)和轮椅区。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铰接连接组件(4)和第二铰接连接组件(5)分别包括铰接盘(19)和铰接蓬(20),该铰接蓬(20)在周向封闭所述前车厢(1)与中车厢(2)、中车厢(2)与后车厢(3)之间的空间。
CN201921258750.3U 2019-07-31 2019-07-31 电动客车 Active CN2105912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58750.3U CN210591222U (zh) 2019-07-31 2019-07-31 电动客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58750.3U CN210591222U (zh) 2019-07-31 2019-07-31 电动客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591222U true CN210591222U (zh) 2020-05-22

Family

ID=707119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258750.3U Active CN210591222U (zh) 2019-07-31 2019-07-31 电动客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59122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22291A (zh) * 2020-06-05 2020-09-04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水利水电施工用水渠清淤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22291A (zh) * 2020-06-05 2020-09-04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水利水电施工用水渠清淤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353836B1 (en) Platforms for sustainable transportation
CN101327799B (zh) 输送乘客的动车组
US7338335B1 (en) Hybrid electric heavy-duty vehicle drive system
CN202138210U (zh) 一种电动客车
KR101723344B1 (ko) 승객 운송 궤도차
CN202703779U (zh) 嵌入式串列双座全封闭摩托车车体结构
CN111017036A (zh) 一种多尺寸多种动力平台车身结构及具有其的平台车辆
KR101723347B1 (ko) 승객 운송 궤도차
RU2454340C2 (ru) Высокоскоростной железнодорожный пассажирский состав
CN210591222U (zh) 电动客车
CN203486030U (zh) 纯电动铰接客车
CN104494408A (zh) 一种纯电动微型轿车底盘布置结构
WO2013102429A1 (zh) 嵌入式串列双座全封闭摩托车车体结构
CN202528981U (zh) 铁路快运棚车底架
CN201587461U (zh) 半挂双层客车
CN111717013A (zh) 全地形车
CN105711649A (zh) 一种一体化板桁组合全承载式电动客车车身结构
CN202320309U (zh) 一种窄轨电动机车
CN217227284U (zh) 轻便微型车辆
CN203805998U (zh) 一种全承载式纯电动客车的车架结构
CN205498591U (zh) 一种纯电动汽车的动力***布置结构
CN221316360U (zh) 车身底盘结构及车辆
CN212605429U (zh) 一种新能源轻卡车架平台
CN202863585U (zh) 一种具有全承载结构增程式电动客车
CN208411396U (zh) 一种前置式客车及其底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