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467893U - 二次电池及电池包 - Google Patents

二次电池及电池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467893U
CN210467893U CN201921269232.1U CN201921269232U CN210467893U CN 210467893 U CN210467893 U CN 210467893U CN 201921269232 U CN201921269232 U CN 201921269232U CN 210467893 U CN210467893 U CN 2104678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condary battery
electrode assembly
explosion
cover
proof val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26923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史东洋
胡飞
李振华
陈元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26923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467893U/zh
Priority to EP19196062.4A priority patent/EP3772759B1/en
Priority to HUE19196062A priority patent/HUE058245T2/hu
Priority to US16/565,780 priority patent/US11482755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4678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46789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30Arrangements for facilitating escape of gas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 H01M50/116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 H01M50/147Lids or cov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 H01M50/172Arrangements of electric connectors penetrating the cas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31Electrode connections inside a battery cas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二次电池及电池包,二次电池包括:外壳,包括相互连接的壳体和顶盖组件,壳体具有开口,顶盖组件包括顶盖板以及与顶盖板连接的电极端子,顶盖板覆盖开口;电极组件,容纳在壳体内,电极组件包括主体和由主体延伸出的极耳,极耳与电极端子电连接;防爆阀,连接于外壳;绝缘部件,至少部分设置于电极组件与防爆阀之间;其中,防爆阀在主体上的投影至少部分被绝缘部件覆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二次电池及电池包,在发生短路时,能够加长电极组件内部的游离锂离子扩散到防爆阀的路径长度,进而延缓防爆阀被腐蚀穿的时间,延长二次电池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二次电池及电池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储能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二次电池及电池包。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广泛应用,人们对二次电池的安全性能要求越来越高。目前二次电池主要包括外壳以及设置于外壳内的电极组件,为了保证二次电池的安全性能,外壳上还通常还设置有防爆阀。
二次电池在平躺或者侧躺时,其电极组件内部游离电解液直接接触防爆阀,当电极组件内部发生短路时,电极组件与外壳将会形成原电池,使得电极组件产生的游离的锂离子扩散至外壳,进而腐蚀外壳,而防爆阀位置壁厚最薄,短时间内就会被腐蚀穿,进而发生漏液,降低了二次电池的使用寿命。
因此,亟需一种能够延缓其自身防爆阀被腐蚀穿的时间的二次电池及电池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二次电池及电池包,二次电池在发生短路时,能够加长电极组件内部的游离锂离子扩散到防爆阀的路径长度,进而延缓防爆阀被腐蚀穿的时间,延长二次电池及电池包的使用寿命。
一方面,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了一种二次电池,包括:外壳,包括相互连接的壳体和顶盖组件,壳体具有开口,顶盖组件包括顶盖板以及与顶盖板连接的电极端子,顶盖板覆盖开口;电极组件,容纳在壳体内,电极组件包括主体和由主体延伸出的极耳,极耳与电极端子电连接;防爆阀,连接于外壳;绝缘部件,至少部分设置于电极组件与防爆阀之间;其中,防爆阀在主体上的投影至少部分被绝缘部件覆盖。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主体具有面向防爆阀设置的第一表面;绝缘部件具有主覆盖体,主覆盖体覆盖至少部分第一表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防爆阀设置于顶盖板,电极组件包括的极耳的数量为两个,各极耳分别由第一表面向顶盖板延伸出。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主覆盖体包括第一覆盖件和第二覆盖件;第一表面具有中心线,在电极组件的厚度方向上,中心线将第一表面划分为相对设置的第一区域以及第二区域,两个极耳设置于第一区域并沿厚度方向向第二区域弯折,第一覆盖件至少覆盖第二区域,第二覆盖件至少覆盖第一区域。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第一覆盖件和第二覆盖件在电极组件的高度方向上至少部分重叠。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二次电池还包括转接片,成对使用的两个转接片均位于顶盖板与电极组件之间,每个转接片包括端子连接部和极耳连接部,端子连接部连接于电极端子,极耳连接部连接于极耳;第二覆盖件还覆盖极耳连接部面向顶盖板的表面,在电极组件的长度方向上,第二覆盖件位于两个转接片之间的部分连接于第一覆盖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极耳包括固定部和弯折部,固定部沿厚度方向延伸并与极耳连接部固定连接,弯折部连接于固定部和主体之间并且相对于固定部弯折,第一覆盖件包括第一支撑部、第二支撑部以及第三支撑部;在高度方向上,第一支撑部与固定部相对设置并覆盖固定部远离顶盖板的表面,第一支撑部与第二覆盖件层叠设置并相互连接,第二支撑部覆盖第二区域,第三支撑部连接于第一支撑部以及第二支撑部之间并覆盖弯折部靠近第二区域的一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绝缘部件还具有侧连接体,主覆盖体在厚度方向的至少一侧连接有侧连接体,侧连接体贴合于电极组件在厚度方向的表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主覆盖体在厚度方向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侧连接体,其中一个侧连接体与第一覆盖件一体设置,另一个侧连接体与第二覆盖件一体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电极组件的数量为多个且成对设置,多个电极组件在厚度方向相互层叠,每个电极组件与一个主覆盖体对应设置,同一对的两个电极组件的第二区域相邻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壳体包括与顶盖板相对设置的底板以及围合底板设置并与底板、顶盖板连接的侧壁,侧壁远离底板的一端形成开口;防爆阀设置于底板或侧壁。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绝缘部件为柔性片状结构体,绝缘部件与电极组件粘接连接。
另一方面,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电池包,包括:箱体,具有容纳腔;电池模块,设置于所述容纳腔,所述电池模块包括多个上述的二次电池。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二次电池及电池包,二次电池包括外壳、电极组件、防爆阀以及绝缘部件,不仅能够满足储能要求,防爆阀的设置还能够使得二次电池内部压力过大时通过防爆阀释放压力,保证二次电池的安全性。而相应设置的绝缘部件,并限定绝缘部件至少部分设置于电极组件与防爆阀之间,同时防爆阀在电极组件的主体上的投影至少部分被绝缘部件覆盖,使得电极组件内部发生短路时,此时电极组件与外壳将会形成原电池,电极组件内部游离的锂离子只能沿绝缘部件的四周扩散,而不能直接扩散到防爆阀,即,锂离子由电极组件扩散至防爆阀的扩散路径被极大延长,因此能够延缓防爆阀被腐蚀穿导致漏液的时间,进一步延长了二次电池以及电池包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下面将参考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例的特征、优点和技术效果。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包的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二次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图4是图3中B处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顶盖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二次电池的局部结构的分解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绝缘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覆盖件与侧连接体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覆盖件与侧连接体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二次电池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绝缘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二次电池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又一个实施例的二次电池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再一个实施例的二次电池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其中:
1-二次电池;
10-外壳;
110-壳体;111-底板;112-侧壁;113-开口;
120-顶盖组件;121-顶盖板;122-电极端子;
20-电极组件;
210-主体;211-第一表面;211a-第一区域;211b-第二区域;212-中心线
220-极耳;221-固定部;222-弯折部;
30-防爆阀;
40-绝缘部件;
410-主覆盖体;411-第一覆盖件;411a-第一支撑部;411b-第二支撑部;411c-第三支撑部;412-第二覆盖件
420-侧连接体;
430-裁切部件;
50-转接片;510-端子连接部;520-极耳连接部;
100-电池包;
101-箱体;101a-容纳腔;
102-电池模块;
X-厚度方向;Y-长度方向;Z-高度方向。
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和示例性实施例。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提出了许多具体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全面理解。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很明显的是,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通过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更好的理解。在附图和下面的描述中,至少部分的公知结构和技术没有被示出,以便避免对本实用新型造成不必要的模糊;并且,为了清晰,可能夸大了部分结构的尺寸。此外,下文中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例中。
下述描述中出现的方位词均为图中示出的方向,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二次电池及电池包的具体结构进行限定。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视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图1至图14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二次电池及电池包进行详细描述。
请参阅图1,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包的分解示意图。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电池包100,包括箱体101以及电池模块102,箱体101具有容纳腔101a,电池模块102设置于容纳腔101a,电池模块102的数量可以为一个,当然也可以为两个以上,具体可以根据储能要求进行设定,每个电池模块102包括多个二次电池1。
为了更好的保证电池包100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新型的二次电池1,该二次电池1安全性高,且具有较高的使用寿命,其可以作为独立的构件单独生产及销售等,当然也可以用于上述实施例的电池包100并作为电池包100的组成部分。为了更好地理解,下面结合图2至图14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二次电池1进行详细描述。
请参阅图2至图6,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二次电池的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图2中沿A-A方向的剖视图,图4示出了图3中B处放大图,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顶盖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二次电池的局部结构的分解图。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二次电池1,包括外壳10、电极组件20、防爆阀30以及绝缘部件40。
外壳10包括相互连接的壳体110和顶盖组件120,壳体110具有开口113,顶盖组件120包括顶盖板121以及与顶盖板121连接的电极端子122,顶盖板121覆盖开口113。电极组件20容纳在壳体110内,电极组件20包括主体210和由主体210延伸出的极耳220,极耳220与电极端子122电连接,防爆阀30连接于外壳10。绝缘部件40至少部分设置于电极组件20与防爆阀30之间,其中,防爆阀30在主体210上的投影至少部分被绝缘部件40覆盖。可选的,所说的投影可选为防爆阀30在主体210面向防爆阀30设置的表面上投影。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二次电池1,当其电极组件20内部发生短路时,绝缘部件40的设置能够加长电极组件20内部的游离锂离子扩散到防爆阀30的路径长度,进而延缓防爆阀30被腐蚀穿的时间,延长二次电池1的使用寿命。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壳体110包括与顶盖板121相对设置的底板111以及围合底板111设置并与底板111、顶盖板121连接的侧壁112,侧壁112远离底板111的一端形成开口113。
顶盖组件120整体与壳体110连接,其顶盖板121位于开口113处并将开口113密封,底板111、顶盖板121以及侧壁112共同形成用于容纳电极组件20的容纳空间。
电极组件20位于容纳空间内,电极组件20的主体210可以通过第一极片、第二极片以及隔板一同堆叠或者卷绕形成,其中,隔板是介于第一极片和第二极片之间的绝缘体,极耳220与主体210电连接。
在一些可选的示例中,电极组件20的数量可以为多个且成对设置,多个电极组件20在厚度方向X相互层叠,为了更好的理解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二次电池1,以下将以电极组件20的数量为两个进行举例说明。两个电极组件20在厚度方向X相互层叠。
可选的,绝缘部件40可以与电极组件20连接,当然,也可以与顶盖板121或者壳体110连接,具体可以根据防爆阀30的设置位置调整。只要能够延长电极组件20内部的游离锂离子扩散到防爆阀30的路径长度,进而延缓防爆阀30被腐蚀穿的时间均可。
在一些可选的示例中,绝缘部件40可以为柔性片状结构体,绝缘部件40与电极组件20粘接连接。绝缘部件40采用上述结构形式,不仅能够延长游离锂离子扩散到防爆阀30的路径长度,同时结构简单,易于与电极组件20之间的连接,同时质量轻便,不会对二次电池1的能量密度产生影响。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每个电极组件20的主体210具有面向防爆阀30设置的第一表面211,绝缘部件40具有主覆盖体410,主覆盖体410覆盖至少部分第一表面211。由于电极组件20的主体210在发生短路时,产生的游离的锂离子较多,通过在主体210面向防爆阀30的第一表面211设置主覆盖体410,在电极组件20的内部发生短路时,能够延长大部分游离的锂离子的路径长度,且能够使得绝缘部件40的结构简单,易于在二次电池1的内部安装。
可选的,防爆阀30可以设置于外壳10的不同位置,在一些可选的示例中,防爆阀30可以设置于顶盖板121,此时,第一表面211可以为主体210面向顶盖板121设置的表面。主覆盖体410的结构形式可以根据极耳220所在位置设置。
在一些可选的示例中,电极组件20包括的极耳220的数量为两个,各极耳220分别由第一表面211向顶盖板121延伸出,在一些可选的示例中,各极耳220均位于电极组件20以及顶盖板121之间。此时,可以根据极耳220在第一表面211上的位置而对主覆盖体410的结构形式进行调整。
请一并参阅图7至图10,图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绝缘部件40的结构示意图。图8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覆盖件411与侧连接体420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图9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覆盖件412与侧连接体420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图10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二次电池1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可选的,为了更好的延长游离的锂离子的扩散路径长度,主覆盖体410可以包括第一覆盖件411和第二覆盖件412,第一表面211具有中心线212,在电极组件20的厚度方向X上,中心线212将第一表面211划分为相对设置的第一区域211a以及第二区域211b,两个极耳220设置于第一区域211a并沿厚度方向X向第二区域211b弯折,第一覆盖件411至少覆盖第二区域211b,第二覆盖件412至少覆盖第一区域211a。
通过将主覆盖体410限定为包括第一覆盖件411以及第二覆盖件412,使得相应的覆盖件可以对应覆盖其所在的区域,不仅能够保证对第一表面211的覆盖要求,还能够对由第一表面211延伸出的极耳220进行避让,能够更好的保证极耳220与电极端子122直接或者间接的电连接要求。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一覆盖件411和第二覆盖件412在电极组件20的高度方向Z上至少部分重叠。通过上述设置,能够有效的避免第一覆盖件411以及第二覆盖件412之间形成有间隙,可以保证主覆盖件对第一表面211的全面覆盖要求,进一步延缓防爆阀30被腐蚀穿的时间。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二次电池1还包括转接片50,成对使用的两个转接片50均位于顶盖板121与电极组件20之间,每个转接片50包括端子连接部510和极耳连接部520,端子连接部510连接于电极端子122,极耳连接部520连接于极耳220,通过设置转接片50,能够更便于极耳220与电极端子122之间的连接。在具体实施时,在厚度方向X相对设置的两个电极组件20中,相对设置的极耳220可以与同一个转接片50的极极耳连接部520相连接。
可选的,第二覆盖件412还覆盖极耳连接部520面向且靠近顶盖板121的表面。由于转接片50由导电材料制成,当发生短路转接片50与电解液接触时,也会相应的产生游离的锂离子,因此,通过将第二覆盖件412覆盖转接片50的极耳连接部520,能够进一步延长极耳连接部520的游离的锂离子至防爆阀30的路径长度,延缓防爆阀30被腐蚀的时间。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电极组件20的长度方向Y上,第二覆盖件412位于两个转接片50之间的部分连接于第一覆盖件411。通过上述设置,能够避免游离的锂离子由第一覆盖件411以及第二覆盖件412之间的缝隙游离至防爆阀30。更进一步的,第一覆盖件411与第二覆盖件412之间相互连接,还能够保证二者与电极组件20相应的主体210以及极耳220之间的连接强度,更好的保证对锂离子路径的延长效果。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极耳220包括固定部221和弯折部222,固定部221沿厚度方向X延伸并与极耳连接部520固定连接,弯折部222连接于固定部221和主体210之间并且相对于固定部221弯折。通过上述设置,能够更好的满足极耳220与主体210以及转接片50之间的连接。
可选的,第一覆盖件411可以包括第一支撑部411a、第二支撑部411b以及第三支撑部411c,在电极组件20的高度方向Z上,第一支撑部411a与极耳220的固定部221相对设置并覆盖固定部221远离顶盖板121的表面,第一支撑部411a与第二覆盖件412层叠设置并相互连接。第二支撑部411b覆盖第二区域211b,第三支撑部411c连接于第一支撑部411a以及第二支撑部411b之间并覆盖弯折部222靠近第二区域211b的一侧。
通过上述设置,使得第一覆盖件411不仅能够更好的覆盖第一表面211的第二区域211b,同时,还能够覆盖极耳220的至少部分固定部221以及弯折部222,保证了对电极组件20各个靠近或者面向防爆阀30设置的表面中所产生游离锂离子的路径的延长,同时还能够提高第一覆盖件411与电极组件20之间的连接强度。
可选的,第一覆盖件411的第一支撑部411a、第二支撑部411b以及第三支撑部411c可以为一体式结构,能够避免具有连接关系的任意两者之间产生对接缝隙,且易于制造成型。可选的,第一覆盖件411的第一支撑部411a、第二支撑部411b以及第三支撑部411c均可以为片状结构体,具体可以为柔性片状结构体,能够适用不同形态下的电极组件20的覆盖要求,并且能够进一步减小占用空间,避免对二次电池1的能量密度的产生影响。
可选的,第二覆盖件412同样可以为片状的结构体并与第一覆盖件411的第一支撑部411a在电极组件20的高度方向Z上相对设置,通过第一支撑部411a以及第二覆盖件412将极耳220的固定部221以及转接片50共同夹持,更好的满足对极耳220以及转接片50中的极耳连接部520的覆盖。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绝缘部件40还具有侧连接体420,主覆盖体410在厚度方向X的至少一侧连接有侧连接体420,侧连接体420贴合于电极组件20在厚度方向X的表面。通过设置侧连接体420并限定其与住主覆盖体40以及电极组件20之间的连接关系,能够提高绝缘部件40整体与电极组件20之间的连接强度,避免主覆盖体410在电解液的浸泡下与电极组件20分离,保证对游离的锂离子路径的延长效果。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主覆盖体410在厚度方向X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侧连接体420,其中一个侧连接体420与第一覆盖件411一体设置,具体可以连接于第一覆盖件411的第二支撑部411b上并与第二支撑部411b相交设置。另一个侧连接体420与第二覆盖件412一体设置并与第二覆盖件412相交设置。通过上述设置,能够便于侧连接体420与主覆盖件的连接。
同时,与第一覆盖件411连接的侧连接体420可以连接于电极组件20在厚度方向X的一侧表面,与第二覆盖件412连接的侧连接体420可以连接于同一电极组件20在厚度方向X的另一侧表面。通过上述设置,能够分别保证第一覆盖件411及第二覆盖件412各自与电极组件20之间的连接强度,更好的保证对游离的锂离子的路径延长要求。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以上各实施例提供的二次电池1,均以包括两个电极组件20为例进行说明,可以理解的是,其只是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一些其他的示例中,电极组件20的数量还可以多于两个,例如可以为四个、六个甚至更多个,每个电极组件20均可以与一个主覆盖体410对应设置,同一对的两个电极组件20的第二区域211b相邻设置。通过上述设置,不仅能够满足不同型号的二次电池1的储能要求,同时还能够满足对各个电极组件20的覆盖要求,保证电极组件20内部发生短路时,对防爆阀30的防护要求。
当然,在一些其他的示例中,电极组件20的数量还可以为一个,一个电极组件20同样可以包括绝缘防护件,此时绝缘防护件所包括的主覆盖体410的数量可以为一个,只要能够满足在电极组件20内部发生短路时对防爆阀30的防护要求均可。
请一并参阅图11,图1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绝缘部件40的结构示意图。可以理解的是,防爆阀30设置在顶盖板121且极耳220位于主体210与顶盖板121之间时,主覆盖体410采用上述各实施例的结构形式只是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可以理解的是,主覆盖体410不限于上述各实施例的包括第一覆盖件411以及第二覆盖件412的结构形式,在一些其他的示例中,主覆盖体410可以为一整体式的片状结构,可以将第一表面211部分或者全部覆盖。
例如,如图11所示,主覆盖体410可以为一整体式结构,可以在与极耳220相对应的位置将主覆盖体410裁切,使得裁切部件430可以在电极组件20的厚度方向X的一侧被掀开并附着在极耳220面向防爆阀30的表面,不仅能够保证对第一表面211的覆盖要求,同样还能够便于极耳220与顶盖板121上的电极端子122直接或者间接电连接。
请一并参阅图12以及图14,图1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二次电池1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1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又一个实施例的二次电池1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1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再一个实施例的二次电池1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各实施例提及的二次电池1,均是以防爆阀30设置于顶盖板121且极耳220位于顶盖板121与主体210之间进行举例说明。在一些其他的示例中,如图12所示,防爆阀30还可以设置于顶盖板121,但是可以将极耳220由主体部210的侧面引出,而并非在第一表面211引出,同样能够满足防护要求。绝缘部件40的主覆盖体410还可以设置于主体210与顶盖板121之间,可以采用与第一表面211形状相匹配的弧形片状结构。同样能够满足储能要并使得二次电池具有更高的使用寿命。
当然,如图13、14所示,防爆阀30不限于设置于顶盖板121上,防爆阀30还可以设置于壳体110的底板111,此时,主体210的第一表面211可以为面向壳体110的底板111设置的表面,绝缘部件40的主覆盖体410可以设置于主体210与底板111之间。并且主覆盖体410可以为一平整的片状结构体,可以为如13所示的平面片状结构,也可以为图14所示的弧形片状结构。同时,电极组件20的极耳220可以由第一表面211引出,其也可以由其他表面引出,如由主体210在电极组件20的长度方向Y的两侧引出,只要能够满足二次电池1的储能要求,同时能够满足在电极组件20内部发生短路时,延缓防爆阀30被腐蚀穿的时间均可。
在一些其他的示例中,防爆阀30还可以设置于壳体110的侧壁112,具体可以位于侧壁112在长度方向Y上其中一个壁面上,此时,主体210面向防爆阀30所在位置的表面为第一表面211,均可满足二次电池1的储能以及高寿命要求,在此就不一一列举。
在具体实施时,图11至图14所示实施例的二次电池中,其绝缘部件40的主覆盖体410在厚度方向X上同样可以设置侧连接体420,其作用同上述各实施例,在此就不赘述。
综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二次电池1,因其包括外壳10、电极组件20、防爆阀30以及绝缘部件40,不仅能够满足储能要求,防爆阀30的设置还能够使得二次电池1内部压力过大时通过防爆阀30释放压力,保证二次电池1的安全性。而相应设置的绝缘部件40,并限定绝缘部件40至少部分设置于电极组件20与防爆阀30之间,同时防爆阀30在电极组件20的主体210上的投影至少部分被绝缘部件40覆盖,使得电极组件20内部在发生短路时,电极组件20内部游离的锂离子只能沿绝缘部件40的四周扩散,而不能直接扩散到防爆阀30,即锂离子由电极组件20扩散至防爆阀30的扩散路径被极大延长,因此能够延缓防爆阀30被腐蚀穿导致漏液的时间,进一步延长了二次电池1的使用寿命。
而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包100,因其电池模块102包括上述任意实施例的二次电池,既能够满足储能要求,同时具有更高的安全等级以及使用寿命,易于推广使用。
虽然已经参考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各个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组合起来。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Claims (13)

1.一种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包括相互连接的壳体和顶盖组件,所述壳体具有开口,所述顶盖组件包括顶盖板以及与所述顶盖板连接的电极端子,所述顶盖板覆盖所述开口;
电极组件,容纳在所述壳体内,所述电极组件包括主体和由所述主体延伸出的极耳,所述极耳与所述电极端子电连接;
防爆阀,连接于所述外壳;
绝缘部件,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电极组件与所述防爆阀之间;
其中,所述防爆阀在所述主体上的投影至少部分被所述绝缘部件覆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具有面向所述防爆阀设置的第一表面,所述绝缘部件具有主覆盖体,所述主覆盖体覆盖至少部分所述第一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爆阀设置于所述顶盖板,所述电极组件包括的所述极耳的数量为两个,各所述极耳分别由所述第一表面向所述顶盖板延伸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覆盖体包括第一覆盖件和第二覆盖件;
所述第一表面具有中心线,在所述电极组件的厚度方向上,所述中心线将所述第一表面划分为相对设置的第一区域以及第二区域,两个所述极耳设置于所述第一区域并沿所述厚度方向向所述第二区域弯折,所述第一覆盖件至少覆盖所述第二区域,所述第二覆盖件至少覆盖所述第一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覆盖件和所述第二覆盖件在所述电极组件的高度方向上至少部分重叠。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电池还包括转接片,成对使用的两个所述转接片均位于所述顶盖板与所述电极组件之间,每个所述转接片包括端子连接部和极耳连接部,所述端子连接部连接于所述电极端子,所述极耳连接部连接于所述极耳;
所述第二覆盖件还覆盖所述极耳连接部面向所述顶盖板的表面,在所述电极组件的长度方向上,所述第二覆盖件位于两个所述转接片之间的部分连接于所述第一覆盖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耳包括固定部和弯折部,所述固定部沿所述厚度方向延伸并与所述极耳连接部固定连接,所述弯折部连接于所述固定部和所述主体之间并且相对于所述固定部弯折,所述第一覆盖件包括第一支撑部、第二支撑部以及第三支撑部;
在所述电极组件的高度方向上,所述第一支撑部与所述固定部相对设置并覆盖所述固定部远离所述顶盖板的表面,所述第一支撑部与所述第二覆盖件层叠设置并相互连接,所述第二支撑部覆盖所述第二区域,所述第三支撑部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部以及所述第二支撑部之间并覆盖所述弯折部靠近所述第二区域的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部件还具有侧连接体,所述主覆盖体在所述厚度方向的至少一侧连接有所述侧连接体,所述侧连接体贴合于所述电极组件在所述厚度方向的表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覆盖体在所述厚度方向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所述侧连接体,其中一个所述侧连接体与所述第一覆盖件一体设置,另一个所述侧连接体与所述第二覆盖件一体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组件的数量为多个且成对设置,多个所述电极组件在所述厚度方向相互层叠,每个所述电极组件与一个所述主覆盖体对应,同一对的两个所述电极组件的所述第二区域相邻设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与所述顶盖板相对设置的底板以及围合所述底板设置并与所述底板以及所述顶盖板连接的侧壁,所述侧壁远离所述底板的一端形成所述开口,所述防爆阀设置于所述底板或所述侧壁。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任意一项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部件为柔性片状结构体,所述绝缘部件与所述电极组件粘接连接。
13.一种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包括:
箱体,具有容纳腔;
电池模块,设置于所述容纳腔,所述电池模块包括多个如权利要求1至12任意一项所述的二次电池。
CN201921269232.1U 2019-08-07 2019-08-07 二次电池及电池包 Active CN2104678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69232.1U CN210467893U (zh) 2019-08-07 2019-08-07 二次电池及电池包
EP19196062.4A EP3772759B1 (en) 2019-08-07 2019-09-06 Secondary battery and battery pack
HUE19196062A HUE058245T2 (hu) 2019-08-07 2019-09-06 Újratölthetõ telep és telepcsomag
US16/565,780 US11482755B2 (en) 2019-08-07 2019-09-10 Secondary battery and battery pack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69232.1U CN210467893U (zh) 2019-08-07 2019-08-07 二次电池及电池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467893U true CN210467893U (zh) 2020-05-05

Family

ID=678754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269232.1U Active CN210467893U (zh) 2019-08-07 2019-08-07 二次电池及电池包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482755B2 (zh)
EP (1) EP3772759B1 (zh)
CN (1) CN210467893U (zh)
HU (1) HUE058245T2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32032A (zh) * 2020-06-23 2021-02-05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组以及使用电池组作为电源的装置
US11791518B2 (en) 2020-07-10 2023-10-17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imited Battery, power consumption device,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eparing a battery
RU2807661C1 (ru) * 2020-07-10 2023-11-21 Контемпорари Амперекс Текнолоджи Ко., Лимитед Батарея и относящийся к ней аппарат, способ ее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ее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US11955654B2 (en) 2020-07-10 2024-04-09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imited Battery, and related device, preparation method and preparation apparatus thereof
US11967725B2 (en) 2020-07-10 2024-04-23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imited Case of battery, battery, power consumption device, and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eparing battery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715438B (zh) * 2021-06-23 2023-12-15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单体及其制造方法和制造***、电池以及用电装置
CN115566375B (zh) * 2022-11-11 2023-03-10 深圳海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储能设备以及用电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157678A (ja) * 2005-05-23 2007-06-2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ラミネート電池の安全機構
KR101040826B1 (ko) * 2009-09-28 2011-06-14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이차전지
KR101201744B1 (ko) 2009-10-16 2012-11-15 에스비리모티브 주식회사 이차 전지
JP6044367B2 (ja) * 2013-01-31 2016-12-14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蓄電装置
JP2016139586A (ja) * 2015-01-29 2016-08-04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蓄電装置
KR102467002B1 (ko) * 2015-11-24 2022-11-11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이차 전지
CN105591062B (zh) 2016-03-17 2018-08-24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二次电池
US10193109B2 (en) * 2016-05-12 2019-01-29 Bosch Battery Systems Llc Prismatic electrochemical cell
KR102260828B1 (ko) * 2016-09-02 2021-06-03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이차 전지
KR102357319B1 (ko) * 2017-02-10 2022-01-27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이차 전지
CN109698385A (zh) 2017-10-20 2019-04-30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二次电池
CN207690905U (zh) 2018-01-12 2018-08-03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二次电池及汽车
CN208189697U (zh) 2018-03-23 2018-12-04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单体电池、电池模组、动力电池和电动汽车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32032A (zh) * 2020-06-23 2021-02-05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组以及使用电池组作为电源的装置
CN112332032B (zh) * 2020-06-23 2024-02-23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组以及使用电池组作为电源的装置
US11791518B2 (en) 2020-07-10 2023-10-17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imited Battery, power consumption device,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eparing a battery
RU2807661C1 (ru) * 2020-07-10 2023-11-21 Контемпорари Амперекс Текнолоджи Ко., Лимитед Батарея и относящийся к ней аппарат, способ ее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ее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US11955654B2 (en) 2020-07-10 2024-04-09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imited Battery, and related device, preparation method and preparation apparatus thereof
US11967725B2 (en) 2020-07-10 2024-04-23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imited Case of battery, battery, power consumption device, and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eparing battery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HUE058245T2 (hu) 2022-07-28
US20210043899A1 (en) 2021-02-11
EP3772759B1 (en) 2022-03-09
US11482755B2 (en) 2022-10-25
EP3772759A1 (en) 2021-02-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467893U (zh) 二次电池及电池包
CN112350002A (zh) 二次电池及电池包
KR101009567B1 (ko) 배터리 팩
EP3291328B1 (en) Electrochemical secondary battery having inbuilt charging circuit
US11710882B2 (en) Battery
EP3629395B1 (en) Terminal protection cover and battery module
TW201342691A (zh) 新穎結構的頂蓋總成
EP3748712A1 (en) Battery power extraction and integration structure, battery pack and vehicle
CN213150964U (zh) 电极组件、电芯及电池模组
KR20100042102A (ko) 보호회로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이차전지
CN210110860U (zh) 顶盖组件与二次电池
US11843128B2 (en) Cell module
CN211182350U (zh) 二次电池连接片和二次电池
CN219476835U (zh) 电池及电池组
CN215771456U (zh) 电池隔圈、电芯组件及电池
CN114725477A (zh) 电芯单元、电池及电池的装配方法
US20220367954A1 (en) Battery Pack, Electronic Device and Vehicle
CN210668435U (zh) 电池及电子设备
CN220291020U (zh) 单体电池
CN219873768U (zh) 一种电池及电池装置
CN219534825U (zh) 电池及电池组
CN218731521U (zh) 电池装置
CN220553514U (zh) 电池及电池组
CN219801214U (zh) 棱柱电池
CN217606915U (zh) 电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