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433633U - 带有升降功能的行走转移装置 - Google Patents

带有升降功能的行走转移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433633U
CN210433633U CN201920430218.9U CN201920430218U CN210433633U CN 210433633 U CN210433633 U CN 210433633U CN 201920430218 U CN201920430218 U CN 201920430218U CN 210433633 U CN210433633 U CN 2104336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fting
transfer device
chassis
arm
walking transf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43021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丁秋时
林冠
韩征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Yikang Lif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Yikang Lif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Yikang Lif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Yikang Lif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43021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4336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4336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43363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 Invalid Beds And Related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保健护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有升降功能的行走转移装置,能够协助用户调整状态以利于其与居家设施之间的转移,包括:底盘,其设置有一对水平延伸的第一和第二横梁;支架,其包括第一、第二臂和连接在其间的连接部,共同构成U形向上开口,第一和第二臂的自由端分别固定到第一和第二横梁,连接部具有平坦上表面;升降装置,其安装到连接部上表面并具有能够竖直升降的顶部;座椅,其具有椅座、靠背和扶手,椅座安装到升降装置顶部,升降装置顶部竖直升降使椅座离地高度在370-750mm调节;多个轮子,其安装到底盘并设置刹车装置;动力***,其安装到底盘并连接到升降装置和轮子;操控装置,其连接到升降装置、刹车装置和动力***。

Description

带有升降功能的行走转移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保健护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有升降功能的行走转移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老龄化问题已成为我国乃至全世界的普遍问题,我国60岁以上的老人数量已超过2亿。对于大多数老人,随着身体的衰老,下肢的行动能力会最先衰弱,很多老人会长期依赖轮椅生活。其中部分老人已无法独立完成上下轮椅、以及在居家设施与轮椅之间转移(例如从床转移到轮椅、从轮椅转移到马桶)等行动,这给老人自己和照顾他们的子女带来极大不便,这个问题已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现在许多腿脚行动不便的老人主要使用普通轮椅进行移动和转移,其中一些腿脚问题比较严重的老人需要有护理人员的帮助才能在居家设施与行走转移装置(例如轮椅)之间转移,而护理人员在转移过程中经常需要将老人抱起,动作困难、劳动强度很大。另外在转移过程中轮椅可能会发生滑动,会对转移造成困难甚至发生危险。
实用新型内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例,提供一种带有升降功能的行走转移装置,能够协助用户调整状态以利于在行走转移装置与居家设施之间转移。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带有升降功能的行走转移装置,其包括:
底盘,其设置有一对水平延伸的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
支架,其包括第一臂、第二臂和连接在所述第一臂与所述第二臂之间的连接部,所述第一臂、所述第二臂和所述连接部共同构成U形的向上开口,其中所述第一臂和所述第二臂的自由端分别固定到所述第一横梁和所述第二横梁,构成所述向上开口的所述连接部具有平坦的上表面;
升降装置,其安装到所述连接部的所述上表面上,并具有能够竖直升降的顶部;
座椅,其具有椅座、靠背和扶手,所述椅座安装到所述升降装置的顶部,所述升降装置的顶部的竖直升降使得所述椅座的离地高度在370-750mm的范围内调节;
多个轮子,其安装到所述底盘并设置有刹车装置;
动力***,其安装到所述底盘并连接到所述升降装置和所述轮子;
操控装置,其连接到所述升降装置、所述刹车装置和所述动力***。
优选地,在任意实施例中,
所述座椅包括被可旋转地安装的扶手,所述扶手能够在水平向前延伸的放平位置与竖直延伸的收起位置之间旋转。
优选地,在任意实施例中,
所述靠背被可旋转地安装而能够向前或向后旋转。
优选地,在任意实施例中,
所述底盘设置有位于所述第一横梁和所述第二横梁的下方的固定结构,所述支架的下端固定到所述固定结构。
优选地,在任意实施例中,
分别位于所述底盘两侧的两个所述轮子是通过彼此独立的两个电机分别驱动的驱动轮。
优选地,在任意实施例中,
所述驱动轮包括位于所述底盘的前侧的前轮,在所述前轮的前方安装有防摔轮。
优选地,在任意实施例中,
所述驱动轮包括位于所述底盘的后侧的后轮,在所述后轮的后方安装有防摔轮。
优选地,在任意实施例中,
所述升降装置包括电动升降柱、液压缸和气动缸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在任意实施例中,
所述操控装置包括:手持操纵器,其安装到所述扶手或安装到位于所述靠背的后侧的推车把手。
优选地,在任意实施例中,
所述动力***包括电池,所述电池具有或连接到充电接口。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例提供的带有升降功能的行走转移装置,能够协助用户调整状态以利于在行走转移装置与居家设施之间转移。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带有升降功能的行走转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安装到支架的升降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例,提供一种带有升降功能的行走转移装置,能够协助用户调整状态在行走转移装置(例如轮椅)与居家设施之间转移。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带有升降功能的行走转移装置,其包括:
底盘,其设置有一对水平延伸的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
支架,其包括第一臂、第二臂和连接在所述第一臂与所述第二臂之间的连接部,所述第一臂、所述第二臂和所述连接部共同构成U形的向上开口,其中所述第一臂和所述第二臂的自由端分别固定到所述第一横梁和所述第二横梁,构成所述向上开口的所述连接部具有平坦的上表面;
升降装置,其安装到所述连接部的所述上表面上,并具有能够竖直升降的顶部;
座椅,其具有椅座、靠背和扶手,所述椅座安装到所述升降装置的顶部,所述升降装置的顶部的竖直升降使得所述椅座的离地高度在370-750mm的范围内调节;
多个轮子,其安装到所述底盘并设置有刹车装置;
动力***,其安装到所述底盘并连接到所述升降装置和所述轮子;
操控装置,其连接到所述升降装置、所述刹车装置和所述动力***。
这样,升降装置通过特别设计的支架安装到底盘,而安装到升降装置的顶部的座椅(例如椅座)能够随升降装置顶部的升降运动而升降,从而能够使椅座的离地高度根据需要在一定范围内调节,例如对应于(特别是齐平于)居家设施(例如坐便器或床)的高度,从而有利于用户调整状态实现在居家设施与所述带有升降功能的行走转移装置(可简称为行走转移装置,例如为轮椅)之间的转移。这样,不仅能够一定程度上提高年老用户的自理能力,而且也可减轻照看护理人员的负担,另外还降低动作难度和风险,提高行走转移装置的安全性。
其中应注意,为了使座椅能够降低到足够的离地高度以满足特定需要,升降装置需要安装到尽可能低的位置,在此安装到所述支架的安装平面(即,所述连接部的上表面)上,所述支架被专门设计为具有向上开口的U形,以在其中提供空间装容升降装置,从而使升降装置在底盘的上横梁(即,所述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下方空间就位,不仅使升降装置在低位安装而使座椅具有更低的可调高度,而且还使整个行走转移装置重心降低而更稳定,并且结构紧凑。
另外,升降装置通过支架与底盘牢固连接,使得各个部件连接为一体,因而行走转移装置具有更高的整体结构强度和稳定性。
此外,设置在轮子上的刹车装置能够使行走转移装置在停车时更稳定,使得行走转移装置(例如轮椅)与居家设施(例如坐便器或床)之间的转移更加安全可靠。
由此可见,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例提供的带有升降功能的行走转移装置,能够协助用户调整状态,以利于在行走转移装置(例如轮椅)与居家设施(例如坐便器或床)之间转移。
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作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气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按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选地,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是相互平行的上横梁。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选地,第一臂和第二臂竖直延伸且相互平行。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选地,第一壁和第二臂的自由端具有挂钩,并通过相应挂钩分别悬挂到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
优选地,在任意实施例中,所述底盘设置有位于所述第一横梁和所述第二横梁的下方的固定结构,所述支架的下端固定到所述固定结构。这样,可进一步稳固支架,以增强整体结构强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选地,U形的支架的连接部、第一臂、第二臂中的至少一个的下端固定到所述固定结构。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选地,固定结构包括一对水平延伸的下横梁。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选地,下横梁平行于上横梁。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选地,支架的连接部的上表面具有定位凹部,升降装置安装到定位凹部中。
优选地,在任意实施例中,所述座椅包括被可旋转地安装的扶手,所述扶手能够在水平向前延伸的放平位置与竖直延伸的收起位置之间旋转。这样,在行走转移装置行进时,扶手可处于放平位置,既可以为用户手臂提供支撑,还可以避免座椅中的用户向侧方翻倒的风险;在行走转移装置停车时,扶手可处于收起位置(例如可与靠背平齐),以利于用户在居家设施与轮椅之间转移。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选地,座椅包括一对平行的左扶手和右扶手。这样,可有利地将座椅中的用户包围保护。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选地,在左、右扶手之间设置水平延伸的护栏或者护板。这样,既可以供用户手扶或手抓,也可以有利地将座椅中的用户包围保护,在座椅前倾或后仰时(例如上下坡时)是特别有用的。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选地,护栏被可拆卸地安装到扶手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选地,护栏的一端被可旋转地安装到一个扶手上,护栏的另一端在旋转到水平位置至另一个扶手上时通过锁定结构锁定。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选地,扶手在放平位置与收起位置之间的旋转范围大于90度。这样,当靠背与椅座成钝角时,扶手也可旋转到与靠背一致(或重叠)的收起位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选地,扶手能够在水平向前延伸的放平位置与水平横向延伸的收起位置之间旋转。这样,如果需要,则扶手可旋转到靠背的前表面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选地,扶手包括用于将扶手锁定就位的锁定机构。这样,扶手当被锁定就位时,即使受到外力也不会运动(例如旋转),从而提高安全性。
优选地,在任意实施例中,所述靠背被可旋转地安装而能够向前或向后旋转。这样,可以根据需要调节靠背相对于椅座的角度,使得座椅中的用户乘坐舒适。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选地,靠背被可旋转地安装而能够向前旋转180度。这样,靠背可向前叠放到椅座上,以利于行走转移装置在不使用时收起。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选地,靠背被可旋转地安装而能够向后旋转180度。这样,靠背可向后展开齐平于椅座而形成座椅的延伸部分,在需要时可以使用户向后躺卧其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选地,座椅包括踏板。这样,可为用户提供足支撑以利于休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选地,踏板被可旋转地安装。这样,在不使用时可适时收起;另外,当靠背如前所述向后展开供用户躺卧时,可将踏板旋转到适合角度为用户提供足和腿支撑。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选地,靠背能够折叠或弹性变形以缩短横向宽度(即,沿左右方向的宽度)。这样,有利于轮椅在不使用时可折叠收起。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选地,靠背能够沿竖直轴线折叠或弹性变形。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选地,靠背包括用于将靠背锁定就位的锁定机构。这样,靠背当被锁定就位时,即使受到外力也不会运动(例如旋转),从而提高安全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选地,靠背上设置有腰带。这样,如果需要,则可通过腰带将用户束紧在靠背上以防止意外滑落。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座椅被可拆卸地安装到所述升降装置的顶部。这样,可便于对升降装置进行检查、维护和修理。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选地,缓冲结构设置在座椅与升降装置顶部之间。这样,可缓冲外力,为用户提供舒适的乘坐环境。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选地,缓冲结构包括弹簧。
优选地,在任意实施例中,分别位于所述底盘的两侧的两个所述轮子是通过彼此独立的两个电机分别驱动的驱动轮。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两个驱动轮是彼此独立驱动的两个驱动前轮。这样,例如,一个驱动前轮向前转,另一个驱动前轮向后转,能够方便灵活地实现转向,便于在狭小空间内运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两个驱动轮是彼此独立驱动的两个驱动后轮。这样,例如,一个驱动后轮向前转,另一个驱动后轮向后转,能够方便灵活地实现转向,便于在狭小空间内运动。
优选地,在任意实施例中,所述驱动轮包括位于所述底盘的前侧的前轮,在所述前轮的前方安装有防摔轮。
优选地,在任意实施例中,所述驱动轮包括位于所述底盘的后侧的后轮,在所述后轮的后方安装有防摔轮。
这样,无论是前轮驱动还是后轮驱动,均可通过相应的防摔轮降低倾倒风险,提高轮椅的运行安全性。
优选地,在任意实施例中,所述升降装置包括电动升降柱、液压缸和气动缸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在任意实施例中,所述操控装置包括:手持操纵器,其安装到所述扶手或安装到位于所述靠背的后侧的推车把手。这样,可便于在座椅中就座的用户进行轮椅操作,例如安装到左扶手以利于用户左手使用、安装到右扶手以利于用户右手使用、或安装到推车把手以利于护理人员使用。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操控装置包括:安装到靠背后侧的控制器。这样,也可通过控制器进行轮椅操作,例如可由护理人员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选地,控制器安装到靠背后侧的推车把手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选地,控制器被可拆卸地安装。这样,如果需要,控制器可从轮椅上移除而作为无线控制器使用。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选地,手持操纵器被可拆卸地安装。这样,如果需要,手持操纵器可从轮椅上移除而作为无线操纵器使用。
优选地,在任意实施例中,所述动力***包括电池,所述电池具有或连接到充电接口。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动力***包括电池,所述电池被可拆卸地安装。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选地,充电接口设置在手持操纵器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轮子中的至少两个设置有刹车装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轮子的直径为4-12英寸。这样,能够使结构紧凑,便于在室内灵活移动,有利于穿过室内狭窄空间,例如门。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轮子具有相同的尺寸。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轮子中的前轮大于后轮。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选地,刹车装置包括电磁刹车装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选地,操控装置包括离合器,当所述离合器分离时,轮椅处于手推控制模式;而当所述离合器闭合时,轮椅处于电动控制模式。这样,用户可以在手推和电动控制模式之间切换。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带有升降功能的行走转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安装到支架的升降装置的示意图。
在图1和图2中所示实施例中可见一种带有升降功能的行走转移装置,其包括:
底盘3,其设置有一对水平延伸的第一横梁31和第二横梁;
支架33,其包括第一臂、第二臂和连接在所述第一臂与所述第二臂之间的连接部,所述第一臂、所述第二臂和所述连接部共同构成U形的向上开口,其中所述第一臂和所述第二臂的自由端分别固定到所述第一横梁和所述第二横梁,构成所述向上开口的所述连接部具有平坦的上表面;
升降装置2(如图2中所示,图1中显示出升降装置2的安装空间2a),其安装到所述连接部的所述上表面上,并具有能够竖直升降的顶部;
座椅1,其具有椅座、靠背22和扶手21,所述椅座安装到所述升降装置的顶部,所述升降装置的顶部的竖直升降使得所述椅座的离地高度在370-750mm的范围内调节;
多个轮子41、42,其安装到所述底盘并设置有刹车装置;
动力***,其安装到所述底盘并连接到所述升降装置和所述轮子;
操控装置,其连接到所述升降装置、所述刹车装置和所述动力***。
此外,图1中还显示出:安装到扶手21的手持操纵器51,设置到靠背22后侧的推车把手23;图2中还显示出:底盘3的位于第一横梁31和第二横梁下方的下横梁32(作为底盘固定结构的一部分)。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例提供的带有升降功能的行走转移装置,能够协助用户调整状态以利于在行走转移装置与居家设施之间转移。
应理解,在本文中所述的方位,例如前、后、左、右、上、下等,均为相对位置的表述,用于描述各相关部件或部分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而并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因素。
本文中对多个元件的描述中,以“和/或”相连的多个并列特征,是指包含这些并列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或一种或多种)。例如,“第一元件和/或第二元件”的含义是:第一元件和第二元件中的一个或多个,即,仅第一元件、或仅第二元件、或第一元件和第二元件(二者同时存在)。
本实用新型中所提供的各个实施例均可根据需要而相互组合,例如任意两个、三个或更多个实施例中的特征相互组合以构成本实用新型的新的实施例,这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除非另行说明或者在技术上构成矛盾而无法实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带有升降功能的行走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盘,其设置有一对水平延伸的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
支架,其包括第一臂、第二臂和连接在所述第一臂与所述第二臂之间的连接部,所述第一臂、所述第二臂和所述连接部共同构成U形的向上开口,其中所述第一臂和所述第二臂的自由端分别固定到所述第一横梁和所述第二横梁,构成所述向上开口的所述连接部具有平坦的上表面;
升降装置,其安装到所述连接部的所述上表面上,并具有能够竖直升降的顶部;
座椅,其具有椅座、靠背和扶手,所述椅座安装到所述升降装置的顶部,所述升降装置的顶部的竖直升降使得所述椅座的离地高度在370-750mm的范围内调节;
多个轮子,其安装到所述底盘并设置有刹车装置;
动力***,其安装到所述底盘并连接到所述升降装置和所述轮子;
操控装置,其连接到所述升降装置、所述刹车装置和所述动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升降功能的行走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座椅包括被可旋转地安装的扶手,所述扶手能够在水平向前延伸的放平位置与竖直延伸的收起位置之间旋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升降功能的行走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靠背被可旋转地安装而能够向前或向后旋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升降功能的行走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盘设置有位于所述第一横梁和所述第二横梁的下方的固定结构,所述支架的下端固定到所述固定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升降功能的行走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
分别位于所述底盘两侧的两个所述轮子是通过彼此独立的两个电机分别驱动的驱动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有升降功能的行走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轮包括位于所述底盘的前侧的前轮,在所述前轮的前方安装有防摔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有升降功能的行走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轮包括位于所述底盘的后侧的后轮,在所述后轮的后方安装有防摔轮。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带有升降功能的行走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升降装置包括电动升降柱、液压缸和气动缸中的至少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带有升降功能的行走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操控装置包括:手持操纵器,其安装到所述扶手或安装到位于所述靠背的后侧的推车把手。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带有升降功能的行走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动力***包括电池,所述电池具有或连接到充电接口。
CN201920430218.9U 2019-04-01 2019-04-01 带有升降功能的行走转移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4336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430218.9U CN210433633U (zh) 2019-04-01 2019-04-01 带有升降功能的行走转移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430218.9U CN210433633U (zh) 2019-04-01 2019-04-01 带有升降功能的行走转移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433633U true CN210433633U (zh) 2020-05-01

Family

ID=704009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430218.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433633U (zh) 2019-04-01 2019-04-01 带有升降功能的行走转移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43363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430189B2 (en) Power add-on device for manual wheelchair
CA2761862C (en) Transport apparatus
US5333333A (en) Transportation, sanitation and therapy system for handicapped people
US4985947A (en) Patient assist device
US5346280A (en) Chair with automatic standing aid
US4999862A (en) Wheelchair mounted invalid lift
US6902178B2 (en) Transport chair for a patient
US5050695A (en) Power attachment for wheelchair
AU2004275891B2 (en) Inter-convertible single person type transporting aid
EP3578154B1 (en) Indoor and outdoor mobility device system
JPH07178134A (ja) 電動式車椅子
WO1999014105A1 (en) Lift transit vehicle
CN210433633U (zh) 带有升降功能的行走转移装置
GB2463960A (en) Moveable chair lift with rear mounted wheels
CN213311003U (zh) 一种轮椅
US20040033127A1 (en) Motor assisted mover
CN115315238A (zh) 具备升降功能的轮椅
JPH09285496A (ja) 歩行支援機の機体移動機構
TWI357324B (zh)
JP3231125U (ja) 椅子
CN212395233U (zh) 一种组合式电动移位转运轮椅
KR102445702B1 (ko) 장애물 극복유닛과 고정부를 포함하는 전동휠체어
RU161121U1 (ru) Трансформируемое кресло-коляска для инвалидов
JP2002209949A (ja) 座面昇降式車椅子
JP2005198926A (ja) 車椅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50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