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415460U - 双层共挤机头模具 - Google Patents

双层共挤机头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415460U
CN210415460U CN201920937945.4U CN201920937945U CN210415460U CN 210415460 U CN210415460 U CN 210415460U CN 201920937945 U CN201920937945 U CN 201920937945U CN 210415460 U CN210415460 U CN 2104154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e holder
layer
die
shunting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93794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龙玉克
宋永琦
马葵
王占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Woer Heat Shrinkable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Woer Heat Shrinkable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Woer Heat Shrinkable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Woer Heat Shrinkable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93794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4154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4154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4154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xtrus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层共挤机头模具,包括第一模座、第二模座、内层分流体、口模、芯棒、分隔件、外层分流套、第一调偏件与第二调偏件;第一模座内开设有第一腔体,第二模座内开设有第二腔体,第一模座与第二模座连接,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连通形成内腔;内层分流体设于内腔内,口模限位于第二腔体远离第一腔体一端,芯棒设置于内层分流体远离第一腔体一端;分隔件环绕分流体及芯棒设置,分隔件与内层分流体及芯棒间隔形成内层流道,分隔件与第二模座及口模间隔形成外层流道;第一调偏件设置于第一模座上,第一调偏件穿过第一模座的侧壁并抵靠内层分流体;第二调偏件设置于第二模座上,第二调偏件穿过第二模座的侧壁并抵靠口模。

Description

双层共挤机头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层共挤机头模具。
【背景技术】
目前,在双层塑料管材的生产制造过程中,其共挤机头仍采用单壁管机头的模具结构。其中,管材壁厚均匀度的调节通过调节口模的偏心度来实现,但这种方式一般只能调节管材总壁厚的偏心度,无法实现单层壁厚偏心度的调节,因而难以保证每层壁厚均匀,不产生偏壁现象,导致产品的质量得不到保证。鉴于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双层共挤机头模具以克服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层共挤机头模具,结构简单,可实现双层管材中每层壁厚偏心度的调节,保证产品质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层共挤机头模具,包括第一模座、第二模座、内层分流体、口模、芯棒、分隔件、外层分流套、第一调偏件与第二调偏件;所述第一模座内开设有第一腔体,所述第二模座内开设有第二腔体,所述第一模座与所述第二模座连接,所述第一腔体与所述第二腔体相连通形成内腔;所述内层分流体设于所述内腔内,所述口模限位于所述第二腔体内远离所述第一腔体的一端,所述芯棒设置于所述内层分流体上远离所述第一腔体的一端,所述芯棒与所述口模之间形成挤出模腔;所述分隔件环绕所述分流体及所述芯棒设置,所述分隔件与所述内层分流体及所述芯棒之间间隔以形成内层流道,所述内层分流体用于将内层材料进行分流进入所述内层流道内;所述分隔件与所述第二模座及所述口模间隔以形成外层流道,所述外层分流套环绕所述分隔件设置并用于对外层材料进行分流进入所述外层流道内;所述第一调偏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模座上,所述第一调偏件穿过所述第一模座的侧壁并抵靠所述内层分流体;所述第二调偏件设置于所述第二模座上,所述第二调偏件穿过所述第二模座的侧壁并抵靠所述口模。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模座的外表面环绕设置有第一加热器,所述第二模座的外表面环绕设置有第二加热器;所述分隔件包括隔热套,所述隔热套与所述外层分流套之间留有间隙。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分隔件还包括冷却套与分隔套,所述冷却套环绕所述内层分流体设置,所述隔热套与冷却套密封连接,且所述隔热套与所述冷却套之间设有冷却通路;所述分隔套连接于所述冷却套远离所述第一模座的一端,所述分隔套环绕所述芯棒设置。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冷却套的外表面开设有呈螺旋状的冷却槽,所述冷却槽用于流通流体介质以形成所述冷却通路;所述双层共挤机头模具还包括冷却进口管与冷却出口管,所述冷却进口管与所述冷却出口管贯穿所述第一加热器与所述第一模座,所述冷却进口管及所述冷却出口管均与所述冷却槽连通。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内层分流体包括分流本体、分流锥与分流支架,所述分流本体的一端与所述芯棒固定连接,所述分流锥连接于所述分流本体远离所述芯棒的一端,所述分流支架固定连接于所述分流本体上并靠近所述分流锥设置;所述分流支架包括调节环与分流筋,所述调节环环绕所述分流本体并与所述分流本体间隔设置,所述分流筋的数量至少为两个,所述分流筋以所述分流本体为轴心均匀分布在所述分流本体与所述调节环之间,通过所述分流筋将所述调节环与所述分流本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调偏件抵靠于所述调节环的外壁。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分流本体内开设有沿轴向设置的第一气道,所述芯棒内开设有沿轴向贯通的第二气道,所述第一气道与所述第二气道连通,至少一个所述分流筋内开设有与所述第一气道连通的气道进口。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外层分流套远离所述口模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模座紧固连接,所述外层分流套的一端背离所述外层分流套的轴心方向垂直延伸形成定位部,所述定位部嵌入所述第一模座与所述第二模座之间,通过锁附螺丝将所述定位部与所述第二模座固定连接。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压板,所述压板固定于所述第二模座远离所述第一模座的一端,所述压板用于将所述口模限位于所述第二腔体内,所述第一加热器由所述第一模座向远离所述第二模座的方向延伸并环绕所述压板,所述压板开设有用于所述口模穿出的限位孔。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内层分流体内部开设有内层测温孔,所述压板内部开设有外层测温孔。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芯棒呈圆锥台形,所述第一调偏件与所述第二调偏件均为调偏螺丝,所述外层流道及所述内层流道的直径自所述第一腔体向所述第二腔体的方向逐渐减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第一调偏件和第二调偏件分别调节内层分流体和口模的位置,实现双层管材中每层壁厚偏心度的调节,避免出现偏心、壁厚不均等现象,从而提高产品的质量。
为使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提供的双层共挤机头模具的立体结构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双层共挤机头模具的正视图;
图3为图2中所示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图4为图2中所示沿B-B方向的剖视图。
附图标号说明:第一模座10、第一腔体11、内层流道111、第一连接部12、第一连接空腔121、第一加热器13、第二模座20、第二腔体21、外层流道211、第二连接部22、第二连接空腔221、第二加热器23、压板24、限位孔241、外层测温孔242、内层分流体30、分流本体31、第一气道311、分流锥32、分流支架33、调节环331、分流筋332、气道进口3321、进气管3322、内层测温孔34、口模40、芯棒50、第二气道51、分隔件60、隔热套61、冷却套62、冷却槽621、冷却进口管6211、冷却出口管6212、分隔套63、外层分流套70、定位部71、螺丝72、定位凸起711、第一调偏件80、第二调偏件9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技术效果更加清晰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是为了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双层共挤机头模具,包括第一模座10、第二模座20、内层分流体30、口模40、芯棒50、分隔件60、外层分流套70、第一调偏件80与第二调偏件90。
第一模座10内开设有第一腔体11,第二模座20内开设有第二腔体21,第一模座10与第二模座20连接,第一腔体11与第二腔体21相连通形成内腔。内层分流体30设于内腔内,口模40限位于第二腔体21内远离第一腔体11的一端,芯棒50设置于内层分流体30上远离第一腔体11的一端,芯棒50与口模40之间形成挤出模腔。
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模座10远离第二模座20的一端设有第一连接部12,第一连接部12具有与第一腔体11连通的第一连接空腔121,第一连接部12与第一模座10可以是一体成型结构,第一连接部12用于连接挤出机向第一腔体11内输送熔融的内层材料。第二模座20的一侧设有第二连接部22,第二连接部22具有与第二腔体21连通的第二连接空腔221,第二连接部22用于连接挤出机向第二腔体21内输送熔融的外层材料。
具体的,分隔件60环绕内层分流体30及芯棒50设置,分隔件60与内层分流体30及芯棒50之间间隔以形成内层流道111,内层分流体30用于将内层材料分流进入内层流道111内。分隔件60与第二模座20及口模40间隔以形成外层流道211,外层分流套70环绕分隔件60设置并用于将外层材料分流进入外层流道211内。具体的,内层流道111与外层流道211的截面均呈环形。
第一调偏件80设置于第一模座10上,第一调偏件80穿过第一模座10的侧壁并抵靠内层分流体30,从而调节内层分流体30以保证挤出管材的内层同心度。第二调偏件90设置于第二模座20上,第二调偏件90穿过第二模座20的侧壁并抵靠口模40,从而调节口模40以保证挤出管材的外层同心度。
请一并参阅图3及图4,第一模座10的外表面环绕设置有第一加热器13,第二模座20的外表面环绕设置有第二加热器23,第一加热器13和第二加热器23分别用于对内层材料和外层材料进行加热,可实现对不同熔点材料的共挤,避免低温材料产生热分解。其中,分隔件60包括隔热套61,隔热套61与外层分流套70之间留有间隙,以避免影响内层流道111和外层流道211相互之间的温度调节。本实施方式中,外层流道211及内层流道111的直径自第一腔体11向第二腔体21的方向逐渐减小,以实现内外层材料的高压挤出成型。
进一步的,分隔件60还包括冷却套62与分隔套63,冷却套62环绕内层分流体30设置,隔热套61与冷却套62密封连接,且隔热套61与冷却套62之间设有冷却通路,以实现机头模具温度过高时的冷却循环。分隔套63连接于冷却套62远离第一模座10的一端,分隔套63环绕芯棒50设置。
具体的,芯棒50呈圆锥台形,分隔套63与芯棒50的形状配合,第一调偏件80与第二调偏件90均为调偏螺丝,可以根据具体需要来调节调偏螺丝旋入的位置,以分隔件60作为参照体,从而调整内层分流体30或口模40的位置。第一调偏件80与第二调偏件90包括调偏螺丝的数量可以为两个或两个以上,例如2个、3个、4个、6个等,具体根据需要设定。
本实施方式中,冷却套62的外表面开设有呈螺旋状的冷却槽621,冷却槽621用于流通流体介质以形成上述的冷却通路,流体介质可以为冷却液体或冷却气体。可以理解,本实施方式中,双层共挤机头模具100还包括冷却进口管6211与冷却出口管6212,冷却进口管6211与冷却出口管6212贯穿第一加热器13与第一模座10,冷却进口管6211及冷却出口管6212均与冷却槽621连通。
具体的,内层分流体30包括分流本体31、分流锥32与分流支架33,分流本体31的一端与芯棒50固定连接,分流锥32连接于分流本体31远离芯棒50的一端,分流支架33固定连接于分流本体31上并靠近分流锥32设置。本实施方式中,分流支架33包括调节环331与分流筋332,调节环331环绕分流本体31并与分流本体31间隔设置,分流筋332的数量至少为两个,分流筋332以分流本体31为轴心均匀分布在分流本体31与调节环331之间,通过分流筋332将调节环331与分流本体31固定连接,以支撑分流锥32,同时分流筋332能够将经过分流锥32的内层材料分流进入内层流道111内。可以理解,第一调偏件80抵靠于调节环331的外壁,通过移动调节环331来实现内层分流体30的位置调节。
进一步的,分流本体31内开设有沿轴向设置的第一气道311,芯棒50内开设有沿轴向贯通的第二气道51,第一气道311与第二气道51连通,至少一个分流筋332内开设有与第一气道311连通的气道进口3321,通过进气管3322穿过第一加热器13、第一模座10及调节环331连通气道进口3321,构成充气的气流通道。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述的双层共挤机头模具还包括压板24,压板24固定于第二模座20远离第一模座10的一端,压板24用于将口模40限位于第二腔体21内,第一加热器13由第一模座10向远离第二模座20的方向延伸并环绕压板24,压板24上开设有用于口模40穿出的限位孔241。
如图3所示,内层分流体30内部开设有内层测温孔34,压板24内部开设有外层测温孔242,通过内层测温孔34和外层测温孔242分别检测内层材料和外层材料的挤出温度,以实现第一加热器13和第二加热器23的自动控温功能。本实施方式中,内层测温孔34具体可以开设在分流本体31的内壁上,并与其中一个分流筋332内部贯通,以方便安装温度传感器进行检测。
进一步的,外层分流套70远离口模40的一端与第二模座20紧固连接。本实施方式中,外层分流套70的一端背离外层分流套70的轴心方向垂直延伸形成定位部71,其中,定位部71嵌入第一模座10与第二模座20之间,通过锁附螺丝72将定位部71与第二模座20固定连接。优选的,定位部71的一侧朝向第一模座10延伸形成定位凸起711,进一步保证外层分流套70固定的稳定性与牢固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双层共挤机头模具,通过第一调偏件80和第二调偏件90分别调节内层分流体30和口模40的位置,实现双层管材中每层壁厚偏心度的调节,避免出现偏心、壁厚不均等现象,从而提高产品的质量。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双层共挤机头模具结构也适用于多层共挤机头,用于生产三层或三层以上的复合管材。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模座20的一侧设置与第二连接部22间隔的机头连接体,该机头连接体与上述的内腔连通,例如,该机头连接体可与第二连接部22相对设置,该机头连接体将挤出机的熔融料输送至内腔中并与上述的内层材料及外层材料汇合,从而制备三层复合管材。
本实用新型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描述,因此对于熟悉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优点和修改,故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代表性的设备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示示例。

Claims (10)

1.一种双层共挤机头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模座、第二模座、内层分流体、口模、芯棒、分隔件、外层分流套、第一调偏件与第二调偏件;所述第一模座内开设有第一腔体,所述第二模座内开设有第二腔体,所述第一模座与所述第二模座连接,所述第一腔体与所述第二腔体相连通形成内腔;所述内层分流体设于所述内腔内,所述口模限位于所述第二腔体内远离所述第一腔体的一端,所述芯棒设置于所述内层分流体上远离所述第一腔体的一端,所述芯棒与所述口模之间形成挤出模腔;所述分隔件环绕所述分流体及所述芯棒设置,所述分隔件与所述内层分流体及所述芯棒之间间隔以形成内层流道,所述内层分流体用于将内层材料进行分流进入所述内层流道内;所述分隔件与所述第二模座及所述口模间隔以形成外层流道,所述外层分流套环绕所述分隔件设置并用于对外层材料进行分流进入所述外层流道内;所述第一调偏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模座上,所述第一调偏件穿过所述第一模座的侧壁并抵靠所述内层分流体;所述第二调偏件设置于所述第二模座上,所述第二调偏件穿过所述第二模座的侧壁并抵靠所述口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共挤机头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座的外表面环绕设置有第一加热器,所述第二模座的外表面环绕设置有第二加热器;所述分隔件包括隔热套,所述隔热套与所述外层分流套之间留有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层共挤机头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件还包括冷却套与分隔套,所述冷却套环绕所述内层分流体设置,所述隔热套与冷却套密封连接,且所述隔热套与所述冷却套之间设有冷却通路;所述分隔套连接于所述冷却套远离所述第一模座的一端,所述分隔套环绕所述芯棒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层共挤机头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套的外表面开设有呈螺旋状的冷却槽,所述冷却槽用于流通流体介质以形成所述冷却通路;所述双层共挤机头模具还包括冷却进口管与冷却出口管,所述冷却进口管与所述冷却出口管贯穿所述第一加热器与所述第一模座,所述冷却进口管及所述冷却出口管均与所述冷却槽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共挤机头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分流体包括分流本体、分流锥与分流支架,所述分流本体的一端与所述芯棒固定连接,所述分流锥连接于所述分流本体远离所述芯棒的一端,所述分流支架固定连接于所述分流本体上并靠近所述分流锥设置;所述分流支架包括调节环与分流筋,所述调节环环绕所述分流本体并与所述分流本体间隔设置,所述分流筋的数量至少为两个,所述分流筋以所述分流本体为轴心均匀分布在所述分流本体与所述调节环之间,通过所述分流筋将所述调节环与所述分流本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调偏件抵靠于所述调节环的外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层共挤机头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本体内开设有沿轴向设置的第一气道,所述芯棒内开设有沿轴向贯通的第二气道,所述第一气道与所述第二气道连通,至少一个所述分流筋内开设有与所述第一气道连通的气道进口。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共挤机头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分流套远离所述口模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模座紧固连接,所述外层分流套的一端背离所述外层分流套的轴心方向垂直延伸形成定位部,所述定位部嵌入所述第一模座与所述第二模座之间,通过锁附螺丝将所述定位部与所述第二模座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层共挤机头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板,所述压板固定于所述第二模座远离所述第一模座的一端,所述压板用于将所述口模限位于所述第二腔体内,所述第一加热器由所述第一模座向远离所述第二模座的方向延伸并环绕所述压板,所述压板开设有用于所述口模穿出的限位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层共挤机头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分流体内部开设有内层测温孔,所述压板内部开设有外层测温孔。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共挤机头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棒呈圆锥台形,所述第一调偏件与所述第二调偏件均为调偏螺丝,所述外层流道及所述内层流道的直径自所述第一腔体向所述第二腔体的方向逐渐减小。
CN201920937945.4U 2019-06-21 2019-06-21 双层共挤机头模具 Active CN2104154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37945.4U CN210415460U (zh) 2019-06-21 2019-06-21 双层共挤机头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37945.4U CN210415460U (zh) 2019-06-21 2019-06-21 双层共挤机头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415460U true CN210415460U (zh) 2020-04-28

Family

ID=703764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937945.4U Active CN210415460U (zh) 2019-06-21 2019-06-21 双层共挤机头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41546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28824A (zh) * 2019-06-21 2019-10-15 深圳市沃尔核材股份有限公司 双层共挤机头模具
WO2022016640A1 (zh) * 2020-07-21 2022-01-27 临海伟星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一种双层中空管模具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28824A (zh) * 2019-06-21 2019-10-15 深圳市沃尔核材股份有限公司 双层共挤机头模具
WO2022016640A1 (zh) * 2020-07-21 2022-01-27 临海伟星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一种双层中空管模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0280066B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a multi-layered article such as a parison e.g. for making a blowmoulded container
US5069612A (en) Modular tubular extrusion head
CN104275790B (zh) 一种带组合式旋转芯棒和分层双通道温控装置的三层共挤塑料薄膜吹塑机头
CN210415460U (zh) 双层共挤机头模具
US20040070105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extruding a tubular film
US3546743A (en) Die for extruding laminated plastic tube
US20020168437A1 (en) Pipe extrusion die for multi-layer pipe
CN108839323B (zh) 一种塑胶管道挤压成型装置
JP2001096607A (ja) 薄肉チューブの押出成形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008707B (zh) 外表面加肋塑料管挤压模
CN1023691C (zh) 用冷却衬套表面的吸力和气压成型管子的方法
CN1009630B (zh) 复合壁塑管挤压设备及用该设备制造塑管的方法
US4507071A (en) Coextrusion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multiple layered thermoplastic pipe
CN110328824A (zh) 双层共挤机头模具
CN102765179B (zh) 五层共挤塑管成型模
CN102765178B (zh) 复合塑管成型模
US4512943A (en) Extrusion process for producing thermoplastic pipe
CN206242461U (zh) 一种二层共挤复合管模具
US4499041A (en) Coextrusion process for producing multiple layered thermoplastic pipe
CN209158894U (zh) 一种多层挤出模头
CN107553857B (zh) 一种用于聚合物加工的气体辅助微共挤成型装置
CN202753392U (zh) 五层共挤塑管成型模
JPH04191028A (ja) バリア形成材料を用いたプラスチック容器製造用ダイヘッド
CN106738774A (zh) 双层复合管挤塑模具
US3545043A (en) Apparatus for plastic film produc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