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093348U - 摄像模组及终端 - Google Patents

摄像模组及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093348U
CN210093348U CN201921310397.9U CN201921310397U CN210093348U CN 210093348 U CN210093348 U CN 210093348U CN 201921310397 U CN201921310397 U CN 201921310397U CN 210093348 U CN210093348 U CN 2100933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light
photosensitive element
light guide
camera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31039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振棠
陈文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xi Jinghao Opt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chang OFilm Jingru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chang OFilm Jingru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chang OFilm Jingru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310397.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0933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0933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09334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摄像模组,所述摄像模组包括镜座、镜头、导光件及感光元件,镜头包括镜筒和设于镜筒内的镜片组,镜座内设有容纳腔,且镜座具有与容纳腔连通的容置部;镜筒装于容置部,导光件装于容纳腔或者镜筒内并与镜片组同光轴设置;感光元件收容于容纳腔内与容置部所在位置至少部分相对,且感光元件的感光区中心线与镜片组的光轴错位设置,经镜片组进入导光件的中部的光线经过导光件的导光后朝向容纳腔内的感光元件出射,并入射到感光元件的感光区的中部,经镜片组进入导光件边缘部的光线经过导光件导光后朝向容纳腔内的感光元件出射,并入射到感光元件的感光区的边缘部。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一种终端。

Description

摄像模组及终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摄像模组及终端。
背景技术
如今,大多数的移动终端设备都具有拍照功能,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全面屏的视觉需求不断提高,提高手机屏占比的设计需求已经成为发展的主流。要实现高屏占比的需求,就需要调整手机正面的器件,例如前置摄像头。目前的前置摄像头需要占用较大的空间,限制了屏占比的提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以减小占用终端屏幕空间的摄像模组及具有大屏占比的终端。
本实用新型所述摄像模组包括镜座、镜头、导光件及感光元件,所述镜头包括镜筒和设于所述镜筒内的镜片组,所述镜座内设有容纳腔,且所述镜座具有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容置部;
所述镜筒装于所述容置部,所述导光件装于所述容纳腔或者所述镜筒内并与所述镜片组同光轴设置;
所述感光元件收容于所述容纳腔内与所述容置部所在位置至少部分相对,且所述感光元件的感光区中心线与所述镜片组的光轴错位设置,经所述镜片组进入所述导光件的中部的光线经过所述导光件的导光后朝向所述容纳腔内的感光元件出射,并入射到所述感光元件的感光区的中部,经所述镜片组进入所述导光件边缘部的光线经过所述导光件导光后朝向所述容纳腔内的感光元件出射,并入射到所述感光元件的感光区的边缘部,以实现光的稳定传导,而所述镜片组的光轴与所述感光元件的中心线错位设置,使得所述镜头整体相对于所述镜座偏置,从而使应用所述摄像模组如终端等电子设备上,对应所述镜头设置的镜头孔在装入终端内时可以更靠近边框位置,使镜头孔给显示屏避让出更多空间,提高屏占比。
其中,所述导光件具有相对设置的入射面和出射面,所述入射面与所述镜片组相对,所述出射面部分与所述感光元件相对,从所述镜片组入射的光线经过所述入射面进入所述导光件产生第一折射,经所述出射面产生第二折射并射出至所述感光元件的感光区,从而所述导光件不仅具有将所述镜片组入射的光线传导至所述感光元件的导光作用,同时还具有折射光线的作用,以适应所述镜头相对所述镜座偏置的结构,使得从所述镜片组主光轴入射的光线经所述导光件的折射后能射出至所述感光元件感光区的中心,实现光线的稳定传导。
其中,所述导光件具有第一端和与所述第一端相对设置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和第二端连接于所述入射面和出射面之间,所述入射面和出射面之间厚度由所述第一端向第二端方向逐渐减小,且所述导光件的对称中心线与所述镜片组的光轴垂直设置,所述导光件厚度不均使得所述入射面和所述出射面均由所述第一端向所述第二端倾斜,使得光线在所述入射面的不同位置发生折射后,传导至所述出射面的不同位置发生二次折射后出射,所述光线射出至所述感光区。
其中,所述导光件为透镜,供光线通过,由于所述镜头相对于所述镜座偏置,所述透镜的折射作用能使光路发生偏移,使得所述镜片组进入的光线经所述透镜折射后入射到所述感光元件上。
其中,所述镜座具有顶面,所述容置部为贯穿所述顶面且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安装孔,所述镜筒装于所述安装孔内且与所述安装孔同轴设置,所述镜筒通过所述安装孔装于所述顶面,使得所述镜筒的中心相对所述顶面的中心偏心设置,进而实现所述镜头的偏置。
其中,所述摄像模组还包括电路板,所述镜座装于所述电路板的表面,并封装所述容纳腔,所述感光元件设于所述电路板上,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保证所述感光元件正常工作,而所述容纳腔密闭使得腔内密封性良好,不易产生灰尘。
其中,所述容纳腔腔壁设有支撑体,所述导光件通过所述支撑体定位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支撑体支撑起所述导光件,使得所述导光件通过所述支撑体而定位于所述容纳腔内,保证连接的稳固性。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终端,所述终端包括显示屏、本体、前框以及所述的摄像模组,所述本体包括后壳、设于所述后壳上的两个相对设置的侧框以及连接两个所述侧框的两个相对设置的端框,所述显示屏和所述前框装于所述本体上,所述前框与所述侧框和端框连接且围绕所述显示屏;
所述前框上设有摄像孔,所述摄像头模组装于所述后壳且所述镜片组与所述摄像孔同光轴设置,所述镜座具有与所述顶面连接的侧面,所述侧面与该端框的内表面连接,使得所述镜头靠近该端框的内表面,即所述镜头相对于传统的摄像模组的镜头更靠近该所述端框,所述镜头偏置使所述显示屏的长度方向上可以通过所述镜座支撑,所述摄像孔的开孔位置可以往终端边缘移动,即靠近该所述端框,使得所述摄像孔另一端框之间的距离增大,从而减少了摄像孔所占用的屏幕的空间,以达到提升屏占比的效果。
其中,所述终端还包括支架,所述显示屏具有相背离的显示面和背面,所述支架位于所述显示屏的背面及所述后壳之间,且所述支架与所述摄像模组相对设置,所述显示屏的背面的相对两端分别与所述镜座的顶面及所述支架抵持。
其中,所述本体内设有电路主板,所述摄像模组的电路板上还电连接有柔性线路板,所述柔性线路板远离所述镜座的端部与所述电路主板电连接,从而实现所述电路主板与所述电路板之间的电连接,采用所述柔性线路板能适应所述终端内元件更小型和更高密度安装的设计需要,也有助于减少所述终端的组装工序和增强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摄像模组通过所述导光件导光后将所述镜片组进入的光线入射到所述感光元件上,以实现光的稳定传导,而所述摄像模组的镜片组的光轴与感光元件的中心线错位设置,使得所述镜头整体相对于所述镜座偏置,在装入终端内时可以更靠近边框位置,使镜头孔给显示屏避让出更多空间,提高屏占比。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如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摄像模组的截面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摄像模组的I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的摄像模组的感光芯片的俯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终端的一角度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终端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其中,摄像模组收容在收容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一并参阅图1-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摄像模组10,所述摄像模组10包括镜座11、镜头12、导光件15及感光元件16,所述镜头12包括镜筒13和设于所述镜筒13内的镜片组14,所述镜座11内设有容纳腔112,且所述镜座11具有与所述容纳腔112连通的容置部(图未示);
所述镜筒13装于所述容置部,所述导光件15装于所述镜筒13内并与所述镜片组14同光轴设置。
所述感光元件16收容于所述容纳腔112内与所述容置部所在位置至少部分相对,且所述感光元件16的感光区中心线与所述镜片组14的光轴错位设置,经所述镜片组14进入所述导光件15的中部的光线经过所述导光件15导光后朝向所述容纳腔112内的感光元件16出射,并入射到所述感光元件16的感光区162的中部,经所述镜片组14进入的光线经过所述导光件15边缘部的光线经过所述导光件15导光后朝向所述容纳腔112内的感光元件162出射,并入射到所述感光元件16的感光区162的边缘部上,以实现光线的稳定传导,而如图1所示,所述镜片组14的光轴141与所述感光元件16的中心线164错位设置,使得所述镜头12整体相对于所述镜座11偏置,从而使应用所述摄像模组10如终端等电子设备上,对应所述镜头12设置的镜头孔在设置时可以更靠近边框位置,给显示屏避让出更多空间,提高屏占比。本实施例中,所述感光元件16的感光区中心线是指垂直于感光元件16的感光区且经过感光区的中心的中心线。
本实施例中,所述镜座11为内部中空的框架结构,所述镜座具有顶面111,所述容置部为贯穿所述顶面111且与所述容纳腔112连通的安装孔113,所述镜筒13装于所述安装孔113内,且与所述安装孔113同轴设置,所述镜筒13通过所述安装孔113装于所述顶面111,从而使得所述镜筒13的中心相对所述顶面111的中心偏心设置,进而实现所述镜头12的偏置。
具体的,所述镜座11的截面形状为矩形,其包括顶框115和围绕所述顶框115设置的周侧框116,所述顶框115和所述周侧框116围设形成所述容纳腔112。所述顶框115具有顶面111,所述顶面111为与所述周侧框116垂直设置的平面。所述安装孔113为圆形孔,所述安装孔113贯穿所述顶框115且与所述容纳腔112连通。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孔113还可为其他形状,只要可使所述镜筒13装于所述顶面111即可,在此不做限制。
所述镜筒13为圆柱体,具有入光端132、与所述入光端132相对设置的出光端133以及连接所述入光端132和出光端133的周侧面134。所述镜筒13的入光端132凸出所述顶面111,用于接收外界的光线。所述镜筒13设有所述出光端133的部分筒体穿过所述安装孔113并伸入所述容纳腔112内,所述出光端133用于将经过所述入光端132接收的进入所述镜筒13内的镜片组14的光线出射至所述感光元件16。所述镜筒13的部分所述周侧面134通过粘接、焊接等方式固定在所述安装孔113的孔壁上,即将所述镜筒13与所述镜座11固定。所述镜筒13内设有一镜腔131,所述镜片组14和所述导光件15均收容于所述镜腔131内,所述镜片组14位于所述入光端132和出光端133之间,所述导光件15位于所述出光端133并与所述镜片组14相对,所述镜片组14和所述导光件15同轴设置且在所述镜腔131内由所述入光端132向所述出光端133方向排列。
所述镜片组14包括多个镜片,本实施例中,所述镜片以四个为例进行说明,四个所述镜片在所述镜腔131内自所述入光端132依次向所述出光端132方向层叠设置,且四个所述镜片的中心均位于同一轴线上。从所述摄像模组10外入射的光线通过所述入光端132进入所述摄像模组10后,经过每个所述镜片后进入所述导光件15进行折射后入射至所述感光元件16上。
请参阅图2,所述导光件15装于所述镜筒13内并与所述镜片组14同光轴设置。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导光件15可装于所述容纳腔112内并与所述镜片组14同光轴设置。
本实施例中,所述导光件15的中部为所述导光件15环绕其光轴设置的中间部分,所述导光件15的边缘部位于所述导光件15的外部且环绕所述导光件15的中部设置。经所述导光件15的中部进入的光线可经由所述导光件15的导光入射到所述感光元件16的感光区162的中部,经所述导光件15的边缘部进入的光线可经由所述导光件15的导光入射到所述感光元件16的感光区162的边缘部。
进一步地,所述导光件15为透镜,所述透镜具有折射光线的作用,由于所述镜头12相对于所述镜座11偏置,所述透镜的折射作用能使光路发生偏移,使得所述镜片组14进入的光线经所述透镜折射后入射到所述感光元件16上。
所述导光件15具有第一端151、与所述第一端151相对设置的第二端152以及连接所述第一端151和第二端152的相对设置的入射面153和出射面154。所述第一端151和第二端152的端面与所述镜腔131的腔壁连接,保证所述导光件15的稳定装于所述镜筒13内。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在所述镜腔131的腔壁增设支撑体,所述支撑体凸设于所述镜腔131腔壁的相对两侧并位于所述导光件15的下方,分别支撑起所述导光件15的第一端151和第二端152,从而支撑起所述导光件15,使得所述导光件15通过所述支撑体而定位于所述容纳腔112内,保证连接的稳固性。
如图2所示,所述入射面153和出射面154之间的厚度由所述第一端151向第二端152方向逐渐减小,且所述导光件15的对称中心线与所述镜片组14的光轴垂直设置,所述导光件15厚度不均使得所述入射面153和所述出射面154均由所述第一端151向所述第二端152倾斜,使得光线在所述入射面153的不同位置发生折射后,传导至所述出射面154的不同位置发生二次折射后出射,所述光线射出至所述感光区的各个位置。
具体的,所述入射面153和所述出射面154均为斜面且所述入射面153与所述镜片组14相对,所述出射面154部分与所述感光元件16相对,从所述镜片组14入射的光线经过所述入射面153进入所述导光件15产生第一折射,经所述出射面154产生第二折射并射出至所述感光元件16的感光区,从而所述导光件15不仅具有将所述镜片组14入射的光线传导至所述感光元件16的导光作用,同时还具有折射光线的作用,以适应所述镜头12相对所述镜座11偏置的结构,使得从所述镜片组14主光轴入射的光线经所述导光件15的折射后能射出至所述感光元件16感光区的中心,实现光线的稳定传导。
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2,本实施例中,所述摄像模组10还包括电路板18,所述镜座11装于所述电路板18的表面181,并封装所述容纳腔112,所述感光元件16设于所述电路板18上,与所述电路板18电连接,保证所述感光元件16正常工作,而所述容纳腔112密闭使得腔内密封性良好,不易产生灰尘。具体的,所述镜座11粘接于所述电路板18的表面181上并通过所述电路板18密封所述容纳腔112,所述感光元件16位于所述容纳腔112内,并通过引线键合的方式固定于所述电路板18的表面181与所述电路板18形成电连接。
所述感光元件16具有感应面161,所述感应面161部分与所述出射面154相对设置。本实施例中,所述感光元件16为图像传感器,如图2所示,所述图像传感器的感应面161部分与所述出射面154相对设置。所述图像传感器的中心线与所述镜片组14和导光件15的光轴错位设置,使得所述镜头12整体相对于所述镜座11偏置,从而使应用所述摄像模组10的如终端等电子设备上,对应所述镜筒13的入光端132设置的镜头孔可向所述终端的一端框偏移,所述镜头孔相对传统的镜头孔与另一端框的距离变大,即增大了所述镜头孔与另一端框的距离来装设显示屏,从而缩小了镜头孔所占用的屏幕的空间,提高了屏占比。所述图像传感器用于获得图像信息,感应从所述导光件15透过的光线以获得光信号,并在所述感应面161将所述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实现光电转换功能。
具体地,请一并参阅图2和图3,所述感应面161具有感光区162和非感光区163,所述感光区162位于所述感应面161的中部,所述非感光区163位于所述感光区162的外部且围绕所述感光区162一周。进一步地,所述感光区162具有中部及边缘部,所述感光区162的中部用于接收所述导光件15中部的光线,所述感光区162的边缘部用于接收所述导光件15边缘部的光线。
本实施例中,从所述摄像模组10外部入射的光线,通过所述入光端132进入所述摄像模组10后,经所述镜片组14后进入所述导光件15,经所述导光件15的入射面153产生的第一折射和所述出射面154产生的第二折射后,从所述出光端132出射至所述感光元件16的感应面161的感光区162上,所述感光元件16感应从所述导光件15透过的光线以获得光信号,并在所述感光区162将所述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实现光电转换功能。
请参阅图4和图5,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终端20,所述终端20包括显示屏27、本体21、前框22以及如图1所示的摄像模组10,所述本体21包括后壳23、设于所述后壳23上的两个相对设置的侧框24以及连接两个所述侧框24的两个相对设置的端框25,两个所述端框25分别为第一端框251和第二端框252,所述显示屏27和所述前框22装于所述本体21上,所述前框22与所述侧框24和端框25连接且围绕所述显示屏27。
所述前框22上设有摄像孔221,所述摄像模组10装于所述后壳23且所述镜片组14与所述摄像孔221同光轴设置。所述镜座11具有与所述顶面111连接的侧面114,所述侧面114与所述第一端框251的内表面252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终端20还包括支架(图未示),所述显示屏27具有相背离的显示面271和背面272,所述支架位于所述显示屏27的背面272及所述后壳之间,且所述支架与所述摄像模组10相对设置,所述显示屏27的背面272的相对两端分别与所述镜座11的顶面111及所述支架抵持。
具体地,所述后壳23与所述侧框24、及所述端框25围设形成一个收容空间26,所述摄像模组10装于所述收容空间26内,所述支架在所述收容空间内26内与所述摄像模组10相对设置,以使得所述背面272的相对两端分别被所述顶面111和所述支架支撑,进而支撑起所述显示屏27,保证所述显示屏27安装的稳固性。并且,所述显示屏27的显示面271与所述前框22的外表面在同一平面上,以保证所述终端20外观的完整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侧面114与所述顶面111垂直连接,所述摄像孔221、安装孔113、镜片组14和导光件15同光轴设置,便于所述终端20外部光源30的光线进入所述摄像模组10内部。所述摄像模组10装于收容空间26后,所述侧面114与所述第一端框251连接,所述顶面111与所述支架配合支撑起所述显示屏。
当所述摄像模组10应用于所述终端20时,即所述摄像模组10装于所述收容空间26,所述侧面114与所述第一端框251的内表面252连接,使得所述镜头12靠近所述第一端框251的内表面252,即所述镜头12相对于传统的摄像模组的镜头更靠近所述第一端框251,所述镜头12偏置使所述显示屏27的长度方向上可以通过所述镜座11支撑,所述摄像孔221的开孔位置可以往终端20边缘移动,即靠近所述第一端框251,使得所述摄像孔221与所述第二端框252之间的距离增大,从而减少了摄像孔221所占用的屏幕的空间,以达到提升屏占比的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本体21内设有电路主板(图未示),所述摄像模组10的电路板18上还电连接有柔性线路板(图未示),所述柔性线路板远离所述镜座11的端部与所述电路主板电连接,从而实现所述电路主板与所述电路板18之间的电连接,采用所述柔性线路板能适应所述终端20内元件更小型和更高密度安装的设计需要,也有助于减少所述终端20的组装工序和增强可靠性。
本实施例中,从所述光源30入射的光线,通过所述摄像孔221进入所述摄像模组10后,经所述镜片组14、所述导光件15的入射面153产生的第一折射和所述出射面154产生的第二折射后出射至所述感光元件16的感光面161上,所述感光元件16感应从所述导光件15透过的光线以获得光信号,并在所述感应面161将所述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实现光电转换功能。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摄像模组10通过所述导光件15导光后将所述镜片组14进入的光线入射到所述感光元件16上,以实现光线的稳定传导,而所述摄像模组10的镜片组14的光轴与感光元件16的中心线错位设置,使得所述镜头12整体相对于所述镜座11偏置,在装入终端内时可以更靠近边框位置,使镜头孔给显示屏避让出更多空间,提高屏占比。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模组包括镜座、镜头、导光件及感光元件,所述镜头包括镜筒和设于所述镜筒内的镜片组,所述镜座内设有容纳腔,且所述镜座具有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容置部;
所述镜筒装于所述容置部,所述导光件装于所述容纳腔或者所述镜筒内并与所述镜片组同光轴设置;
所述感光元件收容于所述容纳腔内与所述容置部所在位置至少部分相对,且所述感光元件的感光区中心线与所述镜片组的光轴错位设置,经所述镜片组进入所述导光件的中部的光线经过所述导光件的导光后朝向所述容纳腔内的感光元件出射,并入射到所述感光元件的感光区的中部,经所述镜片组进入所述导光件边缘部的光线经过所述导光件导光后朝向所述容纳腔内的感光元件出射,并入射到所述感光元件的感光区的边缘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件具有相对设置的入射面和出射面,所述入射面与所述镜片组相对,所述出射面部分与所述感光元件相对,从所述镜片组入射的光线经过所述入射面进入所述导光件产生第一折射,经所述出射面产生第二折射并射出至所述感光元件的感光区。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件具有第一端和与所述第一端相对设置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和第二端连接于所述入射面和出射面之间,所述入射面和出射面之间厚度由所述第一端向第二端方向逐渐减小,且所述导光件的对称中心线与所述镜片组的光轴垂直设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件为透镜。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座具有顶面,所述容置部为贯穿所述顶面且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安装孔,所述镜筒装于所述安装孔内且与所述安装孔同轴设置。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模组还包括电路板,所述感光元件设于所述电路板上,所述镜座装于所述电路板的表面,并封装所述容纳腔。
7.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腔壁设有支撑体,所述导光件通过所述支撑体定位于所述容纳腔内。
8.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包括显示屏、本体、前框以及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摄像模组,所述本体包括后壳、设于所述后壳上的两个相对设置的侧框以及连接两个所述侧框的两个相对设置的端框,所述显示屏和所述前框装于所述本体上,所述前框与所述侧框和端框连接且围绕所述显示屏;
所述前框上设有摄像孔,所述摄像头模组装于所述后壳且所述镜片组与所述摄像孔同光轴设置,所述镜座具有与所述顶面连接的侧面,所述侧面与该端框的内表面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还包括支架,所述显示屏具有相背离的显示面和背面,所述支架位于所述显示屏的背面及所述后壳之间,且所述支架与所述摄像模组相对设置,所述显示屏的背面的相对两端分别与所述镜座的顶面及所述支架抵持。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内设有电路主板,所述摄像模组的电路板上还电连接有柔性线路板,所述柔性线路板远离所述镜座的端部与所述电路主板电连接。
CN201921310397.9U 2019-08-13 2019-08-13 摄像模组及终端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0933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10397.9U CN210093348U (zh) 2019-08-13 2019-08-13 摄像模组及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10397.9U CN210093348U (zh) 2019-08-13 2019-08-13 摄像模组及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093348U true CN210093348U (zh) 2020-02-18

Family

ID=694859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310397.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093348U (zh) 2019-08-13 2019-08-13 摄像模组及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09334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528946B (zh) 摄像头模组及移动终端
US20190361153A1 (en) Lens, camera modul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EP1296169B1 (en) Bidirectional optical transmission device
CN110266933A (zh) 一种摄像头模组及终端
US20210029231A1 (en) Camera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JP2003168805A (ja) 光送受信モジュールおよび電子機器
US20220163750A1 (en) Lens structure and method for assembling same, and camera module
CN108989501B (zh) 一种移动终端
US20200209441A1 (en) Lens module with improved image quality and electronic device with the same
US20060171701A1 (en) Lens unit used for camera module having optical filter therein
KR20180033701A (ko) 카메라 모듈 및 광학기기
CN210093348U (zh) 摄像模组及终端
US20190253594A1 (en) Imaging Camera
CN114089582A (zh) 遮光组件及其制备方法、光学镜头、摄像头、电子设备
US11543568B2 (en) Camera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the camera module
CN113194175B (zh) 一种移动终端及移动终端的屏下摄像方法
WO2021093644A1 (zh) 摄像模组以及电子设备
WO2020029726A1 (zh) 光器件及光模块
KR20220136021A (ko) 렌즈 및 이동 단말기
CN216086701U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111510615A (zh) 一种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N219999487U (zh) 一种小型化定焦模组结构及终端
CN216160899U (zh) 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CN219999489U (zh) 摄像头模组
CN220064487U (zh) 光学镜头、摄像头模组及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330096 no.1404, Tianxiang North Avenue, Nanchang hi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Nanchang City, Jiangx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Jiangxi Jingrun optics Co.,Ltd.

Address before: 330096 Photoelectric Industrial Park in the east of Xueyuan 6th Road and the south of Tianxiang Avenue, Nanchang hi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Nanchang City, Jiangx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Nanchang Oufei Jingrun Technology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622

Address after: 330096 no.1404, Tianxiang North Avenue, Nanchang hi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Nanchang City, Jiangx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Jiangxi Jinghao optics Co.,Ltd.

Address before: 330096 no.1404, Tianxiang North Avenue, Nanchang hi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Nanchang City, Jiangx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Jiangxi Jingrun optics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218

Termination date: 2021081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