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989781U - 一种粉细砂地层防洪堤坝新型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粉细砂地层防洪堤坝新型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989781U
CN209989781U CN201920141368.8U CN201920141368U CN209989781U CN 209989781 U CN209989781 U CN 209989781U CN 201920141368 U CN201920141368 U CN 201920141368U CN 209989781 U CN209989781 U CN 2099897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ood control
sinking
pile
breakwater
ri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14136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满苏尔·牙生
李江
克里木
马明
库尔班·伊明
黄涛
柳莹
赵妮
武清
郑桂霞
艾合买提江·达吾提
雷雨
马军
毛远辉
谢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jiang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Planning And Design Bureau
Original Assignee
Xinjiang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Planning And Design Burea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jiang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Planning And Design Bureau filed Critical Xinjiang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Planning And Design Bureau
Priority to CN20192014136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9897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9897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9897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ve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粉细砂地层防洪堤坝新型结构,由地下沉桩结构和地上挡水堤坝结构组成,采用水冲法打入地下两排沉桩,地上结构和地下结构采用钢筋浇筑联接或预制插口嵌套外加紧固件联接。在沉桩的上端连接有井字形圈梁,圈梁沿沉桩的排布方向延伸,在迎水面一侧的底梁上设置有挡水面板,在挡水面板背离河道侧设置有若干个支承梁单元,支承梁单元在沉桩的排布方向上按一定间隔布设,在靠近河道的这排沉桩的外侧设置有防冲板。本实用新型以沉桩作为基础,加上钢筋混凝土板梁结构的防洪堤坝主体,降低了工程自重并提高了结构的整体承载力和基础稳定性,能够解决基础软基承载力不足的问题,采用水冲法易于操作,沉桩安装时无损伤。

Description

一种粉细砂地层防洪堤坝新型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洪设施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粉细砂地层防洪堤坝新型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在粉细砂河道中修建永久防洪工程的成功实例比较少,大多数项目寿命不长,寿命长的造价高不经济。
近些年,新疆已经在不同的河床地质上,修建了不同型式的防洪护岸工程,根据现有的堤防工程防洪效益来看,在砂砾石等抗冲能力较强的河床上修建的堤防工程使用寿命较长,防洪效益较为显著;在位于新疆南部河流(包括和田河)下游平原段的粉细砂河床或者低液限粉土地基上修建的堤防工程,由于承载力低、理论计算的冲刷深度与设计基础埋置深度的确定吻合度较差,护坡板缝处理不够妥当等原因,堤防和护岸建筑物被洪水冲毁的几率较高,达不到预期的防洪作用。因此寻找出一种既安全经济、使用寿命又长的堤防防冲措施,能够适应粉细砂河床特殊的河床地质条件,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新疆南部河流平原段几乎属于粉细砂层河床,其抗冲蚀能力弱、容易液化、泥沙淤积较为严重、河势游荡多变,行洪能力低、洪水容易满溢,险点隐患多和坝岸稳定性差等问题十分突出。现存的防洪堤工程多为上世纪80年代后期修建,大部分以杩槎压梢、铅丝网石笼、装土编织袋、抛石、就地取土填筑而成的土堤及少量的钢筋混凝土井柱桩透水丁坝、混凝土板或格宾笼填卵石防护的永久土坝为主,防洪效益一直不显著,每年汛期仍须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维护,仍然不能满足防护要求。前几年在新疆叶尔羌河下游粉细砂河床采用的混凝土板护坡梯形断面土堤+振动沉模混凝土板墙基础和混凝土板护坡梯形断面土堤+混凝土水力插板桩基础的防洪结构型式,虽然具有安全稳定性能和防洪效益都比较好,但是单位投资超过3000万元/Km,西北偏远地区无法承受高昂的造价,无法进行技术推广。针对粉细砂层河段的洪灾成因、现有防洪工程的防洪体系现状,要研究更安全、更经济、更有效的新型防洪护岸建筑物,以改善粉细砂层河床现有防洪堤工程防洪效益不显著的问题,是一项紧迫的任务。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粉细砂地层防洪堤坝新型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现有粉细砂层河床现有防洪堤工程防洪效益不显著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粉细砂地层防洪堤坝新型结构,由地下沉桩结构和地上挡水结构组成,所述地下沉桩结构包括采用水冲法打入地下的两排沉桩,其中,靠近河道的内排所述沉桩的排布密度大于外排沉桩的排布密度,沉桩的上端连接有“井”字形圈梁,圈梁由底梁和联系梁构成,所述底梁沿沉桩的排布方向延伸,在迎水面一侧的底梁上设置有挡水面板,在所述挡水面板背水面一侧设置有若干个支承梁单元,所述支承梁单元在沉桩的排布方向上按一定间隔布设,在靠近河道的这排沉桩的外侧设置有防冲板,支承梁单元为支撑在底梁上并抵靠挡水墙背水侧的支承梁。
进一步地,所述防冲板的上端铰接在靠近河道的所述底梁外侧上,防冲板安装初始位置平行于河道水平面,随着运行过程中,河道洪水冲击板下泥沙向河道外侧淤积而逐渐下沉,最后达到防冲板的垂直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圈梁在沿沉桩的排布方向上间隔设定距离地设置有伸缩缝,所述伸缩缝中填充有泡沫填缝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支承梁包括:第一斜梁、横梁和第二斜梁,所述第一斜梁底部的一部分抵靠在靠近河道侧的所述底梁上,第一斜梁底部的另一部分与所述联系梁连接,所述第二斜梁的底部抵靠在远离河道侧的底梁上,第一斜梁和第二斜梁的顶部间距小于二者的底部间距,所述横梁将第一斜梁和第二斜梁的顶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挡水面板包括:斜坡挡水墙和水平挡水墙,其中,所述斜坡挡水墙的底端连接在靠近河道的所述底梁上,所述第一斜梁的侧面贴合在斜坡挡水墙的背水面,所述水平挡水墙连接在斜坡挡水墙的顶部,水平挡水墙在靠近河道的一端形成有垂直于地面的垂直挡水面,所述横梁贴合在水平挡水墙的下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斜梁的底部设置有面向河道的第一纵向切面,所述斜坡挡水墙的背水面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纵向切面相贴合的第二纵向切面。
进一步地,所述挡水面板背水侧填充有延伸至所述防洪堤坝结构外侧的填土层。
进一步地,所述圈梁和所述挡水面板由钢筋混凝土浇筑一体制成,或者所述圈梁和所述挡水面板由钢筋混凝土预制后通过紧固结构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地,所述圈梁和所述支承梁由钢筋混凝土浇筑一体制成,或者所述圈梁和所述支承梁由钢筋混凝土预制后通过紧固结构联接在一起。
进一步地,所述地下沉桩和所述地上挡水堤坝结构由钢筋混凝土浇筑一体制成,或者或所述沉桩和所述挡水堤坝结构由预制承插口外加紧固件联接在一起。
进一步地,挡水面板、支撑梁单元等钢筋砼构件可由其他的材质替换,如不锈钢板、玻璃钢板、铝合金板预制而成,通过紧固件联接在圈梁上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粉细砂地层防洪堤坝新型结构,以沉桩作为基础,加上钢筋混凝土板梁结构的防洪堤坝主体,降低了工程自重并提高了结构的承载力和整体稳定性,免除施工期间大量开挖工艺方法,降低了施工难度,能够解决基础软基承载力不足的问题,工程投资不高,适合用于细土河岸的防洪工程;
利用水冲法打桩将沉桩打入地下,施工难度小,对沉桩的损伤少,施工进度快,安装费用低;
支承梁的结构形式能够将挡水墙的受力分散到地下沉桩上,减轻了防洪堤坝结构的自重;
防洪堤坝结构允许越浪,斜坡挡水墙和水平挡水墙从侧面和顶部保护支承梁免受水流冲击,防冲板保护沉桩免受冲击,垂直挡水面在增加坝墙高度的同时,在水流冲击较弱的坝墙顶部构成垂直于的防护屏障,尽可能的阻挡越浪;
斜坡挡水墙上的第二纵向切面能够增加了斜坡挡水墙与底梁的接触面积,在承受水流冲击时,保证了斜坡挡水墙与底梁的连接强度,第一斜梁上的第一纵向切面能够与第二纵向切面紧密贴合,将斜坡挡水墙与底梁连接处的受力分散至支撑梁,进一步提高二者的连接强度和抗冲击能力;
防冲板通过挂扣吊挂的安装方式的便于防冲板从河床位置沉降至沉桩的外侧的保护位置,降低施工难度;
填土层能够增加坝堤的稳固性;
坝堤整体均是通过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结构的整体性稳定性增强,也可以采用紧固结构将各个部件进行联接。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粉细砂地层防洪堤坝新型结构的示意图之一;
图2为堤坝结构各分部构件示意图;
图3为堤坝结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堤坝结构施工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粉细砂地层防洪堤坝新型结构的示意图之二;
图6为图5中A-A的断面视图;
图标:1-1沉桩;1-2沉桩;2-1底梁;2-2底梁;3联系梁;4支承梁;4-1第一斜梁;4-2第二斜梁;4-3横梁;5挡水面板;5-1斜坡挡水墙;5-2水平挡水墙;5-3垂直挡水面;6防冲板;7挂扣;8河床面;9背侧地面;10填土层;11第一纵向切面;12第二纵向切面;13拱梁;14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粉细砂地层防洪堤坝新型结构的一种具体实施例,本实施例中采用直线顺坝形式,坝顶允许越浪,坝体与水流夹角0°,具体结构包括:打入地下的两排沉桩1-1、1-2,靠近河道的内排沉桩1-1的排布密度大于外排沉桩1-2的排布密度,沉桩1-1、1-2在制造时,使用内部设置有钢筋笼的圆柱型模具,通过混凝土浇筑而成,在浇筑时利用混凝土振捣器将混凝土振捣均匀,脱模后养护并在沉桩1-1、1-2的表面进行防腐处理,例如涂覆冷底子油。在本实施例中,沉桩1-1、1-2采用外径40cm的空心装配式钢模板,待钢筋笼绑扎完成、模板安装就位后在模板内浇筑混凝土成型,单桩设计预制长度分别为10m和12m。
沉桩的最小埋置深度按刚性短桩的计算公式:h=k÷m,式中k为地基反力系数,查(水工设计手册第一卷)表4.12-31,取k=18kN/m3;m为桩侧土水平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查表取m=4kN/m4;h=18÷4=4.5m,加上桩顶局部冲刷深度3.8m后,桩最小深度应该是8.3m。确定沉桩设计深度为10m,大于计算值8.3m,沉桩深度满足水平承载力要求。为了提高防洪工程的安全性,经过项目段防洪堤水力冲刷条件的分析,考虑到第二段粉细砂河道段承载力相对较弱,将该段沉桩设计深度确定为12m。
预制桩以10m和12m的实心钢筋混凝土桩整体成型,预制桩外径为0.40m,等径圆形断面,底端为尖头,安装前对混凝土表面刷一层冷底子油防腐蚀。
实心桩预制、安装程序:准备预制场作业面→钢筋笼加工绑扎→装配式圆形模板安装→浇筑混凝土振捣器振捣成型→拆模养护→表面防腐→准备桩基施工作业面→施工放线控制桩平面位置和高程→运桩→水冲法打桩→校正→准备纵横梁的施工。
由于施工队伍设备落后,施工组织不完善、管理粗放等原因,一开始在施工工艺、方法、质量及进度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不能保证施工质量和进度,施工成本也比预期的高很多。为提高施工质量、加快施工进度、降低施工成本,参建各方结合现场施工条件和施工队伍实际情况,探讨出了适合于现场施工条件的施工工艺和方法。其中预制桩在运输过程中容易被断裂的问题,预制场地改为施工作业面附近,缩短运输距离,简化起吊安装方法,保证预制桩在运输安装过程中的完好无损;针对振动锤设备比较陈旧、故障率又高,无法保证施工质量的问题,经过现场试验把原来的振动锤打桩改为有效的水冲法打桩,施工中所采用的水冲法打桩方法虽然不是成熟的正规技术,但是施工难度小,对桩柱的损伤小,非常适合于本地粉细砂的地质条件,便于沉桩的精度控制,施工进度快。
在沉桩1-1的上端连接有“井”字形的圈梁,圈梁由底梁2-1、2-2和联系梁3构成,其中,底梁2-1沿沉桩1-1的排布方向延伸,底梁2-2沿沉桩1-2的排布方向延伸,在沉桩1-1的上端连接有底梁2-1,在沉桩1-2的上端连接有底梁2-2,底梁2-1、2-2是由钢筋混凝土浇筑(或预制)而成,在沉桩1-1、1-2与底梁2-1、2-2连接时,可以在制作沉桩1-1、1-2时,在沉桩1-1、1-2上端露出预埋钢筋,在预留钢筋的基础上进行混凝土浇筑,形成底梁2-1、2-2,当然也可以通过螺栓或者不同形式的插接结构实现紧密。在底梁2-1、2-2与沉桩1-1、1-2连接后底梁2-1、2-2的上表面与河床面平齐。
底梁2-1、2-2在其延伸方向上间隔设定距离设置有伸缩缝,伸缩缝中填充有泡沫填缝材料,具体的说,每隔16m设置一道横向伸缩缝,缝宽4cm,用聚乙烯泡沫板填缝。
在靠近河道侧的底梁2-1上设置有挡水面板5,挡水面板5是由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挡水面板5包括:斜坡挡水墙5-1和水平挡水墙5-2,其中,斜坡挡水墙5-1的底端连接在靠近河道的底梁2-1上,水平挡水墙5-2连接在斜坡挡水墙5-1的顶部,水平挡水墙5-2在靠近河道的一端形成有垂直于地面的垂直挡水面5-3,增加坝墙高度的同时,在水流冲击较弱的坝墙顶部构成垂直挡水面5-3,尽可能的阻挡越浪。防洪墙坝允许越浪,斜坡挡水墙5-1和水平挡水墙5-2从侧面和顶部保护支承梁4免受水流冲击,防冲板保护沉桩免受冲击。
在挡水面板5背离河道侧设置有若干个支承梁单元,支承单元在沉桩1-1、1-2的排布方向上间隔设定距离地布设,支承单元包括:完全或部分支撑在底梁2-1、2-2上并抵靠挡水面板5背水侧的支承梁4,圈梁和支承梁4是由钢筋混凝土一体浇筑而成,当然或者预制构件也可以通过螺栓或者不同形式的插接结构实现紧密联接。
支承梁4包括:第一斜梁4-1、横梁4-3和第二斜梁4-2,第一斜梁4-1底部的一部分抵靠在靠近河道侧的底梁2-1上,第一斜梁4-1底部的另一部分与联系梁3连接,第二斜梁4-2的底部抵靠在远离河道侧的底梁2-2上,第一斜梁4-1和第二斜梁4-2的顶部间距小于二者的底部间距,横梁4-3将第一斜梁4-1和第二斜梁4-2的顶部连接。第一斜梁4-1的侧面贴合在斜坡挡水墙5-1的背水面,可以通过结合面凿毛,凿毛后混凝土浇筑的形式实现贴合也可以通过不同形式的插接结构实现紧密连接,横梁4-3贴合在水平挡水墙5-2的下表面,可以通过结合面凿毛,凿毛后混凝土浇筑的形式实现贴合也可以通过不同形式的插接结构实现紧密连接,支承梁4的结构形式能够将挡水面板5的受力分散到地下沉桩1-1、1-2上,减轻了防洪堤坝的自重。
在第一斜梁4-1的底部在面向河道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纵向切面11,斜坡挡水墙5-1的背水面上设置有与第一纵向切面11相贴合的第二纵向切面12。增加了斜坡挡水墙5-1与底梁2-1的接触面积,在承受水流冲击时,保证了斜坡挡水墙5-1与底梁2-1的连接强度,第一斜梁4-1上的第一纵向切面11能够与第二纵向切面12紧密贴合,将斜坡挡水墙与底梁连接处的受力分散至支撑梁,进一步提高二者的连接强度和抗冲击能力。
在靠近河道的沉桩1-1的外侧设置有防冲板6,防冲板6的上端铰接于靠近河道的底梁2-1外侧。具体地,防冲板6的上端通过挂扣7吊挂在靠近河道的底梁2-1上。防冲板6通过吊挂的安装方式的便于防冲板6从河床面8的水平位置沉降至沉桩1-1的外侧的保护位置,降低施工难度。防冲板6安装初始位置平行于河道水平面,随着运行过程中,河道洪水冲击板下泥沙向河道外侧淤积而逐渐下沉,最后达到防冲板6的垂直位置。
斜坡挡水墙5-1的背水侧填充有延伸至墙坝外侧的背侧地面9上,允许洪水翻坝,未来冲填有填土层10,增加堤坝的稳固性。
本实施例基础站得牢固,工程造价低,维修费用少,实用范围广,施工速度快等优势比以前任何一种钢筋混凝土结构型式具有压倒性优势,为在平原地区,尤其是新疆粉细砂软地基河流上建设永久性堤坝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本实施例在具体施工时,参考图4,步骤一:预制构件,制作沉桩;步骤二:水冲沉桩安装,利用水冲法将沉桩打入地下;步骤三:安装沉桩上部钢筋砼挡水结构,如圈梁、支撑梁单元、挡水面板和防冲板;步骤四:洪水冲击防冲板从水平位到垂直位,利用河道洪水冲击板下泥沙向河道外侧淤积而逐渐下沉,最后达到防冲板的垂直位置;步骤五:粉细砂防洪堤坝最终完成。
在本实施例中使用的挡水面板、支撑梁单元等钢筋砼构件可由其他的材质替换,如不锈钢板、玻璃钢板、铝合金板预制而成,通过紧固件联接在圈梁上部。
实施例2
如图5和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粉细砂地层防洪堤坝新型结构的另一种具体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粉细砂层河段防洪堤坝的结构于实施例1中的结构基本相同,相同之处在此不再赘述,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还包括:拱梁13,拱梁13预制在斜坡挡水墙5-1内,且连续分布,拱梁13朝向河道方向拱起,两个相邻的拱梁13之间通过连接板14连接,连接板14的位置与支撑梁4-1相对应设置。由于斜坡挡水墙5-1具有一定的高度,可以在斜坡挡水墙5-1内设置多道拱梁13。
这样使得在两个支撑梁4-1之间的斜坡挡水墙5-1在受到洪水冲击后,能够将受力更多地传递给连接板14,从而将受力分散给支撑梁4-1,从而加强了斜坡挡水墙5-1的抗洪水冲击能力。
由于斜坡挡水墙5-1的下部承受更大的压力,可以将斜坡挡水墙5-1的下部设置得更加坚固,如:斜坡挡水墙5-1自上而下的厚度逐渐增大,或者,斜坡挡水墙5-1下部的材质密度大于其上部的材质密度,或者,在斜坡挡水墙5-1下部内设置加强内层,在加强内层中设置强度大于混凝土的金属板材,从而增加斜坡挡水墙5-1下部的结构强度。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粉细砂地层防洪堤坝新型结构,其特征在于,由地下沉桩结构和地上挡水结构组成,所述地下沉桩结构包括采用水冲法打入地下的两排沉桩,其中,靠近河道的内排所述沉桩的排布密度大于外排沉桩的排布密度,沉桩的上端连接有“井”字形圈梁,圈梁由底梁和联系梁构成,所述底梁沿沉桩的排布方向延伸,在迎水面一侧的底梁上设置有挡水面板,在所述挡水面板背水面一侧设置有若干个支承梁单元,所述支承梁单元在沉桩的排布方向上按一定间隔布设,在靠近河道的这排沉桩的外侧设置有防冲板,支承梁单元为支撑在底梁上并抵靠挡水墙背水侧的支承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洪堤坝新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冲板的上端铰接在靠近河道的所述底梁外侧上,防冲板安装初始位置平行于河道水平面,随着运行过程中,河道洪水冲击板下泥沙向河道外侧淤积而逐渐下沉,最后达到防冲板的垂直位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洪堤坝新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圈梁在沿沉桩的排布方向上间隔设定距离地设置有伸缩缝,所述伸缩缝中填充有泡沫填缝材料。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洪堤坝新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梁包括:第一斜梁、横梁和第二斜梁,所述第一斜梁底部的一部分抵靠在靠近河道侧的所述底梁上,第一斜梁底部的另一部分与所述联系梁连接,所述第二斜梁的底部抵靠在远离河道侧的底梁上,第一斜梁和第二斜梁的顶部间距小于二者的底部间距,所述横梁将第一斜梁和第二斜梁的顶部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洪堤坝新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面板包括:斜坡挡水墙和水平挡水墙,其中,所述斜坡挡水墙的底端连接在靠近河道的所述底梁上,所述第一斜梁的侧面贴合在斜坡挡水墙的背水面,所述水平挡水墙连接在斜坡挡水墙的顶部,水平挡水墙在靠近河道的一端形成有垂直于地面的垂直挡水面,所述横梁贴合在水平挡水墙的下表面。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洪堤坝新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斜梁的底部设置有面向河道的第一纵向切面,所述斜坡挡水墙的背水面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纵向切面相贴合的第二纵向切面。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洪堤坝新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面板背水侧填充有延伸至所述防洪堤坝结构外侧的填土层。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洪堤坝新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圈梁和所述挡水面板由钢筋混凝土浇筑一体制成,或者所述圈梁和所述挡水面板由钢筋混凝土预制后通过紧固结构连接在一起。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洪堤坝新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圈梁和所述支承梁由钢筋混凝土浇筑一体制成,或者所述圈梁和所述支承梁由钢筋混凝土预制后通过紧固结构联接在一起。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洪堤坝新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沉桩和所述地上挡水堤坝结构由钢筋混凝土浇筑一体制成,或者或所述沉桩和所述挡水堤坝结构由预制承插口外加紧固件联接在一起。
CN201920141368.8U 2019-01-28 2019-01-28 一种粉细砂地层防洪堤坝新型结构 Active CN2099897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41368.8U CN209989781U (zh) 2019-01-28 2019-01-28 一种粉细砂地层防洪堤坝新型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41368.8U CN209989781U (zh) 2019-01-28 2019-01-28 一种粉细砂地层防洪堤坝新型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989781U true CN209989781U (zh) 2020-01-24

Family

ID=692881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141368.8U Active CN209989781U (zh) 2019-01-28 2019-01-28 一种粉细砂地层防洪堤坝新型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98978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94530A (zh) * 2019-01-28 2019-04-09 新疆水利水电规划设计管理局 一种粉细砂地层防洪堤坝新型结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94530A (zh) * 2019-01-28 2019-04-09 新疆水利水电规划设计管理局 一种粉细砂地层防洪堤坝新型结构
CN109594530B (zh) * 2019-01-28 2024-04-16 新疆水利水电规划设计管理局 一种粉细砂地层防洪堤坝新型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708495B1 (en) Levee system
US9644334B2 (en) Methods of and systems for controlling water flow, breaking water waves and reducing surface erosion along rivers, streams, waterways and coastal regions
CN105507335B (zh) 钢板桩围堰基坑封底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09594530B (zh) 一种粉细砂地层防洪堤坝新型结构
WO2014192930A1 (ja) 盛土の補強構造とその築造方法
CN209989781U (zh) 一种粉细砂地层防洪堤坝新型结构
CN111335263B (zh) 一种建造人工岛的方法
CN112523233A (zh) 通水式拦河围堰施工方法
CN101824809A (zh) 大比降卵砾石河流河岸防护结构及河流抗冲治理方法
CN211815989U (zh) 一种过流型透空防波堤结构
CN113123358B (zh) 一种采煤不均匀沉降作用下船池变形防治结构及施工方法
CN210887090U (zh) 一种自带消能的防波堤
CN107059888B (zh) 一种钢筋石笼边坡支护结构
CN103821106B (zh) 小型渔港及河道护岸结构
CN113047215A (zh) 一种中板桩高桩码头结构
CN218090948U (zh) 一种倾斜式挡土墙
CN217811147U (zh) 充砂管袋铺筑结合双层锁扣钢管桩防渗排水***
CN220813787U (zh) 一种高水头路堑预加固结构
CN220414126U (zh) 一种适用于水治理工程的埋石混凝土挡墙护岸
CN213142969U (zh) 一种适用于狭窄场地的导流明渠结构
CN218712664U (zh) 一种直立式河道堤防结构
KR100227536B1 (ko) 벨 타입 강각(鋼殼) 케이슨 공법
CN213804956U (zh) 一种位于高水位砂性土质环境的箱涵排水沟
CN219825274U (zh) 一种防止基坑地下水突涌的支护结构
CN215105430U (zh) 一种感潮河段钢管桩拉锚组合式围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