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916101U - 一种下肢血管止血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下肢血管止血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916101U
CN209916101U CN201920376290.8U CN201920376290U CN209916101U CN 209916101 U CN209916101 U CN 209916101U CN 201920376290 U CN201920376290 U CN 201920376290U CN 209916101 U CN209916101 U CN 2099161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unit
hemostat
bracket
lower lim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37629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大浩
彭长农
赵洪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wai Hospital of CAMS and PUMC
Original Assignee
杨大浩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杨大浩 filed Critical 杨大浩
Priority to CN20192037629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9161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9161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91610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下肢血管止血器,包括供患者下肢放置的底座、以及设置在底座上的至少一个止血单元;底座上设有沿第二方向分开且并排设置的至少两个支架;相邻设置的两个支架之间的间隔形成供患者下肢放置的卡位;止血单元设置在卡位的上方以朝卡位做相对运动,且止血单元沿第一方向可移动地设置支架上。该下肢血管止血器可以使得该止血单元可根据实际压迫位置调整位置,减少股动、静脉血肿发生率、增加病人舒适度、便于医护人员操作、便于提高医护人员的效率、且使用成本低。同时其可以在出现股动、静脉血肿情况下可以进行有效止血。

Description

一种下肢血管止血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下肢血管止血器下肢血管止血器。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进步,微创介入技术的发展,越来越的疾病都可以从股动脉进行治疗。特别是我国冠心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虽然经桡动脉穿刺入路的数量越来越多,但股动脉穿刺入路仍然是我们进行介入治疗不可或缺的重要入路。包括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手术,外周血管疾病的介入治疗,心脏瓣膜病的介入治疗等等很多疾病都需要把股动、静脉做为入路。随之而来的就是需要对股动、静脉进行压迫。目前临床上对于股动、静脉的止血方法主要有使用缝合器或者压迫器进行止血。缝合器过于昂贵,限制了其临时使用。压迫器主要为气囊式、旋压式,原理均为物理压迫止血。气囊式止血器的压迫体为充气气囊,在用注射器通过气囊管注入适量空气,使气囊充气膨胀,压迫桡动脉穿刺部位,通过注入或抽出气囊中的气体实现压力大小的增加或减少。旋压式止血器的压迫体为塑胶垫,通过螺旋杆连接加压旋钮,旋转加压或减压。目前的压迫器、气囊式止血器、以及旋压式止血器都只能对局部的股动、静脉进行压迫,一旦出现桡动脉血肿情况,或者压迫位置发生变化,需要调整压迫位置,现有的止血器现有的止血器不能大范围调整压迫位置,因此失去了止血功能,临床医生则只能进行人工徒手压迫,或者凭借经验使用绷带等进行压迫。其不仅给患者带来不适感,而且,还耗费医护人员大量的时间,降低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
另外,徒手压迫血肿或者绷带止血压迫的效果也不理想,第一次出现血肿经过医生处理后,由于患者下肢膝关节弯曲等动作,患者会再次出现血肿进展,需要医护人员反复多次进行压迫,对患者的危害增大,同时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下肢血管止血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下肢血管止血器,包括供患者下肢放置的底座、以及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至少一个止血单元;
所述底座上设有沿第二方向分开且并排设置的至少两个支架;相邻设置的两个支架之间的间隔形成供患者下肢放置的卡位;所述止血单元设置在所述卡位的上方以朝所述卡位做相对运动,且所述止血单元沿第一方向可移动地设置所述支架上。
优选地,所述至少两个支架包括竖立于所述底座上且分开且并排设置的第一支架、第二支架以及第三支架;
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之间的间隔形成第一卡位;
所述第二支架和所述第三支架之间的间隔形成第二卡位;
所述至少一个止血单元包括第一止血单元以及第二止血单元;所述第一止血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一卡位上,且与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分别连接;
所述第二止血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二卡位上,且与所述第二支架和所述第三支架分别连接。
优选地,所述底座包括底板以及分开设置所述底板两侧的侧板;
所述底板为平板;
所述侧板竖立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三支架分别与所述侧板可拆卸连接;
所述底板上设有供所述第二支架安装且供所述第二支架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的导向槽。
优选地,还包括固定患者下肢的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设置在所述底座的侧壁上;
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带以及设置在所述固定带上将所述固定带的第一端与第二端连接的粘贴件。
优选地,所述底座的长度与所述患者的下肢伸展时的长度相适配,以对患者的膝关节进行制动;
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底座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二方向为所述底座的宽度方向。
优选地,还包括对应设置在每一所述支架上的导向组件;
所述导向组件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的导轨、以及设置在所述止血单元上且与所述导轨对应设置以在所述导轨中滑动的滑块。
优选地,所述止血单元包括安装架、压板、升降组件、以及止血垫;所述安装架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底座上且两端与所述导轨连接;所述压板可伸缩地设置在所述安装架上;所述升降组件设置在所述安装架上且与所述压板连接以带动所述压板升降;所述止血垫设置在所述压板与所述升降组件相背的一面;
所述滑块设置在所述安装架与所述安装架可拆卸连接且位于所述压板的两侧;
所述滑块与所述安装架之间设有紧固组件;所述紧固组件包括紧固螺钉,所述安装上设有供所述紧固螺钉穿过的第一让位孔;
所述第一让位孔为在所述第二方向上设置的条形孔。
优选地,所述升降组件包括穿过所述安装架与所述压板连接的压杆、可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设置在所述安装架上且与所述压杆连接的连接件、以及设置在所述压杆远离所述压板一端的旋钮;
所述连接件上设有连接所述压杆供所述压杆穿过的通孔;
所述压杆的外侧壁上设有外螺纹;所述通孔的内侧设有与所述外螺纹对应设置的内螺纹;
所述安装架上设有给供所述压杆穿过的第二让位孔;
所述第二让位孔为在所述第二方向上设置的条形孔。
优选地,还包括与所述止血单元对应连接以检测所述止血单元施加的压力的至少一个压力检测单元、以及与所述至少一个压力检测单元对应连接以显示压力信息的至少一个压力显示单元;
所述压力检测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压板上的压力传感器;
所述压力显示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升降组件上的显示器。
优选地,还包括软垫;所述软垫设置在相邻设置的所述支架相对设置的侧壁上以及所述底座上。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下肢血管止血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下肢血管止血器,通过设置底座、以及至少一个止血单元,并通过将该至少一个止血单元设置在该底座上沿第二方向分开且并排设置的至少两个支架的卡位上,且将其沿第一方线可移动地设置在支架上,从而使得该止血单元可根据实际压迫位置调整位置,减少股动、静脉血肿发生率、增加病人舒适度、便于医护人员操作、便于提高医护人员的效率、且使用成本低。同时其可以在出现股动、静脉血肿情况下可以进行有效止血,因为本止血器覆盖的范围足够大,可以对股动、静脉血管全程进行有效压迫,同时对膝关节进行了制动,减少了由于患者膝关节不自主弯曲导致的股动脉再出血。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下肢血管止血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下肢血管止血器的一个优选实施例。该下肢血管止血器可以用于对患者的股动脉、静动脉进行压迫止血,其能够显示动态显示止血器压迫止血时压力大小、便于对压力的调节、能够克服现有的股动、静脉止血器的不足、减少股动、静脉血肿发生率、增加病人舒适度、便于医护人员操作、便于提高医护人员的效率、且使用成本低的股动、静脉止血器。同时提供一种在出现股动、静脉血肿情况下可以进行有效止血的装置。因为本止血器覆盖的范围足够大,可以对股动、静脉血管全程进行有效压迫,同时对膝关节进行了制动,减少了由于患者膝关节不自主弯曲导致的股动脉再出血。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该下肢血管止血器,包括底座10、至少一个止血单元30、支架20、导向组件40、至少一个压力检测单元50、至少一个显示单元60;该底座10,其可以供患者下肢放置,其还可以用于安装该支架20。该支架20沿第二方向分开且并排设置在该底座10上,其可以用于安装该导向组件40;该至少一个止血单元30设置在该底座10上,具体地,其沿第一方向可移动地设置在该支架20上,其可通过移动调整压迫位置,并且其可以对患者的股动脉或者静动脉进行压迫止血。该导向组件40沿第一方向设置在该支架20上,其可以给该至少一个止血单元30移动导向。该至少一个压力检测单元50与该止血单元30对应连接,具体地,该至少一个压力检测单元50与该至少一个止血单元30一一对应连接,其可以检测该止血单元30施加的压力,该至少一个压力显示单元60与该至少一个压力检测单元50对应连接,其可以显示压力信息,以便于医护人员观察。可以理解地,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该压力检测单元50以及该压力显示单元60可以省去。
具体地,该底座10包括底板11以及分开设置在该底板11两侧的侧板12;该底板11可以为平板,以便于患者下肢放置,减少患者下肢的不适感。在本实施例中该平板可以为长方形状。该侧板12竖立设置在该底板11上,其可以供该支架20安装,且其可以对患者的下肢起到限位的作用。该底座10可以为长方体状,该第一方向可以为该底座10的长度方向,该第二方向可以为该底座10的宽度方向。在本实施例中,该底座10的长度与该患者的下肢伸展的长度向适配,具体地,该底板11的长度与该患者下肢伸展的长度相适配,其可便于该患者下肢的放置,且对该患者的下肢的膝关节进行制动,增加调节范围,避免患者的上肢移动,避免压迫点变动,从而提高压迫的准确性。
该至少两个支架20包括第一支架20a、第二支架20b、第三支架20c;该第一支架20a、第二支架20b、第三支架20c竖立于该底座10上,且分开并排设置。当然,可以理解地,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该至少两个支架20不限于包括三个支架,其也可以包括两个或者多个支架。相邻设置的两个支架20之间的间隔形成卡位;该卡位可以供患者下肢放置,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支架 20a和该第二支架20b之间的间隔形成第一卡位;该第一卡位可以供右下肢放置;该第二支架20a和该第三支架20c之间的间隔形成第二卡位,该第二卡位可供左下肢放置。
该止血单元30可以设置在该卡位的上方,其可以朝该卡位做相对运动,从而实现压迫穿刺点进行止血。在本实施例中,该至少一个止血单元30包括第一止血单元30a、以及第二止血单元30b;该第一止血单元30a对应设置在该第一卡位上,且与该第一支架20a和该第二支架20b分别连接,其可在该第一卡位上沿该第一方向往复移动,以根据患者右下肢压迫位置调整该第一止血单元30a的位置;该第二止血单元30b对应设置在该第二卡位上,且与该第二支架20b和该第三支架20c分别连接,其可在该第二卡位上沿该第二方向往复移动,以根据患者左下肢压迫位置调整该第二止血单元30b的位置。
该止血单元30包括安装架31、压板32、升降组件33、以及止血垫;该安装架31可移动地设置在该底座10上,且两端与该导向组件30连接。该安装架31设置在该第二方向上,其可以为横杆,其可以供该压板32、升降组件 33安装,其可以通过移动带动该压板32移动。该压板32可伸缩地设置在该安装架31上,其可朝该卡位做伸缩运动,进而压迫患者上肢的穿刺点。该升降组件33设置在该安装架31上,且与该压板32连接,其可以带动该压板32 升降,进而实现压迫止血。该止血垫设置在该压板32与该升降组件33相背的一面,其可以用于止血。
该安装架31的长度大于该底座10的宽度,其沿第二方向设置在该卡位的上方,该安装架31上设有供该升降组件33穿过的让位孔311;该让位孔311 为在第二方向上设置的条形孔,通过该条形孔,该升降组件33可以在该条形孔中沿第二方向移动,进而带动该压板32在第二方向上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该压板32可以采用透明材质制成,具体地,其可以采用透明的PVC材质制成,以便于医护人员在调节压力过程中对桡、尺动脉穿刺部位的出血情况进行观察。
该升降组件33包括压杆331、连接件333以及旋钮332;该压杆331穿过该安装架31与该压板32连接,具体地,该压杆331穿过该让位孔311设置,且其可以在该让位孔311中移动。该旋钮332设置在该压杆331远离该压板 32一端,通过旋转该旋钮332,可以带动该压杆331做升降运动。在本实施例中,该压杆331的外侧壁上设有外螺纹。在本实施例中,该连接块333可沿该第二方向移动设置在该安装架31上,其与该压杆331连接,其与该压杆331 配合,以便于实现该压杆331升降。在本实施例中,该连接件333上设有通孔,该通孔与该让位孔311相对设置,其可以连接该压杆331以及便于该压杆331 穿过。该通孔的内侧设有与该压杆331的外螺纹对应设置的内螺纹,从而使得旋转该旋钮332,可以使得该压杆331朝该卡位方向做伸缩运动。
该导向组件40可以对应设置在每一支架20上,在本实施例中,该导向组件40包括导轨41以及滑块42;该导轨41沿第一方向设置在该支架20上,该安装架31的两端可以与该导轨41连接。该滑块42设置在该止血单元30 上,且与该导轨41对应设置以在该导轨41中滑动。在本实施例中,具体地,该滑块42设置在该安装架31与该底座10相对设置的一面,且位于该压板32 的两侧,其可以与该安装架31一体成型。调整压迫位置时,可以通过推动该安装架31,使得该安装架31在该导轨41上沿第一方向移动即可。
对于下肢进行压迫止血,在相关技术中,对于压迫的效果也仅仅通过观察穿刺点有无渗血及触摸远心端有无动脉搏动的方法调节压迫程度,不能客观评估压迫压力的大小,全凭医生的经验调节压力大小。在临床工作中,为了达到止血效果,往往采取较大的压迫压力。压迫止血后股动、静脉的血肿发生率可高达10%,同时过大的压力引起患者病人股动、静脉闭塞,静脉回流受阻,下肢肿胀、麻木,手腕疼痛,影响下肢血液供应、穿刺处疼痛及局部皮肤损伤、肺栓塞等。过小的压迫压力会引起动、静脉出血,导致下肢血肿,严重的可导致肢体缺血坏死,导致截肢,甚至会危及患者生命。而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该压力检测单元50以及压力显示单元60,其可以检测该压板32施加的压力大小,进而便于医护人员观察压迫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该压力检测单元50设置在该压板32上,其可以与该压板 32可拆卸连接。在本实施例中,该压力检测单元50可以包括压力传感器。当然,可以理解地,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该压力检测单元50不限于压力传感器。
该压力显示单元60其可以设置在该升降组件33上,具体地,该压力显示单元60可以设置在该连接件333上,其可以显示该压板32的压力信息。在本实施例中,该压力显示单元60包括设置在该升降组件33上的显示器。该显示器可以与该压力检测单元通过设置导线连接,以进行数据传输,当然,可以理解地,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其也可以与该压力检测单元之间通过设置无线传输模块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该下肢血管止血器,还包括软垫70,该软垫70设置在相邻设置的支架20相对设置的侧壁上以及该底座10上,在本实施例中,该软垫 70可以为海绵,其可以避免患者长时间放置而产生不适感。当然,可以理解地,该软垫70,也可以省去。
在本实施例中,该下肢血管止血器,还包括固定组件80;该固定组件80 设置在该底座10的侧壁上,其可以固定在该底座10的侧板12上,其可以用于固定患者的下肢,具体地,其可以固定在患者的膝关节。在本实施例中,该固定组件80包括固定带以及粘贴件;该固定带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该第一端和第二端均为自由端,该粘贴件可以设置在该固定带上,其可以将该固定带的第一端与第二端连接,从而实现固定患者下肢。在本实施例中,该粘贴件可以为魔术贴。当然,可以理解地,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该粘贴件不限于魔术贴。
可以理解的,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可以对上述技术特点进行自由组合,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凡跟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等同变换与修饰,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涵盖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下肢血管止血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供患者下肢放置的底座(10)、以及设置在所述底座(10)上的至少一个止血单元(30);
所述底座(10)上设有沿第二方向分开且并排设置的至少两个支架(20);相邻设置的两个支架(20)之间的间隔形成供患者下肢放置的卡位;所述止血单元(30)设置在所述卡位的上方以朝所述卡位做相对运动,且所述止血单元(30)沿第一方向可移动地设置所述支架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肢血管止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支架(20)包括竖立于所述底座(10)上且分开并排设置的第一支架(20a)、第二支架(20b)以及第三支架(20c);
所述第一支架(20a)和所述第二支架(20b)之间的间隔形成第一卡位;
所述第二支架(20b)和所述第三支架(20c)之间的间隔形成第二卡位;
所述至少一个止血单元(30)包括第一止血单元(30a)以及第二止血单元(30b);所述第一止血单元(30a)设置在所述第一卡位上,且与所述第一支架(20a)和所述第二支架(20b)分别连接;
所述第二止血单元(30b)设置在所述第二卡位上,且与所述第二支架(20b)和所述第三支架(20c)分别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下肢血管止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0)包括底板(11)以及分开设置所述底板(11)两侧的侧板(12);
所述底板(11)为平板;
所述侧板(12)竖立设置在所述底板(11)上,所述第一支架(20a)与所述第三支架(20c)分别与所述侧板(12)可拆卸连接;
所述底板(11)上设有供所述第二支架(20b)安装且供所述第二支架(20b)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的导向槽(1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肢血管止血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患者下肢的固定组件(80);所述固定组件(80)设置在所述底座(10)的侧壁上;
所述固定组件(80)包括固定带以及设置在所述固定带上将所述固定带的第一端与第二端连接的粘贴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肢血管止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0)的长度与所述患者的下肢伸展时的长度相适配,以对患者的膝关节进行制动
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底座(10)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二方向为所述底座(10)的宽度方向。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肢血管止血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应设置在每一所述支架(20)上的导向组件(40);
所述导向组件(40)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在所述支架(20)上的导轨(41)、以及设置在所述止血单元(30)上且与所述导轨(41)对应设置以在所述导轨(41)中滑动的滑块(4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下肢血管止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止血单元(30)包括安装架(31)、压板(32)、升降组件(33)、以及止血垫;所述安装架(31)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底座(10)上且两端与所述导轨(41)连接;所述压板(32)可伸缩地设置在所述安装架(31)上;所述升降组件(33)设置在所述安装架(31)上且与所述压板(32)连接以带动所述压板(32)升降;所述止血垫设置在所述压板(32)与所述升降组件(33)相背的一面;
所述滑块(42)设置在所述安装架(31)与所述安装架(31)可拆卸连接且位于所述压板(32)的两侧;
所述滑块(42)与所述安装架(31)之间设有紧固组件(90);所述紧固组件(90)包括紧固螺钉,所述安装架(31)上设有供所述紧固螺钉穿过的第一让位孔(311);
所述第一让位孔(311)为在所述第二方向上设置的条形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下肢血管止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33)包括穿过所述安装架(31)与所述压板(32)连接的压杆(331)、可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设置在所述安装架(31)上且与所述压杆(331)连接的连接件(332)、以及设置在所述压杆(331)远离所述压板(32)一端的旋钮(333);
所述连接件(332)上设有连接所述压杆(331)供所述压杆(331)穿过的通孔;
所述压杆(331)的外侧壁上设有外螺纹;所述通孔的内侧设有与所述外螺纹对应设置的内螺纹;
所述安装架(31)上设有给供所述压杆(331)穿过的第二让位孔(312);
所述第二让位孔(312)为在所述第二方向上设置的条形孔。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下肢血管止血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止血单元(30)对应连接以检测所述止血单元(30)施加的压力的至少一个压力检测单元(50)、以及与所述至少一个压力检测单元(50)对应连接以显示压力信息的至少一个压力显示单元(60);
所述压力检测单元(50)包括设置在所述压板(32)上的压力传感器;
所述压力显示单元(60)包括设置在所述升降组件(33)上的显示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肢血管止血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软垫(70);所述软垫(70)设置在相邻设置的所述支架(20)相对设置的侧壁上以及所述底座(10)上。
CN201920376290.8U 2019-03-22 2019-03-22 一种下肢血管止血器 Active CN2099161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76290.8U CN209916101U (zh) 2019-03-22 2019-03-22 一种下肢血管止血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76290.8U CN209916101U (zh) 2019-03-22 2019-03-22 一种下肢血管止血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916101U true CN209916101U (zh) 2020-01-10

Family

ID=690713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376290.8U Active CN209916101U (zh) 2019-03-22 2019-03-22 一种下肢血管止血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91610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828910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a manual radial artery compression device
CN207561950U (zh) 一种多功能肱动脉气囊压迫带
CN208435703U (zh) 一种手术用下肢压迫止血支架
CN210130897U (zh) 可移动式桡动脉穿刺手臂固定装置
CN201612658U (zh) 桡动脉穿刺点减压式止血压迫器
CN208065225U (zh) 一种限位性股动脉压迫止血装置
CN209916101U (zh) 一种下肢血管止血器
CN209951327U (zh) 一种上肢血管止血器
KR20130001394U (ko) 정압박 지혈대
WO2005089062A2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intaining pressure onto a blood vessel
CN208958219U (zh) 股动脉穿刺压迫止血器
CN110495924A (zh) 一种股动脉穿刺点压迫止血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05943108B (zh) 一种穿刺置管点止液、止血装置
CN210871862U (zh) 一种动脉压迫止血器
CN114403978A (zh) 一种心内科临床压迫快速止血设备
CN220158331U (zh) 一种适用于腹股沟股动脉压迫止血的压迫器
CN208864683U (zh) 一种舒适型术后护理用托板
CN209499825U (zh) 一种股动脉按压器
CN215228051U (zh) 一种桡动脉止血压迫器及止血手套
CN213697117U (zh) 一种桡动脉穿刺置管固定装置
CN221205972U (zh) 一种术肢固定辅助装置
CN215349203U (zh) 一种动静脉穿刺点压迫止血器套装
CN217040218U (zh) 一种股动脉穿刺部位压迫止血器
CN204411124U (zh) 一种多功能担架
CN212816577U (zh) 一种脑血管造影患者穿刺侧肢体固定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117

Address after: 518000 No. 12, Langshan Road, Xil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Hospital, Fuwai Hospital, 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Address before: 518000 Department 1, building 16, Shenzhen Hospital, Fuwai Hospital, 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No. 16, Langshan Road,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Yang Dah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