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888317U - 一种后备箱盖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后备箱盖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888317U
CN209888317U CN201920651492.9U CN201920651492U CN209888317U CN 209888317 U CN209888317 U CN 209888317U CN 201920651492 U CN201920651492 U CN 201920651492U CN 209888317 U CN209888317 U CN 2098883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lass fiber
layer
panel according
trunk
lid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65149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俐
石普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n Wright Industrial (s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en Wright Industrial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n Wright Industrial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en Wright Industrial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65149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8883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8883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8883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后备箱盖板,包括由第一PP玻纤板层、塑料发泡材料层、第二PP玻纤板层依次层叠形成的三明治结构,所述第一PP玻纤板层与所述塑料发泡材料层之间、以及所述塑料发泡材料层与所述第二PP玻纤板层之间由对所述后备箱盖板整体加热后熔融的PP和塑料发泡材料连接在一起。本实用新型的后备箱盖板既具有较好的承载能力,又满足了轻盈的要求。

Description

一种后备箱盖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内饰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后备箱盖板
背景技术
汽车后备箱盖板作为汽车内饰件的一部分,一般安装于后备箱内,能取下或翻动,起到隔离、装饰和置物的作用。目前市场上可供选择的汽车后备箱盖板基本可以分为两类:轻盈的PP蜂窝板和厚实的PHC纸蜂窝板。轻盈的PP蜂窝板、PP吹塑结构或者木粉板等都存在硬度不够、容易断裂的缺陷,而除了SUV由于后备箱空间较大而对承载要求较高外,中低档轿车、MPV等对承载要求相对较低,因此为了承载能力选择厚实的PHC纸蜂窝板而严重牺牲了轻盈的特性,对中低档轿车、MPV等车型来说得不偿失。因此,对于这类车型来说,目前尚没有能够满足这种既轻盈又具有一定承载能力要求的后备箱盖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既轻盈又具有一定承载能力的后备箱盖板。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后备箱盖板,包括由第一PP玻纤板层、塑料发泡材料层、第二PP玻纤板层依次层叠形成的三明治结构,所述第一PP玻纤板层与所述塑料发泡材料层之间、以及所述塑料发泡材料层与所述第二PP玻纤板层之间由对所述后备箱盖板整体加热后熔融的PP和塑料发泡材料连接在一起。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PP玻纤板层和所述第二PP玻纤板层结构相同,均包括多层玻璃纤维网,每层玻璃纤维网上均匀分布有微球发泡剂和PP粉末,加热压制形成所述第一PP玻纤板层和所述第二PP玻纤板层。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微球发泡剂和PP粉末可以采用多种结合形式,包括但不限于,微球发泡剂附着在PP粉末表面、微球发泡剂嵌入PP粉末中。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后备箱盖板的外周边设置有玻纤增强塑料型材进行包边。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二PP玻纤板层由防水毡包覆,防水毡外缘弯折并固定于所述第一PP玻纤板层边缘,所述第一PP玻纤板层表面涂覆有防水涂层。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塑料发泡材料层为聚丙烯塑料发泡材料层。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塑料发泡材料层为聚苯乙烯塑料发泡材料层。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PP玻纤板层表面设置有簇绒或起绒。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二PP玻纤板层表面上覆有无纺布。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二PP玻纤板层表面上覆有自结皮发泡层。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二PP玻纤板层表面上覆有复合木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后备箱盖板充分利用了PP玻纤板的韧性和硬度的特点,通过轻量化的塑料发泡材料层进行连接,采用干法生产工艺即可生产,生产工艺简单,使用内饰零部件制造工厂常规的压机和烘箱就可以生产,无需另投生产设备,且整体性能良好,刚性和韧性都满足中等承载要求,同时满足了轻量化的市场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一种后备箱盖板的截面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PP玻纤板层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参照图1所示,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一种后备箱盖板的截面示意图,其包括由第一PP玻纤板层1、塑料发泡材料层2、第二PP玻纤板层3依次层叠形成的三明治结构,所述第一PP玻纤板层1与所述塑料发泡材料层2之间、以及所述塑料发泡材料层2与所述第二PP玻纤板层3之间由对所述后备箱盖板整体加热后熔融的PP和塑料发泡材料连接在一起。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PP玻纤板层1和所述第二PP玻纤板层3均为由多层稀疏的玻璃纤维网均匀撒布微球发泡剂和PP粉末后加热压制形成的板。关于第一PP玻纤板层1和第二PP玻纤板层3,参照图2所示,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PP玻纤板层的截面示意图,第一PP玻纤板层1和第二PP玻纤板层3结构相同,因此在图2中仅以第一PP玻纤板层1为例。在该示例中,第一PP玻纤板层1包括三层稀疏的玻璃纤维网11、12、13,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此处三层仅用于说明目的而非限制,其可根据需要设置更多或更少层稀疏的玻璃纤维网。在玻璃纤维网内部均匀分布有微球发泡剂和PP粉末的混合粉末材料14,所述三层稀疏的玻璃纤维网11、12、13在均勻撒布微球发泡剂和PP粉末的混合粉末材料14后加热压制形成所述第一PP玻纤板层1。在该实施例中,所述第一PP玻纤板层1的多层结构不包括PP纤维层,而采用PP粉末均匀分布在稀疏的玻璃纤维网上,有效提高了PP的利用率,同时,为了防止PP粉末脱落,省略传统工艺中的针刺操作。
关于后备箱盖板的制备,具体如下所述:
第一步,将第一PP玻纤板层1、塑料发泡材料层2、第二PP玻纤板层3依次层叠形成三明治结构;
第二步,将该三明治结构的材料放入烘箱烘烤,具体地,温度设定为约220度,加热烘烤时间为50-70秒,直到三明治结构的材料完全软化;
第三步,将软化的三明治结构的材料放入冷模具中成型保压一定时间,具体地,此处采用的压力为14-16MPa,模压时间为60秒;
第四步,将在模具中成型的材料切割出轮廓;
第五步,整修,对切割后的材料去边角、修整边缘毛刺。
关于第一PP玻纤板层1、第二PP玻纤板层3的制备,具体如下所述:
第一步,将玻璃纤维形成稀疏的玻璃纤维网;
第二步,在第一层稀疏的玻璃纤维网上均匀撒布微球发泡剂和PP粉末;
第三步,层叠第二层稀疏的玻璃纤维网并均匀撒布微球发泡剂和PP粉末;
第四步,根据需要层叠第三层、第四层……稀疏的玻璃纤维网并均匀撒布微球发泡剂和PP粉末;
第五步,加热后压制成板材。
为了增强后备箱盖板的强度,在所述后备箱盖板的外周边设置有玻纤增强塑料型材进行包边。
为了改进防水性能,所述第二PP玻纤板层3由防水毡包覆,防水毡外缘弯折并固定于所述第一PP玻纤板层1边缘,所述第一PP玻纤板层1表面涂覆有防水涂层。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塑料发泡材料层2为聚丙烯塑料发泡材料层。
作为替代的实施例,所述塑料发泡材料层2为聚苯乙烯塑料发泡材料层。
为了改善所述后备箱盖板的观感,所述第一PP玻纤板层1表面设置有簇绒或起绒,此处将第一PP玻纤板层1作为外观面,使后备箱盖板外观丰满、富有弹性。
为了增加所述后备箱盖板的耐用性,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性地在所述第二PP玻纤板层3表面上覆无纺布,或者自结皮发泡材料,或者复合木皮等。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后备箱盖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由第一PP玻纤板层、塑料发泡材料层、第二PP玻纤板层依次层叠形成的三明治结构,所述第一PP玻纤板层与所述塑料发泡材料层之间、以及所述塑料发泡材料层与所述第二PP玻纤板层之间由对所述后备箱盖板整体加热后熔融的PP和塑料发泡材料连接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备箱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PP玻纤板层和所述第二PP玻纤板层结构相同,均包括多层玻璃纤维网,每层玻璃纤维网上均匀分布有微球发泡剂和PP粉末,各层玻璃纤维网由加热后熔融的微球发泡剂和PP连接在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备箱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备箱盖板的外周边设置有玻纤增强塑料型材的包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备箱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PP玻纤板层由防水毡包覆,防水毡外缘弯折并固定于所述第一PP玻纤板层边缘,所述第一PP玻纤板层表面涂覆有防水涂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备箱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发泡材料层为聚丙烯塑料发泡材料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备箱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发泡材料层为聚苯乙烯塑料发泡材料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备箱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PP玻纤板层表面设置有簇绒或起绒。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备箱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PP玻纤板层表面上覆有无纺布,或水刺布,或热轧布。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备箱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PP玻纤板层表面上覆有自结皮发泡层。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备箱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PP玻纤板层表面上覆有复合木皮。
CN201920651492.9U 2019-05-08 2019-05-08 一种后备箱盖板 Active CN2098883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51492.9U CN209888317U (zh) 2019-05-08 2019-05-08 一种后备箱盖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51492.9U CN209888317U (zh) 2019-05-08 2019-05-08 一种后备箱盖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888317U true CN209888317U (zh) 2020-01-03

Family

ID=690204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651492.9U Active CN209888317U (zh) 2019-05-08 2019-05-08 一种后备箱盖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88831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89051A (zh) * 2020-10-30 2021-02-23 无锡吉兴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夹层板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89051A (zh) * 2020-10-30 2021-02-23 无锡吉兴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夹层板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878526B2 (en) Method of making a sandwich-type composite panel having a cellulose-based core and a living hinge and panel obtained by performing the method
US8622456B2 (en) Carpeted, automotive vehicle, load floor including a pivotable cover having a decorative, backside, noise-management, covering
EP1847383A1 (en) Acoustic composite and twin-shell lightweight trim part comprising such a composite
JP5619485B2 (ja) 積層構造の車両用内装基材及びその製造法
JP2009534241A5 (zh)
JP2011011615A (ja) 車両用ボード構造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1618698A (zh) 一种汽车内饰顶棚及其生产方法
EP1878568B1 (en) Roof liner and procedure for obtaining a roof liner for vehicles
CN103101255A (zh) 一种轻质复合板材、生产方法及其应用
CN103260954A (zh) 汽车用消音片及其制造方法以及汽车用挡板消音垫
USRE45991E1 (en) Carpeted, automotive vehicle, load floor including a pivotable cover having a decorative, backside, noise-management, covering
KR100295573B1 (ko) 흡, 차음용 적층체
CN107187157A (zh) 一种复合材料及采用该复合材料制备汽车备胎盖的方法
CN209888317U (zh) 一种后备箱盖板
CN205971141U (zh) 新型前挡板内侧隔音垫
CN205044839U (zh) 一种备胎盖板以及车辆
CN212636770U (zh) 顶棚内饰板以及车辆
CN110696738A (zh) 一种汽车行李箱地毯
JP2004090413A (ja) 成形内装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KR102512960B1 (ko) Rv 차량의 트렁크용 내장재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11169130A (zh) 一种汽车地毯及其制备方法
CN220924013U (zh) 用于轻量化汽车内饰件的板材及应用其的汽车内饰件
CN218171665U (zh) Pvc或pu蒙皮行李箱盖板及其基材
CN217455184U (zh) 一种竹原纤维增强pu夹芯复合板和车辆
CN210940798U (zh) 一种汽车隔音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