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791522U - 一种颗粒和粉体材料等离子体表面处理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颗粒和粉体材料等离子体表面处理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791522U
CN209791522U CN201920433680.4U CN201920433680U CN209791522U CN 209791522 U CN209791522 U CN 209791522U CN 201920433680 U CN201920433680 U CN 201920433680U CN 209791522 U CN209791522 U CN 2097915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cuum
particle
inner cavity
powder material
surface treat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43368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欧阳军
朱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Aupu Plasm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Aupu Plasm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Aupu Plasm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Aupu Plasm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43368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7915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7915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79152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And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颗粒和粉体材料等离子体表面处理设备,包括真空外腔、真空内腔、颗粒搅拌机构及等离子体发生器,所述真空内腔设在真空外腔内,所述颗粒搅拌机构设在真空内腔内;所述真空外腔右侧设有真空抽气口及进气口,所述真空内腔包括反应仓及过滤网板,所述进气口与真空内腔右侧连通;所述等离子体发生器包括电极组及等离子体发生电源。本实用新型通过颗粒搅拌机构对粒子进行搅拌,处理均匀;同时设置真空外腔及真空内腔,密封良好,防止处理粒子外溢;在真空内腔设置过滤网板,可处理颗粒和粉体的粒径范围广,通过激发不同种类的等离子体对粒子表面进行亲水、疏水、包覆涂层等功能化处理。

Description

一种颗粒和粉体材料等离子体表面处理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等离子体技术应用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颗粒和粉体材料等离子体表面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材料表面改性处理技术是目前普遍使用的材料制备技术之一,其基本原理是指用物理、化学、机械等方法对材料表面或界面进行处理,有目的的改变材料表面的物理化学性质,如表面能、表面润湿性、电性、吸附和反应特性、表面结构和官能团等等,最终满足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需要。对于颗粒和粉体材料,表面改性相较于其他形状的材料,表面改性的方法更局限。
目前实现颗粒和粉体材料表面处理的方法通常为液相反应法(物理涂覆、化学包覆、沉淀包膜、机械力化学改性等),液相反应法存在能耗大,污染环境,无法满足节能环保日益严格的需求。
低温等离子体表面处理通常是在负压(真空)条件下产生,真空室内的反应气体在外加电场或磁场的激励作用下,发生等离子体化学反应,生成包括正负离子、粒子、活性自由基、电子等多种活性粒子共同组成的等离子体,等离子体与材料表面化学结构进行物理、化学反应,改变材料表面的物理结构、化学结构,达到表面改性的目的。不同的反应气体、不同的激励电场产生的等离子体的能量、组成也不同,这将带来更多的低温等离子体表面改性的可设计性。
但是粉体材料由于是一种干燥、分散的固体颗粒组成的细微粒子,和颗粒也不完全相同,通俗来说粉体比颗粒具有更小的粒径尺寸。由于尺寸更小,容易飘扬,处理起来对设备的结构和运行提出更多的要求。
中国专利专利CN201120333715公开了一种颗粒状材料表面低温等离子体处理装置,其装置利用单转鼓对较大的颗粒材料进行表面处理,但是该装置只能处理颗粒材料,对于粉末或金属粉末则无法处理,一方面是金属粉末容易进入真空管路***,另一方面是金属粉末易粘覆在筒体表面,形成电场屏蔽,导致真空腔室内气体无法被激励成等离子体。
中国专利CN201110101689公开了一种粉体材料低温等离子体表面处理方法及其装置,该装置是将粉体材料装入流化床内,在流化床底部通入反应气体,流化粉体,施加电场,产生等离子体发生表面改性反应;但是处理量较小,同样,对于金属粉体也无法满足处理的需求
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需要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处理粒径范围广、密封良好,处理均匀的颗粒和粉体材料等离子体表面处理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颗粒和粉体材料等离子体表面处理设备,包括真空外腔、真空内腔、颗粒搅拌机构及等离子体发生器,所述真空内腔设在真空外腔内,所述颗粒搅拌机构设在真空内腔内,所述等离子发生器设在颗粒搅拌机构上;所述真空外腔右侧设有真空抽气口及进气口,所述真空内腔包括反应仓及过滤网板,所述反应仓顶部开口,所述过滤网板设在反应仓顶部,所述进气口与真空内腔右侧连通;所述等离子体发生器包括电极组及等离子体发生电源,所述电极组设在过滤网板上方。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颗粒和粉体材料等离子体表面处理设备中,所述颗粒搅拌机构包括中空转轴及若干搅拌叶,所述各搅拌叶分别与中空转轴连接,所述中空转轴前面与后面分别设有若干布气孔,所述中空转轴右侧设置有进气管轴,所述进气管轴与进气口连接。
采用上述各个技术方案,所述的颗粒和粉体材料等离子体表面处理设备中,所述过滤网板的目数为1000-5000目。
采用上述各个技术方案,所述的颗粒和粉体材料等离子体表面处理设备中,所述中空转轴上的布气孔孔径为0.1-2mm。
采用上述各个技术方案,所述的颗粒和粉体材料等离子体表面处理设备中,所述真空外腔包括左盖体、右盖体及中间体,所述中间体两侧分别与左盖体、右盖体连接。
采用上述各个技术方案,所述的颗粒和粉体材料等离子体表面处理设备中,所述中间体的形状为圆筒状或矩形状的任意一种。
采用上述各个技术方案,所述的颗粒和粉体材料等离子体表面处理设备中,所述电极组为正极,所述反应仓为负极。
采用上述各个技术方案,所述的颗粒和粉体材料等离子体表面处理设备中,所述电极组为负极,所述反应仓为正极。
采用上述各个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将颗粒或粉体置入真空内腔,通过颗粒搅拌机构搅拌分散,处理均匀;由外接真空泵对真空外腔及真空内腔抽取真空,从进气口通入工艺气体至真空内腔,经等离子体发生器电离激发产生等离子体,再与真空内腔中的粒子进行等离子体化学反应,可同时处理颗粒及粉体,处理粒径范围广;通过设置的真空外腔及真空内腔,结构紧凑,可防止粒子外溢出真空内腔,密封性好;本设备可突破粉体材质的限制,通过输入激发不同种类的等离子体,可对其粉体表面进行亲水、疏水、包覆涂层等功能优化处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真空内腔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颗粒搅拌机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1-图4所示,一种颗粒和粉体材料等离子体表面处理设备,包括真空外腔1、真空内腔2、颗粒搅拌机构4及等离子体发生器,所述真空内腔2设在真空外腔1内,所述颗粒搅拌机构4设在真空内腔2内,所述等离子发生器设在颗粒搅拌机构4上;所述真空外腔1右侧设有真空抽气口15及进气口14,所述真空内腔2包括反应仓21及过滤网板22,所述反应仓21顶部开口,所述过滤网板22设在反应仓21顶部,所述进气口13与真空内腔2右侧连通;所述等离子体发生器包括电极组31及等离子体发生电源,所述电极组31设在过滤网板22上方。
如图2及图3所示,真空内腔2作为搅拌、电离颗粒材料的反应室,真空内腔2包括反应仓21及过滤网板22。反应仓21顶部开口,颗粒材料放置进反应仓21中待反应处理。过滤网板22设在反应仓21顶部,由于真空内腔2设在真空外腔1内,而真空外腔1设有真空抽气口15。真空抽气口15可与外接的真空泵连接,通过真空泵的抽真空作用,可使真空外腔1及真空内腔2同时保持真空状态。作为优选的,为防止反应仓21内的颗粒从过滤网板22处漏到真空外腔1,过滤网板22的目数为1000-5000目。本实施例中,过滤网板22的目数为1000目。
如图1及图2所示,作为优选的,为方便拆装真空外1,装入待处理的颗粒或粉尘,真空外腔1包括左盖体12、右盖体13及中间体11,中间体11两侧分别与左盖体12、右盖体13连接。可拆卸式的真空外腔1结构,使真空外腔1维持真空环境的同时,还组装简单,以便用户将待处理颗粒或粉尘装入真空内腔2内。进一步的,中间体11的形状为圆筒状或矩形状的任意一种。本实施例中,中间体11的形状为圆筒状,圆筒状的中间体11利于密封,同时加工成本低。
如图2及图4所示,颗粒搅拌机构4可对真空内腔2中的颗粒进行充分搅拌,使颗粒材料能够被均匀处理,避免存在少量颗粒表面未与等离子体反应。需要说明的是,颗粒搅拌机构4与外部的搅拌电机连接,搅拌电机设在真空外腔1右侧,通过搅拌电机带动颗粒搅拌机构4转动。作为优选的,为充分搅拌颗粒及输送被电离的工作气体,颗粒搅拌机构4包括中空转轴41及若干搅拌叶42,各搅拌叶42分别与中空转轴41连接。本实施例中,颗粒搅拌机构4包括有两片搅拌叶42,两片搅拌叶42分别与中空转轴41连接。中空转轴41前面与后面分别设有若干布气孔43,中空转轴41右侧设置有进气管轴16,进气管轴16与进气口14连接。本实施例中,进气管轴16通过同步皮带与外部搅拌电机连接。如此,当真空内腔2中装有待处理的颗粒材料时,通过搅拌电机带动中空转轴41转动,进而使得各搅拌叶42对颗粒材料进行均匀搅拌。同时,进气口14连接的进气管轴16可输入工作气体,工作气体通过中空转轴41上设置的若干布气孔43,逸散至真空内腔2中被等离子体发生器激发电离,从而产生等离子体。作为优选的,中空转轴41上的布气孔43孔径为0.1-2mm。本实施例中,布气孔43孔径设为0.1mm,可使工作气体更快逸散至真空内腔2中,以缩短处理颗粒的工作时间。
如图2所示,等离子体发生器可将进气口14进入的气体转化为等离子体,等离子体发生器包括电极组31及等离子体发生电源,电极组31设在过滤网板22上方。作为优选的,电极组31为正极,反应仓21为负极。本实施例中,等离子体发生电源未标出,真空外腔1的右盖体13上还设有电极柱32,电极柱32与电极组31连接,以便于接线。在真空内腔2装入颗粒材料,同时被抽取至真空状态时,从进气口13输入工作气体,启动搅拌电机及等离子体发生电源,电极组31与反应仓21之间产生激励电场,工作气体电离成等离子体,等离子体与颗粒表面进行处理反应。
操作流程:打开真空外腔1的左盖体12,打开真空内腔2的过滤网板22,将待处理直径为2.5mm,长度约3mm的PP塑料粒子500g装入反应仓21中,封装好过滤网板22及左盖体12。开启外接真空泵,通过真空抽气口15将真空外腔1及真空内腔2的气压抽至15Pa以下,然后关闭真空泵及真空抽气口15。通过进气口14的进气管轴16输入氧气,氧气流量为30sccm,氧气经过中空转轴41的布气孔43逸散至真空内腔2,维持真空外腔1的真空度为30Pa,此时,开启外接搅拌电机及等离子体发生电源,颗粒被充分搅拌,同时,电极组31与反应仓21之间产生激励电场450W,产生氧等离子体,氧等离子体穿入过滤网板22,与反应仓21内的PP塑料颗粒进行表面亲水处理反应,处理5min后,关闭等离子体发生电源,停止搅拌电机,破除真空,即可打开真空外腔1,取出已处理的PP塑料颗粒。处理完的PP塑料颗粒表面亲水性和润湿性有较大提高。
实施例2
如1-图4所示,一种颗粒和粉体材料等离子体表面处理设备,包括真空外腔1、真空内腔2、颗粒搅拌机构4及等离子体发生器,所述真空内腔2设在真空外腔1内,所述颗粒搅拌机构4设在真空内腔2内,所述等离子发生器设在颗粒搅拌机构4上;所述真空外腔1右侧设有真空抽气口15及进气口14,所述真空内腔2包括反应仓21及过滤网板22,所述反应仓21顶部开口,所述过滤网板22设在反应仓21顶部,所述进气口13与真空内腔2右侧连通;所述等离子体发生器包括电极组31及等离子体发生电源,所述电极组31设在过滤网板22上方。
如图2及图3所示,真空内腔2作为搅拌、电离粉体材料的反应室,真空内腔2包括反应仓21及过滤网板22。反应仓21顶部开口,粉体材料放置进反应仓21中待反应处理。过滤网板22设在反应仓21顶部,由于真空内腔2设在真空外腔1内,而真空外腔1设有真空抽气口,真空抽气口15可与外接的真空泵连接,通过真空泵的抽真空作用,可使真空外腔1及真空内腔2同时保持真空状态。作为优选的,为防止反应仓21内的粉体从过滤网板22处漏到真空外腔1,过滤网板22的目数为1000-5000目。本实施例中,过滤网板22的目数为4000目。
如图1所示及图2所示,作为优选的,为方便拆装真空外腔1,装入待处理的颗粒或粉尘,真空外腔1包括左盖体12、右盖体13及中间体11,中间体11两侧分别与左盖体12、右盖体13连接。可拆卸式的真空外腔1结构,使真空外腔1维持真空环境的同时,还组装简单,以便用户将待处理颗粒或粉尘装入真空内腔2内。进一步的,中间体11的形状为圆筒状或矩形状的任意一种。本实施例中,中间体11的形状为圆筒状,圆筒状的中间体11利于密封,同时加工成本低。
如图2及图4所示,颗粒搅拌机构4可对真空内腔2中的粉体进行充分搅拌,使粉体材料能够被均匀处理,避免存在少量粉体表面未与等离子体反应。需要说明的是,颗粒搅拌机构4与外部的搅拌电机连接,搅拌电机设在真空外腔1右侧,通过搅拌电机带动颗粒搅拌机构4转动。作为优选的,为充分搅拌粉体及输送被电离的工作气体,颗粒搅拌机构4包括中空转轴41及若干搅拌叶42,各搅拌叶42分别与中空转轴41连接。本实施例中,颗粒搅拌机构4包括有两片搅拌叶42,两片搅拌叶42分别与中空转轴41连接。中空转轴41前面与后面分别设有若干布气孔43,中空转轴41右侧设置有进气管轴16,进气管轴16与进气口14连接。本实施例中,进气管轴16通过同步皮带与外部搅拌电机连接。如此,当真空内腔2中装有待处理的粉体材料时,通过搅拌电机带动中空转轴41转动,进而使得各搅拌叶42对粉体材料进行均匀搅拌。同时,进气口14连接的进气管轴16可输入工作气体,工作气体通过中空转轴41上设置的若干布气孔43,逸散至真空内腔2中被等离子体发生器激发电离,从而产生等离子体。作为优选的,中空转轴41上的布气孔43孔径为0.1-2mm。本实施例中,布气孔43孔径设为0.1mm,可使工作气体更快逸散至真空内腔2中,以缩短处理粉体的工作时间。
如图2所示,等离子体发生器可将进气口14进入的气体转化为等离子体,等离子体发生器包括电极组31及等离子体发生电源,电极组31设在过滤网板22上方。作为优选的,电极组31为负极,反应仓21为正极。本实施例中,等离子体发生电源未标出,真空外腔1的右盖体13上还设有电极柱32,电极柱32与电极组31连接,以便于接线。在真空内腔2装入粉体材料,同时被抽取至真空状态时,从进气口14输入工作气体,启动外接搅拌电机及等离子体发生电源,电极组31与反应仓21之间产生激励电场,工作气体被电离成等离子体,等离子体与粉体表面进行处理反应。
操作流程:打开真空外腔1的左盖体12,打开真空内腔2的过滤网板22,将粒径大于4000目的粉体材料装入反应仓21中,封装好过滤网板22及左盖体12。开启外接真空泵,通过真空抽气口15将真空外腔1及真空内腔2的气压抽至15Pa以下,然后关闭真空泵及真空抽气口15。通过进气口13的进气管轴16输入乙炔气体,乙炔流量为30sccm,乙炔经过中空转轴41的布气孔43逸散至真空内腔2,维持真空外腔1的真空度为30Pa,此时,开启外接搅拌电机及等离子体发生电源,粉体被充分搅拌,同时,电极组31与反应仓21之间产生激励电场,激发放电产生乙炔等离子体,乙炔等离子体穿入过滤网板22,在反应仓21内的粉体表面进行等离子体聚合包覆,形成一层纳米级别的聚乙烯薄膜。
采用上述各个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将颗粒或粉体置入真空内腔,通过颗粒搅拌机构搅拌分散,处理均匀;由外接真空泵对真空外腔及真空内腔抽取真空,从进气口通入工艺气体至真空内腔,经等离子体发生器电离激发产生等离子体,再与真空内腔中的粒子进行等离子体化学反应,可同时处理颗粒及粉体,处理粒径范围广;通过设置的真空外腔及真空内腔,结构紧凑,可防止粒子外溢出真空内腔,密封性好;本设备可突破粉体材质的限制,通过输入激发不同种类的等离子体,可对其粉体表面进行亲水、疏水、包覆涂层等功能优化处理。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颗粒和粉体材料等离子体表面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真空外腔、真空内腔、颗粒搅拌机构及等离子体发生器,所述真空内腔设在真空外腔内,所述颗粒搅拌机构设在真空内腔内,所述等离子体发生器设在颗粒搅拌机构上;所述真空外腔右侧设有真空抽气口及进气口,所述真空内腔包括反应仓及过滤网板,所述反应仓顶部开口,所述过滤网板设在反应仓顶部,所述进气口与真空内腔右侧连通;所述等离子体发生器包括电极组及等离子体发生电源,所述电极组设在过滤网板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颗粒和粉体材料等离子体表面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颗粒搅拌机构包括中空转轴及若干搅拌叶,所述各搅拌叶分别与中空转轴连接,所述中空转轴前面与后面分别设有若干布气孔,所述中空转轴右侧设置有进气管轴,所述进气管轴与进气口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颗粒和粉体材料等离子体表面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网板的目数为1000-5000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颗粒和粉体材料等离子体表面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转轴上的布气孔孔径为0.1-2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颗粒和粉体材料等离子体表面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外腔包括左盖体、右盖体及中间体,所述中间体两侧分别与左盖体、右盖体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颗粒和粉体材料等离子体表面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体的形状为圆筒状或矩形状的任意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颗粒和粉体材料等离子体表面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组为正极,所述反应仓为负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颗粒和粉体材料等离子体表面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组为负极,所述反应仓为正极。
CN201920433680.4U 2019-04-01 2019-04-01 一种颗粒和粉体材料等离子体表面处理设备 Active CN2097915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433680.4U CN209791522U (zh) 2019-04-01 2019-04-01 一种颗粒和粉体材料等离子体表面处理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433680.4U CN209791522U (zh) 2019-04-01 2019-04-01 一种颗粒和粉体材料等离子体表面处理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791522U true CN209791522U (zh) 2019-12-17

Family

ID=688275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433680.4U Active CN209791522U (zh) 2019-04-01 2019-04-01 一种颗粒和粉体材料等离子体表面处理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79152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65484A (zh) * 2019-04-01 2019-06-11 深圳市奥普斯等离子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颗粒和粉体材料等离子体表面处理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65484A (zh) * 2019-04-01 2019-06-11 深圳市奥普斯等离子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颗粒和粉体材料等离子体表面处理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44020B (zh) 一种粉体材料低温等离子体表面处理方法及其装置
CN105148817B (zh) 处理颗粒的方法、相关装置和颗粒
CN201004732Y (zh) 一种大气压介质阻挡辉光放电等离子体发生装置
CN109865484A (zh) 一种颗粒和粉体材料等离子体表面处理设备
JP2004509432A (ja) グロー放電プラズマ処理装置及びグロー放電プラズマ処理方法
CN100468895C (zh) 一种大气压下辉光放电等离子体的产生装置
CN102752950A (zh) 一种颗粒状物料低温等离子体表面处理方法及其装置
CN209791522U (zh) 一种颗粒和粉体材料等离子体表面处理设备
CN202205701U (zh) 一种粉体材料表面低温等离子体处理装置
JP2003310719A (ja) 殺菌装置、及び、殺菌方法
JP2005135736A (ja) 粉粒体用プラズマ処理装置
WO2003071840A1 (en) Fluidized bed activated by excimer plasma and materials produced therefrom
CN111145623B (zh) 不同参数的正负电晕与物质作用实验研究装置及方法
CN202205700U (zh) 一种颗粒状材料表面低温等离子体处理装置
KR101371168B1 (ko) 통 회전형 플라즈마 처리장치
CN113451093A (zh) 等离子体反应设备及物料处理方法
CN102746524A (zh) 一种材料表面低温等离子体改性方法及其装置
CN104299882A (zh) 一种粉体材料表面等离子体处理装置
CN212533119U (zh) 镀膜腔体及粉末镀膜装置
KR20110086220A (ko) 플라스마 표면처리장치
CN203617245U (zh) 一种新型粉体等离子体处理装置
CN211828678U (zh) 等离子体反应设备
KR20090063538A (ko) 나노분말의 상압 플라즈마 표면 처리 장치
CN110090582A (zh) 一种远区等离子体粉体处理设备及使用方法
CN203590584U (zh) 一种颗粒材料旋转等离子体处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