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784874U - 枢转机构及可挠式电子装置 - Google Patents

枢转机构及可挠式电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784874U
CN209784874U CN201921067020.5U CN201921067020U CN209784874U CN 209784874 U CN209784874 U CN 209784874U CN 201921067020 U CN201921067020 U CN 201921067020U CN 209784874 U CN209784874 U CN 2097848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pivoting
unit
hole
fix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06702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安赐
戴伟翰
赵少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Fu Sata Communication Co Ltd
First Dom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Fu Sata Communication Co Ltd
First Dom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Fu Sata Communication Co Ltd, First Dome Corp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Fu Sata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067020.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7848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7848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784874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一种可挠式电子装置,包含可挠式荧幕、承载机构及二枢转机构。各枢转机构借由第一支架单元朝第二支架单元方向枢转,通过所述第一内枢接端部与所述第一外枢接端部形成的第一高度差而使第一固定结构连动第一基座朝远离第一内支撑板方向滑移,且所述第二支架单元朝所述第一支架单元方向枢转,通过所述第二内枢接端部与所述第二外枢接端部形成的第二高度差而使第二固定结构连动第二基座朝远离第二内支撑板方向滑移,借此在所述第一内支撑板与所述第二内支撑板之间形成避位空间,而使得可挠式荧幕弯折于承载机构的第一基板单元与第二基板单元之间。

Description

枢转机构及可挠式电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枢转机构,特别是涉及一种应用于具有一可挠式荧幕的可挠式电子装置的枢转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不断精进,采用可挠式荧幕的智慧型手机或是平板已逐渐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而在这类的电子装置(例如:智慧型手机、平板)中通常具有两块摊平并排的基板、一设置于所述两块基板上的可挠式荧幕以及设于两块基板之间的至少一枢转机构(例如铰链、转轴等),因此两块基板可借由所述枢转机构相对枢转而使所述可挠式荧幕能随着基板依预定的型态变换为一弯折收起状态或一摊平使用状态,然而,在弯折收起状态下如何通过所述枢转机构设计以避免可挠式荧幕过度弯折(弯曲)而发生受损的情况为目前所需克服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避免可挠式荧幕过度弯折(弯曲)之枢转机构及应用所述枢转机构的可挠式电子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枢转机构,适用于设置在承载机构以使设在所述承载机构上的可挠式荧幕弯折或摊平,所述承载机构包括底座以及横向间隔于所述底座的两相反侧的第一基板单元及第二基板单元,所述枢转机构包含:固定件组、第一支架单元及第二支架单元。所述固定件组设置于所述底座的一端,且所述固定件组具有靠近所述第一基板单元的第一侧边,及靠近所述第二基板单元的第二侧边。
所述第一支架单元靠近所述第一侧边,并包括第一内枢转支架、第一外枢转支架及第一滑移块。所述第一内枢转支架具有枢接于所述固定件组的第一内枢接端部,及相反于所述第一内枢接端部的第一内固定端部。所述第一外枢转支架具有第一外本体,及枢接于所述固定件组且连接所述第一外本体的第一外枢接端部,所述第一外枢接端部位于所述第一侧边与所述第一内枢接端部之间,并与所述第一内枢接端部在纵向上相间隔而具有第一高度差。所述第一滑移块连接所述第一基板单元,并具有设于所述底座外且靠近所述第一侧边的第一滑移本体、设于所述第一滑移本体远离所述底座的端部且供所述第一内固定端部连接的第一固定结构、设于所述第一滑移本体靠近所述底座的端部且可滑移地连接于所述第一外本体的第一移动结构。
所述第二支架单元靠近所述第二侧边,并包括第二内枢转支架、第二外枢转支架及第二滑移块。所述第二内枢转支架具有枢接于所述固定件组的第二内枢接端部,及相反于所述第二内枢接端部的第二内固定端部。所述第二外枢转支架具有第二外本体,及枢接于所述固定件组且连接所述第二外本体的第二外枢接端部,所述第二外枢接端部位于所述第二侧边与所述第二内枢接端部之间,并与所述第二内枢接端部在纵向上相间隔而具有第二高度差。所述第二滑移块连接所述第二基板单元,并具有设于所述底座外且靠近所述第二侧边的第二滑移本体、设于所述第二滑移本体远离所述底座的端部且供所述第二内固定端部连接的第二固定结构、设于所述第二滑移本体靠近所述底座的端部且可滑移地连接于所述第二外本体的第二移动结构。
其中,所述第一支架单元朝所述第二支架单元方向枢转的过程中,所述第一内固定端部因所述第一内枢接端部与所述第一外枢接端部的所述第一高度差而连动所述第一固定结构朝远离所述第一外本体方向滑移,且所述第二支架单元朝所述第一支架单元方向枢转的过程中,所述第二内固定端部因所述第二内枢接端部与所述第二外枢接端部的所述第二高度差而连动所述第二固定结构朝远离所述第二外本体方向滑移,使得所述第一固定结构及所述第二固定结构分别连动所述第一基板单元及所述第二基板单元由摊平状态变换至对折状态,并于所述第一基板单元与所述第二基板单元之间形成避位空间。
在一些实施态样中,所述固定件组包括固定座、第一轴杆及第二轴杆,所述固定座设置于所述底座的一端且具有所述第一侧边、所述第二侧边、分别在所述横向相间隔的第一枢接孔及第二枢接孔,所述第一枢接孔用于供所述第一内枢转支架的所述第一内枢接端部枢接,所述第二枢接孔用于供所述第二内枢转支架的所述第二内枢接端部枢接,所述第一轴杆与所述第二轴杆在所述横向上相间隔且沿所述底座的延伸方向延伸,所述第一轴杆具有位于所述第一侧边与所述第一枢接孔之间且高度低于所述第一枢接孔的第一外固定端,以供所述第一外枢接端部枢接,所述第二轴杆具有位于所述第二侧边与所述第二枢接孔之间且高度低于所述第二枢接孔的第二外固定端,以供所述第二外枢接端部枢接。
在一些实施态样中,所述第一滑移块的所述第一滑移本体形成至少一沿着所述第一外枢转支架延伸方向延伸的第一辅助滑孔,且所述第一外枢转支架还包括连接所述第一外本体且层叠于所述第一滑移本体的第一外延伸结构,及至少一自所述第一外延伸结构向外凸伸且可滑移地穿设于所述第一辅助滑孔的第一外辅助移动结构,所述第一支架单元朝所述第二支架单元方向枢转的过程中,所述第一辅助滑孔的孔壁会相对于所述第一外辅助移动结构滑移,进而连动所述第一固定结构朝远离所述第一外本体方向滑移;所述第二滑移块的所述第二滑移本体形成至少一沿着所述第二外枢转支架延伸方向延伸的第二辅助滑孔,且所述第二外枢转支架还包括连接所述第二外本体且层叠于所述第二滑移本体的第二外延伸结构,及至少一自所述第二外延伸结构向外凸伸且可滑移地穿设于所述第二辅助滑孔的第二外辅助移动结构,所述第二支架单元朝所述第一支架单元方向枢转的过程中,所述第二辅助滑孔的孔壁会相对于所述第二外辅助移动结构滑移,进而连动所述第二固定结构朝远离所述第二外本体方向滑移。
在一些实施态样中,所述枢转机构还包含连接所述第一轴杆的第一连动件、连接所述第二轴杆的第二连动件,及靠抵于所述第一连动件与所述第二连动件的传动单元,所述第一连动件和与所述第二连动件的其中一者能受驱动而连动所述传动单元,进而连动所述第一连动件和所述第二连动件的其中另一者。
在一些实施态样中,所述枢转机构还包含支撑座,所述支撑座包括二在所述底座的延伸方向相间隔且使所述第一连动件与所述第二连动件位于其间的支撑板;所述传动单元包括第一传动件及第二传动件,所述第一传动件设置于所述支撑板之间且靠抵于所述第一连动件,所述第二传动件设置于所述支撑板之间且靠抵于所述第二连动件与所述第一传动件。
在一些实施态样中,所述枢转机构还包含连接所述第一轴杆与所述第二轴杆的定位单元,以提供所述第一轴杆与所述第二轴杆摩擦力,使所述第一基板单元与所述第二基板单元能在转动角度定位。
在一些实施态样中,所述支撑板分为间隔所述固定座的第一支撑板及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固定座之间的第二支撑板;所述定位单元包括连接片、第一弹性件、第二弹性件、第一加压件、第二加压件,所述连接片与所述第一支撑板相间隔且所述连接片的两相反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轴杆与所述第二轴杆,所述连接片具有朝向所述第一支撑板的第一靠抵面、背向于所述第一靠抵面的第二靠抵面、自所述第二靠抵面靠近所述第一轴杆的端面部凸伸形成的第一受压结构,及自所述第二靠抵面靠近所述第二轴杆的端面部凸伸形成的第二受压结构;所述第一弹性件套设于所述第一轴杆且两相反端分别靠抵于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连接片的所述第一靠抵面,所述第二弹性件套设于所述第二轴杆且两相反端分别靠抵于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连接片的所述第一靠抵面;所述第一加压件套设于所述第一轴杆背向于所述第一靠抵面,并具有受所述第一轴杆驱动且与所述第一受压结构相互干涉的第一加压结构,所述第二加压件套设于所述第二轴杆背向于所述第一靠抵面,并具有受所述第二轴杆驱动且与所述第二受压结构相互干涉的第二加压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可挠式电子装置包含可挠式荧幕、承载机构,及二枢转机构。所述承载机构用以承载所述可挠式荧幕,并包括底座、横向间隔于所述底座的两相反侧的第一基板单元及第二基板单元。所述枢转机构分别设于所述第一基板单元和所述第二基板单元两相邻侧之间并与所述两相邻侧的端部连接。
在一些实施态样中,所述第一基板单元具有第一外壳、第一基座及第一内支撑板,所述第一基座设置于所述第一外壳内且与所述底座相间隔,且所述第一基座形成至少一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自邻近所述第一基座的顶面朝向所述底座方向斜向延伸至邻近所述第一外壳的底壁,所述第一内支撑板设于所述底座与所述第一基座之间,并具有相邻于所述第一基座的第一外侧缘,及至少一形成于所述第一外侧缘且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的第一连杆,所述第一支架单元朝所述第二支架单元方向枢转的过程中,将使所述第一滑移块朝远离所述第一外本体方向滑移并连动所述第一基座,所述第一基座使所述第一内支撑板朝向所述第一外壳的底壁靠近;所述第二基板单元具有第二外壳、第二基座及第二内支撑板,所述第二基座设置于所述第二外壳内且与所述底座相间隔,且所述第二基座形成至少一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自邻近所述第二基座的顶面朝向所述底座方向斜向延伸至邻近所述第二外壳的底壁,所述第二内支撑板设于所述底座与所述第二基座之间,并具有相邻于所述第二基座的第二外侧缘,及至少一形成于所述第二外侧缘且穿设于所述第二通孔的第二连杆,所述第二支架单元朝所述第一支架单元方向枢转的过程中,将使所述第二滑移块朝远离所述第二外本体方向滑移并连动所述第二基座,所述第二基座使所述第二内支撑板朝向所述第二外壳的底壁靠近,借此所述第一内支撑板与所述第二内支撑板之间形成所述避位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所述可挠式电子装置借由两枢转机构的第一内枢转支架与第一外枢转支架的所述第一高度差,以及第二内枢转支架与第二外枢转支架的所述第二高度差,使所述第一基座与所述第二基座分别朝远离所述第一内支撑板与所述第二内支撑板的方向滑移,而使所述第一内支撑板及所述第二内支撑板相对下沉且共同提供一供可挠式荧幕弯折及凸伸的避位空间,避免可挠式荧幕过度弯折,并借此缩小可挠式电子装置的体积以提升携带便利性。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之其他的特征及功效,将于参照图式的实施方式中清楚地呈现,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可挠式电子装置的一实施例在一摊平状态的一立体图;
图2是所述可挠式电子装置在一对折状态的一立体图;
图3是所述实施例之一局部分解示意图;
图4与图5是所述实施例之一局部分解示意图,说明所述实施例之一第一基座、一第二基座、一第一内支撑板、一第二内支撑板之间的连接关系;
图6是所述实施例之一立体分解示意图,说明所述实施例之一枢转机构的主要结构;
图7是所述实施例之一立体分解示意图,说明所述实施例之一第一支架单元及一第二支架单元的细部结构;
图8是所述实施例之一立体分解示意图,说明所述实施例之一第一外辅助移动结构及一第一辅助滑孔;
图9是所述实施例之一正视示意图,说明所述实施例之一第一高度差及一第二高度差;
图10是所述实施例之一立体分解示意图,说明所述实施例之一第一连动件、一第二连动件、一传动单元及一定位单元之细部结构;
图11是所述实施例之一立体分解示意图,说明所述实施例之一连接片、一第一加压件及一第二加压件的细部结构;
图12至图14是所述实施例之一俯视示意图;
图15是沿图12线XV-XV所截取之一剖视示意图;
图16是沿图12线XVI-XVI所截取之一剖视示意图;
图17是沿图13线XVII-XVII所截取之一剖视示意图;
图18是沿图14线XVIII-XVIII所截取之一剖视示意图;
图19是沿图14线IXX-IXX所截取之一剖视示意图;
图20是沿图12线XX-XX所截取之一剖视示意图;
图21是所述实施例之一俯视示意图,说明所述第一加压件、所述第二加压件及所述连接片在所述摊平状态及所述对折状态;及
图22是所述实施例之一俯视示意图,说明所述第一加压件、所述第二加压件及所述连接片枢转时的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可挠式电子装置之一实施例,包含一可挠式荧幕1、一承载机构2,及二枢转机构3。于本实施例中,可挠式电子装置举例为一具有可挠式荧幕1的智慧型平板电脑,承载机构2上表面供可挠式荧幕1固定。枢转机构3除用于提供可挠式电子装置在如图1所示的一摊平(展平)状态及如图2所示的一对折状态间变换状态后的支撑定位功用之外,在所述对折状态下,所述枢转机构3还提供可挠式荧幕1之弯折处适当的弯折(收合)空间,用以容置弯折后的可挠式荧幕1。特别要注意的是,可挠式电子装置并不限于具可挠式荧幕1的智慧型平板电脑,其他例如具可挠式荧幕1的手机,具可挠式荧幕1的笔记型电脑或平板或其他具弯折荧幕型态的电子用品均在本案实施范围内。
在详述之前,于本实施例中,所述可挠式电子装置是以朝如图1所示的一横向摊平及朝一纵向对折之作动举例说明,且一前后方向D3是垂直所述横向与所述纵向,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横向以图1为基准为一左右方向D1,所述纵向为一上下方向D2,但不限于此,所述横向、所述纵向及所述前后方向D3依所述可挠式电子装置的使用状态而定。
参阅图1至图3,所述承载机构2包括一底座21、一第一基板单元22、一第二基板单元23,及一顶支撑板2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底座21具有一底壁211、一自所述底壁211的一侧向上延伸的第一延伸壁212、一自所述底壁211的另一侧向上延伸的第二延伸壁213。所述底壁211形成一沿所述前后方向D3延伸的容置空间214。所述第一基板单元22与所述第二基板单元23沿所述左右方向D1并排且分别间隔设置于所述底座21的所述第一延伸壁212与所述第二延伸壁213。所述第一基板单元22具有一第一外壳221、一第一基座222、一第一内支撑板223及一第一外支撑板224。所述第二基板单元23具有一第二外壳231、一第二基座232、一第二内支撑板233及一第二外支撑板234。
参阅图1至图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外壳221与所述第二外壳231在所述摊平或完全展开状态时,所述第一外壳221与所述第二外壳231的两相邻侧相互靠抵,并遮蔽住所述底座21。当所述第一外壳221与所述第二外壳231在所述对折状态时,所述第一外壳221与所述第二外壳231相贴合,且所述底座21显露如图2所示,在此情况下,所述底座21系用于保护并遮蔽所述枢转机构3。
参阅图3至图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基座222沿所述前后方向D3延伸,并设置于所述第一外壳221内且与所述底座21的所述第一延伸壁212相间隔,且所述第一基座222形成数个沿所述前后方向D3间隔排列且朝向所述底座21方向延伸的第一通孔225,更明确地说,所述第一基座222形成二个第一通孔225,每一第一通孔225自邻近所述第一基座222的顶面朝向所述底座21方向斜向延伸至邻近所述第一外壳221的底壁,每一第一通孔225具有一相邻于所述第一基座222的顶面的第一摊平端2251,及一相邻于所述第一外壳221的底壁的第一对折端2252,其中,所述第一通孔225的数量并不以二个为限,在其他实施态样中,所述第一通孔225的数量能依照实际设计而对应调整为一个或三个以上。对于第二基座232而言,其结构与所述第一基座222相同,所述第二基座232沿所述前后方向D3延伸,并设置于所述第二外壳231内且与所述底座21的所述第二延伸壁213相间隔,且所述第二基座232形成数个沿所述前后方向D3间隔排列且朝向所述底座21方向延伸的第二通孔235,更明确地说,所述第二基座232形成二个第二通孔235,每一第二通孔235自邻近所述第二基座232的顶面朝向所述底座21方向斜向延伸至邻近所述第二外壳231的底壁,每一第二通孔235具有一相邻于所述第二基座232的顶面的第二摊平端2351,及一相邻于所述第二外壳231的底壁的第二对折端2352,其中,所述第二通孔235的数量并不以二个为限,在其他实施态样中,所述第二通孔235的数量能依照实际设计而对应调整为一个或三个以上。
参阅图3至图5,所述第一内支撑板223设于所述底座21与所述第一基座222之间,并具有一相邻于所述第一基座222的第一外侧缘226、至少一形成于所述第一外侧缘226且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225的第一连杆227,及一相邻于所述第一延伸壁212的第一内侧缘228。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内支撑板223的所述第一外侧缘226形成有二个位置分别对应于所述第一通孔225的第一凹槽2261,且具有二个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凹槽2261且沿所述前后方向D3延伸地卡固于相对应的所述第一凹槽2261槽壁的第一连杆227。所述第一连杆227分别可滑移地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225。所述第二内支撑板233设于所述底座21与所述第二基座232之间,并具有一相邻于所述第二基座232的第二外侧缘236、至少一形成于所述第二外侧缘236且穿设于所述第二通孔235的第二连杆237,及一相邻于所述第二延伸壁213的第二内侧缘238。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内支撑板233的所述第二外侧缘236形成有二个位置分别对应于所述第二通孔235的第二凹槽2361,且具有二个分别位于所述第二凹槽2361且沿所述前后方向D3延伸地卡固于相对应的所述第二凹槽2361槽壁的第二连杆237。所述第二连杆237分别可滑移地穿设于所述第二通孔235。
参阅图1与图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外支撑板224设置于所述第一基座222与所述第一外壳221远离所述底座21的后侧壁之间。所述第二外支撑板234设置于所述第二基座232与所述第二外壳231远离所述底座21的后侧壁之间。所述顶支撑板24设置于所述底座21之上,且其两相反侧分别枢接于所述第一内侧缘228与所述第二内侧缘238。所述第一外支撑板224、所述第一基座222的顶面、所述第一内支撑板223、所述顶支撑板24、所述第二内支撑板233、所述第二基座232的顶面、所述第二外支撑板234共平面,以形成一供所述可挠式荧幕1设置的承载面。
参阅图1与图3,首先,说明可挠式荧幕1、承载机构2及所述枢转机构3在所述摊平状态时的组合及分解关系。所述枢转机构3分别设于所述第一基板单元22和所述第二基板单元23两相邻侧之间并与所述第一基座222和所述第二基座232连接,于本实施例中,所述枢转机构3相互对称地连结所述第一基板单元22和所述第二基板单元23,且两者结构上为对称设置,但所述枢转机构3并不以对称设置以及对称结构为限。为便于后续说明,以图4中位于前后方向D3上的其中一枢转机构3举例说明,配合参阅图5与图6,所述枢转机构3包括一固定件组31、一第一支架单元33、一第二支架单元35、一第一连动件37、一第二连动件38、一传动单元39、一支撑座41及一定位单元42。
参阅图6与图7,所述固定件组31包括一固定座311、一第一轴杆312及一第二轴杆31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座311设置于所述底座21的一端且靠在所述底座21的一端壁上,所述固定座311具有一靠近所述第一基板单元22的第一侧边314、一靠近所述第二基板单元23的第二侧边315、分别在所述左右方向D1相间隔的一第一枢接孔316及一第二枢接孔317,其中,所述第一枢接孔316靠近所述第一侧边314,所述第二枢接孔317靠近所述第二侧边315,且所述第一枢接孔316与所述第二枢接孔317的高度一致。所述第一轴杆312与所述第二轴杆313在所述左右方向D1上相间隔且沿所述底座21的延伸方向(即所述前后方向D3)延伸,所述第一轴杆312具有一靠近所述固定座311的第一外固定端318,所述第一外固定端318投影至所述固定座311的投影位置位于所述第一侧边314与所述第一枢接孔316之间且高度低于所述第一枢接孔316。所述第二轴杆313具有一靠近所述固定座311的第二外固定端319,所述第二外固定端319投影至所述固定座311的投影位置位于所述第二侧边315与所述第二枢接孔317之间且高度低于所述第二枢接孔317。
参阅图6与图7,所述第一支架单元33靠近所述第一侧边314,并包括一第一内枢转支架331、一第一外枢转支架332及一第一滑移块333。所述第二支架单元35靠近所述第二侧边315,并包括一第二内枢转支架351、一第二外枢转支架352及一第二滑移块353。
参阅图5与图7,所述第一内枢转支架331具有一枢接于所述固定件组31的第一内枢接端部334,及一相反于所述第一内枢接端部334的第一内固定端部335。所述第二内枢转支架351具有一枢接于所述固定件组31的第二内枢接端部354,及一相反于所述第二内枢接端部354的第二内固定端部35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内枢接端部334可转动地穿设于所述第一枢接孔316,且所述第一内固定端部335相邻于所述第一基座222的一侧边,所述第一内枢转支架331靠近所述第一内支撑板223的部分形成有一第一安装空间336。所述第二内枢接端部354可转动地穿设于所述第二枢接孔317,且所述第二内固定端部355相邻于所述第二基座232的一侧边,所述第二内枢转支架351靠近所述第二内支撑板233的部分形成有一第二安装空间356。
参阅图7至图9,所述第一外枢转支架332具有一第一外本体337、一枢接于所述固定件组31且连接所述第一外本体337的第一外枢接端部338、一连接所述第一外本体337且层叠于所述第一滑移块333的第一外延伸结构339,及至少一自所述第一外延伸结构339向外凸伸的第一外辅助移动结构341。所述第一外枢接端部338位于所述第一侧边314与所述第一内枢接端部334之间,并与所述第一内枢接端部334在纵向上相间隔而具有一第一高度差H1。所述第二外枢转支架352具有一第二外本体357、一枢接于所述固定件组31且连接所述第二外本体357的第二外枢接端部358、一连接所述第二外本体357且层叠于所述第二滑移块353的第二外延伸结构359,及至少一自所述第二外延伸结构359向外凸伸的第二外辅助移动结构361。所述第二外枢接端部358位于所述第二侧边315与所述第二内枢接端部354之间,并与所述第二内枢接端部354在纵向上相间隔而具有一第二高度差H2。
参阅图5至图7,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外本体337位于所述第一安装空间336,且形成一沿所述左右方向D1延伸的第一外滑孔3371。所述第一外枢接端部338套接于所述第一轴杆312的所述第一外固定端318,且与所述第一外固定端318之间能彼此连动。所述第一外延伸结构339呈方块状,且连接于所述第一外本体337内侧低于所述第一外滑孔3371的部位。在本实施例中,举例有四个连接于所述第一外延伸结构339的底面的第一外辅助移动结构341,所述第一外辅助移动结构341两两一组沿所述前后方向D3间隔排列,每组两个第一外辅助移动结构341沿所述左右方向D1间隔排列。所述第二外本体357位于所述第二安装空间356,且形成一沿所述左右方向D1延伸的第二外滑孔3571。所述第二外枢接端部358套接于所述第二轴杆313的所述第二外固定端319,且与所述第二外固定端319之间能彼此连动。所述第二外延伸结构359呈方块状,且连接于所述第二外本体357内侧低于所述第二外滑孔3571的部位。在本实施例中,举例有四个连接于所述第二外延伸结构359的底面的第二外辅助移动结构361,所述第二外辅助移动结构361两两一组沿所述前后方向D3间隔排列,每组两个第二外辅助移动结构361沿所述左右方向D1间隔排列。
参阅图3与图7,所述第一滑移块333连接所述第一基板单元22,并具有一设于所述底座21外且靠近所述第一侧边314的第一滑移本体342、一设于所述第一滑移本体342远离所述底座21的一端部且供所述第一内固定端部335连接的第一固定结构343、一设于所述第一滑移本体342靠近所述底座21的一端部且可滑移地连接于所述第一外本体337的第一移动结构344。所述第一滑移本体342形成至少一沿着所述第一外枢转支架332延伸方向延伸的第一辅助滑孔3421。所述第二滑移块353连接所述第二基板单元23,并具有一设于所述底座21外且靠近所述第二侧边315的第二滑移本体362、一设于所述第二滑移本体362远离所述底座21的一端部且供所述第二内固定端部355连接的第二固定结构363、一设于所述第二滑移本体362靠近所述底座21的一端部且可滑移地连接于所述第二外本体357的第二移动结构364。所述第二滑移本体362形成至少一沿着所述第二外枢转支架352延伸方向延伸的第二辅助滑孔3621。
参阅图4、图5与图7,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滑移本体342呈方形,且层叠于所述第一外延伸结构339下方,并具有一与所述第一外本体337的外侧缘共平面的第一外滑移侧缘3422、一位于所述第一基座222下方且与所述第一基座222背向于所述底座21的一背面共平面的第一前滑移侧缘3423,及二个平行于所述第一外枢转支架332延伸方向延伸的第一辅助滑孔3421,所述第一滑移本体342的顶面靠近所述第一前滑移侧缘3423的部分固接于所述第一基座222的底面。所述第一辅助滑孔3421分别供两组第一外辅助移动结构341穿伸。所述第一固定结构343自所述第一外滑移侧缘3422靠近所述第一基座222的一端部向外凸伸,以穿设于所述第一内固定端部335。所述第一移动结构344呈U型,且一末端穿设于所述第一外滑孔3371,另一末端连接于所述第一外滑移侧缘3422靠近所述底座21的一端部。所述第一移动结构344能在所述第一外滑孔3371的两相反端滑移,且所述第一外辅助移动结构341分别能在相对应的所述第一辅助滑孔3421内滑移,借以增强所述第一滑移本体342相对于所述第一外枢转支架332滑移的稳定度。
参阅图4、图5与图7,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滑移本体362呈方形,且层叠于所述第二外延伸结构359下方,并具有一与所述第二外本体357的外侧缘共平面的第二外滑移侧缘3622、一位于所述第二基座232下方且与所述第二基座232背向于所述底座21的一背面共平面的第二前滑移侧缘3623,及二个平行于所述第二外枢转支架352延伸方向延伸的第二辅助滑孔3621,所述第二滑移本体362的顶面靠近所述第二前滑移侧缘3623的部分固接于所述第二基座232的底面。所述第二辅助滑孔3621分别供两组第二外辅助移动结构361穿伸。所述第二固定结构363自所述第二外滑移侧缘3622靠近所述第二基座232的一端部向外凸伸,以穿设于所述第二内固定端部355。所述第二移动结构364呈U型,且一末端穿设于所述第二外滑孔3571,另一末端连接于所述第二外滑移侧缘3622靠近所述底座21的一端部。所述第二移动结构364能在所述第二外滑孔3571的两相反端滑移,且所述第二外辅助移动结构361分别能在相对应的所述第二辅助滑孔3621内滑移,借以增强所述第二滑移本体362相对于所述第二外枢转支架352滑移的稳定度。
参阅图6与图10,所述第一连动件37连接所述第一轴杆312,且所述第二连动件38连接所述第二轴杆313,所述传动单元39靠抵于所述第一连动件37与所述第二连动件38。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动件37与所述第二连动件38举例为直齿齿轮,且分别套设于所述第一轴杆312与所述第二轴杆313。所述传动单元39包括一第一传动件391及一第二传动件392。所述第一传动件391具有一第一支撑杆393及一套设于所述第一支撑杆393且与所述第一连动件37啮合的第一齿轮394。所述第二传动件392具有一第二支撑杆395及一套设于所述第二支撑杆395且与所述第二连动件38啮合的第二齿轮396,且所述第二齿轮396还与所述第一齿轮394啮合,所述第一齿轮394与所述第二齿轮396举例为直齿齿轮,在此情况下,不管是所述第一基板单元22(参阅图1)转动还是所述第二基板单元23(参阅图1)转动都能同时带动另一基板单元转动,且在所述第一连动件37、所述第一齿轮394、所述第二齿轮396及所述第二连动件38的齿数比为相同的情况下,能确保所述第一基板单元22、所述第二基板单元23的转动角度相同。当然,所述第一连动件37、所述第一齿轮394、所述第二齿轮396及所述第二连动件38的齿数比能依照实际设计需求而对应调整。此外,由于直齿齿轮的结构简单,较容易计算所述第一基板单元22、所述第二基板单元23旋转角度的精确度,进而依比例缩小体积,减少空间占用。
参阅图6与图10,所述支撑座41包括二在所述底座21的延伸方向(即所述前后方向D3)相间隔且使所述第一连动件37与所述第二连动件38位于其间的支撑板411,及一至少部分围绕所述第一连动件37、所述第二连动件38与所述传动单元39的围绕板412。通过所述第一轴杆312穿设于所述支撑板411,以确保所述第一轴杆312在所述容置空间214内保持在水平状态,所述第二轴杆313亦是如所述第一轴杆312相同的安装方式。所述第一支撑杆393与所述第二支撑杆395则是通过穿设于所述支撑板411的方式以分别支撑所述第一齿轮394与所述第二齿轮396。为便于后续说明,所述支撑板411分为间隔所述固定座311的第一支撑板411A及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板411A与所述固定座311之间的第二支撑板411B。此外,由于所述围绕板412部分包覆所述第一连动件37、所述传动单元39及所述第二连动件38,借此能避免摩擦产生的碎屑或灰尘进入而影响到转动。
参阅图6、图10与图11,所述定位单元42连接所述第一轴杆312与所述第二轴杆313,以提供所述第一轴杆312与所述第二轴杆313一摩擦力,使所述第一基板单元22与所述第二基板单元23能在一转动角度定位。所述定位单元42包括一连接片421、一第一弹性件422、一第二弹性件423、一第一加压件424、一第二加压件42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弹性件422与所述第二弹性件423举例为螺旋弹簧。所述第一加压件424与所述第二加压件425举例为凹凸轮。
参阅图10与图11,所述连接片421与所述第一支撑板411A相间隔且所述连接片421的两相反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轴杆312与所述第二轴杆313。更清楚地说,所述连接片421具有一朝向所述第一支撑板411A的第一靠抵面426、一背向于所述第一靠抵面426的第二靠抵面427、一贯穿所述第一靠抵面426与所述第二靠抵面427且容置所述第一轴杆312的第一贯孔428、一贯穿所述第一靠抵面426与所述第二靠抵面427且容置所述第二轴杆313的第二贯孔429、一自所述第二靠抵面427靠近所述第一轴杆312的一端面部凸伸形成的第一受压结构431,及一自所述第二靠抵面427靠近所述第二轴杆313的一端面部凸伸形成的第二受压结构432。所述第一受压结构431具有三个间隔环绕于所述第一贯孔428的第一受压凸部4311,及三个第一受压凹部4312,其中,所述第一受压凹部4312分别位于两两相邻的第一受压凸部4311之间。所述第二受压结构432具有三个间隔环绕于所述第二贯孔429的第二受压凸部4321,及三个第二受压凹部4322,其中,所述第二受压凹部4322分别位于两两相邻的第二受压凸部4321之间。其中,每一第一受压凸部4311具有一第一受压导引平面4313、一连接所述第一受压导引平面4313的一侧边且朝向所述第二靠抵面427斜向延伸的第一受压左导引斜面4314,及一连接所述第一受压导引平面4313的另一侧边且朝向所述第二靠抵面427斜向延伸的第一受压右导引斜面4315。每一第二受压凸部4321的结构与所述第一受压凸部4311的结构相同故不再赘述。每一第二受压凸部4321具有一第二受压导引平面4323、一第二受压左导引斜面4324及一第二受压右导引斜面4325。
续参阅图10,所述第一弹性件422套设于所述第一轴杆312且两相反端分别靠抵于所述第一支撑板411A与所述连接片421的所述第一靠抵面426,所述第二弹性件423套设于所述第二轴杆313且两相反端分别靠抵于所述第一支撑板411A与所述连接片421的所述第一靠抵面426。
参阅图10与图11,所述第一加压件424套设于所述第一轴杆312且背向于所述第一靠抵面426,并具有一受所述第一轴杆312驱动且与所述第一受压结构431相互干涉的第一加压结构433,所述第二加压件425套设于所述第二轴杆313且背向于所述第一靠抵面426,并具有一受所述第二轴杆313驱动且与所述第二受压结构432相互干涉的第二加压结构434。更清楚地说,所述第一加压结构433与所述第二加压结构434的结构分别相同于所述第一受压结构431与所述第二受压结构432,也就是所述第一加压结构433具有三个第一加压凸部4331及三个第一加压凹部4332。每一第一加压凸部4331具有一第一加压导引平面4333、一第一加压左导引斜面4334,及一第一加压右导引斜面4335。所述第二加压结构434具有三个第二加压凸部4341及三个第二加压凹部4342。每一第二加压凸部4341具有一第二加压导引平面4343、一第二加压左导引斜面4344,及一第二加压右导引斜面4345。
参阅图12至图14,分别是所述可挠式荧幕1装置由所述摊平状态转换至所述对折状态的俯视图,借此提供后续不同状态时的剖视图面的一剖线的参考位置。
因此,当一使用者操控所述可挠式电子装置由所述摊平状态变换成所述对折状态时,例如以操控所述第一外壳221(参阅图1)举例说明,所述第一外壳221与所述第二外壳231在摊平且相邻设置的状态下,如图15与图16所示,当对所述第一外壳221朝所述上下方向D2施力时,所述第一外壳221将对所述第一内支撑板223、所述第一外支撑板224及所述第一基座222施力,使与第一基座222连接的所述第一支架单元33朝所述第二支架单元35方向枢转,且在所述枢转过程中,如图16至图18所示,由于所述第一内枢接端部334与所述第一外枢接端部338的所述第一高度差H1(参阅图9)而使所述第一内固定端部335连动所述第一固定结构343朝远离所述第一外本体337方向滑移,也就是所述第一移动结构344自所述靠近所述底座21的一端滑移至靠近所述第一基座222(参阅图15)的一端,同时带动所述第一基座222朝远离所述第一内支撑板223的方向滑移而相隔一间距d,如图19所示,亦即所述第一内支撑板223的所述第一连杆227从相对应的所述第一通孔225自所述第一摊平端2251滑移至所述第一对折端2252,在此情况下,所述第一内支撑板223因所述第一通孔225的导引而移动至靠近所述第一外壳221的所述底壁。其中,所述间距d可依照所述可挠式荧幕1的尺寸而对应调整,并不以本实施例为限。
参阅图20,当对所述第一基板单元22朝所述上下方向D2向上施力时,所述第一基板单元22将连动所述第一支架单元33(参阅图16)而连动所述第一连动件37,使所述第一连动件37连动所述传动单元39,进而连动所述第二连动件38,使所述第二连动件38连动所述第二支架单元35(参阅图16)而带动所述第二基板单元23,借此使所述第二基板单元23同步朝向所述上下方向D2向上转动。
续参阅图15与图16,当所述第二基板单元23朝所述上下方向D2转动时,所述第二外壳231将对所述第二内支撑板233、所述第二外支撑板234及所述第二基座232施力,使与第二基座232连接的所述第二支架单元35朝所述第一支架单元33方向枢转,且在所述枢转过程中,如图16至图18所示,由于所述第二内枢接端部354与所述第二外枢接端部358的所述第二高度差H2(参阅图9)而使所述第二内固定端部355连动所述第二固定结构363朝远离所述第二外本体357方向滑移,也就是所述第二移动结构364自所述靠近所述底座21的一端滑移至靠近所述第二基座232的一端,同时带动所述第二基座232朝远离所述第二内支撑板233的方向滑移而相隔所述间距d,如图19所示,亦即所述第二内支撑板233的所述第二连杆237从相对应的所述第二通孔235自所述第二摊平端2351滑移至所述第二对折端2352,在此情况下,所述第二内支撑板233因所述第二通孔235的导引而移动至靠近所述第二外壳231的所述底壁。借此所述第一基板单元22及所述第二基板单元23由摊平状态变换至对折状态,并于所述第一基板单元22与所述第二基板单元23之间形成一避位空间25如图19所示。
此外,参阅图11与图21,在所述摊平(展开)状态下,所述第一加压件424的所述第一加压凸部4331分别***于所述连接片421的所述第一受压凹部4312,所述第二加压件425的所述第二加压凸部4341分别***于所述连接片421的所述第二受压凹部4322。且所述第一弹性件422与所述第二弹性件423提供所述连接片421一弹性回复力。当外部施力克服所述弹性回复力时,便能驱动所述第一支架单元33(参阅图16)朝所述第二支架单元35(参阅图16)方向枢转,且在枢转的过程中,参阅图11与图22,所述第一外枢转支架332(参阅图7)将连动所述第一轴杆312转动,进而使所述第一加压件424转动,以其中一第一加压凸部4331与相邻的所述第一受压凹部4312举例,将从原本所述第一加压凸部4331的所述第一加压左导引斜面4334靠抵于所述第一受压凸部4311的所述第一受压右导引斜面4315的摊平状态,转换成所述第一加压凸部4331的所述第一加压导引平面4333靠抵于所述第一受压凸部4311的所述第一受压导引平面4313的转动状态(即凸部对凹部),接着所述第一基板单元22持续转动,将从所述第一加压凸部4331的所述第一加压导引平面4333靠抵于所述第一受压凸部4311的所述第一受压导引平面4313的转动状态(即凸部对凸部,凹部对凹部),转换成所述第一加压凸部4331的所述第一加压右导引斜面4335靠抵于所述第一受压凸部4311的所述第一受压左导引斜面4314的对折状态。所述第二加压件425与所述连接片421的所述第二受压结构432的作动与所述第一加压件424与所述连接片421的所述第一受压结构431的作动相同,故不再一一赘述。
参阅图11,特别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加压凸部4331的所述第一加压导引平面4333自所述第一受压导引平面4313进入所述第一受压左导引斜面4314或所述第一受压右导引斜面4315时,都能受所述第一受压左导引斜面4314或所述第一受压右导引斜面4315的快速导引而进入所述相对应的所述第一受压凹部4312,也就是说,所述第一基板单元22在转动的过程中,一旦通过一预定角度便能自动转动到所述摊平(展开)状态或所述对折(收合)状态。借此增加使用者的使用便利性。所述第二基板单元23亦具有相同于所述第一基板单元22通过一预定角度便能自动转动到所述摊平状态或所述对折状态之功效,故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可挠式电子装置,借由两枢转机构3的第一内枢转支架331与第一外枢转支架332的所述第一高度差,以及第二内枢转支架351与第二外枢转支架352的所述第二高度差,使所述第一基座222与所述第二基座232分别朝远离所述第一内支撑板223与所述第二内支撑板233的方向滑移,而使所述第一内支撑板223及所述第二内支撑板233相对下沉且共同提供一供可挠式荧幕1弯折及凸伸的避位空间25,避免可挠式荧幕1过度弯折或被挤压,并借此缩小可挠式电子装置的体积以提升携带便利性。故确实能达成本实用新型之目的。
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凡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枢转机构,适用于设置在承载机构以使设在所述承载机构上的可挠式荧幕弯折或摊平,所述承载机构包括底座以及横向间隔于所述底座的两相反侧的第一基板单元及第二基板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枢转机构包含:
固定件组,设置于所述底座的一端,且所述固定件组具有靠近所述第一基板单元的第一侧边,及靠近所述第二基板单元的第二侧边;
第一支架单元,靠近所述第一侧边,并包括
第一内枢转支架,具有枢接于所述固定件组的第一内枢接端部,及相反于所述第一内枢接端部的第一内固定端部,
第一外枢转支架,具有第一外本体,及枢接于所述固定件组且连接所述第一外本体的第一外枢接端部,所述第一外枢接端部位于所述第一侧边与所述第一内枢接端部之间,并与所述第一内枢接端部在纵向上相间隔而具有第一高度差,及
第一滑移块,连接所述第一基板单元,并具有设于所述底座外且靠近所述第一侧边的第一滑移本体、设于所述第一滑移本体远离所述底座的一端部且供所述第一内固定端部连接的第一固定结构、设于所述第一滑移本体靠近所述底座的端部且可滑移地连接于所述第一外本体的第一移动结构;及
第二支架单元,靠近所述第二侧边,并包括
第二内枢转支架,具有枢接于所述固定件组的第二内枢接端部,及相反于所述第二内枢接端部的第二内固定端部,
第二外枢转支架,具有第二外本体,及枢接于所述固定件组且连接所述第二外本体的第二外枢接端部,所述第二外枢接端部位于所述第二侧边与所述第二内枢接端部之间,并与所述第二内枢接端部在纵向上相间隔而具有第二高度差,及
第二滑移块,连接所述第二基板单元,并具有设于所述底座外且靠近所述第二侧边的第二滑移本体、设于所述第二滑移本体远离所述底座的端部且供所述第二内固定端部连接的第二固定结构、设于所述第二滑移本体靠近所述底座的端部且可滑移地连接于所述第二外本体的第二移动结构,
其中,所述第一支架单元朝所述第二支架单元方向枢转的过程中,所述第一内固定端部因所述第一内枢接端部与所述第一外枢接端部的所述第一高度差而连动所述第一固定结构朝远离所述第一外本体方向滑移,且所述第二支架单元朝所述第一支架单元方向枢转的过程中,所述第二内固定端部因所述第二内枢接端部与所述第二外枢接端部的所述第二高度差而连动所述第二固定结构朝远离所述第二外本体方向滑移,使得所述第一固定结构及所述第二固定结构分别连动所述第一基板单元及所述第二基板单元由摊平状态变换至对折状态,并于所述第一基板单元与所述第二基板单元之间形成避位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枢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组包括固定座、第一轴杆及第二轴杆,所述固定座设置于所述底座的一端且具有所述第一侧边、所述第二侧边、分别在所述横向相间隔的第一枢接孔及第二枢接孔,所述第一枢接孔用于供所述第一内枢转支架的所述第一内枢接端部枢接,所述第二枢接孔用于供所述第二内枢转支架的所述第二内枢接端部枢接,所述第一轴杆与所述第二轴杆在所述横向上相间隔且沿所述底座的延伸方向延伸,所述第一轴杆具有位于所述第一侧边与所述第一枢接孔之间且高度低于所述第一枢接孔的第一外固定端,以供所述第一外枢接端部枢接,所述第二轴杆具有位于所述第二侧边与所述第二枢接孔之间且高度低于所述第二枢接孔的第二外固定端,以供所述第二外枢接端部枢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枢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移块的所述第一滑移本体形成至少一沿着所述第一外枢转支架延伸方向延伸的第一辅助滑孔,且所述第一外枢转支架还包括连接所述第一外本体且层叠于所述第一滑移本体的第一外延伸结构,及至少一自所述第一外延伸结构向外凸伸且可滑移地穿设于所述第一辅助滑孔的第一外辅助移动结构,所述第一支架单元朝所述第二支架单元方向枢转的过程中,所述第一辅助滑孔的孔壁会相对于所述第一外辅助移动结构滑移,进而连动所述第一固定结构朝远离所述第一外本体方向滑移;所述第二滑移块的所述第二滑移本体形成至少一沿着所述第二外枢转支架延伸方向延伸的第二辅助滑孔,且所述第二外枢转支架还包括连接所述第二外本体且层叠于所述第二滑移本体的第二外延伸结构,及至少一自所述第二外延伸结构向外凸伸且可滑移地穿设于所述第二辅助滑孔的第二外辅助移动结构,所述第二支架单元朝所述第一支架单元方向枢转的过程中,所述第二辅助滑孔的孔壁会相对于所述第二外辅助移动结构滑移,进而连动所述第二固定结构朝远离所述第二外本体方向滑移。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枢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枢转机构还包含连接所述第一轴杆的第一连动件、连接所述第二轴杆的第二连动件,及靠抵于所述第一连动件与所述第二连动件的传动单元,所述第一连动件和与所述第二连动件的其中一者能受驱动而连动所述传动单元,进而连动所述第一连动件和所述第二连动件的其中另一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枢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枢转机构还包含支撑座,所述支撑座包括二在所述底座的延伸方向相间隔且使所述第一连动件与所述第二连动件位于其间的支撑板;所述传动单元包括第一传动件及第二传动件,所述第一传动件设置于所述支撑板之间且靠抵于所述第一连动件,所述第二传动件设置于所述支撑板之间且靠抵于所述第二连动件与所述第一传动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枢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枢转机构还包含连接所述第一轴杆与所述第二轴杆的定位单元,以提供所述第一轴杆与所述第二轴杆一摩擦力,使所述第一基板单元与所述第二基板单元能在转动角度定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枢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分为间隔所述固定座的第一支撑板及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固定座之间的第二支撑板;所述定位单元包括连接片、第一弹性件、第二弹性件、第一加压件、第二加压件,所述连接片与所述第一支撑板相间隔且所述连接片的两相反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轴杆与所述第二轴杆,所述连接片具有一朝向所述第一支撑板的第一靠抵面、背向于所述第一靠抵面的第二靠抵面、自所述第二靠抵面靠近所述第一轴杆的端面部凸伸形成的第一受压结构,及自所述第二靠抵面靠近所述第二轴杆的端面部凸伸形成的第二受压结构;所述第一弹性件套设于所述第一轴杆且两相反端分别靠抵于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连接片的所述第一靠抵面,所述第二弹性件套设于所述第二轴杆且两相反端分别靠抵于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连接片的所述第一靠抵面;所述第一加压件套设于所述第一轴杆背向于所述第一靠抵面,并具有受所述第一轴杆驱动且与所述第一受压结构相互干涉的第一加压结构,所述第二加压件套设于所述第二轴杆背向于所述第一靠抵面,并具有受所述第二轴杆驱动且与所述第二受压结构相互干涉的第二加压结构。
8.一种可挠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挠式电子装置包含:
可挠式荧幕;
承载机构,用以承载所述可挠式荧幕,并包括
底座,
横向间隔于所述底座的两相反侧的第一基板单元及第二基板单元;及
二个根据权利要求1至7项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枢转机构,分别设于所述第一基板单元和所述第二基板单元两相邻侧之间并与所述两相邻侧的端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挠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板单元具有第一外壳、第一基座及第一内支撑板,所述第一基座设置于所述第一外壳内且与所述底座相间隔,且所述第一基座形成至少一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自邻近所述第一基座的顶面朝向所述底座方向斜向延伸至邻近所述第一外壳的底壁,所述第一内支撑板设于所述底座与所述第一基座之间,并具有一相邻于所述第一基座的第一外侧缘,及至少一形成于所述第一外侧缘且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的第一连杆,所述第一支架单元朝所述第二支架单元方向枢转的过程中,将使所述第一滑移块朝远离所述第一外本体方向滑移并连动所述第一基座,所述第一基座使所述第一内支撑板朝向所述第一外壳的底壁靠近;所述第二基板单元具有第二外壳、第二基座及第二内支撑板,所述第二基座设置于所述第二外壳内且与所述底座相间隔,且所述第二基座形成至少一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自邻近所述第二基座的顶面朝向所述底座方向斜向延伸至邻近所述第二外壳的底壁,所述第二内支撑板设于所述底座与所述第二基座之间,并具有相邻于所述第二基座的第二外侧缘,及至少一形成于所述第二外侧缘且穿设于所述第二通孔的第二连杆,所述第二支架单元朝所述第一支架单元方向枢转的过程中,将使所述第二滑移块朝远离所述第二外本体方向滑移并连动所述第二基座,所述第二基座使所述第二内支撑板朝向所述第二外壳的底壁靠近,借此所述第一内支撑板与所述第二内支撑板之间形成所述避位空间。
CN201921067020.5U 2019-07-09 2019-07-09 枢转机构及可挠式电子装置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97848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67020.5U CN209784874U (zh) 2019-07-09 2019-07-09 枢转机构及可挠式电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67020.5U CN209784874U (zh) 2019-07-09 2019-07-09 枢转机构及可挠式电子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784874U true CN209784874U (zh) 2019-12-13

Family

ID=687894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067020.5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9784874U (zh) 2019-07-09 2019-07-09 枢转机构及可挠式电子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784874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14067A (zh) * 2019-07-09 2021-01-12 深圳市富世达通讯有限公司 枢转机构及可挠式电子装置
CN112682670A (zh) * 2021-02-02 2021-04-2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4187841A (zh) * 2019-07-24 2022-03-15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可挠式显示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14067A (zh) * 2019-07-09 2021-01-12 深圳市富世达通讯有限公司 枢转机构及可挠式电子装置
CN112214067B (zh) * 2019-07-09 2024-06-04 深圳市富世达通讯有限公司 枢转机构及可挠式电子装置
CN114187841A (zh) * 2019-07-24 2022-03-15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可挠式显示装置
CN114187841B (zh) * 2019-07-24 2023-06-27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可挠式显示装置
CN112682670A (zh) * 2021-02-02 2021-04-2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81284B (zh) 樞轉機構及可撓式電子裝置
CN209784874U (zh) 枢转机构及可挠式电子装置
TWI695666B (zh) 樞轉機構及可撓式電子裝置
TWI714385B (zh) 同動式鉸鏈
JP7432016B2 (ja) 折畳み式機器及び電子装置
CN210423405U (zh) 铰链机构
US9696765B2 (en) Double-track guided hinge
EP1628191B1 (en) Portable Computer
US8514556B2 (e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support mechanism
JP5473664B2 (ja) スタンド装置及び該スタンド装置を用いる携帯式電子装置
TWM563489U (zh) 連動定位機構及可撓式電子裝置
US8879251B2 (e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CN114374758A (zh) 电子设备及折叠组件
US8941985B2 (en) Expandable keyboard device
EP2267986B1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moving mechanism thereof
US11809228B2 (en) Foldable display device
CN114251349A (zh) 一种折叠装置及具有柔性屏的折叠显示设备
US11473356B1 (en) Hinge for a foldable display device
CN112128215B (zh) 铰链机构
WO2022068390A1 (zh) 移动终端及其折叠壳体
CN112214067A (zh) 枢转机构及可挠式电子装置
CN112128216B (zh) 折叠式荧幕装置及铰链机构
CN111399589A (zh) 枢转机构及可挠式电子装置
CN111752340B (zh) 枢转机构及可挠式电子装置
WO2022228158A1 (zh) 折叠机构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213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40604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213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40604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