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616903U - 一种电动汽车无线充电***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动汽车无线充电***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616903U
CN209616903U CN201822132256.4U CN201822132256U CN209616903U CN 209616903 U CN209616903 U CN 209616903U CN 201822132256 U CN201822132256 U CN 201822132256U CN 209616903 U CN209616903 U CN 2096169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ductance
capacitor
triode
charging system
wireless charg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132256.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清辉
黄亮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unway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unway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unway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unway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132256.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6169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6169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6169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4Plug-in electric vehicle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无线充电***,RF接收器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三三极管和第四三极管电连接;所述第五电感和RF发射器串联构成接收主回路,所述第五电感与所述第四电感耦合。RF发射器测量并确定第四电感和第五电感之间的间距,RF接收器自动切换为相对应的电路以保证输出电压处于稳定状态,在采用线径小、后级充电电路简单的前提下,提供了生产成本低而传输效率高的电动汽车无线充电***。

Description

一种电动汽车无线充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线充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动汽车无线充电***。
背景技术
不同的汽车底盘与地面的之间距离都不相等,匹配不同的电动汽车时为了缩小接收线圈输出电压变化幅度,需要大体积的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配合才可实现,而绕线线径粗、大量使用磁性材料和屏蔽材料的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生产成本高、质量大,大大增加了电动汽车的负担;另外为适应接收端大幅度变化的电压,后级充电电路设计复杂、电路要求过高、损耗过大,严重影响无线充电***的充电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生产成本低、充电效率高的电动汽车无线充电***。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动汽车无线充电***,包括RF发射器、RF接收器、第一电感、第二电感、第三电感、第四电感、第五电感、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三三极管、第四三极管和电源;
所述电源、第一电感、第二电感、第三电感、第一电容和第四电感依次连接构成输出主回路,所述第一三极管与所述第三电感并联,所述第二三极管的漏极连接在第二电感远离第三电感的一端,第二三极管的源极连接在第三电感与第一电容的连接处,所述第三电容的一端连接在第三电感与第一电容的连接处,第三电容的另一端连接在第四电感远离第一电容的一端;所述第三电容的一端与第二电容的一端相连,第三电容的另一端通过第三三极管与第二电容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第四电容的一端与第二电容的一端相连,第四电容的另一端通过第四三极管与第二电容的另一端相连;所述RF接收器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三三极管和第四三极管电连接;
所述第五电感和RF发射器串联构成接收主回路,所述第五电感与所述第四电感耦合。
进一步的,还包括第六电感、第七电感、第五电容、第六电容、第五三极管、第六三极管、第七三极管和第八三极管;
所述第六电感和第七电感串联于所述第一电感与第二电感之间,所述第五三极管的漏极连接于第六电感与第七电感连接处,所述第五三极管的源极连接于所述第三电感与第一电容的连接处;所述第六三极管的漏极连接于第一电感与第七电感连接处,所述第六三极管的源极连接于所述第三电感与第一电容的连接处;所述第五电容的一端与第二电容的一端相连,第五电容的另一端通过第七三极管与第二电容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第六电容的一端与第二电容的一端相连,第六电容的另一端通过第八三极管与第二电容的另一端相连;所述RF接收器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五三极管、第六三极管、第七三极管和第八三极管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电源的电压为200V。
进一步的,还包括设于接收主回路的第七电容,所述第七电容连接在所述第五电感与RF发射器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RF发射器测量并确定第四电感和第五电感之间的间距,RF接收器自动切换为相对应的电路以保证输出电压处于稳定状态,在采用线径小、后级充电电路简单的前提下,提供了生产成本低而传输效率高的电动汽车无线充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的电路图。
标号说明:
1、RF发射器;2、RF接收器;U、电源;
L1、第一电感;L2、第二电感;L3、第三电感;L4、第四电感;
L5、第五电感;L6、第六电感;L7、第七电感;
C1、第一电容;C2、第二电容;C3、第三电容;C4、第四电容;
C5、第五电容;C6、第六电容;C7、第七电容;
Q1、第一三极管;Q2、第二三极管;Q3、第三三极管;Q4、第四三极管;
Q5、第五三极管;Q6、第六三极管;Q7、第七三极管;Q8、第八三极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本实用新型最关键的构思在于:RF发射器测量并确定第四电感和第五电感之间的间距,RF接收器自动切换为相对应的电路以保证输出电压处于稳定状态。
请参照图1,一种电动汽车无线充电***,包括RF发射器1、RF接收器2、第一电感L1、第二电感L2、第三电感L3、第四电感L4、第五电感L5、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第一三极管Q1、第二三极管Q2、第三三极管Q3、第四三极管Q4和电源U;
所述电源U、第一电感L1、第二电感L2、第三电感L3、第一电容C1和第四电感L4依次连接构成输出主回路,所述第一三极管Q1与所述第三电感L3 并联,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漏极连接在第二电感L2远离第三电感L3的一端,第二三极管Q2的源极连接在第三电感L3与第一电容C1的连接处,所述第三电容C3的一端连接在第三电感L3与第一电容C1的连接处,第三电容C3的另一端连接在第四电感L4远离第一电容C1的一端;所述第三电容C3的一端与第二电容C2的一端相连,第三电容C3的另一端通过第三三极管Q3与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第四电容C4的一端与第二电容C2的一端相连,第四电容C4的另一端通过第四三极管Q4与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相连;所述RF 接收器2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三极管Q1、第二三极管Q2、第三三极管Q3和第四三极管Q4电连接;
所述第五电感L5和RF发射器1串联构成接收主回路,所述第五电感L5 与所述第四电感L4耦合。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简述如下:位于充电***后级的RF发射器计算测量第四电感和第五电感之间的实际距离后将数据传输至RF接收器,RF接收器切换相对应的元器件组成相对应的电路,保证输出电压的稳定性。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RF发射器测量并确定第四电感和第五电感之间的间距,RF接收器自动切换为相对应的电路以保证输出电压处于稳定状态,在采用线径小、后级充电电路简单的前提下,提供了生产成本低而传输效率高的电动汽车无线充电***。
进一步的,还包括第六电感L6、第七电感L7、第五电容C5、第六电容C6、第五三极管Q5、第六三极管Q6、第七三极管Q7和第八三极管Q8;所述第六电感L6和第七电感L7串联于所述第一电感L1与第二电感L2之间,所述第五三极管Q5的漏极连接于第六电感L6与第七电感L7连接处,所述第五三极管 Q5的源极连接于所述第三电感L3与第一电容C1的连接处;所述第六三极管 Q6的漏极连接于第一电感L1与第七电感L7连接处,所述第六三极管Q6的源极连接于所述第三电感L3与第一电容C1的连接处;所述第五电容C5的一端与第二电容C2的一端相连,第五电容C5的另一端通过第七三极管Q7与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第六电容C6的一端与第二电容C2的一端相连,第六电容C6的另一端通过第八三极管Q8与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相连;所述 RF接收器2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五三极管Q5、第六三极管Q6、第七三极管Q7 和第八三极管Q8电连接。
由上述描述可知,第六电感、第七电感、第五电容、第六电容、第五三极管、第六三极管、第七三极管和第八三极管组成多个切换电路,大大提高了无线充电***的适用性和兼容性。
进一步的,所述电源U的电压为200V。
由上述描述可知,200V的充电电压可以满足绝大多数的用户使用需求。
进一步的,还包括设于接收主回路的第七电容C7,所述第七电容C7连接在所述第五电感L5与RF发射器1之间。
实施例一
请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为:一种电动汽车无线充电***,包括 RF发射器1、RF接收器2、第一电感L1、第二电感L2、第三电感L3、第四电感L4、第五电感L5、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第一三极管Q1、第二三极管Q0、第三三极管Q3、第四三极管Q4和电源U;所述电源U、第一电感L1、第二电感L2、第三电感L3、第一电容C1和第四电感L4依次连接构成输出主回路,所述第一三极管Q1与所述第三电感L3并联,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漏极连接在第二电感L2远离第三电感L3的一端,第二三极管Q2的源极连接在第三电感L3与第一电容C1的连接处,所述第三电容 C3的一端连接在第三电感L3与第一电容C1的连接处,第三电容C3的另一端连接在第四电感L4远离第一电容C1的一端;所述第三电容C3的一端与第二电容C2的一端相连,第三电容C2的另一端通过第三三极管Q3与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第四电容C4的一端与第二电容C2的一端相连,第四电容 C4的另一端通过第四三极管Q4与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相连;所述RF接收器 2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三极管Q1、第二三极管Q2、第三三极管Q3和第四三极管Q4电连接;所述第五电感L5和RF发射器1串联构成接收主回路,所述第五电感L5与所述第四电感L4耦合。
还包括第六电感L6、第七电感L7、第五电容C5、第六电容C6、第五三极管Q5、第六三极管Q6、第七三极管Q7和第八三极管Q8;所述第六电感L6和第七电感L7串联于所述第一电感L1与第二电感L2之间,所述第五三极管Q5 的漏极连接于第六电感L6与第七电感L7连接处,所述第五三极管Q5的源极连接于所述第三电感L3与第一电容C1的连接处;所述第六三极管Q6的漏极连接于第一电感L1与第七电感L7连接处,所述第六三极管Q6的源极连接于所述第三电感L3与第一电容C1的连接处;所述第五电容C5的一端与第二电容C2的一端相连,第五电容C5的另一端通过第七三极管Q7与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第六电容C6的一端与第二电容C2的一端相连,第六电容C6 的另一端通过第八三极管Q8与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相连;所述RF接收器2 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五三极管Q5、第六三极管Q6、第七三极管Q4和第八三极管 Q8电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的最大值均为400V,优选的,所述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的占空比为50%,即所述输入电压为200V,电源U电压为 200V。
还包括设于接收主回路的第七电容C7,所述第七电容C7连接在所述第五电感L5与RF发射器1之间。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动汽车无线充电***,RF发射器测量并确定第四电感和第五电感之间的间距,RF接收器自动切换为相对应的电路以保证输出电压处于稳定状态,在采用线径小、后级充电电路简单的前提下,提供了生产成本低而传输效率高的电动汽车无线充电***。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4)

1.一种电动汽车无线充电***,其特征在于:包括RF发射器、RF接收器、第一电感、第二电感、第三电感、第四电感、第五电感、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三三极管、第四三极管和电源;
所述电源、第一电感、第二电感、第三电感、第一电容和第四电感依次连接构成输出主回路,所述第一三极管与所述第三电感并联,所述第二三极管的漏极连接在第二电感远离第三电感的一端,第二三极管的源极连接在第三电感与第一电容的连接处,所述第三电容的一端连接在第三电感与第一电容的连接处,第三电容的另一端连接在第四电感远离第一电容的一端;所述第三电容的一端与第二电容的一端相连,第三电容的另一端通过第三三极管与第二电容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第四电容的一端与第二电容的一端相连,第四电容的另一端通过第四三极管与第二电容的另一端相连;所述RF接收器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三三极管和第四三极管电连接;
所述第五电感和RF发射器串联构成接收主回路,所述第五电感与所述第四电感耦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无线充电***,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六电感、第七电感、第五电容、第六电容、第五三极管、第六三极管、第七三极管和第八三极管;
所述第六电感和第七电感串联于所述第一电感与第二电感之间,所述第五三极管的漏极连接于第六电感与第七电感连接处,所述第五三极管的源极连接于所述第三电感与第一电容的连接处;所述第六三极管的漏极连接于第一电感与第七电感连接处,所述第六三极管的源极连接于所述第三电感与第一电容的连接处;所述第五电容的一端与第二电容的一端相连,第五电容的另一端通过第七三极管与第二电容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第六电容的一端与第二电容的一端相连,第六电容的另一端通过第八三极管与第二电容的另一端相连;所述RF接收器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五三极管、第六三极管、第七三极管和第八三极管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无线充电***,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的电压为200V。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无线充电***,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接收主回路的第七电容,所述第七电容连接在所述第五电感与RF发射器之间。
CN201822132256.4U 2018-12-18 2018-12-18 一种电动汽车无线充电*** Active CN2096169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132256.4U CN209616903U (zh) 2018-12-18 2018-12-18 一种电动汽车无线充电***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132256.4U CN209616903U (zh) 2018-12-18 2018-12-18 一种电动汽车无线充电***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616903U true CN209616903U (zh) 2019-11-12

Family

ID=684461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132256.4U Active CN209616903U (zh) 2018-12-18 2018-12-18 一种电动汽车无线充电***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61690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52086A (zh) * 2018-12-18 2019-04-02 深圳市信维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无线充电***及其控制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52086A (zh) * 2018-12-18 2019-04-02 深圳市信维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无线充电***及其控制方法
CN109552086B (zh) * 2018-12-18 2024-03-19 深圳市信维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无线充电***及其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156226U (zh) 一种智能插座
CN109742969A (zh) 一种基于磁耦合的三相逆变器
CN209616903U (zh) 一种电动汽车无线充电***
CN108521153A (zh) 无线充电发射电路及无线充电装置
CN203055147U (zh) 一种带开关电源和电力载波收发增益的抄表采集器
WO2012149875A1 (zh) 手机
CN108039761A (zh) 无线充电开关控制电路及无线充电设备
CN208284311U (zh) 一种片上集成可变匝数比变压器
CN203747781U (zh) 内外天线切换电路
CN205864524U (zh) 一种无线可充电手机
CN108964267A (zh) 一种直流电压型plc光伏关断器电路
CN205725678U (zh) 一种交流线路载波信号衰减器电路
CN207020699U (zh) 一种可充电近场通信调制解调电路及动态令牌
CN208285309U (zh) 一种收发电路、收发开关和移动终端
CN208026871U (zh) 一种用于抗干扰天线的数字抗干扰处理电路
CN209184586U (zh) 射频功率合成模块
CN206819380U (zh) 一种近场通信调制解调电路、安全芯片及动态令牌
CN208401627U (zh) 一种直流电压型plc光伏关断器电路
CN204231307U (zh) 一种兼容过流的滤波电路
CN206348785U (zh) 车载高速usb通信电路板
CN206563782U (zh) 一种射频适配器的检测板电路
CN202677442U (zh) 用于电子标签中天线的电压限幅模块
CN207250868U (zh) 一种滤波功能的通讯接口装置
CN206193467U (zh) 一种智能控制开关
CN109552086A (zh) 一种电动汽车无线充电***及其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