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609323U - 一种桃树苗培养移植的容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桃树苗培养移植的容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609323U
CN209609323U CN201920158553.8U CN201920158553U CN209609323U CN 209609323 U CN209609323 U CN 209609323U CN 201920158553 U CN201920158553 U CN 201920158553U CN 209609323 U CN209609323 U CN 2096093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g body
peach
container
transplanting
cul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15855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ao Chengda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015855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6093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6093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60932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ultivation Receptacles Or Flower-Pots, Or Pots For Seedl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培养移植桃树的容器,包括:用于安置培养桃树苗基质和桃树苗的袋体;固定在所述袋体上的手提带,用于提起和放置所述袋体;装在所述袋体底部位置的用于运送所述袋体的多个袋轮;开设在所述袋体上的拉锁,用于在将桃树苗移植到位后,将所述袋体与所述桃树苗基质进行分离;其中,所述手提带包括对称分布在袋体相对两侧的两个带子,每个带子的宽度在6‑10cn之间,并从袋体的底部延伸到袋体两侧,直至伸出袋体上端;其中,从袋体每一侧的上端伸出的两个带子的伸出部分连接在一起,形成提手。

Description

一种桃树苗培养移植的容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果树苗培养移植装置,特别是一种便于运送且可以重复使用的桃树苗培养移植的容器。
背景技术
桃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营养水果,在我国已有十多个省、市、自治区分布或栽培,在品种、育苗、栽培和管理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进步。北京市平谷区的大桃已经成为当地的品牌,种植面积20多万亩,远销国内外,闻名天下。但是,如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大桃的产量和品质,是当前摆在政府和桃农面前的重要任务。
容器育苗是采用特定材质制作的容器,培育作物、果树、花卉、林木幼苗的育苗方式,已经广泛应用的一种苗木生产技术。但是,目前的容器苗通常为陶瓷或者木质容器,不便于桃树苗的培养和移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合于培养和移动桃树苗的便于运送且可以重复使用的桃树苗培养移植的容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培养移植桃树的容器包括:
用于安置培养桃树苗基质和桃树苗的袋体;
固定在所述袋体上的手提带,用于提起和放置所述袋体;
装在所述袋体底部位置的用于运送所述袋体的多个袋轮;
开设在所述袋体上的拉锁,用于在将桃树苗移植到位后,将所述袋体与所述桃树苗基质进行分离;
其中,所述手提带包括对称分布在袋体相对两侧的两个带子,每个带子的宽度在6-10cn之间,并从袋体的底部延伸到袋体两侧,直至伸出袋体上端;
其中,从袋体每一侧的上端伸出的两个带子的伸出部分连接在一起,形成提手。
优选地,所述袋体由便于透气的塑料编织材料制成。
优选地,所述袋体的底部固定有袋轮支撑板,所述袋轮通过所述袋轮支撑板安装在所述袋体上。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安置在袋体内的内衬,所述内衬由容易降解的硬纸材料制成。内衬上具有多个便于通气的通气孔。
优选地,手提带的每个带子上具有缝制在所述袋体上多个缝合线。每个带子的宽度为8cn。
优选地,每个所述袋轮包括:安装在袋体上的支撑片;轮子,以及将所述轮子滚动地安装在支撑片上的轮轴。
作为选择,每个所述袋轮可以是万向轮。
优选地,袋体的外表面涂覆有用来防止袋体日晒老化的防晒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利用手提带和平底的容器,可方便提起、放置种植在容器中的桃树苗;可以灵活放置和搬运到桃园空地、苗圃、桃树林下、准备淘汰或更新换代的树下或附近,能随着桃农的意志,充分利用土地、阳光和时间。
下面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桃树苗培养移植的容器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桃树苗培养移植的容器的侧视图;
图3是图1所述的本实用新型的桃树苗培养移植的容器的手提带的示意图;
图4是图1所述的本实用新型的桃树苗培养移植的容器的袋体和带轮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袋体和内衬的示意图;
图6是在培养阶段实用新型的桃树苗培养移植的容器摆放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和图2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培养移植桃树的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安置培养桃树苗基质7和桃树苗6(参见图6)的袋体1;固定在所述袋体上的手提带2,用于提起和放置所述袋体1;装在袋体1底部位置上的用于运送所述袋体的多个袋轮3;开设在所述袋体1上的拉锁4,本实用新型的拉锁4可以是拉链,其作用是,在将桃树苗移植到位后,将所述袋体1与桃树苗和基质进行分离,取出袋体1,以便再次使用袋体1进行桃树苗培养。
作为选择,本实用新型的拉锁4最好设在没有手提带的袋体两侧,使其容易脱离桃树苗和基质。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袋体为长方体。手提带2包括对称分布在袋体相对两侧(如前侧和后侧)的两个带子,每个带子的宽度在6-10cn之间,并从袋体1的底部延伸到袋体两侧,直至伸出袋体1上端。
如图1和图2和图4所示,每个带子的上部从袋体1每一侧上端伸出,形成了两个带子的伸出部分,从袋体每一侧伸出的每个带子的伸出部分连接在一起,分别形成一个提手。
作为选择,本实用新型的袋体1由便于透气的塑料编织材料制成,以便袋体1可以长期使用。
此外,为了便于运送袋体1,可以在袋体1的底部固定有袋轮支撑板(图中未显示),该支撑板可以由木质材料或者金属材料制成,并铆接在袋体1的外部或者内部。袋轮3通过所述袋轮支撑板安装在袋体1上。
如图5所示,作为选择,还可以在袋体1内安置内衬5,所述内衬5由容易降解的硬纸材料制成,用于包住培养桃树苗的基质,并与所述基质一起移植到桃树园中。内衬5的作用是,将基质与袋体隔离,对袋体提供保护,以便重复使用袋体。内衬5上具有多个便于通气的通气孔,并且内衬5与袋体1松散配合,以便在移植桃树苗后,使袋体1与内衬5分离。
如图1和图2所示,手提带的每个带子上具有缝制在袋体1上多个缝合线21,使手提带牢固地固定在袋体上。另外,每个带子的宽度最好为8cn。
如图3所示,手提带2的每个带子从袋体1的一侧延伸到袋体1底侧,再延伸到袋体1的另一侧的带子,这种设计可以增加手提带与袋体的连接强度。
如图1、图2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袋轮共有四个,分别位于袋体底侧的四角,每个所述袋轮3包括:安装在袋体上的支撑片31;轮子33,以及将所述轮子33滚动地安装在支撑片31上的轮轴32。
作为选择,本实用新型的每个所述袋轮3也可以是诸如旅行箱中使用的万向轮。
由于在桃树苗的培养阶段,袋体1通常摆放在有阳光照射的地方,为了使袋体1可以长期使用,在袋体1的外表面可以涂覆有用来防止袋体1日晒老化的防晒材料。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是一个植株培养大容器。该容器的对应两侧上有2个像耳朵一样的手提带,从该两个侧面外面贯通到达容器底部对接,该带子宽8公分左右,用于整个容器的提起和放置。在该容器的另外对应的两侧的中间,有自下而上打开和自上而下结合的拉锁,用于带苗容器放在定植坑定位后,拉开拉锁解下容器重复再利用。该容器的四周围均由塑编材料制作和缝合,四周的外侧面涂有防晒材料,防止或减缓该容器风吹雨打太阳晒而老化。该容器的底部为平面,便于稳定放置,由塑编材料制作和缝合。底部四角各安装一个万向轮,便于平面移动。整体讲,采用编制材料制作,具有通气和蓄水双重作用。
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的容器具有以下特点:1)手提带便于提起和放置;2)拉锁便于将该容器解开与粘合,以及重复利用;3)容器四周围涂有防晒材料,防止日晒老化和延长使用;4)底部四角各安装一个万向轮,便于平面移动;5)该容器采用编制材料编制而成,通气蓄水,有利于植物生长发育。
下面结合图6说明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容器进行桃树苗培养和移植的具体实施。
桃树属于蔷薇科桃属乔木植物,广泛分布在世界各地,浅根系,喜欢疏松,排水良好土壤,适宜生长气候为年平均温度在12-15℃左右,冬季最低气温在零下20℃以上,无霜期200天以上,年降水量在600-1000毫米,光照充足。
植苗,拿来一个该容器100,将提前按比例配置好桃树专用基质7,填充该容器三分之一,放置当年生嫁接桃树品种苗6,继续添加基质材料,并用手夯实,当基质到达容器三分之二时,手轻提桃树苗,使桃树根系舒展开,再继续添加基质,直到与容器口2-3公分。
摆放,如图6所示,将栽植好桃树苗6的该容器100,成对地摆放在桃园空隙或者空闲的地方,或者摆放在苗圃。在容器100的两侧分别设置步道8,以便果农对容器中的桃树苗进行培养
浇水,对上述摆放好的植苗容器100,浇透水一次,容器中的基质7会下沉,然后,用基质补充容器至距容器口2公分左右,一天左右后,并用手轻轻扶正桃树苗即可。
大田移植,提前3-5年,采用该容器培育的大苗已经生长旺盛、成型和即将进入结果年份,这时将容器大苗,挖大坑移栽到大田。所移栽的位置可以灵活掌握,可以在被淘汰的树附近挖大坑移栽,也可以在桃园空地挖坑移栽大树苗,总之,采用该容器苗的最大优点就在于此,充分利用了时间差和空间差。
田间管理,容器育苗在春季或者秋季进行。春季注意及时补水防止风干;秋季植苗,注意浇上冻水。第一年和第二年注意修剪整形,第三年到第四年可移植到大田,或者补种到桃园缺苗、需要更新桃树品种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具有以下优点:
1)具有耳朵样的手提带和平底的容器,放置和搬运移动方便,
2)可以灵活放置和搬运到桃园空地、苗圃、桃树林下、准备淘汰或更新换代的树下或附近,能随着桃农的意志,充分利用土地、阳光和时间。
3)便于品种更换,当年种当年收,五缓苗期,减少由于桃园品种更新或者新老更替而造成的3年左右的经济损失,使桃林更换树种也能够给农民更加快速的增加效益。
4)由于该容器采用了专用基质,有机质成分高,长出来的桃子甜度高,色泽味道好。
5)当容器苗移植到桃园后,由于六十见方的大容器加入了大量有机质,这些大量的有机质带到桃园,有利于提高桃园土壤有机质成分,改良土壤结构,尤其对于土壤质地差、环境条件不足的地方,效果更佳明显。
6)使用该容器和育苗方法,有利于水肥管理,精准施肥,科学剪枝整形。
7)创造移动盆景,把生态搬进室内。生长不足三周年的桃树可以用作盆景。以此扩大桃苗消费群体,服务与更多的城市人群以及会场,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
8)该容器带有拉锁,大苗移植到位后,拉开拉锁,解下容器,可以再利用,节约资源。
9)该容器和方法可以推广应用到其它果树、花卉、园林等实际工作中。
10)该容器得底部安装有万向轮,便于水平面移动。
尽管上文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进行各种修改。因此,凡按照本实用新型原理所作的修改,都应当理解为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培养移植桃树的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安置培养桃树苗基质和桃树苗的袋体;
固定在所述袋体上的手提带,用于提起和放置所述袋体;
装在所述袋体底部位置的用于运送所述袋体的多个袋轮;
开设在所述袋体上的拉锁,用于在将桃树苗移植到位后,将所述袋体从所述桃树苗基质中剥离;
其中,所述手提带包括对称分布在袋体相对两侧的两个带子,每个带子的宽度在6-10cn之间,并从袋体的底部延伸到袋体两侧,直至伸出袋体上端;
其中,从袋体每一侧上端伸出的两个带子的伸出部分连接在一起,形成提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养移植桃树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袋体由便于透气的塑料编织材料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培养移植桃树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袋体的底部固定有袋轮支撑板,所述袋轮通过所述袋轮支撑板安装在所述袋体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培养移植桃树的容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置在袋体内的内衬,所述内衬由容易降解的硬纸材料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培养移植桃树的容器,其特征在于,内衬5上具有多个便于通气的通气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养移植桃树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手提带上具有缝制在所述袋体上多个缝合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养移植桃树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每个带子的宽度为8cn。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养移植桃树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袋轮包括:安装在袋体上的支撑片;轮子,以及将所述轮子滚动地安装在支撑片上的轮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养移植桃树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袋轮为万向轮。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培养移植桃树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袋体的外表面涂覆有用来防止袋体日晒老化的防晒材料。
CN201920158553.8U 2019-01-29 2019-01-29 一种桃树苗培养移植的容器 Active CN2096093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58553.8U CN209609323U (zh) 2019-01-29 2019-01-29 一种桃树苗培养移植的容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58553.8U CN209609323U (zh) 2019-01-29 2019-01-29 一种桃树苗培养移植的容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609323U true CN209609323U (zh) 2019-11-12

Family

ID=684524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158553.8U Active CN209609323U (zh) 2019-01-29 2019-01-29 一种桃树苗培养移植的容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60932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83561B (zh) 一种榉树裸根移栽保活方法
CN103081671A (zh) 一种油茶的种植方法
CN102499013B (zh) 一种干旱区反季节乔木移植方法
CN106171763A (zh) 一种老果园快速更新的方法
CN106912344A (zh) 梨树的修剪和管理方法
CN108718862A (zh) 一种苹果分枝大苗培育方法
CN103098638B (zh) 一种营养袋假植培育造林母竹的方法
CN104170610A (zh) 兔眼蓝莓高产栽培与管理技术
CN109121985A (zh) 一种提高移植存活率的乔木丛植方法
CN108293456A (zh) 一种大果榛子斜栽压条育苗方法
CN104542168A (zh) 盆栽果树的一种高产栽培
CN209609323U (zh) 一种桃树苗培养移植的容器
CN102498990B (zh) 水稻工厂化生产工艺及其生产车间
CN111480505A (zh) 一种桃树品种更新方法
CN110326529A (zh) 漂浮移动栽培装置及栽培方法
CN212851926U (zh) 一种营林苗圃培育装置
CN111466171B (zh) 一种荒地土壤改造方法及其装置
CN211107562U (zh) 一种园林苗木移植装置
CN110050661B (zh) 大树(苗木)移植就地包袋方法
CN102986473A (zh) 一种屋顶绿化用的苗木软包及其种植方法
CN103120108A (zh) 苹果轻简化更新建园方法
CN106416924A (zh) 绿化树木全冠移植方法
CN113575254A (zh) 一种裸根油樟幼树反季节双层袋栽方法
CN113229023A (zh) 一种美国红枫移植及其栽培方法
CN109463197A (zh) 可四季移栽的景观用寒富苹果树的栽植方法及栽植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428

Address after: No.35 Qinghua East Road,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100083

Patentee after: Gao Chengda

Address before: 101200 No. 134, Guangming West community, Pinggu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Wang 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