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530010U - 一种能维持二氧化碳浓度的呼吸训练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能维持二氧化碳浓度的呼吸训练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530010U
CN209530010U CN201821885094.5U CN201821885094U CN209530010U CN 209530010 U CN209530010 U CN 209530010U CN 201821885094 U CN201821885094 U CN 201821885094U CN 209530010 U CN209530010 U CN 2095300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pedance
respiratory
branch pipe
carbon dioxide
gas concent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88509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怀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Zhiyika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2188509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5300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5300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5300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spiratory Apparatuses And Protective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能维持二氧化碳浓度的呼吸训练装置,包括阻抗单元,以及与阻抗单元两端分别相连通的呼吸单元和二氧化碳补给单元;所述阻抗单元包括阻抗管,在阻抗管内设置弹簧阻抗件,所述弹簧阻抗件的两端设有挡板;所述呼吸单元包括第一呼吸管、与第一呼吸管并联连接的第一单向支管;所述二氧化碳补给单元包括第二呼吸管、与第二呼吸管并联连接的二氧化碳支管,所述二氧化碳支管末端套接有气囊,所述二氧化碳支管还连接有第二单向支管。本实用新型获得的一种能维持二氧化碳浓度的呼吸训练装置可有效防止因过度呼吸导致二氧化碳浓度过少,从而引起训练者头晕,且可同时进行呼吸阻抗训练,方便训练者使用,有效提高训练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能维持二氧化碳浓度的呼吸训练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能维持二氧化碳浓度的呼吸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呼吸训练装置是一种用于训练或锻炼肺功能及呼吸能力的设备。其既可以有效帮助呼吸受损的病人改善肺部、胸部的弹性,维持和增大胸廓的活动度,强化呼吸肌、改善呼吸的协调性等,又可用来帮助运动员改善呼吸、增强呼吸肌耐力、提高呼吸效率、延缓疲劳、降低血乳酸浓度、延长耐力水平,进而提高运动成绩。在呼吸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可以刺激呼吸中枢,是维持呼吸的重要因素,如果在大强度呼吸训练过程吸入的二氧化碳过少,则会降低呼吸的驱动力,引起训练者头晕。现有呼吸训练装置因结构单一,不适用于运动员的呼吸训练,难以在大强度呼吸阻抗训练过程保证二氧化碳浓度,影响训练使用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维持二氧化碳浓度的呼吸训练装置,该呼吸训练装置保证训练过程中二氧化碳的浓度,避免大强度呼吸训练引起眩晕,且可同时进行呼吸阻抗训练,方便使用者使用,有效提高训练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能维持二氧化碳浓度的呼吸训练装置,用于使用者的呼吸训练,包括阻抗单元,以及与阻抗单元两端分别相连通的呼吸单元和二氧化碳补给单元;
所述阻抗单元包括阻抗管,在所述阻抗管内水平设置弹簧阻抗件,所述弹簧阻抗件的两端分别设有以封闭阻抗管两端管口的挡板;
所述呼吸单元包括第一呼吸管,所述第一呼吸管的一端与吹气嘴相连,另一端与阻抗管的一端管口相连通,还包括与第一呼吸管并联连接的第一单向支管,所述第一单向支管与阻抗管相连通,在第一单向支管内设置第一单向阀;
所述二氧化碳补给单元包括第二呼吸管,所述第二呼吸管一端与阻抗管的另一端管口相连通,另一端经用以控制气流流通的阀装置与外界相通,还包括与第二呼吸管并联连接的二氧化碳支管,所述二氧化碳支管末端套接有气囊,在所述二氧化碳支管上还连接有第二单向支管,所述第二单向支管连通至阻抗管,在第二单向支管内设置第二单向阀。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阻抗单元还连接有阻抗调节单元,所述阻抗调节单元包括与弹簧阻抗件两端分别连接、呈交叉布置的调节支杆,在所述调节支杆末端分别设置调节板,且所述调节板上分别插设有调节螺丝。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第一呼吸管与吹气嘴可拆卸连接。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呼吸训练装置还设有显示单元,所述显示单元包括压差式流量传感器、显示屏、控制器以及蓝牙模块,所述压差式流量传感器设置在第一呼吸管内,所述压差式流量传感器、显示屏、蓝牙模块均与控制器电联。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阻抗调节支杆外部包裹有弹性把手,所述调节螺丝延伸至弹性把手外部,所述弹性把手与所述阻抗管套接。
采用上述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能维持二氧化碳浓度的呼吸训练装置,通过增设的阻抗单元,可有效增加呼吸训练阻力,提高训练效果;且二氧化碳补给单元的设置,保障呼吸训练过程中二氧化碳浓度,避免换气过度,造成二氧化碳浓度不足,导致使用者头晕;另外,可同时进行呼气阻抗训练与吸气阻抗训练,方便训练者使用。
本实用新型所述阻抗调节单元的设计,可依据不同训练程度调节阻抗,增加呼吸训练的灵活性,可适应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扩大使用范围。
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一呼吸管与吹气嘴可拆卸连接的设计,方便吹气嘴的更换与清洗,提高装置的清洁性。
本实用新型所述显示单元的增设,可直观显示呼出与吸入的流量值,且还可经蓝牙模块将检测数据传送至通信设备、计算机等,方便检测训练者的训练结果,以及为后续训练强度提供有效数据。
本实用新型所述弹性把手的设置,有效提高装置使用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阻抗管;2-弹簧阻抗件;3-挡板;4-第一呼吸管;5-第一单向支管;6-第一单向阀;7-第二呼吸管;8-阀装置;9-二氧化碳支管;10-气囊;11-第二单向支管;12-第二单向阀;13-调节支杆;14-调节板;15-调节螺丝;16-压差式流量传感器;17-显示屏;18-控制器;19-蓝牙模块;20-弹性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该一种能维持二氧化碳浓度的呼吸训练装置包括阻抗单元,以及与阻抗单元两端分别相连通的呼吸单元和二氧化碳补给单元;
所述阻抗单元包括阻抗管1,在所述阻抗管1内水平设置弹簧阻抗件2,所述弹簧阻抗件2的两端分别设有以封闭阻抗管1两端管口的挡板3;
所述呼吸单元包括第一呼吸管4,所述第一呼吸管4的一端与吹气嘴相连,另一端与阻抗管1的一端管口相连通,还包括与第一呼吸管4并联连接的第一单向支管5,所述第一单向支管5与阻抗管1相连通,在第一单向支管5内设置第一单向阀6。具体的,所述第一单向支管5与阻抗管1侧壁、非管口处相连通,所述第一单向支管5与阻抗管1相连通的侧壁、非管口处位于第一呼吸管4和阻抗管1相连通管口的同侧;
所述二氧化碳补给单元包括第二呼吸管7,所述第二呼吸管7一端与阻抗管1的另一端管口相连通,另一端经用以控制气流流通的阀装置8与外界相通,还包括与第二呼吸管7并联连接的二氧化碳支管9,所述二氧化碳支管9末端套接有气囊10,在所述二氧化碳支管9上还连接有第二单向支管11,所述第二单向支管11连通至阻抗管1,在第二单向支管11内设置第二单向阀12,具体的,所述第二单向支管11可与阻抗管1的管壁、非管口处相连通,所述第二单向支管11与阻抗管1相连通的管壁、非管口处位于第二呼吸管7与阻抗管1相连通管口的同侧。
进一步的,所述阻抗单元还连接有阻抗调节单元,所述阻抗调节单元包括与弹簧阻抗件2两端分别连接、呈交叉布置的调节支杆13,在所述调节支杆13末端分别设置的调节板14,且所述调节板14上分别插设有调节螺丝15,可通过转动调节螺丝15,调节合适的弹簧阻抗,提高训练的灵活性和实用性。
另外,所述第一呼吸管4与吹气嘴可拆卸连接设计,方便更换与清洗,提高装置的清洁度,给使用者带来便利。
于所述呼吸训练装置还设有显示单元,所述显示单元包括压差式流量传感器16、显示屏17、控制器18以及蓝牙模块19,所述压差式流量传感器16设置在第一呼吸管内4,所述压差式流量传感器16、显示屏17、蓝牙模块19均与控制器18电联,压差式流量传感器16检测的数据传送给控制器18,控制器18处理后送入显示屏17中显示,可直观显示呼出与吸入的流量值,另外,还可经蓝牙模块19将检测数据传送至通信设备、计算机等,使用方便,有利于训练信息的查看与存储。所述显示单元可为独立单元,设置在呼吸训练装置外部,也可集成的设置在所述阻抗管1的上部,方便训练者查看训练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阻抗调节支杆外部包裹有弹性把手20,所述调节螺丝15延伸至弹性把手20外部,所述弹性把手20与所述阻抗管1套接,增加训练者的舒适度,方便训练者调节弹簧阻抗。
于所述阀装置8,当第二呼吸管7内压强产生过压或者负压时,阀装置8打开,所述阀装置8可为任意实现该功能的阀,具体的可为通气阀。当气囊10充满时,第二呼吸管7产生过压,通气阀打开,剩余气体向外界排出;当气囊10排空时,第二呼吸管7产生负压,通气阀打开,外界气体进入第二呼吸管7内。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能维持二氧化碳浓度的呼吸训练装置在使用时,使用者对准吹气嘴,进行呼气训练时,呼气用力吹开弹簧阻抗件2一端设置的挡板3,呼出的气体进入阻抗管1内,由第二单向支管11进入到二氧化碳支管9内,在气囊10中储存,一旦充满后,第二呼吸管7产生过压力,阀装置8打开,剩余气体向外界排出。紧接着进行吸气训练时,阀装置8关闭,气囊10中的气体推开弹簧阻抗件2另一端设置的挡板3,进入阻抗管1内经第一单向支管5重新吸入使用者体内,气囊10排空时,第二呼吸管7产生负压,阀装置8打开,在剩余的吸气循环中,克服阻抗吸入新鲜空气。呼吸循环训练的过程有效保证二氧化碳浓度,防止过度呼吸,导致二氧化碳浓度不足,从而引起训练者头晕。另外,可通过调节螺丝15的转动,调节弹簧的阻抗作用,因此依据不同训练强度调整相匹配的弹簧阻抗件5,增强装置的可适用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所得的技术方案,都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能维持二氧化碳浓度的呼吸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阻抗单元,以及与阻抗单元两端分别相连通的呼吸单元和二氧化碳补给单元;
所述阻抗单元包括阻抗管,在所述阻抗管内水平设置弹簧阻抗件,所述弹簧阻抗件的两端分别设有以封闭阻抗管两端管口的挡板;
所述呼吸单元包括第一呼吸管,所述第一呼吸管的一端与吹气嘴相连,另一端与阻抗管的一端管口相连通,还包括与第一呼吸管并联连接的第一单向支管,所述第一单向支管与阻抗管相连通,在第一单向支管内设置第一单向阀;
所述二氧化碳补给单元包括第二呼吸管,所述第二呼吸管一端与阻抗管的另一端管口相连通,另一端经用以控制气流流通的阀装置与外界相通;还包括与第二呼吸管并联连接的二氧化碳支管,所述二氧化碳支管末端套接有气囊,在所述二氧化碳支管上还连接有第二单向支管,所述第二单向支管连通至阻抗管,在第二单向支管内设置第二单向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维持二氧化碳浓度的呼吸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抗单元还连接有阻抗调节单元,所述阻抗调节单元包括与弹簧阻抗件两端分别连接、呈交叉布置的调节支杆,在所述调节支杆末端分别设置调节板,且所述调节板上分别插设有调节螺丝。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维持二氧化碳浓度的呼吸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呼吸管与吹气嘴可拆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维持二氧化碳浓度的呼吸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吸训练装置还设有显示单元,所述显示单元包括压差式流量传感器、显示屏、控制器以及蓝牙模块,所述压差式流量传感器设置在第一呼吸管内,所述压差式流量传感器、显示屏、蓝牙模块均与控制器电联。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能维持二氧化碳浓度的呼吸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抗调节支杆外部包裹有弹性把手,所述调节螺丝延伸至弹性把手外部,所述弹性把手与所述阻抗管套接。
CN201821885094.5U 2018-11-15 2018-11-15 一种能维持二氧化碳浓度的呼吸训练装置 Active CN2095300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885094.5U CN209530010U (zh) 2018-11-15 2018-11-15 一种能维持二氧化碳浓度的呼吸训练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885094.5U CN209530010U (zh) 2018-11-15 2018-11-15 一种能维持二氧化碳浓度的呼吸训练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530010U true CN209530010U (zh) 2019-10-25

Family

ID=682483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885094.5U Active CN209530010U (zh) 2018-11-15 2018-11-15 一种能维持二氧化碳浓度的呼吸训练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53001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975786B1 (ko) 스마트 호흡 훈련기
CN102151385B (zh) 呼吸训练器
CN207980317U (zh) 一种呼吸训练器
CN109350929B (zh) 一种呼吸康复训练仪
CN209967566U (zh) 一种呼吸科患者肺功能康复训练器
CN201969281U (zh) 呼吸肌锻炼器
CN207804913U (zh) 一种呼吸肌锻炼器
CN204767221U (zh) 一种呼吸运动训练器
CN109675260A (zh) 一种呼吸训练器
CN109999432A (zh) 一种心内科呼吸训练装置
CN211189006U (zh) 患儿呼吸康复训练装置
CN215461851U (zh) 呼吸科用肺部功能辅助恢复训练器
CN212548178U (zh) 一种用于小儿呼吸的训练器
CN211585099U (zh) 一种呼吸内科肺活量训练仪
CN209530010U (zh) 一种能维持二氧化碳浓度的呼吸训练装置
CN208660261U (zh) 一种呼吸科肺功能康复训练器
CN209237270U (zh) 一种具有计数功能的呼吸训练器
CN208340025U (zh) 可拆卸式呼吸训练器
CN207253663U (zh) 一种呼吸训练器
CN212914414U (zh) 一种copd患者呼吸功能锻炼仪
CN213077391U (zh) 一种胸外科术后呼吸锻炼护理装置
CN210674139U (zh) 一种呼吸训练器
CN218420897U (zh) 一种呼吸阻力训练装置
CN214388759U (zh) 一种胸外术后护理呼吸锻炼装置
CN220554570U (zh) 一种术后呼吸锻炼护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815

Address after: 450000 No. 602, A2 East, Jufang Science Park, No. 179 Yangjin Road, Jinshui District, Zhengzhou City, Hen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enan zhiyikang Medic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46, Group 1, Bao Village, Xiangchenggu Town, Qiu County, Handan City, Hebei Province, 057450

Patentee before: Zhang Huaishun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