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459080U - 一种具有电加热结构的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电加热结构的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459080U
CN209459080U CN201822144660.3U CN201822144660U CN209459080U CN 209459080 U CN209459080 U CN 209459080U CN 201822144660 U CN201822144660 U CN 201822144660U CN 209459080 U CN209459080 U CN 2094590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ic heating
heating device
air
air conditioner
fan bla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14466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永祥
李振华
宁强延
黄煜鹏
李开华
张静
成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182214466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4590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4590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4590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ir-Conditioning Room Units, And Self-Contained Unit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电加热结构的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所述空调室内机包括:第一贯流风叶(11)和第二贯流风叶(12);换热器(2),且所述换热器(2)与所述第一贯流风叶(11)之间形成为第一风道(31),所述换热器(2)与所述第二贯流风叶(12)之间形成为第二风道(32);电加热结构(3),设置于所述第一风道(31)和所述第二风道(32)之间的位置。通过本实用新型最大化的利用了双贯流壁挂机结构上的空间优势,能够在将电加热结构正常放置的同时还节省大量的空间用于其他结构的设计,使空调结构更加紧凑,还能防止双贯流双风道的风混流。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电加热结构的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电加热结构的空调室内机和和空调器。
背景技术
传统壁挂空调器中部分内机为了提高空调器快速制热的能力,通常在蒸发器与风叶之间设有一根电加热,用于辅助加热空气。现市场上还没有双贯流结构的空调器,由于结构的限制,双贯流结构壁挂机蒸发器与贯流风叶之间的间隙很小,不足以放置电加热,且电加热放置的位置的合理性对风量以及此处的凝露问题都是有影响的。
由于现有技术中的双贯流空调室内机存在由于空间结构的限制而影响电加热的放置、导致电加热结构无法正常放置或放置电加热但结构不紧凑、整机占用空间大,以及电加热放置不合理而影响风量和产生凝露等技术问题,因此本实用新型研究设计出一种具有电加热结构的空调室内机和和空调器。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的双贯流空调室内机存在由于空间结构的限制而影响电加热的放置、导致电加热结构无法正常放置或放置电加热但结构不紧凑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具有电加热结构的空调室内机和和空调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电加热结构的空调室内机,其包括:
第一贯流风叶和第二贯流风叶;
换热器,且所述换热器与所述第一贯流风叶之间形成为第一风道,所述换热器与所述第二贯流风叶之间形成为第二风道;
电加热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一风道和所述第二风道之间的位置。
优选地,
还包括底壳,所述底壳包括伸入至所述第一贯流风叶和所述第二贯流风叶之间的阻隔部,所述电加热结构设置在与所述阻隔部相对的位置。
优选地,
所述电加热结构的迎风面与所述换热器相对,所述电加热结构的背风面与所述阻隔部相对。
优选地,
在竖直截面内,所述电加热结构为矩形结构,且其迎风的一边与气流流向相垂直。
优选地,
所述换热器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折段、第二折段和第三折段,且经过所述第一折段和部分所述第二折段的气流流向所述第一贯流风叶,经过所述第三折段和部分所述第二折段的气流流向所述第二贯流风叶,在竖直截面内,所述第二折段为矩形结构,且其迎风的一边和背风的一边相平行,且与气流流向相垂直;所述电加热结构的迎风一边与所述第二折段的背风一边相平行。
优选地,
在竖直截面内,所述电加热结构与所述换热器之间的最小距离为a,且有a≥10mm。
优选地,
在竖直截面内,所述电加热结构与所述底壳之间的最小距离为b,且有b≥5mm。
优选地,
在竖直截面内,所述电加热结构与所述第一贯流风叶之间的最小距离为c,且有c≥15mm。
优选地,
在竖直截面内,所述电加热结构与所述第二贯流风叶之间的最小距离为d,且有d≥15mm。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空调器,其包括前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室内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有电加热结构的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换热器与所述第一贯流风叶之间的第一风道和换热器与所述第二贯流风叶之间形成的第二风道的中间设置电加热结构的方式,最大化的利用了双贯流壁挂机结构上的空间优势,能够在将电加热结构正常放置的同时还节省大量的空间用于其他结构的设计,使空调结构更加紧凑,同时还能利用电加热对风量的阻挡作用防止双贯流双风道的风混流;并且将电加热结构迎风的一边与气流流向相垂直,能够将电加热对风量与凝露的影响降到最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具有电加热结构的双贯流室内机在工作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
11、第一贯流风叶;12、第二贯流风叶;2、换热器;21、第一折段;22、第二折段;23、第三折段;31、第一风道;32、第二风道;3、电加热结构;4、底壳;41、阻隔部。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电加热结构的空调室内机,其包括:
第一贯流风叶11和第二贯流风叶12;
换热器2,所述换热器2位于所述第一贯流风叶11和所述第二贯流风叶12的上游位置,且所述换热器2与所述第一贯流风叶11之间形成为第一风道31,所述换热器2与所述第二贯流风叶12之间形成为第二风道32;
电加热结构3,设置于所述第一风道31和所述第二风道32之间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换热器与所述第一贯流风叶之间的第一风道和换热器与所述第二贯流风叶之间形成的第二风道的中间设置电加热结构的方式,最大化的利用了双贯流壁挂机结构上的空间优势,能够在将电加热结构正常放置的同时还节省大量的空间用于其他结构的设计,使空调结构更加紧凑,同时还能利用电加热对风量的阻挡作用防止双贯流双风道的风混流。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新型电加热布置方式如图1所示,此种布置方式运用于双贯流的壁挂机中,由于双贯流结构的限制导致蒸发器与贯流风叶之间间隙较小,再在此处放置电加热已经不合适了,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结构最大化的利用了双贯流壁挂机结构上的特点,将蒸发器放置在两个风道的中间,能够节省大量的空间用于其他结构的设计,使空调结构更加紧凑,将空调器的厚度、宽度减小。现有空调电加热虽然是放在风道与蒸发器之间但考虑的安全问题,电加热与风道蒸发器均有较大的间隙这样也制约了空调器的宽度和厚度,无法做到结构紧凑。
本实用新型的电加热放置在此处还将起到一个风道挡板的作用,经仿真分析此处无风道挡板时,两个风道中的风将会产生混流现象(一个风道中的风混进另一个风道中去了),导致出风口出风风量不大,增加了挡板后经流体仿真可知由于增加了挡板之后,两个风道的风不再混流,导致出风口的风量明显加大,效果提升明显。
优选地,
还包括底壳4,所述底壳4包括伸入至所述第一贯流风叶11和所述第二贯流风叶12之间的阻隔部41,所述电加热结构3设置在与所述阻隔部41相对的位置。这是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室内机的优选结构形式,即通过设置底壳和底壳伸入两个风叶之间的阻隔部,能够对两个风叶的风道形成隔断作用,使得两个风道独立送风和出风,互不影响,提高室内机工作效率,且电加热结构设置在于阻隔部相对的位置能够与阻隔部一起祈祷阻隔两个风道的风混流的作用,且该位置设置电加热结构不会影响蒸发器的布置,不会占用空间,从而有效地利用了空间,使得整机结构更为紧凑,体积小。
优选地,
所述电加热结构3的迎风面与所述换热器2相对,所述电加热结构3的背风面与所述阻隔部41相对,进一步优选所述换热器2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折段21、第二折段22和第三折段23,且经过所述第一折段21和部分所述第二折段22的气流流向所述第一贯流风叶11,经过所述第三折段23和部分所述第二折段22的气流流向所述第二贯流风叶12,所述电加热结构3的迎风面与所述第二折段22相对,所述电加热结构3的背风面与所述阻隔部41相对。
这是本实用新型的换热器的优选结构形式,如图1所示,换热器优选为三折段或以上的结构连接,中间的第二折段竖直布置,上端的第一折段和下端的第三折段倾斜布置,第一折段和上部分第二折段的气流引入第一贯流风叶,下部分第二折段和第三折段的气流引入第二贯流风叶,从而增大蒸发器的进风区域和进风量,提高蒸发换热效果,提高空调工作性能,并且电加热结构迎风面与第二折段相对、背风面与阻隔部相对,能够进一步地将电加热结构放置在两个风道的气流产生涡流的死区区域(即基本上很少有气流流过的区域),从而减小对气流的影响并起到分隔气流的作用,减小占用空间。
优选地,
在竖直截面内,所述电加热结构3为矩形结构,且其迎风的一边与气流流向相垂直。这是本实用新型的电加热结构的优选结构形式以及布置形式,能够将电加热结构的加热管等加热部件与气流流向相平行,减小对气流的阻力,从而将电加热对风量与凝露的影响降到最低。
优选地,
当所述换热器2包括第二折段22时,在竖直截面内,所述第二折段22为矩形结构,且其迎风的一边和背风的一边相平行,且与气流流向相垂直;所述电加热结构3靠近所述第二折段22设置,且所述电加热结构3的迎风一边与所述第二折段22的背风一边相平行。这样能够使得电加热与蒸发器的其中一折垂直,如此电加热便是与空气流动的方向(如图1箭头所示)平行,此时电加热对风量及凝露的影响是最小的;本实用新型的电加热放置位置不仅最大化的利用了空调本身的结构特点,此处位置既能在保证风叶与电加热不相碰,保证安全的同时,顺着气流方向放置,对风阻力最小,能有效的将电加热对风量、凝露的影响降到最低,还能起到很好的防止混流的效果。
优选地,
在竖直截面内,所述电加热结构3与所述换热器2之间的最小距离为a,且有a≥10mm。这是本实用新型的电加热结构的优选布置形式,将其与换热器之间的最小距离限定为以上数值范围,能够在保证电加热结构能够对气流进行最大程度加热(a太小则靠蒸发器太近、其加热空气的效果减小)的同时还减小空间的占用,有效地对两股气流进行分隔,提高防混流的作用。
优选地,
在竖直截面内,所述电加热结构3与所述底壳4之间的最小距离为b,且有b≥5mm。这是本实用新型的电加热结构的优选布置形式,将其与底壳之间的最小距离限定为以上数值范围,能够在保证电加热结构能够对气流进行最大程度加热(若b太小则靠底壳阻隔部太近、其加热空气的效果减小)的同时还减小空间的占用,有效地对两股气流进行分隔,提高防混流的作用。
优选地,
在竖直截面内,所述电加热结构3与所述第一贯流风叶11之间的最小距离为c,且有c≥15mm。这是本实用新型的电加热结构的优选布置形式,将其与第一贯流风叶之间的最小距离限定为以上数值范围,能够在保证电加热结构能够对气流进行最大程度加热(若c太小则靠第一贯流风叶太近、对第二风道中的加热空气的效果减小)的同时还减小空间的占用,有效地对两股气流进行分隔,提高防混流的作用。
优选地,
在竖直截面内,所述电加热结构3与所述第二贯流风叶12之间的最小距离为d,且有d≥15mm。这是本实用新型的电加热结构的优选布置形式,将其与第一贯流风叶之间的最小距离限定为以上数值范围,能够在保证电加热结构能够对气流进行最大程度加热(若d太小则靠第二贯流风叶太近、对第一风道中的加热空气的效果减小)的同时还减小空间的占用,有效地对两股气流进行分隔,提高防混流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空调器,其包括前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室内机。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换热器与所述第一贯流风叶之间的第一风道和换热器与所述第二贯流风叶之间形成的第二风道的中间设置电加热结构的方式,最大化的利用了双贯流壁挂机结构上的空间优势,能够在将电加热结构正常放置的同时还节省大量的空间用于其他结构的设计,使空调结构更加紧凑,同时还能利用电加热对风量的阻挡作用防止双贯流双风道的风混流。
本实用新型的电加热放置在此处还将起到一个风道挡板的作用,经仿真分析此处无风道挡板时,两个风道中的风将会产生混流现象(一个风道中的风混进另一个风道中去了),导致出风口出风风量不大,增加了挡板后经流体仿真可知由于增加了挡板之后,两个风道的风不再混流,导致出风口的风量明显加大,效果提升明显。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具有电加热结构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贯流风叶(11)和第二贯流风叶(12);
换热器(2),且所述换热器(2)与所述第一贯流风叶(11)之间形成为第一风道(31),所述换热器(2)与所述第二贯流风叶(12)之间形成为第二风道(32);
电加热结构(3),设置于所述第一风道(31)和所述第二风道(32)之间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底壳(4),所述底壳(4)包括伸入至所述第一贯流风叶(11)和所述第二贯流风叶(12)之间的阻隔部(41),所述电加热结构(3)设置在与所述阻隔部(41)相对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加热结构(3)的迎风面与所述换热器(2)相对,所述电加热结构(3)的背风面与所述阻隔部(41)相对。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在竖直截面内,所述电加热结构(3)为矩形结构,且其迎风的一边与气流流向相垂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换热器(2)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折段(21)、第二折段(22)和第三折段(23),且经过所述第一折段(21)和部分所述第二折段(22)的气流流向所述第一贯流风叶(11),经过所述第三折段(23)和部分所述第二折段(22)的气流流向所述第二贯流风叶(12),所述电加热结构(3)的迎风面与所述第二折段(22)相对,且在竖直截面内,所述第二折段(22)为矩形结构,且其迎风的一边和背风的一边相平行,且与气流流向相垂直;所述电加热结构(3)的迎风一边与所述第二折段(22)的背风一边相平行。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在竖直截面内,所述电加热结构(3)与所述换热器(2)之间的最小距离为a,且有a≥10mm。
7.根据权利要求2-3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在竖直截面内,所述电加热结构(3)与所述底壳(4)之间的最小距离为b,且有b≥5mm。
8.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在竖直截面内,所述电加热结构(3)与所述第一贯流风叶(11)之间的最小距离为c,且有c≥15mm。
9.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在竖直截面内,所述电加热结构(3)与所述第二贯流风叶(12)之间的最小距离为d,且有d≥15mm。
10.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室内机。
CN201822144660.3U 2018-12-20 2018-12-20 一种具有电加热结构的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Active CN2094590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144660.3U CN209459080U (zh) 2018-12-20 2018-12-20 一种具有电加热结构的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144660.3U CN209459080U (zh) 2018-12-20 2018-12-20 一种具有电加热结构的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459080U true CN209459080U (zh) 2019-10-01

Family

ID=680413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144660.3U Active CN209459080U (zh) 2018-12-20 2018-12-20 一种具有电加热结构的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45908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68210A (zh) * 2018-12-20 2019-04-2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电加热结构的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68210A (zh) * 2018-12-20 2019-04-2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电加热结构的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668210A (zh) 一种具有电加热结构的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04140495U (zh) 一种离心风机蜗壳、离心风机及空调器
CN209026954U (zh) 一种能上下出风的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WO2016071953A1 (ja) 空気調和装置の室内機
CN209459080U (zh) 一种具有电加热结构的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103075762B (zh) 上下出风空调器
CN109059112A (zh) 空调末端设备和空调器
CN104266271A (zh) 空调器
CN105841241A (zh) 空调柜机
CN209459076U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09459081U (zh) 一种具有电加热结构的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07662252U (zh) 翅片结构及包括其的换热器
CN207585145U (zh) 一种换热***
CN205919423U (zh) 一种室内机及空调
JP5506821B2 (ja) 空気調和機
CN110986169B (zh) 一种用于分风的风道组件及空调器
CN207365199U (zh) 室内机和空调***
CN208186767U (zh) 空调器室外机出风格栅结构
CN206094301U (zh) 换热器及空调室内机
CN109668211A (zh) 一种具有电加热结构的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103375943B (zh) 蒸发器
CN208652719U (zh) 空调末端设备和空调器
CN208296191U (zh) 一种能同时实现送风与排风功能的装置
CN201281443Y (zh) 空调换热器的拼接结构
CN106352717B (zh) 扁管、微通道换热器及空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