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337497U - 工装装置 - Google Patents

工装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337497U
CN209337497U CN201821840840.9U CN201821840840U CN209337497U CN 209337497 U CN209337497 U CN 209337497U CN 201821840840 U CN201821840840 U CN 201821840840U CN 209337497 U CN209337497 U CN 2093374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 stand
product
upper bracket
fitting device
tight 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84084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冯东闯
朱燕昌
刘东阳
黄静夷
郑海强
王勤勤
陈定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Zhuhai Gree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Zhuhai Gree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Zhuhai Gree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182184084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3374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3374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337497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工装装置,包括:支撑机构,支撑机构包括第一侧支架和上支架,上支架与第一侧支架的上部连接,上支架用于与输送线的输送面配合,第一侧支架用于与输送线的侧面配合;锁定机构,用于将产品设置在第一侧支架上。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产品在输送线上输送时重心高的问题。

Description

工装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装装置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工装装置。
背景技术
换热器在装配小弯头或进行其他操作时,需要放置到输送线上输送,现有的操作方式为将换热器放置到输送线的上方,这样换热器重心较高,容易晃动,不利于插装小弯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工装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产品在输送线上输送时重心高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工装装置,包括:支撑机构,支撑机构包括第一侧支架和上支架,上支架与第一侧支架的上部连接,上支架用于与输送线的输送面配合,第一侧支架用于与输送线的侧面配合;锁定机构,用于将产品设置在第一侧支架上。
进一步地,支撑机构还包括:第二侧支架,上支架的两侧分别与第二侧支架的上部和第一侧支架的上部连接,第二侧支架和第一侧支架分别与输送线的两个侧面配合。
进一步地,上支架、第一侧支架和第二侧支架均为板状结构,其中,上支架水平设置,第一侧支架和第二侧支架竖直设置。
进一步地,支撑机构还包括:转动件,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一侧支架的朝向第二侧支架的一侧,和/或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二侧支架的朝向第一侧支架的一侧,转动件用于与输送线的侧面抵接。
进一步地,锁定机构包括:承载部,设置在第一侧支架上,承载部用于承载产品;锁紧部,设置在第一侧支架上和/或上支架上,锁紧部能够锁紧以及避让产品。
进一步地,承载部包括:承载架,用于承载产品;驱动部,设置在第一侧支架上,驱动部与承载部驱动连接,以带动承载架升降。
进一步地,承载部还包括:导向部,设置在第一侧支架上,导向部与承载架配合以对承载架进行导向。
进一步地,锁紧部包括:夹具,可移动地设置,夹具具有夹持产品的夹持位置以及避让产品的避让位置;第一弹性组件,设置在上支架上,第一弹性组件与夹具配合,以使夹具保持在夹持位置。
进一步地,夹具包括第二导杆和设置在第二导杆上的夹持件,夹持件与第一侧支架之间的距离可调,以将产品夹持在夹持件与第一侧支架之间;第一弹性组件包括支座和弹性件,第二导杆可移动地穿设在支座上,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支座和第二导杆配合。
进一步地,锁紧部设置在上支架上,锁紧部为两个,每个锁紧部能够在第一方向夹紧产品,两个锁紧部之间的距离可调节,以共同在第二方向夹紧产品。
进一步地,锁定机构还包括:滑动组件,设置在上支架上,两个锁紧部中的至少一个与滑动组件连接,以通过滑动组件在上支架上移动。
进一步地,锁定机构还包括:第二弹性组件,设置在上支架上,第二弹性组件与两个锁紧部中的至少一个连接,以使两个锁紧部保持在夹紧产品的位置。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工装装置中的上支架可以与输送线的输送面配合,这样上支架可以在输送线上移动并支撑整个工装装置的重量,通过锁定机构将产品设置在第一侧支架上,这样可以将产品在输送线的侧面实现输送,与将产品放置在输送线的上方输送相比,降低了产品的重心。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工装装置的立体图;
图2示出了图1中的工装装置放置产品后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1中的工装装置的俯视图;
图4示出了图1中的工装装置的侧视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支撑机构;11、第一侧支架;12、上支架;13、第二侧支架;14、转动件;15、压板;20、承载部;21、承载架;211、底板;212、端板;22、驱动部;23、导向部;231、第一导杆;232、第一滑块;30、锁紧部;31、夹具;311、第二导杆;312、夹持件;313、第一夹板;314、第二夹板;32、第一弹性组件;321、支座;322、弹性件;40、滑动组件;41、导轨;42、第二滑块;50、第二弹性组件;60、产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工装装置,包括:支撑机构10,支撑机构10包括第一侧支架11和上支架12,上支架12与第一侧支架11的上部连接,上支架12用于与输送线的输送面配合,第一侧支架11用于与输送线的侧面配合;锁定机构,用于将产品设置在第一侧支架11上。
应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工装装置中的上支架12可以与输送线的输送面配合,这样上支架12可以在输送线上移动并支撑整个工装装置的重量,然后通过锁定机构将产品60设置在第一侧支架11上,这样可以将产品60在输送线的侧面实现输送,与将产品60放置在输送线的上方输送相比,降低了产品60的重心。进而使产品60在输送线上移动时更加稳定,不易晃动,而且便于其他设备与产品60配合。例如,产品60为换热器时,放置在该工装装置上输送可以降低重心,使换热器不易晃动,便于定位以及使用自动插装小弯头的设备在换热器上插装小弯头,提高装配质量以及生产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机构10还包括:第二侧支架13,上支架12的两侧分别与第二侧支架13的上部和第一侧支架11的上部连接,第二侧支架13和第一侧支架11分别与输送线的两个侧面配合。这样,通过第一侧支架11、第二侧支架13和输送线的配合,可以对工装装置起到限位作用,防止在输送过程中工装装置或产品脱离输送线。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上支架12、第一侧支架11和第二侧支架13均为板状结构,其中,上支架12水平设置,第一侧支架11和第二侧支架13竖直设置。板状结构具有较大的表面积,这样可以提高承载能力并且便于放置产品。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在上支架12的端部设置缓冲块,这样可以在上支架12与其他装置接触或碰撞时起到缓冲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机构10还包括:转动件14,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一侧支架11的朝向第二侧支架13的一侧,和/或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二侧支架13的朝向第一侧支架11的一侧,转动件14用于与输送线的侧面抵接。这样可以避免第一侧支架11或第二侧支架13与输送线直接接触,降低摩擦力,减小磨损。具体地,在第一侧支架11和第二侧支架13上均设置有安装座,转动件14为滚轮,可转动地设置在安装座上。
在本实施例中,锁定机构包括:承载部20,设置在第一侧支架11上,承载部20用于承载产品;锁紧部30,设置在第一侧支架11上和/或上支架12上,锁紧部30能够锁紧以及避让产品。这样可通过承载部20以及锁紧部30的配合将产品稳固的放置在工装装置上。
具体地,承载部20包括:承载架21,用于承载产品;驱动部22,设置在第一侧支架11上,驱动部22与承载部20驱动连接,以带动承载架21升降。这样可通过承载架21承载产品,并通过驱动部22带动产品升降,以将产品移动到合适的高度。在本实施例中,承载架21包括底板211和端板212,底板211用于支撑产品的底部,端板212用于对产品的侧面进行限位。驱动部22可以设置为丝杠螺母结构,或者其他直线运动机构。而且,通过驱动部22带动产品升降,可以使不同尺寸的产品都能够与其他装配设备配合,例如将产品的顶部设置到相同的高度,这样可以提高工装装置的适用范围。在本实施例中,还可以在第一侧支架11上和/或上支架12上设置参照物,通过参照物来调整产品的高度。
在本实施例中,承载部20还包括:导向部23,设置在第一侧支架11上,导向部23与承载架21配合以对承载架21进行导向。通过设置导向部23可以使产品在升降时更加稳定。具体地,导向部23包括第一导杆231和第一滑块232,第一导杆231设置在第一侧支架11上,第一滑块232与承载架21连接,且第一滑块232可滑动地穿设在第一导杆231上。为了减小摩擦,可以在第一滑块232内设置直线轴承或耐磨套。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将导向部23设置为两个。
在本实施例中,锁紧部30包括:夹具31,可移动地设置,夹具31具有夹持产品的夹持位置以及避让产品的避让位置;第一弹性组件32,设置在上支架12上,第一弹性组件32与夹具31配合,以使夹具31保持在夹持位置。通过夹具31可以将产品限制在第一侧支架11上,通过第一弹性组件32的弹力可以将夹具31保持在夹持位置以提高可靠性。在需要取下产品时,通过施加力克服第一弹性组件32的弹力即可。在本实施例中,还可以在支撑机构10中设置压板15,以通过夹具31将产品压靠在压板15上。
在本实施例中,夹具31包括第二导杆311和设置在第二导杆311上的夹持件312,夹持件312与第一侧支架11之间的距离可调,以将产品夹持在夹持件312与第一侧支架11之间;第一弹性组件32包括支座321和弹性件322,第二导杆311可移动地穿设在支座321上,弹性件322的两端分别与支座321和第二导杆311配合。这样可通过弹性件322对第二导杆311施加弹力,然后第二导杆311带动夹持件312移动,以保持在夹持位置。为了减小摩擦,可以在支座321中设置直线轴承或者耐磨套。
具体地,夹持件312包括第一夹板313和第二夹板314,第一夹板313可用于在产品的厚度方向对产品进行限位,第二夹板314可用于在产品的宽度方向对产品进行限位。在使用时,可通过输送线上或设置在工装装置上的气缸推动第二导杆311的端部以使第二导杆311移动,从而带动夹持件312移动。在用气缸推动时,为了减小摩擦,可以在第二导杆311的端部设置滚轮。
在本实施例中,锁紧部30设置在上支架12上,锁紧部30为两个,每个锁紧部30能够在第一方向夹紧产品,两个锁紧部30之间的距离可调节,以共同在第二方向夹紧产品。这样可通过两个锁紧部30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两个方向夹紧产品,以保证在输送产品以及装配时的稳定性。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方向可以设置为垂直于第一侧支架11的水平方向,也可以理解为产品的厚度方向,第二方向可以设置为平行于第一侧支架11的水平方向,也可以理解为产品的宽度方向。
在本实施中,锁定机构还包括:滑动组件40,设置在上支架12上,两个锁紧部30中的至少一个与滑动组件40连接,以通过滑动组件40在上支架12上移动。通过设置滑动组件40,便于调整两个锁紧部30之间的距离。具体地,滑动组件40包括导轨41和第二滑块42,其中,导轨41设置在上支架12上,第二滑块42可滑动地设置在导轨41上,并且第二滑块42与锁紧部30中的支座321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锁定机构还包括:第二弹性组件50,设置在上支架12上,第二弹性组件50与两个锁紧部30中的至少一个连接,以使两个锁紧部30保持在夹紧产品的位置。通过第二弹性组件50的弹力,可以使两个锁紧部30有相互靠近的趋势,从而使两个锁紧部30保持在夹紧产品的位置,提高可靠性。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将第二弹性组件50设置为恒力弹簧结构。在本实施例中,还可以在上支架12上设置气缸,在需要取出产品时,通过气缸推动锁紧部30中的支座321以克服第二弹性组件50的弹力,使两个锁紧部30相互远离。
应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工装装置中的上支架12可以与输送线的输送面配合,这样上支架12可以在输送线上移动并支撑整个工装装置的重量,然后通过锁定机构将产品60设置在第一侧支架11上,这样可以将产品60在输送线的侧面实现输送,与将产品60放置在输送线的上方输送相比,降低了产品60的重心。进而使产品60在输送线上移动时更加稳定,不易晃动,而且便于其他设备与产品60配合。例如,产品60为换热器时,放置在该工装装置上输送可以降低重心,使换热器不易晃动,便于定位以及使用自动插装小弯头的设备在换热器上插装小弯头,提高装配质量以及生产效率。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Claims (12)

1.一种工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机构(10),所述支撑机构(10)包括第一侧支架(11)和上支架(12),所述上支架(12)与所述第一侧支架(11)的上部连接,所述上支架(12)用于与输送线的输送面配合,所述第一侧支架(11)用于与所述输送线的侧面配合;
锁定机构,用于将产品设置在所述第一侧支架(1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10)还包括:
第二侧支架(13),所述上支架(12)的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二侧支架(13)的上部和所述第一侧支架(11)的上部连接,所述第二侧支架(13)和所述第一侧支架(11)分别与所述输送线的两个侧面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架(12)、所述第一侧支架(11)和所述第二侧支架(13)均为板状结构,其中,所述上支架(12)水平设置,所述第一侧支架(11)和所述第二侧支架(13)竖直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10)还包括:
转动件(14),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侧支架(11)的朝向所述第二侧支架(13)的一侧,和/或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二侧支架(13)的朝向所述第一侧支架(11)的一侧,所述转动件(14)用于与所述输送线的侧面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机构包括:
承载部(20),设置在所述第一侧支架(11)上,所述承载部(20)用于承载所述产品;
锁紧部(30),设置在所述第一侧支架(11)上和/或所述上支架(12)上,所述锁紧部(30)能够锁紧以及避让所述产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工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部(20)包括:
承载架(21),用于承载所述产品;
驱动部(22),设置在所述第一侧支架(11)上,所述驱动部(22)与所述承载部(20)驱动连接,以带动所述承载架(21)升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工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部(20)还包括:
导向部(23),设置在所述第一侧支架(11)上,所述导向部(23)与所述承载架(21)配合以对所述承载架(21)进行导向。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工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部(30)包括:
夹具(31),可移动地设置,所述夹具(31)具有夹持所述产品的夹持位置以及避让所述产品的避让位置;
第一弹性组件(32),设置在所述上支架(12)上,所述第一弹性组件(32)与所述夹具(31)配合,以使所述夹具(31)保持在所述夹持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工装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夹具(31)包括第二导杆(311)和设置在所述第二导杆(311)上的夹持件(312),所述夹持件(312)与所述第一侧支架(11)之间的距离可调,以将所述产品夹持在所述夹持件(312)与所述第一侧支架(11)之间;
所述第一弹性组件(32)包括支座(321)和弹性件(322),所述第二导杆(311)可移动地穿设在所述支座(321)上,所述弹性件(32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支座(321)和所述第二导杆(311)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工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部(30)设置在所述上支架(12)上,所述锁紧部(30)为两个,每个所述锁紧部(30)能够在第一方向夹紧所述产品,两个所述锁紧部(30)之间的距离可调节,以共同在第二方向夹紧所述产品。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工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机构还包括:
滑动组件(40),设置在所述上支架(12)上,两个所述锁紧部(30)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滑动组件(40)连接,以通过所述滑动组件(40)在所述上支架(12)上移动。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工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机构还包括:
第二弹性组件(50),设置在所述上支架(12)上,所述第二弹性组件(50)与两个所述锁紧部(30)中的至少一个连接,以使两个所述锁紧部(30)保持在夹紧所述产品的位置。
CN201821840840.9U 2018-11-08 2018-11-08 工装装置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93374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840840.9U CN209337497U (zh) 2018-11-08 2018-11-08 工装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840840.9U CN209337497U (zh) 2018-11-08 2018-11-08 工装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337497U true CN209337497U (zh) 2019-09-03

Family

ID=677474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840840.9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9337497U (zh) 2018-11-08 2018-11-08 工装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33749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05218A (zh) * 2018-11-08 2019-01-15 珠海格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工装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05218A (zh) * 2018-11-08 2019-01-15 珠海格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工装装置
CN109205218B (zh) * 2018-11-08 2024-04-02 珠海格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工装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175273B (zh) 折弯装置
CN108916569B (zh) 一种双向滑动显示屏支架
CN209337497U (zh) 工装装置
CN207771855U (zh) 托盘夹持机构和托盘夹持***
CN109205218A (zh) 工装装置
CN211242121U (zh) 一种用于商务信息咨询便于调节的展台
CN209051468U (zh) 一种装修玻璃运输装置
CN113108188B (zh) 一种悬挂机构及具有该悬挂机构的数字媒体装置
CN206458964U (zh) 一种用于电子产品的稳定夹持设备
CN109896242A (zh) 一种托盘输送线
CN108758572A (zh) 一种led灯的灯座
CN208276006U (zh) 拉伸装置
CN208787386U (zh) 门板装置及具有其的胀管机
CN209677823U (zh) 一种试剂柜的防掉落机构
CN213532282U (zh) 一种玻璃门定位机构
CN220839749U (zh) 手机屏幕夹持器
CN111483500A (zh) 一种用于智慧黑板的安装运输架
CN109630815A (zh) 一种平板显示器的夹持器
CN213676841U (zh) 一种管材加工用具有定位结构的成品转运架
CN218051054U (zh) 一种机械设备加工用自动点焊机
CN218153181U (zh) 一种触摸屏用新型固定机构
CN215557093U (zh) 一种物料夹持装置
CN109877856A (zh) 一种夹具及其适用的机器人
CN219413258U (zh) 一种导轨滑块保护机构
CN220659798U (zh) 一种焊接工件夹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903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40402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903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4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