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326366U - 水冷渣沟槽 - Google Patents

水冷渣沟槽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326366U
CN209326366U CN201821903513.3U CN201821903513U CN209326366U CN 209326366 U CN209326366 U CN 209326366U CN 201821903513 U CN201821903513 U CN 201821903513U CN 209326366 U CN209326366 U CN 2093263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cooling
water channel
slag runner
cha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90351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凤宝
黄发文
杨冬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nnan Yuxi Xianfu Iron And Steel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nnan Yuxi Xianfu Iron And Steel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nnan Yuxi Xianfu Iron And Steel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nnan Yuxi Xianfu Iron And Steel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90351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3263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3263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32636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urnace Detai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冷渣沟槽,包括钢制的水冷槽,所述水冷槽内设置有水冷腔,所述水冷腔内用隔板分隔出冷却水道,所述冷却水道一端设置有循环水入口、另一端设置有循环水出口。使用耐冲刷的钢制水冷槽代替耐火砖制成的渣沟槽,延长了渣沟槽的使用寿命,使用周期至少12个月,且试用期内炉渣落点基本稳定,提高生产安全。结构简便制作容易,成本仅耐火砖砌筑的1/3,更换安装简便无需保养时间。可以根据渣沟长度确定冷却面积,在保障炉渣高温流动性能的同时于水淬前最大程度降低炉渣温度,避免炉渣带铁是发生水爆现象发生。

Description

水冷渣沟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轧钢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水冷渣沟槽。
背景技术
应用耐火砖结合捣打料制作的高炉干渣落点,在承受高温炉渣冲刷过程中容易损坏,导致干渣因渣沟出口磨损变深而发生落点变化,而冲渣水高压喷头是固定的,当高温炉渣落入渣沟模时因落点退后导致未能及时冷却淬化打散,因而易发生炉渣与铸铁渣沟模发生粘连堵塞。
高温炉渣在保证流动性的渣沟段需缩短距离,而水淬过程需其落点与冲渣水3个喷头保持稳定的角度才能最大程度冷却打散;为此,改变炉渣落点结构,保障落点稳定的同时最大限度降低炉渣水淬温度尤其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冷渣沟槽,解决现有耐火砖材质的渣沟槽无法对高温炉渣进行降温,炉渣带铁容易发生水爆现象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水冷渣沟槽,包括钢制的水冷槽,所述水冷槽内设置有水冷腔,所述水冷腔内用隔板分隔出冷却水道,所述冷却水道一端设置有循环水入口、另一端设置有循环水出口。
应用钢材换热高效快速的特点,采用钢板按照渣沟所需尺寸卷制渣沟槽替换原耐火砖及捣打料构筑的渣沟落口,渣沟槽上下表面优选的为半圆弧,中间水冷腔内采用隔板迷宫形式制作循环冷却水道,循环水出入口用无缝钢管延长引出,经快速接头用金属高压软管与高炉冷却软水***连接。
作为优选的,所述循环水出入口均与高炉冷却软水***连通。
作为优选的,所述冷却水道呈蛇形排布且所述水冷腔内设置有两条以上冷却水道。
作为优选的,所述两条以上冷却水通道的入口端设置有第一储液腔、出口端设置有第二储液腔,所述循环水入口设置在第一储液腔、所述循环水出口设置在第二储液腔上。
第一储液腔可以在冷却水进入冷却水通道之前,起到储液、缓冲以及将冷却水均匀分配到各个冷却水通道的作用。第二储液腔可以起到储液、缓冲的作用。
作为优选的,所述冷却水道包括两个以上环向水道和径向水道,所述环向水道以循环水入口为中心呈环形设置,所述径向水道连通在相邻两个环向水道之间,所述循环水出口位于直径最大的环向水道上。实际应用时,为了提高换热效率,环向水道之间的半径差比较小,径向水道的长度较短,使得单位面积上,冷却水通道的流程尽可能长,提高换热效率。
作为优选的,所述环向水道与靠内侧的径向水道联通处为入口、与靠外侧的径向水道联通处为出口,所述入口和出口相错设置。
入口和出口相错设置,使得冷却水能够在环向水道上充分流动,增加换热效率。
作为优选的,与所述环向水道入口相对的环向水道内壁上设置有用于将循环水分成两路的导流块,所述导流块的中心线位于径向水道的轴线上,且沿远离该径向水道的方向,所述导流块的宽度逐渐增加。
为减小水流对环向水道的冲击,造成环向水道的磨损,设置导流块。另外,本申请中导流块的中心线位于径向水道的轴线上,且沿远离该水道的方向,所述导流块的宽度逐渐增加,可以起到均匀分流的作用。
作为优选的,所述炉渣落点下方的水冷腔内设置有能够调节位于水冷腔内部分长度的螺杆,所述螺杆下端伸出水冷腔且与水冷腔下表面螺纹连接。
虽然水冷槽使用钢制,但是长期使用还是会存在轻微磨损的情况,所以设置螺杆,螺杆与水冷腔下表面通过螺纹连接,使得保证水冷腔不漏液的同时,螺杆可以上下调节,当水冷槽的上表面发生磨损,导致落点下降时,可以旋转螺杆,使得螺杆为水冷槽的上表面提供支撑力,将上表面向上顶起,补给水冷腔被磨损的高度。
作为优选的,所述螺杆的顶端通过轴承连接有加强支撑片,提高受力面积,同时,尽量保证水冷槽上表面的温度分布均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至少是如下之一:
使用耐冲刷的钢制水冷槽代替耐火砖制成的渣沟槽,延长了渣沟槽的使用寿命,使用周期至少12个月,且试用期内炉渣落点基本稳定,提高生产安全。
结构简便制作容易,成本仅耐火砖砌筑的1/3,更换安装简便无需保养时间。
可以根据渣沟长度确定冷却面积,在保障炉渣高温流动性能的同时于水淬前最大程度降低炉渣温度,避免炉渣带铁是发生水爆现象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水冷通道一种结构的展开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的A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螺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水冷渣沟槽,如图1所示,包括钢制的水冷槽1,所述水冷槽1内设置有水冷腔2,所述水冷腔2内用隔板分隔出冷却水道,所述冷却水道一端设置有循环水入口21、另一端设置有循环水出口22。
应用钢材换热高效快速的特点,采用钢板按照渣沟所需尺寸卷制渣沟槽替换原耐火砖及捣打料构筑的渣沟落口,渣沟槽上下表面优选的为半圆弧,中间水冷腔2内采用隔板迷宫形式制作循环冷却水道,循环水出入口用无缝钢管延长引出,经快速接头用金属高压软管与高炉冷却软水***连接。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限定了:所述循环水出入口均与高炉冷却软水***连通。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限定了:所述冷却水道呈蛇形排布且所述水冷腔2内设置有两条以上冷却水道。
实施例4: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进一步限定了:所述两条以上冷却水通道的入口端设置有第一储液腔、出口端设置有第二储液腔,所述循环水入口21设置在第一储液腔、所述循环水出口22设置在第二储液腔上。
第一储液腔可以在冷却水进入冷却水通道之前,起到储液、缓冲以及将冷却水均匀分配到各个冷却水通道的作用。第二储液腔可以起到储液、缓冲的作用。
实施例5: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限定了:如图2所示,所述冷却水道包括两个以上环向水道23和径向水道24,所述环向水道23以循环水入口21为中心呈环形设置,所述径向水道24连通在相邻两个环向水道23之间,所述循环水出口22位于直径最大的环向水道23上。实际应用时,为了提高换热效率,环向水道23之间的半径差比较小,径向水道24的长度较短,使得单位面积上,冷却水通道的流程尽可能长,提高换热效率。
实施例6: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5的基础上,进一步限定了:所述环向水道23与靠内侧的径向水道24联通处为入口、与靠外侧的径向水道24联通处为出口,所述入口和出口相错设置。
入口和出口相错设置,使得冷却水能够在环向水道23上充分流动,增加换热效率。
实施例7: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6的基础上,进一步限定了:如图3所示,与所述环向水道23入口相对的环向水道23内壁上设置有用于将循环水分成两路的导流块231,所述导流块231的中心线位于径向水道24的轴线上,且沿远离该径向水道24的方向,所述导流块231的宽度逐渐增加。
为减小水流对环向水道23的冲击,造成环向水道23的磨损,设置导流块231。另外,本申请中导流块231的中心线位于径向水道24的轴线上,且沿远离该水道的方向,所述导流块231的宽度逐渐增加,可以起到均匀分流的作用。
实施例8: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限定了:如图4所示,所述炉渣落点下方的水冷腔2内设置有能够调节位于水冷腔2内部分长度的螺杆4,所述螺杆4下端伸出水冷腔2且与水冷腔2下表面螺纹连接。
虽然水冷槽1使用钢制,但是长期使用还是会存在轻微磨损的情况,所以设置螺杆4,螺杆4与水冷腔2下表面通过螺纹连接,使得保证水冷腔2不漏液的同时,螺杆4可以上下调节,当水冷槽1的上表面发生磨损,导致落点下降时,可以旋转螺杆4,使得螺杆4为水冷槽1的上表面提供支撑力,将上表面向上顶起,补给水冷腔2被磨损的高度。
实施例9: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8的基础上,进一步限定了:所述螺杆4的顶端通过轴承连接有加强支撑片41,提高受力面积,同时,尽量保证水冷槽1上表面的温度分布均匀。
尽管这里参照本实用新型的多个解释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是,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本申请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更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公开、附图和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对主题组合布局的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多种变型和改进。除了对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的变形和改进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他的用途也将是明显的。

Claims (9)

1.一种水冷渣沟槽,其特征在于:包括钢制的水冷槽(1),所述水冷槽(1)内设置有水冷腔(2),所述水冷腔(2)内用隔板分隔出冷却水道,所述冷却水道一端设置有循环水入口(21)、另一端设置有循环水出口(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渣沟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水出口和循环水入口均与高炉冷却软水***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渣沟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水道呈蛇形排布且所述水冷腔(2)内设置有两条以上冷却水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冷渣沟槽,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条以上冷却水通道的入口端设置有第一储液腔、出口端设置有第二储液腔,所述循环水入口(21)设置在第一储液腔、所述循环水出口(22)设置在第二储液腔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渣沟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水道包括两个以上环向水道(23)和径向水道(24),所述环向水道(23)以循环水入口(21)为中心呈环形设置,所述径向水道(24)连通在相邻两个环向水道(23)之间,所述循环水出口(22)位于直径最大的环向水道(23)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冷渣沟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向水道(23)与靠内侧的径向水道(24)联通处为入口、与靠外侧的径向水道(24)联通处为出口,所述入口和出口相错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冷渣沟槽,其特征在于,与所述环向水道(23)入口相对的环向水道(23)内壁上设置有用于将循环水分成两路的导流块(231),所述导流块(231)的中心线位于径向水道(24)的轴线上,且沿远离该径向水道(24)的方向,所述导流块(231)的宽度逐渐增加。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渣沟槽,其特征在于,炉渣落点下方的水冷腔(2)内设置有能够调节位于水冷腔(2)内部分长度的螺杆(4),所述螺杆(4)下端伸出水冷腔(2)且与水冷腔(2)下表面螺纹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水冷渣沟槽,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4)的顶端通过轴承连接有加强支撑片(41)。
CN201821903513.3U 2018-11-19 2018-11-19 水冷渣沟槽 Active CN2093263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903513.3U CN209326366U (zh) 2018-11-19 2018-11-19 水冷渣沟槽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903513.3U CN209326366U (zh) 2018-11-19 2018-11-19 水冷渣沟槽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326366U true CN209326366U (zh) 2019-08-30

Family

ID=677106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903513.3U Active CN209326366U (zh) 2018-11-19 2018-11-19 水冷渣沟槽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32636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73766A (zh) * 2018-11-19 2019-02-22 云南玉溪仙福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水冷渣沟槽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73766A (zh) * 2018-11-19 2019-02-22 云南玉溪仙福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水冷渣沟槽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177974A (en) Molten slag runner for blast-furnace plant
CN209326366U (zh) 水冷渣沟槽
CN114350869B (zh) 一种炉身喷吹还原气的氧气高炉炉型结构
JP2010215993A (ja) 内部水冷式高炉羽口
CN109373766A (zh) 水冷渣沟槽
CN107537870A (zh) 一种优质大棒材控冷装置
CN101705320B (zh) 高炉破损冷却壁孔道冷却方法及其装置
CN207552356U (zh) 一种炼铁厂高炉用冷却机构
CN213232350U (zh) 一种节能高炉煤粉喷枪
CN105779672A (zh) 一种用于控制液态熔渣流量的塞棒
CN204799691U (zh) 一种中厚板轧后冷却喷水***
CN213671147U (zh) 一种棒线材穿水冷却装置
CN109869715A (zh) 防漏渣风帽及其制备方法和循环流化床锅炉
CN106086262B (zh) 一种软水分配装置
CN205907279U (zh) 一种整体铸造双腔式风口小套
CN111621609A (zh) 一种节能高炉煤粉喷枪
CN206607260U (zh) 气基竖炉的余热回收装置及气基竖炉
CN209702797U (zh) 一种新型的氧枪喷头
CN109652101B (zh) 一种炉墙分段承托无气流斜道结构的干熄焦炉
CN208952685U (zh) 浸没式喷枪及熔炼设备***
CN206828397U (zh) 一种水泥冷却装置
CN112522462A (zh) 一种铁材冶炼用高炉
CN206854369U (zh) 一种具有冷却除尘功能的导卫装置
CN205205168U (zh) 用于90吨转炉冶炼的低温低硅铁水氧枪喷头
CN207031503U (zh) 一种节能型轴头水冷炉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