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274822U - 一种中置电机和后叉安装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中置电机和后叉安装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274822U
CN209274822U CN201821130564.7U CN201821130564U CN209274822U CN 209274822 U CN209274822 U CN 209274822U CN 201821130564 U CN201821130564 U CN 201821130564U CN 209274822 U CN209274822 U CN 2092748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motor
built
rear fork
wh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13056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
董爱华
何元野
吴志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fan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fan Indust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fan Industr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fan Indust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130564.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2748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2748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27482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xle Suspensions And Sidecars For Cy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中置电机和后叉安装结构,包括间隔相对设置的左半后叉与右半后叉,左半后叉前段与右半后叉前段之间设置有固定连接构件,还包括中置电机,中置电机轴向沿后叉的宽度方向设置,中置电机的外壳体为金属外壳体,中置电机的外壳体轴向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左半后叉前段与右半后叉前段之间并独立构成所述固定连接构件。这样,该结构的中置电机充当了连接左半后叉和右半后叉的连接轴,左半后叉和右半后叉之间可以单独加工运送,相对于现有的H型或门型的后叉使用方便,省去了连接轴的设置结构更加简单,可以的给的中置电机留有更大的安装位置,同时避免采用连接轴,出现连接轴断裂的情况,连接更加可靠。

Description

一种中置电机和后叉安装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中置电机和后叉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电动车是以电池作为能量来源,通过控制器、电机等部件,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运动,并控制电流大小改变速度的车辆。
目前,电动车通常采用轮毂电机驱动,轮毂电机集成在电动车驱动轮内,占用车身空间小,便于安装, 同时成本低,传动直接;但是,由于轮毂电机自身重量导致驱动轮质量过大,影响减震效果 和骑行舒适度;轮毂直接与地面接触,工作环境恶劣,影响电机使用寿命;并且电动车由轮毂电机直接驱动,没有减速机构,不利于大转矩的实现。中置电机可避免轮毂电机的缺陷, 但是中置电机需要的安装空间大,占用车架及平叉位置,不利于电动车整体安装布置。
为解决上述问题,中国专利CN206954442U公开了一种中置电机与后平叉连接轴之间的连接结构,包括;后平叉,包括连接轴;中置电机,包括位于所述中置电机两端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置电机固定于所述连接轴上。上述结构在连接前门型或H型结构运输不便,连接轴与中置电机连接结构复杂,连接轴在连接后叉的同时还要承载电机自动,使得连接轴容易成为薄弱部位,容易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如何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连接可靠,且空间布置合理的中置电机和后叉安装结构。本实用新型描述的方位基于该安装结构在使用状态下进行描述,其中以采用该安装结构在电动车的车头一侧为前侧。
一种中置电机和后叉安装结构,包括间隔相对设置的左半后叉与右半后叉,左半后叉前段与右半后叉前段之间设置有固定连接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中置电机,中置电机轴向沿后叉的宽度方向设置,中置电机的外壳体为金属外壳体,中置电机的外壳体轴向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左半后叉前段与右半后叉前段之间并独立构成所述固定连接构件。
这样,该结构的中置电机充当了连接左半后叉和右半后叉的连接轴,左半后叉和右半后叉之间可以单独加工运送,相对于现有的H型或门型的后叉使用方便。中置电机外壳体一般使用金属外壳,其结构强度大于左半后叉和右半后叉的结构强度。其结构强度要去根据工况设置。这样省去了连接轴的设置结构更加简单,可以的给的中置电机留有更大的安装位置,同时避免采用连接轴,轴断裂的情况,连接更加可靠。
作为优选,中置电机的外壳体的轴向的左右端面上分别设置有若干连接螺孔,连接螺孔的轴向沿所述宽度方向设置,左半后叉前段设置有与中置电机外壳体左端面上的连接螺孔配合的连接通孔,右半后叉前段设置有与中置电机外壳体右端面上的连接螺孔配合的连接通孔,螺栓沿所述宽度方向穿过连接通孔旋紧在连接螺孔中,实现中置电机和左半后叉,中置电机和右半后叉的可拆卸连接。
这样,中置电机外壳体左右两端设置安装螺孔,在左半后叉和右半后叉上设置连接通孔,通过螺栓由左右两侧穿过连接通孔安装在的螺孔中。两端设置螺栓的方式首先是拆装方便,安装时以电机为基准可以简单快速方便的安装左半后叉和有半后叉,在后续拆除时,人可以位于电动车左右两侧进行拆装,十分方便。
作为优选,中置电机的输出轴凸出中置电机左端面,其上安装有主动轮,主动轮位于左半后叉和右半后叉之间设置。
这样,主动路位于左半后叉和右半后叉之间设置,避免传动时,高速转动的主动轮外露,造成安全事故,更加安全,且内置的布置也更加美观。
作为优选,左半后叉包括位于前端的车架安装套管,位于后端的后轮安装部,车架安装套管与后轮安装部之间通过管件连接,管件的数量的二,包括位于上方的左上管和位于左上管正下方的左下管,左下管前段向下凹,构成弓形,左上管与左下管之间空隙正对主动轮设置且覆盖主动轮的左端面,左半后叉内侧固连有半环形的左连接板,左连接板轴线与中置电机输出轴的轴线重合且其内径大于主动轮的外径,左连接板开口向后设置,左半后叉前段设置的连接通孔开设在左连接板上。
这样,一般在使用上述安装结构时,主动轮上设置有皮带或者链条,后轮安装部安装后轮,后轮同轴连接有一个从动轮,电机通过主动轮,皮带,从动轮带动后轮转动。上述方案公开了左半后叉的结构,且其上设置有左连接板,其中左上管和左下关前段之间空隙正对中置电机上安装的主动轮,这样安装时可以方便收或者工具伸入方便安装调整皮带。左连接板向后开口主要是避免与皮带或链条干涉,连接通孔多沿左连接板周向设置,对应的中置电机外壳体左端面上设置的连接螺孔也在其左端面上周向分布,可以实现更好的紧固。车架安装套管包括左半前叉前端设置的一端短管,该短管轴线平行中置电机轴线,后轮安装部包括左半前叉沿宽度方向向内凹陷的一段凹槽,凹槽底部沿左半前叉延伸方向开设有一段条形孔。
作为优选,右半后叉包括位于前端的车架安装套管,位于后端的后轮安装部,车架安装套管与后轮安装部之间通过管件连接,管件的数量的二,包括位于上方的右上管和位于右上管正下方的右下管,右下管前段向下凹,构成弓形,右上管与右下管之间空隙正对电机外壳右端面设置且覆盖该右端面,右半平叉内侧固连有环形的右连接板,右连接板轴线与电机输出轴轴线重合,右半后叉前段设置的连接通孔开设在右连接板上。
这样,上述方案给出了右半后叉的具体结构,左下管和右下管的下凹的设置,确保将整个中置电机完全设置作半后叉和右半后叉之间,这样中置电机无外突部分,可以有效的保护电机,避免损坏,且外观无突兀感更加的美观。右连接板上连接通孔和中置电机右端面上的连接螺孔均沿周向分布,可以实现更好的连接固定。右连接板焊接在左上管和左下管相向凸设两部分上固定。
作为优选,左上管与左下管之间设置有左加强管,左加强管两端分别连接在左上管中部和左下管中部,且斜向下向后设置;右上管与右下管之间设置有右加强管,右加强管两端分别连接在右上管中部和右下管中部,且斜向下向后设置。
这样,左右加强管的设置起到结构加强的作用。
作为优选,左上管、左下管、左加强管、右上管、右下管、右加强管均采为焊管制得。
这样,焊管成本较低,且焊管通过焊接的方式方便构成上述结构。
作为优选,后轮安装部为左右对称设置的两个,位于左侧的后轮安装部前端向前凸起有位于下侧的第一安装导管与位于上侧的第二安装导管,第一安装导管***左下管的末端中,第二安装导管***左上管的末端中,左半平叉的后端与位于左侧的后轮安装部的前端相抵定位,位于左侧的后轮安装部的左侧面上开设有斜向下向后设置之沉槽,沉槽设置在第一安装导管与第二安装导管之间,其深度大于连接后轮使用的螺母的厚度,其宽度大于连接后轮使用的螺母的宽度,沉槽底部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供后轮连接轴穿出的条形孔;位于右侧的后轮安装部前端向前凸起有位于下侧的第三安装导管与位于上侧的第四安装导管,第三安装导管***右下管的末端中,第四安装导管***右上管的末端中,右半平叉的后端与位于右侧的后轮安装部前端相抵定位,位于右侧的后轮安装部的右侧面上开设有斜向下向后设置之沉槽,沉槽设置在第三安装导管与第四安装导管之间,其深度大于连接后轮使用的螺母的厚度,其宽度大于连接后轮使用的螺母的宽度,沉槽底部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供后轮连接轴穿出的条形孔。
这样,这样,该设置后轮安装部方便有左上管与左下管连接定位,安装定位方便,且方便后续焊接施工。后轮连接轴穿出条形孔,通过螺母锁紧在沉槽中,避免外露,更加美观安全,设置后轮安装部方便有右上管与右下管连接定位,安装定位方便,且方便后续焊接施工。后轮连接轴穿出条形孔,通过螺母锁紧在沉槽中,避免外露,更加美观安全。两各后轮安装部形状大小结构完全一致,生产安装使用过程中不用区分左右,极大的方便了加工和使用。
作为优选,中置电机外壳体上部设置有后减震安装吊头,后减震安装吊头包括斜向上向后设置且左右对称的两个到安装吊耳,两个安装吊耳分别开设有安装插孔,两个安装插孔轴线共线且平行中置电机轴线。
这样,后减震安装吊头的设置可以将后减震一端连接在电机外壳体上,将后减震另一端支撑连接在座椅下部,实现结构简化。同时后减震安装吊头的设置亦可以方便的安装调运电机,这样的在使用时,挂钩直接勾住两安装吊耳之间上,方便调运。
作为优选,主动轮为皮带轮或链轮。
这样,对应的在使用该结构时可以更好工况,选用链传动或皮带传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中置电机和后叉安装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中置电机和后叉安装结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其中,1为左半后叉、101为左上管、102为左下管、103为左加强管、2为右半后叉、201为右上管、202为右下管、203为右加强管、3为中置电机、4为后减震安装吊头、5左连接板、6右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请参阅图1,图2,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中置电机和后叉安装结构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中置电机和后叉安装结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一种中置电机3和后叉安装结构,包括间隔相对设置的左半后叉1与右半后叉2,左半后叉1前段与右半后叉2前段之间设置有固定连接构件,还包括中置电机3,中置电机3轴向沿后叉的宽度方向设置,中置电机3的外壳体为金属外壳体,中置电机3的外壳体轴向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左半后叉1前段与右半后叉2前段之间并独立构成固定连接构件。
这样,该结构的中置电机3充当了连接左半后叉1和右半后叉2的连接轴,左半后叉1和右半后叉2之间可以单独加工运送,相对于现有的H型或门型的后叉使用方便。中置电机3外壳体一般使用金属外壳,其结构强度大于左半后叉1和右半后叉2的结构强度。其结构强度要去根据工况设置。这样省去了连接轴的设置结构更加简单,可以的给的中置电机3留有更大的安装位置,同时避免采用连接轴,轴断裂的情况,连接更加可靠。
在本实施例中,中置电机3的外壳体的轴向的左右端面上分别设置有若干连接螺孔,连接螺孔的轴向沿宽度方向设置,左半后叉1前段设置有与中置电机3外壳体左端面上的连接螺孔配合的连接通孔,右半后叉2前段设置有与中置电机3外壳体右端面上的连接螺孔配合的连接通孔,螺栓沿宽度方向穿过连接通孔旋紧在连接螺孔中,实现中置电机3和左半后叉1,中置电机3和右半后叉2的可拆卸连接。
这样,中置电机3外壳体左右两端设置安装螺孔,在左半后叉1和右半后叉2上设置连接通孔,通过螺栓由左右两侧穿过连接通孔安装在的螺孔中。两端设置螺栓的方式首先是拆装方便,安装时以电机为基准可以简单快速方便的安装左半后叉1和有半后叉,在后续拆除时,人可以位于电动车左右两侧进行拆装,十分方便。
在本实施例中,中置电机3的输出轴凸出中置电机3左端面,其上安装有主动轮,主动轮位于左半后叉1和右半后叉2之间设置。
这样,主动路位于左半后叉1和右半后叉2之间设置,避免传动时,高速转动的主动轮外露,造成安全事故,更加安全,且内置的布置也更加美观。
在本实施例中,左半后叉1包括位于前端的车架安装套管,位于后端的后轮安装部,车架安装套管与后轮安装部之间通过管件连接,管件的数量的二,包括位于上方的左上管101和位于左上管101正下方的左下管102,左下管102前段向下凹,构成弓形,左上管101与左下管102之间空隙正对主动轮设置且覆盖主动轮的左端面,左半后叉1内侧固连有半环形的左连接板5,左连接板5轴线与中置电机3输出轴的轴线重合且其内径大于主动轮的外径,左连接板5开口向后设置,左半后叉1前段设置的连接通孔开设在左连接板5上。
这样,一般在使用上述安装结构时,主动轮上设置有皮带或者链条,后轮安装部安装后轮,后轮同轴连接有一个从动轮,电机通过主动轮,皮带,从动轮带动后轮转动。上述方案公开了左半后叉1的结构,且其上设置有左连接板5,其中左上管101和左下关前段之间空隙正对中置电机3上安装的主动轮,这样安装时可以方便收或者工具伸入方便安装调整皮带。左连接板5向后开口主要是避免与皮带或链条干涉,连接通孔多沿左连接板5周向设置,对应的中置电机3外壳体左端面上设置的连接螺孔也在其左端面上周向分布,可以实现更好的紧固。车架安装套管包括左半前叉前端设置的一端短管,该短管轴线平行中置电机3轴线,后轮安装部包括左半前叉沿宽度方向向内凹陷的一段凹槽,凹槽底部沿左半前叉延伸方向开设有一段条形孔。
在本实施例中,右半后叉2包括位于前端的车架安装套管,位于后端的后轮安装部,车架安装套管与后轮安装部之间通过管件连接,管件的数量的二,包括位于上方的右上管201和位于右上管201正下方的右下管202,右下管202前段向下凹,构成弓形,右上管201与右下管202之间空隙正对电机外壳右端面设置且覆盖该右端面,右半平叉内侧固连有环形的右连接板6,右连接板6轴线与电机输出轴轴线重合,右半后叉2前段设置的连接通孔开设在右连接板6上。
这样,上述方案给出了右半后叉2的具体结构,左下管102和右下管202的下凹的设置,确保将整个中置电机3完全设置作半后叉和右半后叉2之间,这样中置电机3无外突部分,可以有效的保护电机,避免损坏,且外观无突兀感更加的美观。右连接板6上连接通孔和中置电机3右端面上的连接螺孔均沿周向分布,可以实现更好的连接固定。右连接板6焊接在左上管101和左下管102相向凸设两部分上固定。
在本实施例中,左上管101与左下管102之间设置有左加强管103,左加强管103两端分别连接在左上管101中部和左下管102中部,且斜向下向后设置;右上管201与右下管202之间设置有右加强管203,右加强管203两端分别连接在右上管201中部和右下管202中部,且斜向下向后设置。
这样,左右加强管203的设置起到结构加强的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左上管101、左下管102、左加强管103、右上管201、右下管202、右加强管203均采为焊管制得。
这样,焊管成本较低,且焊管通过焊接的方式方便构成上述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后轮安装部为左右对称设置的两个,位于左侧的后轮安装部前端向前凸起有位于下侧的第一安装导管与位于上侧的第二安装导管,第一安装导管***左下管102的末端中,第二安装导管***左上管101的末端中,左半平叉的后端与位于左侧的后轮安装部的前端相抵定位,位于左侧的后轮安装部的左侧面上开设有斜向下向后设置之沉槽,沉槽设置在第一安装导管与第二安装导管之间,其深度大于连接后轮使用的螺母的厚度,其宽度大于连接后轮使用的螺母的宽度,沉槽底部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供后轮连接轴穿出的条形孔;位于右侧的后轮安装部前端向前凸起有位于下侧的第三安装导管与位于上侧的第四安装导管,第三安装导管***右下管202的末端中,第四安装导管***右上管201的末端中,右半平叉的后端与位于右侧的后轮安装部前端相抵定位,位于右侧的后轮安装部的右侧面上开设有斜向下向后设置之沉槽,沉槽设置在第三安装导管与第四安装导管之间,其深度大于连接后轮使用的螺母的厚度,其宽度大于连接后轮使用的螺母的宽度,沉槽底部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供后轮连接轴穿出的条形孔。
这样,这样,该设置后轮安装部方便有左上管101与左下管102连接定位,安装定位方便,且方便后续焊接施工。后轮连接轴穿出条形孔,通过螺母锁紧在沉槽中,避免外露,更加美观安全,设置后轮安装部方便有右上管201与右下管202连接定位,安装定位方便,且方便后续焊接施工。后轮连接轴穿出条形孔,通过螺母锁紧在沉槽中,避免外露,更加美观安全。两各后轮安装部形状大小结构完全一致,生产安装使用过程中不用区分左右,极大的方便了加工和使用。
在本实施例中,中置电机3外壳体上部设置有后减震安装吊头4,后减震安装吊头4包括斜向上向后设置且左右对称的两个到安装吊耳,两个安装吊耳分别开设有安装插孔,两个安装插孔轴线共线且平行中置电机3轴线。
这样,后减震安装吊头4的设置可以将后减震一端连接在电机外壳体上,将后减震另一端支撑连接在座椅下部,实现结构简化。同时后减震安装吊头4的设置亦可以方便的安装调运电机,这样的在使用时,挂钩直接勾住两安装吊耳之间上,方便调运。
在本实施例中,主动轮为皮带轮或链轮。
这样,对应的在使用该结构时可以更好工况,选用链传动或皮带传动。

Claims (9)

1.一种中置电机和后叉安装结构,包括间隔相对设置的左半后叉与右半后叉,左半后叉前段与右半后叉前段之间设置有固定连接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中置电机,中置电机轴向沿后叉的宽度方向设置,中置电机的外壳体为金属外壳体,中置电机的外壳体轴向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左半后叉前段与右半后叉前段之间并独立构成所述固定连接构件;
中置电机的外壳体的轴向的左右端面上分别设置有若干连接螺孔,连接螺孔的轴向沿所述宽度方向设置,左半后叉前段设置有与中置电机外壳体左端面上的连接螺孔配合的连接通孔,右半后叉前段设置有与中置电机外壳体右端面上的连接螺孔配合的连接通孔,螺栓沿所述宽度方向穿过连接通孔旋紧在连接螺孔中,实现中置电机和左半后叉,中置电机和右半后叉的可拆卸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置电机和后叉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中置电机的输出轴凸出中置电机左端面,其上安装有主动轮,主动轮位于左半后叉和右半后叉之间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置电机和后叉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左半后叉包括位于前端的车架安装套管,位于后端的后轮安装部,车架安装套管与后轮安装部之间通过管件连接,管件的数量的二,包括位于上方的左上管和位于左上管正下方的左下管,左下管前段向下凹,构成弓形,左上管与左下管之间空隙正对主动轮设置且覆盖主动轮的左端面,左半后叉内侧固连有半环形的左连接板,左连接板轴线与中置电机输出轴的轴线重合且其内径大于主动轮的外径,左连接板开口向后设置,左半后叉前段设置的连接通孔开设在左连接板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置电机和后叉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右半后叉包括位于前端的车架安装套管,位于后端的后轮安装部,车架安装套管与后轮安装部之间通过管件连接,管件的数量的二,包括位于上方的右上管和位于右上管正下方的右下管,右下管前段向下凹,构成弓形,右上管与右下管之间空隙正对电机外壳右端面设置且覆盖该右端面,右半平叉内侧固连有环形的右连接板,右连接板轴线与电机输出轴轴线重合,右连接板位于开口向后设置,右半后叉前段设置的连接通孔开设在右连接板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置电机和后叉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左上管与左下管之间设置有左加强管,左加强管两端分别连接在左上管中部和左下管中部,且斜向下向后设置;右上管与右下管之间设置有右加强管,右加强管两端分别连接在右上管中部和右下管中部,且斜向下向后设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中置电机和后叉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左上管、左下管、左加强管、右上管、右下管、右加强管均采为焊管制得。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置电机和后叉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后轮安装部为左右对称设置的两个,位于左侧的后轮安装部前端向前凸起有位于下侧的第一安装导管与位于上侧的第二安装导管,第一安装导管***左下管的末端中,第二安装导管***左上管的末端中,左半平叉的后端与位于左侧的后轮安装部的前端相抵定位,位于左侧的后轮安装部的左侧面上开设有斜向下向后设置之沉槽,沉槽设置在第一安装导管与第二安装导管之间,其深度大于连接后轮使用的螺母的厚度,其宽度大于连接后轮使用的螺母的宽度,沉槽底部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供后轮连接轴穿出的条形孔;位于右侧的后轮安装部前端向前凸起有位于下侧的第三安装导管与位于上侧的第四安装导管,第三安装导管***右下管的末端中,第四安装导管***右上管的末端中,右半平叉的后端与位于右侧的后轮安装部前端相抵定位,位于右侧的后轮安装部的右侧面上开设有斜向下向后设置之沉槽,沉槽设置在第三安装导管与第四安装导管之间,其深度大于连接后轮使用的螺母的厚度,其宽度大于连接后轮使用的螺母的宽度,沉槽底部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供后轮连接轴穿出的条形孔。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置电机和后叉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中置电机外壳体上部设置有后减震安装吊头,后减震安装吊头包括斜向上向后设置且左右对称的两个到安装吊耳,两个安装吊耳分别开设有安装插孔,两个安装插孔轴线共线且平行中置电机轴线。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置电机和后叉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主动轮为皮带轮或链轮。
CN201821130564.7U 2018-07-17 2018-07-17 一种中置电机和后叉安装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2748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130564.7U CN209274822U (zh) 2018-07-17 2018-07-17 一种中置电机和后叉安装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130564.7U CN209274822U (zh) 2018-07-17 2018-07-17 一种中置电机和后叉安装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274822U true CN209274822U (zh) 2019-08-20

Family

ID=675979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130564.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274822U (zh) 2018-07-17 2018-07-17 一种中置电机和后叉安装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27482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45018A1 (zh) * 2021-09-24 2023-03-30 浙江阿波罗摩托车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车架和后叉的同轴固定结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45018A1 (zh) * 2021-09-24 2023-03-30 浙江阿波罗摩托车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车架和后叉的同轴固定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274822U (zh) 一种中置电机和后叉安装结构
CN106995033B (zh) 一种电动车的驱动机构
CN110562374A (zh) 一种跨骑式电动车后轮单摇臂总成
CN202202373U (zh) 一种食物垃圾处理器法兰紧固连接结构
CN201105966Y (zh) 电动托盘搬运车电动机连接装置
CN202867595U (zh) 一种车用发动机曲轴前端连接结构
CN208813423U (zh) 一种摩托车后平叉组合结构
CN106005184A (zh) 电动两轮车中置电机安装结构及包括该结构的电动两轮车
CN210946145U (zh) 一种新型洗衣机电磁离合器模块
CN211810062U (zh) 一种分体式平叉的中置电机结构
CN201293746Y (zh) 拉绳疲劳试验机转轮驱动结构
CN210822594U (zh) 一种跨骑式电动车单摇臂总成
CN206871300U (zh) 一种新型电动车或电动摩托车用中置电机组件
CN202879734U (zh) 一种传动装置
CN202193148U (zh) 一种蓄电池安装支架
CN204895750U (zh) 一种同轴式一体化高速电机驱动***
CN204775807U (zh) 用于自行车及电动自行车的传动总成
CN101408490B (zh) 拉绳疲劳试验机转轮驱动结构
CN104859784A (zh) 用于自行车及电动自行车的传动总成
CN202557692U (zh) 电动车后平叉
CN216332490U (zh) 一种通用型电动三轮车车架机构
CN206954442U (zh) 中置电机与后平叉连接轴之间的连接结构
CN201149046Y (zh) 一种传动轴
CN109404615B (zh) 旋转式柱形附接套
CN217917479U (zh) 一种电动车后桥分总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820

Termination date: 2021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