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026931U - 组合式碳纤维电暖气 - Google Patents

组合式碳纤维电暖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026931U
CN209026931U CN201821660986.5U CN201821660986U CN209026931U CN 209026931 U CN209026931 U CN 209026931U CN 201821660986 U CN201821660986 U CN 201821660986U CN 209026931 U CN209026931 U CN 2090269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bon fiber
bending plate
combined type
generating component
electrically he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66098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亚峰
刘志强
李灵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ner Mongolia Nuancun Energy-Saving Heat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ner Mongolia Nuancun Energy-Saving Heat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ner Mongolia Nuancun Energy-Saving Heat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Inner Mongolia Nuancun Energy-Saving Heat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66098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0269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0269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02693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Landscapes

  • Resistance Heating (AREA)
  • Surface Heating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组合式碳纤维电暖气,其涉及采暖设备领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水暖传热损耗大,传热慢,浪费水资源的技术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壳体、保温层、反射层以及发热组件,发热组件内穿设有碳纤维发热丝,碳纤维发热丝上电连接有电源线,在施工时,将反射层叠在保温层上,将碳纤维发热丝穿设在发热组件内,将发热组件固定在发射层上,最后用壳体将保温层、发射层和发热组件固定安装,最后将电暖气固定在墙上,利用电源线,通电后,碳纤维发热丝发热,产生热量,从而可以将进行取暖,在室内直接加热代替了从室外将热水传输至室内,有利于以此可以减少热能的损耗,且导热快,进而可以节能环保,也可以减少电费。

Description

组合式碳纤维电暖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采暖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组合式碳纤维电暖气。
背景技术
暖气片是一种采暖为主的采暖设备。主要在冬天寒冷的北方地区使用,具有保暖的作用。暖气片根据材质分为铸铁暖气片、钢制柱式暖气片、钢制翅片暖气片、钢制插接暖气片、纯铜暖气片、铜铝复合暖气片、钢铝复合暖气片、电暖气片、真空超导暖气片以及压铸铝暖气片,暖气片散热方式有传导式、辐射散热器和对流散热器。
授权公告号为CN205957764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带挡板的暖气片由散热片、上连通管、下连通管和暖气接口组成,还包括挡板,散热片通过上连通管和下连通管连接在一起,并形成通路,暖气片的四个角上即上连通管和下连通管的两端分别连接有暖气接口,在下连通管的中部安装有挡板,挡板将下连通管的中部堵死,避免下连通管成为直通管路。
现有技术中的暖气片是通过将水输入至暖气片内,进行取暖,但是水暖传热耗水多,传热慢,传输水的过程中产生的损耗大,且浪费水资源,有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式碳纤维电暖气,其具有损耗小、导热快、节能环保的优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组合式碳纤维电暖气,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内且从后向前依次设置的保温层、反射层以及发热组件,所述发热组件内穿设有碳纤维发热丝,所述碳纤维发热丝上电连接有电源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施工时,将反射层叠在保温层上,将碳纤维发热丝穿设在发热组件内,将发热组件固定在发射层上,最后用壳体将保温层、发射层和发热组件固定安装,最后将电暖气固定在墙上,利用电源线,通电后,碳纤维发热丝发热,产生热量,从而可以将进行取暖,在室内直接加热代替了从室外将热水传输至室内,有利于以此可以减少热能的损耗,且导热快,进而可以节能环保,也可以减少电费。
进一步地,所述发热组件包括两相对设置的铝板以及若干个均布在两铝板之间的隔条,所述隔条沿铝板的高度方向设置、且其高度小于铝板的高度,所述铝板的两端分别设有用于相互插接的连接件和搭接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连接件和搭接件相互插接,从而可以将铝板连成一体,方便施工人员安装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碳纤维发热丝沿隔条呈蛇形均匀排布在两铝板之间、且相邻碳纤维发热丝之间的距离为2-4cm,所述碳纤维发热丝的长度为8-15米。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碳纤维发热丝穿在隔条之间,从而可以固定在铝板上,相邻碳纤维发热丝间距为2-4mm,有利于碳纤维发热丝散热;若碳纤维发热丝长度过长,产生的热能过大,不合适室内人体需要,且浪费电能,若碳纤维发热丝长度过短,产生的热能过少,需要较长时间产生室内所需的温度,在多次试验下,为达到室内所需的温度,将碳纤维发热丝的长度设为8-15m,可以达到最佳省电状态,既有利于节能环保也可以节省电费。
进一步地,所述搭接件包括呈L型的第三弯折板,所述第三弯折板的短板向隔条的一侧弯折、长板向隔条的一侧延伸;
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弯折板和第二弯折板,所述第一弯折板和第二弯折板均呈L型,所述第一弯折板的短板向隔条的一侧弯折、长板向远离铝板的一侧延伸,所述第二弯折板的长板与第二弯折板的长板的端面连接、短板向靠近铝板的一侧延伸,所述第一弯折板和第二弯折板产生供第三弯折板***的空隙。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安装时,将第三弯折板***第一弯折板和第二弯折板之间空隙内,从而可以将铝板后尾相连,方便工人安装铝板。
进一步地,所述保温层为保温棉层,所述保温层的厚度为3-5m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保温棉层的保温隔热性能,有利于阻止碳纤维发热丝产生的热能向墙壁一侧散发。
进一步地,所述反射层为反射膜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反射膜层的反射特性,有利于将碳纤维发热丝产生的热能向铝板一侧反射,从而可以减少热能向室外散发。
进一步地,所述反射层靠近保温层的一侧涂覆有保温涂料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保温涂料层的保温特性,从而可以进一步阻止热能向墙壁一侧散发。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靠近保温层的一侧设有若干个悬挂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组装完暖气片后,利用悬挂孔将暖气片挂在墙上,有利于固定安装暖气片。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侧壁上设有用于控制电路导通的按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按钮,方便使用人开启和关闭暖气片,减少浪费电能,也可以减少电费。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利用8-15米长的碳纤维发热丝,有利于节约电能,节约电费;
2、利用第三弯折板***第一弯折板和第二弯折板之间的间隙内,方便施工人员安装铝板;
3、利用保温棉层和反射膜层,有利于阻止碳纤维发热丝产生的热能向墙壁一侧散发。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体现实施例中保温层、反射层、保温涂料层和碳纤维发热丝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体现图2中A部放大图。
图4为体现实施例中悬挂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保温层;3、反射层;4、发热组件;40、铝板;41、隔条;42、连接件;43、搭接件;44、第三弯折板;45、第一弯折板;46、第二弯折板;47、空隙;5、碳纤维发热丝;6、电源线;7、保温涂料层;8、悬挂孔;9、按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
参照图1和图2,一种组合式碳纤维电暖气,其包括壳体1、设置在壳体1内且从后向前依次设置的保温层2、反射层3以及发热组件4,保温层2为保温棉层,保温层2的厚度为3-5mm;反射层3为反射膜层;反射层3靠近保温层2的一侧涂覆有保温涂料层7;发热组件4内穿设有碳纤维发热丝5,碳纤维发热丝5上电连接有电源线6;
参照图1和图2,壳体1的侧壁上设有用于控制电路导通的按钮9;在施工时,将碳纤维发热丝5穿插在发热组件4内,将反射层3和发热组件4依次放置在保温层2上,最后将壳体1将保温层2、反射层3和发热组件4固定安装成一个整体,使用时,打开按钮9,导通电路,碳纤维发热丝5产热,利用保温层2和保温涂料层7防止热量向墙壁一侧散发,反射层3将热量向前反射,碳纤维发热丝5发热快,导热能力强,代替了将热水输送至室内的方式,从而可以减少在输送过程中的热能损耗,以此有利于节能环保。
参照图3,发热组件4包括两相对设置的铝板40以及若干个均布在两铝板40之间的隔条41,隔条41沿铝板40的高度方向设置、且其高度小于铝板40的高度,为了方便安装铝板40,所以铝板40的两端分别设有用于相互插接的连接件42和搭接件43;
参照图3,搭接件43包括呈L型的第三弯折板44,第三弯折板44的短板向隔条41的一侧弯折、长板向隔条41的一侧延伸;
参照图3,连接件42包括第一弯折板45和第二弯折板46,第一弯折板45和第二弯折板46均呈L型,第一弯折板45的短板向隔条41的一侧弯折、长板向远离铝板40的一侧延伸,第二弯折板46的长板与第二弯折板46的长板的端面连接、短板向靠近铝板40的一侧延伸,第一弯折板45和第二弯折板46产生供第三弯折板44***的空隙47;利用第三弯折板44***第一弯折板45和第二弯折板46之间的空隙47,方便使用人员施工,再将碳纤维发热丝5(参照图2)穿插在隔条41之间,有利于固定碳纤维发热丝5。
参照图2,碳纤维发热丝5沿隔条41呈蛇形均匀排布在两铝板40之间、且相邻碳纤维发热丝5之间的距离为2-4cm,碳纤维发热丝5的长度为8-15米,碳纤维发热丝5优选采用10米的长度,且其型号为24K;将碳纤维发热丝5固定在隔条41之间,从而可以固定碳纤维发热丝5,相邻碳纤维发热丝5之间的距离设为2-4cm,有利于碳纤维发热丝5散热,为了避免过长的碳纤维发热丝5产生过高的温度,浪费电能,也为了避免过短的碳纤维发热丝5产生过低的温度,达不到人体需求,在多次试验后,使用10米的碳纤维发热丝5,在保证室内所需的温度,达到最佳省电状态,有利于节能环保。
参照图4,壳体1靠近保温层2的一侧设有若干个悬挂孔8;将暖气片安装完后,利用悬挂孔8,从而可以将暖气片固定在墙壁上。
上述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在施工时,将反射层3和发热组件4安放在保温层2上,最后采用壳体1将保温层2、反射层3和发热组件4固定安装,打开按钮9后,碳纤维发热丝5直接产生热量,为室内提供热能,减少了热能在传输过程中的损耗,有利于节能环保。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9)

1.一种组合式碳纤维电暖气,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设置在壳体(1)内且从后向前依次设置的保温层(2)、反射层(3)以及发热组件(4),所述发热组件(4)内穿设有碳纤维发热丝(5),所述碳纤维发热丝(5)上电连接有电源线(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碳纤维电暖气,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组件(4)包括两相对设置的铝板(40)以及若干个均布在两铝板(40)之间的隔条(41),所述隔条(41)沿铝板(40)的高度方向设置、且其高度小于铝板(40)的高度,所述铝板(40)的两端分别设有用于相互插接的连接件(42)和搭接件(4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式碳纤维电暖气,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纤维发热丝(5)沿隔条(41)呈蛇形均匀排布在两铝板(40)之间、且相邻碳纤维发热丝(5)之间的距离为2-4cm,所述碳纤维发热丝(5)的长度为8-15米。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式碳纤维电暖气,其特征在于:所述搭接件(43)包括呈L型的第三弯折板(44),所述第三弯折板(44)的短板向隔条(41)的一侧弯折、长板向隔条(41)的一侧延伸;
所述连接件(42)包括第一弯折板(45)和第二弯折板(46),所述第一弯折板(45)和第二弯折板(46)均呈L型,所述第一弯折板(45)的短板向隔条(41)的一侧弯折、长板向远离铝板(40)的一侧延伸,所述第二弯折板(46)的长板与第二弯折板(46)的长板的端面连接、短板向靠近铝板(40)的一侧延伸,所述第一弯折板(45)和第二弯折板(46)产生供第三弯折板(44)***的空隙(4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碳纤维电暖气,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2)为保温棉层,所述保温层(2)的厚度为3-5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碳纤维电暖气,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层(3)为反射膜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碳纤维电暖气,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层(3)靠近保温层(2)的一侧涂覆有保温涂料层(7)。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碳纤维电暖气,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靠近保温层(2)的一侧设有若干个悬挂孔(8)。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碳纤维电暖气,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侧壁上设有用于控制电路导通的按钮(9)。
CN201821660986.5U 2018-10-13 2018-10-13 组合式碳纤维电暖气 Active CN2090269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660986.5U CN209026931U (zh) 2018-10-13 2018-10-13 组合式碳纤维电暖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660986.5U CN209026931U (zh) 2018-10-13 2018-10-13 组合式碳纤维电暖气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026931U true CN209026931U (zh) 2019-06-25

Family

ID=669061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660986.5U Active CN209026931U (zh) 2018-10-13 2018-10-13 组合式碳纤维电暖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02693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163063Y (zh) 一种纳米远红外碳晶电暖器
CN201014704Y (zh) 即热式水电加热器
CN110120569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温控装置
CN209026931U (zh) 组合式碳纤维电暖气
CN206639831U (zh) 一种电池温控装置
CN202032657U (zh) 远红外智能速热采暖器
CN106820982A (zh) 一种两级动态水循环加热装置和饮水机
CN207674734U (zh) 电热暖器
CN204962944U (zh) 空气能散热器
CN211552026U (zh) 一种微晶红外线即热热水器
CN209261088U (zh) 一种墙面装饰供暖组合装置
CN207610266U (zh) 一种水电一体散热器***
CN201184646Y (zh) 水电两用散热器
CN205842828U (zh) 一种分体式远红外电暖器
CN216924508U (zh) 一种压铸铝取暖器
CN207560367U (zh) 一种ptc水暖加热***
CN203571863U (zh) 节能保暖太阳能热水器
CN205560964U (zh) 一种自控对流储热电暖器
CN207569975U (zh) 一种电驱的新型水电一体散热器
CN214664735U (zh) 一种碳纤维加热机构
CN221055101U (zh) 一种墙暖发热结构
CN216041908U (zh) 一种蜂窝板电热式一体化取暖墙体
CN209655426U (zh) 一种可移动式家用温度调节***
CN212378061U (zh) 一种太阳能蓄热供暖装置
CN207570367U (zh) 一种电驱的水电一体散热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