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865848U - 一种静态混药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静态混药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865848U
CN208865848U CN201821469278.3U CN201821469278U CN208865848U CN 208865848 U CN208865848 U CN 208865848U CN 201821469278 U CN201821469278 U CN 201821469278U CN 208865848 U CN208865848 U CN 2088658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xing drugs
water
cavity
runner
spherical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46927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姜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82146927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8658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8658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86584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Nozz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静态混药器,包括顺次连接的进液管、双向混药腔和出液管,双向混药腔内设置有上下分布的正向球形混药腔和反向球形混药腔,正向球形混药腔与反向球形混药腔通过连接流道连通,正向球形混药腔能够使得水和药剂原液进入后产生正向回旋并混合,反向球形混药腔能够使得水和药剂原液进入后产生反向回旋并混合。具有足够高流速强度的水和药剂进入双向混药腔后产生初步自混合效果和反方向强化自混合作用,无需外加动力源,即可在施药喷头将药液喷出前的最后一个环节将水和药剂均匀混合,且结构简单,高效耐用。

Description

一种静态混药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植物保护施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静态混药器。
背景技术
农药的剂型一般分为乳油、悬浮剂、可湿性粉剂、粉剂、颗粒剂或水剂等等,其中除粉剂和颗粒剂以外多数剂型均适宜加水喷雾施药。常用的施药方法为预先将药剂和水搅拌混合,在施药过程中再将水和药剂的混合物通入喷药杆内进行喷洒,由于预先混好的药液离喷嘴较远,导致在预先混好的药液流向喷嘴的过程中便发生药剂沉淀或是乳油分层的现象,容易出现药液雾化喷出时浓度不均的问题,导致施药区域内个别区块药液浓度过高对植物生长不利,而药液浓度过低还需要重复施药,不仅造成了农药的滥用及浪费,而且增加了施药成本。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现有技术在喷头内设置了混药结构,即事先不将药剂与水混合,而是分别将水和药剂通入喷药杆并达到喷头后,由喷头内自带的混药结构将二者混合后再喷出,虽然能够在药液喷出前有效提升药剂与水的混合均匀性,但是,鉴于目前的混药器多采用螺旋叶片结构,不仅结构复杂,且易被药剂腐蚀损伤,混药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混药效率高、混药效果好的静态混药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静态混药器,包括顺次连接的进液管、双向混药腔和出液管,所述进液管的顶端用于将水和药剂原液引入所述双向球形混药腔内,所述双向混药腔用于将水和药剂原液混合均匀形成混合药液,所述出液管的底端用于连接施药喷头;所述双向混药腔内设置有上下分布的正向球形混药腔和反向球形混药腔,所述正向球形混药腔与所述反向球形混药腔通过连接流道连通,所述正向球形混药腔的顶端与所述进液管的底端连通,所述反向球形混药腔的底端与所述出液管的顶端连通,所述正向球形混药腔能够使得水和药剂原液进入后产生正向回旋并混合,所述反向球形混药腔能够使得水和药剂原液进入后产生反向回旋并混合。
可选的,所述正向球形混药腔的左上端开设第一进液孔,所述正向球形混药腔的右下端开设第一出液孔,所述第一进液孔与所述进液管的底端连通,所述反向球形混药腔的右上端开设第二进液孔,所述反向球形混药腔的左下端开设第二出液孔,所述第二出液孔与所述出液管的顶端连通,所述第一出液孔与所述第二进液孔通过所述连接流道连通。
可选的,所述正向球形混药腔和所述反向球形混药腔的体积相同,且所述正向球形混药腔的球心与所述反向球形混药腔的球心位于同一竖直线上。
可选的,所述第一进液孔、所述第一出液孔、所述第二进液孔以及所述第二出液孔均为圆形孔,且所述第一进液孔、所述第一出液孔、所述第二进液孔以及所述第二出液孔的孔径相同;所述第一进液孔的圆心和所述第一出液孔的圆心连线与水平线之间有夹角,所述第二进液孔的圆心和所述第二出液孔的圆心连线与所述水平线之间有夹角。
可选的,所述施药喷头为雾化喷头。
可选的,所述进液管的顶端连接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一侧连接有药剂原液进管;所述进水管内包括自上而下顺次连通的锥形进水流道、竖直流道和水药汇集流道,且所述锥形进水流道的小头端与所述竖直流道的顶端连通,所述水药汇集流道的底端与所述进液管内流道的顶端连通;所述药剂原液进管内包括顺次连通的锥形进药流道和水平流道,且所述锥形进药流道的小头端与所述水平流道的一端连通,所述水平流道的另一端与所述水药汇集流道连通。
可选的,所述竖直流道和所述水药汇集流道之间通过一收缩流道连通,且所述收缩流道为锥形收缩流道,所述锥形收缩流道的大头端与所述竖直流道的底端连通,所述锥形收缩流道的小头端与所述水药汇集流道连通。
可选的,所述水药汇集流道的底端通过一扩张流道与所述进液管内流道的顶端连通,且所述扩张流道为锥形扩张流道,所述锥形扩张流道的小头端与所述水药汇集流道的底端连通,所述锥形扩张流道的大头端与所述进液管内流道的顶端连通。
可选的,所述进液管、所述进水管以及所述药剂原液进管一体成型为三通管。
可选的,所述出液管的末端、所述进水管的顶端、所述药剂原液进管的外端均设置有外螺纹。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静态混药器,结构简单,具有足够高流速强度的水和药剂自上而下进入正向球形混药腔之后,水和药剂会与球形腔作用壁面发生碰撞进而产生正向回旋漩涡实现了水和药剂初步自混合效果;之后初步自混合形成药液又经连接流道进入反向球形混药腔形成反向回旋漩涡,反方向强化了药液的自混合作用,达到了无需外加动力源,即可使药液高效均匀混合的效果;而且本实用新型的静态混药器用于直接与施药喷头连接,能够在施药喷头将药液喷出前的最后一个环节将水和药剂均匀混合,既可有效避免由于药剂发生沉淀而导致给药不均的现象,又能够克服现有利用空隙结构进行水药混合易堵塞的隐患以及使用螺旋叶片混药时叶片易被农药腐蚀的局限问题,高效耐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静态混药器的等轴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静态混药器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静态混药器的作用流场示意曲线图;
其中,附图标记为:1、进液管;2、双向混药腔;21、正向球形混药腔;22、反向球形混药腔;3、出液管;4、锥形进水流道;5、竖直流道;6、收缩流道;7、水药汇集流道;8、扩张流道;9、锥形进药流道;10、水平流道;11、连接流道;12、外螺纹;13、混药器作用流场示意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混药效率高、混药效果好的静态混药器。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静态混药器,包括顺次连接的进液管、双向混药腔和出液管,进液管的顶端用于将水和药剂原液引入双向球形混药腔内,双向混药腔用于将水和药剂原液混合均匀形成混合药液,出液管的底端用于连接施药喷头;双向混药腔内设置有上下分布的正向球形混药腔和反向球形混药腔,正向球形混药腔与反向球形混药腔通过连接流道连通,正向球形混药腔的顶端与进液管的底端连通,反向球形混药腔的底端与出液管的顶端连通,正向球形混药腔能够使得水和药剂原液进入后产生正向回旋并混合,反向球形混药腔能够使得水和药剂原液进入后产生反向回旋并混合。
本实用新型的静态混药器,结构简单,具有足够高流速强度的水和药剂自上而下进入正向球形混药腔之后,水和药剂会与球形腔作用壁面发生碰撞进而产生正向回旋漩涡实现了水和药剂初步自混合效果;之后初步自混合形成药液又经连接流道进入反向球形混药腔形成反向回旋漩涡,反方向强化了药液的自混合作用,达到了无需外加动力源,即可使药液高效均匀混合的效果;而且本实用新型的静态混药器用于直接与施药喷头连接,能够在施药喷头将药液喷出前的最后一个环节将水和药剂均匀混合,既可有效避免由于药剂发生沉淀而导致给药不均的现象,又能够克服现有利用空隙结构进行水药混合易堵塞的隐患以及使用螺旋叶片混药时叶片易被农药腐蚀的局限问题,高效耐用。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静态混药器,包括顺次连接的进液管1、双向混药腔2和出液管3,进液管1的顶端用于将水和药剂原液引入双向球形混药腔2内,双向混药腔2用于将水和药剂原液混合均匀形成混合药液,出液管3的底端用于连接施药喷头,且施药喷头为本领域公知且常用的一种结构,施药喷头的结构、工作原理以及工作效果在此不再赘述;双向混药腔2内设置有上下分布的正向球形混药腔21和反向球形混药腔22,正向球形混药腔21与反向球形混药腔22通过连接流道11连通,正向球形混药腔21的顶端与进液管1的底端连通,反向球形混药腔22的底端与出液管3的顶端连通,正向球形混药腔21能够使得水和药剂原液进入后产生正向回旋并混合,反向球形混药腔22能够使得水和药剂原液进入后产生反向回旋并混合。本实施例中,优选进液管1、双向混药腔2和出液管3一体成型,材质优选青铜或塑料。
进一步地,如图1~2所示,正向球形混药腔21的左上端开设第一进液孔,正向球形混药腔21的右下端开设第一出液孔,第一进液孔与进液管1的底端连通,反向球形混药腔22的右上端开设第二进液孔,反向球形混药腔的左下端开设第二出液孔,第二出液孔与出液管3的顶端连通,第一出液孔与第二进液孔通过连接流道11连通。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正向球形混药腔21和反向球形混药腔22的体积相同,且正向球形混药腔21的球心与反向球形混药腔22的球心位于同一竖直线上,相应的,用于连通正向球形混药腔21和反向球形混药腔22的连接流道11也是竖直设置的。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第一进液孔、第一出液孔、第二进液孔以及第二出液孔均为圆形孔,且第一进液孔、第一出液孔、第二进液孔以及第二出液孔的孔径相同;第一进液孔的圆心和第一出液孔的圆心连线与水平线之间有夹角,夹角优选10°~30°,第二进液孔的圆心和第二出液孔的圆心连线与同一水平线之间也呈夹角,夹角优选10°~30°;于本实施例中,第一进液孔的圆心与第一出液孔的圆心连线和第二进液孔的圆心与第二出液孔的圆心连线以上述水平线为对称轴上下对称设置。
进一步地,施药喷头为雾化喷头。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进液管1的顶端连接有进水管,进水管的一侧连接有药剂原液进管;进水管内包括自上而下顺次连通的锥形进水流道4、竖直流道5和水药汇集流道7,且锥形进水流道4的小头端与竖直流道5的顶端连通,水药汇集流道7的底端与进液管1内流道的顶端连通;药剂原液进管内包括自左至右顺次连通的锥形进药流道9和水平流道10,且锥形进药流道9的小头端与水平流道10的一端连通,水平流道10的另一端与水药汇集流道7连通。本实施例中,优选水平流道10的左端与锥形进药流道9的小头端连通,水平流道10的右端与水药汇集流道7连通。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竖直流道5和水药汇集流道7之间通过一收缩流道6连通,且收缩流道6为锥形收缩流道,锥形收缩流道的大头端与竖直流道5的底端连通,锥形收缩流道的小头端与水药汇集流道7连通,收缩流道6的设置有利于增强水从锥形进水流道4引入的流动强度。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水药汇集流道7的底端通过一扩张流道8与进液管1内流道的顶端连通,且扩张流道8为锥形扩张流道,锥形扩张流道的小头端与水药汇集流道7的底端连通,锥形扩张流道的大头端与进液管1内流道的顶端连通,扩张流道8的设置有利于增强水、药混合液体排入双向混药腔2时的流动强度,有利于提高水、药混合的均匀效果,提高混合效率。
进一步地,进液管1、进水管以及药剂原液进管可一体成型为三通管结构,材质优选青铜或塑料。
进一步地,如图2~3所示,出液管3的末端、进水管的顶端、药剂原液进管的外端均设置有外螺纹12,出液管3末端的外螺纹12便于与施药喷头连接,进水管顶端以及药剂原液进管外端的外螺纹12用于分别与相应的管盖结构螺纹连接或分别与水箱装置出口和药剂源装置出口螺纹连接。
下面对本实施例作具体使用说明:
使用时,首先拧开进水管顶端以及药剂原液进管外端管盖结构,并将进水管顶端和药剂原液进管外端分别与水箱和药剂箱密封连通,同时确保出液管3末端与施药喷头密封连接。之后将水以及药剂原液分别由进水管和药剂原液进管通入,水和药剂原液初步在水药汇集流道7汇合后形成不均匀药液,不均匀药液再经扩张流道8的作用提高流速和压力,再经进液管1进入双向混药腔2。具有足够流动强度的不均匀药液首先经第一进液孔进入正向球形混药腔21,在自身重力和流动强度作用下不均匀药液与正向球形混药腔21的弧形作用壁面发生碰撞进而产生正向回旋,即在正向球形混药腔21内形成逆时针漩涡,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药液的第一次自混合作用。再之后,经第一次自混合作用后的药液又经过连接流道11进入正下方的反向球形混药腔22内,同理,药液在自身重力和流动强度作用下与反向球形混药腔22的弧形作用壁面发生碰撞进而产生反向回旋,即在反向球形混药腔21内形成了顺时针漩涡,相比第一次自混合作用反方向强化了药液的自混合效果,如图3所示的混药器作用流场示意曲线13,药液先后经过双向回旋自混合的均匀药液最后经过出液管3迅速进入施压喷头,经施压喷头雾化作用后直接喷出。
上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静态混药器,结构简单,具有足够高流速强度的水和药剂自上而下进入正向球形混药腔之后,水和药剂会与球形腔作用壁面发生碰撞进而产生正向回旋漩涡实现了水和药剂初步自混合效果;之后初步自混合形成药液又经连接流道进入反向球形混药腔形成反向回旋漩涡,反方向强化了药液的自混合作用,达到了无需外加动力源,即可使药液高效均匀混合的效果;而且本实用新型的静态混药器用于直接与施药喷头连接,能够在施药喷头将药液喷出前的最后一个环节将水和药剂均匀混合,既可有效避免由于药剂发生沉淀而导致给药不均的现象,又能够克服现有利用空隙结构进行水药混合易堵塞的隐患以及使用螺旋叶片混药时叶片易被农药腐蚀的局限问题,高效耐用。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另一种有关本实用新型静态混药器的使用方法,所涉用到的静态混药器的结构、使用原理以及使用效果均与实施例一完全相同,区别仅在于,保持药剂原液进管或进水管其中一个管的管口被管盖结构密封,仅开启其中一管,本实施例优选封闭药剂原液进管的管口,只打开进水管上管口,并且直接将预先已经调配搅拌好的药液经进水管排入双向混药腔2内,利用双向混药腔2的两次反向自混合作用强化药液的均匀度,可有效防止预先制备好的药液还没有使用便已经沉淀分层使得喷药不均。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静态混药器的混药腔并不限于球形混药腔,也并不限于仅设置两个球形混药腔,球形混药腔的数量以及混药腔的形状均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适应性改变,能够保障空腔内能够形成混药漩涡均可,第一进液孔圆心和第一出液孔圆心连线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以及第二进液孔圆心和第二出液孔圆心连线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均不限于10°~30°,根据实际需求而进行的适应性改变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相应的,相邻球形混药腔内所形成的旋涡方向并不限于反向,即混药器作用流场示意曲线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根据实际需求而进行的适应性改变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进一步地,整个静态混药器所涉及到的各个流道尺寸以及向球形混药腔的尺寸均可根据药液流量适应性确定,保证空腔内能够形成混药漩涡即可,根据实际需求而进行的适应性改变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最后,本实用新型中,正向球形混药腔内并不仅限于形成逆时针旋涡,反向球形混药腔中也并不仅限于产生顺时针旋涡,名称的区别仅是用于将旋涡方向进行区分,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一。
本实用新型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静态混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顺次连接的进液管、双向混药腔和出液管,所述进液管的顶端用于将水和药剂原液引入所述双向球形混药腔内,所述双向混药腔用于将水和药剂原液混合均匀形成混合药液,所述出液管的底端用于连接施药喷头;所述双向混药腔内设置有上下分布的正向球形混药腔和反向球形混药腔,所述正向球形混药腔与所述反向球形混药腔通过连接流道连通,所述正向球形混药腔的顶端与所述进液管的底端连通,所述反向球形混药腔的底端与所述出液管的顶端连通,所述正向球形混药腔能够使得水和药剂原液进入后产生正向回旋并混合,所述反向球形混药腔能够使得水和药剂原液进入后产生反向回旋并混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态混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向球形混药腔的左上端开设第一进液孔,所述正向球形混药腔的右下端开设第一出液孔,所述第一进液孔与所述进液管的底端连通,所述反向球形混药腔的右上端开设第二进液孔,所述反向球形混药腔的左下端开设第二出液孔,所述第二出液孔与所述出液管的顶端连通,所述第一出液孔与所述第二进液孔通过所述连接流道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静态混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向球形混药腔和所述反向球形混药腔的体积相同,且所述正向球形混药腔的球心与所述反向球形混药腔的球心位于同一竖直线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静态混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液孔、所述第一出液孔、所述第二进液孔以及所述第二出液孔均为圆形孔,且所述第一进液孔、所述第一出液孔、所述第二进液孔以及所述第二出液孔的孔径相同;所述第一进液孔的圆心和所述第一出液孔的圆心连线与水平线之间有夹角,所述第二进液孔的圆心和所述第二出液孔的圆心连线与所述水平线之间有夹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态混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施药喷头为雾化喷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态混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管的顶端连接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一侧连接有药剂原液进管;所述进水管内包括自上而下顺次连通的锥形进水流道、竖直流道和水药汇集流道,且所述锥形进水流道的小头端与所述竖直流道的顶端连通,所述水药汇集流道的底端与所述进液管内流道的顶端连通;所述药剂原液进管内包括顺次连通的锥形进药流道和水平流道,且所述锥形进药流道的小头端与所述水平流道的一端连通,所述水平流道的另一端与所述水药汇集流道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静态混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流道和所述水药汇集流道之间通过一收缩流道连通,且所述收缩流道为锥形收缩流道,所述锥形收缩流道的大头端与所述竖直流道的底端连通,所述锥形收缩流道的小头端与所述水药汇集流道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静态混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药汇集流道的底端通过一扩张流道与所述进液管内流道的顶端连通,且所述扩张流道为锥形扩张流道,所述锥形扩张流道的小头端与所述水药汇集流道的底端连通,所述锥形扩张流道的大头端与所述进液管内流道的顶端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静态混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管、所述进水管以及所述药剂原液进管一体成型为三通管。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静态混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管的末端、所述进水管的顶端、所述药剂原液进管的外端均设置有外螺纹。
CN201821469278.3U 2018-09-10 2018-09-10 一种静态混药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8658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469278.3U CN208865848U (zh) 2018-09-10 2018-09-10 一种静态混药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469278.3U CN208865848U (zh) 2018-09-10 2018-09-10 一种静态混药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865848U true CN208865848U (zh) 2019-05-17

Family

ID=664671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469278.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865848U (zh) 2018-09-10 2018-09-10 一种静态混药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86584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55718A (zh) * 2018-09-10 2018-11-23 南京林业大学 一种静态混药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55718A (zh) * 2018-09-10 2018-11-23 南京林业大学 一种静态混药器
CN108855718B (zh) * 2018-09-10 2023-08-11 南京林业大学 一种静态混药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855718A (zh) 一种静态混药器
CN209287552U (zh) 一种带混合功能的雾化喷嘴
CN208865848U (zh) 一种静态混药器
CN208924854U (zh) 一种金银花自动灌溉设备
CN206454152U (zh) 一种雾化喷头
CN204429569U (zh) 喷雾机药箱射流搅拌器及喷雾机
CN206836015U (zh) 一种射流式螺旋出口的混药器
CN108012642B (zh) 一种农业用施肥装置
CN208743294U (zh) 喷淋球
CN106856779A (zh) 一种具有施肥功能的喷头
CN207913544U (zh) 一种粉料混合装置以及制作设备
CN206106105U (zh) 一种混凝土拌和站
CN206823479U (zh) 一种新型废气处理喷淋装置
CN203593693U (zh) 便于污泥混合的装置
CN104984672B (zh) 一种湿化装置
CN209005975U (zh) 一种适用于草坪病害防治的喷头
CN207446008U (zh) 一种文丘里混合器喷嘴及文丘里混合器
CN201683801U (zh) 一种双盘高效混气节水淋浴装置
CN106000186B (zh) 一种高效涂料分散桶
CN206078077U (zh) 一种营养液混合喷枪
CN208894004U (zh) 一种螺线旋流混合阀
CN205924627U (zh) 一种呼吸内科用喷药器
CN211538252U (zh) 一种双通道干粉混合喷涂机
CN205761191U (zh) 一种连续式多组分共沉淀反应装置
CN217910240U (zh) 自动加药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517

Termination date: 2021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