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844613U - 基于储能式有轨电车工程的一体化综合管沟 - Google Patents

基于储能式有轨电车工程的一体化综合管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844613U
CN208844613U CN201821206491.5U CN201821206491U CN208844613U CN 208844613 U CN208844613 U CN 208844613U CN 201821206491 U CN201821206491 U CN 201821206491U CN 208844613 U CN208844613 U CN 2088446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trench
integrated
energy storage
wash
storage ty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20649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威
朱丹
缪东
周小斌
姚应峰
肖俊
郭文浩
严详彬
王俊
邱海波
舒冬
占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Railway Siyuan Survey and Desig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Railway Siyuan Survey and Desig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Railway Siyuan Survey and Desig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Railway Siyuan Survey and Desig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20649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8446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8446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8446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储能式有轨电车工程的一体化综合管沟,该综合管沟包括强电管沟(1)、弱电管沟(2)和排水管沟(3);所述强电管沟(1)和所述弱电管沟(2)布置于所述排水管沟(3)的两侧,所述综合管沟整体呈T字形,且所述强电管沟(1)、所述弱电管沟(2)和所述排水管沟(3)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综合管沟敷设于储能式有轨电车轨行区的两线路之间,所述综合管沟的顶部铺设有绿化覆土。本实用新型解决了传统有轨电车工程管沟分散设置、敷设较深而引起的施工困难、检修困难的问题;并且通过优化管沟结构形式,协调了各类管沟之间的矛盾,同时避免了各类管沟与路基结构、道床、绿化等配套工程产生冲突。

Description

基于储能式有轨电车工程的一体化综合管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有轨电车工程综合管沟领域,具体涉及基于储能式有轨电车工程的一体化综合管沟。
背景技术
近年来国内有轨电车建设发展迅猛,有轨电车作为一种中运量公共交通方案,是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提供便捷出行的有效措施。随着储能技术的发展,无接触网的储能式有轨电车走进公众视野,储能式有轨电车由于其节能环保、无接触网对城市景观影响小等特点受到各大城市的青睐,也是未来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趋势。
有轨电车工程综合管沟涉及专业多、受制因素多、涵盖范围广,在有限的有轨电车范围以内,极易与路基结构、道床、绿化等配套工程发生冲突,其布置方式也与施工难度、检修难度有着密切联系。因此,合理地布置综合管沟对提高施工效率、运营便利性及有效控制工程投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如今,有轨电车的建设周期、工程质量同样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常规的综合管沟布置形式和施工方法具有难度大、周期长以及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成为了制约有轨电车建设周期、影响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
有轨电车工程对景观绿化有着极高要求,有轨电车轨行区通常需要全面覆盖绿化,使其与城市景观相适应。为保证绿化植被能够正常生长,需保证不小于300mm的覆土厚度。因此,有轨电车工程的管沟通常布置于绿化覆土以下,敷设深度大于300mm。
对于传统接触网供电的有轨电车,由于线路中间有接触网立柱,受接触网立柱基础的制约,并综合考虑轨道结构、道床、绿化覆土的要求,地面浅层空间极其受限。因此区间强、弱电管沟常被迫敷设于水稳层以下,敷设深度达1200mm以上。然而有轨电车工程管线接驳、深浅过渡十分频繁,管沟敷设较深将导致管沟高差变化大、连续性差等问题,也带来施工困难、检修困难等难题。
针对无接触网储能式有轨电车,其管沟布置方式将不再受接触网立柱及基础的制约,无接触网供电也使区间电缆数量明显减少。地表浅层空间相对富余、管线数量相对较少也为研究更加优化的管沟布置方案提供了可能,因此设计一种适用于储能式有轨电车工程的管沟布置方案十分有必要。其次,根据工程实践经验,目前有轨电车工程的管沟多为独立、分散式的,造成管沟需要多次开挖,工程投资大,施工流程非常繁琐,工程质量难以保证,因此提出一种易于施工的管沟结构同样十分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中的至少一种,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储能式有轨电车工程的一体化综合管沟,解决了传统有轨电车工程各类管沟分散设置、敷设较深而引起的施工困难、检修困难的问题;并且通过优化管沟结构形式,协调了各类管沟之间的矛盾,同时避免了各类管沟与路基结构、道床、绿化等配套工程产生冲突。
为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储能式有轨电车工程的一体化综合管沟,该综合管沟包括强电管沟、弱电管沟和排水管沟;
所述强电管沟和所述弱电管沟布置于所述排水管沟的两侧,所述综合管沟整体呈T字形,且所述强电管沟、所述弱电管沟和所述排水管沟为一体化结构;
所述综合管沟敷设于储能式有轨电车轨行区的两线路之间,所述综合管沟的顶部铺设有绿化覆土。
优选地,所述强电管沟、所述弱电管沟和所述排水管沟的上端都设有盖板,所述强电管沟和所述弱电管沟的盖板均为不透水盖板,所述排水管沟的盖板为透水盖板。
优选地,所述强电管沟的不透水盖板和所述弱电管沟的不透水盖板顶部均设有朝向所述排水管沟的透水盖板向下倾斜的顶横向斜坡,所述顶横向斜坡通过将储能式有轨电车轨行区的积水汇集至所述排水管沟上方,并通过透水盖板渗入所述排水管沟。
优选地,所述排水管沟的侧壁上与所述强电管沟、所述弱电管沟的底部连接处开设有若干泄水孔;且所述强电管沟、所述弱电管沟的底部均设有朝向所述排水管沟的泄水孔向下倾斜的底横向斜坡,所述底横向斜坡通过将所述强电管沟和所述弱电管沟中的积水导向所述泄水孔进而排入所述排水管沟。
优选地,所述排水管沟底部侧壁上设置排水孔,所述排水孔通过排水管道将收集的雨水引入至市政雨水管网。
优选地,所述综合管沟敷设于储能式有轨电车轨行区的两线路之间的轨道道床范围之外。
优选地,所述综合管沟为纵向分段预制件。
优选地,每一纵向分段之间采用键连接和粘接相结合的连接形式。
优选地,所述综合管沟采用金属加固聚合树脂制成。
上述优选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总体而言,通过本实用新型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基于储能式有轨电车工程的一体化综合管沟,针对储能式有轨电车工程无接触网立柱及管线相对较少的特点,在地表浅层采用强、弱电管沟布置于两侧,排水管沟布置于中间的T字形一体化结构,按功能合理分区的布置结构协调了各类管沟之间,以及各类管沟与其他配套工程的矛盾和冲突,满足相关规范要求,实现了空间利用和功能完备的双赢。
2、一体化的综合管沟敷设于储能式有轨电车轨行区的两线路之间,集约化结构的综合管沟相比传统的分散式管沟,能够有效减少有轨电车用地宽度,具有节省土地资源的作用。
3、较浅的敷设深度降低了施工难度,同时也降低了后期检修、维护的难度。
4、综合管沟纵向分段预制,实现了制造一体化、模块化、标准化,避免了传统管沟繁琐的支模、浇筑、凝固等施工流程,可极大降低管沟的施工难度,缩短建设周期,提升管沟质量的同时,更能极大提升施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储能式有轨电车工程典型断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体化综合管沟断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储能式有轨电车工程的综合管沟主要包括供电环网电缆、供电控制电缆、区间照明电缆、区间维修电缆所需的强电管沟,通信电缆、信号电缆所需的弱电管沟,以及轨行区排水所需的排水管沟。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储能式有轨电车工程的一体化综合管沟,该综合管沟包括强电管沟1、弱电管沟2和排水管沟3;所述强电管沟1和所述弱电管沟2布置于所述排水管沟3的两侧,所述综合管沟整体呈T字形,且所述强电管沟1、所述弱电管沟2和所述排水管沟3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综合管沟敷设于储能式有轨电车轨行区的两线路之间,所述综合管沟的顶部铺设有绿化覆土,保证轨行区绿化能够正常生长。强、弱电管沟的敷设深度较浅(小于1000mm),满足后期检修和维护需求。强、弱电管沟和排水管沟的具体尺寸根据实际工程需要进行设置。
本实用新型针对储能式有轨电车工程无接触网立柱及管线相对较少的特点,在地表浅层采用强、弱电管沟布置于两侧,排水管沟布置于中间的T字形一体化结构,按功能合理分区的布置结构协调了各类管沟之间,以及各类管沟与其他配套工程的矛盾和冲突,实现了空间利用和功能完备的双赢。集约化结构的综合管沟相比传统的分散式管沟,有效减少了有轨电车用地宽度,实现空间的有效利用,具有节省土地资源的作用。较浅的敷设深度降低了施工难度,同时也降低了后期检修、维护的难度。
如图2所示(图1的局部放大部分)所述强电管沟1、所述弱电管沟2和所述排水管沟3的上端都设有盖板,所述强电管沟1和所述弱电管沟2的盖板均为不透水盖板11、21,所述排水管沟3的盖板为透水盖板31。两种盖板均可开启,方便施工与后期维修。
所述强电管沟的不透水盖板11和所述弱电管沟的不透水盖板21顶部均设有3%的朝向所述排水管沟的透水盖板31向下倾斜的顶横向斜坡,所述顶横向斜坡通过将储能式有轨电车轨行区的积水汇集至所述排水管沟3上方的透水盖板31进而排入所述排水管沟3。
所述排水管沟3的侧壁上与所述强电管沟1、所述弱电管沟2的底部连接处开设有若干泄水孔32;且所述强电管沟1、所述弱电管沟2的底部均设有3%的朝向所述排水管沟3的泄水孔32向下倾斜的底横向斜坡,所述底横向斜坡通过将所述强电管沟1和所述弱电管沟2中的积水导向所述泄水孔32进而排入所述排水管沟3。
所述排水管沟3底部侧壁上设置排水孔33,所述排水孔33通过排水管道将收集的雨水引入至市政雨水管网。
所述综合管沟敷设于储能式有轨电车轨行区的两线路之间的轨道道床范围之外。综合管沟外壁至两侧线路中心的距离为1300mm,强电管沟1与弱电管沟2的水平间距大于等于500mm。
所述综合管沟为纵向分段预制件。每一纵向分段之间采用键连接和粘接相结合的连接形式。优选地,所述综合管沟采用金属加固聚合树脂制成,保证综合管沟的强度。
前述的基于储能式有轨电车工程的一体化综合管沟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在储能式有轨电车线路基础工程中的水泥稳定碎石层、钢筋混凝土底板施工时,根据所述一体化综合管沟的尺寸预留其铺装空间;
S2、待路基水泥稳定碎石层、钢筋混凝土底板、钢筋混凝土承台浇筑完毕后,对预留的综合管沟铺装空间进行二次精准开挖和基础夯实,使开挖的空间与综合管沟的铺装尺寸相适应;
S3、铺装综合管沟成品,连接分段的综合管沟成品时进行防漏水和防渗水处理;
S4、待所有综合管沟成品及其他配套设施铺装完毕后,再敷设强、弱电电缆;
S5、最后填埋营养土并对轨行区进行覆绿处理。
综合管沟纵向分段预制的方式及施工方法,实现了制造一体化、模块化、标准化,避免了传统管沟繁琐的支模、浇筑、凝固等施工流程,可极大降低管沟的施工难度及后期检修、维护的难度,缩短建设周期,提升管沟质量的同时,更能极大提升施工效率。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基于储能式有轨电车工程的一体化综合管沟,该综合管沟包括强电管沟(1)、弱电管沟(2)和排水管沟(3),其特征在于:
所述强电管沟(1)和所述弱电管沟(2)布置于所述排水管沟(3)的两侧,所述综合管沟整体呈T字形,且所述强电管沟(1)、所述弱电管沟(2)和所述排水管沟(3)为一体化结构;
所述综合管沟敷设于储能式有轨电车轨行区的两线路之间,所述综合管沟的顶部铺设有绿化覆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储能式有轨电车工程的一体化综合管沟,其特征在于:所述强电管沟(1)、所述弱电管沟(2)和所述排水管沟(3)的上端都设有盖板,所述强电管沟(1)和所述弱电管沟(2)的盖板均为不透水盖板(11、21),所述排水管沟(3)的盖板为透水盖板(31)。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储能式有轨电车工程的一体化综合管沟,其特征在于:所述强电管沟的不透水盖板(11)和所述弱电管沟的不透水盖板(21)顶部均设有朝向所述排水管沟的透水盖板(31)向下倾斜的顶横向斜坡,所述顶横向斜坡通过将储能式有轨电车轨行区的积水汇集至所述排水管沟(3)上方,并通过透水盖板(31)渗入所述排水管沟(3)。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储能式有轨电车工程的一体化综合管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沟(3)的侧壁上与所述强电管沟(1)、所述弱电管沟(2)的底部连接处开设有若干泄水孔(32);且所述强电管沟(1)、所述弱电管沟(2)的底部均设有朝向所述排水管沟(3)的泄水孔(32)向下倾斜的底横向斜坡,所述底横向斜坡通过将所述强电管沟(1)和所述弱电管沟(2)中的积水导向所述泄水孔(32)进而排入所述排水管沟(3)。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储能式有轨电车工程的一体化综合管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沟(3)底部侧壁上设置排水孔(33),所述排水孔(33)通过排水管道将收集的雨水引入至市政雨水管网。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储能式有轨电车工程的一体化综合管沟,其特征在于:所述综合管沟敷设于储能式有轨电车轨行区的两线路之间的轨道道床范围之外。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储能式有轨电车工程的一体化综合管沟,其特征在于:所述综合管沟为纵向分段预制件。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储能式有轨电车工程的一体化综合管沟,其特征在于:每一纵向分段之间采用键连接和粘接相结合的连接形式。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储能式有轨电车工程的一体化综合管沟,其特征在于:所述综合管沟采用金属加固聚合树脂制成。
CN201821206491.5U 2018-07-27 2018-07-27 基于储能式有轨电车工程的一体化综合管沟 Active CN2088446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206491.5U CN208844613U (zh) 2018-07-27 2018-07-27 基于储能式有轨电车工程的一体化综合管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206491.5U CN208844613U (zh) 2018-07-27 2018-07-27 基于储能式有轨电车工程的一体化综合管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844613U true CN208844613U (zh) 2019-05-10

Family

ID=663546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206491.5U Active CN208844613U (zh) 2018-07-27 2018-07-27 基于储能式有轨电车工程的一体化综合管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84461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42818A (zh) * 2018-07-27 2018-11-20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基于储能式有轨电车工程的一体化综合管沟及施工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42818A (zh) * 2018-07-27 2018-11-20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基于储能式有轨电车工程的一体化综合管沟及施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695289B (zh) 一种用于中低速磁悬浮交通工程填方地段的低置线路结构
CN106351105A (zh) 一种海绵城市透水路面
CN204455725U (zh) 一种用于中低速磁悬浮交通工程填方地段的低置线路结构
CN106981855A (zh) 一种高铁路基电缆槽***
CN108842818A (zh) 基于储能式有轨电车工程的一体化综合管沟及施工方法
CN208844613U (zh) 基于储能式有轨电车工程的一体化综合管沟
CN102383373B (zh) 应用于平坡的高架桥梁隐形雨水收集***及其设置方法
CN206834684U (zh) 一种高铁路基电缆槽***
CN206902506U (zh) 多功能透储水砖
CN108374432A (zh) 综合管廊一体化开发与地铁共构的明挖车站
CN211285694U (zh) 综合管廊结构
CN205171363U (zh) 一种桥面下渗水边缘排水***
CN210069713U (zh) 一种基于智能发电的公路隧道结构
CN108923344B (zh) 一种基于储能式有轨电车工程的综合管线布置结构
CN209114263U (zh) 一种防水防沉降公路路基
CN208369127U (zh) 一种基于储能式有轨电车工程的综合管线布置结构
CN202577168U (zh) 封闭岩溶洼地铁路路基排水***
CN207227882U (zh) 一种海绵城市的透水砖结构
CN209162889U (zh) 一种市政工程道路铺设结构
CN108221545B (zh) 一种透水砖路面结构及其施工工艺
CN219910090U (zh) 一种地下室顶板塔吊洞口截水装置
CN209456831U (zh) 一种用于荒漠戈壁区风光电产业园区道路铺设的蓄渗结构
CN217460823U (zh) 一种电缆槽和路侧排水沟的合并沟槽
CN110468650A (zh) 一种桥隧过渡的地面结构段
CN204940034U (zh) 能原地储水的透水地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