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753665U - 可分离线缆连接组件和快速插接配电线缆连接结构 - Google Patents

可分离线缆连接组件和快速插接配电线缆连接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753665U
CN208753665U CN201821636981.9U CN201821636981U CN208753665U CN 208753665 U CN208753665 U CN 208753665U CN 201821636981 U CN201821636981 U CN 201821636981U CN 208753665 U CN208753665 U CN 2087536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nkage section
connection terminal
connection
cable
installation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63698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尹蕾
高承华
马然
赵俊佳
李之明
杨仁旭
齐现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Wal Electric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Woer Heat Shrinkable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Woer Heat Shrinkable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Woer Heat Shrinkable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63698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7536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7536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75366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可分离线缆连接组件和快速插接配电线缆连接结构,该可分离线缆连接组件用于快速插接配电线缆连接结构,所述快速插接配电线缆连接结构包括连接座,所述可分离线缆连接组件包括:双头连接管,包括一体连接的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所述第一连接段与所述连接座连接;直插连接头组件,具有安装腔,所述直插连接头组件包括安装于所述安装腔内连接端子,所述连接端子与所述安装腔的内壁形成连通所述安装腔的收容槽,所述第二连接段至少部分容纳于所述安装腔且限位于所述收容槽内,以使所述第二连接段与所述连接端子插接连接。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全性高,且能够实现快速分离的可分离线缆连接组件。

Description

可分离线缆连接组件和快速插接配电线缆连接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分离线缆连接组件和应用该可分离线缆连接组件的快速插接配电线缆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在中压配电***中,通常利用线缆连接器实现进出线缆的连接,线缆连接器包括线缆连接组件,利用线缆连接组件的连接端子与导电杆配合实现线缆连接器与线缆的连接。电缆一端与连接端子连接,连接端子与导电杆通过螺栓连接,但在实际运用中连接端子与电缆和导电杆之间为硬性连接,因电缆长度偏差导致安装后连接端子受到的应力过大,连接端子与导电杆之间连接不到位,容易导致线缆连接组件的连接端子或导电杆过热甚至烧毁事故,安全性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分离线缆连接组件,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全性高,且能够实现快速分离的可分离线缆连接组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可分离线缆连接组件,用于快速插接配电线缆连接结构,所述快速插接配电线缆连接结构包括连接座,所述可分离线缆连接组件包括:
双头连接管,包括一体连接的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所述第一连接段与所述连接座连接;
直插连接头组件,具有安装腔,所述直插连接头组件包括安装于所述安装腔内连接端子,所述连接端子与所述安装腔的内壁形成连通所述安装腔的收容槽,所述第二连接段至少部分容纳于所述安装腔且限位于所述收容槽内,以使所述第二连接段与所述连接端子插接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直插连接头组件还包括具有所述安装腔的直插连接管,所述安装腔内设有屏蔽结构,所述连接端子通过所述屏蔽结构安装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连接端子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段插接连接,所述连接端子的另一端与线缆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屏蔽结构包括:
内屏蔽层,限位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内屏蔽层包括具有固定腔的内屏蔽I段和具有容纳腔的内屏蔽II段,所述固定腔和所述容纳腔连通;及
紧固环,所述紧固环用于将所述连接端子锁紧;
所述连接端子安装于所述安装腔内时,所述连接端子的一端限位于所述内屏蔽I段的固定腔内与线缆连接,所述连接端子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紧固环,并至少部分容纳于所述内屏蔽II段的容纳腔内与所述第二连接段插接连接,且所述连接端子与所述容纳腔的内壁形成所述收容槽,所述连接端子通过所述紧固环安装于所述内屏蔽层内。
进一步地,所述屏蔽结构还包括限位环,所述限位环设于所述内屏蔽层内,并位于所述固定腔和所述容纳腔的连接壁处。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端子包括一体连接的插针部、定位部及连接部,所述插针部通过所述定位部与所述连接部连接;
所述连接部容纳并限位于所述内屏蔽I段的固定腔内,所述连接部背离所述插针部的端部设有连接槽,所述线缆的端部容纳并限位于所述连接槽内;
所述定位部与所述连接部的连接处形成限位台阶,所述定位部邻近所述限位台阶设有外螺纹,所述定位部穿过所述限位环和紧固环,并通过所述外螺纹与所述紧固环螺纹连接,以使所述限位台阶与所述固定腔和所述容纳腔的连接壁处限位抵接;
所述插针部容纳于所述内屏蔽II段的容纳腔内,并与所述容纳腔的内壁形成所述收容槽,所述第二连接段至少部分容纳并限位于所述收容槽内,与所述插针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双头连接管包括绝缘套管和设于所述绝缘套管内的导电杆,所述绝缘套管和导电杆与所述连接座连接的一端为所述第一连接段,所述绝缘套管和导电杆与所述连接端子卡拆卸连接的另一端为所述第二连接段。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段远离所述第二连接段的导电杆端部设有螺纹孔,所述连接座设有螺纹柱,所述第一连接段通过所述螺纹孔和螺纹柱的配合与所述连接座螺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段远离所述第一连接段的导电杆端部设有插接槽,所述插接槽的内壁设有导电触指,所述第二连接段限位于所述收容槽内时,所述连接端子的一端***所述插接槽内,并与所述导电触指抵接。
进一步地,所述插接槽的内壁设有至少一个扣槽,所述扣槽内设有导电触指,所述连接端子的一端设有至少一个与扣槽配合的卡凸,所述第二连接段限位于所述收容槽内时,所述连接端子的一端通过所述卡凸和扣槽的配合与所述插接槽卡接,且所述卡凸与所述导电触指抵接。
进一步地,所述双头连接管还包括设于所述绝缘套管外侧壁的固定法兰,所述固定法兰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的连接处,并环绕所述绝缘套管的周向设置,所述固定法兰开设有多个平行于所述绝缘套管的安装孔,所述双头连接管通过紧固件和所述固定法兰的安装孔配合与所述连接座连接;
且/或,所述绝缘套管内嵌设有屏蔽件,所述屏蔽件与所述导电杆间隔设置。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快速插接配电线缆连接结构,包括连接座和上述所述的可分离线缆连接组件,所述连接座通过紧固件与所述双头连接管的第一连接段连接。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可分离线缆连接组件包括双头连接管和直插连接头组件,其中,双头连接管包括一体连接的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第一连接段与连接座连接;直插连接头组件具有安装腔,直插连接头组件包括安装于安装腔内连接端子,连接端子与安装腔的内壁形成连通安装腔的收容槽,第二连接段至少部分容纳于安装腔且限位于收容槽内,以使第二连接段与连接端子插接连接。
本实用新型利用直插连接头组件的安装腔内壁与连接端子形成收容槽,通过将双头连接管的第二连接段至少部分容纳于直插连接头组件的安装腔内,以使第二连接段的端部限位于收容槽内,方便实现双头连接管的第二连接段的与连接端子实现插接连接的同时,可利用收容槽对双头连接管的第二连接段进行定位,不仅实现了双头连接管与直插连接头组件的快速分离和连接,同时,利用收容槽对双头连接管的第二连接段的定位配合也提高了可分离线缆连接组件的安全性。本实用新型的可分离线缆连接组件不仅结构简单、安全性高,且能够实现快速分离和连接。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可分离线缆连接组件一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双头连接管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双头连接管一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直插连接头组件一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5为图4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直插连接头组件另一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连接端子一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直插连接管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直插连接管一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防护壳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防护壳一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尾管和固定夹组件安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快速插接配电线缆连接结构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可分离线缆连接组件100,用于快速插接配电线缆连接结构800,如图13所示,快速插接配电线缆连接结构800包括连接座300。
请结合参照图1至图12,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可分离线缆连接组件100包括双头连接管1和直插连接头组件2。其中,双头连接管1包括一体连接的第一连接段11和第二连接段12,第一连接段11与连接座300连接;直插连接头组件2具有安装腔22a,直插连接头组件2包括安装于安装腔22a内连接端子21,连接端子21与安装腔22a的内壁形成连通安装腔22a的收容槽22b,第二连接段12至少部分容纳于安装腔22a且限位于收容槽22b内,以使第二连接段12与连接端子21插接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快速插接配电线缆连接结构800包括连接座300及可分离线缆连接组件100,也即可分离线缆连接组件100通过双头连接管1与连接座300实现连接。具体地,连接座300安装在设备壳体3上,用于与设备的线缆连接。直插连接头组件2用于与外部线缆连接,通过将连接座300和直插连接头组件2连接,实现将外部线缆与设备的线缆连接,从而为设备实现正常电性导通。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快速插接配电线缆连接结构800将连接座300安装于设备壳体3上,连接座300的一端与设备的线缆连接,连接座300的另一端与双头连接管1的第一连接段11连接。可以理解的,连接座300与第一连接段11可以是固定连接,例如螺接、焊接等;连接座300与第一连接段11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例如插接、卡扣连接等。
为了更好的装设在设备壳体3上,并防止连接座300与双头连接管1的第一连接段11发生接触不畅,导致线缆无法导通的情况。在本实施例中,连接座300与第一连接段11优选采用固定连接方式连接,具体地,连接座300与第一连接段11采用螺纹连接方式。也即连接座300与第一连接段11二者之一设有外螺纹,二者之一设有内螺纹,通过外螺纹和内螺纹的配合实现螺接,在此不做限定。具体地,连接座300可以是线缆连接中通常使用的可分离T型连接器或其它连接器,具体结构参照现有公开的连接结构,在此不做限定。
具体地,为了方便加工双头连接管1,及保证双头连接管1的导电性能,如图1至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双头连接管1为一体结构设置,也即第一连接段11和第二连接段12为一体成型结构。双头连接管1的第一连接段11与连接座300连接,双头连接管1的第二连接段12与直插连接头组件2的收容槽22b配合,实现与连接端子21的插接连接。
本实用新型利用直插连接头组件2的安装腔22a内壁与连接端子21形成收容槽22b,通过将双头连接管1的第二连接段12至少部分容纳于直插连接头组件2的安装腔22a内,以使第二连接段12的端部限位于收容槽22b内,方便实现双头连接管1的第二连接段12的与连接端子21实现插接连接的同时,可利用收容槽22b对双头连接管1的第二连接段12进行定位,不仅实现了双头连接管1与直插连接头组件2的快速分离和连接,同时,利用收容槽22b对双头连接管1的第二连接段12的定位配合,也提高了可分离线缆连接组件100的安全性。本实用新型的可分离线缆连接组件100不仅结构简单、安全性高,且能够实现快速分离和连接。同时,将可分离线缆连接组件100用于快速插接配电线缆连接结构800时,使得快速插接配电线缆连接结构800结构简单、安全性高,且能够实现快速分离和连接。
进一步地,如图1至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双头连接管1包括绝缘套管13和设于绝缘套管13内的导电杆14,绝缘套管13和导电杆14与连接座300连接的一端为第一连接段11,绝缘套管13和导电杆14与连接端子21卡拆卸连接的另一端为第二连接段12。
在本实施例中,绝缘套管13包覆于导电杆14的外壁,以隔断导电杆14的电性。也即双头连接管1由两层结构构成,也即绝缘套管13和导电杆14,绝缘套管13包覆在导电杆14的外侧壁。可以理解的,双头连接管1的第一连接段11和第二连接段12为一体成型结构,也即第一连接段11和第二连接段12均有两层结构构成。具体地,双头连接管1的第一连接段11与连接座300连接,双头连接管1的第二连接段12与连接端子21连接。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段11远离第二连接段12的导电杆14端部设有螺纹孔141,也即第一连接段11中导电杆14的端部设有螺纹孔141,连接座300设有螺纹柱(未图示),第一连接段11通过螺纹孔141和螺纹柱的配合与连接座300螺接,有利于避免连接座300与双头连接管1的第一连接段11发生接触不畅,导致线缆无法导通的情况。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连接段12远离第一连接段11的导电杆14端部设有插接槽142,第二连接段12中导电杆14的端部设有插接槽142,双头连接管1的第二连接段12通过插接槽142与连接端子21的插接配合,实现双头连接管1与直插连接头组件2的插接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能够更好的实现双头连接管1的导电杆14与连接端子21的电性导通,如图3所示,插接槽142的内壁设有导电触指143,连接端子21的一端***插接槽142内时与导电触指143抵接,确保导电杆14与连接端子21的电性导通的同时,利用导电触指143和连接端子21的弹性抵接,降低了双头连接管1与连接端子21的连接硬性,从而减小连接端子21连接后应力过大的问题,从而有效防止双头连接管1的导电杆14与连接端子21发生过热甚至烧毁的事故,提高了可分离线缆连接组件100的安全性。
进一步地,插接槽142的内壁设有至少一个扣槽144,扣槽144内设有导电触指143,连接端子21的一端设有至少一个与扣槽144配合的卡凸,第二连接段12限位于收容槽22b内时,连接端子21的一端通过卡凸和扣槽144的配合与插接槽142卡接,且卡凸与导电触指143抵接。
为了更好的实现连接端子21和插接槽142的插接配合,并很好的实现可靠连接,如图3和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插接槽142的内壁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扣槽144,每一扣槽144内设有一导电触指143,连接端子21的一端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卡凸(未图示),双头连接管1的第二连接段12限位于收容槽22b内时,连接端子21的一端通过卡凸和扣槽144的配合与插接槽142卡接,且卡凸与导电触指143抵接。
可以理解的,通过在插接槽142的内壁设置多个扣槽144,在连接端子21上设置多个卡凸,连接端子21***插接槽142内时,利用卡凸与扣槽144的配合,进一步实现连接端子21和插接槽142的可靠插接配合。在每一扣槽144内设有一导电触指143,连接端子21的一端通过卡凸和扣槽144的配合与插接槽142卡接时,连接端子21的卡凸与导电触指143抵接,以实现导电触指143和连接端子21的弹性抵接,进一步提高快速插接配电线缆连接结构800的安全性。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将双头连接管1和设备壳体3的固定,如图1至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双头连接管1还包括设于绝缘套管13外侧壁的固定法兰15,固定法兰15位于第一连接段11和第二连接段12的连接处,并环绕绝缘套管13的周向设置。固定法兰15开设有多个平行于绝缘套管13的安装孔151,双头连接管1通过紧固件400和固定法兰15的安装孔151配合与连接座300连接。
具体地,如图1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紧固件400为套设于双头连接管1中绝缘套管13的外侧壁的固定底座,用于将双头连接管1固定于设备壳体3上。可以理解的,固定底座套设于双头连接管1的外侧壁,并与设备壳体3的连接,例如采用螺接方式、焊接方式、卡扣、插接、销钉等连接方式,在此不做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固定底座套设于双头连接管1中绝缘套管13的外侧壁时,与固定法兰15抵接,并利用固定底座将固定法兰15夹设固定在固定底座和设备壳体3之间,如此实现双头连接管1和设备壳体3的固定。
具体地,固定法兰15开设有多个平行于绝缘套管13的安装孔151,固定底座设有多个安装柱。在安装固定双头连接管1时,将双头连接管1的第一连接段11穿过设备壳体3与连接座300螺接,此时双头连接管1的固定法兰15与设备壳体3抵接,固定底座套设在双头连接管1的第二连接段12,利用固定底座的多个安装柱分别穿过固定法兰15的多个安装孔151,并穿过设备壳体3后,利用锁紧件锁固安装柱,以实现固定底座将双头连接管1固定于设备壳体3。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绝缘套管13内嵌设有屏蔽件16,屏蔽件16与导电杆14间隔设置。优选的,屏蔽件16与固定法兰15对应设置。可以理解的,屏蔽件16的设置,有利于屏蔽外界导电设备对双头连接管1内的导电杆14产生干扰。在本实施例中,在固定底座固定双头连接管1时,为了有效防止固定底座的安装柱对双头连接管1内的导电杆14产生干扰,屏蔽件16与固定法兰15对应设置。
进一步地,如图1、图4至图9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直插连接头组件2还包括具有安装腔22a的直插连接管22,安装腔22a内设有屏蔽结构26,连接端子21通过屏蔽结构26安装于安装腔22a内,连接端子21的一端与第二连接段12插接连接,连接端子21的另一端与线缆连接。
可以理解的,直插连接管22具有安装腔22a,连接端子21设于直插连接管22内,直插连接管22的安装腔22a内设置有屏蔽结构26,通过屏蔽结构26将连接端子21牢固的固定安装在直插连接管22的安装腔22a内。如此,连接端子21的一端与安装腔22a的内壁形成有收容槽22b,利用收容槽22b和双头连接管1的第二连接段12的实现插接连接,连接端子21的另一端与线缆连接。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双头连接管1的第二连接段12***直插连接管22的安装腔22a内,且第二连接段12的端部限位于收容槽22b内,以实现对双头连接管1的定位和限位,且连接端子21与第二连接段12的插接槽142插接配合实现插接连接,如此,实现双头连接管1与直插连接头组件2中连接端子21的插接连接,方便可分离线缆连接组件100及快速插接配电线缆连接结构800的使用。
如图9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直插连接管22包括绝缘管体(未标示)、包覆于绝缘管体外壁的第一导电屏蔽层(未标示)、及设于绝缘管体内壁的第二导电屏蔽层(未标示)。也即直插连接管22的管壁(安装腔22a的腔壁)由内至外依次由第二导电屏蔽层、绝缘管体及第一导电屏蔽层构成。绝缘管体的内壁凹设有安装槽,第二导电屏蔽层容纳并限位于安装槽内,绝缘管体和第二导电屏蔽层配合形成用于线缆固定的安装腔22a,屏蔽结构26设于第二导电屏蔽层的内壁上,第一导电屏蔽层背向绝缘管体一侧与用于保护直插连接管22的壳体连接。
进一步地,如图1、图4至图6、图9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屏蔽结构26包括内屏蔽层261和紧固环263。其中,内屏蔽层261限位于安装腔22a内,内屏蔽层261包括具有固定腔2612的内屏蔽I段2611和具有容纳腔2614的内屏蔽II段2613,固定腔2612和容纳腔2614连通;紧固环263用于将连接端子21锁紧。
在连接端子21安装于安装腔22a内时,连接端子21的一端限位于内屏蔽I段2611的固定腔2612内与线缆4连接,连接端子21的另一端穿过紧固环263,并至少部分容纳于内屏蔽II段2613的容纳腔2614内与第二连接段12插接连接,且连接端子21与容纳腔2614的内壁形成收容槽22b,连接端子21通过紧固环263安装于内屏蔽层261内。
进一步地,为了更加稳固的固定连接端子21,如图1、图4至图6、图9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屏蔽结构26还包括限位环262。其中,限位环262设于内屏蔽层261内,并位于固定腔2612和容纳腔2614的连接壁处。
在连接端子21安装于安装腔22a内时,连接端子21的一端限位于内屏蔽I段2611的固定腔2612内与线缆4连接,连接端子21的另一端依次穿过限位环262和紧固环263,并至少部分容纳于内屏蔽II段2613的容纳腔2614内与第二连接段12插接连接,且连接端子21与容纳腔2614的内壁形成收容槽22b,连接端子21通过紧固环263和限位环262配合安装于内屏蔽层261内。
可以理解的,内屏蔽层261具有容纳连接端子21的空腔,也即相互连通的固定腔2612和容纳腔2614。内屏蔽层261不仅固定并限位于直插连接管22的安装腔22a内,同时内屏蔽层261还用于容纳连接端子21,并与连接端子21形成收容槽22b,方便限位双头连接管1的第二连接段12限位于收容槽22b内,确保连接端子21与第二连接段12的插接槽142插接配合。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地,内屏蔽层261可以是直接由第二导电屏蔽层形成。
在本实施例中,限位环262与内屏蔽层261压接成型,限位环262将内屏蔽层261分隔为具有固定腔2612的内屏蔽I段2611和具有容纳腔2614的内屏蔽II段2613。连接端子21装设于内屏蔽层261内时,连接端子21一端位于固定腔2612内,并与固定腔2612的内壁形成收容槽22b,连接端子21另一端位于容纳腔2614内,并与线缆连接。可以理解的,限位环262与紧固环263配合将连接端子21牢固的装设于内屏蔽层261内,也即限位环262对连接端子21进行限位,并通过紧固环263将连接端子21锁紧于限位环262和内屏蔽层261内。
进一步地,如图1、图4至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连接端子21包括一体连接的插针部211、定位部212及连接部213,插针部211通过定位部212与连接部213连接。
具体地,连接部213容纳并限位于内屏蔽I段2611的固定腔2612内,连接部213背离插针部211的端部设有连接槽213a,线缆的端部容纳并限位于连接槽213a内。可以理解的,连接槽213a的设置,有利于将线缆4的端部固定于连接端子21的连接部213。
定位部212与连接部213的连接处形成限位台阶212b,定位部212邻近限位台阶212b设有外螺纹212a,定位部212穿过限位环262和紧固环263,并通过外螺纹212a与紧固环263螺纹连接,以使限位台阶212b与固定腔2612和容纳腔2614的连接壁处限位抵接,也即限位台阶212b与限位环262限位抵接。可以理解的,通过限位台阶212b和定位部212的外螺纹212a,配合屏蔽结构26的限位环262和紧固环263,可将连接端子21的定位部212牢固锁紧于内屏蔽层261内。
插针部211容纳于内屏蔽II段2613的容纳腔2614内,并与容纳腔2614的内壁形成收容槽22b,第二连接段12至少部分容纳并限位于收容槽22b内,第二连接段12的插接槽142与插针部211实现插接。可以理解的,利用插针部211与第二连接段12的插接槽142配合实现,实现连接端子21与双头连接管1的插接连接,方便可分离线缆连接组件100的快速插接和快速分离,提高了快速插接配电线缆连接结构800的使用便利性。在本实施例中,插针部211的周向设置有多个卡凸,有利于与插接槽142的扣槽144配合,提高插针部211与双头连接管1的第二连接段12的插接稳固性。
如图6、图10至图1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直插连接头组件2还包括防护壳23、尾管24及固定夹组件25。其中,防护壳23包覆于直插连接管22的外壁面,也即防护壳23包覆于直插连接管22的第一导电屏蔽层的外侧,防护壳23包括一体连接的主体段231和延长段232,主体段231和延长段232的连接处形成有安装槽233;尾管24的内壁凸设有卡接部241,尾管24一端套设于延长段232,并通过卡接部241和安装槽233的配合与防护壳23连接,以使安装腔22a和尾管24连通;固定夹组件25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固定夹251和两个锁紧件252,两个固定夹251配合形成连通尾管24的过线孔251a,固定夹组件25通过两个锁紧件252将两个固定夹251装设于尾管24远离防护壳23的一端,两个固定夹251配合用于夹紧穿过过线孔251a的线缆4。
可以理解的,防护壳23的设置一方面可实现对直插连接管22的保护,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在防护壳23的外壁设置连接结构,方便与连接座300或设备壳体3实现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如图8至图1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直插连接管22的外壁设有定位凸台221,防护壳23内设有与定位凸台221配合的限位凹槽234,直插连接管22通过定位凸台221和限位凹槽234的配合与防护壳23限位连接。可以理解的,通过定位凸台221和限位凹槽234的配合,不仅可实现对直插连接管22和防护壳23的固定连接,还可对防护壳23内的直插连接管22进行定位,有利于保护连接端子21的插针部211和连接部213。
具体地,定位凸台221环绕直插连接管22的外壁的周向设置,限位凹槽234环绕防护壳23内壁的周向设置。定位凸台221与直插连接管22的外壁围合形成定位槽(未标示),定位槽内的凸设有止挡凸台(未标示),防护壳23内壁凸设有凸起(未标示),凸起与防护壳23内壁围合形成限位凹槽234,凸起开设有连通限位凹槽234的止挡凹槽(未标示),直插连接管22与防护壳23限位连接时,凸起容纳并限位于定位槽内,以使止挡凸台容纳并限位于止挡凹槽内。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更好的实现直插连接管22和防护壳23的限位固定,直插连接管22的外壁还凸设有与定位凸台221间隔设置的第二定位凸台(未标示),防护壳23内壁还设有限位台阶,限位台与凸起间隔设置,直插连接管22与防护壳23限位连接时,第二定位凸台限位抵接与限位台阶。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直插连接管22邻近定位凸台221的一端呈锥形结构。防护壳23邻近限位凹槽234的一端呈锥形结构。如此,有利于直插连接管22的外形结构与防护壳23的内壁结构相匹配,方便定位凸台221和限位凹槽234能够相互配合卡接,同时有利于定位凸台221与直插连接管22的外壁相互配合形成定位槽和定位结构,以及有利于限位凹槽234的侧壁与防护壳23的内壁配合形成限位结构。可以理解的,为了提高直插连接头组件2的安全性,防护壳23的外侧壁凸设有接地片(未标示),接地片开设有接线孔,方便通过接线孔与地接线连接,以提高快速插接配电线缆连接结构800的安全性。
可以理解的,尾管24的设置,有利于保护与线缆4连接的连接端子21,尾管24的设置,可减小连接端子21与线缆4连接后应力过大的问题,从而有效防止线缆4与连接端子21发生过热甚至烧毁的事故,提高了快速插接配电线缆连接结构800的安全性。
在本实施例中,尾管24和延长段232之间夹设有绝缘密封层242,绝缘密封层242的一端套设于延长段232,绝缘密封层242的另一端突出延长段232,以套设于线缆4的外壁,并限位线缆4。可以理解的,绝缘密封层242的设置,进一步减小连接端子21与线缆4连接后应力过大的问题,从而有效防止线缆4与连接端子21发生过热甚至烧毁的事故,提高了可分离线缆连接组件100的安全性。优选的,绝缘密封层242可以是热缩管或缠绕带。
具体地,延长段232的外径小于主体段231的外径,延长段232与安装槽233的槽壁连接处形成有限位台阶面(未标示),尾管24套设于延长段232时,延长段232与尾管24内壁之间形成有安装间隙(未标示),绝缘密封层242的一端容纳于安装间隙内,并与限位台阶面抵接。
为了更好的实现夹持和限位绝缘密封层242,延长段232的外壁凸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环形凸台(未标示),多个环形凸台与限位台阶面平行设置,绝缘密封层242套设于延长段232时,多个环形凸台与绝缘密封层242的内壁抵接。
更具体地,为了更好地实现尾管24对绝缘密封层242的限位,本实施例中,尾管24远离卡接部241的一端的内壁呈锥形设置,并凸设有凸台,绝缘密封层242远离延长段232的一端与凸台限位抵接。优选的,尾管24的外径小于或等于主体段231的外径,使得直插连接头组件2的外观更美观。
在本实施例中,安装槽233内设有外螺纹,卡接部241设有内螺纹,尾管24通过卡接部241和安装槽233的配合与防护壳23螺纹连接。
可以理解的,通过在尾管24远离防护壳23的一端设置固定夹组件25,可利用固定夹组件25对穿入安装腔22a与连接端子21连接的线缆4实现固定夹持,进一步减小连接端子21与线缆4连接后应力过大的问题,从而有效防止线缆4与连接端子21发生过热甚至烧毁的事故,提高了快速插接配电线缆连接结构800的安全性。
具体地,尾管24远离防护壳23的端部沿轴向凸设有两个安装柱(未标示),两个安装柱均开设有安装孔,两个固定夹251对应安装孔开设有连接孔,两个固定夹251通过两个锁紧件252与连接孔和安装孔的配合与两个安装柱连接。两个固定夹251相对的表面凸设有多个凸齿(未标示),用于夹持锁紧穿过过线孔的线缆4。
如图6、图10、图1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防护壳23的外侧壁设置有扣接组件235,连接座300或设备壳体3或紧固件400设有连接扣,直插连接头组件2通过扣接组件235和连接扣的配合与连接座300或设备壳体3或紧固件400插接连接。可以理解的,通过在防护壳23的外侧壁设置扣接组件235,在紧固件400上设置连接扣(未标示),利用扣接组件235和连接扣的配合,以实现直插连接头组件2与连接座300或设备壳体3或紧固件400插接连接。同时,扣接组件235和连接扣的设置,有利于提高直插连接头组件2与连接座300或设备壳体3或紧固件400的连接稳固性,确保外部线缆与设备的线缆连接,从而为设备实现正常电性导通。
具体地,如图10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扣接组件235包括固定座(未标示)、转动臂(未标示)及锁紧扣(未标示)。其中,固定座固设于防护壳23的外侧壁;转动臂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于固定座;锁紧扣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于转动臂邻近固定座的一端,锁紧扣远离转动臂的一端形成有扣孔。
直插连接头组件2与连接座300或设备壳体3或紧固件400连接时,锁紧扣的扣孔套设于固定底座上的连接扣,转动臂绕固定座转动时拉动锁紧扣,以使锁紧扣锁紧连接扣,从而实现直插连接头组件2与连接座300或设备壳体3或紧固件400的稳固连接。当然,扣接组件235的结构还可以是其他能够实现锁紧连接扣的结构,在此不做限定。具体地,本实施例中,连接扣的具体结构可以是挂钩、扣孔或扣杆等,在此不做限定。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快速插接配电线缆连接结构800,包括连接座300和上述的可分离线缆连接组件100,该可分离线缆连接组件100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快速插接配电线缆连接结构800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其中,连接座300通过紧固件400与双头连接管1的第一连接段11连接。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可分离线缆连接组件,用于快速插接配电线缆连接结构,所述快速插接配电线缆连接结构包括连接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分离线缆连接组件包括:
双头连接管,包括一体连接的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所述第一连接段与所述连接座连接;
直插连接头组件,具有安装腔,所述直插连接头组件包括安装于所述安装腔内连接端子,所述连接端子与所述安装腔的内壁形成连通所述安装腔的收容槽,所述第二连接段至少部分容纳于所述安装腔且限位于所述收容槽内,以使所述第二连接段与所述连接端子插接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分离线缆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插连接头组件还包括具有所述安装腔的直插连接管,所述安装腔内设有屏蔽结构,所述连接端子通过所述屏蔽结构安装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连接端子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段插接连接,所述连接端子的另一端与线缆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分离线缆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结构包括:
内屏蔽层,限位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内屏蔽层包括具有固定腔的内屏蔽I段和具有容纳腔的内屏蔽II段,所述固定腔和所述容纳腔连通;及
紧固环,所述紧固环用于将所述连接端子锁紧;
所述连接端子安装于所述安装腔内时,所述连接端子的一端限位于所述内屏蔽I段的固定腔内与线缆连接,所述连接端子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紧固环,并至少部分容纳于所述内屏蔽II段的容纳腔内与所述第二连接段插接连接,且所述连接端子与所述容纳腔的内壁形成所述收容槽,所述连接端子通过所述紧固环安装于所述内屏蔽层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分离线缆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端子包括一体连接的插针部、定位部及连接部,所述插针部通过所述定位部与所述连接部连接;
所述连接部容纳并限位于所述内屏蔽I段的固定腔内,所述连接部背离所述插针部的端部设有连接槽,所述线缆的端部容纳并限位于所述连接槽内;
所述定位部与所述连接部的连接处形成限位台阶,所述定位部邻近所述限位台阶设有外螺纹,所述定位部穿过所述紧固环,并通过所述外螺纹与所述紧固环螺纹连接,以使所述限位台阶与所述固定腔和所述容纳腔的连接壁处限位抵接;
所述插针部容纳于所述内屏蔽II段的容纳腔内,并与所述容纳腔的内壁形成所述收容槽,所述第二连接段至少部分容纳并限位于所述收容槽内,与所述插针部连接。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可分离线缆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头连接管包括绝缘套管和设于所述绝缘套管内的导电杆,所述绝缘套管和导电杆与所述连接座连接的一端为所述第一连接段,所述绝缘套管和导电杆与所述连接端子卡拆卸连接的另一端为所述第二连接段。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分离线缆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段远离所述第二连接段的导电杆端部设有螺纹孔,所述连接座设有螺纹柱,所述第一连接段通过所述螺纹孔和螺纹柱的配合与所述连接座螺接。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分离线缆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段远离所述第一连接段的导电杆端部设有插接槽,所述插接槽的内壁设有导电触指,所述第二连接段限位于所述收容槽内时,所述连接端子的一端***所述插接槽内,并与所述导电触指抵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分离线缆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槽的内壁设有至少一个扣槽,所述扣槽内设有导电触指,所述连接端子的一端设有至少一个与扣槽配合的卡凸,所述第二连接段限位于所述收容槽内时,所述连接端子的一端通过所述卡凸和扣槽的配合与所述插接槽卡接,且所述卡凸与所述导电触指抵接。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分离线缆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头连接管还包括设于所述绝缘套管外侧壁的固定法兰,所述固定法兰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的连接处,并环绕所述绝缘套管的周向设置,所述固定法兰开设有多个平行于所述绝缘套管的安装孔,所述双头连接管通过紧固件和所述固定法兰的安装孔配合与所述连接座连接;
且/或,所述绝缘套管内嵌设有屏蔽件,所述屏蔽件与所述导电杆间隔设置。
10.一种快速插接配电线缆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座和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可分离线缆连接组件,所述连接座通过紧固件与所述双头连接管的第一连接段连接。
CN201821636981.9U 2018-10-09 2018-10-09 可分离线缆连接组件和快速插接配电线缆连接结构 Active CN2087536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636981.9U CN208753665U (zh) 2018-10-09 2018-10-09 可分离线缆连接组件和快速插接配电线缆连接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636981.9U CN208753665U (zh) 2018-10-09 2018-10-09 可分离线缆连接组件和快速插接配电线缆连接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753665U true CN208753665U (zh) 2019-04-16

Family

ID=660855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636981.9U Active CN208753665U (zh) 2018-10-09 2018-10-09 可分离线缆连接组件和快速插接配电线缆连接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75366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01044A (zh) * 2019-06-25 2019-11-01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电缆连接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01044A (zh) * 2019-06-25 2019-11-01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电缆连接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674994B2 (en) Wiring harness
US20100136808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CN207199909U (zh) 具有高压互锁结构的连接器插头
CN209169431U (zh) 快速插接配电线缆连接结构
WO2023179026A1 (zh) 用于光伏***的y型铜铝连接器
CN208753665U (zh) 可分离线缆连接组件和快速插接配电线缆连接结构
CN210926537U (zh) 一种多芯连接器
CN208753898U (zh) 线缆连接管组件和快速插接配电线缆连接结构
US9627905B2 (en) Jumper cable
CN108598754A (zh) 旋转式接线器
CN109119789A (zh) 快速插接配电线缆连接结构
CN208889921U (zh) 线缆连接头组件和快速插接配电线缆连接结构
CN206379535U (zh) 一种磁悬浮列车圆形屏蔽连接器***
CN110148852A (zh) 一种电动汽车电池箱接插件
CN206650224U (zh) 双电缆的连接器结构
CN208753941U (zh) 线缆连接外管和快速插接配电线缆连接结构
CN206180240U (zh) 连接器
CN208889943U (zh) 线缆连接器保护装置和快速插接配电线缆连接结构
CN208889896U (zh) 连接端子及可分离式连接器
CN203466547U (zh) 电缆用线对线连接器及设置有线对线连接器的电缆组件
CN208753602U (zh) 线缆连接保护帽和快速插接配电线缆连接结构
CN220368211U (zh) 级联通信防水线组及级联通信***
CN110895988A (zh) 一种便捷式专用电压互感器接头
CN206742562U (zh) 端子连接器及其连接模组
CN218958076U (zh) 一种绝缘接线端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701

Address after: 518000 Second Floor of Phase III Workshop of Lanjingbei Road, Longtian Street, Ping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Wal Electric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8118 Wool Industrial Park, Lanjing North Road, Longtian Street, Ping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Woer Heat-Shrinkable Material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