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409769U - 锤击工具 - Google Patents

锤击工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409769U
CN208409769U CN201820319214.9U CN201820319214U CN208409769U CN 208409769 U CN208409769 U CN 208409769U CN 201820319214 U CN201820319214 U CN 201820319214U CN 208409769 U CN208409769 U CN 2084097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shock
damping structure
bearing
resilient cush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31921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邱国富
王良均
朱伯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ositec Power Tools S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ositec Power Tools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ositec Power Tools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Positec Power Tools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31921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4097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4097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40976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ercussive Tools And Related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工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锤击工具。一种锤击工具,包括机壳、气缸以及转套,气缸以及转套设于机壳内,转套部分收容在气缸内且与气缸滑动以及密封连接,气缸靠近转套的一端外表面且沿着气缸的轴向设有轴承,轴承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减震结构以及第二减震结构,且第一减震结构与第二减震结构沿气缸的轴向排布。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在轴承的两侧分别设有套于气缸上的第一减震结构和第二减震结构。当锤击工具锤击轴向锤击或者锤钻时,第一减震结构和第二减震结构互相配合能够将锤击工具中的转套以及气缸所产生的震动吸收,从而减少转套以及气缸的轴向的震动和减少整机的震动,以改善锤或者锤钻时,震动引起的手麻。

Description

锤击工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工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锤击工具。
背景技术
锤击工具多是通过锤击对工作介质进行破碎的工具。锤击工具在空载时或者在使用过程中提起锤击工具远离工作介质时,气缸内的撞锤向前冲击带动撞杆向前冲击,撞杆再带动转套内的工作头向前冲击,冲击产生的震动会传递到手柄上,此过程中会导致机芯较大的震动,使工作人员在使用时感觉不适,进而产生手麻现象,使整机使用时的舒适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使用舒适的锤击工具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一种锤击工具,包括机壳、气缸以及转套,所述气缸以及转套设于所述机壳内,所述转套部分收容在所述气缸内且与所述气缸滑动以及密封连接,所述气缸靠近所述转套的一端外表面且沿着气缸的轴向设有轴承,所述轴承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减震结构以及第二减震结构,且所述第一减震结构与所述第二减震结构沿所述气缸的轴向排布。
在本申请中,通过在所述轴承的两侧分别设有套于所述气缸上的第一减震结构和第二减震结构。当锤击工具锤击轴向锤击或者锤钻时,第一减震结构和第二减震结构互相配合能够将锤击工具中的冲击所产生的震动吸收,从而减少转套以及气缸的轴向的震动,减少整机的震动,以改善锤或者锤钻时,震动引起的手麻、导致握持不舒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减震结构和所述第二减震结构对称地设于所述轴承的两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减震结构包括第一减震垫以及第一挡圈,所述第一减震垫以及第一挡圈均套设于所述气缸上,所述第一减震垫一侧与所述轴承抵接,另一侧与所述第一挡圈抵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挡圈的横截面呈U形,所述第一挡圈的U形开口朝向所述轴承及第一减震垫设置,所述第一减震垫的外表面与所述第一挡圈的内表面抵接。
通过将第一挡圈设置为U形,可以增加所述第一减震垫与所述第一挡圈之间的接触面,提高第一减震垫与第一挡圈之间的连接强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减震结构还包括第一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套设于所述气缸上,所述第一限位件位于所述第一挡圈远离所述第一减震垫的一侧,所述气缸的外壁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件内圈卡于所述第一限位槽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减震垫与所述轴承之间设有第一垫圈,所述第一垫圈的一侧与所述轴承抵接,另一侧与所述第一减震垫抵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减震结构包括第二减震垫以及第二挡圈,所述第二减震垫套设于所述气缸上,所述第二挡圈套设于所述气缸上,所述第二减震垫一侧与所述轴承抵接,另一侧与所述第二挡圈抵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挡圈的横截面呈U形,所述第二挡圈的U形开口朝向所述轴承及第二减震垫设置,所述第二减震垫的外表面与所述第二挡圈的内表面抵接。
通过将第二挡圈设置为U形,可以增加所述第二减震垫与所述第二挡圈之间的接触面,提高第二减震垫与第二挡圈之间的连接强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减震结构还包括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二限位件套设于所述气缸上,所述第二限位件位于所述第二挡圈远离所述第二减震垫的一侧,所述气缸的外壁设有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二限位件内圈卡于所述第二限位槽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减震垫与所述轴承之间设有第二垫圈,所述第二垫圈的一侧与所述轴承抵接,另一侧与所述第二减震垫抵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锤击工具的优点在于:
通过在所述轴承的两侧分别设有套于所述气缸上的第一减震结构和第二减震结构。当锤击工具锤击轴向锤击或者锤钻时,第一减震结构和第二减震结构互相配合能够将锤击工具中的冲击所产生的震动吸收,从而减少转套以及气缸的轴向的震动,减少整机的震动,以改善锤或者锤钻时,震动引起的手麻、导致握持不舒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锤击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图1中A处结构放大图。
图中,锤击工具100、机壳10、气缸20、第一卡槽21、第二卡槽22、连接孔23、转套30、滑槽31、轴承40、外圈41a、内圈41b、轴承的第一侧41、轴承的第二侧42、第一减震结构50、第一减震垫51、第一挡圈52、第一限位件53、第一垫圈54、第二减震结构60、第二减震垫61、第二挡圈62、第二限位件63、第二垫圈64、连接结构70、连接销71、连接销的内端71a、连接销的外端71b、第一贴合面711、第二贴合面71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轴向”、“径向”、“向前”、“向后”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锤击工具100,该锤击工具100用于锤击以及钻孔,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锤击工具为电锤。
具体地,锤击工具100包括机壳10、驱动机构、气缸20、转套30以及钻头。所述驱动机构、气缸20以及转套30均收容在机壳10内。所述气缸20靠近所述转套30的一端外表面且沿着气缸20的轴向设有轴承40。所述轴承40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减震结构50以及第二减震结构60,且所述第一减震结构50与所述第二减震结构60沿所述气缸20的轴向排布。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气缸20,使气缸20中的撞锤撞击设于转套30内的撞杆轴向运动,从而带动钻头进行锤击以及锤钻等工作。第一减震结构50以及第二减震结构60用于当锤击工具100锤击或锤钻时,将气缸20以及转套30产生的震动吸收。所述锤击工具100还包括连接结构70,所述连接用于气缸20与转套30之间的连接,以实现气缸20与转套30之间的滑动连接。
参见图1,所述机壳10大致呈L形,以便于使用者握持。机壳10为塑料机壳,以减轻锤击工具100的整体重量。
进一步地,所述机壳10的内壁设有金属嵌件,金属嵌件用于固定轴承40用。
参见图2,所述气缸20的外表面,即气缸20的外壁上设有第一卡槽21、第二卡槽22以及连接孔23。所述连接孔23设于第一卡槽21和第二卡槽22之间。所述连接孔23径向贯穿所述气缸20的外壁,从而与其内部连通。所述第一卡槽21用于与所述第一减震结构50连接,实现气缸20与第一减震结构50之间的连接,所述第二卡槽22用于与所述第二减震结构60连接,以实现气缸20与所述第二减震结构60之间的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孔23用于气缸20与转套30之间的连接以实现气缸20与转套30之间滑动连接。
转套30大致呈筒状,所述转套30一端收容在所述气缸20内,为转套30的后端,另一端位于所述机壳10内,为转套30的前端,所述转套30的前端用于收容钻头。
进一步地,所述转套30具有相对设置的轴向以及径向,所述转套30的外表面上设有滑槽31。所述滑槽31自所述转套30的外壁径向设置且轴向延伸。所述滑槽31位置与所述气缸20上的连接孔23的位置相对应设置,且滑槽31与连接孔23之间连通设置。
进一步地,滑槽31的轴向方向的尺寸大于所述连接孔23的孔径。
轴承40设于所述气缸20的连接孔23处。所述轴承40包括外圈40a和内圈40b,所述外圈40a与机壳10的内的金属嵌件相抵接。所述内圈40b正对所述连接孔23。
所述轴承40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41和第二侧42。所述轴承40的第一侧41设有第一减震结构50,所述轴承40的第二侧42设有第二减震结构60。所述第一减震结构50和所述第二减震结构60用于当所述锤击工具100轴向冲击时,吸收所述气缸20以及所述转套30轴向方向的震动。当然,第一减震结构50可设于轴承40的第二侧40,第二减震结构60可设于轴承40的第一侧41。
优选地,位于轴承40第一侧41的第一减震结构50与于轴承40第一侧42的第二减震结构60对称设置。
参见图2,第一减震结构50包括第一减震垫51以及第一挡圈52,所述第一减震垫51以及第一挡圈52均套设于所述气缸20的外表面上。所述第一减震垫51的一侧与所述轴承40的第一侧41抵接,另一侧与所述第一挡圈52抵接。
第一减震垫51为橡胶减震垫。所述第一减震垫51呈圆环状。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减震垫51还可以呈方形,椭圆形等。
第一减震垫51与所述轴承40之间设有第一垫圈54,所述第一垫圈54的一侧与所述轴承40的第一侧41抵接,另一侧与所述第一减震垫51抵接。
进一步地,第一挡圈52呈横截面U形,所述第一挡圈52的U形开口朝向所述轴承40以及第一减震垫51设置,所述第一减震垫51的外表面与所述第一挡圈52的内表面抵接。以增加所述第一减震垫51与所述第一挡圈52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第一减震垫51与第一挡圈52之间的连接强度。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挡圈52的横截面不限于U形,只要能够实现将第一减震垫51止挡即可。可选地,所述第一挡圈52的横截面还可以呈圆形、方形等。
第一减震结构50还包括第一限位件53,所述第一限位件53套设于所述气缸20上,所述第一限位件53位于所述第一挡圈52远离所述第一减震垫51的一侧。所述第一限位件53呈圆环形,所述第一限位件53的内圈卡于所述气缸20外表面上的第一卡槽2中。
进一步地,第一限位件53为卡圈、卡环等。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限位件53可以与所述气缸20一体成型。
第二减震结构60包括第二减震垫61以及第二挡圈62,所述第二减震垫61套设于所述气缸20的外表面上,所述第二挡圈62套设于所述气缸20的外表面上,所述第二减震垫61的一侧与所述轴承40的第二侧42抵接,另一侧与所述第二挡圈62抵接。
第二减震垫61为橡胶减震垫。所述第二减震垫61呈圆环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减震垫61还可以呈方形,椭圆形等。
进一步地,第二减震垫61与所述轴承40之间设有第二垫圈64,所述第二垫圈64的一侧与所述轴承40的第二侧42抵接,另一侧与所述第二减震垫61抵接。
进一步地,第二挡圈62呈横截面U形,所述第二挡圈62的U形开口朝向所述轴承40以及第二减震垫61设置,所述第二减震垫61的外表面与所述第二挡圈62的内表面抵接。以增加所述第二减震垫61与所述第二挡圈62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第二减震垫61与第二挡圈62之间的连接强度。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挡圈62的横截面不限于U形,只要能够实现将第二减震垫61止挡即可。可选地,所述第二挡圈62的横截面还可以呈圆形、方形等。
第二减震结构60还包括第二限位件63,所述第二限位件63套设于所述气缸20上,所述第二限位件63位于所述第二挡圈62远离所述第二减震垫61的一侧。所述第二限位件63呈圆环形,所述第二限位件63的内圈卡于所述气缸20外表面上的第二卡槽22中。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限位件63可以与所述气缸20一体成型。
在本实施例中,“轴向”指的是沿着轴承40的轴线方向,即所述气缸20或转套30的轴线方向。“径向”指的是垂直于轴承40轴线方向。“向后”指的是沿着钻头工作前进方向相反的方向。“冲击力”指的是撞锤与撞杆之间碰撞时产生的作用力。
在本实施例中,本锤击工具100进行锤击或锤钻时,会产生轴向方向的冲击力。当冲击力向前时,第一卡圈53会拉动气缸20向前运动,此时,所述第一减震垫51能够将所述冲击力向前产生的震动吸收,当冲击力向后时,第二卡圈53会拉动气缸20向后运动,此时,所述第二减震垫61能够将所述冲击力向后产生的震动吸收。从上述的结构可以看出,第一减震结构50以及第二减震结构60互相配合能够将锤击工具100的轴向的冲击力吸收,从而减少整机的震动,改善锤击或者打孔时,使用者因振动手麻、握持不舒适等问题。
参见图1以及图2,所述连接结构70包括连接销71。所述连接销71设于所述气缸20与转套30之间,用于将气缸20与转套30之间连接。
具体地,所述连接销71具有相对设置的内端71a以及外端71b。所述连接销71的内端71a收容在所述滑槽31内并与所述滑槽31的槽底抵接,所述连接销71的外端71b自所述滑槽31并沿所述转套30的径向方向穿设于所述连接孔23内,且与所述轴承40的内圈40b相抵接,从而实现通过该连接销71将气缸20与转套30之间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销71的内端71a具有第一贴合面711,所述连接销71的外端71b具有第二贴合面712,所述第一贴合面711与所述滑槽31的槽底相贴合,所述第二贴合面712与所述轴承40的内圈的内壁相贴合。从以使连接销71分别与轴承40的内圈40b以及滑槽31的槽底之间的接触面积最大化,减少连接销70的磨损,提高气缸20与转套30之间连接的可靠性。
优选地,所述第一贴合面711的面积与所述第二贴合面712的面积相等。
优选地,所述连接销71为圆柱销、异型销中的任意一种。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销71为圆柱销。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锤击工具,包括机壳、气缸以及转套,所述气缸以及转套设于所述机壳内,所述转套部分收容在所述气缸内且与所述气缸滑动以及密封连接,所述气缸靠近所述转套的一端外表面且沿着气缸的轴向设有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减震结构以及第二减震结构,且所述第一减震结构与所述第二减震结构沿所述气缸的轴向排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锤击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减震结构和所述第二减震结构对称地设于所述轴承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锤击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减震结构包括第一减震垫以及第一挡圈,所述第一减震垫以及第一挡圈均套设于所述气缸上,所述第一减震垫一侧与所述轴承抵接,另一侧与所述第一挡圈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锤击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圈的横截面呈U形,所述第一挡圈的U形开口朝向所述轴承及第一减震垫设置,所述第一减震垫的外表面与所述第一挡圈的内表面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锤击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减震结构还包括第一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套设于所述气缸上,所述第一限位件位于所述第一挡圈远离所述第一减震垫的一侧,所述气缸的外壁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件内圈卡于所述第一限位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锤击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减震垫与所述轴承之间设有第一垫圈,所述第一垫圈的一侧与所述轴承抵接,另一侧与所述第一减震垫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锤击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减震结构包括第二减震垫以及第二挡圈,所述第二减震垫套设于所述气缸上,所述第二挡圈套设于所述气缸上,所述第二减震垫一侧与所述轴承抵接,另一侧与所述第二挡圈抵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锤击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挡圈的横截面呈U形,所述第二挡圈的U形开口朝向所述轴承及第二减震垫设置,所述第二减震垫的外表面与所述第二挡圈的内表面抵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锤击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减震结构还包括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二限位件套设于所述气缸上,所述第二限位件位于所述第二挡圈远离所述第二减震垫的一侧,所述气缸的外壁设有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二限位件内圈卡于所述第二限位槽内。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锤击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减震垫与所述轴承之间设有第二垫圈,所述第二垫圈的一侧与所述轴承抵接,另一侧与所述第二减震垫抵接。
CN201820319214.9U 2018-03-08 2018-03-08 锤击工具 Active CN2084097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319214.9U CN208409769U (zh) 2018-03-08 2018-03-08 锤击工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319214.9U CN208409769U (zh) 2018-03-08 2018-03-08 锤击工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409769U true CN208409769U (zh) 2019-01-22

Family

ID=651220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319214.9U Active CN208409769U (zh) 2018-03-08 2018-03-08 锤击工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40976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098370A1 (zh) * 2019-11-21 2021-05-27 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电镐
EP4378629A1 (de) * 2022-12-02 2024-06-05 Hilti Aktiengesellschaft Werkzeugaufnahmevorrichtung für einen bohr- oder meisselhammer mit einer leerschlag- und prellschlagdämpfung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098370A1 (zh) * 2019-11-21 2021-05-27 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电镐
EP4378629A1 (de) * 2022-12-02 2024-06-05 Hilti Aktiengesellschaft Werkzeugaufnahmevorrichtung für einen bohr- oder meisselhammer mit einer leerschlag- und prellschlagdämpfung
WO2024115094A1 (de) * 2022-12-02 2024-06-06 Hilti Aktiengesellschaft Werkzeugaufnahmevorrichtung für einen bohr- oder meisselhammer mit einer leerschlag- und prellschlagdämpfung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128998B2 (ja) 手持式作業工具
EP2428323B1 (en) Impact tool
RU2009110387A (ru) Инструмент ударного действия
RU2477211C2 (ru) Ударный инструмент
CN208409769U (zh) 锤击工具
JP6441588B2 (ja) 打撃工具
RU2006111588A (ru) Ударный инструмент (варианты)
CN102380854A (zh) 手持式工具机
JP2017001148A (ja) 打撃工具
JP2009233814A (ja) 作業工具
CN107107322B (zh) 冲击工具
JP2018153876A (ja) 電動工具
US9950419B2 (en) Hammer drill
CN104416188B (zh) 手持式工具机
JP7237509B2 (ja) 動力工具およびフック
CN102950580A (zh) 手持式工具设备
JP5356097B2 (ja) 打撃工具
CN208179446U (zh) 连接结构及其锤击工具
EP1862266A3 (de) Schlagende Handwerkzeugmaschine mit axial beweglich gelagertem Schlagwerk
DE102011007433A1 (de) Handwerkzeugmaschinenvorrichtung
CN203390895U (zh) 用于进行冲击作业的冲击装置以及工具机
CN207548650U (zh) 一种销钉敲击机构
JP4456558B2 (ja) 衝撃式作業工具
CN201410659Y (zh) 电动工具冲击机构
CN210232910U (zh) 一种减震电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