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332012U - 一种吸顶灯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吸顶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332012U
CN208332012U CN201820827307.2U CN201820827307U CN208332012U CN 208332012 U CN208332012 U CN 208332012U CN 201820827307 U CN201820827307 U CN 201820827307U CN 208332012 U CN208332012 U CN 2083320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light source
ceiling lamp
led light
longitudinal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82730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艺伟
杨小明
杨文辉
曾茂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angzhou Lidaxin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angzhou Lidaxin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angzhou Lidaxin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angzhou Lidaxin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82730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3320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3320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33201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照明装置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吸顶灯,吸顶灯的透镜模组包括呈环形设置的第一透镜和位于第一透镜内侧的第二透镜,第一透镜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纵截面非对称设置,使得第一LED光源的光通量分配在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比例不同。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形成一个透镜模组,可对多个光源的光线进行折射和反射,简化了生产工艺,且适用于不同尺寸的吸顶灯,降低了透镜模具的制造成本;能够实现通过第一透镜射向吸顶灯外侧的光通量大于其内部第一LED光源的光通量的二分之一,整个吸顶灯中间位置的出光亮度叠加后与外侧的出光亮度接近,整体上表现为吸顶灯在各个方向上的光强度接近甚至相等,满足均匀照明的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吸顶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照明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吸顶灯。
背景技术
现有的LED吸顶灯,为了达到较大的发光面,通常采用大面积发光方案,如环形光源条、多条分散光源条等大面积发光光源,同时为了达到较大的发光角度,在单颗LED光源出光面外加设大角度透镜,以达到吸顶灯均匀发光的目的。但该方案需大面积的光源板和大角度的多颗透镜,成本较高,每颗透镜都需螺丝固定,工艺复杂,而且不同尺寸的吸顶,其内部的光源板及透镜方案无法共用,需多开模具,模具成本较高。
此外,现有的透镜通常为均匀的中心旋转体结构(如中国专利CN 207065349U),LED光源在透镜的外表面的出光角度一致,即对于单个这样的透镜而言,出光是均匀的。当将多个该种透镜应用于呈环形设置的多个LED光源时,吸顶灯中心位置的光通量叠加后会明显多于周围的光通量,造成吸顶灯中心位置亮度高而周围亮度低,整体上表现为不均匀出光,无法满足均匀照明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顶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吸顶灯透镜的模具制造成本高以及吸顶灯中心位置和周围出光亮度不一致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吸顶灯,包括底盘、设于所述底盘上的光源板、用于驱动所述光源板的驱动模组、罩设于所述光源板上的透镜模组,以及覆盖于所述光源板、驱动模组和透镜模组外部的透光罩;所述光源板上设有呈环形设置的多个第一LED光源以及设于多个所述第一LED光源内侧的至少一个第二LED光源,所述透镜模组包括呈环状设置的第一透镜以及连接于第一透镜内侧的第二透镜,所述第一透镜包括呈环状设置的第一部分和呈环状设置并位于所述第一部分外侧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间形成用于容纳多个所述第一LED光源的环形的第一容纳槽,所述第二透镜底部设有用于容纳一个或多个所述第二LED光源的第二容纳槽;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纵截面非对称设置使得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通过的光通量不相等,且通过所述第一透镜射向所述吸顶灯外侧的光通量大于多个所述第一LED光源的光通量的二分之一。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部分包括靠近所述第一LED光源的第一内表面和远离所述第一LED光源的第一外表面,所述第二部分包括靠近所述第一LED光源的第二内表面和远离所述第一LED光源的第二外表面,所述第二内表面与第一内表面连接形成所述第一容纳槽,所述第二外表面与所述第一外表面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内表面垂直于所述光源板,所述第一内表面朝向所述第一LED光源凸出,所述第一外表面远离所述第一LED光源凸出。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内表面的纵截面为光滑曲线或者包括依次连接且光滑过渡的多个直线段,所述第一外表面的纵截面为光滑曲线。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内表面的纵截面为圆弧线、椭圆弧线、抛物线或样条曲线;所述第一外表面的纵截面为圆弧线、椭圆弧线、抛物线或样条曲线。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外表面包括平行于所述第一内表面的环形面和朝向所述吸顶灯外侧凸出的光滑曲面,所述环形面和光滑曲面之间过渡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内表面相对于所述光源板的垂线方向朝向内侧倾斜,且所述第二内表面在所述光源板上的投影面积大于所述第一内表面在所述光源板上的投影面积。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内表面的纵截面为直线或朝向所述第一LED光源凸出的光滑曲线,所述第二内表面的纵截面为直线或朝向所述第一LED光源凸出的光滑曲线。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外表面的纵截面为朝向所述第二透镜凸出的光滑曲线,所述第二外表面的纵截面为远离所述第二透镜凸出的光滑曲线,且所述第二外表面的曲率大于第一外表面的曲率。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吸顶灯的有益效果在于:透镜模组包括呈环形设置的第一透镜和位于第一透镜内侧的第二透镜,第一透镜包括呈环状设置的第一部分以及位于第一部分外侧且呈环状设置的第二部分,多个第一LED光源设置在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间呈环状的第一容纳槽内,一个或多个第二LED光源设置在第二透镜的第二容纳槽内,仅需使用一个模组透镜即可对多个光源的光线进行折射和反射,无需多颗透镜,简化了生产工艺,降低了制作成本,该透镜模组可以应用于不同尺寸的底盘和透光罩,从而适用于不同尺寸的吸顶灯,降低了透镜模具的制造成本;第一透镜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纵截面非对称设置,使得第一LED光源的光通量分配在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比例不同,能够实现通过第一透镜射向吸顶灯外侧的光通量大于多个第一LED光源的光通量的二分之一,而内侧的第二透镜的出光角度小,大部分光线从中间位置出射。对于整个吸顶灯来说,中间位置的出光亮度叠加后能够与外侧的出光亮度接近,整体上表现为吸顶灯在各个方向上的光强度接近甚至相等,观察者感受为吸顶灯的亮度均匀,满足均匀照明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吸顶灯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吸顶灯的光源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吸顶灯的透镜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吸顶灯的透镜模组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吸顶灯的透镜模组的纵面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吸顶灯的透镜模组中第一透镜的光路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吸顶灯的透镜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吸顶灯的透镜模组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吸顶灯的透镜模组的纵面剖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吸顶灯的透镜模组中第一透镜的光路图。
图中标记的含义为:
吸顶灯100,底盘1,光源板2,驱动模组3,透镜模组4,透光罩7,第一LED光源21,第二LED光源22,第一透镜5,第二透镜6,第一容纳槽50,第二容纳槽60,第一部分51,第二部分52,安装部40,安装孔41,电子驱动元件31,接线端子23,底面42,楔形凹部43;
第一实施例中:第一内表面511,第一外表面512,第二内表面521,第二外表面522;
第二实施例中:第一内表面511’,第一外表面512’,第二内表面521’,第二外表面52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说明的是,当部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直接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部件上。当一个部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是直接或者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部件上。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便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技术特征的数量。“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以下结合具体附图及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图2、图5和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吸顶灯100包括底盘1、设于底盘1上的光源板2、用于驱动光源板2的驱动模组3、罩设于光源板2上的透镜模组4,以及覆盖于光源板2、驱动模组3和透镜模组4外部的透光罩7,透光罩7和底盘1卡合以将光源板2、驱动模组3和透镜模组4保护在内部。光源板2上设有呈环状排列的多个第一LED光源21,在第一LED光源21的内侧还设有一个或多个第二LED光源22,透镜模组4包括呈环状设置的第一透镜5以及位于第一透镜5内侧的第二透镜6,第一透镜5包括呈环状设置的第一部分51以及位于第一部分51外侧且呈环状设置的第二部分52,第一部分51和第二部分52之间形成有用于容纳光源板2上多个第一LED光源21的环形的第一容纳槽50,第二透镜6上设有用于容纳一个或多个第二LED光源22的第二容纳槽60;第一透镜5的第一部分51和第二部分52的纵截面非对称设置,因此,第一LED光源21的光通量分配在第一部分51和第二部分52的比例不同,且通过第一透镜5射向吸顶灯100外侧的光通量大于多个第一LED光源21的光通量的二分之一,即多个第一LED光源21发出的光线更多地通过第一透镜5射向吸顶灯100外侧,小部分光线射向中间位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吸顶灯100相对于现有技术的进步在于:
吸顶灯100的透镜模组4包括呈环形设置的第一透镜5和位于第一透镜5内侧的第二透镜6,第一透镜5包括呈环状设置的第一部分51以及位于第一部分51外侧且呈环状设置的第二部分52,多个第一LED光源21设置在第一部分51和第二部分52之间呈环状的第一容纳槽50内,一个或多个第二LED光源22设置在第二透镜6的第二容纳槽60内,仅需使用一个模组透镜即可对多个光源的光线进行折射和反射,无需多颗透镜,简化了生产工艺,降低了制作成本,该透镜模组4可以应用于不同尺寸的底盘1和透光罩7,从而适用于不同尺寸的吸顶灯100,降低了透镜模具的制造成本;第一透镜5的第一部分51和第二部分52的纵截面非对称设置,使得第一LED光源21的光通量分配在第一部分51和第二部分52的比例不同,能够实现通过第一透镜5射向吸顶灯100外侧的光通量大于多个第一LED光源21的光通量的二分之一,而内侧的第二透镜6的出光角度小,大部分光线从中间位置出射(这里所说的外侧指的是以垂直于光源板的方向为界,以来自于第一LED光源的光线的最终出光方向相对于垂直于光源板方向朝外为外侧,以朝内和垂直于光源板为内侧,也即吸顶灯的中间位置,不考虑朝向内侧的光线经过足够距离传播后的情况)。对于整个吸顶灯100来说,中间位置的出光亮度叠加后能够与外侧的出光亮度接近,整体上表现为吸顶灯100在各个方向上的光强度接近甚至相等,观察者感受为吸顶灯100的亮度均匀,满足均匀照明的需求。
具体地,透镜模组4中第一透镜5和第二透镜6为一体成型,如一次性注塑成型。透镜模组4的材料可以为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S(聚苯乙烯)或PC(聚碳酸酯)等。
光源板2通过螺钉(未图示)安装于底盘1上,透镜模组4的外周面上设有多个安装部40,每一安装部40上设有安装孔41,螺钉(未图示)穿过安装孔41以将透镜模组4安装于底盘1上并将光源板2覆盖。透光罩7与底盘1之间通过旋转卡扣的方式实现可拆卸连接,通过将底盘1安装至天花板、屋顶等,可实现整个吸顶灯100的安装。
驱动模组3包括电子驱动元件31,用于电性连接并控制光源板2上的多个第一LED光源21和多个第二LED光源22的工作。光源板2上还连接有接线端子23,接线端子23的一端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另一端与驱动模组3电性连接,由此,光源板2与外接电源实现电性连接并能够在驱动模组3的驱动下工作。
底盘1的材料可以为金属如不锈钢、铝,也可以为复合材料板如BMC(Bulk moldingcompounds,团状模塑料)或高分子材料如PP(聚丙烯)、PC(聚碳酸酯)等。透光罩7的材料可以是PP(聚丙烯)、PC(聚碳酸酯)、PS(聚苯乙烯)、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聚乙烯)等高分子材料。
请参阅图3至图5中示出的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吸顶灯100中透镜模组4的具体结构。在该第一实施例中,透镜模组4包括呈环状设置的第一透镜5以及位于第一透镜5内侧呈不完整球体状的第二透镜6。第一透镜5内设有呈环状的第一容纳槽50用于容纳第一LED光源21,第二透镜6内设有呈不完整球体状的第二容纳槽60以用于容纳第二LED光源22。
第一透镜5中呈环状的第一部分51包括靠近第一LED光源21的第一内表面511和远离第一LED光源21的第一外表面512,第一内表面511为朝向第一LED光源21的外侧凸出的曲面,第一外表面512为远离第一LED光源21凸出的曲面,第一透镜5整体呈向外侧倾斜的纺锤状。具体地,第一内表面511可以为环状的光滑曲面,如圆弧面、椭圆弧面、抛物线面等,剖视图上第一内表面511的纵截面表现为光滑曲线,如圆弧线、椭圆弧线、抛物线、样条曲线等,第一内表面511也可以由环状的多个平面光滑过渡连接而成,剖视图上表现为光滑过渡的多个直线段,第一外表面512优选为环状的光滑曲面,如圆弧面、椭圆弧面、抛物线面等,剖视图上表现为光滑曲线,如圆弧线、椭圆弧线、抛物线、样条曲线等。当第一内表面511也为光滑曲面时,第一内表面511的曲率可以大于第一外表面512的曲率。第一透镜5中的第二部分52位于第一部分51的第一内表面511和和光源板2之间,其包括靠近第一LED光源21的第二内表面521和远离第一LED光源21的第二外表面522,第二内表面521呈垂直于光源板2的环形面,第二外表面522可以呈垂直于光源板2的环形面,也可以为曲率很小(小于第一外表面512的曲率)的光滑曲面,也可以如图5中所示由垂直于光源板2的环形面和曲率很小的光滑曲面以过渡连接而成。因此,第二部分52的第二内表面521实际上主要起到对来自第一LED光源21的光线进行反射的作用,使光线由第一内表面511折射进入第一透镜5,第二外表面522对光线的折射作用较小,可以形成大角度出光。这样所得到的第一容纳槽50的内壁即由垂直于光源板2的第二内表面521和第一内表面511组成。第一内表面511作为入光面,第一外表面512作为出光面和反射面,第二外表面522作为出光面。由多个第一LED光源21发出的光线的绝大多数到达第一内表面511,仅很少一部分由第二部分52的第二外表面522中垂直于光源板2的环形面出射。由于第一内表面511朝向第一LED光源21凸出的曲面,光线入射到第一内表面511上的入射角可以从0°至180°,能够被最大程度地分散折射进入该第一部分51,进入该第一部分51的光线继续传播到达第一外表面512,由于第一外表面512为远离第一LED光源21凸出的光滑曲面,一部分光线能够在第一部分51内被反射并经由第二外表面522射向吸顶灯100的外侧,一部分光线经第二外表面522折射而出,分布在吸顶灯100的中心位置,实现吸顶灯100180°大角度出光。第一外表面512的曲率小于第一内表面511的曲率能够使得第一部分51的高度较大和第一外表面512的面积较大,从而可以有更大面积的出光面来使光线分散均匀,尤其适用于大尺寸吸顶灯100。通过调整该第一透镜5中第一部分51的形状(第一外表面512和第一内表面511的形状、曲率等)可以调整射向吸顶灯100外侧和中间位置的光线的分布比例。
第二透镜6的外表面为圆弧面或椭圆弧面,并设有多个复眼微结构,以将从第二透镜6出射的光线分散均匀。驱动模组3也设置于第二透镜6的第二容纳槽60内,因此,第二容纳槽60的高度大于第一容纳槽50的高度,第二透镜6的高度大于第一透镜5的高度,这样的好处还在于,由于第一透镜5的第一外表面512作为出光面和反射面,从第一透镜5出射的光线中有一部分会到达第二透镜6的外表面,被第二透镜6的外表面的复眼微透镜反射而再次改变传播方向,这又会使得射向吸顶灯100外侧的光线得以增加(如图6中虚线箭头所示)。在此基础上,通过调整第一LED光源21和第二LED光源22的数量、功率、第一透镜5和第二透镜6的高度关系等,能够使得整体上吸顶灯100外侧和中间位置各个方向上的光强度接近甚至相等,实现均匀照明。
如图7至9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吸顶灯100,为便于清楚描述,仅示出了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透镜模组4,其底盘1、光源板2、驱动模组3、透光罩7以及它们之间的连接关系均与第一实施例相同,不再赘述。
在第二实施例中,第一透镜5分为位于第一LED光源21内侧呈环形设置的第一部分51和位于第一LED光源21外侧且呈环形设置的第二部分52,第一部分51具有第一内表面511’和第一外表面512’,第二部分52具有第二内表面521’和第二外表面522’,第二部分52不再以垂直于光源板2的形式设置。第一内表面511’和第二内表面521’在顶端相交,构成纵截面呈楔形的第一容纳槽50的内壁,第一外表面512’和第二外表面522’在顶端相交,构成第一透镜5的外表面。第一LED光源21位于第一容纳槽50底面42的中心,第二内表面521’在光源板2上的投影覆盖第一容纳槽50底面42的中心,或者说第二内表面521’在光源板2上的投影面积大于第一内表面511’在光源板2上的投影面积,也即,第二内表面521’的面积更大,能够接收更多的光线。第一LED光源21从第一容纳槽50底面42的中心发出均匀的光线,大部分光线达到第二内表面521’并经第二内表面521’的折射进入第二部分52,再经第二部分52的第二外表面522’折射,射向吸顶灯100的外侧,少部分的光线达到第一内表面511’并经第一内表面511’的折射进入第一部分51,再经第一部分51的第一内表面511’折射,射向吸顶灯100的中间位置,第一外表面512’和第二外表面522’主要作为折射面来分配光线,从而,通过第二部分52射向吸顶灯100外侧的光通量大于通过第一部分51射向中间位置的光通量。
第一内表面511’和第二内表面521’作为入光面,可以独立地选自环状平面(剖视图上表现为倾斜的直线)或朝向外侧凸出的环状的光滑曲面(剖视图上表现为向外侧凸出的光滑曲线,如圆弧线、椭圆弧线、抛物线、样条曲线等)。在第一容纳槽50的顶端,也即第一内表面511’和第二内表面521’的顶端相交的位置以光滑曲面过渡,这样可以不影响光线的输出,避免在第一容纳槽50的顶端出现阴影。第一外表面512’为朝向内侧凸出的环状的光滑曲面(剖视图上表现为向内侧凸出的光滑曲线,如圆弧线、椭圆弧线、抛物线、样条曲线等),第二外表面522’为朝向外侧凸出的环状的光滑曲面(剖视图上表现为向外侧凸出的光滑曲线,如圆弧线、椭圆弧线、抛物线、样条曲线等)。优选地是,第二部分52的高度大于第一部分51的高度,第二外表面522’的曲率大于第一外表面512’的曲率,这样的好处在于,第二部分52具有更大的出光面积,光线从第二外表面522’出射后能够分散更均匀,尤其适合于大尺寸的吸顶灯100。在第一外表面512’和第二外表面522’的相交处,可以设置楔形凹部43,楔形凹部43的内壁也作为出光面,可以避免在第一容纳槽50的顶端处光线聚集产生亮斑,楔形凹部43的内壁与第一内表面511’和第一外表面512’之间以光滑曲面过渡,可以避免在该楔形凹部43处产生阴影。
第一透镜5朝向光源板2的底面42上可以形成多个朝向光源板2的复眼微透镜,在第一透镜5内部传播并射向第一透镜5的底面42上的光线可以进一步被反射并出射,提高光线利用率。同样地,第二透镜6的外表面上也可以根据使用需求设有多个朝向外侧凸出的复眼微透镜,以将从第二透镜6出射的光线分散均匀。
驱动模组3设置在光源板2上并位于第二透镜6的第二容纳槽60内,因此,第二容纳槽60的高度大于第一容纳槽50的高度,第二透镜6的高度大于第一透镜5的高度。在本实施例中,由于进入第一透镜5的第一部分51中的光线的绝大部分甚至全部被均折射出来,光滑曲面的第二外表面522’和第一外表面512’能够将光线发散均匀,此时,第二透镜6无需对来自于第一透镜5的第一外表面512’的光线再进行反射,可将第二透镜6的外表面设为阶梯状,相比于第一实施例中第二透镜6的外表面呈弧形的方案而言,阶梯状的设置使得第二透镜6的外表面的宽度(不同阶梯处的直径)降低更明显,不容易对来自第一透镜5的光线产生影响,仅有第一容纳槽50内的第一LED光源21的光线均匀出射,从而使得光线传播方向进一步均匀分布,避免产生杂光。相应地,第二容纳槽60也可呈阶梯状,以保证第一透镜5的厚度在各个位置相同,避免折射不均。以上两实施例中,通过第一透镜不同形式的内表面来分配进入第一透镜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中的光线比例,再通过第一透镜的外表面的设置来对光线进行折射或反射,进而实现吸顶灯外侧出光和内侧出光的比例的控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吸顶灯,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盘、设于所述底盘上的光源板、用于驱动所述光源板的驱动模组、罩设于所述光源板上的透镜模组,以及覆盖于所述光源板、驱动模组和透镜模组外部的透光罩;所述光源板上设有呈环形排列的多个第一LED光源以及设于多个所述第一LED光源内侧的至少一个第二LED光源,所述透镜模组包括呈环状设置的第一透镜以及连接于第一透镜内侧的第二透镜,所述第一透镜包括呈环状设置的第一部分和呈环状设置并位于所述第一部分外侧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间形成用于容纳多个所述第一LED光源的环形的第一容纳槽,所述第二透镜底部设有用于容纳一个或多个所述第二LED光源的第二容纳槽;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纵截面非对称设置使得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通过的光通量不相等,且通过所述第一透镜射向所述吸顶灯外侧的光通量大于多个所述第一LED光源的光通量的二分之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顶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包括靠近所述第一LED光源的第一内表面和远离所述第一LED光源的第一外表面,所述第二部分包括靠近所述第一LED光源的第二内表面和远离所述第一LED光源的第二外表面,所述第二内表面与第一内表面连接形成所述第一容纳槽,所述第二外表面与所述第一外表面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顶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内表面垂直于所述光源板,所述第一内表面朝向所述第一LED光源凸出,所述第一外表面远离所述第一LED光源凸出。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顶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表面的纵截面为光滑曲线或者包括依次连接且光滑过渡的多个直线段,所述第一外表面的纵截面为光滑曲线。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吸顶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表面的纵截面为圆弧线、椭圆弧线、抛物线或样条曲线;所述第一外表面的纵截面为圆弧线、椭圆弧线、抛物线或样条曲线。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顶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外表面包括平行于所述第一内表面的环形面和朝向所述吸顶灯外侧凸出的光滑曲面,所述环形面和光滑曲面之间过渡连接。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顶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内表面相对于所述光源板的垂线方向朝向内侧倾斜,且所述第二内表面在所述光源板上的投影面积大于所述第一内表面在所述光源板上的投影面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吸顶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表面的纵截面为直线或朝向所述第一LED光源凸出的光滑曲线,所述第二内表面的纵截面为直线或朝向所述第一LED光源凸出的光滑曲线。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吸顶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表面的纵截面为朝向所述第二透镜凸出的光滑曲线,所述第二外表面的纵截面为远离所述第二透镜凸出的光滑曲线,且所述第二外表面的曲率大于第一外表面的曲率。
10.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吸顶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一体成型。
CN201820827307.2U 2018-05-30 2018-05-30 一种吸顶灯 Active CN2083320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827307.2U CN208332012U (zh) 2018-05-30 2018-05-30 一种吸顶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827307.2U CN208332012U (zh) 2018-05-30 2018-05-30 一种吸顶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332012U true CN208332012U (zh) 2019-01-04

Family

ID=647720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827307.2U Active CN208332012U (zh) 2018-05-30 2018-05-30 一种吸顶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332012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19654A (zh) * 2020-02-28 2020-06-02 江西祥华防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全周光led灯
CN114294587A (zh) * 2021-12-10 2022-04-08 朗思照明(惠州)有限公司 灯具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19654A (zh) * 2020-02-28 2020-06-02 江西祥华防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全周光led灯
CN114294587A (zh) * 2021-12-10 2022-04-08 朗思照明(惠州)有限公司 灯具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12237B (zh) 照明裝置
US8556456B2 (en) Light emitting device and luminaire
US11131440B2 (en) Reflecting device, light source module and lighting device
US20170002995A1 (en) Optical device and luminaire
WO2022100440A1 (zh) 光学器件及照明灯具
EP2616856A1 (en) Led lighting system comprising an optical system suitable for providing a light beam
CN208332012U (zh) 一种吸顶灯
CN104075250A (zh) 配光结构及其led灯具
JP2014521191A (ja) 光導波路
WO2022100445A1 (zh) 照明灯具
WO2022100446A1 (zh) 光学器件及照明灯具
CN102947737B (zh) 具有波导和led的照明装置
CN205048201U (zh) 一种偏光透镜及led条形灯
CN106895326B (zh) 一种透镜及应用该透镜的照明装置
CN209801374U (zh) 大偏角的偏光透镜以及灯具
CN203068203U (zh) 一种照明灯具
WO2020078475A1 (zh) 配光元件及灯具
JP6709345B1 (ja) 照明器具
CN208687539U (zh) 环形透镜、发光模组及吸顶灯
CN208295699U (zh) 照明组件和音箱
CN107489986A (zh) 反射装置和光源模组
WO2021063146A1 (zh) 配光组件及照明灯具
WO2018077033A1 (zh) 反射装置和光源模组
WO2021249259A1 (zh) 照明灯具
CN213656440U (zh) 一种led教室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