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231130U - 换热器夹具及使用其的加工*** - Google Patents

换热器夹具及使用其的加工***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231130U
CN208231130U CN201820786380.XU CN201820786380U CN208231130U CN 208231130 U CN208231130 U CN 208231130U CN 201820786380 U CN201820786380 U CN 201820786380U CN 208231130 U CN208231130 U CN 2082311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r
bottom plate
fixture
plate
side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78638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冬明
李红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ork Guangzhou Air Conditioning and Refrigeration Co Ltd
Johnson Controls Technology Co
Original Assignee
York Guangzhou Air Conditioning and Refrigeration Co Ltd
Johnson Controls Technology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ork Guangzhou Air Conditioning and Refrigeration Co Ltd, Johnson Controls Technology Co filed Critical York Guangzhou Air Conditioning and Refriger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786380.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2311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2311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23113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换热器夹具,它包括底板和设置在底板上的夹持装置,还包括连接在底板上的定位件,定位件用于对换热器的下端板进行定位,使换热器在预定位置被夹持装置夹持。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使用上述换热器夹具的加工***,加工***用于对换热器进行加工,加工***包括用于输送换热器的自动输送线,自动输送线包括滚筒输送带,上述换热器夹具用于夹持换热器,以使得换热器能够被所述滚筒输送带输送至预定位置。还包括安装在滚筒输送带下方的阻挡器,阻挡器可伸缩,当换热器到达预定位置时,阻挡器伸出,从而将换热器阻挡在预定位置。由此,本申请的换热器夹具能够夹持换热器,并且对换热器定位,使得换热器能平稳地在加工***中运输。

Description

换热器夹具及使用其的加工***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换热器的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换热器夹具及使用其的加工***。
背景技术
在换热器的加工***中,包括有多个工位,每个工位中都有相应的加工设备,换热器需要在各个工位中进行加工。各个工位通过自动输送线连接,换热器通过所述的自动输送线输送至各个工位。但是现有的换热器夹具不能使换热器在自动输送至各个工位的过程中保持在固定的位置上,换热器在自动输送至各个工位的过程中会产生晃动、磕碰等。从而有可能影响在工位上的加工,并可能使得换热器的外观收到损伤。并且现有的换热器夹具不便于操作人员操作,且不能适应不同换热器规格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申请的至少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换热器夹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换热器夹具,包括底板和设置在底板上的夹持装置,所述夹持装置用于夹持换热器,还包括:
定位件,所述定位件连接在所述底板上,用于对所述换热器的下端板进行定位,使所述换热器在预定位置被所述夹持装置夹持。
根据上述第一方面,所述定位件包括一对定位块,每个所述定位块的上表面具有至少一个凹槽,所述至少一个凹槽用于与所述换热器的端板折边配合,以使得所述换热器的端板折边***所述至少一个凹槽中。
根据上述第一方面,所述至少一个凹槽包括横槽和斜槽,所述横槽用于与所述端板折边的一个端板横折边配合,所述斜槽用于与所述端板折边的一个端板斜折边配合,所述横槽和所述斜槽相连通。
根据上述第一方面,所述夹持装置包括:
固定侧板,所述固定侧板从所述底板两侧向上延伸出;
其中,所述两侧固定侧板之间的底板上设有若干定位孔,通过所述若干定位孔使得所述定位件连接在所述底板上。
根据上述第一方面,所述底板包括左侧底板、中部底板和右侧底板;
其中,所述定位件连接在所述中部底板上;
其中,所述固定侧板连接在所述的左侧底板上;所述固定侧板连接在所述的右侧底板上。
根据上述第一方面,所述夹持装置包括:
固定侧板,所述固定侧板从所述底板两侧向上延伸出;以及
侧向压紧装置,所述侧向压紧装置设置在每个所述固定侧板上,所述侧向压紧装置用于夹持换热器中侧部的翅片;
其中,所述侧向压紧装置包括:
一对压板,所述一对压板位于所述固定侧板内侧,用于侧向压紧所述换热器;
两组导杆,所述两组导杆分别用于驱动所述一对压板,每组所述导杆的近端用于与一个相应的所述压板相连,所述每组导杆的远端穿过一个相应的所述固定侧板向外伸出;
两组驱动弹簧,所述两组驱动弹簧分别套设在所述两组导杆上,每组所述驱动弹簧位于一个相应的所述压板和一个相应的所述固定侧板之间;
一对驱动板,所述一对驱动板连接在所述每组导杆的远端。
根据上述第一方面,所述驱动弹簧被配置为,当所述夹持装置夹持所述换热器时,所述驱动弹簧处于被压缩状态。
根据上述第一方面,所述底板的两侧设有两组导向轮,所述每组导向轮分别安装在所述底板两侧的相对边缘处,所述每组导向轮的外轮廓有一部分能够向外伸出,以超出底板的相应的一个边缘。
本申请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换热器夹具的加工***。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是提供一种使用换热器夹具的的加工***,用于对换热器进行加工,包括自动输送线,所述自动输送线用于输送换热器,其中所述自动输送线包括滚筒输送带,包括:
第一方面中所述的换热器夹具,所述换热器夹具用于夹持换热器,以使得换热器能够被所述滚筒输送带输送至预定位置;
阻挡器,所述阻挡器安装在滚筒输送带下方,所述阻挡器可伸缩,当所述换热器到达预定位置时,所述阻挡器伸出,从而将所述换热器阻挡在所述预定位置。
根据上述第二方面,所述滚筒输送带两侧具有侧壁,所述侧壁顶部设有动力源,用于驱动所述夹持装置。
本申请的换热器夹具能够夹持换热器,并且对换热器定位,使得换热器能平稳地在加工***中运输,运输至需要的工位时,能够保持在预设位置被加工设备加工。
附图说明
图1A为换热器加工***130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B为换热器加工***130的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换热器100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换热器夹具100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换热器夹具100的底板105的俯视图;
图5为夹持有换热器110的换热器夹具100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构成本说明书一部分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应该理解的是,虽然在本申请中使用表示方向的术语,诸如“前”、“后”、“上”、“下”、“左”、“右”等描述本申请的各种示例结构部分和元件,但是在此使用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的目的,基于附图中显示的示例方位而确定的。由于本申请所公开的实施例可以按照不同的方向设置,所以这些表示方向的术语只是作为说明而不应视作为限制。在可能的情况下,本申请中使用的相同或者相类似的附图标记指的是相同的部件。
图1A为换热器加工***130的一部分结构示意图,图1B为图1A所示的换热器加工***130的另一个角度的示意图。如图1A所示,加工***130包括自动输送线151和加工工位1521和1522,加工工位1521和1522间隔地设置在自动输送线151的输动路径中。加工***130用于对换热器110进行加工,换热器110通过换热器夹具100固定在自动输送线151上,以使换热器110能够通过自动输送线151中自动输送至加工工位1521和1522,从而使得换热器110在预先设定好的加工工位中进行加工。工位1521和1522内设有用于对换热器110进行加工的装置,例如焊接装置。
如图1B所示,自动输送线151中包括滚筒输送带155和侧壁1571、1572,侧壁1571、1572设置在滚筒输送带的两侧,并将滚筒输送带155支撑在其间。换热器夹具100能够通过滚筒输送带155沿着输送方向输送。加工***130还包括阻挡器163。所述阻挡器163可伸缩地安装在滚筒输送带155的下方。换热器夹具100在被滚筒输送带155沿着输送方向输送过程中,当换热器夹具100被输送至预定位置时,阻挡器163能够从滚筒输送带155中伸出以阻挡换热器夹具100,从而使滚筒输送带155停止输送换热器夹具100;当换热器夹具100未被输送至预定位置时,阻挡器163缩回滚筒输送带155的下方,而不阻挡换热器夹具100。
如图1A和1B所示,所述侧壁1571、1572上设有至少一对动力源159,例如分别设置在侧壁1571和1572的顶部。所述动力源159用于驱动换热器夹具100夹紧或释放换热器110。作为一个示例,所述动力源159可以为气缸。在其他示例中,动力源159也可以为其他动力装置。
所述阻挡器163和动力源159的位置相对于滚筒输送带155来说都是固定不动的,因此通过阻挡器163的动作与所述动力源159的动作相配合,能够使得动力源159在合适的位置驱动换热器夹具100的夹持装置,夹持或者释放所述换热器110。具体来说,当需要使换热器夹具100夹持换热器110时,阻挡器163先伸出以阻止换热器夹具100运动,然后使动力源159驱动夹持装置,使得换热器110能够被换热器夹具100夹持,阻挡器163再缩回使得换热器夹具100能够被输送至各个工位进行加工。同样的,当需要换热器夹具100释放换热器110时,先使动力源159驱动夹持装置,使得换热器110被释放并取出。当然所述阻挡器163也可以不受动力源159限制而单独安装,以使得换热器夹具100在任何需要的位置停止运动。
图2为换热器100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换热器110包括翅片290,以及分别设置在翅片290的上端和下端的上端板260和下端板270。其中,下端板270设有垂直于下端板270并向下弯折的前侧的端板折边226,后侧的端板折边225和左右两侧的端板折边229。其中,端板折边226能够便于其他部件与换热器110连接。其中,端板折边226包括横折边227和斜折边228。
图3示出了本申请的换热器夹具100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换热器夹具100包括底板305和固定在底板305上的夹持装置3201和3202,夹持装置3201和3202用于夹紧换热器110。夹持装置包括固定侧板3121和3122,以及分别设置在固定侧板3121和3122上的侧向压紧装置3201和3202。固定侧板3121和3122分别从底板305的左、右两侧向上延伸而出。固定侧板3121和3122相对地设置,并且大体上垂直于底板305。夹持装置3201和3202具有对称结构,分别用于从换热器110的翅片290的左、右两侧对对换热器110施加压紧力,从而夹持换热器110的翅片290。换热器夹具100还包括定位件315,定位件315连接在底板305上,并设置在固定侧板3121和3122之间。定位件315用于对换热器110的下端板270进行定位,使得换热器110能够在预定位置被夹持装置夹紧。
具体来说,仍然如图3所示,定位件315包括定位块3151和3152,在定位块3151和3152的上表面各自设有凹槽316,凹槽316能够与换热器110的端板折边226配合,例如使得端板折边226能够***凹槽316中,以实现通过定位件315对换热器110定位。在其他示例中,定位件315的结构也可以为本领域任何常见的定位结构,只要能够与换热器110配合,以使得换热器110能够在预定位置相对于底板305被定位即可。
定位块3151和3152被设置在底板305的一端。凹槽316包括相互连通的横槽317和斜槽318,其中横槽317具有一定深度并且沿横向延伸,用于容纳换热器下端板270的横折边227。斜槽318具有一定深度并且沿与横槽317呈一定角度的倾斜方向延伸,用于容纳下端板270的斜折边228(如图2所示)。由此,换热器下端板270的后侧端板折边226能够***定位块凹槽316中,使得换热器110能够相对于底板305被固定在预定位置。在其他示例中,也可以只设置一个定位块,或者使定位块与下端板270的其他部位配合,只要能够定位块能够通过与下端板270配合来实现定位即可。
仍然参见图3,侧向压紧装置3201包括压板3331、导杆3361、驱动弹簧3381和驱动板3351。其中,压板3331位于固定侧板3121内侧,用于与换热器110的翅片290的左侧接触。驱动板3351位于固定侧板3121外侧。导杆3361具有靠近换热器110的近端和远离换热器110的远端。其中近端与压板3331连接,远端穿过固定侧板3121后向外伸出,用于与驱动板3351连接。导杆3361上套设有驱动弹簧3381,驱动弹簧3381位于压板3331和固定侧板3121之间,因此驱动弹簧3381的一端能够抵靠固定侧板3121,另一端能够抵靠压板3331。由此,通过向外拉动驱动板3351,可以使压板3331向外移动并同时压缩驱动弹簧3381,而当驱动板3351不再被拉动时,驱动弹簧3381的复原力能将压板3331向内移动。
侧向压紧装置1202具有与侧向压紧装置1201对称的结构。侧向压紧装置3202包括压板3332、导杆3362、驱动弹簧3382和驱动板3352,这些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与夹持装置3201类似,在此不赘述。夹持装置3201和夹持装置3202设置为,在没有夹持换热器110时,两个压板3331和3332之间的距离应当小于换热器110的翅片290的左右两侧之间的厚度。
作为一种示例,驱动板3351和3352能够与外接的动力源(如图1A和1B中的动力源159)配合工作,从而能够利用机械设备自动施加拉力。作为一种示例,压板3331和3332的长度大致上与换热器110的侧壁长度相同(换热器110的侧壁长度是指如图2中换热器110前端壁和后端壁之间的距离),以增大压板3331和3332在压紧换热器110的侧壁时的接触面积,使压紧力更加均匀稳定。在压板3331和3332的长度较长的时候,每个夹持装置3201,3202可以包括多于一根导杆,每个导杆上均套设有驱动弹簧,以能够更加稳定地夹持换热器100。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每个夹持装置3201,3202包括两个导杆。
图4示出了换热器夹具100的底板305的俯视图。如图4所示,底板305包括左侧底板3051、中部底板3052和右侧底板3053,它们通过底板螺栓482连接在一起。固定侧板3121从左侧底板3051向上延伸而出,固定侧板3122从右侧底板3052向上延伸而出,中部底板3052位于固定侧板3121和固定侧板3122之间(参见图3)。通过更换不同尺寸的中部底板3052能够调节固定侧板3121和3122之间的距离,从而改变夹持装置3201和3202的调节距离,使换热器夹具100能够适合于各种尺寸的换热器110。此外,中部底板3052上还设置若干个定位孔4801、4802。通过不同的定位孔480能够将定位件315连接在中部底板3052的不同位置上,从而可以使得定位件315能够与不同的换热器110的下端板270配合。
申请人发现,当换热器夹具100在自动输送线151上运输时(如图1A和1B中示出的那样),在底板305的宽度设置过宽的时候(例如与自动输送线151的宽度相同),容易导致换热器夹具100被自动输送线151的侧壁1571和1572卡住,从而无法跟随滚筒输送带155一起沿输送方向运动。而在底板105的宽度设置为使底板105的两侧与自动输送线151的侧壁1571和1572保持一定间隙的时候,又容易导致换热器夹具100在运输过程中倾斜甚至翻倒。
为此,本申请在底板305的左右侧边缘处4055和4057(即与自动输送线151的侧壁1571和1572相邻的侧边缘)各自设置一组导向轮141。作为一个示例,每组导向轮141包括位于侧边缘的两个端点处的两个导向轮。导向轮141的位置设置使得其外轮廓有一部分能够向外伸出而超出底板305的左右侧边缘4055和4057。由此,换热器夹具100在自动输送线151(如图1A和1B中所示)中运输时,导向轮141能够接触自动输送线151的侧壁1571和1572,从而对换热器夹具100的输送起到导向作用。通过设置导向轮141,使得底板305的宽度能够设置为略小于自动输送线151的宽度,以防止换热器夹具100在运输过程中倾斜甚至翻倒,并且换热器夹具100在输送过程中不会被自动输送线151的侧壁1571和1572卡住。导向轮可以为任何具有转轴和转轮的装置,例如可以为轴承。此外,导向轮的外轮廓也可以设置为不超出底板305的边缘,例如设置为可伸缩的结构,仅在转动时伸出底板305边缘外并且与相邻近的侧壁接触。
图5示出了换热器夹具100夹持有换热器110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换热器夹具100的定位块3151和3152与换热器110的端板折边226相配合对换热器110进行定位,侧向压紧装置3201,3202夹紧换热器110的翅片290。通过定位件315和夹持装置3201和3202的相互配合,换热器110能够在由定位件315确定的预定位置处被换热器夹具100夹持并保持竖直的状态,并且能够在保持相对于换热器夹具100固定不动的情况下,换热器110被自动输送线151(如图1A所示)自动运输至各个加工工位中进行进一步加工,从而使得换热器110的加工***130(如图1A所示)能够实现自动化加工,而无需人工将换热器110固定在预设位置。
当需要通过换热器夹具100来夹持换热器110时,对驱动板3351和3352施加拉力,使得导杆3361和3362向各自的远端方向运动,并带动压板3331和3332远离彼此而运动,以使得压板3331和3332之间的距离增大,直至能够在压板3331和3332之间夹持换热器110的翅片290。
当需要从换热器夹具100中释放换热器110时,仍然对驱动板3351和3352施加拉力,使得压板3331和3332远离换热器110移动,以增加压板3331和3332之间的距离,从而能够将换热器110从压板3331和3332之间取出。
尽管参考附图中出示的具体实施方式将对本申请进行描述,但是应当理解,在不背离本申请教导的精神和范围和背景下,本申请的换热器夹具及加工***可以有许多变化形式。本领域技术普通技术人员还将意识到有不同的方式来改变本申请所公开的实施例中的结构细节,均落入本实用新型和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换热器夹具(100),包括底板(305)和设置在底板(305)上的夹持装置,所述夹持装置用于夹持换热器(11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定位件(315),所述定位件(315)连接在所述底板(305)上,用于对所述换热器(110)的下端板(270)进行定位,使所述换热器(110)在预定位置被所述夹持装置夹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夹具(100),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位件(315)包括一对定位块(3151,3152),每个所述定位块(3151,3152)的上表面具有至少一个凹槽(316),所述至少一个凹槽(316)用于与所述换热器(110)的端板折边(226)配合,以使得所述换热器(110)的端板折边(226)***所述至少一个凹槽(316)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器夹具(100),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凹槽(316)包括横槽(317)和斜槽(318),所述横槽(317)用于与所述端板折边(226)的一个端板横折边(227)配合,所述斜槽(318)用于与所述端板折边(226)的一个端板斜折边(228)配合,所述横槽(317)和所述斜槽(318)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夹具(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装置包括:
固定侧板(3121,3122),所述固定侧板(3121,3122)从所述底板(305)两侧向上延伸出;
其中,所述两侧固定侧板(3121,3122)之间的底板(305)上设有若干定位孔(4801,4082),通过所述若干定位孔(4801,4082)使得所述定位件(315)连接在所述底板(305)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换热器夹具(100),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板(305)包括左侧底板(3051)、中部底板(3052)和右侧底板(3053);
其中,所述定位件(315)连接在所述中部底板(3052)上;
其中,所述固定侧板(3121)连接在所述的左侧底板(3051)上;所述固定侧板(3122)连接在所述的右侧底板(3053)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夹具(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装置包括:
固定侧板(3121,3122),所述固定侧板(3121,3122)从所述底板(305)两侧向上延伸出;以及
侧向压紧装置(3201,3202),所述侧向压紧装置(3201,3202)设置在每个所述固定侧板(3121,3122)上,所述侧向压紧装置(3201,3202)用于夹持换热器(110)的中侧部;
其中,所述侧向压紧装置(3201,3202)包括:
一对压板(3331,3332),所述一对压板(3331,3332)位于所述固定侧板(3121,3122)内侧,用于侧向压紧所述换热器(110);
两组导杆(3361,3362),所述两组导杆(3361,3362)分别用于驱动所述一对压板(3331,3332),每组所述导杆(3361,3362)的近端用于与一个相应的所述压板(3331,3332)相连,所述每组导杆(3361,3362)的远端穿过一个相应的所述固定侧板(3121,3122)向外伸出;
两组驱动弹簧(3381,3382),所述两组驱动弹簧(3381,3382)分别套设在所述两组导杆(3361,3362)上,每组所述驱动弹簧(3381,3382)位于一个相应的所述压板(3331,3332)和一个相应的所述固定侧板(3121,3122)之间;
一对驱动板(3351,3352),所述一对驱动板(3351,3352)连接在所述每组导杆(3361,3362)的远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换热器夹具(100),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弹簧(3381,3382)被配置为,当所述侧向压紧装置(3201,3202)夹持所述换热器(110)时,所述驱动弹簧(3381,3382)处于被压缩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夹具(100),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板(305)的两侧设有两组导向轮(141),所述每组导向轮(141)分别安装在所述底板(305)两侧的相对边缘处,所述每组导向轮(141)的外轮廓有一部分能够向外伸出,以超出底板(305)的相应的一个边缘。
9.一种使用换热器夹具的加工***(130),用于对换热器(110)进行加工,包括自动输送线(151),所述自动输送线(151)用于输送所述换热器(110),其中所述自动输送线(151)包括滚筒输送带(15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换热器夹具(100),所述换热器夹具(100)用于夹持所述换热器(110),以使得所述换热器(110)能够被所述滚筒输送带(155)输送至所述预定位置;
阻挡器(163),所述阻挡器(163)安装在所述滚筒输送带(155)下方,所述阻挡器(163)可伸缩,当所述换热器(110)到达预定位置时,所述阻挡器(163)伸出,从而将所述换热器(110)阻挡在所述预定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使用换热器夹具的加工***(130),其特征在于:
所述滚筒输送带(155)两侧具有侧壁(1571,1572),所述侧壁(1571,1572)顶部设有动力源(159),用于驱动所述夹持装置。
CN201820786380.XU 2018-05-24 2018-05-24 换热器夹具及使用其的加工*** Active CN2082311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786380.XU CN208231130U (zh) 2018-05-24 2018-05-24 换热器夹具及使用其的加工***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786380.XU CN208231130U (zh) 2018-05-24 2018-05-24 换热器夹具及使用其的加工***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231130U true CN208231130U (zh) 2018-12-14

Family

ID=645809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786380.XU Active CN208231130U (zh) 2018-05-24 2018-05-24 换热器夹具及使用其的加工***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23113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74577A (zh) * 2021-02-08 2021-06-18 珠海格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折弯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74577A (zh) * 2021-02-08 2021-06-18 珠海格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折弯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228993A (en) Sheet orienting and transporting frame
CN208231130U (zh) 换热器夹具及使用其的加工***
US9476647B2 (en) Production line oven
CN110653289A (zh) 一种用于钢板自动上料、冲压及下料的一体成型装置
CN208450873U (zh) 换热器夹具及使用其的加工***
CN210907578U (zh) 一种用于钢板自动上料、冲压及下料的一体成型装置
CN210023916U (zh) 一种切口角度可调的切管机
CN208788109U (zh) 换热器夹具及使用其的加工***
US20190176850A1 (en) Conveying apparatus
CN109226548A (zh) 上料机构
CN207242843U (zh) 一种翻转转移机构
CN108792412A (zh) 一种超长型材自动搬运装置
CN105170597A (zh) 一种板材限位装置
CN207373192U (zh) 一种夹灯罩的机械手
CN107042520A (zh) 一种双座体圆棒件机械手
CN207289872U (zh) 一种工装板及加工流水线
CN214441998U (zh) 一种钕铁硼磁片整平机构
CN210234118U (zh) 纸张换向设备
CN207844318U (zh) 一种输送线对中装置
CN208413155U (zh) 一种管纱输送的送料控料装置
CN109205218B (zh) 工装装置
CN216971266U (zh) 工件装配机
CN209411362U (zh) 一种折页机上料装置
CN204847292U (zh) 一种推杆工装用的输送线
CN217200250U (zh) 输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