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071764U - 一种采用全氮气的无脱碳过程的球化罩式炉 - Google Patents

一种采用全氮气的无脱碳过程的球化罩式炉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071764U
CN208071764U CN201820571510.8U CN201820571510U CN208071764U CN 208071764 U CN208071764 U CN 208071764U CN 201820571510 U CN201820571510 U CN 201820571510U CN 208071764 U CN208071764 U CN 2080717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ing mantles
cover
bell furnace
full nitrogen
institu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57151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任春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ON INDUSTRIAL (JIA SH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ON INDUSTRIAL (JIA SH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ON INDUSTRIAL (JIA SH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MON INDUSTRIAL (JIA SH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57151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0717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0717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07176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urnace Details (AREA)
  • Heat Treatment Of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采用全氮气的无脱碳过程的球化罩式炉,包括加热罩,所述加热罩为空腔结构,所述加热罩的顶部设置有罩盖,所述罩盖与所述加热罩卡接,所述加热罩的上部设置有固定圈一,所述固定圈一的内侧设置有凹台,所述凹台与所述罩盖相适配,所述固定圈一的底部均匀设置有若干个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底端均贯穿设置于所述加热罩下部的固定圈二且延伸至所述加热罩的下方,所述支撑柱的底端均设置有垫板,所述加热罩的上部一侧设置有抽风机,所述抽风机且靠近所述加热罩的一侧设置有管道一,所述管道一的一端贯穿所述加热罩且延伸至所述加热罩的内侧。有益效果:有效保证退火质量,保证生产的安全。

Description

一种采用全氮气的无脱碳过程的球化罩式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采用全氮气的无脱碳过程的球化罩式炉。
背景技术
罩式退火炉适用于各种钢材和有色金属退火、再结晶和球化退火。由于罩式退火具有较大的优越性,因此得到广泛的应用。在退火的过程中会用到保护性气体,传统的选择是使用氢气,因为氢气可以大大缩短退火周期,从而提高产量,由于氢的热传导性高,是氮气的7倍,相比使用氮,可节约26%的能源,同时氢气的密度是氮气的1/14,获得相同的冷却效果可使用更小功率的风机,并且缩短了退火的升温与降温的时间,降低热能损耗等多方面的优势,但是氢气是易燃易爆气体,在退火操作过程无法保证不出现失误或意外,对企业来说,一切都要以安全为本,氮气最大的优点就是安全,以及交底的成本。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采用全氮气的无脱碳过程的球化罩式炉,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采用全氮气的无脱碳过程的球化罩式炉,包括加热罩,所述加热罩为空腔结构,所述加热罩的顶部设置有罩盖,所述罩盖与所述加热罩卡接,所述加热罩的上部设置有固定圈一,所述固定圈一的内侧设置有凹台,所述凹台与所述罩盖相适配,所述固定圈一的底部均匀设置有若干个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底端均贯穿设置于所述加热罩下部的固定圈二且延伸至所述加热罩的下方,所述支撑柱的底端均设置有垫板,所述加热罩的上部一侧设置有抽风机,所述抽风机且靠近所述加热罩的一侧设置有管道一,所述管道一的一端贯穿所述加热罩且延伸至所述加热罩的内侧,所述抽风机且远离所述加热罩的一侧设置有管道二,所述管道二的中部设置有控制阀一,所述加热罩的内侧上部设置有内罩,所述内罩为底部开口结构,所述内罩的底部设置有炉台,所述炉台的顶部且位于所述内罩的内侧设置有托料盘,所述炉台的底部设置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与所述加热罩的内侧下部构成蓄气室,所述蓄气室的内壁和底部均设置有隔热层,所述蓄气室的内侧设置有风叶,所述风叶通过转轴与设置于所述加热罩底部的电机传动连接,所述加热罩且远离所述抽风机的一侧下部设置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与所述蓄气室连通,所述进气管的中部设置有控制阀二。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罩为圆筒形结构,所述加热罩的外侧设置有流体动力控制模块和若干个安全探头。
进一步的,所述罩盖的顶部设置有加强筋,所述罩盖的内侧设置有密封胶条和隔热板,所述密封胶条位于所述隔热板的外侧。
进一步的,所述内罩的内壁和外壁均为波浪形结构,所述内罩的顶部为圆弧形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托料盘上设置有若干个呈环状设置的吊孔,所述托料盘的一侧设置有若干个支撑板。
进一步的,所述炉台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竖板,所述竖板与所述固定座之间构成若干个风道。
进一步的,所述风叶设置于风罩的内侧,所述风罩固定于所述蓄气室的内侧底部。
进一步的,所述进气管且远离所述加热罩的一端与外部的制氮设备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抽风机、所述控制阀一、所述电机、所述控制阀二、所述流体动力控制模块和若干个安全探头均与外部的控制终端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将需要进行退火处理的材料固定在托料盘的顶部,再用吊机吊装到加热罩的内部,并放置在炉台的适当位置,再将内罩吊起罩好待退火处理的材料,封闭罩盖,通过外部的控制设备控制抽风机、控制阀一、炉台、电机和控制阀二工作,将内部的空气排空并充满氮气,此时关闭抽风机、控制阀一、电机和控制阀二,再进行升温处理,在降温时,先关闭炉台,然后充入氮气,再进行抽气处理,从而尽可能在整个退火过程中氮气都始终充满整个加热罩,从而有效保证退火质量,保证生产的安全。
另外,加热罩设为圆筒形结构,加热罩的外侧设置有流体动力控制模块和若干个安全探头,使得结构更加合理,安全***更加完善。
另外,罩盖的顶部设置有加强筋,罩盖的内侧设置有密封胶条和隔热板,密封胶条位于隔热板的外侧,使得罩盖的结构强度足够,同时密封性和隔热性也能进一步提高。
另外,内罩的内壁和外壁均设为波浪形结构,内罩的顶部为圆弧形结构,提高受热面积,加速升温,顶部为避空结构。
另外,托料盘上设置有若干个呈环状设置的吊孔,托料盘的一侧设置有若干个支撑板,方便吊装,便于放入和取出。
另外,炉台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竖板,竖板与固定座之间构成若干个风道,便于快速充满氮气和退火后的降温。
另外,风叶设置于风罩的内侧,风罩固定于蓄气室的内侧底部,保护和固定风叶。
另外,进气管且远离加热罩的一端与外部的制氮设备固定连接,便于及时供氮。
另外,抽风机、控制阀一、电机、控制阀二、流体动力控制模块和若干个安全探头均与外部的控制终端电连接,方便操作,也更加安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采用全氮气的无脱碳过程的球化罩式炉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采用全氮气的无脱碳过程的球化罩式炉的罩盖侧视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采用全氮气的无脱碳过程的球化罩式炉的内罩侧视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采用全氮气的无脱碳过程的球化罩式炉的托料盘侧视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采用全氮气的无脱碳过程的球化罩式炉的炉台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加热罩;2、罩盖;3、固定圈一;4、凹台;5、支撑柱;6、固定圈二;7、垫板;8、抽风机;9、管道一;10、管道二;11、控制阀一;12、内罩;13、炉台;14、托料盘;15、固定座;16、蓄气室;17、隔热层;18、风叶;19、转轴;20、电机;21、进气管;22、控制阀二;23、加强筋;24、密封胶条;25、隔热板;26、吊孔;27、支撑板;28、竖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采用全氮气的无脱碳过程的球化罩式炉。
如图1-5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采用全氮气的无脱碳过程的球化罩式炉,包括加热罩1,所述加热罩1为空腔结构,所述加热罩1的顶部设置有罩盖2,所述罩盖2与所述加热罩1卡接,所述加热罩1的上部设置有固定圈一3,所述固定圈一3的内侧设置有凹台4,所述凹台4与所述罩盖2相适配,所述固定圈一3的底部均匀设置有若干个支撑柱5,所述支撑柱5的底端均贯穿设置于所述加热罩1下部的固定圈二6且延伸至所述加热罩1的下方,所述支撑柱5的底端均设置有垫板7,所述加热罩1的上部一侧设置有抽风机8,所述抽风机8且靠近所述加热罩1的一侧设置有管道一9,所述管道一9的一端贯穿所述加热罩1且延伸至所述加热罩1的内侧,所述抽风机8且远离所述加热罩1的一侧设置有管道二10,所述管道二10的中部设置有控制阀一11,所述加热罩1的内侧上部设置有内罩12,所述内罩12为底部开口结构,所述内罩12的底部设置有炉台13,所述炉台13的顶部且位于所述内罩12的内侧设置有托料盘14,所述炉台13的底部设置有固定座15,所述固定座15与所述加热罩1的内侧下部构成蓄气室16,所述蓄气室16的内壁和底部均设置有隔热层17,所述蓄气室16的内侧设置有风叶18,所述风叶18通过转轴19与设置于所述加热罩1底部的电机20传动连接,所述加热罩1且远离所述抽风机8的一侧下部设置有进气管21,所述进气管21与所述蓄气室16连通,所述进气管21的中部设置有控制阀二22。
借助于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需要进行退火处理的材料固定在托料盘14的顶部,再用吊机吊装到加热罩1的内部,并放置在炉台13的适当位置,再将内罩12吊起罩好待退火处理的材料,封闭罩盖2,通过外部的控制设备控制抽风机8、控制阀一11、炉台13、电机20和控制阀二22工作,将内部的空气排空并充满氮气,此时关闭抽风机8、控制阀一11、电机20和控制阀二22,再进行升温处理,在降温时,先关闭炉台13,然后充入氮气,再进行抽气处理,从而尽可能在整个退火过程中氮气都始终充满整个加热罩1,从而有效保证退火质量,保证生产的安全。
另外,加热罩1设为圆筒形结构,加热罩1的外侧设置有流体动力控制模块和若干个安全探头,使得结构更加合理,安全***更加完善。
另外,罩盖2的顶部设置有加强筋23,罩盖2的内侧设置有密封胶条24和隔热板25,密封胶条24位于隔热板25的外侧,使得罩盖2的结构强度足够,同时密封性和隔热性也能进一步提高。
另外,内罩12的内壁和外壁均设为波浪形结构,内罩12的顶部为圆弧形结构,提高受热面积,加速升温,顶部为避空结构。
另外,托料盘14上设置有若干个呈环状设置的吊孔26,托料盘14的一侧设置有若干个支撑板27,方便吊装,便于放入和取出。
另外,炉台13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竖板28,竖板28与固定座15之间构成若干个风道,便于快速充满氮气和退火后的降温。
另外,风叶18设置于风罩的内侧,风罩固定于蓄气室16的内侧底部,保护和固定风叶。
另外,进气管21且远离加热罩1的一端与外部的制氮设备固定连接,便于及时供氮。
另外,抽风机8、控制阀一11、电机20、控制阀二22、流体动力控制模块和若干个安全探头均与外部的控制终端电连接,方便操作,也更加安全。
综上所述,借助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需要进行退火处理的材料固定在托料盘14的顶部,再用吊机吊装到加热罩1的内部,并放置在炉台13的适当位置,再将内罩12吊起罩好待退火处理的材料,封闭罩盖2,通过外部的控制设备控制抽风机8、控制阀一11、炉台13、电机20和控制阀二22工作,将内部的空气排空并充满氮气,此时关闭抽风机8、控制阀一11、电机20和控制阀二22,再进行升温处理,在降温时,先关闭炉台13,然后充入氮气,再进行抽气处理,从而尽可能在整个退火过程中氮气都始终充满整个加热罩1,从而有效保证退火质量,保证生产的安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采用全氮气的无脱碳过程的球化罩式炉,其特征在于,包括加热罩(1),所述加热罩(1)为空腔结构,所述加热罩(1)的顶部设置有罩盖(2),所述罩盖(2)与所述加热罩(1)卡接,所述加热罩(1)的上部设置有固定圈一(3),所述固定圈一(3)的内侧设置有凹台(4),所述凹台(4)与所述罩盖(2)相适配,所述固定圈一(3)的底部均匀设置有若干个支撑柱(5),所述支撑柱(5)的底端均贯穿设置于所述加热罩(1)下部的固定圈二(6)且延伸至所述加热罩(1)的下方,所述支撑柱(5)的底端均设置有垫板(7),所述加热罩(1)的上部一侧设置有抽风机(8),所述抽风机(8)且靠近所述加热罩(1)的一侧设置有管道一(9),所述管道一(9)的一端贯穿所述加热罩(1)且延伸至所述加热罩(1)的内侧,所述抽风机(8)且远离所述加热罩(1)的一侧设置有管道二(10),所述管道二(10)的中部设置有控制阀一(11),所述加热罩(1)的内侧上部设置有内罩(12),所述内罩(12)为底部开口结构,所述内罩(12)的底部设置有炉台(13),所述炉台(13)的顶部且位于所述内罩(12)的内侧设置有托料盘(14),所述炉台(13)的底部设置有固定座(15),所述固定座(15)与所述加热罩(1)的内侧下部构成蓄气室(16),所述蓄气室(16)的内壁和底部均设置有隔热层(17),所述蓄气室(16)的内侧设置有风叶(18),所述风叶(18)通过转轴(19)与设置于所述加热罩(1)底部的电机(20)传动连接,所述加热罩(1)且远离所述抽风机(8)的一侧下部设置有进气管(21),所述进气管(21)与所述蓄气室(16)连通,所述进气管(21)的中部设置有控制阀二(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全氮气的无脱碳过程的球化罩式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罩(1)为圆筒形结构,所述加热罩(1)的外侧设置有流体动力控制模块和若干个安全探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全氮气的无脱碳过程的球化罩式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罩盖(2)的顶部设置有加强筋(23),所述罩盖(2)的内侧设置有密封胶条(24)和隔热板(25),所述密封胶条(24)位于所述隔热板(25)的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全氮气的无脱碳过程的球化罩式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罩(12)的内壁和外壁均为波浪形结构,所述内罩(12)的顶部为圆弧形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全氮气的无脱碳过程的球化罩式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料盘(14)上设置有若干个呈环状设置的吊孔(26),所述托料盘(14)的一侧设置有若干个支撑板(2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全氮气的无脱碳过程的球化罩式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台(13)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竖板(28),所述竖板(28)与所述固定座(15)之间构成若干个风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全氮气的无脱碳过程的球化罩式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叶(18)设置于风罩的内侧,所述风罩固定于所述蓄气室(16)的内侧底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全氮气的无脱碳过程的球化罩式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21)且远离所述加热罩(1)的一端与外部的制氮设备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采用全氮气的无脱碳过程的球化罩式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抽风机(8)、所述控制阀一(11)、所述电机(20)、所述控制阀二(22)、所述流体动力控制模块和若干个安全探头均与外部的控制终端电连接。
CN201820571510.8U 2018-04-20 2018-04-20 一种采用全氮气的无脱碳过程的球化罩式炉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0717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571510.8U CN208071764U (zh) 2018-04-20 2018-04-20 一种采用全氮气的无脱碳过程的球化罩式炉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571510.8U CN208071764U (zh) 2018-04-20 2018-04-20 一种采用全氮气的无脱碳过程的球化罩式炉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071764U true CN208071764U (zh) 2018-11-09

Family

ID=640443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571510.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071764U (zh) 2018-04-20 2018-04-20 一种采用全氮气的无脱碳过程的球化罩式炉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07176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42561A (zh) * 2018-04-20 2018-07-31 山翁工业炉(嘉善)有限公司 一种采用全氮气的无脱碳过程的球化罩式炉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42561A (zh) * 2018-04-20 2018-07-31 山翁工业炉(嘉善)有限公司 一种采用全氮气的无脱碳过程的球化罩式炉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648477U (zh) 风机与热区分离的高温强对流循环气氛罩式热处理炉
CN108342561A (zh) 一种采用全氮气的无脱碳过程的球化罩式炉
CN109402340A (zh) 卧式真空气氛保护退火炉
CN208071764U (zh) 一种采用全氮气的无脱碳过程的球化罩式炉
CN205747932U (zh) 高效节能一体式充磁退火炉
CN206033795U (zh) 一种采用碳纤维发热管加热的井式回火炉
CN104999081B (zh) 一种小型热等静压炉装置
CN103331446B (zh) 一种磁芯用低温热风循环热处理炉及其使用方法
CN214665933U (zh) 一种可拆合自然散热结构的外加热立式电热炉
CN109207687A (zh) 用于气淬的真空炉装置
CN203878195U (zh) 推盘式铝合金固溶时效热处理用高压气淬室
CN209243105U (zh) 卧式真空气氛保护退火炉
CN106925858A (zh) 一种高频气体保护钎焊炉及其工作方法
CN208736189U (zh) 一种真空烧结炉快速降温装置
CN102851484A (zh) 钟罩式退火炉水雾风冷工艺及装置
CN203174157U (zh) 一种磁芯横磁场热处理炉
CN205635721U (zh) 一种隧道式取向硅钢连续高温罩式退火炉
CN220472287U (zh) 一种退火炉加高结构
CN206794979U (zh) 一种高频气体保护钎焊炉
CN111647731A (zh) 一种超大型不锈钢结构件的深冷处理方法
CN108914049A (zh) 一种具有快速冷却功能的控压渗氮炉
CN213835459U (zh) 一种设有余热回收利用装置的井式淬火炉
CN203999772U (zh) 一种有色金属节能时效炉
CN106610218B (zh) 竖式大容量高效中频炉及其生产方法
CN210560637U (zh) 用于退火炉的退火底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10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