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968046U - 一种最大功率点跟踪***及光伏充电*** - Google Patents

一种最大功率点跟踪***及光伏充电***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968046U
CN207968046U CN201721918284.8U CN201721918284U CN207968046U CN 207968046 U CN207968046 U CN 207968046U CN 201721918284 U CN201721918284 U CN 201721918284U CN 207968046 U CN207968046 U CN 2079680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tal
effect transistor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
semiconductor fie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91828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爱明
严超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Tianyue Creative Technology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Tianyue Creative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Tianyue Creative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Tianyue Creative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91828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9680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9680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96804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02E10/56Power conversion systems, e.g.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ers

Landscapes

  • Inverter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控制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最大功率点跟踪***及光伏充电***。其中,所述最大功率点跟踪***包括输入电容、升压电路、输出电容和逆变电路;所述输入电容、所述升压电路和输出电容并联连接,且所述输出电容与所述逆变电路连接;所述输入电容的正极用于与光伏组件的正极输出端连接,所述输入电容的负极用于与光伏组件的负极输出端连接;所述升压电路包括第一升压模块和第二升压模块,所述第一升压模块与所述第二升压模块并联连接;所述逆变电路为单相全桥结构。能够实现减小电路元器件的电压应力和电流应力,降低发热,提升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最大功率点跟踪***及光伏充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太阳能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最大功率点跟踪***及光伏充电***。
【背景技术】
最大功率点跟踪(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简称MPPT)***是一种通过调节电气模块的工作状态,使光伏板能够输出更多电能的电气***能够将太阳能电池板发出的直流电得到有效的利用。MTTP***能够实时侦测太阳能板的发电电压,并追踪最高电压、电流值,使***以最大功率输出对蓄电池充电。
目前,行业内的最大功率点跟踪***普遍采用单路的Boost升压电路, Boost升压电路内的电容、电感和开关管等电路元器件的电压应力和电流应力都较大,较大电压应力和电流应力导致发热量增加,进而降低了转换效率,甚至击穿电路元器件,影响产品的正常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减小电路元器件的电压应力和电流应力,降低发热,提升效率的最大功率点跟踪***及光伏充电***。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最大功率点跟踪***,包括包括输入电容、升压电路、输出电容和逆变电路;
所述输入电容、所述升压电路和输出电容并联连接,且所述输出电容与所述逆变电路连接;
所述输入电容的正极用于与光伏组件的正极输出端连接,所述输入电容的负极用于与光伏组件的负极输出端连接;所述升压电路包括第一升压模块和第二升压模块,所述第一升压模块与所述第二升压模块并联连接;
所述逆变电路为单相全桥结构。
可选地,所述第一升压模块包括功率电感L1、开关管Q1和二极管D3;
所述功率电感L1的一端连接所述输入电容的正极连接,并且另一端连接所述开关管Q1的漏极和所述二极管D3的正极;
所述开关管Q1的栅极为所述第一升压模块的驱动输入端,所述开关管Q1 的源极连接所述输入电容的负极;
所述二极管D3的负极连接所述输出电容的正极。
可选地,所述第二升压模块包括功率电感L2、开关管Q2和二极管D4;
所述功率电感L2的一端连接所述功率电感L1的一端,并且另一端连接所述开关管Q2的漏极和所述二极管D4的正极;
所述开关管Q2的栅极为所述第二升压模块的驱动输入端,所述开关管Q2 的源极连接所述输入电容的负极以及输出电容的负极;
所述二极管D4的负极连接所述输出电容的正极。
可选地,所述开关管Q1和开关管Q2均为碳化硅MOSFET;所述二极管D3 和二极管D4为碳化硅二极管。
可选地,所述逆变电路由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Q3、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Q4、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Q5和金属- 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Q6组成的桥式结构电路;
所述逆变电路还包括RC吸收电路、RCD吸收电路或C吸收电路,所述RC 吸收电路、RCD吸收电路或C吸收电路跨接在所述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Q3、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Q4、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Q5或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Q6中任意两个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之间,用于吸收所述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Q3、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Q4、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Q5或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Q6关断时的浪涌电压和续流二极管的反向恢复浪涌电压,并减少所述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Q3、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Q4、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Q5或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Q6的开关损耗。
可选地,所述最大功率点跟踪***包括交流电抗器、保护电路或交流EMC 滤波器,所述交流电抗器与所述逆变电路连接,所述保护电路与所述交流电抗器连接,所述交流EMC滤波器与所述保护电路连接。
可选地,所述最大功率点跟踪***还包括直流EMC滤波器,所述直流EMC 滤波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光伏组件的正极输出端和负极输出端连接。
可选地,所述最大功率点跟踪***还包括一级滤波电路,所述一级滤波电路包括滤波电感L3和滤波电感L4,所述逆变电路的两个输出端分别与所述滤波电感L3和滤波电感L4连接。
可选地,所述一级滤波电路还包括滤波电感L3和电阻R1,所述滤波电感 L3和电阻R1串联在电网的L线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光伏充电***,包括
光伏组件;
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最大功率点跟踪***,所述最大功率点跟踪***与所述光伏组件连接;
蓄电池,所述蓄电池与所述最大功率点跟踪***连接;
处理单元,所述处理单元与所述最大功率点跟踪***连接;
电源稳压模块,所述电源稳压模块与所述处理单元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最大功率点跟踪***及光伏充电***。通过采用包括第一升压模块和第二升压模块的升压电路,其中,所述第一升压模块与所述第二升压模块并联连接。能够实现减小电路元器件的电压应力和电流应力,降低发热,提升效率。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伏充电***原理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最大功率点跟踪***原理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最大功率点跟踪***原理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又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最大功率点跟踪***原理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又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最大功率点跟踪***原理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升压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逆变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一级滤波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一级滤波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RCD吸收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RCD吸收电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表述“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表述“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上”、“下”、“内”、“外”、“中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申请不同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请参阅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伏充电***原理框图。如图1所示,所述光伏充电***100包括光伏组件10,蓄电池20,最大功率点跟踪***200,主控模块300以及红外模块40等外部监控模块。所述光伏充电***100包括离网发电***、并网发电***以及分布式发电***等。
所述光伏组件10是能够单独提供直流电输出,最小不可分割的光伏电池组合装置,也称太阳能电池板,是所述光伏充电***100的重要部分,其具体的形态为将若干单体电池串联和/或并联后严密封装成组件。所述光伏组件 10的电池板多为单晶硅、多晶硅、非晶硅等材料,也可以是其他的一些多种元素组成的可以实现光电转换的材料,比如化学染料电池板。所述光伏组件 10的外部封装材料为不锈钢、铝或其他的非金属材料。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光伏组件10的正面为钢化玻璃,所述光伏组件10的背面为保护背板,所述背板的作用是密封、绝缘、防水等,所述背板可以采用比如具有较高防老化等级的防水树脂等。
所述光伏组件10按照分组阵列的连接排布,一般安装在日照充足,人类活动较少,区域广阔的地方,比如边远的高原地区、屋顶等,也可以实现民用或商业用途,比如光伏电站、交通信号灯、太阳能汽车等。
所述蓄电池20的作用是在有光照的情况下将所述光伏组件10所转换的电能储存起来,需要的时候在稀放出来供其他设备或电路电网等使用。通常的,会采用铅酸免维护蓄电池、普通铅酸蓄电池、胶体蓄电池或碱性镍镉蓄电池四种电池用于所述光伏充电***100中。
请参阅图2,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最大功率点跟踪***原理框图。如图2所示,最大功率点跟踪***200包括输入电容21、升压电路 22、输出电容23以及逆变电路24。所述输入电容21、所述升压电路22和输出电容23并联连接,且所述输出电容23与所述逆变电路24并联连接。
所述输入电容21的正极用于与光伏组件10的正极输出端连接,所述输入电容21的负极用于与光伏组件10的负极输出端连接。所述输入电容21用于滤除所述光伏组件10光电转换后的直流电中的高次谐波,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的直流滤波电路替代电路中的所述输入电容21。
所述升压电路22的一端连接所述输入电容21的正极,所述升压电路22 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输入电容21的负极。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升压电路22为 Boost升压电路,所述Boost升压电路是开关直流升压电路,可以理解,所述升压电路22可以是任意组合和电路形式的升压电路。
所述输出电容23的正极连接所述升压电路22的一端,所述输出电容23 的负极连接所述升压电路22的另一端。由于所述升压电路22具有充电和放电两个过程,在这两个过程的连接点,即开关切换的瞬间,会产生一些尖峰电压和电流,所述输出电容23就是用于滤除谐波以及由于开关动作产生的杂波。可以理解,本实施例不限于单一输出电容23的滤波电路,所述输出电容 23也可以采用其它一些滤波电路替代。
所述逆变电路24的一端连接所述输出电容23的正极,所述逆变电路24 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输出电容23的负极。所述逆变电路24与整流电路相对应,可以将直流电变成交流电,当所述逆变电路24的交流侧连接在电网,则称之为有源逆变,当所述逆变电路24的交流侧直接与负载连接,则称之为无源逆变。
请参阅图3,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最大功率点跟踪***原理框图。如图3所示,所述升压电路22包括第一升压模块221和第二升压模块222,所述第一升压模块221与所述第二升压模块222并联连接。具体的,所述第一升压模块221的一端连接所述输入电容21和所述第二升压模块 222的一端,所述第一升压模块22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输出电容23和所述第二升压模块222的另一端。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升压电路22不限于本实施所描述的两级并联的升压模块,依据实际的电压输出需求,可以采用若干级并联的升压模块。
相较于目前光伏充电***中普遍采用的升压电路,所述升压电路22由于采用了交错并联的所述第一升压模块221与所述第二升压模块222,能够降低所述升压电路22的电子元器件的电压应力和电流应力,基于电压应力和电流应力的降低,可以减少所述升压电路22的电子元器件的发热量,可以进一步提升所述最大功率点跟踪***200的输出效率。
请参阅图4,图4为本实用新型又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最大功率点跟踪***原理框图。如图4所示,所述最大功率点跟踪***200包括交流电抗器 25、保护电路26和交流EMC滤波器27,所述交流电抗器25与所述逆变电路 24连接,所述保护电路26与所述交流电抗器25连接,交流EMC滤波器27与所述保护电路26连接。
其中,所述交流电抗器25用于交流回路中,即所述逆变电路24的交流侧。一般,所述交流电抗器25有单相和三相之分,所述交流电抗器25主要用于降低所述逆变电路24输出的谐波、浪涌和峰值电流,提高低频传导的抗干扰性,提高功率因素以及防止电压尖峰脉冲引起的跳闸等。所述保护电路 26用于防止由于电压或电流过大烧毁保险丝,甚至引起部分电路起火燃烧等,所述保护电路26可以为反向肖特基二极管或MOS管和其他元器件组成的保护电路,也可以为继电器保护装置。所述交流EMC滤波器27跨接在相线之间,用于滤除差模信号干扰、地线干扰以及各种感性负载在通、断电期间产生的电磁干扰和火花干扰等。可以理解,所述最大功率点跟踪***200可以包括所述交流电抗器25、保护电路26或交流EMC滤波器27中的一种或多种。
请参阅图5,图5为本实用新型又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最大功率点跟踪***原理框图。如图5所示,所述最大功率点跟踪***200还包括直流EMC 滤波器28,所述直流EMC滤波器28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光伏组件10的正极输出端和负极输出端连接。
请参阅图6,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升压电路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所述第一升压模块221包括功率电感L1、开关管Q1和二极管 D3。
所述功率电感L1的一端连接所述输入电容21的正极连接,并且另一端连接所述开关管Q1的漏极和所述二极管D3的正极;所述开关管Q1的栅极为所述第一升压模块221的驱动输入端DRV1,所述开关管Q1的源极连接所述输入电容21的负极;所述二极管D3的负极连接所述输出电容23的正极。可选的,所述开关管Q1的源极和漏极之间并联连接有一个二极管D1,所述二极管 D1是在所述开关管Q1的工艺过程中自带的,实际上并不是真实可见的二极管。所述第一升压模块221通过所述驱动输入端DRV1的占空比来控制所述开关管 Q1的通断。
所述功率电感L1用于当所述开关管Q1在闭合状态下时,将电能转化成磁场能,当所述开关管Q1在导通状态下时,将磁场能转化成电能与输入电源的电压叠加,经滤波后输出到负载;所述开关管Q1的开、关由脉宽调制电路控制;所述二极管D1用于减少所述开关管Q1的开、关损耗,并防止所述开关管Q1反向击穿;所述二极管D3用于当所述开关管Q1在闭合状态下时,所述二极管D3的正极电压高于负极电压,处于反向截止的状态。
所述第二升压模块222包括功率电感L2、开关管Q2和二极管D4。所述功率电感L2的一端连接所述功率电感L1的一端,并且另一端连接所述开关管Q2的漏极和所述二极管D4的正极;所述开关管Q2的栅极为所述第二升压模块222的驱动输入端DRV2,所述开关管Q2的源极连接所述输入电容21的负极以及输出电容23的负极;所述二极管D4的负极连接所述输出电容23的正极。所述第二升压模块222通过所述驱动输入端DRV2的占空比来控制所述开关管Q2的通断。
由于所述第二升压模块222与所述第一升压模块221在各自的内部电路结构和连接关系上是一致的,所以,所述第二升压模块222中各个电路元器件的作用和具体工作过程在此处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开关管Q1和开关管Q2均为碳化硅MOSFET;所述二极管D3和二极管D4为碳化硅二极管。碳化硅器件的损耗比其他普通的硅器件更小,相应的发热量更小,对散热器的要求也更低。同时,由于碳化硅器件具有优良的开关特性,可以适当地提升开关频率,降低滤波电感的体积,另一方面可以产生更低的电磁干扰,所需的EMC电感也较小,可以有效地减小所述最大功率点跟踪***200的体积。
请参阅图7,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逆变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所述逆变电路24由4个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Q3、 Q4、Q5和Q6组成的单相全桥结构电路,所述逆变电路24将所述光伏组件10 转换而且经所述升压电路22升压后的直流电转换成可用于电网传输或可供电气设备使用的交流电。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逆变电路24可以为其它的逆变电路结构,比如三相全桥结构、I GBT逆变模块等。
所述升压电路22一共有四个桥臂,可看成是两个半桥电路的组合而成,两对桥臂交替导通180度,所述升压电路22的输出电压和电流波形与半桥电路的形状一致,但幅值高出一倍。在这种情况下,要改变输出交流电压的有效值只能通过改变所述输出电容23输出的直流电压Ud来实现。
请参阅图8和图9,如图8所示,所述最大功率点跟踪***200还包括一级滤波电路241,所述一级滤波电路241包括滤波电感L3和滤波电感L4,所述逆变电路24的两个输出端分别与所述滤波电感L3和滤波电感L4连接。如图9所示,所述一级滤波电路242还包括滤波电感L3和电阻R1,所述滤波电感L3和电阻R1串联在电网的L线上。可以理解,所述最大功率点跟踪*** 200的滤波电路可以为多级,也不局限于本实施例描述的滤波电路和连接关系,例如还可以为谐振电路或其他滤波电路等。
请参阅图10,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RCD吸收电路结构示意图。所述逆变电路24还包括RC吸收电路、RCD吸收电路或C吸收电路,所述RC吸收电路、RCD吸收电路或C吸收电路分别跨接在所述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Q3、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Q4、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Q5或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Q6中任意两个金属- 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之间,用于吸收所述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Q3、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Q4、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Q5或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Q6关断时的浪涌电压和续流二极管的反向恢复浪涌电压,并减少所述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Q3、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Q4、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Q5或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Q6的开关损耗。
如图10所示,由于单相全桥结构是对称结构,所以本实施例以半桥结构为例,所述RCD吸收电路包括二极管D9、电阻R2、电容C3,所述二极管D9 的正极与所述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Q6的漏极连接,所述二极管 D9的负极与所述电阻R2的一端和所述电容C3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与所述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Q6的漏极连接,所述电容C3的另一端与所述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Q5的源极连接。
请参阅图11,图11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RCD吸收电路结构示意图。如图11所示,由于单相全桥结构是对称结构,所以本实施例以半桥结构为例,所述RCD吸收电路包括二极管D10、二极管D11、电阻R3、电阻 R4、电容C4和电容C5。所述二极管D10的正极与所述电容C4和所述电阻R4 的一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10的负极与所述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 Q6的源极连接,所述电容C4的另一端与所述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Q6的漏极连接,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与所述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Q5的源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11的正极与所述电容C5和所述电阻R3的一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11的负极与所述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Q5 的源极连接,所述电容C5的另一端与所述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Q6的漏极连接,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与所述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Q5的漏极连接。
所述主控模块300包括处理单元30、电源稳压模块31、调试接口单元32、 USB通信单元33、存储单元34、LED显示单元35以及温度检测单元36。电源稳压模块31与所述最大功率点跟踪***200连接,所述调试接口单元32与所述处理单元30连接,所述USB通信单元33与所述处理单元30连接,所述存储单元34与所述处理单元30连接,所述LED显示单元35与所述处理单元 30连接,所述温度检测单元36与所述处理单元30连接。
所述红外模块40与所述处理单元30连接,用于监控所述处理单元30。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思路下,以上实施例或者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之间也可以进行组合,步骤可以以任意顺序实现,并存在如上所述的本发明的不同方面的许多其它变化,为了简明,它们没有在细节中提供;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最大功率点跟踪***,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电容、升压电路、输出电容和逆变电路;
所述输入电容、所述升压电路和输出电容并联连接,且所述输出电容与所述逆变电路连接;
所述输入电容的正极用于与光伏组件的正极输出端连接,所述输入电容的负极用于与光伏组件的负极输出端连接;所述升压电路包括第一升压模块和第二升压模块,所述第一升压模块与所述第二升压模块并联连接;
所述逆变电路为单相全桥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最大功率点跟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升压模块包括功率电感L1、开关管Q1和二极管D3;
所述功率电感L1的一端连接所述输入电容的正极连接,并且另一端连接所述开关管Q1的漏极和所述二极管D3的正极;
所述开关管Q1的栅极为所述第一升压模块的驱动输入端,所述开关管Q1的源极连接所述输入电容的负极;
所述二极管D3的负极连接所述输出电容的正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最大功率点跟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升压模块包括功率电感L2、开关管Q2和二极管D4;
所述功率电感L2的一端连接所述功率电感L1的一端,并且另一端连接所述开关管Q2的漏极和所述二极管D4的正极;
所述开关管Q2的栅极为所述第二升压模块的驱动输入端,所述开关管Q2的源极连接所述输入电容的负极以及输出电容的负极;
所述二极管D4的负极连接所述输出电容的正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最大功率点跟踪***,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管Q1和开关管Q2均为碳化硅MOSFET;所述二极管D3和二极管D4为碳化硅二极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最大功率点跟踪***,其特征在于,所述逆变电路由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Q3、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Q4、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Q5和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Q6组成的桥式结构电路;
所述逆变电路还包括RC吸收电路、RCD吸收电路或C吸收电路,所述RC吸收电路、RCD吸收电路或C吸收电路跨接在所述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Q3、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Q4、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Q5或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Q6中任意两个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之间,用于吸收所述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Q3、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Q4、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Q5或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Q6关断时的浪涌电压和续流二极管的反向恢复浪涌电压,并减少所述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Q3、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Q4、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Q5或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Q6的开关损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最大功率点跟踪***,其特征在于,所述最大功率点跟踪***包括交流电抗器、保护电路或交流EMC滤波器,所述交流电抗器与所述逆变电路连接,所述保护电路与所述交流电抗器连接,所述交流EMC滤波器与所述保护电路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最大功率点跟踪***,其特征在于,所述最大功率点跟踪***还包括直流EMC滤波器,所述直流EMC滤波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光伏组件的正极输出端和负极输出端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最大功率点跟踪***,其特征在于,所述最大功率点跟踪***还包括一级滤波电路,所述一级滤波电路包括滤波电感L3和滤波电感L4,所述逆变电路的两个输出端分别与所述滤波电感L3和滤波电感L4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最大功率点跟踪***,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滤波电路还包括滤波电感L3和电阻R1,所述滤波电感L3和电阻R1串联在电网的L线上。
10.一种光伏充电***,其特征在于,包括
光伏组件;
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最大功率点跟踪***,所述最大功率点跟踪***与所述光伏组件连接;
蓄电池,所述蓄电池与所述最大功率点跟踪***连接;
处理单元,所述处理单元与所述最大功率点跟踪***连接;
电源稳压模块,所述电源稳压模块与所述处理单元连接。
CN201721918284.8U 2017-12-29 2017-12-29 一种最大功率点跟踪***及光伏充电*** Active CN2079680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918284.8U CN207968046U (zh) 2017-12-29 2017-12-29 一种最大功率点跟踪***及光伏充电***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918284.8U CN207968046U (zh) 2017-12-29 2017-12-29 一种最大功率点跟踪***及光伏充电***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968046U true CN207968046U (zh) 2018-10-12

Family

ID=637314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918284.8U Active CN207968046U (zh) 2017-12-29 2017-12-29 一种最大功率点跟踪***及光伏充电***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96804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04369A (zh) * 2018-12-14 2020-07-10 湖南中车时代电动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燃料电池车的dc-dc变换器及燃料电池车
CN112713840A (zh) * 2020-12-17 2021-04-27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 一种电机单相驱动模块和驱动电路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04369A (zh) * 2018-12-14 2020-07-10 湖南中车时代电动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燃料电池车的dc-dc变换器及燃料电池车
CN112713840A (zh) * 2020-12-17 2021-04-27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 一种电机单相驱动模块和驱动电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114841B2 (en) DC PLC PV rapid shutdown device circuit based on SunSpec communication protocol
CN208571927U (zh) 一种三电平Boost电路及逆变***
CN203399000U (zh) 基于mmc的电子电力变压器
AU2013407118B2 (en) Five level inverter
CN103259442B (zh) 一种高增益电流型逆变器
CN104578881A (zh) 一种新型z源并网变流器
CN103117650A (zh) 一种准z源逆变器
CN207968046U (zh) 一种最大功率点跟踪***及光伏充电***
CN206865369U (zh) 三电平多脉冲输出无变压器型逆变电路
CN203278632U (zh) 不断电电源供应器
CN110474605A (zh) 开关复用型光伏储能逆变器电路及逆变器
CN106357139A (zh) 一种高效光储联合的自给式储能变流器
CN103701342B (zh) 一种准z源逆变器
CN105846674B (zh) 非隔离高变比双向直流变换器
CN103986362A (zh) 一种z源逆变电路
CN203691365U (zh) 功率半导体开关驱动电路的自供电电路
CN202696465U (zh) 多电平变换器的功率器件驱动电源及高压变频器
CN209298969U (zh) 一种充电装置
CN207559576U (zh) 储能***及储能变流器
CN103684015B (zh) 一种七电平逆变器
CN115411937A (zh) 一种高压输入降压电路
CN102938620A (zh) 单级三相大升压比级联电压型准阻抗源逆变器
CN208597030U (zh) 一种10kw无人机电源
CN208675110U (zh) 光伏功率优化器
CN103427435A (zh) 一种三相非隔离型光伏并网逆变器和一种光伏发电***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