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881139U - 一种空调柜机出风组件及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空调柜机出风组件及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881139U
CN207881139U CN201721877419.0U CN201721877419U CN207881139U CN 207881139 U CN207881139 U CN 207881139U CN 201721877419 U CN201721877419 U CN 201721877419U CN 207881139 U CN207881139 U CN 2078811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iral case
wind deflector
air
guide member
wi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87741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魏晓锋
蔡广
陈彬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ux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ux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x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Aux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87741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8811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8811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88113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调柜机出风组件及其空调器,所述的出风组件包括蜗壳、导风件、风轮以及导风板、扫风叶片,在蜗壳上设置导风板固定架,导风板固定架包括第二固定部,第二固定部设置在导风板固定架上远离风轮的一侧,第二固定部被配置为对导风板支撑和固定。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空调柜机出风组件通过将导风板固定架与蜗壳一体成型的设计,提高了出风组件装配的通用性,在导风板固定架上远离风轮的一侧设置装配导风板的第二固定部,保证了空调柜机的导风效果,降低蜗壳组件占用的内部空间,在相同体积的出风组件下,达到更好的出风效果以及丰富更多的功能,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用户体验的舒适性。

Description

一种空调柜机出风组件及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空调柜机出风组件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的单贯流和双贯流柜机,目前空调器室内机的柜机风道结构通常采用侧进风前出风结构、前进风前出风结构和后进风前出风结构,柜机风道结构通常由上下两部分蜗壳组件形成,导致空调内部的空间使用率较为低下,使得空调柜机占用较大的空间,零件较多,装配效率低下,并且生产成本较高,制造耗时较长。此外,由于空调柜机一般是立式放置,空调柜机的蒸发器与柜机的壳体组件进行连接,但是由于蒸发器自身重量较重,一般会导致柜机风道结构的出风组件变形,影响柜机的整体装配结果,并且在使用过程中因为变形过大会影响空调柜机出风组件的正常连接,影响空调柜机的正常使用,并且变形使得柜机在壳体的连接位置出现间隙,影响外观。
申请号为CN201720236231.1的专利申请文件公开了一种空调器出风窗组件,如图16所示,通过活动连接在壳体上的连接件以及驱动连接件运动的动力件,所述的连接件上设置有导风门,在壳体上设置出风口,但是该装置一方面对于导风门的转动区域的限定控制较为复杂,另一方面空调柜机内的冷凝水容易对导风门以及导风板、和扫风叶片的驱动电机和电联线等电子元器件造成破坏,从而影响用户的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空调柜机出风组件及其空调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空调柜机出风组件,所述的出风组件包括蜗壳、导风件、风轮以及导风板、扫风叶片,在蜗壳上设置导风板固定架,导风板固定架包括第二固定部,第二固定部设置在导风板固定架上远离风轮的一侧,第二固定部被配置为对导风板支撑和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蜗壳包括蜗壳第一侧板和蜗壳第二侧板,在蜗壳第一侧板和蜗壳第二侧板的两端分别设置蜗壳顶板、蜗壳底板,蜗壳第一侧板被配置为与蒸发器接触支撑,蜗壳第二侧板呈弧形设置,形成容纳风轮的空间并对风轮工作时形成的风力进行导向,导风板固定架设置在蜗壳第二侧板上远离蜗壳第一侧板的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导风板固定架包括导风板固定架主体,在导风板固定架主体上设置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第一固定部设置在风板固定架主体靠近风轮的一侧,第一固定部被配置为装配阻隔件。
进一步的,在第一固定部上形成有第一卡夹槽和第二卡夹槽,第一固定部与阻隔件通过两道卡夹设置实现阻隔件的稳定装配。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固定部设置在导风板固定架主体远离风轮的一侧,第二固定部包括固定卡头,固定卡头被配置为与导风板的转动轴铰接连接,固定卡头靠近第一固定部一侧设置第一加劲肋。
进一步的,所述蜗壳顶板包括风轮第一容纳部和导风板第一支撑部,所述蜗壳底板包括风轮第二容纳部和导风板第二支撑部,风轮第一容纳部与风轮第二容纳部被配置为对风轮进行容纳装配,导风板第一支撑部和导风板第二支撑部被配置为对导风板的两端进行装配。
进一步的,所述导风件在蜗壳顶板与蜗壳底板之间,导风件的两端与蜗壳顶板、蜗壳底板可拆卸连接,导风件上形成有蜗舌,扫风叶片设置在导风件靠近导风板的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的导风件包括导风件第一侧壁、导风件第二侧壁、上封头板、下封头板,上封头板、下封头板设置在导风件第一侧壁、导风件第二侧壁的两端,导风件第一侧壁、导风件第二侧壁在靠近风轮的一侧接触连接并形成带有导向弯弧结构的蜗舌,导风件第一侧壁靠近导风板设置,导风件第二侧壁与蒸发器配合接触设置。
进一步的,在导风件第一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呈向导风件第二侧壁的一侧凹陷,在第一凹槽处设置第五贯穿孔,第一凹槽和第五贯穿孔配置为对导风板固定架接触并限位。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空调柜机出风组件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空调柜机出风组件通过将导风板固定架与蜗壳一体成型的设计,避免了现有技术中蜗壳组件上下两层或者在蜗壳上设置上壳板的设计,提高了出风组件装配的通用性,在导风板固定架上远离风轮的一侧设置装配导风板的第二固定部,保证了空调柜机的导风效果,降低蜗壳组件占用的内部空间,在相同体积的出风组件下,达到更好的出风效果以及丰富更多的功能,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用户体验的舒适性。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空调器,设置有如上述所述的空调柜机出风组件。
所述空调器与上述空调柜机出风组件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蜗壳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蜗壳第二视角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蜗壳第三视角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导风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导风件的第二视角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导风件的第三视角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导风件的第四视角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加固件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加固件第二视角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阻隔件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风轮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1中A点的节点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连接架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连接架第二视角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蒸发器支架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16为现有技术中柜机的出风组件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蜗壳,2-蜗壳第一侧板,201-第一连接柱,201a-第一定位柱,201b-第二定位柱,202-第一卡扣,202a-第一限位卡扣,202b-第二限位卡扣,3-蜗壳第二侧板,301-第一加强筋,302-第二加强筋,4-蜗壳顶板,401-风轮第一容纳部,402-导风板第一支撑部,403-导风凸台,404-第一贯穿孔,405-第二贯穿孔,406-第一支撑架,407-第一卡线夹,5-蜗壳底板,501-风轮第二容纳部,502-导风板第二支撑部,503-第一轴承座,504-第二支撑架,505-第三贯穿孔,506-第一定位孔,507-第一螺钉柱,508-第二螺钉柱,509-连接架容纳腔,5010-第三定位柱,6-导风板固定架,601-第一固定部,601a-第一卡夹槽,601b-第二卡夹槽,602-导风板固定架主体,603-第二固定部,603a-固定卡头,603b-第一加劲肋,604-第三加强筋,7-导风件,701-导风件第一侧壁,701a-第一凹槽,701b-加强凸台,701c-第二卡线夹,702-导风件第二侧壁,702a-贯穿槽,703-上封头板,703a-第三支撑架,704-下封头板,704a-第四支撑架,705-密封板,706-第四贯穿孔,707-第五贯穿孔,708-固定柱,709-第二加劲肋,7010-第二连接柱,7011-第二卡扣,7012-加筋块,7013-第一连接板,7013a-第一卡槽,7014-蜗舌,8-加固件,801-加固件主体,801a-第五贯穿孔,801b-第二卡槽,802-加固件第一侧板,803-加固件第二侧板,9-阻隔件,901-阻隔件第一封板,902-阻隔件第二封板,903-阻隔件第一侧板,904-阻隔件第二侧板,905-第四加强筋,906-第五加强筋,10-风轮,1001-风轮主体,1002-风轮电机,1003-第二轴承座,1004-第一螺钉孔,1005-风轮转动轴,11-连接架,1101-连接架底板,1102-连接架侧壁,1103-导风门导向部,1104-限位槽,1105-第六贯穿孔,1106-加强环,1107-第二定位孔,1108-限位柱,1109-插接槽,1110-第三卡线夹,1111-第二螺钉孔,12-蒸发器支架,1201-蒸发器主体,1202-蒸发器上支撑部,1203-蒸发器下支撑部。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的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如图1~7、图10~1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调柜机出风组件及其空调器,所述的出风组件包括蜗壳1、导风件7、风轮10以及导风板和扫风叶片,在蜗壳1上设置导风板固定架6,导风板固定架6包括第二固定部603,第二固定部603设置在导风板固定架6上远离风轮10的一侧,第二固定部603被配置为对导风板支撑和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通过将导风板固定架6与蜗壳1一体成型的设计,避免了现有技术中蜗壳组件上下两层或者在蜗壳上设置上壳板的设计,导致空调柜机内部空间利用率低下,降低了出风组件装配的通用性,在导风板固定架6上远离风轮10的一侧设置装配导风板的第二固定部603,保证了空调柜机的导风效果,降低蜗壳组件占用的内部空间,在相同体积的出风组件下,达到更好的出风效果以及丰富更多的功能,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用户体验的舒适性。
优选的,所述的蜗壳1包括蜗壳第一侧板2和蜗壳第二侧板3,在蜗壳第一侧板2和蜗壳第二侧板3的两端分别设置蜗壳顶板4、蜗壳底板5,蜗壳第一侧板2被配置为与蒸发器接触支撑,蜗壳第二侧板3呈弧形设置,形成容纳风轮10的空间并对风轮10工作时形成的风力进行导向,导风板固定架6设置在蜗壳第二侧板3上远离蜗壳第一侧板2的一侧。该设置公开了一种导风板固定架6在蜗壳1上设置的具体形式,保证蜗壳1对风力的引导,另一方面也便于蜗壳1的加工制造。
进一步的,导风板固定架6包括导风板固定架主体602,在导风板固定架主体602上设置第一固定部601和第二固定部603,第一固定部601设置在风板固定架主体602靠近风轮10的一侧,第一固定部601被配置为装配阻隔件9,阻隔件9的设置避免异物进入风轮10工作的区域,从而影响室内柜机的正常使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的阻隔件9包括阻隔件第一封板901、阻隔件第二封板902、阻隔件第一侧板903、阻隔件第二侧板904,阻隔件第一封板901、阻隔件第二封板902、阻隔件第一侧板903、阻隔件第二侧板904形成稳定的框架结构,在该框架结构内设置第四加强筋905和第五加强筋906,第四加强筋905和第五加强筋906呈交叉垂直状设置,该设置公开了一种阻隔件9结构,其中,阻隔件第一封板901、阻隔件第二封板902、阻隔件第一侧板903、阻隔件第二侧板904、第四加强筋905和第五加强筋906既可以呈圆柱体设置,也可以呈规则的三角形、矩形设置,使得阻隔件9成格栅状设置,也可以是阻隔件9呈片状体设置,在片状体上开设过滤孔,都可以达到阻止异物进入风轮工作区域的目的。
进一步的,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在第一固定部601上形成有第一卡夹槽601a和第二卡夹槽601b,第一固定部601与阻隔件9通过两道卡夹设置实现阻隔件9的稳定装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示例,第二卡夹槽601b被配置为卡夹阻隔件第一侧板903或阻隔件第二侧板904,第一卡夹槽601a配置为卡夹第五加强筋906,该设置保证了阻隔件9装配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优选的,在导风板固定架主体602上设置第三加强筋604,所述的第三加强筋604设置在靠近蜗壳底板5的一侧,该设置进一步提高了导风板固定架6的强度,提高了导风板工作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进一步的,第二固定部603设置在导风板固定架主体602远离风轮10的一侧,第二固定部603包括固定卡头603a,固定卡头603a被配置为与导风板的转动轴铰接连接,固定卡头603a靠近第一固定部601一侧设置第一加劲肋603b,该设置公开一种导风板固定架6上固定导风板的第二固定部603的具体结构,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在蜗壳第二侧板3上设置的导风板固定架6为多个,导风板固定架6的第二固定部603设置多个,每个导风板固定架6的第二固定部603的数量与导风板的数量对应的设置,作为示例,在蜗壳第二侧板3上设置的导风板固定架6为3个,每个导风板固定架6上设置的第二固定部603的数量为3个,导风板的数量也为3个,该设置进一步保证导风板工作的可靠性。
优选的,所述蜗壳顶板4包括风轮第一容纳部401和导风板第一支撑部402,所述蜗壳底板5包括风轮第二容纳部501和导风板第二支撑部502,风轮第一容纳部401与风轮第二容纳部501被配置为对风轮10进行容纳装配,导风板第一支撑部402和导风板第二支撑部502被配置为对导风板的两端进行装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在第一容纳部401上设置第一贯穿孔404,在风轮第二容纳部501上设置第一轴承座503,电机输出轴穿过第一贯穿孔404与风轮10的一端连接,风轮10的另一端设置风轮转动轴1005,风轮转动轴1005与第一轴承座503配合的铰接连接;在导风板第一支撑部402上设置第二贯穿孔405,在导风板第二支撑部502上设置第三贯穿孔505,第二贯穿孔405和设置第三贯穿孔505配合的对导风板的转动轴进行支撑并限位,多个导风板可以通过连接装置一体设置,然后通过一个驱动装置进行整体的驱动,也可以通过多个驱动装置对多个导风板进行驱动。
进一步的,所述导风件7在蜗壳顶板4与蜗壳底板5之间,导风件7的两端与蜗壳顶板4、蜗壳底板5分别可拆卸连接,导风件7上形成有蜗舌7014,扫风叶片设置在导风件7靠近导风板的一侧。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蜗壳顶板4在靠近蜗壳底板5的一侧形成有导风件第一固定架,蜗壳底板5在靠近蜗壳顶板4的一侧形成有导风件第二固定架,导风件7的两端分别与导风件第一固定架、导风件第二固定架通过螺钉连接,该设置公开了导风件7与蜗壳1的连接方式,进一步保证了对风力的引导的可靠性,降低使用时的能量消耗,提高用户体验的舒适性,并且保证了安装效率。
优选的,所述的导风件7包括导风件第一侧壁701、导风件第二侧壁702、上封头板703、下封头板704,上封头板703、下封头板704设置在导风件第一侧壁701、导风件第二侧壁702的两端,导风件第一侧壁701、导风件第二侧壁702在靠近风轮10的一侧接触连接并形成带有导向弯弧结构的蜗舌7014,导风件第一侧壁701靠近导风板设置,导风件第二侧壁702与蒸发器配合接触设置。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在上封头板703上设置第三支撑架703a,在下封头板704上设置第四支撑架704a,第三支撑架703a、第四支撑架704a配合的与蜗壳1上设置的导风件第一固定架、导风件第二固定架装配连接。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第三支撑架703a、第四支撑架704a同时也被配置为与蒸发器支架12连接,第三支撑架703a与蜗壳1、蒸发器支架12连接的结构可以分开设计,也可以一体设计,第四支撑架704a与蜗壳1、蒸发器支架12连接的结构可以分开设计,也可以一体设计。
进一步的,在导风件第一侧壁701上设置有第一凹槽701a,第一凹槽701a呈向导风件第二侧壁702的一侧凹陷,在第一凹槽701a处设置第五贯穿孔707,第一凹槽701a和第五贯穿孔707配置为对导风板固定架6接触并限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示例,导风板固定架6远离蜗壳第二侧板3的一端伸入第一凹槽701a内,导风板固定架6与导风件第一侧壁701通过第五贯穿孔707螺钉连接,该设置进一步提高了蜗壳第二侧板301、导风板固定架6、导风件7装配的整体性与稳定性,保证了空调柜机的出风效果,也便于生产时的加工与装配,避免导风板固定架6间断设置导致出风时出现晃动或者其他异响。
实施例2,如图1~10所示,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另外一种空调柜机出风组件及其空调器,所述空调柜机出风组件包括蜗壳1、导风件7、风轮10以及导风板和扫风叶片,蜗壳1包括蜗壳第一侧板2和蜗壳第二侧板3,导风件7包括导风件第一侧壁701、导风件第二侧壁702,导风板和扫风叶片设置在蜗壳第二侧板3与导风件第一侧壁701之间,蜗壳第一侧板2、导风件第二侧壁702被配置为与蒸发器接触连接,在蜗壳第一侧板2、导风件第二侧壁702上各设置一个加固件8,加固件8被配置为提高蜗壳第一侧板2、导风件第二侧壁702的抗变形强度。
本实用新型通过加固件8的设置提高了蜗壳第一侧板2、导风件第二侧壁702的抗变形强度,避免空调柜机在使用过程中在自身重量作用下,尤其是蒸发器重量作用,导致零部件变形,保证柜机的整体装配结果,使得空调柜机出风组件的连接比较紧凑,保证空调柜机在使用过程中正常使用的可靠性。
进一步的,所述的加固件8设置在靠近蒸发器的一侧,加固件8包括加固件主体801、加固件第一侧板802、加固件第二侧板803,加固件第一侧板802、加固件第二侧板803设置在加固件主体801的两侧,加固件主体801上设置加固件连接部,加固件连接部被配置为实现加固件8的可拆卸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加固件连接部包括第五贯穿孔801a和第二卡槽801b,加固件8通过滑动后固定的方式进行装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以导风件第二侧壁702与加固件8装配为示例,在导风件第二侧壁702上设置第二连接柱7010和第二卡扣7011,第二卡扣7011与第二卡槽801b配合的插接定位,然后滑动加固件8,将加固件8上的第五贯穿孔801a与第二连接柱7010配合的进行螺钉连接,该设置便于加固件8进行装配,提高生产效率。
进一步的,加固件主体801与加固件第一侧板802、加固件第二侧板803直角连接,加固件第一侧板802、加固件第二侧板803的一侧与被加强件接触设置,加固件第一侧板802、加固件第二侧板803的另一侧与加固件主体801连接。该设置避免了在被加强件上打孔,通过在被加强件上设置连接柱结构,加固件8的两条侧板均沿着被加固件的长度方向接触设置,加固件主体801、加固件第一侧板802、加固件第二侧板803与被加固件形成一个截面为直角矩形的空间间隙,进一步保证加固件8加固被加固件强度的可靠性。
优选的,加固件8上设置的第五贯穿孔801a不少于三个,在加固件8的两端和靠近中间的位置各设置一个,第二卡槽801b在加固件8上也设置多个,多个第二卡槽801b全部设置在端部的两个第五贯穿孔801a之间,在加固件主体801上靠近中间的位置设置一个第二卡槽801b,在加固件主体801靠近中间位置设置的第五贯穿孔801a与第二卡槽801b位置接近但不重叠。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以蜗壳第一侧板2与加固件8装配为示例,在蜗壳第一侧板2上远离蜗壳第二侧板3的侧面上设置第一连接柱201和第一卡扣202,第一连接柱201和第一卡扣202各设置三个,第一连接柱201包括在蜗壳第一侧板2靠近中间位置设置的第一定位柱201a,和在蜗壳第一侧板2两侧靠近端部位置设置的第二定位柱201b,第一卡扣202包括在蜗壳第一侧板2靠近中间位置设置第一限位卡扣202a,和在第一限位卡扣202a左右两侧各设置一个第二限位卡扣202b,第二限位卡扣202b设置在在两个第二定位柱201b之间,第一定位柱201a与第一限位卡扣202a呈接近但不重叠设置,该设置进一步保证了加固件8装配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的加固件8由金属材质制作而成,例如铜、铝、钢等具有较高硬度的材料。
进一步的,在导风件第一侧壁701、导风件第二侧壁702的两端设置上封头板703和下封头板704,导风件第一侧壁701、导风件第二侧壁702、上封头板703和下封头板704形成一个容纳空间,在该容纳空间内设置第二加劲肋709,第二加劲肋709配置为加强导风件第一侧壁701、导风件第二侧壁702的抗变形强度。作为本实用性的一些示例,第二加劲肋709沿着导风件第一侧壁701、导风件第二侧壁702的表面设置,一方面加强了导风件第一侧壁701、导风件第二侧壁702连接处的强度,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导风件第一侧壁701、导风件第二侧壁702最大许可变形应力,避免导风件第一侧壁701、导风件第二侧壁702以及导风件第一侧壁701、导风件第二侧壁702在连接处形成的蜗舌7014在使用过程中变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在导风件第一侧壁701、导风件第二侧壁702、上封头板703和下封头板704形成的容纳空间内设置固定柱708,固定柱708被配置为固定保温材料,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固定柱708设置在靠近导风件第一侧壁701与导风件第二侧壁702的连接处,固定柱708设置为多个,保温材料的设置保证了蒸发器作用的能量转化效率,固定柱708的设置保证了保温材料固定的可靠性。
优选的,在导风件第一侧壁701远离蜗舌7014的一端设置第一连接板7013,在第一连接板7013上设置第一卡槽7013a,第一卡槽7013a被配置为与前壳体卡接连接,该设置进一步提高了导风件7与蜗壳1、前壳体连接的整体性和稳定性,避免在使用过程中连接松动。
进一步的,在第一连接板7013上设置密封板705,密封板705的另一端与前壳体接触密封,在密封板705与第一连接板7013的连接处设置加筋块7012,该设置进一步保证了经过风轮10作用形成的风在蜗壳1、导风件7、导风板以及扫风叶片作用下最后经前壳体出风口输出的吹风效果,避免风力散溢到柜机内部,影响柜机的正常使用,加筋块7012的设置进一步提高了第一连接板7013与密封板705的连接强度,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变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在导风件第一侧壁701远离导风件第二侧壁702的一侧设置加强凸台701b,在加强凸台701b处设置第四贯穿孔706,第四贯穿孔706被配置为固定扫风叶片的,扫风叶片的端部与该第四贯穿孔706铰接连接,在驱动装置作用下带动扫风叶片转动运动。
优选的,在第二侧壁702上设置贯穿槽702a,贯穿槽702a被配置为与蒸发器连接。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贯穿槽702a,可以设置多个,该设置进一步保证了导风件7与蜗壳1、蒸发器连接的整体性和稳定性。
实施例3,如图1~15所示,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第三种空调柜机出风组件及其空调器,所述空调柜机出风组件包括蜗壳1、导风件7、风轮10以及导风板、扫风叶片,蜗壳1包括蜗壳顶板4、蜗壳底板5,蜗壳顶板4包括导风板第一支撑部402,蜗壳底板5包括导风板第二支撑部502,导风板第一支撑部402和导风板第二支撑部502被配置为对导风板的两端进行装配,导风板第二支撑部502远离蜗壳顶板4的一侧形成连接件容纳腔509,在接件容纳腔509内设置有连接架11,在连接架11被配置为容纳导风板的驱动装置。
该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导风板驱动装置结构,通过在蜗壳底板5的下表面形成连接件容纳腔509,然后通过将导风板的驱动装置设置在连接架11上,进而将连接架11固定在连接件容纳腔509内,连接架11的一侧与蜗壳底板5的下表面贴合设置,连接架11的另一侧与导风门的驱动机构贴合设置,该设置一方面避免空调柜机内形成的冷凝水流入导风板的驱动装置,从而引发电路故障,另一方面连接件11的设置也保证了蜗壳1、导风板的驱动装置以及导风门的驱动机构连接的整体性与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的连接架11包括连接架底板1101和连接架侧壁1102,连接架侧壁1102设置在连接架底板1101一侧并沿着连接架底板1101周向设置,连接架侧壁1102与连接架底板1101形成一个容纳空间,连接架底板1101与蜗壳底板5的下表面贴合设置,该容纳空间与连接件容纳腔509配合设置,导风板驱动装置固定在该容纳空间内,该设置公开了一种连接架11的结构,保证导风板驱动装置驱动导风板的可靠性。
进一步的,在连接架底板1101上设置第六贯穿孔1105,第六贯穿孔1105与第三贯穿孔505配合设置,导风板的转动轴伸入第六贯穿孔1105并与导风板驱动装置连接。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在第六贯穿孔1105处设置加强环1106,所述加强环1106设置在连接架底板1101上远离连接架侧壁1102的一侧,加强环1106伸入至第三贯穿孔505中并容纳导风板转动轴的端部,该设置一方面加强了连接架底板1101的强度,另一方面也保证了导风板驱动装置驱动导风板运动的可靠性。
优选的,在连接架底板1101上设置限位柱1108,对应的,在蜗壳底板5上设置第一定位孔506,限位柱1108与第一定位孔506配合的插接连接,该设置一方面实现连接架11与蜗壳底板5的快速安装,提高装配效率,另一方面也保证了连接架11与蜗壳底板5装配的稳定性。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导风板的通过电机进行驱动,导风板设置3个,导风板的驱动电机通过驱动中间导风板的转动轴进而带动多个导风板进行转动运动,第一定位孔506与中间的第三贯穿孔505联通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在连接架底板1101上设置第二定位孔1107,第二定位孔1107与蜗壳底板5上设置的第三定位柱5010配合的连接。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第二定位孔1107和第三定位柱5010对应的设置两套,通过螺钉进行连接,进一步保证了连接架11与蜗壳底板5装配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进一步的,在连接架底板1101上设置有导风门导向部1103,在导风门导向部1103上设置限位槽1104,限位槽1104被配置为对导风门的转动区域进行限位,导风门导向部1103靠近加强环1106一侧的边界与蜗壳底板5的边界配合的接触设置,进一步提高了连接架11与蜗壳底板5装配的便捷性与稳定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在连接架底板1101上设置插接槽1109和第二螺钉孔1111,插接槽1109和第二螺钉孔1111被配置为与导风板的驱动电机进行固定和限位,该设置便于对驱动电机的固定,提高装配效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风轮10包括风轮主体1001,在风轮主体1001的一侧设置风轮电机1002,在风轮主体1001的一侧端部侧盖上设置第二轴承座1003,风轮电机1002的输出轴***第二轴承座1003内并能够带动风轮主体1001转动。该设置公开了一种风风轮主体1001与风轮电机1002可拆卸固定的连接方式,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示例,风轮电机1002的输出轴穿过蜗壳顶板4上设置的第一贯穿孔404进而***风轮主体1001的第二轴承座1003,通过在第二轴承座1003上设置的第一螺钉孔1004进行螺钉固定,实现风轮电机1002的输出轴与第二轴承座1003的固定,风轮主体1001的另一侧设置风轮转动轴1005,风轮转动轴1005配合的与蜗壳底板5上设置的第一轴承座503铰接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示例,风轮10的驱动电机设置在蜗壳顶板4的上方,扫风叶片的驱动电机也设置在蜗壳顶板4上方,导风板的驱动电机设置在蜗壳底板5的下方,并且蜗壳顶板4的上方和蜗壳底板5的下方各设置一个驱动导风门转动的电机,该设置公开一种电联线的设置方式,避免电联线在装配和使用时紊乱,也避免了空调柜机冷凝水对电气装置以及电联线造成短路等破坏,从而提高电路连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在蜗壳顶板4上设置第一卡线夹407,在导风件7的导风件第一侧壁701上设置第二卡线夹701c,在连接架11上设置第三卡线夹1110,第一卡线夹407、第二卡线夹701c以及第三卡线夹1110被配置为容纳电联线,电联线将各个驱动电机电连接。
进一步的,第二卡线夹701c设置在加强凸台701b与蜗舌7014之间的区域,一方面保证了扫风叶片的正常运动,另一方面也提高了空调柜机内部的空间利用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空调器,包括上述所述的空调柜机出风组件以及蒸发器支架12,所述的蒸发器支架12包括蒸发器主体1201,在蒸发器主体1201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蒸发器上支撑部1202、蒸发器下支撑部1203,蒸发器上支撑部1202配合的与蜗壳顶板4接触并限位连接,蒸发器下支撑部1203与蜗壳底板接触并限位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在蜗壳顶板4上方设置第一支撑架406,在蜗壳底板5的下方设置第二支撑架504,第一支撑架406和第二支撑架504被配置为实现蜗壳1与蒸发器12的限位和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在蜗壳第二侧板3远离风轮10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加强筋301和第二加强筋302,第一加强筋301和第二加强筋302呈交叉的垂直状设置,该设置进一步提高了蜗壳第二侧板3的抗变形强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在蜗壳顶板4的下表面设置导风凸台403,对应的,蜗壳底板5的上表面也设置有导风凸台403,该设置进一步保证了出风组件的导风效果,导风凸台403形成在蜗壳顶板4与蜗壳底板5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在蜗壳底板5的下表面设置第一螺钉柱507、第二螺钉柱508,第一螺钉柱507和第二螺钉柱508被配置为固定导风门的驱动机构。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空调柜机出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风组件包括蜗壳(1)、导风件(7)、风轮(10)以及导风板、扫风叶片,在蜗壳(1)上设置导风板固定架(6),导风板固定架(6)包括第二固定部(603),第二固定部(603)设置在导风板固定架(6)上远离风轮(10)的一侧,第二固定部(603)被配置为对导风板支撑和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调柜机出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蜗壳(1)包括蜗壳第一侧板(2)和蜗壳第二侧板(3),在蜗壳第一侧板(2)和蜗壳第二侧板(3)的两端分别设置蜗壳顶板(4)、蜗壳底板(5),蜗壳第一侧板(2)被配置为与蒸发器接触支撑,蜗壳第二侧板(3)呈弧形设置,形成容纳风轮(10)的空间并对风轮(10)工作时形成的风力进行导向,导风板固定架(6)设置在蜗壳第二侧板(3)上远离蜗壳第一侧板(2)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空调柜机出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板固定架(6)包括导风板固定架主体(602),在导风板固定架主体(602)上设置第一固定部(601)和第二固定部(603),第一固定部(601)设置在风板固定架主体(602)靠近风轮(10)的一侧,第一固定部(601)被配置为装配阻隔件(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空调柜机出风组件,其特征在于,在第一固定部(601)上形成有第一卡夹槽(601a)和第二卡夹槽(601b),第一固定部(601)与阻隔件(9)通过两道卡夹设置实现阻隔件(9)的稳定装配。
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空调柜机出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部(603)设置在导风板固定架主体(602)远离风轮(10)的一侧,第二固定部(603)包括固定卡头(603a),固定卡头(603a)被配置为与导风板的转动轴铰接连接,固定卡头(603a)靠近第一固定部(601)一侧设置第一加劲肋(603b)。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空调柜机出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蜗壳顶板(4)包括风轮第一容纳部(401)和导风板第一支撑部(402),所述蜗壳底板(5)包括风轮第二容纳部(501)和导风板第二支撑部(502),风轮第一容纳部(401)与风轮第二容纳部(501)被配置为对风轮(10)进行容纳装配,导风板第一支撑部(402)和导风板第二支撑部(502)被配置为对导风板的两端进行装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调柜机出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件(7)在蜗壳顶板(4)与蜗壳底板(5)之间,导风件(7)的两端与蜗壳顶板(4)、蜗壳底板(5)可拆卸连接,导风件(7)上形成有蜗舌(7014),扫风叶片设置在导风件(7)靠近导风板的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空调柜机出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风件(7)包括导风件第一侧壁(701)、导风件第二侧壁(702)、上封头板(703)、下封头板(704),上封头板(703)、下封头板(704)设置在导风件第一侧壁(701)、导风件第二侧壁(702)的两端,导风件第一侧壁(701)、导风件第二侧壁(702)在靠近风轮(10)的一侧接触连接并形成带有导向弯弧结构的蜗舌(7014),导风件第一侧壁(701)靠近导风板设置,导风件第二侧壁(702)与蒸发器配合接触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空调柜机出风组件,其特征在于,在导风件第一侧壁(701)上设置有第一凹槽(701a),第一凹槽(701a)呈向导风件第二侧壁(702)的一侧凹陷,在第一凹槽(701a)处设置第五贯穿孔(707),第一凹槽(701a)和第五贯穿孔(707)配置为对导风板固定架(6)接触并限位。
10.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设置有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空调柜机出风组件。
CN201721877419.0U 2017-12-28 2017-12-28 一种空调柜机出风组件及空调器 Active CN2078811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877419.0U CN207881139U (zh) 2017-12-28 2017-12-28 一种空调柜机出风组件及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877419.0U CN207881139U (zh) 2017-12-28 2017-12-28 一种空调柜机出风组件及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881139U true CN207881139U (zh) 2018-09-18

Family

ID=635043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877419.0U Active CN207881139U (zh) 2017-12-28 2017-12-28 一种空调柜机出风组件及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88113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82359A (zh) * 2018-10-19 2019-01-29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蜗壳固定板组件结构及风管机
CN113028497A (zh) * 2019-12-24 2021-06-25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室内机泡沫安装结构及空调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82359A (zh) * 2018-10-19 2019-01-29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蜗壳固定板组件结构及风管机
CN113028497A (zh) * 2019-12-24 2021-06-25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室内机泡沫安装结构及空调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025631U (zh) 一种空调柜机出风组件及空调器
CN207881139U (zh) 一种空调柜机出风组件及空调器
CN103574769B (zh) 具有新型进风***的空调器
CN207019246U (zh) 线扣和空调器
CN207880959U (zh) 一种空调柜机出风组件及其空调器
CN106247521A (zh) 竖式壁挂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05641259U (zh) 空调器的电机支架及空调器
CN211011641U (zh) 整体式空调
CN216620240U (zh) 空调器的出风结构及空调器
CN208062427U (zh) 一种轨道内壁供电装置及取电装置
CN106556062B (zh) 立式室内机
CN217685731U (zh) 一种马鞍式空调器室外鞍桥壳安装结构及马鞍式空调器
CN210801401U (zh) 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2034008U (zh) 一种感应电动机起动调速器
CN108539551A (zh) 一种轨道内壁供电装置及取电装置
CN208797741U (zh) 一种用于空调外机的散热性能较好的驱动电机
CN217464645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05897483U (zh) 一种空调柜机下面板
CN206468553U (zh) 吊扇扇叶安装结构和吊扇
CN207966768U (zh) 一种门触点开关
CN207094870U (zh) 电控组件、空调室外机及空调
CN100412458C (zh) 空调器室内机遮蔽固定装置的安装结构
CN220507185U (zh) 面板组件、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06077857U (zh) 电器盒
CN207865655U (zh) 一种空调器导风结构的驱动组件及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