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800837U - 液冷装置及电池模组 - Google Patents

液冷装置及电池模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800837U
CN207800837U CN201820269127.7U CN201820269127U CN207800837U CN 207800837 U CN207800837 U CN 207800837U CN 201820269127 U CN201820269127 U CN 201820269127U CN 207800837 U CN207800837 U CN 2078008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cooling apparatus
liquid cooling
heat sink
liqu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26912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金龙
李树民
韩雷
劳力
王扬
周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noev Hef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noev Hef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noev Hef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noev Hef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26912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8008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8008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8008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Secondary Cells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热管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液冷装置及电池模组,所述液冷装置包括散热板、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散热板为橡胶板,且内部开设有液体流通通道,所述进液口和所述出液口分别与所述液体流通通道的两端连通,所述散热板设置于相邻两组电池组之间,并与该相邻两组电池组中的电池分别接触,以在通过所述进液口输入冷却液并流经液体流通通道后通过出液口流出时,实现对该相邻两个电池组之间的电池进行散热。通过上述设置以有效避免所述电池受热膨胀时,在相邻液冷装置的挤压下出现***的情况。

Description

液冷装置及电池模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热管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液冷装置及电池模组。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能源成本以及环境污染的问题越来越突出,纯电动汽车以及混合动力汽车以其能够大幅消除甚至零排放汽车尾气的优点,受到政府以及各汽车企业的重视。电池模组中的电池的使用寿命及容量衰减与电池模组的温度差异以及温度升高幅度有着密切关系。电池模组在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若该热量不能够及时被排出,将使电池模组内的温度不断上升,致使其内部的温度差异逐渐增大,最终导致电池将处于大温差的工作环境中,影响电池的使用寿命,因此常用到液冷扁管以对动力电池进行热管理。
发明人经研究发现,现有技术中,液冷装置的厚度较厚以实现流过足够的冷却液以进而实现对相邻的电池进行散热,在将液冷装置安装于所述电池模组中时,电池模组中的各电池组之间的距离通常与液冷装置的厚度匹配,以使液冷装置以各电池组中的电池贴合,但是电池受热情况下通常会发生膨胀,在相邻液冷装置的挤压下可能会出现***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冷装置及电池模组,以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液冷装置,应用于包括多个电池组的电池模组,所述液冷装置包括散热板、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散热板为橡胶板,且内部开设有液体流通通道,所述进液口和所述出液口分别与所述液体流通通道的两端连通,所述散热板设置于相邻两组电池组之间,并与该相邻两组电池组中的电池分别接触,以在通过所述进液口输入冷却液并流经液体流通通道后通过出液口流出时,对该相邻两个电池组之间的电池进行散热。
可选的,在上述液冷装置中,每个电池组包括至少一个电池,且所述电池为软包电池,所述散热板的厚度为所述软包电池厚度的1-1.5倍,所述散热板的厚度与所述液体流通通道的直径的差值小于5mm。
可选的,在上述液冷装置中,每个电池组包括的软包电池为一个,所述软包电池的厚度为10mm,所述散热板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且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二表面之间的距离为10mm,所述液体流通通道的内壁到所述第一表面和到所述第二表面的距离相同,且为1-2.5mm。
可选的,在上述液冷装置中,所述散热板为长方体,且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液体流通通道呈蛇形,所述第一端与所述液体流通通道之间的距离和所述第二端到所述液体流通通道的距离相同。
可选的,在上述液冷装置中,所述液体流通通道靠近所述第一端的一侧为第一折弯部,靠近所述第二端的一侧为第二折弯部,所述第一折弯部与所述第二折弯部之间的距离与相邻电池组中的电池的宽度或高度相同。
可选的,在上述液冷装置中,所述进液口和所述出液口分别设置于所述散热板相对的两个侧面,且所述进液口到所述第一端的距离与所述出液口到所述第一端的距离相同。
可选的,在上述液冷装置中,所述液冷装置还包括固定部,所述固定部设置于所述散热板的四个角。
可选的,在上述液冷装置中,所述进液口、出液口以及液体流通通道分别为多个,每个所述进液口通过一个所述液体流通通道与一个出液口连通。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池模组,包括多个电池组以及上述的液冷装置,所述液冷装置设置于相邻两个电池组之间并与该相邻两个电池组中的电池接触,以能够对该相邻两个电池组中的电池进行散热。
可选的,在上述电池模组中,每个电池组中包括的电池为一个,且所述电池为软包电池,所述液冷装置的厚度为所述软包电池厚度的1-1.5倍。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液冷装置及电池模组,液冷装置通过设置开设有液体流通通道的散热板,与液体流通通道的两端分别连通的进液口和出液口,且该散热板为橡胶板,以在所述散热板应用于电池模组时,所述散热板设置于相邻两组电池组之间,并与该相邻两组电池组中的电池分别接触,以在通过所述进液口输入冷却液并流经液体流通通道后通过出液口流出时,对该相邻两个电池组之间的电池进行散热,并在电池工作过程中膨胀时,可以起到有效的缓冲作用,进而有效避免了所述电池受热膨胀时,在相邻液冷装置的挤压下出现***的情况。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冷装置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冷装置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标:10-电池模组;100-液冷装置;110-散热板;112-液体流通通道;112a-第一折弯部;112b-第二折弯部;130-进液口;150-出液口;170-固定部;200-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液冷装置100,所述液冷装置100应用于电池模组10,以对电池模组10中的各电池200进行热管理。
所述液冷装置100包括散热板110、进液口130和出液口150,所述散热板110为橡胶板,且内部开设有液体流通通道112,所述进液口130和所述出液口150分别与所述液体流通通道112的两端连通,所述散热板110设置于相邻两组电池组之间,并与该相邻两组电池组中的电池200分别接触。
通过上述设置,以在通过所述进液口130输入冷却液并流经液体流通通道112后通过出液口150流出时,实现对该相邻两个电池组中的电池200进行散热,并在电池200工作过程中膨胀时,可以起到有效的缓冲作用,进而有效避免了所述电池200受热膨胀时,在相邻液冷装置100的挤压下出现***的情况。
其中,所述散热板110的形状可以是任意的,例如长方体状或任意不规则形状,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散热板110的形状为长方体状。
所述散热板110的大小可以是任意的,可以根据所述液冷装置100设置于所述电池模组10中的任意相邻两组电池组之间时,每组电池组包括的电池200的数量以及电池200的大小进行设置。例如,当所述电池组中包括的电池200为一个时,则所述散热板110的大小与所述电池200靠近所述散热板110一侧的形状大小相匹配,当所述电池组中包括的电池200为多个时,所述散热板110的大小与多个所述电池200靠近所述散热板110的一侧构成的平面的大小相匹配。
所述电池200的种类可以是任意的,且所述电池200的形状可以是圆柱状,也可以是方体状,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即可。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池200为方体状,且所述电池200为软包电池。
为使所述散热板110能够达到较佳的散热效果,且所述散热板110能够在所述软包电池工作过程中发热膨胀时起到有效的缓冲作用。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散热板110的厚度为所述软包电池厚度的1-1.5倍,所述散热板110的厚度与所述液体流通通道112的直径的差值小于5mm。
其中,所述软包电池的厚度可以是但不限于5mm、10mm或12mm,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即可。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软包电池的厚度为10mm,所述散热板110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且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二表面之间的距离为10mm,所述液体流通通道112的内壁到所述第一表面和到所述第二表面的距离相同,且为1-2.5mm。
所述散热板110中开设的液体流通通道112可以是一条,也可以是多条,在此不作具体限定,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即可。
可选的,当所述散热板110中开设的液体流通为一条时,所述散热板110为长方体,且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液体流通通道112呈蛇形,所述第一端与所述液体流通通道112之间的距离和所述第二端到所述液体流通通道112的距离相同。通过上述设置以进一步保障所述液冷装置100对所述电池模组10中的电池200起到良好的散热效果。
可以理解,所述液体流通通道112到所述第一端的距离与到所述第二端的距离也可以是不同的。此外,所述进液口130和出液口150可以设置于所述散热板110的同一侧面,也可以设置于所述散热板110的不同侧面,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即可。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进液口130和出液口150位于所述散热板110的相对的两个侧面,且该相对的两个侧面与所述第一端和第二端垂直,所述进液口130到所述第一端的距离与所述出液口150到所述第一端的距离相同。
请结合图3,为进一步使所述液冷装置100对电池模组10中相邻两组电池组中的电池200的散热效果更佳,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液体流通通道112靠近所述第一端的一侧为第一折弯部112a,靠近所述第二端的一侧为第二折弯部112b,所述第一折弯部112a与所述第二折弯部112b之间的距离与相邻电池组中的电池200的宽度或高度相同。
其中,所述第一折弯部112a和第二折弯部112b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可选的,在本实施中,所述第一折弯部112a和第二折弯部112b的数量都为多个,且各所述第一折弯部112a到所述第一端的距离相同,各所述第二折弯部112b到所述第二端的距离相同。
可以理解,所述第一折弯部112a与所述第二折弯部112b之间的距离与相邻电池组中的电池200的宽度或高度也可以相近。
请结合图4,可选的,当所述散热板110中开设的液体流通通道112为多条时,各所述液体流通通道112可以均匀设置于所述散热板110,也可以任意设置于所述散热板110,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即可。
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当所述散热板110中开设的液体流通通道112为多条时,多条所述液体流通通道112均匀设置于所述散热板110,且进液口130和出液口150为多个,每个所述进液口130通过一个液体流通通道112与一个出液口150连通,以进一步保障所述液冷装置100对所述电池模组10中的电池200起到良好的散热效果。
为便于将所述液冷装置100安装于所述电池模组10,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液冷装置100还包括固定部170,所述固定部170设置于所述散热板110的边缘位置,其中,所述固定部170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部170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固定部170分别设置于所述散热板110的四个角。
其中,所述固定部170可以是但不限于固定孔、具有凹陷部的固定件或夹持件,只要能够通过所述固定部170对所述散热板110进行限位,以使所述限位板以相邻的电池组中的电池200相对固定即可。
在上述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池模组10,所述电池模组10包括多个电池组以及上述的液冷装置100,所述液冷装置100设置于相邻两个电池组之间并与该相邻两个电池组中的电池200接触,以能够对该相邻两个电池组中的电池200进行散热。
由于所述电池模组10包括所述液冷装置100,因此,所述电池模组10具有与所述液冷装置100相同或相应的技术特征,在此不作一一赘述。
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每个电池组中包括一个电池200,且所述电池200为软包电池,所述液冷装置100的厚度为所述软包电池厚度的1-1.5倍。
综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液冷装置100及电池模组10,所述液冷装置100应用于所述电池模组10,所述液冷装置100通过设置开设有液体流通通道112的散热板110,与液体流通通道112的两端分别连通的进液口130和出液口150,且该散热板110为橡胶板,以在所述散热板110应用于电池模组10时,所述散热板110设置于相邻两组电池组之间,并与该相邻两组电池组中的电池200分别接触,以在通过所述进液口130输入冷却液并流经液体流通通道112后通过出液口150流出时,对该相邻两个电池组之间的电池200进行散热,并在电池200工作过程中膨胀时,可以起到有效的缓冲作用,进而有效避免了所述电池200受热膨胀时,在相邻液冷装置100的挤压下出现***的情况。所述电池200为软包电池时,通过将所述散热板110的厚度设置为所述软包电池厚度的1-1.5倍,所述散热板110的厚度与所述液体流通通道112的直径的差值小于5mm,以进一步使所述电池200工作过程中膨胀时,可以起到有效的缓冲作用,并使所述散热板110的散热效果更佳。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或者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液冷装置,应用于包括多个电池组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装置包括散热板、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散热板为橡胶板,且内部开设有液体流通通道,所述进液口和所述出液口分别与所述液体流通通道的两端连通,所述散热板设置于相邻两组电池组之间,并与该相邻两组电池组中的电池分别接触,以在通过所述进液口输入冷却液并流经液体流通通道后通过出液口流出时,实现对该相邻两个电池组之间的电池进行散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电池组包括至少一个电池,且所述电池为软包电池,所述散热板的厚度为所述软包电池厚度的1-1.5倍,所述散热板的厚度与所述液体流通通道的直径的差值小于5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电池组包括的软包电池为一个,所述软包电池的厚度为10mm,所述散热板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且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二表面之间的距离为10mm,所述液体流通通道的内壁到所述第一表面和到所述第二表面的距离相同,且为1-2.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板为长方体,且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液体流通通道呈蛇形,所述第一端与所述液体流通通道之间的距离和所述第二端到所述液体流通通道的距离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流通通道靠近所述第一端的一侧为第一折弯部,靠近所述第二端的一侧为第二折弯部,所述第一折弯部与所述第二折弯部之间的距离与相邻电池组中的电池的宽度或高度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口和所述出液口分别设置于所述散热板相对的两个侧面,且所述进液口到所述第一端的距离与所述出液口到所述第一端的距离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装置还包括固定部,所述固定部设置于所述散热板的四个角。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口、出液口以及液体流通通道分别为多个,每个所述进液口通过一个所述液体流通通道与一个出液口连通。
9.一种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电池组以及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液冷装置,所述液冷装置设置于相邻两个电池组之间并与该相邻两个电池组中的电池接触,以能够对该相邻两个电池组中的电池进行散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每个电池组中包括的电池为一个,且所述电池为软包电池,所述液冷装置的厚度为所述软包电池厚度的1-1.5倍。
CN201820269127.7U 2018-02-24 2018-02-24 液冷装置及电池模组 Active CN2078008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269127.7U CN207800837U (zh) 2018-02-24 2018-02-24 液冷装置及电池模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269127.7U CN207800837U (zh) 2018-02-24 2018-02-24 液冷装置及电池模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800837U true CN207800837U (zh) 2018-08-31

Family

ID=632764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269127.7U Active CN207800837U (zh) 2018-02-24 2018-02-24 液冷装置及电池模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800837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99119A (zh) * 2018-02-24 2018-06-22 华霆(合肥)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液冷装置及电池模组
CN112133978A (zh) * 2020-08-27 2020-12-25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动力电池液冷装置
CN113319776A (zh) * 2021-05-17 2021-08-31 广州小鹏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拆解设备及电池模组拆解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99119A (zh) * 2018-02-24 2018-06-22 华霆(合肥)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液冷装置及电池模组
CN112133978A (zh) * 2020-08-27 2020-12-25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动力电池液冷装置
CN113319776A (zh) * 2021-05-17 2021-08-31 广州小鹏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拆解设备及电池模组拆解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199119A (zh) 液冷装置及电池模组
Yang et al. Thermal performance of honeycomb-like battery thermal management system with bionic liquid mini-channel and phase change materials for cylindrical lithium-ion battery
CN207800837U (zh) 液冷装置及电池模组
Teng et al. Design of direct and indirect liquid cooling systems for high-capacity, high-power lithium-ion battery packs
Karimi et al. Thermal management analysis of a lithium-ion battery pack using flow network approach
KR20170042067A (ko) 직접냉각유로를 갖는 전력반도체 양면 냉각 장치
CN205900665U (zh) 一种电池模组
CN106611827A (zh) 一种箱体及电池液冷装置
CN103107385A (zh) 电池组
KR102025861B1 (ko) 배터리 셀 냉각장치
CN204857899U (zh) 电池模组的传热结构
KR20180013460A (ko) 배터리 장치
Park Numerical assessment of liquid cooling system for power electronics in fuel cell electric vehicles
Zhang et al. Method of liquid-cooled thermal control for a large-scale pouch lithium-ion battery
CN203071191U (zh) 一种电池冷却板
CN211829107U (zh) 一种用于电池热管理的蜂窝型微通道冷却板
Tang et al. Thermal performance of a thermal management system with a thin plate and a slender tube for prismatic batteries
CN216597721U (zh) 电池包和车辆
CN207651637U (zh) 电动商用车液冷装置及液冷***
CN206595367U (zh) 热管理装置及电池模组
CN107611304A (zh) 热管理装置及电池模组
CN204271164U (zh) 电池模组外壳、电池模组及动力电池
CN112490569B (zh) 一种微流道式电池液体冷却结构
CN107732368B (zh) 一种基于热管的电池模组热失控扩展抑制装置
CN213752811U (zh) 动力电池充放电冷却***、电池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