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731004U - 镜头模组 - Google Patents

镜头模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731004U
CN207731004U CN201721709013.1U CN201721709013U CN207731004U CN 207731004 U CN207731004 U CN 207731004U CN 201721709013 U CN201721709013 U CN 201721709013U CN 207731004 U CN207731004 U CN 2077310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rrel
wall
concave
pressure
camera le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70901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韦传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AC Technologies Pte Ltd
Original Assignee
AAC Technologies Pte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AC Technologies Pte Ltd filed Critical AAC Technologies Pte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70901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7310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7310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731004U/zh
Priority to US16/112,927 priority patent/US20190179100A1/en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ructure And Mechanism Of Camera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镜头模组,包括镜头筒和收容于所述镜头筒内的第一镜片,所述镜头筒包括主筒壁和副筒壁,所述主筒壁和所述副筒壁形成收容空间,所述副筒壁抵接压设于所述第一镜片的所述物侧面,所述主筒壁设第一凹凸配合结构,所述副筒壁设有与所述第一凹凸配合结构相互配合连接的第二凹凸配合结构。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镜头模组实现分段组装且组装效率高,通光孔大小可自由调节组装,组装灵活度高。

Description

镜头模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学成像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运用于拍照摄像产品领域的镜头模组。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子设备不断地朝着智能化发展,除了数码相机外,便携式电子设备例如平板电脑、手机等也都配备了拍照摄像功能的镜头模组,以满足用户随时拍照的需要。
相关技术的镜头模组包括镜头筒、设置于所述镜头筒内的多个镜片、夹持于相邻两个镜片之间的遮光片或遮光板及设于底层镜片与所述镜头筒之间的压环,通过点胶的方式将所述按压环固定于所述镜头筒,从而实现所述镜片的固定。
然而,相关技术中,所述镜头模组中的所述镜头筒为同一材料制成的一整体结构,使得所述镜头模组的通光孔不能改变,使得所述镜片组装局限性较大。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镜头模组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分段组装且组装效率高,通光孔大小可自由调节组装的镜头模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镜头模组,包括镜头筒和收容于所述镜头筒内的镜片组,所述镜片组包括第一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筒包括主筒壁和盖设固定于所述主筒壁的具有通光孔的副筒壁,所述主筒壁和所述副筒壁形成收容空间,所述第一镜片固定于所述收容空间,其包括靠近所述通光孔的物侧面,所述副筒壁抵接压设于所述第一镜片的所述物侧面,所述主筒壁设第一凹凸配合结构,所述副筒壁设有与所述第一凹凸配合结构相互配合连接的第二凹凸配合结构。
优选的,所述主筒壁包括底面、与所述底面相对设置的顶面、连接所述底面和所述顶面的侧壁以及由所述顶面向所述底面方向凹陷的凹陷部,所述凹陷部设有所述第一凹凸配合结构;所述副筒壁包括具有通光孔的主壁和由所述主壁弯折延伸的副壁,所述主壁压设抵接于所述第一镜片的所述物侧面,所述副壁上设有所述第二凹凸配合结构,所述副壁固定支撑于所述凹陷部。
优选的,所述凹陷部包括与所述顶面相连的第一壁和由所述第一壁弯折延伸的第二壁,所述第二壁与所述侧壁的外侧连接,所述第一凹凸配合结构设于所述第一壁,所述第二凹凸配合结构设于所述副壁的靠近所述第一壁的一侧。
优选的,所述第一镜片固定于所述主筒壁的内侧且所述物侧面高于所述顶面,所述副筒壁的所述主壁压设于所述第一镜片的所述物侧面并与所述主筒壁的所述顶面间隔设置。
优选的,,所述副筒壁的所述副壁与所述凹陷部的所述第二壁间隔设置。
优选的,所述主筒壁包括底面、与所述底面相对设置的顶面及连接所述顶面与所述底面的侧壁,所述第一凹凸配合结构设于所述侧壁的内侧;所述副筒壁包括具有通光孔的主壁和由所述主壁弯折延伸的副壁,所述主壁盖设于所述主筒壁的顶面,所述副壁压设抵接于所述第一镜片的所述物侧面,所述第二凹凸配合结构设于所述副壁。
优选的,所述第一镜片套嵌固定于所述主筒壁的内侧,所述副筒壁的所述副壁压设于所述第一镜片的所述物侧面并使所述主壁与所述主筒壁的所述顶面间隔设置。
优选的,所述第一凹凸配合结构与所述第二凹凸配合结构卡合连接,所述第一凹凸配合结构为环状凹槽结构时,所述第二凹凸配合结构为与所述环状凹槽结构卡合连接的环状凸起结构;所述第一凹凸配合结构为环形凸起结构时,所述第二凹凸配合结构为与所述环形凸起结构卡合连接的环状凹槽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一凹凸配合结构与所述第二凹凸配合结构螺纹连接,所述第一凹凸配合结构为内螺纹结构时,所第二凹凸配合结构为外螺纹结构;所述第一凹凸配合结构为外螺纹结构时,所述第二凹凸配合结构为内螺纹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一镜片与所述镜头筒之间还设有第一密封件,所述第一镜片与所述镜头筒之间通过所述第一密封件密封;所述镜头模组还包括设于所述镜片组的像侧的用于固定所述镜片组的压环,所述压环与所述镜头筒之间和/或所述压环与所述镜片组之间还设有第二密封件,所述压环与所述镜头筒之间通过所述第二密封件密封。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镜头模组,包括镜头筒和收容于所述镜头筒内的镜片组,所述镜片组包括第一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筒包括主筒壁和盖设固定于所述主筒壁的具有通光孔的副筒壁,所述主筒壁和所述副筒壁形成收容空间,所述第一镜片固定于所述收容空间,其包括靠近所述通光孔的物侧面,所述主筒壁抵接压设于所述第一镜片的所述物侧面,所述主筒壁设第一凹凸配合结构,所述副筒壁设有与所述第一凹凸配合结构相互配合连接的第二凹凸配合结构。
优选的,所述主筒壁包括底面、与所述底面相对设置的顶面、连接所述底面和所述顶面的侧壁、由所述顶面向所述底面方向凹陷的凹陷部、以及由所述顶面向所述镜头筒的中心轴方向延伸的压壁,所述压壁压设并贴合于所述第一镜片,所述第一凹凸配合结构设于所述凹陷部;所述副筒壁包括具有通光孔的主壁和由所述主壁弯折延伸的副壁,所述主壁盖设于所述压壁,所述第二凹凸配合结构设于所述副壁,所述副壁固定支撑于所述凹陷部。
优选的,所述凹陷部包括与所述顶面相连的第一壁和由所述第一壁弯折延伸的第二壁,所述第二壁与所述侧壁的外侧连接,所述第一凹凸配合结构设于所述第一壁,所述第二凹凸配合结构设于所述副壁的靠近所述第一壁的一侧。
优选的,所述副筒壁的所述主壁压设并贴合于所述主筒壁的所述压壁;所述副筒壁的所述副壁抵接于所述凹陷部所述第二壁。
优选的,所述副筒壁的所述主壁压设并贴合于所述主筒壁的所述压壁;所述副筒壁的所述副壁与所述凹陷部的所述第二壁间隔设置。
优选的,所述副筒壁的所述主壁盖设于所述主筒壁的所述压壁,且与所述压壁间隔设置;所述副筒壁的所述副壁抵接于所述凹陷部所述第二壁。
优选的,所述副筒壁的所述主壁盖设于所述主筒壁的所述压壁,且与所述压壁间隔设置;所述副筒壁的所述副壁与所述凹陷部的所述第二壁间隔设置。
优选的,所述主筒壁包括底面、与所述底面相对设置的顶面、连接所述底面和所述顶面的侧壁以及由所述侧壁向所述镜头筒的中心轴方向延伸的压壁,所述压壁压设并贴合于所述第一镜片,所述第一凹凸配合结构设于所述侧壁内侧并位于所述压壁的远离所述第一镜片的一侧;所述副筒壁包括具有通光孔的主壁和由所述主壁弯折延伸的副壁,所述副壁盖设于所述压壁,所述第二凹凸配合结构设于所述副壁,所述主壁盖设于所述主筒壁的所述顶面。
优选的,所述副筒壁的所述副壁压设抵接于所述主筒壁的所述压壁时,所述副筒壁的所述主壁与所述主筒壁的所述顶面抵接或间隔设置;所述副筒壁的所述副壁与所述主筒壁的所述压壁间隔设置时,所述副筒壁的所述主壁与所述主筒壁的所述顶面抵接或间隔设置。
优选的,所述第一凹凸配合结构与所述第二凹凸配合结构卡合连接,所述第一凹凸配合结构为环状凹槽结构时,所述第二凹凸配合结构为与所述环状凹槽结构卡合连接的环状凸起结构;所述第一凹凸配合结构为环形凸起结构时,所述第二凹凸配合结构为与所述环形凸起结构卡合连接的环状凹槽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一凹凸配合结构与所述第二凹凸配合结构螺纹连接,所述第一凹凸配合结构为内螺纹结构时,所第二凹凸配合结构为外螺纹结构;所述第一凹凸配合结构为外螺纹结构时,所述第二凹凸配合结构为内螺纹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一镜片与所述镜头筒之间还设有第一密封件,所述第一镜片与所述镜头筒之间通过所述第一密封件密封;所述镜头模组还包括设于所述镜片组的像侧的用于固定所述镜片组的压环,所述压环与所述镜头筒之间和/或所述压环与所述镜片组之间还设有第二密封件,所述压环与所述镜头筒之间通过所述第二密封件密封。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镜头模组将其镜头筒分为所述主筒壁和与所述主筒壁形成卡合连接所述副筒壁的分体结构,从而使得所述镜片可分段组装后再结合所述主筒壁和所述副筒壁实现分段装配,装配工艺更自由;所述镜头模组可根据需要自由选择具有不同大小的所述通光孔的所述副筒壁装配至所述主筒壁,且二者可选择不同材料制成,光学性能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镜头模组的实施方式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部分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镜头模组的实施方式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部分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镜头模组的实施方式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部分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镜头模组的实施方式四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镜头模组的实施方式五的结构一示意图;
图9为图8的部分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镜头模组的实施方式五的结构二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镜头模组的实施方式五的结构三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镜头模组的实施方式五的结构四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镜头模组的实施方式六的结构一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镜头模组的实施方式六的结构二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镜头模组的实施方式六的结构三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镜头模组的实施方式六的结构四示意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镜头模组的实施方式七的结构一示意图;
图18为图17的部分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镜头模组的实施方式七的结构二示意图;
图20为本实用新型镜头模组的实施方式七的结构三示意图;
图21为本实用新型镜头模组的实施方式七的结构四示意图;
图22为本实用新型镜头模组的实施方式八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镜头模组,包括镜头筒和收容于所述镜头筒内的镜片组,所述镜片组包括第一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筒包括主筒壁和盖设固定于所述主筒壁的具有通光孔的副筒壁,所述主筒壁和所述副筒壁形成收容空间,所述第一镜片固定于所述收容空间,其包括靠近所述通光孔的物侧面,所述副筒壁或者所述主筒壁抵接压设于所述第一镜片的所述物侧面,所述主筒壁设第一凹凸配合结构,所述副筒壁设有与所述第一凹凸配合结构配合连接的第二凹凸配合结构,所述第一凹凸配合结构与所述第二凹凸配合结构连接固定。
其中,第一凹凸配合结构和第二凹凸配合结构可以卡合连接,也可以螺纹连接。
在卡合连接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凹凸配合结构称为第一卡接部,第二凹凸配合结构称为第二卡接部。
在螺纹连接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凹凸配合结构称为第一螺纹部,第二凹凸配合结构称为第二螺纹部。
在实施方式一、实施方式二、实施方式三和实施方式四中,副筒壁抵接压设于所述第一镜片的所述物侧面;在实施方式五、实施方式六、实施方式七和实施方式八中,主筒壁抵接压设于所述第一镜片的所述物侧面。
实施方式一
请同时参阅1-2,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镜头模组实施方式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部分结构分解示意图。一种镜头模组1100,包括镜头筒11和收容于所述镜头筒11内的镜片组12。
所述镜头筒11包括主筒壁111和盖设固定于所述主筒壁111的副筒壁112,所述副筒壁112具有贯穿其上的通光孔114,所述主筒壁111与所述副筒壁112形成收容空间113。所述镜片组12固定于所述收容空间113,其包括靠近所述通光孔114的物侧面,所述副筒壁112抵接压设于所述镜片组12的所述物侧面,所述主筒壁111设第一卡接部11141,所述副筒壁112设有与所述第一卡接部11141配合卡合的第二卡接部11221,所述第一卡接部11141与所述第二卡接部11221卡合连接。从而使所述镜头筒11设计为两部分组配的分体结构,方便分段组装,组装方式灵活,组装效率高。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卡接部11141为环状凹槽结构,所述第二卡接部11221为与所述环状凹槽结构配合卡接的环状凸起结构;或者,所述第一卡接部11141为环状凸起结构,所述第二卡接部11221为与所述环状凸起结构配合卡接的环状凹槽结构。
所述镜片组12固定于所述收容空间113,所述镜片组12的数量根据需要设置,一个或多个均可,所述镜片组12与所述通光孔114同轴设置。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镜片组12至少包括靠近于所述副筒壁112的第一镜片121。
所述主筒壁111包括底面1111、与所述底面1111相对设置的顶面1112、连接所述底面1111和所述顶面1112的侧壁1113,以及由所述顶面1112向所述底面1111方向凹陷的凹陷部1114。所述凹陷部1114设所述第一卡接部11141。
所述副筒壁112包括主壁1121和由所述主壁1121弯折延伸的副壁1122。所述通光孔114设在所述主壁1121上,所述副壁1122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卡接部11141配合的所述第二卡接部11221。所述副筒壁112盖设于所述主筒壁111的所述顶面1112且使所述副壁1122固定支撑于所述凹陷部1114,所述第二卡接部11221与所述第一卡接部11141卡合/卡扣连接。从而实现所述主筒壁111与所述副筒壁112的组装,且二者的材料可选择不一样,如将所述副筒壁112的材料选择对光具有高吸收率的材料,减少杂光产生,改善所述镜头模组的光学性能。
本实施方式中,更优的,所述第一卡接部11141为环状结构;所述第二卡接部11221为环状结构。环状结构设置加强二者的装配稳定性。所述第一卡接部11141和所述第二卡接部11221的横截面可为半圆形、梯形、方形等。
本实施方式中,具体的,所述凹陷部1114包括与所述顶面1112相连的第一壁11142和由所述第一壁11142弯折延伸的第二壁11143,所述第二壁11143与所述侧壁1113的外侧连接。所述第一壁11142为竖直方向上的竖直面,所述第二壁11143为水平方向上的水平面。
所述第一卡接部11141设于所述第一壁11142,所述第二卡接部11221设于所述副壁1122的靠近所述第一壁11142的一侧。即所述第一卡接部11141与所述第二卡接部11221的配合为水平方向的卡合,从而使得所述主筒壁111与所述副筒壁112配合更牢固。此时,所述副筒壁112的所述副壁1122与所述凹陷部1114的所述第二壁11143可以抵接也可以间隔设置。
本实施方式中,为了使所述镜头筒11的所述主筒壁111和所述副筒壁112更容易组装拆换,所述副筒壁112的所述副壁1122与所述凹陷部1114的所述第二壁11143间隔设置形成间隙。
所述第一镜片121包括靠近所述通光孔114的物侧面1211和与所物侧面1211相对设置的像侧面1212。所述第一镜片121套嵌固定于所述主筒壁111的内侧且所述物侧面1211高于所述顶面1112,所述副筒壁112的所述主壁1121压设于所述第一镜片121的所述物侧面1211并与所述主筒壁111的所述顶面1112间隔设置。上述结构的设置同样为了使所述镜头筒11的所述主筒壁111和所述副筒壁112更容易组装拆换,提高组装效率。因主筒壁111和所述副筒壁112为分体结构,则当所述镜片组12装配时可分段组装,使装配更容易,且可根据所述镜片组12的需要选择具有不同大小的所述通光孔114的所述副筒壁112进行装配。
同时,所述主壁1121压设于所述第一镜片121的所述物侧面1211,相当于起到压环作用。
镜头模组1100还包括设于所述镜片组12的像侧的用于固定所述镜片组12的压环115。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镜片与镜头筒之间还可以设有第一密封件,第一镜片与镜头筒之间通过所述第一密封件密封;压环与镜头筒之间和/或压环与镜片组之间还可以设有第二密封件,所述压环与所述镜头筒之间通过所述第二密封件密封。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可以为橡胶垫圈、O型圈、硅胶垫、防水胶、密封胶等能起到密封作用的黑色部件。在镜头模组的长期使用过程中,能够防止空气中的液态水、水蒸气和灰尘等进入镜头模组,避免镜片上形成水渍以及镜片之间夹杂灰尘,保证成像质量。
实施方式二
请同时参阅图3-4,其中,图3为本实用新型镜头模组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部分结构分解示意图。本发明的所述镜头模组1100’还提供了另一种实施方式,该实施方式与上述实施方式一基本相同,不同的是:所述主筒壁与所述副筒壁的结构变化。
具体如下,所述镜头筒11’的所述主筒壁111’包括底面1111’、与所述底面111’相对设置的顶面1112’及连接所述顶面1112’与所述底面111’的侧壁1113’,所述第一卡接部11141’设于所述侧壁1113’的内侧;
所述副筒壁112’包括具有通光孔114’的主壁1121’和由所述主壁1121’弯折延伸的副壁1122’,所述主壁1121’盖设于所述主筒壁111’的顶面1111’,所述主壁1121’与所述主筒壁111’的所述顶面1111’可以为抵接,也可以为间隔设置;所述副壁1122’压设抵接于所述第一镜片121’的所述物侧面1211’,所述第二卡接部11221’设于所述副壁1122’。
具体的,所述第一镜片121’套嵌固定于所述主筒壁111’的内侧,所述副筒壁112’的所述副壁1122’压设于所述第一镜片121’的所述物侧面1211’并使所述主壁1121’与所述主筒壁111’的所述顶面1111’间隔设置。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镜头模组将其镜头筒分为所述主筒壁和与所述主筒壁形成卡合连接所述副筒壁的分体结构,从而使得所述镜片可分段组装后再结合所述主筒壁和所述副筒壁实现分段装配,装配工艺更自由;所述镜头模组可根据需要自由选择具有不同大小的所述通光孔的所述副筒壁装配至所述主筒壁,且二者可选择不同材料制成,光学性能好。
实施方式三
请同时参阅5-6,其中,图5为本实用新型镜头模组的实施方式三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的部分结构分解示意图。一种镜头模组2100,包括镜头筒21和收容于所述镜头筒21内的镜片组22。
所述镜头筒21包括主筒壁211和盖设固定于所述主筒壁211的副筒壁212,所述主筒壁211和所述副筒壁212形成收容空间213,所述副筒壁212具有贯穿其上的通光孔214。所述镜片组22固定于所述收容空间213内,其包括靠近所述通光孔214的物侧面,所述副筒壁212抵接压设于所述镜片组22的所述物侧面,所述主筒壁211设第一螺纹部21141,所述副筒壁212设有与所述第一螺纹部21141配合连接的第二螺纹部21221,所述第一螺纹部21141与所述第二螺纹部21221形成螺纹连接。从而使所述镜头筒21设计为两部分组配的分体结构,方便分段组装,组装方式灵活,组装效率高。
所述镜片组22固定于所述收容空间213,所述镜片组22的数量根据需要设置,一个或多个均可,所述镜片组22与所述通光孔214同轴设置。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镜片组22至少包括靠近于所述副筒壁212的第一镜片221和至少一个第二镜片222,所述第二镜片222依次叠设。
所述主筒壁211包括底面2111、与所述底面2111相对设置的顶面2112、连接所述底面2111和所述顶面2112的侧壁2113,以及由所述顶面2112向所述底面2111方向凹陷的凹陷部2114。所述凹陷部2114设所述第一螺纹部21141,且所述第一螺纹部21141为外螺纹结构。
所述副筒壁212包括主壁2121和由所述主壁2121弯折延伸的副壁2122。所述主壁2121上设有所述通光孔214,所述副壁2122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螺纹部21141配合的所述第二螺纹部21221,且所述第二螺纹部21221为内螺纹结构。所述副筒壁212盖设于所述主筒壁211的所述顶面2112且使所述副壁2122固定支撑于所述凹陷部2114,所述第二螺纹部21221与所述第一螺纹部21141形成螺纹连接。从而实现所述主筒壁211与所述副筒壁212的组装,且二者的材料可选择不一样,如将所述副筒壁212的材料选择对光具有更高吸收率的材料,减少杂光产生,改善所述镜头模组的光学性能。
本实施方式中,具体的,所述凹陷部2114包括与所述顶面2112相连的第一壁21142和由所述第一壁21142弯折延伸的第二壁21143,所述第二壁21143与所述侧壁2113的外侧连接。所述第一壁21142为竖直方向上的竖直面,所述第二壁21143为水平方向上的水平面。
所述第一螺纹部21141设于所述第一壁21142,所述第二螺纹部21221设于所述副壁2122的靠近所述第一壁21142的一侧。即所述第一螺纹部21141与所述第二螺纹部21221的配合为水平方向的螺纹连接,从而使得所述主筒壁211与所述副筒壁212配合更牢固。此时,所述副筒壁212的所述副壁2122与所述凹陷部2114的所述第二壁21143可以抵接也可以间隔设置。
本实施方式中,为了使所述镜头筒21的所述主筒壁211和所述副筒壁212更容易组装拆换,所述副筒壁212的所述副壁2122与所述凹陷部2114的所述第二壁21143间隔设置形成间隙。
所述第一镜片221包括靠近所述通光孔214的物侧面2211和与所物侧面2211相对设置的像侧面2212。所述第一镜片221固定于所述主筒壁211的内侧且所述物侧面2211高于所述顶面2112,所述副筒壁212的所述主壁2121压设于所述第一镜片221的所述物侧面2211并与所述主筒壁211的所述顶面2112间隔设置。上述结构的设置同样为了使所述镜头筒21的所述主筒壁211和所述副筒壁212更容易组装拆换,提高组装效率。因主筒壁211和所述副筒壁212为分体结构,则当所述镜片组22装配时可分段组装,使装配更容易,且可根据所述镜片组22的需要选择具有不同大小的所述通光孔214的所述副筒壁212进行装配。
同时,所述主壁2121压设于所述第一镜片221的所述物侧面2211,相当于起到压环作用。
镜头模组2100还包括设于所述镜片组22的像侧的用于固定所述镜片组22的压环215。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镜片与镜头筒之间还可以设有第一密封件,第一镜片与镜头筒之间通过所述第一密封件密封;压环与镜头筒之间和/或压环与镜片组之间还可以设有第二密封件,所述压环与所述镜头筒之间通过所述第二密封件密封。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可以为橡胶垫圈、O型圈、硅胶垫、防水胶、密封胶等能起到密封作用的黑色部件。在镜头模组的长期使用过程中,能够防止空气中的液态水、水蒸气和灰尘等进入镜头模组,避免镜片上形成水渍以及镜片之间夹杂灰尘,保证成像质量。
实施方式四
请同时参阅图7,为本实用新型镜头模组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本发明的所述镜头模组100’还提供了另一种实施方式,该实施方式与上述实施方式三基本相同,不同的是:所述主筒壁与所述副筒壁的结构变化。
具体如下,所述镜头筒1’的所述主筒壁11’包括底面111’、与所述底面11’相对设置的顶面112’及连接所述顶面112’与所述底面11’的侧壁113’,所述第一螺纹部1141’设于所述侧壁113’的内侧,且所述第一螺纹部1141’为内螺纹结构。
所述副筒壁12’包括具有通光孔14’的主壁121’和由所述主壁121’弯折延伸的副壁122’,所述主壁121’盖设于所述主筒壁11’的顶面111’,所述主壁121’与所述主筒壁11’的所述顶面112’可以为抵接,也可以为间隔设置;所述副壁122’压设抵接于所述第一镜片21’的所述物侧面211’,所述第二螺纹部1221’设于所述副壁122’,且所述第二螺纹部1221’为外螺纹结构。
具体的,所述第一镜片21’固定于所述主筒壁11’的内侧,所述副筒壁12’的所述副壁122’压设于所述第一镜片21’的所述物侧面211’并使所述主壁121’与所述主筒壁11’的所述顶面112’间隔设置。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镜头模组将其镜头筒分为所述主筒壁和与所述主筒壁形成螺纹连接所述副筒壁的分体结构,从而使得所述镜片可分段组装后再结合所述主筒壁和所述副筒壁实现分段装配,装配工艺更自由;所述镜头模组可根据需要自由选择具有不同大小的所述通光孔的所述副筒壁装配至所述主筒壁,且二者可选择不同材料制成,光学性能好。
实施方式五
请参阅图8-9,其中,图8为本实用新型镜头模组的实施方式五的结构一示意图;图9为图8的部分结构分解示意图。一种镜头模组3100,包括镜头筒31和收容于所述镜头筒31内的镜片组32。
所述镜头筒31包括主筒壁311和盖设固定于所述主筒壁311的副筒壁312,所述主筒壁311与所述副筒壁312形成收容空间313,所述副筒壁312具有贯穿其上的通光孔314。所述镜片组32固定于所述收容空间313,其包括靠近所述通光孔314的物侧面。所述主筒壁311抵接压设于所述镜片组32的所述物侧面,所述主筒壁311设第一卡接部31141,所述副筒壁312设有与所述第一卡接部31141配合卡合的第二卡接部31221,所述第一卡接部31141与所述第二卡接部31221卡合连接。从而使所述镜头筒31设计为两部分组配的分体结构,方便分段组装,组装方式灵活,组装效率高。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卡接部31141为环状凹槽结构,所述第二卡接部31221为与所述环状凹槽构配合卡接的环状凸起结构;或者,所述第一卡接部31141为环状凸起结构,所述第二卡接部31221为与所述环状凸起结构配合卡接的环状凹槽结构。
所述镜片组32固定于所述收容空间313,所述镜片组32的数量根据需要设置,一个或多个均可,所述镜片组32与所述通光孔314同轴设置。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镜片组32至少包括靠近于所述副筒壁312的第一镜片321。
所述主筒壁311包括底面3111、与所述底面3111相对设置的顶面3112、连接所述底面3111和所述顶面3112的侧壁3113、由所述顶面3112向所述底面3111方向凹陷的凹陷部3114,以及由所述顶面3112向所述镜头筒31的中心轴方向延伸的压壁3115。所述压壁3115压设并贴合于所述第一镜片321,所述第一卡接部31141设于所述凹陷部3114。
所述副筒壁312包括主壁3121和由所述主壁3121弯折延伸的副壁3122。所述主壁3121上设有所述通光孔314,所述主壁3121盖设于所述压壁3115,所述副壁3122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卡接部31141配合的第二卡接部31221。所述副筒壁312盖设于所述主筒壁311的所述顶面3112且使所述副壁3122固定支撑于所述凹陷部3114,所述第二卡接部31221与所述第一卡接部31141卡合/卡扣连接。从而实现所述主筒壁311与所述副筒壁312的组装,且二者的材料可选择不一样,如将所述副筒壁312的材料选择对光具有更高吸收率的材料,减少杂光产生,改善所述镜头模组3100的光学性能。
因所述镜头模组3100中,靠近所述主副筒壁312所述镜片组32为所述第一镜片321,再依次叠设多个,如第二镜片322、第三镜片323、第四镜片324、第五镜片325及第六镜片326等,具体数量根据需要设置。因此,所述压壁3115压设并贴合于所述第一镜片321,可充当压环的作用。
本实施方式中,更优的,所述第一卡接部31141为环状结构;所述第二卡接部31221为环状结构。环状结构设置加强二者的装配稳定性。所述第一卡接部31141和所述第二卡接部31221的横截面可为半圆形、梯形、方形等。
本实施方式中,具体的,所述凹陷部3114包括与所述顶面3112相连的第一壁31142和由所述第一壁31142弯折延伸的第二壁31143,所述第二壁31143与所述侧壁3113的外侧连接。所述第一壁31142为竖直方向上的竖直面,所述第二壁31143为水平方向上的水平面。
所述第一卡接部31141设于所述第一壁31142,所述第二卡接部31221设于所述副壁3122的靠近所述第一壁31142的一侧。即所述第一卡接部31141与所述第二卡接部31221的配合为水平方向的卡合,从而使得所述主筒壁311与所述副筒壁312配合更牢固。
所述副筒壁312的所述副壁3122与所述凹陷部3114的所述第二壁31143可以抵接也可以间隔设置;所述副筒壁312的所述主壁3121与所述主筒壁311的所述压壁3115可以抵接也可以间隔设置。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主筒壁311与所述副筒壁312的装配结构具有如下四种状态:
第一种结构状态如图8所示:
所述副筒壁312的所述主壁3121压设并贴合于所述主筒壁311的所述压壁3115;所述副筒壁312的所述副壁3122抵接于所述凹陷部3114所述第二壁31143。
第二种结构状态如图10所示:
所述副筒壁312的所述主壁3121压设并贴合于所述主筒壁311的所述压壁3115;所述副筒壁312的所述副壁3122与所述凹陷部3114的所述第二壁31143间隔设置。
第三种结构状态如图11所示:
所述副筒壁312的所述主壁3121盖设于所述主筒壁311的所述压壁3115,且与所述压壁3115间隔设置;所述副筒壁312的所述副壁3122抵接于所述凹陷部3114所述第二壁31143。
第四种结构状态如图12所示:
所述副筒壁312的所述主壁3121盖设于所述主筒壁311的所述压壁3115,且与所述压壁3115间隔设置;所述副筒壁312的所述副壁3122与所述凹陷部3114的所述第二壁31143间隔设置。
上述结构的设置为了使所述镜头筒31的所述主筒壁311和所述副筒壁312更容易组装拆换,提供组装效率。因主筒壁311和所述副筒壁312为分体结构,则当所述镜片组32装配时可分段组装,使装配更容易,且可根据所述镜片组32的需要选择具有不同大小的所述通光孔314的所述副筒壁312进行装配。
镜头模组3100还包括设于所述镜片组32的像侧的用于固定所述镜片组32的压环315。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镜片与镜头筒之间还可以设有第一密封件,第一镜片与镜头筒之间通过所述第一密封件密封;压环与镜头筒之间和/或压环与镜片组之间还可以设有第二密封件,所述压环与所述镜头筒之间通过所述第二密封件密封。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可以为橡胶垫圈、O型圈、硅胶垫、防水胶、密封胶等能起到密封作用的黑色部件。在镜头模组的长期使用过程中,能够防止空气中的液态水、水蒸气和灰尘等进入镜头模组,避免镜片上形成水渍以及镜片之间夹杂灰尘,保证成像质量。
实施方式六
请同时参阅图13,图13为本实用新型镜头模组实施例二的结构一示意图。本发明的所述镜头模组3100’还提供了另一种实施方式,该实施方式与上述实施方式五基本相同,不同的是:所述主筒壁与所述副筒壁的结构变化。
具体而言,所述镜头筒31’的所述主筒壁311’包括底面3111’、与所述底面3111’相对设置的顶面3112’、连接所述顶面3112’与所述底面3111’的侧壁3113’以及由所述侧壁3113’向所述镜头筒31’的中心轴方向延伸的压壁3115’,所述压壁3115’压设并贴合于所述第一镜片321’,所述第一卡接部31141’设于所述侧壁3113’的内侧并位于所述压壁3115’的远离所述第一镜片321’的一侧。
所述副筒壁312’包括具有通光孔314’的主壁3121’和由所述主壁3121’弯折延伸的副壁3122’,所述副壁3122’盖设于所述压壁3115’,所述第二卡接部31221’设于所述副壁3122’,’所述主壁3121’盖设于所述主筒壁311’的顶面3112’。所述主壁3121’与所述主筒壁311’的所述顶面3112’可以为抵接,也可以为间隔设置;所述副壁3122’压设抵接于所述第一镜片321’的所述物侧面,所述第二卡接部31221’设于所述副壁3122’。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主筒壁311’与所述副筒壁312’的装配结构具有如下四种状态:
第一种结构状态如图13所示:
所述副筒壁312’的所述副壁3122’压设抵接于所述主筒壁311’的所述压壁3115’,所述副筒壁312’的所述主壁3121’与所述主筒壁311’的所述顶面3112’抵接设置。
第二种结构状态如图14所示:
所述副筒壁312’的所述副壁3122’压设抵接于所述主筒壁311’的所述压壁3115’,所述副筒壁312’的所述主壁3121’与所述主筒壁311’的所述顶面3112’间隔设置。
第三种结构状态如图15所示:
所述副筒壁312’的所述副壁3122’与所述主筒壁311’的所述压壁3115’间隔设置,所述副筒壁312’的所述主壁3121’与所述主筒壁311’的所述顶面3112’抵接设置。
第四种结构状态如图16所示:
所述副筒壁312’的所述副壁3122’与所述主筒壁311’的所述压壁3115’间隔设置,所述副筒壁312’的所述主壁3121’与所述主筒壁311’的所述顶面3112’间隔设置。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镜头模组将其镜头筒分为所述主筒壁和与所述主筒壁形成卡合连接所述副筒壁的分体结构,从而使得所述镜片可分段组装后再结合所述主筒壁和所述副筒壁实现分段装配,装配工艺更自由;所述镜头模组可根据需要自由选择具有不同大小的所述通光孔的所述副筒壁装配至所述主筒壁,且二者可选择不同材料制成,光学性能好。
实施方式七
请参阅图17-18,其中,图17为本实用新型镜头模组的实施方式七的结构一示意图;图18为图17的部分结构分解示意图。一种镜头模组4100,包括镜头筒41和收容于所述镜头筒41内的镜片组42。
所述镜头筒41包括主筒壁411和盖设固定于所述主筒壁411的副筒壁412,所述主筒壁411和所述副筒壁412形成收容空间413,所述副筒壁412具有贯穿其上的通光孔414。所述镜片组42固定于所述收容空间413内,其包括靠近所述通光孔414的物侧面。所述主筒壁411抵接压设于所述镜片组42的所述物侧面,所述主筒壁411设第一螺纹部41141,所述副筒壁412设有与所述第一螺纹部41141配合连接的第二螺纹部41221,所述第一螺纹部41141与所述第二螺纹部41221形成螺纹连接。从而使所述镜头筒1设计为两部分组配的分体结构,方便分段组装,组装方式灵活,组装效率高。
所述镜片组42固定于所述收容空间413,所述镜片组42的数量根据需要设置,一个或多个均可,所述镜片组42与所述通光孔414同轴设置。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镜片组42至少包括靠近于所述副筒壁412的第一镜片421。
所述主筒壁411包括底面4111、与所述底面4111相对设置的顶面4112、连接所述底面4111和所述顶面4112的侧壁4113、由所述顶面4112向所述底面4111方向凹陷的凹陷部4114,以及由所述顶面4112向所述镜头筒41的中心轴方向延伸的压壁4115。所述压壁4115压设并贴合于所述第一镜片421,所述第一螺纹部41141设于所述凹陷部4114,且所述第一螺纹部41141为外螺纹结构。
所述副筒壁412包括主壁4121和由所述主壁4121弯折延伸的副壁4122。所述主壁4121上设有所述通光孔414,所述主壁4121盖设于所述压壁4115,所述副壁4122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螺纹部41141配合的第二螺纹部41221,且所述第二螺纹部41221为内螺纹结构。所述副筒壁412盖设于所述主筒壁411的所述顶面4112且使所述副壁4122固定支撑于所述凹陷部4114,所述第二螺纹部41221与所述第一螺纹部41141螺纹连接。从而实现所述主筒壁411与所述副筒壁412的组装,且二者的材料可选择不一样,如将所述副筒壁412的材料选择对光具有更高吸收率的材料,减少杂光产生,改善所述镜头模组4100的光学性能。
因所述镜头模组4100中,靠近所述主副筒壁412所述镜片组42为所述第一镜片421,再依次叠设多个,如第二镜片422、第三镜片423、第四镜片424、第五镜片425及第六镜片426等,具体数量根据需要设置。因此,所述压壁4115压设并贴合于所述第一镜片421,可充当压环的作用。
本实施方式中,具体的,所述凹陷部4114包括与所述顶面4112相连的第一壁41142和由所述第一壁41142弯折延伸的第二壁41143,所述第二壁41143与所述侧壁4113的外侧连接。所述第一壁41142为竖直方向上的竖直面,所述第二壁41143为水平方向上的水平面。
所述第一螺纹部41141设于所述第一壁41142,所述第二螺纹部41221设于所述副壁4122的靠近所述第一壁41142的一侧。即所述第一螺纹部41141与所述第二螺纹部41221的配合为水平方向的螺纹连接,从而使得所述主筒壁411与所述副筒壁412配合更牢固。
所述副筒壁412的所述副壁4122与所述凹陷部4114的所述第二壁41143可以抵接也可以间隔设置;所述副筒壁412的所述主壁4121与所述主筒壁411的所述压壁4115可以抵接也可以间隔设置。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主筒壁411与所述副筒壁412的装配结构具有如下四种状态:
第一种结构状态如图17所示:
所述副筒壁412的所述主壁4121压设并贴合于所述主筒壁411的所述压壁4115;所述副筒壁412的所述副壁4122抵接于所述凹陷部4114所述第二壁41143。
第二种结构状态如图19所示:
所述副筒壁412的所述主壁4121压设并贴合于所述主筒壁411的所述压壁4115;所述副筒壁412的所述副壁4122与所述凹陷部4114的所述第二壁41143间隔设置。
第三种结构状态如图20所示:
所述副筒壁412的所述主壁4121盖设于所述主筒壁411的所述压壁4115,且与所述压壁4115间隔设置;所述副筒壁412的所述副壁4122抵接于所述凹陷部4114所述第二壁41143。
第四种结构状态如图21所示:
所述副筒壁412的所述主壁4121盖设于所述主筒壁411的所述压壁4115,且与所述压壁4115间隔设置;所述副筒壁412的所述副壁4122与所述凹陷部4114的所述第二壁41143间隔设置。
上述结构的设置为了使所述镜头筒41的所述主筒壁411和所述副筒壁412更容易组装拆换,提供组装效率。因主筒壁411和所述副筒壁412为分体结构,则当所述镜片组42装配时可分段组装,使装配更容易,且可根据所述镜片组42的需要选择具有不同大小的所述通光孔414的所述副筒壁412进行装配。
镜头模组4100还包括设于所述镜片组42的像侧的用于固定所述镜片组42的压环415。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镜片与镜头筒之间还可以设有第一密封件,第一镜片与镜头筒之间通过所述第一密封件密封;压环与镜头筒之间和/或压环与镜片组之间还可以设有第二密封件,所述压环与所述镜头筒之间通过所述第二密封件密封。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可以为橡胶垫圈、O型圈、硅胶垫、防水胶、密封胶等能起到密封作用的黑色部件。在镜头模组的长期使用过程中,能够防止空气中的液态水、水蒸气和灰尘等进入镜头模组,避免镜片上形成水渍以及镜片之间夹杂灰尘,保证成像质量。
实施方式八
请同时参阅图22,图22为本实用新型镜头模组的实施方式八的结构示意图。本发明的所述镜头模组4100’还提供了另一种实施方式,该实施方式与上述实施方式七基本相同,不同的是:所述主筒壁与所述副筒壁的结构变化。
具体而言,所述镜头筒41’的所述主筒壁411’包括底面4111’、与所述底面4111’相对设置的顶面4112’、连接所述顶面4112’与所述底面4111’的侧壁4113’以及由所述侧壁4113’向所述镜头筒41’的中心轴方向延伸的压壁4115’,所述压壁4115’压设并贴合于所述第一镜片421’,所述第一螺纹部41141’设于所述侧壁4113’的内侧并位于所述压壁4115’的远离所述第一镜片421’的一侧,所述第一螺纹部41141’为内螺纹结构。
所述副筒壁412’包括具有通光孔414’的主壁4121’和由所述主壁4121’弯折延伸的副壁4122’,所述副壁4122’盖设于所述压壁4115’,所述第二螺纹部41221’设于所述副壁4122’,且所述第二螺纹部41221’为外螺纹结构。所述主壁4121’盖设于所述主筒壁411’的顶面4112’。所述主壁4121’与所述主筒壁411’的所述顶面4112’可以为抵接设置,也可以为间隔设置;所述副壁4122’压设抵接于所述第一镜片421’的所述物侧面。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主筒壁411’与所述副筒壁412’的装配结构具有如下四种状态:
第一种结构状态:
所述副筒壁412’的所述副壁4122’压设抵接于所述主筒壁411’的所述压壁4115’,所述副筒壁412’的所述主壁4121’与所述主筒壁411’的所述顶面4112’抵接设置。
第二种结构状态:
所述副筒壁412’的所述副壁4122’压设抵接于所述主筒壁411’的所述压壁4115’,所述副筒壁412’的所述主壁4121’与所述主筒壁411’的所述顶面4112’间隔设置。
第三种结构状态:
所述副筒壁412’的所述副壁4122’与所述主筒壁411’的所述压壁4115’间隔设置,所述副筒壁412’的所述主壁4121’与所述主筒壁411’的所述顶面4112’抵接设置。
第四种结构状态:
所述副筒壁412’的所述副壁4122’与所述主筒壁411’的所述压壁4115’间隔设置,所述副筒壁412’的所述主壁4121’与所述主筒壁411’的所述顶面4112’间隔设置。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镜头模组将其镜头筒分为所述主筒壁和与所述主筒壁形成卡合连接所述副筒壁的分体结构,从而使得所述镜片可分段组装后再结合所述主筒壁和所述副筒壁实现分段装配,装配工艺更自由;所述镜头模组可根据需要自由选择具有不同大小的所述通光孔的所述副筒壁装配至所述主筒壁,且二者可选择不同材料制成,光学性能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22)

1.一种镜头模组,包括镜头筒和收容于所述镜头筒内的镜片组,所述镜片组包括第一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筒包括主筒壁和盖设固定于所述主筒壁的具有通光孔的副筒壁,所述主筒壁和所述副筒壁形成收容空间,所述第一镜片固定于所述收容空间,其包括靠近所述通光孔的物侧面,所述副筒壁抵接压设于所述第一镜片的所述物侧面,所述主筒壁设第一凹凸配合结构,所述副筒壁设有与所述第一凹凸配合结构相互配合连接的第二凹凸配合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筒壁包括底面、与所述底面相对设置的顶面、连接所述底面和所述顶面的侧壁以及由所述顶面向所述底面方向凹陷的凹陷部,所述凹陷部设有所述第一凹凸配合结构;所述副筒壁包括具有通光孔的主壁和由所述主壁弯折延伸的副壁,所述主壁压设抵接于所述第一镜片的所述物侧面,所述副壁上设有所述第二凹凸配合结构,所述副壁固定支撑于所述凹陷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部包括与所述顶面相连的第一壁和由所述第一壁弯折延伸的第二壁,所述第二壁与所述侧壁的外侧连接,所述第一凹凸配合结构设于所述第一壁,所述第二凹凸配合结构设于所述副壁的靠近所述第一壁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镜片固定于所述主筒壁的内侧且所述物侧面高于所述顶面,所述副筒壁的所述主壁压设于所述第一镜片的所述物侧面并与所述主筒壁的所述顶面间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副筒壁的所述副壁与所述凹陷部的所述第二壁间隔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筒壁包括底面、与所述底面相对设置的顶面及连接所述顶面与所述底面的侧壁,所述第一凹凸配合结构设于所述侧壁的内侧;所述副筒壁包括具有通光孔的主壁和由所述主壁弯折延伸的副壁,所述主壁盖设于所述主筒壁的顶面,所述副壁压设抵接于所述第一镜片的所述物侧面,所述第二凹凸配合结构设于所述副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镜片套嵌固定于所述主筒壁的内侧,所述副筒壁的所述副壁压设于所述第一镜片的所述物侧面并使所述主壁与所述主筒壁的所述顶面间隔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凸配合结构与所述第二凹凸配合结构卡合连接,所述第一凹凸配合结构为环状凹槽结构时,所述第二凹凸配合结构为与所述环状凹槽结构卡合连接的环状凸起结构;所述第一凹凸配合结构为环形凸起结构时,所述第二凹凸配合结构为与所述环形凸起结构卡合连接的环状凹槽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凸配合结构与所述第二凹凸配合结构螺纹连接,所述第一凹凸配合结构为内螺纹结构时,所第二凹凸配合结构为外螺纹结构;所述第一凹凸配合结构为外螺纹结构时,所述第二凹凸配合结构为内螺纹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镜片与所述镜头筒之间还设有第一密封件,所述第一镜片与所述镜头筒之间通过所述第一密封件密封;所述镜头模组还包括设于所述镜片组的像侧的用于固定所述镜片组的压环,所述压环与所述镜头筒之间和/或所述压环与所述镜片组之间还设有第二密封件,所述压环与所述镜头筒之间通过所述第二密封件密封。
11.一种镜头模组,包括镜头筒和收容于所述镜头筒内的镜片组,所述镜片组包括第一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筒包括主筒壁和盖设固定于所述主筒壁的具有通光孔的副筒壁,所述主筒壁和所述副筒壁形成收容空间,所述第一镜片固定于所述收容空间,其包括靠近所述通光孔的物侧面,所述主筒壁抵接压设于所述第一镜片的所述物侧面,所述主筒壁设第一凹凸配合结构,所述副筒壁设有与所述第一凹凸配合结构相互配合连接的第二凹凸配合结构。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筒壁包括底面、与所述底面相对设置的顶面、连接所述底面和所述顶面的侧壁、由所述顶面向所述底面方向凹陷的凹陷部、以及由所述顶面向所述镜头筒的中心轴方向延伸的压壁,所述压壁压设并贴合于所述第一镜片,所述第一凹凸配合结构设于所述凹陷部;所述副筒壁包括具有通光孔的主壁和由所述主壁弯折延伸的副壁,所述主壁盖设于所述压壁,所述第二凹凸配合结构设于所述副壁,所述副壁固定支撑于所述凹陷部。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部包括与所述顶面相连的第一壁和由所述第一壁弯折延伸的第二壁,所述第二壁与所述侧壁的外侧连接,所述第一凹凸配合结构设于所述第一壁,所述第二凹凸配合结构设于所述副壁的靠近所述第一壁的一侧。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副筒壁的所述主壁压设并贴合于所述主筒壁的所述压壁;所述副筒壁的所述副壁抵接于所述凹陷部所述第二壁。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副筒壁的所述主壁压设并贴合于所述主筒壁的所述压壁;所述副筒壁的所述副壁与所述凹陷部的所述第二壁间隔设置。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副筒壁的所述主壁盖设于所述主筒壁的所述压壁,且与所述压壁间隔设置;所述副筒壁的所述副壁抵接于所述凹陷部所述第二壁。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副筒壁的所述主壁盖设于所述主筒壁的所述压壁,且与所述压壁间隔设置;所述副筒壁的所述副壁与所述凹陷部的所述第二壁间隔设置。
18.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筒壁包括底面、与所述底面相对设置的顶面、连接所述底面和所述顶面的侧壁以及由所述侧壁向所述镜头筒的中心轴方向延伸的压壁,所述压壁压设并贴合于所述第一镜片,所述第一凹凸配合结构设于所述侧壁内侧并位于所述压壁的远离所述第一镜片的一侧;所述副筒壁包括具有通光孔的主壁和由所述主壁弯折延伸的副壁,所述副壁盖设于所述压壁,所述第二凹凸配合结构设于所述副壁,所述主壁盖设于所述主筒壁的所述顶面。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副筒壁的所述副壁压设抵接于所述主筒壁的所述压壁时,所述副筒壁的所述主壁与所述主筒壁的所述顶面抵接或间隔设置;所述副筒壁的所述副壁与所述主筒壁的所述压壁间隔设置时,所述副筒壁的所述主壁与所述主筒壁的所述顶面抵接或间隔设置。
20.根据权利要求11-19任意一项所述的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凸配合结构与所述第二凹凸配合结构卡合连接,所述第一凹凸配合结构为环状凹槽结构时,所述第二凹凸配合结构为与所述环状凹槽结构卡合连接的环状凸起结构;所述第一凹凸配合结构为环形凸起结构时,所述第二凹凸配合结构为与所述环形凸起结构卡合连接的环状凹槽结构。
21.根据权利要求11-19任意一项所述的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凸配合结构与所述第二凹凸配合结构螺纹连接,所述第一凹凸配合结构为内螺纹结构时,所第二凹凸配合结构为外螺纹结构;所述第一凹凸配合结构为外螺纹结构时,所述第二凹凸配合结构为内螺纹结构。
22.根据权利要求11-19任意一项所述的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镜片与所述镜头筒之间还设有第一密封件,所述第一镜片与所述镜头筒之间通过所述第一密封件密封;所述镜头模组还包括设于所述镜片组的像侧的用于固定所述镜片组的压环,所述压环与所述镜头筒之间和/或所述压环与所述镜片组之间还设有第二密封件,所述压环与所述镜头筒之间通过所述第二密封件密封。
CN201721709013.1U 2016-12-10 2017-12-08 镜头模组 Active CN2077310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709013.1U CN207731004U (zh) 2016-12-10 2017-12-08 镜头模组
US16/112,927 US20190179100A1 (en) 2017-12-08 2018-08-27 Camera len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9)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3530053 2016-12-10
CN201621353055 2016-12-10
CN201621353005 2016-12-10
CN2016213530551 2016-12-10
CN2016213530890 2016-12-10
CN2016213532203 2016-12-10
CN201621353089 2016-12-10
CN201621353220 2016-12-10
CN201721709013.1U CN207731004U (zh) 2016-12-10 2017-12-08 镜头模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731004U true CN207731004U (zh) 2018-08-14

Family

ID=630981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709013.1U Active CN207731004U (zh) 2016-12-10 2017-12-08 镜头模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731004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00116970A1 (en) * 2017-06-08 2020-04-16 Ningbo Sunny Opotech Co., Ltd. Welding structure for optical module and application thereof
US11994736B2 (en) 2020-08-12 2024-05-28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Imaging lens assembly, image capturing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00116970A1 (en) * 2017-06-08 2020-04-16 Ningbo Sunny Opotech Co., Ltd. Welding structure for optical module and application thereof
US11714250B2 (en) * 2017-06-08 2023-08-01 Ningbo Sunny Opotech Co., Ltd. Welding structure for optical module and application thereof
US11994736B2 (en) 2020-08-12 2024-05-28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Imaging lens assembly, image capturing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44812B (zh) 镜头模组及具有该镜头模组的相机模组
CN207731004U (zh) 镜头模组
CN206339783U (zh) 镜片及镜头模组
CN208636520U (zh) 镜头模组
CN206339748U (zh) 一种光学镜头
CN206833050U (zh) 镜头模组
CN206339740U (zh) 一种镜头模组
CN206532016U (zh) 镜头模组
CN208026954U (zh) 镜头模组
CN110426807A (zh) 镜头模组
CN208907954U (zh) 一种遮光板及包含该遮光板的镜头模组
CN206523689U (zh) 镜头模组
CN102073113A (zh) 镜头模组
CN209387998U (zh) 一种镜头模组
CN209387948U (zh) 一种镜头模组
WO2021155621A1 (zh) 一种开关显示装置及其装配方法
CN206523687U (zh) 镜头模组
CN106773475B (zh) 投影机光管固定装置及投影机
CN206584103U (zh) 镜头模组
CN206601518U (zh) 镜头模组
CN208636551U (zh) 镜头模组
CN209198736U (zh) 一种镜头模组
CN207965301U (zh) 镜头模组
CN208314300U (zh) 一种镜头模组
CN209448816U (zh) 一种电子设备摄像头模组及其新型组装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430

Address after: No. 8, 2 floor, 85 Cavendish Science Park Avenue, Singapore

Patentee after: Raytheon solutions Pte Ltd

Address before: No. 8, 1st floor, Tongj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uilding, 10 65th Street, Hongmao Bridge, Singapore

Patentee before: Raytheon Technology (Singapore)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