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711794U - 混合动力车辆变速结构 - Google Patents

混合动力车辆变速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711794U
CN207711794U CN201721838202.9U CN201721838202U CN207711794U CN 207711794 U CN207711794 U CN 207711794U CN 201721838202 U CN201721838202 U CN 201721838202U CN 207711794 U CN207711794 U CN 2077117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motor
jackshaft
tooth
input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83820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余三成
汤海川
何小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andai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Landai Powertrain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Landai Powertrain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Landai Powertrain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83820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7117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7117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711794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62Hybrid vehicles

Landscapes

  • Structure Of Transmiss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混合动力车辆变速结构,发动机的输出端与输入轴输入端之间有离合器,从而通过离合器有选择地与输入轴结合或脱离;电机中间轴与输入轴平行,该电机中间轴上依次固定连接有电机中间轴减速低挡齿和电机中间轴减速高挡齿,其中:电机中间轴减速低挡齿与倒挡轴电机减速低挡齿啮合,电机中间轴减速高挡齿同时与倒挡轴电机减速高挡齿和电机中间齿轮啮合,该电机中间齿轮固定连接在电机的输出轴上。本变速装置在现有6速手动变速器的基础上,通过齿轮传动集成48V的电机,电机既可以作为驱动电机,也可以用作发电机,从而实现电机48V提供驱动力和能量回收。

Description

混合动力车辆变速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混合动力变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混合动力车辆变速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车辆常常采用汽油作为动力,并驱动发动机工作,从发动机输出的动力在传动过程中实现变速,最终驱动车辆行驶。随着社会的进步及技术的发展,油动车辆的油耗高,不能达到节能减排的要求,且工作模式单一,不能很好地满足用户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油耗低、工作模式多样化的混合动力车辆变速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混合动力车辆变速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动机(1)、中间轴(12)、倒挡轴(21)和电机中间轴(28),其中发动机(1)的输出端与输入轴(3)输入端之间有离合器(2),从而通过离合器(2) 有选择地与输入轴(3)结合或脱离;所述输入轴(3)上依次安装有输入轴一挡齿(4)、输入轴二挡齿(5)、输入轴三挡齿轮(6)、三四挡同步器(7)、输入轴四挡齿轮(8)、输入轴五挡齿轮(9)、五挡同步器(10)和输入轴怠速发电齿轮(11),其中:所述输入轴一挡齿(4)和输入轴二挡齿(5)固定在输入轴(3)上,且所述输入轴三挡齿轮(6)、输入轴四挡齿轮(8)、输入轴五挡齿轮(9)和输入轴怠速发电齿轮(11)均空套在输入轴(3)上;所述三四挡同步器(7)可以有选择地与输入轴三挡齿轮(6)或输入轴四挡齿轮(8)结合,从而通过三四挡同步器(7)将输入轴(3)的动力传递给输入轴三挡齿轮(6)或输入轴四挡齿轮(8);所述五挡同步器(10)可以有选择地与输入轴五挡齿轮(9)或输入轴怠速发电齿轮(11)结合,从而通过五挡同步器(10)将输入轴(3)的动力传递给输入轴五挡齿轮(9)或输入轴怠速发电齿轮(11);
所述中间轴(12)与输入轴(3)平行,该中间轴(12)上依次安装有中间轴主减齿(13)、中间轴一挡齿轮(14)、一二挡同步器(15)、中间轴二挡齿轮 (16)、中间轴三挡齿轮(17)、中间轴四挡齿轮(18)、中间轴五挡齿轮(19) 和中间轴怠速发电齿轮(20),其中:所述中间轴主减齿(13)固定在中间轴(12) 上,中间轴一挡齿轮(14)、中间轴二挡齿轮(16)和中间轴怠速发电齿轮(20) 空套在中间轴(12)上,且所述中间轴三挡齿轮(17)、中间轴四挡齿轮(18) 和中间轴五挡齿轮(19)均与中间轴(12)固定连接;所述一二挡同步器(15) 可以有选择地与中间轴一挡齿轮(14)或中间轴二挡齿轮(16)结合,从而通过一二挡同步器(15)将中间轴一挡齿轮(14)或中间轴二挡齿轮(16)的动力传递给中间轴(12);
所述倒挡轴(21)与输入轴(3)平行,该倒挡轴(21)上依次安装有倒挡轴主减齿(22)、倒挡齿轮(23)、倒挡同步器(24)、倒挡轴电机减速高挡齿(25)、电机齿轮同步器(26)和倒挡轴电机减速低挡齿(27),其中:所述倒挡轴主减齿(22)固定在倒挡轴(21)上,所述倒挡齿轮(23)、倒挡轴电机减速高挡齿 (25)和倒挡轴电机减速低挡齿(27)均空套在倒挡轴(21)上;所述倒挡同步器(24)可以有选择地与倒挡齿轮(23)结合,从而通过倒挡同步器(24) 将倒挡齿轮(23)的动力传递给倒挡轴(21);所述电机齿轮同步器(26)可以有选择地与倒挡轴电机减速高挡齿(25)或倒挡轴电机减速低挡齿(27)结合,从而通过电机齿轮同步器(26)将倒挡轴电机减速高挡齿(25)或倒挡轴电机减速低挡齿(27)的动力传递给倒挡轴(21);
所述电机中间轴(28)与输入轴(3)平行,该电机中间轴(28)上依次固定连接有电机中间轴减速低挡齿(29)和电机中间轴减速高挡齿(30),其中:所述电机中间轴减速低挡齿(29)与倒挡轴电机减速低挡齿(27)啮合,所述电机中间轴减速高挡齿(30)同时与倒挡轴电机减速高挡齿(25)和电机中间齿轮(31)啮合,该电机中间齿轮(31)固定连接在电机(32)的输出轴上;
所述输入轴一挡齿(4)与中间轴一挡齿轮(14)啮合,该中间轴一挡齿轮同时与倒挡齿轮(23)啮合,所述输入轴二挡齿(5)与中间轴二挡齿轮(16) 啮合;所述输入轴三挡齿轮(6)与中间轴三挡齿轮(17)啮合,所述输入轴四挡齿轮(8)与中间轴四挡齿轮(18)啮合,而所述输入轴五挡齿轮(9)与中间轴五挡齿轮(19)啮合,所述输入轴怠速发电齿轮(11)与中间轴怠速发电齿轮(20)啮合,中间轴怠速发电齿轮(20)同时与倒挡轴电机减速低挡齿(27) 啮合,且所述中间轴主减齿(13)和倒挡轴主减齿(22)均与差速器总成(33) 的输入端啮合,该差速器总成(33)用于输出动力。
本变速装置在现有6速手动变速器的基础上,通过齿轮传动集成48V的电机(32)。电机(32)既可以作为驱动电机,也可以用作发电机,从而实现电机 48V提供驱动力,驱动车辆或辅助驱动车辆,也能作为发电机实现能量回收,进而克服现有油动变速装置能耗高、工作模式单一的缺陷。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在变速器中,即使结构类似但工作原理和模式却有很大差别,这种差别对于本领域来说是明显和重要的。
作为优选,所述三四挡同步器(7)、五挡同步器(10)一二挡同步器(15) 和电机齿轮同步器(26)的结构相同,这些同步器的内部齿毂固套在对应的轴上,这些同步器的外部齿套可以沿对应的轴轴向滑动。
有益效果:本变速装置在现有6速手动变速器的基础上,通过齿轮传动集成48V的电机,电机既可以作为驱动电机,也可以用作发电机,从而实现电机 48V提供驱动力,驱动车辆或辅助驱动车辆,也能作为发电机实现能量回收,进而克服现有油动变速装置能耗高、工作模式单一的缺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处于E1模式下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处于E2模式下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处于H11-P3模式下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处于H12-P3模式下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处于H13-P3模式下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处于H23-P3模式下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处于H24-P3模式下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处于H25-P3模式下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处于怠速发电模式下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处于EV倒车模式下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处于ICE倒车模式下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处于制动能量回收模式下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的动力切换路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混合动力车辆变速结构,包括发动机1、中间轴12、倒挡轴21和电机中间轴28,其中发动机1的输出端与输入轴3输入端之间有离合器2,从而通过离合器2有选择地与输入轴3结合或脱离。输入轴3上依次安装有输入轴一挡齿4、输入轴二挡齿5、输入轴三挡齿轮6、三四挡同步器7、输入轴四挡齿轮8、输入轴五挡齿轮9、五挡同步器10和输入轴怠速发电齿轮11,其中:输入轴一挡齿4和输入轴二挡齿5固定在输入轴3上,且输入轴三挡齿轮6、输入轴四挡齿轮8、输入轴五挡齿轮9和输入轴怠速发电齿轮11均空套在输入轴3上。三四挡同步器7可以有选择地与输入轴三挡齿轮6或输入轴四挡齿轮8结合,从而通过三四挡同步器7将输入轴3的动力传递给输入轴三挡齿轮6或输入轴四挡齿轮8。五挡同步器10可以有选择地与输入轴五挡齿轮9 或输入轴怠速发电齿轮11结合,从而通过五挡同步器10将输入轴3的动力传递给输入轴五挡齿轮9或输入轴怠速发电齿轮11。
中间轴12与输入轴3平行,该中间轴12上依次安装有中间轴主减齿13、中间轴一挡齿轮14、一二挡同步器15、中间轴二挡齿轮16、中间轴三挡齿轮 17、中间轴四挡齿轮18、中间轴五挡齿轮19和中间轴怠速发电齿轮20,其中:中间轴主减齿13固定在中间轴12上,中间轴一挡齿轮14、中间轴二挡齿轮16 和中间轴怠速发电齿轮20空套在中间轴12上,且中间轴三挡齿轮17、中间轴四挡齿轮18和中间轴五挡齿轮19均与中间轴12固定连接。一二挡同步器15 可以有选择地与中间轴一挡齿轮14或中间轴二挡齿轮16结合,从而通过一二挡同步器15将中间轴一挡齿轮14或中间轴二挡齿轮16的动力传递给中间轴12。
如图1所示,倒挡轴21与输入轴3平行,该倒挡轴21上依次安装有倒挡轴主减齿22、倒挡齿轮23、倒挡同步器24、倒挡轴电机减速高挡齿25、电机齿轮同步器26和倒挡轴电机减速低挡齿27,其中:倒挡轴主减齿22固定在倒挡轴21上,倒挡齿轮23、倒挡轴电机减速高挡齿25和倒挡轴电机减速低挡齿 27均空套在倒挡轴21上。倒挡同步器24可以有选择地与倒挡齿轮23结合,从而通过倒挡同步器24将倒挡齿轮23的动力传递给倒挡轴21。电机齿轮同步器 26可以有选择地与倒挡轴电机减速高挡齿25或倒挡轴电机减速低挡齿27结合,从而通过电机齿轮同步器26将倒挡轴电机减速高挡齿25或倒挡轴电机减速低挡齿27的动力传递给倒挡轴21。
电机中间轴28与输入轴3平行,该电机中间轴28上依次固定连接有电机中间轴减速低挡齿29和电机中间轴减速高挡齿30,其中:电机中间轴减速低挡齿29与倒挡轴电机减速低挡齿27啮合,电机中间轴减速高挡齿30同时与倒挡轴电机减速高挡齿25和电机中间齿轮31啮合,该电机中间齿轮31固定连接在电机32的输出轴上。
输入轴一挡齿4与中间轴一挡齿轮14啮合,该中间轴一挡齿轮同时与倒挡齿轮23啮合,输入轴二挡齿5与中间轴二挡齿轮16啮合。输入轴三挡齿轮6 与中间轴三挡齿轮17啮合,输入轴四挡齿轮8与中间轴四挡齿轮18啮合,而输入轴五挡齿轮9与中间轴五挡齿轮19啮合,输入轴怠速发电齿轮11与中间轴怠速发电齿轮20啮合,中间轴怠速发电齿轮20同时与倒挡轴电机减速低挡齿27啮合,且中间轴主减齿13和倒挡轴主减齿22均与差速器总成33的输入端啮合,该差速器总成33用于输出动力。
三四挡同步器7、五挡同步器10一二挡同步器15和电机齿轮同步器26的结构相同,这些同步器的内部齿毂固套在对应的轴上,这些同步器的外部齿套可以沿对应的轴轴向滑动。
结合图1,并参照图2可以看出,本变速装置此时处于E1模式,即第一种电动模式,在这种模式下电机齿轮同步器26与倒挡轴电机减速低挡齿27结合,电机32、电机中间齿轮31、电机中间轴减速高挡齿30、电机中间轴28、电机一轴二挡齿轮29、倒挡轴电机减速低挡齿27、电机齿轮同步器26、倒挡轴21 和倒挡轴主减齿22传递动力,从而将电机32的动力传递给差速器总成33,并由差速器总成33输出动力。
结合图1,并参照图3可以看出,本变速装置此时处于E2模式,即第二种电动模式,在这种模式下电机齿轮同步器26与倒挡轴电机减速高挡齿25结合,电机32、电机中间齿轮31、电机中间轴减速高挡齿30、倒挡轴电机减速高挡齿 25、电机齿轮同步器26、倒挡轴21和倒挡轴主减齿22传递动力,从而将电机 32的动力传递给差速器总成33,并由差速器总成33输出动力。
结合图1,并参照图4可以看出,本变速装置此时处于H11-P3模式,即第一种混合动力模式,在这种模式下电机齿轮同步器26与倒挡轴电机减速低挡齿 27结合,一二挡同步器15与中间轴一挡齿轮14结合;电机32、电机中间齿轮 31、电机中间轴减速高挡齿30、电机中间轴28、电机一轴二挡齿轮29、倒挡轴电机减速低挡齿27、电机齿轮同步器26、倒挡轴21和倒挡轴主减齿22传递动力,从而将电机32的动力传递给差速器总成33;同时,所述发动机1、离合器 2、输入轴3、输入轴一挡齿4、中间轴一挡齿轮14、一二挡同步器15、中间轴 12和中间轴主减齿13传递动力,并将发动机1的动力传递给差速器总成33,从而将发动机1和电机32的动力同时传递给差速器总成34,并由差速器总成 33实现动力输出。
结合图1,并参照图5可以看出,本变速装置此时处于H12-P3模式,即第二种混合动力模式,在这种模式下电机齿轮同步器26与倒挡轴电机减速低挡齿 27结合,一二挡同步器15与中间轴二挡齿轮16结合;电机32、电机中间齿轮 31、电机中间轴减速高挡齿30、电机中间轴28、电机一轴二挡齿轮29、倒挡轴电机减速低挡齿27、电机齿轮同步器26、倒挡轴21和倒挡轴主减齿22传递动力,从而将电机32的动力传递给差速器总成33;同时,所述发动机1、离合器 2、输入轴3、输入轴二挡齿5、中间轴二挡齿轮16、一二挡同步器15、中间轴 12和中间轴主减齿13传递动力,并将发动机1的动力传递给差速器总成33,从而将发动机1和电机32的动力同时传递给差速器总成33,并由差速器总成 33实现动力输出。
结合图1,并参照图6可以看出,本变速装置此时处于H13-P3模式,即第三种混合动力模式,在这种模式下电机齿轮同步器26与倒挡轴电机减速低挡齿 27结合,三四挡同步器7与输入轴三挡齿轮6结合;电机32、电机中间齿轮31、电机中间轴减速高挡齿30、电机中间轴28、电机一轴二挡齿轮29、倒挡轴电机减速低挡齿27、电机齿轮同步器26、倒挡轴21和倒挡轴主减齿22传递动力,从而将电机32的动力传递给差速器总成33;同时,所述发动机1、离合器2、输入轴3、三四挡同步器7、输入轴三挡齿轮6、中间轴三挡齿轮17、中间轴12 和中间轴主减齿13传递动力,并将发动机1的动力传递给差速器总成33,从而将发动机1和电机32的动力同时传递给差速器总成33,并由差速器总成33实现动力输出。
结合图1,并参照图7可以看出,本变速装置此时处于H23-P3模式,即第四种混合动力模式,在这种模式下电机齿轮同步器26与倒挡轴电机减速高挡齿 25结合,三四挡同步器7与输入轴三挡齿轮6结合;所述电机32、电机中间齿轮31、电机中间轴减速高挡齿30、倒挡轴电机减速高挡齿25、电机齿轮同步器 26、倒挡轴21和倒挡轴主减齿22传递动力,从而将电机32的动力传递给差速器总成33;同时,所述发动机1、离合器2、输入轴3、三四挡同步器7、输入轴三挡齿轮6、中间轴三挡齿轮17、中间轴12和中间轴主减齿13传递动力,并将发动机1的动力传递给差速器总成33,从而将发动机1和电机32的动力同时传递给差速器总成33,并由差速器总成33实现动力输出。
结合图1,并参照图8可以看出,本变速装置此时处于H24-P3模式,即第五种混合动力模式,在这种模式下电机齿轮同步器26与倒挡轴电机减速高挡齿 25结合,三四挡同步器7与输入轴四挡齿轮8结合;所述电机32、电机中间齿轮31、电机中间轴减速高挡齿30、倒挡轴电机减速高挡齿25、电机齿轮同步器 26、倒挡轴21和倒挡轴主减齿22传递动力,从而将电机32的动力传递给差速器总成33;同时,所述发动机1、离合器2、输入轴3、三四挡同步器7、输入轴四挡齿轮8、中间轴四挡齿轮18、中间轴12和中间轴主减齿13传递动力,并将发动机1的动力传递给差速器总成33,从而将发动机1和电机32的动力同时传递给差速器总成33,并由差速器总成33实现动力输出。
结合图1,并参照图9可以看出,本变速装置此时处于H25-P3模式,即第六种混合动力模式,在这种模式下电机齿轮同步器26与倒挡轴电机减速高挡齿 25结合,五挡同步器10与输入轴五挡齿轮9结合;所述电机32、电机中间齿轮31、电机中间轴减速高挡齿30、倒挡轴电机减速高挡齿25、电机齿轮同步器26、倒挡轴21和倒挡轴主减齿22传递动力,从而将电机32的动力传递给差速器总成33;同时,所述发动机1、离合器2、输入轴3、五挡同步器10、输入轴五挡齿轮9、中间轴五挡齿轮19、中间轴12和中间轴主减齿13传递动力,并将发动机1的动力传递给差速器总成33,从而将发动机1和电机32的动力同时传递给差速器总成33,并由差速器总成33实现动力输出。
结合图1,并参照图10可以看出,本变速装置此时处于怠速发电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五挡同步器10与输入轴怠速发电齿轮11结合,所述发动机1、离合器2、输入轴3、五挡同步器10、输入轴怠速发电齿轮11、中间轴怠速发电齿轮20、倒挡轴电机减速低挡齿27、电机中间轴28、电机中间轴减速低挡齿29、电机中间轴减速高挡齿30和电机中间齿轮31传递动力,并将动力传递给电机 32,从而使电机32怠速发电。
结合图1,并参照图11可以看出,本变速装置此时处于EV倒车模式,即电动倒车模式,在这种模式下电机齿轮同步器26与倒挡轴电机减速低挡齿27 结合,所述电机32、电机中间齿轮31、电机中间轴减速高挡齿30、电机中间轴 28、电机中间轴减速低挡齿29、倒挡轴电机减速低挡齿27、电机齿轮同步器26、倒挡轴21和倒挡轴主减齿22传递动力,从而将电机32的动力传递给差速器总成33,并由差速器总成33实现倒车。
结合图1,并参照图12可以看出,本变速装置此时处于ICE倒车模式,即油动倒车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倒挡同步器24与倒挡齿轮23结合;所述发动机1、离合器2、输入轴3、输入轴一挡齿4、中间轴一挡齿轮14、倒挡齿轮23、倒挡同步器24、倒挡轴21和倒挡轴主减齿22传递动力,并将动力传递给差速器总成33,并由差速器总成34实现倒车。
结合图1,并参照图13可以看出,本变速装置此时处于制动能量回收模式,在这种模式下电机齿轮同步器26与倒挡轴电机减速高挡齿25结合;制动能量通过差速器总成33传递给倒挡轴主减齿22,并通过倒挡轴21、电机齿轮同步器26、倒挡轴电机减速高挡齿25、电机中间轴减速高挡齿30和电机中间齿轮 31传递动力,并传递给电机32,进而实现能量回收。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在说明书附图的图2-13中,传递动力的部件用粗线表示,未传递动力的部件用细线表示。
结合图1至13,并参照图14可看出,E1和E2模式之间相互切换时动力中断,其余模式之间切换时可以带动力切换。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以本实用新型为限制,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

1.一种混合动力车辆变速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动机(1)、中间轴(12)、倒挡轴(21)和电机中间轴(28),其中发动机(1)的输出端与输入轴(3)输入端之间有离合器(2),从而通过离合器(2)有选择地与输入轴(3)结合或脱离;所述输入轴(3)上依次安装有输入轴一挡齿(4)、输入轴二挡齿(5)、输入轴三挡齿轮(6)、三四挡同步器(7)、输入轴四挡齿轮(8)、输入轴五挡齿轮(9)、五挡同步器(10)和输入轴怠速发电齿轮(11),其中:所述输入轴一挡齿(4)和输入轴二挡齿(5)固定在输入轴(3)上,且所述输入轴三挡齿轮(6)、输入轴四挡齿轮(8)、输入轴五挡齿轮(9)和输入轴怠速发电齿轮(11)均空套在输入轴(3)上;所述三四挡同步器(7)可以有选择地与输入轴三挡齿轮(6)或输入轴四挡齿轮(8)结合,从而通过三四挡同步器(7)将输入轴(3)的动力传递给输入轴三挡齿轮(6)或输入轴四挡齿轮(8);所述五挡同步器(10)可以有选择地与输入轴五挡齿轮(9)或输入轴怠速发电齿轮(11)结合,从而通过五挡同步器(10)将输入轴(3)的动力传递给输入轴五挡齿轮(9)或输入轴怠速发电齿轮(11);
所述中间轴(12)与输入轴(3)平行,该中间轴(12)上依次安装有中间轴主减齿(13)、中间轴一挡齿轮(14)、一二挡同步器(15)、中间轴二挡齿轮(16)、中间轴三挡齿轮(17)、中间轴四挡齿轮(18)、中间轴五挡齿轮(19)和中间轴怠速发电齿轮(20),其中:所述中间轴主减齿(13)固定在中间轴(12)上,中间轴一挡齿轮(14)、中间轴二挡齿轮(16)和中间轴怠速发电齿轮(20)空套在中间轴(12)上,且所述中间轴三挡齿轮(17)、中间轴四挡齿轮(18) 和中间轴五挡齿轮(19)均与中间轴(12)固定连接;所述一二挡同步器(15)可以有选择地与中间轴一挡齿轮(14)或中间轴二挡齿轮(16)结合,从而通过一二挡同步器(15)将中间轴一挡齿轮(14)或中间轴二挡齿轮(16)的动力传递给中间轴(12);
所述倒挡轴(21)与输入轴(3)平行,该倒挡轴(21)上依次安装有倒挡轴主减齿(22)、倒挡齿轮(23)、倒挡同步器(24)、倒挡轴电机减速高挡齿(25)、电机齿轮同步器(26)和倒挡轴电机减速低挡齿(27),其中:所述倒挡轴主减齿(22)固定在倒挡轴(21)上,所述倒挡齿轮(23)、倒挡轴电机减速高挡齿(25)和倒挡轴电机减速低挡齿(27)均空套在倒挡轴(21)上;所述倒挡同步器(24)可以有选择地与倒挡齿轮(23)结合,从而通过倒挡同步器(24)将倒挡齿轮(23)的动力传递给倒挡轴(21);所述电机齿轮同步器(26)可以有选择地与倒挡轴电机减速高挡齿(25)或倒挡轴电机减速低挡齿(27)结合,从而通过电机齿轮同步器(26)将倒挡轴电机减速高挡齿(25)或倒挡轴电机减速低挡齿(27)的动力传递给倒挡轴(21);
所述电机中间轴(28)与输入轴(3)平行,该电机中间轴(28)上依次固定连接有电机中间轴减速低挡齿(29)和电机中间轴减速高挡齿(30),其中:所述电机中间轴减速低挡齿(29)与倒挡轴电机减速低挡齿(27)啮合,所述电机中间轴减速高挡齿(30)同时与倒挡轴电机减速高挡齿(25)和电机中间齿轮(31)啮合,该电机中间齿轮(31)固定连接在电机(32)的输出轴上;
所述输入轴一挡齿(4)与中间轴一挡齿轮(14)啮合,该中间轴一挡齿轮同时与倒挡齿轮(23)啮合,所述输入轴二挡齿(5)与中间轴二挡齿轮(16)啮合;所述输入轴三挡齿轮(6)与中间轴三挡齿轮(17)啮合,所述输入轴四挡齿轮(8)与中间轴四挡齿轮(18)啮合,而所述输入轴五挡齿轮(9)与中间轴五挡齿轮(19)啮合,所述输入轴怠速发电齿轮(11)与中间轴怠速发电齿轮(20)啮合,且所述中间轴主减齿(13)和倒挡轴主减齿(22)均与差速器总成(33)的输入端啮合,该差速器总成(33)用于输出动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动力车辆变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三四挡同步器(7)、五挡同步器(10)一二挡同步器(15)和电机齿轮同步器(26)的结构相同,这些同步器的内部齿毂固套在对应的轴上,这些同步器的外部齿套可以沿对应的轴轴向滑动。
CN201721838202.9U 2017-12-22 2017-12-22 混合动力车辆变速结构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77117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838202.9U CN207711794U (zh) 2017-12-22 2017-12-22 混合动力车辆变速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838202.9U CN207711794U (zh) 2017-12-22 2017-12-22 混合动力车辆变速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711794U true CN207711794U (zh) 2018-08-10

Family

ID=630499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838202.9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7711794U (zh) 2017-12-22 2017-12-22 混合动力车辆变速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711794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62741A (zh) * 2017-12-22 2018-06-15 重庆蓝黛动力传动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混合动力车辆变速结构
CN109278529A (zh) * 2018-09-29 2019-01-29 泰牛汽车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混合动力变速器驱动***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62741A (zh) * 2017-12-22 2018-06-15 重庆蓝黛动力传动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混合动力车辆变速结构
CN108162741B (zh) * 2017-12-22 2023-08-04 蓝黛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混合动力车辆变速结构
CN109278529A (zh) * 2018-09-29 2019-01-29 泰牛汽车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混合动力变速器驱动***
CN109278529B (zh) * 2018-09-29 2023-12-19 坤泰车辆***(常州)有限公司 混合动力变速器驱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395750U (zh) 一种双电机混合动力驱动***
CN103332102B (zh) 基于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的单电机混合动力驱动***
CN102490588B (zh) 基于机械自动变速器的插电式混合动力驱动装置
CN203962884U (zh) 用于混合动力车的双离合变速器***及装设其的汽车
CN107089130A (zh) 一种新型双电机多档混合动力***
CN206201957U (zh) 一种新型混合动力耦合***
CN103939535B (zh) 电动车用双电机变速器及其换挡控制方法
CN105599590A (zh) 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用三挡混动变速器及三挡混合驱动方法
CN103223860A (zh) 针对家用轿车的插电式混合动力驱动装置
CN106183774B (zh) 混合动力变速***及装设其的汽车
CN207374106U (zh) 一种精简双行星轮系多模式混合动力***
CN110001379A (zh) 一种多轴混合动力车辆驱动***
CN108162741A (zh) 一种混合动力车辆变速结构
CN205130908U (zh) 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用三挡混动变速器
CN106364306A (zh) 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及其运行方法
CN106379156A (zh) 混合动力传动***及混合动力汽车
CN108045216A (zh) 一种电机从变速箱一轴耦合输入混合动力***
CN203796867U (zh) 电动车用双电机两挡变速器
CN207711794U (zh) 混合动力车辆变速结构
CN108162743A (zh) 一种混合动力车辆变速装置
CN203221880U (zh) 一种双电机多模式耦合驱动总成
CN109866599A (zh) 一种前后驱连续变速混合动力总成
CN106945500A (zh) 一种用于混合动力车辆的变速装置
CN108162742A (zh) 一种基于单电机的混合动力***
CN208053086U (zh) 混合动力车辆变速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402760 No.100, Jianshan Road, Biquan street, Bishan District, Chongqing

Patentee after: Landai Technology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402760 No.100, Jianshan Road, Biquan street, Bishan District, Chongqing

Patentee before: CHONGQING LANDAI POWERTRAIN Corp.,Lt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810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0804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810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