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688466U - 一种换热器和空调*** - Google Patents

一种换热器和空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688466U
CN207688466U CN201721373788.6U CN201721373788U CN207688466U CN 207688466 U CN207688466 U CN 207688466U CN 201721373788 U CN201721373788 U CN 201721373788U CN 207688466 U CN207688466 U CN 2076884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dissipating pipe
header
refrigerant
heat exchang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37378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邓颉
高华
李玉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37378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6884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6884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68846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换热器和空调***,其中制冷剂从第一制冷剂流道的一端流入第一集流管,由于阻挡片的阻隔,经过部分内散热管流入第二制冷剂流道,再经过另一部分内散热管流回到第一制冷剂流道,最后从第一制冷剂流道中流出,同样的冷却液从第一冷却液流道的一端流入第一集流管,经过部分外散热管流入第二冷却液流道,在经过另一部分外散热管流回到第一冷却液流道,最后从第一冷却液流道中流出,在外散热管与内散热管之间进行了热交换,外散热管中的冷却液将热量传递给了内散热管中的制冷剂实现了降温,同时由于内散热管布置在外散热管内部,外散热管包裹住内散热管,增加了外散热管与内散热管接触面积,提高了换热器的热交换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换热器和空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调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换热器和空调***。
背景技术
制冷空调设备是由压缩机、换热器、节流装置及管路连接而成的封闭***,其中换热器是否能有效的传递热量决定整个空调制冷***放热过程和吸热过程是否高效的进行。现有的技术方案是制冷剂侧散热管与介质侧散热管直接贴合布置,只能由制冷剂的冷凝或蒸发来实现对介质的热管理里,受环境温度和介质入口温度影响很大,导致介质出口温度难以控制在理想区间,同时全部由制冷剂的相变进行热交换,会使空调压缩机连续长时间做功及频繁启动,降低压缩机寿命,能耗也很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高效的换热器以及空调***。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换热器,包括:
散热管,所述散热管包括内散热管以及套设在所述内散热管上的外散热管,所述内散热管两端伸出所述外散热管的两端;
集流管,所述集流管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集流管和第二集流管,所述第一集流管内部通过第一分隔板分隔为并列的第一冷却液流道和第一制冷剂流道,所述第二集流管内部通过第二分隔板分隔为并列的第二冷却液流道和第二制冷剂流道,所述第一集流管和第二集流管之间沿所述第一集流管长度方向上排布有所述散热管,所述外散热管两端分别从所述第一集流管侧壁和所述第二集流管侧壁伸入所述第一冷却液流道和所述第二冷却液流道以连通所述第一冷却液流道和所述第二冷却液流道,所述内散热管的两端分别从所述第一分隔板的表面和所述第二分隔板的表面伸入所述第一制冷剂流道和所述第二制冷剂流道以流通所述第一制冷剂流道和所述第二制冷剂流道;
所述第一集流管的一端供制冷剂和冷却液流入,所述第一集流管的另一端供制冷剂和冷却液流出,所述第二集流管的两端均通过堵盖封闭,所述第一集流管内部设置有阻挡片以使所述制冷剂和冷却液在所述换热器中形成U型流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制冷剂从第一制冷剂流道的一端流入第一集流管,由于阻挡片的阻隔,经过部分内散热管流入第二制冷剂流道,再经过另一部分内散热管流回到第一制冷剂流道,最后从第一制冷剂流道中流出,同样的冷却液从第一冷却液流道的一端流入第一集流管,由于阻挡片的阻隔,经过部分外散热管流入第二冷却液流道,在经过另一部分外散热管流回到第一冷却液流道,最后从第一冷却液流道中流出,在外散热管与内散热管之间进行了热交换,外散热管中的冷却液将热量传递给了内散热管中的制冷剂实现了降温,同时由于内散热管布置在外散热管内部,外散热管包裹住内散热管,增加了外散热管与内散热管接触面积,提高了换热器的热交换效率。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换热器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优选地,所述相邻的外散热管之间设置有散热片,所述散热片上设置有开窗。
优选地,所述散热片焊接在所述相邻的外散热管之间。
优选地,所述第一制冷剂通道内设置有节流板,所述节流板上设置有供所述制冷剂流通的通孔。
优选地,所述外散热管和所述内散热管均为毛细散热管。
优选地,所述外散热管的横截面是圆形或者多边形。
优选地,所述第一集流管两端套接有带孔堵盖和用于与外部管路连接的转接盖,所述带孔堵盖与所述转接盖通过卡扣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空调***,包括:如上所述的换热器。
上述车辆与上述的锁扣装置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换热器结构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集流管结构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散热管结构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散热管截面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散热片结构示意图;
其中各附图标记含义如下:
100——第一集流管,101——第一制冷剂流道,102——第一冷却液流道,200——第二集流管,201——第二制冷剂流道,202——第二冷却液流道,300——散热管,301——内散热管,302——外散热管,500——散热片,700——堵盖,800——转接盖,900——阻挡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换热器,参照图1至图5所示,包括有散热管300,该散热管300包括内散热管301和套设在该内散热管301的外散热管302,内散热管301两端伸出外散热管302的两端;集流管,包括有平行设置的第一集流管100和第二集流管200,第一集流管100内部通过第一分隔板分隔为并列的第一冷却液流道102和第一制冷剂流道101,第二集流管200内部通过第二分隔板分隔为并列的第二冷却液流道202和第二制冷剂流道201,在第一集流管100和第二集流管200之间沿第一集流管100[k1] 上排布有散热管300,外散热管302两端分别从第一集流管100侧壁和第二集流管200侧壁深入第一冷却液流道102和第二冷却液流道202以连通第一冷却液流道102和第二冷却液流道202,在第一集流管100的长度方向上并排地设置有多个散热管300,散热管300横置在第一集流管100和第二集流管200之间并与第一集流管100和第二集流管200垂直设置。具体地,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集流管为双流道管,分别用于冷却液和制冷剂的流通,制冷剂流道和冷却液流道之间通过分隔板进行隔绝,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散热管300包括有内散热管301和外散热管302,内散热管301长度长于外散热管302,并且内散热管301套设在外散热管302内部,内散热管301的两端均伸出所述外散热管302,在装配时,集流管的侧壁和分隔板上均设置有安装孔,外散热管302的两端穿过集流管的侧壁上的安装孔从而伸入第一冷却液流道102和第二冷却液流道202以实现第一冷却液流道102和第二冷却液流道202的连通,内散热管301套设在外散热管302内并且长度要长于外散热管302,所以其两端先后穿过集流管的侧壁上的安装孔和分隔板上的安装孔从而伸入第一制冷剂流道101和第二制冷剂流道201内以实现第一制冷剂流道101和第二制冷剂流道201的连通。
第一集流管100内部设置有阻挡片900将第一集流管100分成两段,第一集流管100的一端供制冷剂和冷却液流入,第一集流管100的另一端供制冷剂和冷却液流出,第二集流管200的两端均通过堵盖700封闭。在工作时,冷却液从第一冷却液流道102的一端进入第一集流管100,因为阻挡片900的阻挡作用,冷却液从阻挡片900与冷却液入口端之间的外散热管302流入到另外一侧的第二冷却液流道202,第二冷却液流道202中的冷却液再从阻挡片900与冷却液出口端之间的外散热管302流回到第一冷却液流道102,最终从第一冷却液流道102的另一端流出,同样地,制冷剂从第一制冷剂流道101的一端进入第一集流管100,同样因为阻挡片900的阻挡作用,制冷剂从阻挡片900与制冷剂入口端之间的内散热管301流入到另外一侧的第二制冷剂流道201,第二制冷剂流道201中的制冷剂再从阻挡片900与制冷剂出口端之间的内散热管301流回到第一制冷剂流道101,最终从第一制冷剂流道101的另一端流出。这样不管是制冷剂还是冷却液都从入口进入第一集流管100的一端并从出口流出第一集流管100的另一端并在两端之间形成有U型的流道,制冷剂与冷却液主要在散热管300处进行了换热,由于内散热管301套设在外散热管302内部,内散热管301与外散热管302之间接触面积实现了最大化,提高了换热效率。
进一步地,相邻的外散热管302之间设置有散热片500,散热片500上设置有开窗。具体地,参照图4和图5,散热管300分布在沿第一集流管100长度方向上,相邻的散热管300之间焊接有散热片500,散热片500上还设置有开窗。这样外散热管302与空气接触的面积增大,如需要多方面的换热,则可以在外部设置鼓风机对外散热管302进行风冷,散热片500上的开窗可以对空气形成扰流,以产生更大的换热量。
进一步地,在第一制冷剂通道或者第二制冷剂通道内设置有节流板,节流板焊接在第一制冷剂通道或者第二制冷剂通道内,节流板上设置有供制冷剂流通的通孔以改变制冷剂的流速。具体地,由于制冷剂在本实施例中的换热器中形成有U型流道,其流阻增加,为了使得制冷剂在流入各个内散热管301中能够均匀,所以需要增加制冷剂的流速,节流板上的目的即为了增加制冷剂的流速,使用小孔径的节流板,其能够增加的制冷剂流速越大。
进一步地,外散热管302和内散热管301均为毛细散热管300,毛细散热管300为现有技术中常用的散热管300形式,在此不再过多说明。
进一步地,外散热管302的横截面积是圆形或者多边形。
进一步地,第一集流管100两端套接有带孔堵盖700和用于与我部管路连接的转接盖800,带孔堵盖700与转接盖800通过卡扣连接。转接盖800能够方便于集流管与外部的冷却液管路和制冷剂管路进行互连。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换热器,由于内散热管301布置在外散热管302内部,外散热管302包裹住内散热管301,增加了外散热管302与内散热管301接触面积,提高了换热器的热交换效率,同时在相邻的外散热管302之间设置有散热片500可以进一步地提高换热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空调***,包括有上述的换热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调***,由于内散热管301布置在外散热管302内部,外散热管302包裹住内散热管301,增加了外散热管302与内散热管301接触面积,提高了换热器的热交换效率,同时在相邻的外散热管302之间设置有散热片500可以进一步地提高换热效率。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8)

1.一种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散热管,所述散热管包括内散热管以及套设在所述内散热管上的外散热管,所述内散热管两端伸出所述外散热管的两端;
集流管,所述集流管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集流管和第二集流管,所述第一集流管内部通过第一分隔板分隔为并列的第一冷却液流道和第一制冷剂流道,所述第二集流管内部通过第二分隔板分隔为并列的第二冷却液流道和第二制冷剂流道,所述第一集流管和第二集流管之间沿所述第一集流管长度方向上排布有所述散热管,所述外散热管两端分别从所述第一集流管侧壁和所述第二集流管侧壁伸入所述第一冷却液流道和所述第二冷却液流道以连通所述第一冷却液流道和所述第二冷却液流道,所述内散热管的两端分别从所述第一分隔板的表面和所述第二分隔板的表面伸入所述第一制冷剂流道和所述第二制冷剂流道以流通所述第一制冷剂流道和所述第二制冷剂流道;
所述第一集流管的一端供制冷剂和冷却液流入,所述第一集流管的另一端供制冷剂和冷却液流出,所述第二集流管的两端均通过堵盖封闭,所述第一集流管内部设置有阻挡片以使所述制冷剂和冷却液在所述换热器中形成U型流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相邻的外散热管之间设置有散热片,所述散热片上设置有开窗。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片焊接在所述相邻的外散热管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制冷剂通道或者第二制冷剂通道内设置有节流板,所述节流板上设置有供所述制冷剂流通的通孔以改变所述制冷剂的流速。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散热管和所述内散热管均为毛细散热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散热管的横截面是圆形或者多边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集流管两端套接有带孔堵盖和用于与外部管路连接的转接盖,所述带孔堵盖与所述转接盖通过卡扣连接。
8.一种空调***,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换热器。
CN201721373788.6U 2017-10-24 2017-10-24 一种换热器和空调*** Active CN2076884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373788.6U CN207688466U (zh) 2017-10-24 2017-10-24 一种换热器和空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373788.6U CN207688466U (zh) 2017-10-24 2017-10-24 一种换热器和空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688466U true CN207688466U (zh) 2018-08-03

Family

ID=629892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373788.6U Active CN207688466U (zh) 2017-10-24 2017-10-24 一种换热器和空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68846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18453A (zh) * 2019-06-19 2019-08-13 浙江银轮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集成式换热器及具有其的电动汽车
CN113251680A (zh) * 2021-04-22 2021-08-13 斯卡蒂制冷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储冷机构的微通道节能***及其使用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18453A (zh) * 2019-06-19 2019-08-13 浙江银轮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集成式换热器及具有其的电动汽车
CN113251680A (zh) * 2021-04-22 2021-08-13 斯卡蒂制冷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储冷机构的微通道节能***及其使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20117983A1 (en) Air-conditioning heat exchanger and air conditioner having the same
EP3396274A1 (en) Heat exchanger and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CN112414164A (zh) 多流道式高效散热水冷排
CN105352345A (zh) 微通道换热器及其空调器
CN207688466U (zh) 一种换热器和空调***
CN101776357B (zh) 一种热交换器
CN101713617A (zh) 换热器的扁管构造及其换热器
CN102914197A (zh) 具有对流换热功能的散热器装置
CN205537254U (zh) 换热装置及具有该换热装置的半导体制冷冰箱
CN209609092U (zh) 散热组件及空调机组
CN108327483B (zh) 用于电动汽车的辅助调温***及电动汽车
CN105466261A (zh) 换热装置及具有该换热装置的半导体制冷冰箱
CN102455086A (zh) 换热器结构
CN213546405U (zh) 一种口琴管及动力电池热管理***
KR101582146B1 (ko) 습-건식 다중유로열교환기
CN205537253U (zh) 换热装置及具有该换热装置的半导体制冷冰箱
US9834061B2 (en) Assembly including a heat exchanger and a mounting on which said exchanger is mounted
CN113048812A (zh) 散热器及制冷设备
CN106288585A (zh) 半导体制冷箱
CN105485969B (zh) 换热装置及具有该换热装置的半导体制冷冰箱
CN220303947U (zh) 蒸发器、制冷剂循环***及制冷设备
CN218920815U (zh) 散热器及变频空调***
CN218634655U (zh) 散热器及变频空调***
CN208012446U (zh) 一种集流管、微通道换热器及空调器
CN218673244U (zh) 换热器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